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管理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的深入推进,本文研究分析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方面的现状,指出了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革措施,以此形成一套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关键词:创新创业;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

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管理论文 篇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探讨

【摘 要】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论述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成效,针对学生对自身以及项目定位不够清晰、指导教师对项目指导有待深入、项目经费不足且报销程序烦琐、学校对项目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措施:建构“强化制度建设、重在过程管理、引導成果转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多方位监督、分批拨款、人性化管理”的经费管理模式;采取“多措并举、激发兴趣、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搭建“网上评审、高效统计、无纸化存档”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管理  过程管理  质量监控  网上评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为高校本科生搭建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广西师范大学于2012年开始实施,并逐步在探索一套既强调过程管理又注重质量监控的管理机制。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成效

(一)获资助项目数、受益学生面、财政支持力度均逐年提升。2012—2018年度,广西师范大学共获自治区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12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241项、创业训练项目262项、创业实践项目9项,参与项目学生6490人,以科研能力较强的二、三年级学生为主,参与项目指导的教师2154人,自治区财政支持金额775.71万元。2012—2018年立项项目数、国家级项目、参与学生人数、指导教师人数以及财政支持经费5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参与学生所占比例由2012年的1.33%上升为2018年的6.4%,受益学生面越来越广。

(二)项目成果丰富、形式多样、成员能力提升、成效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3—2018年度结题的1101项项目中完成学术论文542篇(其中公开发表79篇),研究或调研报告507篇,研究或设计方案172份,设计、制作产品250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已授权的57项,已获受理通知书的27项),发明专利46项(均已获受理通知书);软件著作权22项(17项已授权获软件著作权证书,5项正在受理中),创业方案94项,成功创业案例6个。

2018年6月,笔者对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8份。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87.7%的学生对自己参与的项目研究进展与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96.65%的学生认为通过项目的锻炼,自身能力有所提高;74.16%的学生认为自己更加了解了科学研究知识和方法,71.29%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73.44%的学生认为沟通和合作能力提高,86.12%的学生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55.7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优秀项目与竞赛相结合,促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结题并不意味着项目终结,很多学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研究,参加挑战杯、创新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竞赛。在第一、二届广西大创优秀成果展示会中,4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2项成果获优秀创业项目奖,5项成果获创新成果奖。从首届到第四届,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决赛中获金奖15项、银奖28项、铜奖34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成效明显,但随着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自身以及项目定位不够清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型,三者之间是依次递进的过程,创新训练项目是基础,创业训练是中间桥梁,创业实践是塔尖目标。有些学生对项目类型和意义不了解,导致对自身申报的项目定位不够明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27.03%的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项目自身难度太大,预期成果难以实现。对此,76.56%的学生希望学校定期开展一些创新创业交流会或讲座培训。

项目选题是否新颖独特,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89.71%的学生认为自己研究的项目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扎实的专业基础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参与大创项目对深化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二)指导教师对项目指导有待深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立项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离不开指导教师深入且有计划性、针对性、发展性的指导。针对“您的项目获得指导教师指导次数?”这一问题,58.13%的学生回答4次以上,21.77%的学生回答3~4次,16.99%的学生回答1~2次,3.11%的学生回答不到1次。为进一步确定指导教师指导的效果,笔者设置了“您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否满意?”这个问题,44.98%的学生回答非常满意,认为指导非常到位;46.65%的学生回答比较满意,认为给予了一定指导;5.26%的学生回答不满意,认为指导意见专业性、针对性不强;3.11%的学生回答非常不满意,完全没有给予指导。从指导频次和效果来看,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尽心尽责,但确实存在一小部分指导教师挂名而不尽责,指导不够深入的问题。

(三)项目经费不足且报销程序烦琐。创业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面临项目自身难度大、缺乏相关指导、时间精力不足等问题,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学校在项目经费管理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整。2012—2015年立项的541项项目经费一直由教务处具体审核管理,粗略估算一个项目至少需两次完成报销,教务处管理人员就需要审核发票、审批签字一千多次。为避免出现经费使用混乱的情况,教务处管理者一直认真统计每个项目每一次的报销情况,这不仅占据了管理者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且学生要多校区来回奔波才能完成发票的审核审批等报销事宜。

