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工作建议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疾控工作建议范文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建议(整理)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建议,在对二手房进行消毒时,对可能残留痰液的器皿、地面、洗手间,可调配浓度为75%的酒精和浓度为5%的碳酸等化学消毒剂消毒,墙面可用浓度为3%的来苏水溶液,或用浓度为1%—3%的漂白粉澄清液,或用浓度为3%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喷洒后需关闭门窗。另外,用食醋熏蒸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消毒效果。工作人员还建议,在入住租来的房子前最好也消毒。

流动人群多的城市,不少房屋通风条件差、潮湿、不见太阳,可能飘浮或粘附着大量病菌,像乙肝病毒、结核菌等,在一定条件下可较长时间存在。专家建议市民在搬入二手房前,应先对房屋进行有效彻底的预防性消毒。如居室经常通风换气,稀释飘浮在空气中病菌微滴的密度;对旧业主用过的被褥,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可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旧业主留下的餐具、炊具可煮沸消毒;对可能残留痰液的器皿、地面、洗手间,可调配浓度75%酒精和5%碳酸等化学消毒剂消毒。

另外,专家提醒市民,单纯用抹布抹,只能对物体表面消毒。空气不消毒,一样达不到杀菌效果。不同物品应对号使用消毒剂:空气消毒可用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家具、玩具、电话机、门把手、地面、餐饮具、卫生间洁具表面的消毒可用含氯类、含溴类消毒剂;信件、纸张、书籍等的消毒可用环氧乙烷;手和小的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消毒纸巾。

二手房可用3%的来苏水、1%-3%的漂白粉水或用3%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洒后关门窗1小时,进行环境消毒。对于地板、门及把手、家具使用1%-3%的漂白粉水擦拭。

建议使用双氧水,双氧水的消毒作用很强,而且分解后的产物时水和氧气,对人体无害,但是可能会让某些家具或者纺织物褪色。在非典的时候卫生部用于房间和地板消毒的就是双氧水。一般地方都是使用过氧乙酸的,味道很差。

第二篇: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建议

摘要:目的分析疾控信息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方法利用系统思考方法,运用冰山模型工具,从事件到模式,再到结构,逐步分析疾控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疾控信息化人才的短缺和信息技术架构的缺失,导致系统烟筒式建设,重复投资,难以实现应用集成和数据共享。结论建议利用企业架构方法从上而下设计业务、数据和应用架构,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从各个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思考;企业架构;信息安全

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卫生健康信息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进程将直接影响“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构建以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体系,是构筑未来新型健康服务发展模式、抢占新型健康服务业制高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1],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按照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4级卫生信息平台要求,将应用和数据本地化,有效整合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是疾控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方向。疾控的业务特点决定了疾控信息化不能只关注机构内部“点”的信息化,也不能仅关注业务条线纵向“线”的信息化,而是应站在全民健康“面”的信息化角度,横向实现整合利用相关健康信息,纵向协同各级疾控机构工作的信息化。疾控机构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信息化建设思路,实现从网络直报到分级平台,从系统建设到平台建设,从疾病监测到健康管理,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的转变。

1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思考是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高级、最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动态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方法[2-3]。疾控信息化的复杂性决定其应避免用单因果、线性思维去思考,适合利用系统思考方法来分析问题。只有利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才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冰山模型是常用的系统思考工具,包括事件、模式和结构3个层次。它是指事件以下是模式,模式下面是结构,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就要从结构上来分析研究[4]。首先,在事件层面分析疾控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根据现有问题进一步从模式层面,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从结构层面,深层次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的对策与方法。

