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2022-04-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大学文学教育课程传统教学范式呈现出重文史、轻审美,重修辞、轻想象,重思想、轻情感的特征。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校都提出要实现对于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本文将结合应用型大学文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改革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及途径。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篇1:

母语.课程.教材

摘 要:母语是一个人的第一语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生存基石和生活方式。从一般的母语学习到修读高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从课程开设和教学质量到教材编写和选文优劣,牵涉到大学语文教育诸多层面的问题。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之后,着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中,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母语 课程 教材 大学语文 教育

从牙牙学语的儿时到如今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和我们的母语——汉语相伴;从小学生书包里精美的语文课本到大学中与美文佳作有更多亲近机会的“大学语文”课程,母语教育在我们的学习、成长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里,笔者暂且割舍掉对母语、语文、文学最富激情和魅力的感性表达,理性地发表一些有关母语、课程、教材的浅论。

母语是一个人的第一语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生存基石和生活方式。离开母语,我们的思考、表达以至行为便失去了凭借和依托,便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优质、经典的母语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想品格、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对一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最基本却又最深刻的影响。请不要简单地认为自己的母语知识够用了,就放松对母语的学习,其实母语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注定它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而且是一种精神食粮、生命源泉。因此,一个人即使到了大学,乃至后来的人生,对母语的修习都不容松懈。母语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制约着一个人的思维空间和精神高度、行为方式,以及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对于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魅力的优质、经典汉语,在今天文化全球化、产业化、网络化大背景下的困窘处境和尴尬地位,的确值得每个国人警觉和深思。

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课程,可以使修课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以便为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自1978年开设至今三十年来,对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文化素质起到了巨大作用。2006年8月,在东南大学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上公布的对全国近三百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显示,50.54%的高校已将该课列为全校必修课。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11月,教育部发起并委托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在湖南文理学院合作召开研讨会。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达“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确立大学语文为必修课,明确了课程性质、功能和目的。尽管大学语文课在不少高校被列为必修课,但也有许多院校迄今仍未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一状况亟待扭转。对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来说,重视并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稳定和扩大专职教师队伍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

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出版是推动母语教育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三十年来,为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需要,许多高等学校,乃至各地高等职业教育部门、高等远程教育部门或函授教育部门,都组织编写了自己的教材;一些新型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也组织人员编写了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教材。迄今为止,各种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有数百种之多。较为通行和新近出版的主要有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华东师范出版社,2007年版),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马原、肖瑞峰、南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009年再版),丁帆、朱晓进、徐兴无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魏饴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吴宝玲、李斌成、李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崔际银主编的《大学语文》(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全国出现的这种编写、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热潮的背后,固然有各高校和出版社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推出教材、抢占市场的因素存在,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徐中玉主编一统江湖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共存、互补、竞争的发展格局,对丰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建构和实践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来看,大学语文教材普遍以“文选”的方式收录古今中外的“好文章”、“美文”,但在编写理念、选文标准、组合方式、体例安排、单篇设计和阐释等方面呈现出多种样态。其中,编写理念的选择、确立和落实,既能体现出编者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教学方式的不同理解,又能直接影响一部教材的价值、特色和样式,因此它是衡量教材编写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以下三部教材颇具代表性。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1]从语文的“文”出发,强调对书面语——文章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打破文体界限,以古代、现代、翻译和诗歌为组合标准,划分单元,遴选“好文章”,并以“平行阅读”的方式增加“文”的比重,拓展阅读空间。但文体界限的打破使得该教材文体意识减弱,在选文上稍显重复,例如演讲词包括了现代的1篇和外国的3篇(外国部分共4篇)。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2]以母语教育为主线,以文学教育为依托,从重新发现母语的汉语文体验中回到被忽略的原初,从流淌三千年的汉语文化学长河中感受经典母语带来的心灵震颤和绵亘古今的情思脉动,从精粹的汉语译文中触摸翻译名家将别种语言转换成汉语时的变和美,从“写”的技法、“说”的艺术和“日常生活”里的写作中展示汉语的本体魅力和实用价值,最终透过一篇篇“美文”重识我们的母语、重建我们的语文观。崔际银主编的《大学语文》从“认知传统文化、培育心性品格,提高审美素养、增强生存能力”的教学目标出发,将该教材的编写理念定位为“以文体为类属,以文化为根基,以文人为参照,以文本为载体,以文用为旨归”[3];博采古今名家名作,涵盖中外文学精华,依文体类属,划分为9个部分,每部分再依时代先后排序,收文共85篇。单纯按文体分类编撰教材,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但不利之处诚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说,文体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许多篇目难于归类。此外,编者对文体代表性的过分强调,使教材编排的古今篇目比例有所失调,重古轻今现象明显,例如古代篇目收46篇,外国篇目收16篇,现代篇目仅23篇,且现代和外国的部分篇目成色欠佳,所收中外篇目尚需斟酌。