对此,学校于2016年起将项目经费管理权限下放至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管理。经费权限下放、实行网络预约这些措施确实减少了学生多校区间来回奔波,报销时间也可灵活安排。但78.23%的学生依然认为项目经费报账过程烦琐,对网络预约流程不熟悉,在经费报销方面花费的时间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

(四)学校对项目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为避免出现“重成果管理,轻过程管理”的现象,广西师范大学在项目管理方面一直重视过程管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并未对项目结题标准在量化方面做硬性规定,这对项目的实施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对此,学校是否要量化规定项目结题的最低要求?51.67%的学生认为需要,有了任务就有了压力和动力,就会出成果,可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34.21%的学生认为不要,会影响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结合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七年来的实施成效,笔者发现,过分强调过程管理也不是长久之计,容易导致项目成果转化力度弱。76.79%的学生认为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二者均要注重,既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也应注重引导学生项目成果的转换。

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

(一)建构“强化制度建设、重在过程管理、引导成果转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委员会”,制订并修订了《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从项目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各个环节,建立院校两级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管理办法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实施”专题讲座培训,使学生对项目本身以及实施要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并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范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监控是项目质量的有力保障。

(二)形成“多方位监督、分批拨款、人性化管理”的经费管理模式。项目资助经费由学校教务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和项目所在学院(部)共同管理。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在项目立项经费额度内实报实销。为保证项目经费使用得当,学校在项目立项后先划拨项目经费的50%用于项目启动实施;待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再拨50%的余款。对于学生反映经费报销流程烦琐等问题,学校将加强教务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和项目所在学院(部)四个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同时,对经费的报销事宜进行专门的培训说明,让学生及时了解财务制度和报销流程,为学生项目经费报销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采取“多措并举、激发兴趣、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在指导教师奖惩方面。学校结题验收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项目,依据《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对项目指导教师进行奖励。依据《广西师范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对获得自治区级及以上项目立项的学院(部)给予工作量认定。指导教师在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截留或挪用学生项目经费,将受到相应处理。

在学生奖惩方面。学校结题验收为“优秀”的大创项目,项目组成员可申请认定相应的创新学分;同时,在各类评奖评优和免试推荐研究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对取得高水平成果的大创项目,其成果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继续进行;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经审核鉴定后可代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但项目组成员必须单独撰写研究论文,各有侧重,分别参加答辩。未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学校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按专家组的意见进行整改和调整,下一年度继续参加结题验收。学生若有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按舞弊论处。为进一步鼓励师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学校于2018年开始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颁发结题证书。对此,96.65%的学生认为这是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大进步。

(四)搭建“网上评审、高效统计、无纸化存档”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项目申报到结题,申报书、任务书、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报告以及研究成果等材料的收集和归档、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均由管理人员人工完成,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耗时费力,影响效率。对此,学校正在開发“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将借助信息技术使申报工作更加简单便捷,过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质量监控更加及时有效,从而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高效管理。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主动性,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增强学院配合的有效性,以及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学生—教师—学院—学校”全方位建设的管理模式,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函〔2012〕5号

[2]于斌,颜贤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

[3]贾双林,褚亚旭,陈雪,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7)

[4]周碧珍,王怀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5]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2017XJGA31)

【作者简介】任改妮(1987— ),女,陕西铜川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高等教育。

(责编 王 一)

作者:任改妮

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管理论文 篇2:

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改革

摘要:随着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的深入推进,本文研究分析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方面的现状,指出了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革措施,以此形成一套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创新创业;管理;机制;改革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举措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都能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乐于尝试,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类型齐全、层次各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新疆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教育为优势,以少数民族教育为特色,以农业科学为主要学科领域,以自然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办学目的的多学科性农业大学,学校设有农科类、理工科类、文科类、社科类等众多学科类专业。在新的形势下,学校树立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办学理念,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把我校的学生努力打造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头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心中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