2问题分析

在国家卫生健康信息规划的总体指导下,近年疾控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监测系统已运行10余年,覆盖疾控20余个核心业务应用,存储超过1亿条传染病、出生、死亡等个案信息[5],在全国疾控业务的支撑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都得到极高评价。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于疾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信息部门职能定位、专业能力、信息化思路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便突出出来,亟待解决。2.1信息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准。信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能力不足,职能定位不准,导致疾控现有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相对滞后。许多管理人员和业务主管部门对信息部门的认知还处于电子化阶段,对信息部门的工作定位仅仅是电脑设备采购员、电脑与网络维修工、某某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人员[6]。片面地认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就可以解决信息化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复杂性,更没有意识到信息化需要系统思考。甚至信息部门人员也错误地认为,信息化通过外购服务就可以解决,不注重自身技术管理能力提升。从整个信息化过程来看,外购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局部问题,但是缺乏持续性、稳定性和全局性,难以满足疾控战略发展的要求。2.2疾控信息标准不足。国家已经构建了包含基础类、数据类、技术类、安全类和管理类标准在内的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7],初步完成了部分内容建设。但是,现有卫生信息标准还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新需求。标准中涵盖的疾控业务不够完整,现有数据标准是从数据设计角度实现,包含业务模型的基础类标准没有同步建设,缺乏对概念数据模型的整体描述,难以识别业务实体和关联关系,不利于实际应用。数据模型是数据架构中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信息技术衔接的重要环节,是后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数据模型的缺失将难以保障后期信息化建设的数据质量以及架构的合理性。2.3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由于历史原因,信息化建设和业务需求脱节;建设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重复投资;系统建设独立分散,形成众多“信息孤岛”。这些都是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所致。近几年,部分省份加大了省级疾控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但信息系统建设也主要沿用网络直报模式,面向单个业务建立省级直报系统,没有面向平台统一规划建设,更没有对区域内各级疾控信息平台整体规划。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大的地区,疾控信息化也缺少规划,存在需求缺失,信息系统建设被边缘化等现象。由于业务、组织机构和人才等诸多方面原因,国家疾控信息平台也未能统一规划,各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相对独立,缺乏企业级架构设计。存在各系统定位不清晰,相同功能重复建设,不同类的功能分布在相同系统;平台级公共服务组件缺乏总体规划,集约化、专业性程度不高,各系统间设计紧耦合等问题。例如:传染病类、计划免疫类和慢病类信息系统属于不同的建设和管理主体,利用不同的开发部署方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无从谈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2.4缺少国家级互操作服务支撑疾控信息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级疾控信息化建设。不但要有技术规范的指导,还要有互操作服务系统的支撑。第一类是支撑横向跨区域协同与共享的互操作服务。比如:儿童跨地区接种,跨地市接种需要省级平台的信息交换,跨省接种需要国家平台的信息交换。第二类是支撑数据纵向交换的互操作服务。虽然,国家也出台部分交互方面的技术规范,但是各地各自为政,独立研发自己的交换平台,交互平台的技术规范性和安全性都不尽相同,这种重复投入大大增加建设成本和集成复杂度。第三类是支撑各信息系统运转的基础类互操作服务。例如:病人全程管理涉及病人唯一识别问题,跨机构涉及机构唯一识别问题,跨地区涉及行政区划唯一识别问题,疫苗追溯涉及疫苗唯一识别问题。上述互操作服务的缺失会导致数据质量无法保障,无法和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关联分析,无法实现跨平台、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2.5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亟待加强。许多疾控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容易忽视网络安全管理。有的机构重视安全管理但不知如何开展工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根据业务性质或时间进度拆分多个项目,这就要求疾控机构必须严格把控整体安全设计和安全要求,并在各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项目安全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既是管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既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又要运用技术手段做好安全防范。疾控信息系统大多包含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合法使用授权数据,是疾控信息化必须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2.6疾控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卫生健康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短缺以及现有人员的培训不足等,直接制约了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开展[8]。在这方面疾控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人才“引不来”,岗位缺乏吸引力。疾控信息人员待遇低,工作压力大,难以吸引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其次,人才“留不住”。信息化人员职称晋升难,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实现自身价值,人才流失严重。最后,人才“用不好”。缺乏良好的信息化人才能力建设机制,许多计算机类工程技术人员加入疾控队伍后,由于缺乏好的学习培训和锻炼环境,导致专业性不强,新技术落伍。