从一般的母语学习到修读高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从课程开设和教学质量到教材编写和选文优劣,牵涉到大学语文教育诸多层面的问题。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之后,着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中,乃当务之急。在这样一个崇尚外语、看轻母语,倾心网络语言、疏离经典汉语,本国语文水平和能力滑坡严重的时代,我们自当坚守一份对母语的虔诚,用自己的口言说汉语,以自己的手书写汉字,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续写中国现代文明,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发出只属于汉语的那历久弥新而抑扬顿挫的声音。

(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2010年度教研立项课题“我院《大学语文》教材与通行教材特色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陈洪主编:《大学语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张新颖主编:《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崔际银主编:《大学语文·前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张强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基础课部 301811)

作者:张强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篇2:

应用型大学文学课教学改革

摘 要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传统教学范式呈现出重文史、轻审美,重修辞、轻想象,重思想、轻情感的特征。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校都提出要实现对于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本文将结合应用型大学文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改革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文学课 问题 教学改革

0 引言

近年來,人们对文学教育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纷纷呼吁改革文学教育。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日新月异的就业环境,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提升。当前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都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思想落后以及教学内容片面化等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被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探讨应用型大学文学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文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教师大都采用“一书、一笔、一黑板”的教学模式,且教师大都采用“一言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都是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之间没有任何互动,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我们都知道,文学课堂本身就属于比较枯燥的一门课程,倘若教师一直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而降低对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降低课堂教学成效。

1.2 教学思想比较落后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并不在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也不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改善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使用,进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扮演灌输者的角色,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没有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及学习,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另外,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即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内容片面化

(1)重文史,轻审美。很多教师都注重于文史类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面对文学作品,很多教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脉络的分析上,竭力呈现清晰的文学发展脉络,尤其是其中存在复杂关联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和现象,但是对文章的审美价值的研究却比较少。其中在研究鲁迅先生的《野草》时,很多人还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史的分析上,然而实际上,鲁迅先生的这部作品是属于审美色彩比较多的,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在内容上也比较晦涩难懂,但是由于大家将精力投放在了文史的分析上,进而导致该作品的分析存在很大的难度,对文本中所蕴含的审美色彩无法得以深入挖掘,进而使得学生对作品的赏析不是十分透彻。

(2)重修辞,轻想象。在目前的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常用教学方法就是细读法,所谓的细读法,就是认真去品读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但是在品读的过程中,大家却将过多的注意力投放在对修辞的分析上,但是却忽略了对想象手法的应用。在创作过程中,很少有作者思维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这时就要求学生的思维也要和作者保持同步,跳出文字表面,实现思维的升华,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些许问题,进而导致很多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严重影响文学课堂教学质量。

(3)重思想,轻情感。传统教学环境下针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大多比较注重抽象思想的提升,往往将人生哲理或文化哲学观念作为文学文本价值的依归。这种将理性压制情感的逻辑思维,导致更加远离文学教育的本体。哲学类的作品大多比较注重思想,但是文学类的作品更多的是注重情感表达,借助于细腻的情感结合具体的人、事、物的描述,去传达作者的思想及感悟,这才是文学作品的真谛。然而就目前文学课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分析,却忽略了对情感的剖析,这种分析无疑是析骨未析肉,是具有局限性的。