一、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应注重项目的研究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我校现已构建三个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分别是校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三个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涵盖我校理工科、农科、文科和社科等学科门类。

(一)项目管理

1.项目申报、立项。我校以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农大特色为依据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是由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家审核小组”,由审核小组评审项目(校督导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负责人答辩,学院择优立项,评选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审核、公示無异议后发布文件,确认校级项目的立项。

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根据教育部和教育厅要求的时间与分配的名额数量,在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础上进行推荐申报、立项。

项目执行期,校级和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由学院负责管理,由教务处负责登记备案,并对研究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学校管理。我校的管理特色是层层负责制。

2.项目结题验收。校级和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组织验收专家小组,学校派一名督导专家参与。验收采用PPT答辩形式,按申请时的成果形式要求进行验收,在验收中需要审核期刊原文或录用通知,对不符合申请书成果要求的项目不予验收通过。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需要交的验收材料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报告、项目总结报告、项目成果展示、答辩用PPT文件、公开发表的论文、期刊网下载的电子版和原word版、所有验收材料纸质装订本一套等。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学校安排专家组进行验收,验收采用PPT答辩形式,按申请时的实施方案要求进行验收。在验收中需要审核期刊原文或录用通知。对不符合申请书成果要求的项目不予验收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需要交的验收材料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报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总结报告(5000字以上)、公开发表论文(终稿WORD文档)、成果展示板、专利证书(若有)扫描或照片、支撑材料、答辩PPT文件、所有验收材料纸质装订本一套等。

(二)经费管理

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由学校从教学事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二是由指导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提供的经费;三是学院及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或赞助的经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额度为1000~5000元/项。由学校资助的经费和企业代管的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由学院和指导教师科研项目提供的经费由所在学院和指导教师负责管理。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项目支出,如文献资料的收集、查询、打印或复印,实验材料和试剂药品的采集和购置,调查、走访等必须的交通经费等。经费报销程序为项目经费负责人签字—学院审核—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办公室审核—财务处报销。中止或撤消的项目,根据相关情节停止或追回其经费。

(三)指导教师

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在配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时,一般情况下要求首先具有很强的责任性,可指导学生很好地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对所开课程有较深的研究或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五年以上教学经验,有独立讲授一门及以上课程的经历;承担学校前期研究课题的教师可以是积极依托课题指导学生申报和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老师。

(四)创新学分认定

学校组织专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评审,按时结题并提交结题材料的项目,主持人可获得2个综合素质学分,其他参加项目工作的学生每人可获得1.5个综合素质学分;中途退出的学生不能获得学分。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激励学生自主学习,2012年,我校制订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学校设立创新学分,研究项目成果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在国家级、自治区级的全国高校学科竞赛、自治区高校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等,根据学生排名给予不等的创新学分认定。创新学分可用于替代各类不合格课程所造成的学分不足,所替代的不合格课程成绩按原考试分数登录,不做修改。有创新学分的学生在成绩表的课程栏中加入一项:创新课程,成绩按80分记入,绩点按3计算,学分数按认定后的数额填写。但综合素质学分和创新学分不得重复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校每年11月启动第二年的项目申报,由于我校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由学院择优评选立项,因此学院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论从命题还是从建设内容上来讲随意性很大,有些项目不符合学校的要求,学院也没能很好地监督和督促项目的实施建设。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周期短,管理人员缺,因此无法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和中期检查,导致有些项目无法正常实施,完成不了预期的目标,中途而废。首先,学院是否监督项目主持人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项目交流建设?指导老师是否在组织学生建设项目?学校无法对项目是否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进行跟踪。其次,由于立项项目数量多,学校无法完全实行跟踪管理,无法完成阶段性检查和中期检查。再次,虽然我校制订了管理办法,办法里也明确规定项目变更必须报学校备案,但在未经备案的情况下,学院随意变更大学生創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和主持人以及参加人的现象普遍存在。[2]

