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新形态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4所高校的调查

2022-09-12

·11·

“互联网+”催生出就业新形态, 既创造了众多新产业、新模式, 催生了一些就业新需求, 也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大学生具有新知识、新技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 约占学生总数的20%, 其中特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据研究显示, 这一特殊群体因家庭背景影响、资源匮乏等原因, 就业力往往较普通学生明显不足。就业新形态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就业帮扶的现实需要, 也是助推进一步实现精准资助的现实诉求。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 学者们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蔡金晶针对特困生再就业中出现的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地位不平等、就业机会不多和初次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从社会、高校和特困生个体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特困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并依据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困境的对策。罗恺赟、陈翡对贫困生进行了就业问卷的调查, 了解了贫困生群体最现实的问题及自身特点, 探讨了适合一线高校就业工作者对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帮扶方式。梁嘉通过调查问卷分析贫困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 从提升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及环境竞争力三方面提出方法和对策。郭薇、简福平、陈旭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从高校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就业心理的教育对策。高坤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 社会及高校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 已有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 定性地分析现状、问题及对策, 实证研究缺乏;而且鲜有以就业新形态为背景, 来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现状及提升策略。本研究将借鉴现有研究成果, 针对就业新形态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及其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二、研究设计

(一) 理论框架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养成后, 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就业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本研究采用张皓 (2014) 提出的就业胜任力模型, 从个人品质、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自我控制、专业能力等五个维度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力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以提高就业帮扶体系时效性为目标, 有针对性地探讨就业新形态下,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应对策略。

(二) 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形式进行, 对笔者所在河北省某四所大学的本科生 (不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截止到2018年6月, 四所大学的全体本科生人数约为92, 000名) 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7182份有效问卷, 回收率为7.80%。按照性别区分时, 男生51.32%, 女生48.68%。按照年级区分时, 一年级学生47.35%, 二年级5.82%, 三年级44.44%, 四年级2.38%。按照学科专业区分时, 理工类专业学生占44.9%, 文史类专业学生占22.7%, 艺术类学生占19.4%, 医学类学生占13.0%。经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33.33%, 未经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即非困难学生占66.67%。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资助政策要求, 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需经过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认定。为了验证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调查结果是否合理, 问卷设定“是否获得国家助学金”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获得过国家助学金的占32.28%, 未获得过国家助学金的占67.72%, 与是否经过认定的调查结果相符。

(三) 变量设定与分析方法

1. 变量设定与处理

本研究因变量包括就业力、个人品质、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自我控制和专业能力。个人品质如责任心、正直、抗压能力、毅力、诚实、积极进取等, 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所表现出的品质;通用能力, 如问题分析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等;职业适应如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影响力、领导力等是个体在职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即自我调控能力;专业能力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 五个维度即就业力的具体表现, 在大学生求职及职场发展中均非常重要。

自变量为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情况, 即经过认定和非认定。

在进行分析前, 对各类变量进行处理, 处理情况如表1所示。

2.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主要用于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力现状

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力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 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力的影响并不明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自我控制、专业能力和个人品质较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无明显不足的表现 (见表2) 。

(二) 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力的影响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力的影响, 分别将就业力、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自我控制、专业能力和个人品质作为因变量, 考虑自变量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自我控制和个人品质相对非困难学生并无明显不足, 分析结果没有显著性;仅专业能力的分析结果具有显著性, 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未受家庭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 反而在就业力培养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自我认知较不明确。本研究中针对就业力的理解情况, 结果显示听说过的占20.9% (贫困生占24.6%, 非贫困生占19.05%) , 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占16.67% (贫困生占18.25%, 非贫困生占15.87%) , 通过字面能够大体了解的占60.58% (贫困生占57.14%, 非贫困生占62.3%) , 非常了解的占1.85% (贫困生占0, 非贫困生占2.78%) , 表明非贫困生对就业力的理解较为明晰。此外, 对自身职业兴趣的了解情况, 非常了解的占8.2% (贫困生占5.56%, 非贫困生占9.52%) , 了解的占28.31% (贫困生占28.57%, 非贫困生占28.17%) , 一般和不了解的占63.49% (贫困生占65.88%, 非贫困生占62.3%) , 非贫困生对自身职业兴趣更为明确。究其原因, 贫困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代际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兴趣的探索, 他们更多地接受的是一种“教育离贫”的思想, 至于自身个性和职业发展是否匹配考虑较少。