2 改善大学文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及途径

2.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若想实现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提升,要让教师意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也可以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是教学成效往往不如人意,学生可能具备很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也可能会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与中小学阶段不同,大学阶段除了要打牢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2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文学课本身属于比较枯燥的学科,因此,文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多样化,只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信息技术与文学课堂的有效结合。另外,教师可以采用PPT教学法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最重要的是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事先设置几个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将这几个问题作为本节课课堂教学考核的一部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们将这些教学问题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上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通过学生上交的习题答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完成课堂教学评价,可谓一举多得。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三问三答法、小组竞赛法、开放式教学法和辩论教学等多种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设计,提升大学文学课堂教学成效。

2.3 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1)重塑课程理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对于教学内容,不能只偏重于某一部分,而是要实现各个部分的均衡发展,其中针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能只将注意力投放在文史的分析及研究上,而是要实现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只有充分挖掘了文章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才能达到文学品析的最高境界,实现情感升华。

(2)重视想象分析,促进思维发展。除了要注重文章中的审美价值体验的提升以外,还要注重想象分析,不能一味地注重作品中的詞汇及语句的分析,也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除去文字表面所蕴含的内容及信息,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接近作者的本意,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剖析文章的基本内涵,进而实现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2.4 实现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构建

(1)知识类课程。所谓的知识类课程,主要指的是借助于该类课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进而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知识类课程的开展,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增设中国文学概论、西方文学概论,辅助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类课程。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本国的文学知识,还可以了解外国的文学知识,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中外文学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外文学之间的差异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鉴赏类课程。鉴赏类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这类课程强化学生对文学的感知及体验,通过开设文学鉴赏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赏析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另外,在鉴赏过程中,还可以实现情感教育及道德教育的渗透,进而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能力训练类课程。所谓能力训练类课程,主要指的是除了传统的鉴赏及学习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写作,学会不是最关键的,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对于这一类课程的开设,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创作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及想象能力的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学确实存在些许问题,但是相信在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一定可以迎刃而解,进而为我国应用型大学文学课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国家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海红.文学与人:反思应用型大学文学课教学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3:130-132.

[2] 刘婧.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18-120.

[3] 农迎春. 切入传统融合现代——对大学课堂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J].河池学院学报,2007.S1:23-26.

作者:徐田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篇3:

大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摘 要:语言运用能力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任何教学都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处境艰难,都源于对课程的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回归本质,不能脱离课程的根本性质和培养目标。只有如此,才能寻找到合适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性质 改革 再思考

本人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已多年,但是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总觉不满,在《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曾提出过自己的一些思考。近几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越来越浓。这不乏有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想法和理念。但都脱离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脱离了对课程的正确认识。所以,呼声虽然高涨,效果仍然差强人意。

1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瓶颈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1课程地位问题

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到了大学以后,尽管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重视专业课程,轻视基础课程。因此,有部分高校只把大学语文课程当作摆设。更为重要的是,有些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对此课程没有明确其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虽然教育部曾多次向全国高校提出要求,希望各高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但该课程的开设仍然处于自由状态,随意性极大。

1.2 课程性质问题

关于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一直成为语文界讨论的热点,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因对其地位的认识不足,所以也没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目的在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基础性”就是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语文课程对学生具有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多种教育功能,而语言修养是基础。就目前理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论文,语言不通,结构混乱,错别字比比皆是,让人堪忧。所以,语文教学必须突显学科的工具性(基础性),重视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反对实用主义至上的功利性思想,但也不能回避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既是对中学语文课程的提升,也是大学生将来发展的需要。

1.3师资素质问题

因为对课程地位和性质的模糊认识,也就影响了高校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就目前来看,凡有中文系的院校,绝大多数老师都想从事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很少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因为,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意谓着将会受到更大的重视,在晋升职称、科研经费等方面差别甚大。另外,还有不少高校的大学语文老师则是从其它部门抽调过来临时客串大学语文教学的,这难免不乏有学历低、教龄短、经验少的教师。这就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有水平的老师不安心本课程教学,都想拼命挤向专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是新来的教师又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学生是怨声载道,老师是苦不堪言。