2.项目结题时存在的问题。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时也是由学院组织验收,学校只是安排校督导参加验收,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学院在验收项目时随意性很大,有些项目未按项目申请书上的成果形式进行结题,学院验收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过则过,差不多就过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院认为,一年建设期,项目经费拨的又少,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还有些学院的领导不够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因此,这里面种种消极因素比较多。

(二)经费管理不完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校的项目经费是不予报销的,项目完成结题,负责人提交所有结题材料,学校出台结题结果后方可报销项目经费。虽然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一直以来都是专款专用,但这样的经费管理导致学生无法按项目进展情况有效使用经费,前期经费支出只能是学生自己垫付或指导教师垫付。后期经费报销过程烦琐,限制条件太多。

(三)指导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我校没有出台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老师规范条例,也缺乏有效机制来监督和督促教师提供指导。而且,指导教师的课时量大,科研任务较繁重,因此很难能保障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个别指导教师,在项目立项后,基本不再管项目实施过程,只是在学期检查、结题验收时给学生签字,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对指导教师,学校没有制订相应的奖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积极性。

(四)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不完善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积极性,开启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然而,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重视不够,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照不够,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学生培养共性制约强。很多学生怕影响学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漠不关心,拒之门外。我校虽然制订了一系列创新学分奖励机制,专门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认定办法》,但奖励力度不给力,达不到学生预期的目的和期望。学校指定的创新学分认定办法无法解决学生用创新学分替代不合格课程所造成的学分不足问题。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制订的门槛偏高,只有个别毕业生在毕业之前用创新学分替代了不合格课程学分,而且是1~2学分的不合格课程,而大部分开展项目的学生无法认定创新学分,只能认定综合素质学分,因此,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三、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改革

(一)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上的改进措施。为提高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与科研成效,项目需要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管理。

一是选题审核阶段。学生申报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学生答辩,专家小组共同指导和审核的方式,优选和优化项目。指导和审核工作包括:①对选题意义及计划工作内容进行评价②对选题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评估;③提出指导性建议与意见。各项目小组在专家评审后,项目需要结合专家意见,重新撰写项目申请报告。教务处对各单位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接收该单位本年度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申请。

二是立项阶段。项目确认立项后,动员项目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递交项目任务书。

三是项目运行与中期检查阶段。采用中期汇报交流、座谈的方式,加强项目间的工作交流与工作督促,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

四是项目验收与成果展示阶段。学院组织专家小组,采用PPT答辩方式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按申请时的实施方案要求进行验收,在验收中需要审核期刊原文或录用通知,对不符合申请书成果要求的项目不予验收通过。验收完成后对成果进行公开展示,以提升项目在学生中的影响,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改进措施。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接到审批立项通知后,项目主持人需认真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任务书》,制订科学合理、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或结束时,需接受学校对项目的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并提交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项目执行至中期,须由项目组提交中期进展报告,由学院组织专家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将问题汇报至教务处。学校不定期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对立项后无故不开展项目工作、项目执行不力、未按要求上报项目进展报告、项目经费使用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等情况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中止或撤消项目、取消申请资格等处理。

项目实施全程为各项目配备中青年指导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的创新工作,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全过程给予意见和支持,负责全程指导、督促项目进展。我校多数项目结合了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研究资源与配套资金。在发挥学生主持人作用的同时,加强教师在科研与方法思路上的指导,调动学生关注科研前沿、行业动态和社会发展,并对校外业务机会、企业合作有新的认识,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二)经费管理

我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为三大块儿:学校专项经费、指导教师科研项目提供的经费、学院及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或赞助的经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额度为1000~5000元/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额度为5000元/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额度为10000元/项。国家资助的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自治区、学校和企业资助的经费下放到学院,由学院统一管理,学院和指导教师科研项目提供的经费由所在学院和指导教师负责管理。项目经费支出时,严格按照申请经费预算执行。经费支出项目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参照《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修订)》执行。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指导教师不得使用及挪用项目经费,学校和学院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费。项目中期检查合格后可报销50%的项目经费,结题验收合格后报剩余50%的项目经费。中止、撤消或结题不合格的项目,不予报销经费,并返还已支出费用。这种改进措施既方便了学生项目的正常实施建设,保障了学生前期建设项目经费的支出,经费管理下放也方便了学院的统一管理,改变了后期经费报销过程的烦琐。