3对策与建议

3.1明确信息部门职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1.1加强人才管理与培养。建立统一信息平台,解决电子化阶段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挖掘利用,为决策者提供宏观全面的决策支持,保持和促进疾控发展,实现数字疾控,智慧疾控,是信息部门的根本任务与职责。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是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疾控队伍内部人才培养,发展内外结合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思路。必须认识到,仅依靠外包服务无法有效全面、持续提升疾控信息服务能力。其次,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有效的信息化人才考核、聘用机制和绩效奖惩机制,激励工作热情,保持队伍稳定。探索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机制,保证队伍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不落伍,不掉队。最后,无法实现“待遇留人”,就要努力实现“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创建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员工有价值感。3.1.2加强综合人才队伍建设与引进。建议各级疾控机构要重视信息化工程技术人才和信息化管理综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现阶段人力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各级疾控信息部门要尽快将现有运维服务外包,加强自身人员能力建设,实现由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角色转换为机构运营管理流程的梳理者、设计者,使其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工作要求。3.2利用企业架构方法,推进疾控信息化。3.2.1重视顶层设计。信息化顶层设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其方法论就是企业架构方法。它是多维化的信息模型,是以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架构这4个要素为基本内容的技术文本[9-10]。研究利用企业架构方法自上而下全面梳理疾控业务,设计数据架构,描述数据全景,包括补充完善现有卫生数据标准,定义概要数据模型,明确支持多级部署的数据分布等。好的数据模型可以为应用架构设计提供分析依据,理顺各业务关系,准确划分应用系统边界,明确数据引用关系,定义应用系统间的集成接口,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实现统一计算和统一服务。好的应用架构,在纵向上,要解决好国家级和省级业务直报系统的关系,在横向上,要解决好和医疗卫生机构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关系,实现各级平台横向和纵向业务协同。3.2.2牵头协调好各级平台建设。建议中国疾控中心要结合国家卫生信息总体规划和要求,在顶层架构层面尽快牵头组织研发全面涵盖疾控业务的领域模型,结合现有国家卫生数据标准,指导各级疾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架构的实现,弥补信息技术(IT)人员领域知识不足,导致需求理解偏差出现的架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尽快牵头组织研发系统逻辑架构,明确各级平台间系统关系和接口。建议省级和市级疾控在国家级顶层架构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本级企业级架构设计,以此指导后期信息化项目中细化架构的产出和落地。3.2.3建立完善的标准应用体系。在统一概念架构设计基础上的信息化,必须统一使用国家级基础数据服务支持系统。对于国家已有或在建的要统一使用,对于国家未建的或者疾控独需的要统一建设。建议国家尽快建设基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面向个人管理的唯一标识号码或者主索引,统一卫生行业身份标识,利用此信息实现各级各类系统间面向个人的数据关联[11]。尽快建设行政区划、医疗卫生机构和疫苗唯一标识码,出台该类基础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保障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一致性[12]。疾控机构应尽快参照HL7或现有卫生标准制订疾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所需要的消息交换内容和格式标准[13],解决当前一个系统一套方案,一个业务一个做法的问题。3.3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中的木桶原理就说明整体的安全水平。由安全级别最低的部分决定。要从整体上提高一个组织的信息安全水平,就必须保证信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而不能单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某一部分的技术或管理。建议各级疾控机构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要从安全规划、管理制度、机构设置、专业人才队伍、安全意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尽快委托专业网络信息安全咨询机构,做好网络信息安全规划和设计,从管理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能力建设,提高人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从技术上制订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技术指导方案,并尽快补齐现存的信息安全短板。如构建支持跨平台协同的CA认证体系[14]。重视日志系统建设,做好日志的综合分析利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15]。研究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共享安全管理模式,探索分级信息平台和卫生区域信息平台中患者健康档案数据保护和授权使用方式[16]等。

第三篇:打造疾控精神,塑造疾控行业新形象工作体会

疾控精神是疾控事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也是单位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结晶。它体现了一个单位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精神道德、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实践证明,良好的疾控精神有利于理顺内部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有利于增强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塑造疾控行业新形象。我们要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精诚为民、服务社会”的疾控精神。并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使它深入人心,在职工心中形成共同的理念和行为规范,塑造疾控行业新形象。