1.4 教学理念问题

任何改革都必须与时倶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众流行文化如通俗歌曲、影视文化、激光唱片、时尚服饰、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等不断涌进中国,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己不复存在,学生变得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既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也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改变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创造多角度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守正出新,不仅形式要新,而且教法要新。只有做到了求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除此之外,还有教材编写、课程考评等等问题,都影响着大学语文的教学与改革进程,都无法回避。

2 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既要考虑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要针对大学课程教学的实际,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起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

2.1立足工具性,坚持 “文化”性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仍然必须突显“工具性”,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指提纲挈领把握重点的听说能力、快速高效的文献资料检索整理阅读能力、严谨准确地表述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的写作能力。这就必须改变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强调将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对学生视野的开拓的教学现状。学生掌握语文能力的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大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生活与工作需要的语言能力。

当然,面对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在学科间关系不断趋向融合、学科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我们也不能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语文教学观念,而应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大语文”教学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既培养大学生日益欠缺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在打破学科间界限森严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以培养大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切合社会需求,追求实用性

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既有“形而下”的语言层面的应用,又有“形而上”层面的“用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强调语文在专业运用中的实用性,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就业实力和基础。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只精通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因为,语言文字的规范熟练运用能力已广泛渗透在各行各业中。“语文”从字面上理解即“语言”和“文字”,或者说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分析、品评、写作各类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面对不同类型的人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内心想法的能力,如何迅速获取语言信息而从容应变的能力,一句话,即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写擅文”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创造更多机遇,提高竞争力。

2.3 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大学生整体上思维更加活跃,接受的信息更加丰富,自主能力也更强。因此,教学上不能还是老一套,而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2.3.1实施主题教学

大学本科课程设置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教师必须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平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多向整合,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实行课题式的主题化教学。这种 “主题化教学”,或“话题式教学”,即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选取相关内容(当然也包括教材内的课文),进行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如“爱情与友谊”、 “就业与人生”等;也可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确定,如“个性阅读”、“口才与演讲”、“应用写作”等;或从时事政治的角度来确定,如“北京奥运”、 “西部开发”、“奥巴马获奖”等;还可以从作家作品、流行文化的分门别类的角度来确定,如“老舍的幽默”、“我看韩寒”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2.3.2融学术性于趣味性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各门类、各学科的知识,这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博)。但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化,大学生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浮于表面的介绍必定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又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并用科研推进教学的深入,追求学术性(专)。从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首先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品位。要做到这点,要求老师既要“博”又要“专”,老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引入课堂,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其二,在注意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因而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一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趣味性的优势,如丰富的史料知识、各具特色的作家生平、古老而又新奇的汉字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等等,教师可以结合自已的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加以发掘发挥,并用之于课堂。二是要调动各种因素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就是其一。教学中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将文学典故、文学故事等课堂知识,描绘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镜,不断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3.3贴近学术前沿,追求时代性

文学内容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说∶一切文学都是当代文学。这里强调的就是文学的时代性问题。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很快,当代文坛更是瞬息万变。这要求教师应当积极关心文学研究动态,及时把当下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引进课堂。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又都是千年前前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而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善于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于丹解读《论语》、易中天演说《三国演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实际上,中华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它仍然还是生生不息的,它们仍然能给人以启发和智慧,象《孙子兵法》现在已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商业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许多社会问题和各种文化现象作出理论的文化阐释,以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效果差、不够实用的现状,需要老师遵循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围绕语文的教学目标,立足现实,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突出知识性、工具性的培养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使大学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金国.论语文个性化阅读[J].当代教育论坛,2008第5期.

[2] 李雪.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2007第11期.

[3] 曾宪柳.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改革[J].科协论坛,2009第12期(下).

作者:曾宪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教育论文下一篇:杂交品种提高玉米种植效益论文

热门文章

大学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