(三)加大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责任。对于精心指导、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学校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给予适当工作量,即指导校级项目验收合格后按每项10个标准学时计算工作量,自治区级项目验收合格后按每项20个标准学时计算工作量,国家级项目验收合格后按每项50个标准学时计算工作量。项目成果有学术论文发表且学生排名在前三位的,每篇加计5个标准学时。项目结题验收后按项目级别一次性核定。学校对认真负责、进展顺利、且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四)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机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培养多样化,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和支持休学创新创业的制度,使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在已有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创新学分,同时增设创业学分,即每结项一项校级创新项目,主持人认定1个创新学分,参加人认定0.5个创新学分;结项一项自治区级创新项目,主持人认定1.5个创新学分,参加人认定1个创新学分;结项一项国家级创新项目,主持人认定2个创新学分,参加人认定1.5个创新学分。此外,创新项目中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全国高校学科竞赛、自治区高校学科竞赛等可根据新的创新学分认定办法认定创新学分。

对于获得校级创业训练项目并结项的,主持人认定1个创业学分,参与人认定0.5个创业学分;获得自治区级创业训练项目并结项的,主持人认定2个创业学分,参加人认定1个创业学分;获得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并结项的,主持人认定4个创业学分,参加人认定2个创业学分。

开展创业实践在毕业当年3月之前达到以下标准,认定相应创业学分:有可行性创业计划书认定1个创业学分;参加创业培训且培训合格认定1.5个创业学分;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注册,法人认定2个创业学分,其余人员认定1个创业学分;注冊单位软、硬件设施配备完善,法人认定3个创业学分,其余人员认定2个创业学分;注册单位开始运行,法人认定4个创业学分,其余人员认定3个创业学分。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创业学分认定如下:校赛,一等奖2个创业学分,二等奖1.5个创业学分,三等奖1个创业学分;区赛,一等奖3个创业学分,二等奖2.5个创业学分,三等奖2个创业学分;全国比赛,一等奖4个创业学分,二等奖3.5个创业学分,三等奖3个创业学分。创业学分可用于核心课程之外任意课程的学分替换,累积不得超过10个创业学分。以上创业学分可根据新制订的创业学分认定办法认定创业学分。

(五)从学籍管理上支持学生创业

学校鼓励支持学生创业,对于第八学期之前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注册并实际运营的创业个人,学籍上给予最长两年的创业休学期,在原六年的学习年限基础上增加两年,达到最长八年学习年限。

(六)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纳入学生评优体系

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学校评优及面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时可获得量化加分。项目研究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可直接申请参加“推荐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评选[4]。

四、结束语

青年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要树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着力增强学生敢于梦想、勇于突破、脚踏实地、勤勉践行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树立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检验标准的理念,培养规模宏大、类型齐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刁娟娟,孟磊,李新霞.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目的的实践与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380-383.

[2]于斌,颜贤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30-33.

[3]金京姬.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4):70-73.

[4]于斌,颜贤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30-33.

作者:阿依先·艾力

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管理论文 篇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研究

摘 要:现各高校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实旨在转变师生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培育创业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管理的能力。本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并为相应的问题依次给出了解决方案,做出了深层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是教育部于2012年为了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而推行的改革计划。一个项目由三到五名本科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各自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项目。项目通常包含前期的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中期项目具体实施、人员分工与主题研究,进行到最后得出成果后的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工作。

大创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与校级,国家级省级项目由广东省教育部下发份额,学校根据各二级学院(单位)申报情况,经评审后择优上报。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大学生参与训练项目,通常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对校级项目不设限额,在教育部推行项目计划以来,项目数量逐年上升。本文主要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以下简称“华广”)为例,对大创项目近五年的进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法为更好的管理项目做出深远的思考。