一、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增强驾驭疾控中心加快发展的能力

中心是由班子、科室及中层和全体职工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班子是大脑,科室及中层是组织,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加快疾控中心的发展,班子是关键,中层是根本,人人是基础。作为领导班子,我们应根据上级政策和要求,结合中心实际,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策水平,业务本领,领导能力,不断提高加快中心发展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始终把重点放在定思路、谋发展上,全心全意为中心的业务发展,工作环境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加倍工作。中层干部队伍是中心的中坚力量,应认认真真贯彻领导班子意图,扎扎实实落实领导班子决策,一门心思放在发展本科室业务,组织本科室收入,加强本科室管理上。中层干部说话办事应做到一切围绕中心发展,一切围绕中心形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成为中心的栋梁。全体干部职工是中心的基石,是构成中心的细胞。疾控中心能否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每一个人在不同地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地发挥好作用。如果哪个地方出现梗阻和异常,都会影响到中心这个整体,因此,每位干部职工都应围绕中心工作思路和目标,服从领导和管理,增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中心的发展添砖加瓦。加强中心、科室、职工三级管理,要做到一是领导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制,实行领导与分管科室同步奖惩;二是加强中层干部综合目标责任管理,将工作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做到中层干部肩上有担子,工作有压力,激励他们开拓创新,激发潜能,创造性地领导科室开展工作;三是制定科室工作目标管理方案,明确职工岗位职责,狠抓工作质量考核,严格根据效绩兑现奖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科室一条心,中心一盘棋的工作势态。

二、加强“六讲”教育,形成人心思进、开拓创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讲政治。政治是一个单位、一个人的灵魂;政治是方向、路线,不讲政治,就会迷失方向。每个干部职工都要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我们要认真落实政治学习制度,在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全面理解并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及hjt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政治上清醒、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朴素、生活上廉洁。平时工作看出来,关键时候站出来,危险时候豁出来,是对每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评价标准,在平时工作中,不分份内份外,不拈轻怕重,敢挑重担,甘于奉献,在突发事件面前,每个人都要能够挺身而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是讲大局。大局就是整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要正确处理好部分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都要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站在全局高度分析、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凡是有利于整体和集体的事,即便牺牲一点个人和局部利益,也要积极主动去做;凡是不利于全局甚至有损于全局的思想和行为,即便对自己和局部有好处,也要坚决制止和反对。要深入开展“单位靠我发展,我靠单位生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大局观教育,增强每位职工讲大局、识大体意识,视单位利益高于一切。 三是讲学习。疾控中心是业务单位,必须讲学习,要做好三方面的学习。第一,学政策法律。通过学政策法律,做到知法懂法,用足用活政策。第二,学业务知识。通过学习,成为疾病控制工作的行家里手。第三,学先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外地、外单位、外系统的先进经验,是促进和加快我们发展的捷径。

四是讲贡献。由于每个人的经历、阅历、学历、专业的不同,造成了工作岗位的不同。工作的需要,使我们的岗位也不尽一致,各个岗位是为了疾控中心的工作而设置的,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疾控中心的发展做出贡献,不仅要看为单位增加了多少收入,更要看在每个岗位是否兢兢业业,是否为疾控中心业务、形象和正常运转尽职尽责。谁英雄、谁好汉,要在加快疾控中心发展的工作中比比看。要建立起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做到任人的唯一指标就是看贡献。在每个岗位树立标兵、榜样,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五是讲团结。团结出人才,团结出战斗力。全中心上下都要团结一致,真心实意拧成一股绳,工作中要互相谅解,互相谦让,讲团结、讲友谊,多从自身找原因,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疾控中心的每一项工作并不单单是某一个科室或某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因此,科室之间,人与人之间要搞好配合。只有在全中心形成团结干事的良好环境,我们的工作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六是讲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劳动要讲纪律,按时上下班,有事逐级请假;要讲工作纪律,工作要逐级请示,逐级汇报,对领导交办的事情要及时回音;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下级服从上级,意见不同可以提建议,但前提是执行上级的意见;要坚决防止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精诚为民,倡导人性化服务,塑造疾控行业新形象 服务本质上是创“新”的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我们仅仅强调服务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是不够的。还要强调人性化因素即人的情感因素、环境因素等因素在促进服务质量中的“软性”作用。一是要努力构建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使服务对象在温馨、舒适中得到高质量的服务。二是倡导人性化服务语言。在服务过程中切实做到问候多一点、言语暖一点,让服务对象深深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三是推行人性化服务行为。在服务中,我们不仅要做到“眼到”、“手到”、“程序到”而且还要做到“心到”、“情到”、“神到”,,做到三个“多一点”,即多一点微笑,多一点爱护,多一解释,用温暖和真情让服务对象深深地感受到亲切厚重的人文关怀。 大力宏 扬“以人为本、和谐创新、精诚为民、服务社会”的疾控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树起敬业勤业的正气,激发拼搏奉献的士气,形成创优争先的风气,塑造疾控行业新形象,促进疾控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第四篇:疾控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疾控工作总结