其次,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应对更为积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既带来了就业新形态、新模式, 这种就业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工作内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就业机会互联网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对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却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本研究发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自我控制和个人品质相对非困难学生并无明显不足, 这一方面得益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面对家庭资源有限的背景下积极主动提升就业力, 摆脱环境束缚, 以应对新形态下的就业压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针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压力来源, 选择“家庭经济状况”作为实现职业理想的压力来源的贫困生比例比非贫困生明显偏高, 而认为“没有方向感”的非贫困生比例却比贫困生明显偏高, 这也反映了贫困生对自己的努力方向较为明晰。

最后,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较薄弱。据调查,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地来自农村地区。虽然在我国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但是基础教育仍相对较为落后。同时,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技能提升、教育培训等方面较为受限, 导致专业能力较为薄弱。我们实地走访了某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 访谈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新机遇, 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能够调节自我心态, 提升自身能力, 搜集就业信息, 表现出更加积极地应对方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他们更多地关注校外兼职、勤工助学, 从而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此外, 校外技能培训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能力的欠缺。

(二) 建议

1. 社会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就业问题是社会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政府理应加强制度建设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 可以加大对具有较大就业容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 适当增加就业岗位, 增大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可能性。同时健全就业保障机制, 规范就业市场, 完善就业环境, 不断促进自主择业和公平就业。用人单位理应承担部分社会责任, 积极主动的与高校对接, 搭建就业帮扶平台, 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岗位。新媒体及大众传媒理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增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的宣传力度, 吸引社会关注, 有效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注:*<0.05。

2. 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帮扶体系

随着国家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 高校已建立起涵盖奖、贷、补、助、减、免等内容的资助体系。物质资助力度持续加大, 精神关注仍然不足, 纯物质资助不能解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心理能力的缺失。学校理应在关注学生经济生存压力的同时, 注重自我认知教育和心理能力帮扶, 引导其对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的探索, 深化“一人一职”匹配意识,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自我认识和职业认知的基础上, 前置职业生涯规划, 完善职业发展路径, 从而提高其就业的自信心和执行力。同时, 高校应拓展社会实践和校内勤工助学的内涵, 增加岗位种类, 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 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应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本研究发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认知较为不明确, 自我职业规划意识较为薄弱。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应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意识, 积极参加学校设置的职业指导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 完善就业认知、调试就业情绪、激励就业行动。此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树立恰当的就业期望, 结合自身兴趣, 规划职业发展, 促进就业力的提升与培养。面对就业新形态, 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 明确学习任务和就业目标, 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 收集就业信息, 应对就业新形态带来的新模式。

摘要:就业新形态带来的就业新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需求。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4所高校7182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自我控制和个人品质相对非困难学生并无明显不足, 仅专业能力欠缺, 此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认知也较不清晰。建议社会加大支持力度、高校完善帮扶体系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自我认知, 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力, 应对就业新形态带来的新要求。

关键词:就业新形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力

参考文献

[1] 张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5) :486-491.

[2] 林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体系构建探讨[J].求知导

[3] 蒋君毅, 田菲菲.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11) :25-26.

[4] 陈俊有.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8 (5) :63-64.

[5] 郭薇, 简福平, 陈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10) :112-115.

[6] 杜长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的成因及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 2014 (12) :138-139.

[7] 王莹.基于“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J].中华少年, 2016 (20) .

[8] 陈宇.电子商务引领我国经济和就业新形态[J].中国就业, 2017 (9) :15-18.

[9] 新华网:互联网+激活就业新形态[DB/OL].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改性工艺探讨下一篇:泥塑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