1 大创项目现状

近年来,华广积极推行大创项目,在申报立项数、参与学生数与成果取得等方面,处于广东省民办高校前列。大创项目的积极进展为学校增强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学生科研成果的创造,如学生名下的专利、论文、实物模型等成果的增多,在增強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为社会输入大量优质的动手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强的人才。

国家级与省级项目在华广由学校教务处统筹管理,开题、中期与结题三个进展的过程均需先由各二级学院(单位)组织三到五名专家(其中至少有一名副高级以上职称)进行由学生参与的答辩检查,专家组在检查表上给出通过意见后,项目才能继续进行或初审结题,之后教务处还会组织专家对学院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项目才算完成结题。华广自2015年开始,校级大创项目实行院级管理,由各二级学院(单位)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经费拨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资料存档等环节。学校教务处对各单位的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大创项目国家级与省级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校级为一年。华广对于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建设时间安排为每年1-5月推荐申报、9-10月开题论证,次年5-6月中期检查、10月结题验收;对于校级项目,于每年1月申报立项,9-10月中期检查,12月结题验收。根据此时间安排,学院通常将同年的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开题论证与校级项目的中期检查的答辩安排在一起进行,将前一年的国家级、省级的结题验收项目与当年校级项目的中期检查安排在一起答辩,这样的管理机制提高了项目检查的效率,避免了项目多而分多次评审的次数,节省了评审教师的时间和大创项目的评审费,多出来的评审费能更好的用于项目创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2015年开始华广通过教育部立项的国家级、省级项目28项,校级立项的62项,共90项,参与学生382人次到2019年国家级、省级项目45项,校级立项的118项,共163项,参与学生700多人次。不管项目数还是参与大创项目的学生人数都呈持续增长趋势。通过参与项目,学生不但在研究水平、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了提升,在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也得到增强,项目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华广各二级学院的项目整体质量较高,项目成果较丰富,除了有大量的样机、实物模型、研究报告等成果外,还有各种专利、论文和竞赛获奖等最能体现项目质量水平的突出成果。

2 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参与学生对大创项目流程不清

由于每年的项目基本是由新一届学生操作完成,参与学生没有经验对项目的流程、检查周期、需上交的材料、与报销等各方面的信息都不清楚,而指导老师忙于指导项目具体研究操作的问题和繁重的日常工作,对于这类问题通常疏于指导,且重复解说这些繁琐性细节严重影响自身工作效率。

2.2 项目成员分工不均

大创项目主要由项目负责人牵头进行申请与完成,项目进展的主要环节如实验操作、检查答辩等通常也由学生负责人完成,这就可能造成一人完成整组的工作量。由于部分负责人缺乏团队管理经验,项目分工协作能力不足,或是部分项目成员推卸责任不愿付出精力与时间参加项目研究,此类问题导致除了负责人外的其他项目组成员能力提升有限,得不到相应的科研训练。

2.3 大学生整体对大创项目了解不多

学校对大创项目的宣传有待加强,部分学生都不知道有此项目在他们大学阶段可参与,或是知道有此项目的学生对参加此项目对个人最后的收益了解不深,从而对参与项目不感兴趣。而且以往有部分参与项目的学生是受指导老师邀来,而不是学生自主积极的提交申请而来,达不到在二级学院也就是基层管理部门内对参与学生择优而录以获得高质量项目的目的,这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锻炼也无益。

2.4 项目成果不够丰富

部分二级学院(单位)的项目成果整体上比较单一,如仅只有一篇论文,或仅有样机一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参与者对项目虎头蛇尾,项目申请成功后疲于放更多精力在项目进展上,遇到问题和挫折时容易放弃,导致项目延期或中止。

2.5 项目经费有限

由于大创项目势头良好,项目数量逐年上涨,而学校下发经费却有限,导致很多项目分得的经费仅在2000元左右,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撑无法深入的开展研究。经费不足这也是导致上面所提到的项目成果单一的原因之一,学生通常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成果,在一篇论文发表完就没有更多的经费支持下不得不放弃更深入的研究,学生训练的机会被大幅度缩小无法做更深层的研究产出更丰富的成果。