古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201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我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制度管理,着力规范工作秩序,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实现了双文明共发展的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的领导班子,团结的战斗集体

单位党政领导4人,主任1人,书记兼副主任1人,主任助理2人,均为专业技术人员,既懂业务又善管理,既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又能充分体现团结协作,既是一个领导集体,又能相互监督制约,凡事坚持事先研究讨论,再作统一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党支部共有党员19人,支书1人,支委4人,工会主席1人、工委2人。设有卫生科、免疫规划科、疾控科、结核病防治科、生物制品科、健康教育与促进科、检验科、办公室8个科室个科。领导班子成员以“政治上要坚定,思想上要超前,决策上要民主,行为上要廉洁,理论上要创新,工作上要带头,用人上要唯贤,作风上要扎实,纪律上要严格,享受上要靠后”的十个务必要求。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领导班子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带动了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促进了疾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打牢思想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们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措施,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外地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并在单位内部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涉及每一个人生老病死,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工作。要承担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服务和全县的疾控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任务。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文明的精神风貌,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和严密的工作纪律,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就需要通过创建文明单位来提高素质,增强活力,发挥效益,适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克服了业务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是形式和累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糊涂认识。一致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发展、事业发达的大事,创建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每一个人的进步和有利于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认识到创建文明单位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树立疾控队伍形象,发展疾控事业的需要。因而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自觉地把创建文明单位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单位内部营造了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职工,争创五好家庭的良好氛围,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的自觉行为,为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政治业务学习,随时保持头脑清醒

我们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坚持每周一次以上的集体学习,学习政策、时事和相关的政治业务理论,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识别能力,消除了不同形式的糊涂观念,能旗臶鲜明、理直气壮地同违法现象和歪风邪气作坚决的斗争。不断学习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事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努力向上,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根据《中共古交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方案》和古交市卫生系统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统一了思想,稳定了队伍。同时,为了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疾控工作的需要,尽快改变现有人员的文化结构,努力克服人员紧、经费缺的困难,先后有5人完成本科学历的深造,现仍有3人就读于参加学习函授学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都完成了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广大职工的专业技能明显提高,为新形势下疾控人才培养闯出了新路。

四、发扬艰苦创业传统,深入开展廉政建设

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勤俭办一切事业已成为我单位的优良传统。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廉政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保证。为此,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了来人接待、车辆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办公用品购臵领发等制度。向社会各界聘请知名人士作为廉政监督员,实行政务公开,杜绝了公费旅游和公款娱乐的状况,深受社会好评。