2.6 创业类项目占比少

大创项目按类型可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及“创业实践项目”。华广每年申报的项目基本都以创新项目为主,创业项目占比很少,很多高校都有此类似情况。这与学校创业指导教师的缺乏与参与创业的教师比例低有直接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在申报创业类项目上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创业方面的能力得不到训练机会。

3 解决方案

针对上诉所存在的问题,就此思考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3.1 组织讲座普及大创项目相关信息

对于参与者对项目基本流程与细节性不清的问题,需要学校统一管理加强效率。由于华广在校级项目方面已下放至各二级学院管理,各学院项目类别与倾向性不同,所以学院可每年在项目开展前组织讲座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讲解,从基本流程问题开始,项目开题、中期与结题检查等需要注意的事项、项目周期时间安排、经费使用报销等各类细节性问题进行普及。还可邀请已结题的优秀代表性项目的负责人与指导老师分享与介绍项目经验等。以此避免重复性繁杂的教导工作,让参与者的关注重点放在进展与研究项目上,而不是被与实际研究项目无关的问题困扰而打消其积极性。华广自2018年来已有少数二级学院采取这种方式协助参与者完成项目,还未采取此方案的学院需多加关注。

3.2 指导老师协助项目负责人合理分工

对于分工不均的问题除了学生自觉性提升外,需指导老师与学院负责大创项目的管理者多加监督与提醒,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大致的分工,结题材料上通常需要写明项目进展,可要求學生表明各过程由谁负责完成,国家级、省级项目还需上交工作周记,大创项目检查的负责人与导师应在这些检查材料的审核环节上多加注意,合理与良好的监督管理才能督促学生整体质量的提高。

3.3 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每年应当加强对大创项目的宣传,强调参与大创项目不仅能获得额外学分,且对于提高个人能力十分有益。能增加学生参与项目的能力,在动手、调研、创新、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能大大提升,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代表个人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能将所参与项目写入个人简历为求职简历添彩,还将获得论文、专利、获奖等实证性成果,突出此点通常在企业面试中会被考虑优先录取的优势。

3.4 设定多样化项目成果

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及付出的努力是靠项目成果直接反映出来的。为了最终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让学生通过锻炼运用并掌握到多种技能,从而提高项目质量水平,指导教师应建议学生在项目成果的设定上尽可能多样化,使参与者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3.5 加大扶持力度

资金不足这一问题是众多科研项目的难题,政府与高校应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多加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培养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全方位的人才。

3.6 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创业类项目占比少这一问题不是朝夕可解决,理论上讲,大创项目推行时间久后,在创新项目的积累下,创业类项目的数量应会有所增长。学校应该多加引进有创业与就业经验的教师,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以此调动学生参加创业类项目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创业类项目占比少的现状是众多高校的普遍性问题,所以民办应用型本科学校想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突出重围,发展创业类项目不可谓不是一个突破口,这一点可以吸引高校加强在此方面师资力量的方案上去进行尝试。

4 思考与建议

大创项目是大部分学生入校后参与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对学生意义重大。良好的项目管理体系与制度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为社会培育出高质量人才。华广各二级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创项目的日常管理,学院对项目的指导和监管力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质量水平。定期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做好基层管理的认真检查把关环节。各高校对于项目应该重质甚于重量,加强质量监控在完成成果的效率等方面,努力构建一个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尽量避免延期或中止项目的情况出现。对于项目是否按计划实施、项目研究方法、进度与成果如何、学生是否按要求及时撰写了工作周记、导师的指导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问题进行严格管控,且对于参与者在研究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这一点尤为重要。学校应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途径,作为各项目研究者的强力后盾,应持续给予政策支持与人力物力的各方面保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开展大创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只有积极性被激发才能促进师生间互动的增加,这样会直接有利于学生平时课业成绩的提高,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2012-02-22)[2020-4-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202/t20120222_166881.html.

[2]青思含,肖世维,文锦琼.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20,(01):159-160.

[3]袁禹惠.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9,(34):267-268.

[4]郑军,张芳.民办高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实践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12):64-65.

作者:朱奥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下一篇:建筑设计方案的著作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