五、强化法律意识,重视法纪教育

为贯彻落实我市“法治古交”建设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按照市委办公厅“中共古交市委依法治市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对全市法治古交建设及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的通知”要求,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一是切实加强了对普法工作的领导。中心党政把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了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工作之中,摆在了重要位臵。领导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中心主任韩发维对普法工作负总责,书记范红萍具体分管。党政结合工作实际,对普法工作作了专题研究,进行安排部署。做到了思想重视,领导有力,组织落实。 二是认真组织普法工作的开展。按照市委、市依法治市领导组办公室、市卫生系统党委的要求,我中心在组织实施上坚持做到重点突出,方法多样,注重普及。加强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每个工作人员每年达到了40学时的学法时间,学法笔记每年都超过了1万字。单位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在深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了解掌握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以及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和主要规章,在学法、用法和守法中发挥表率作用。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自身法律素质,依照法律规定,提高服务能力,开展本职工作,做到了依法办事、违法必究。各级各类行政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要在全面完成基本学法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掌握本行业、本岗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在本职工作中自觉遵守和实践,争做遵纪守法的好职工、好公民。

六、服从全市中心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根据市委和卫生系统党委的安排,和东曲街道义学路社区、马连岩村、长峪沟社区互接对子,开展强基联创活动,部分党员参加了卫生系统百名党员包联百个村卫生活动,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受到了包联结对到位的称赞和上记得好评。27名职工注册了青年志愿者,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党支部组织中心干部职工开展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捐款3150元。中心有10名职工参加义务献血。积极参加城乡工作,根据市政府安排圆满完成了所负责的东曲街的清洁任务。

七、抓好窗口建设,强化便民服务

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保护人民健康这个核心,以服从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立足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根据疾控工作的特殊性和人民群众对疾控知识的需求,多年来坚持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随时保证电话畅通,便于突发疫情的收、报处臵。业务工作的联系和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体检办证简捷方便,结核病人做到随到随治,为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员和小型个体工商户减免体检费,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八、突出疾病预防控制,保护全市人民健康

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促进了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一是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性病管理制度,加强了传染病、性病报告管理,疫情报告实现了微机联网,实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性病疫情得到了及时报告。对发现的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分级进行个案调查。对暴发疫情或重大传染病,及时进行流调控制。通过开展传染病、性病漏报调查,传染病、性病漏报率降低至2%,传染病、性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免疫规划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新生儿建卡、建证率均达到95%以上。以乡为单位接种率都达到了95%的目标,乙肝疫苗的及时率也达到了上级的要求。三是结核病防治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超额完成项目规定的指标,初诊查痰检率、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率、转诊率都达到100%,追踪到位率为96.15%,涂阳病人家属筛查率达到97.83%,治愈率为99 %,按时间超额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各项指标。四是以碘缺乏病为主的地方病防治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加大力度落实食盐加碘、全民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碘盐的监督监测工作,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布病防治工作主要是加强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布病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报告布病,我中心制定了治疗方案,督促乡卫生院、村卫生所为患者送药和监督服药。煤烟型氟中毒防制工作防氟改灶已经完成并得到巩固。流行性出血热得到有效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经省、太原市验收达标。五是健康教育工作迈开了新的步伐。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健康教育领导组和专业机构,开辟宣传阵地,在古交电视台开辟了《健康生活》栏目,每周播出1期,在《市场导报.今日古交》、《太原日报.今日古交》报社设立固定栏目,每周一期登载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宣传知识,在古交人民广播电台开辟健康教育栏目,每周播出一期,有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专家给群众传播健康知识。在社区设立宣传栏,每月定期更换内容,在医院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并开设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开展上街宣传全面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九、共创优美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几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新建业务楼一幢,彻底改善工作环境。经广泛动员讨论,一致认为要发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不影响业务工作的前提下,投入到院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的活动中。单位内讲卫生、爱清洁,已蔚然成风。

多年来,我们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建立一套好制度,营造一个好环境,培养一种好作风,形成一个好机制”为目标。全体职工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紧密团结,高度统一,实现了文明单位创建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高,为促进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疾控工作制度

龙头小学消毒制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1、消毒时间 每周放晚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公共场所重点区域进行消毒。疫情高峰期每日消毒。

2、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办公室、图书馆、体育馆、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3、消毒药品浓度配置、 使用1:4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每20克(1小袋)兑8000毫升水(浓度为 0.05%)。

4、消毒方式方法 放晚学后对地面、桌椅、门扶手先用消毒液进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前再用清水进行第二遍擦拭。

5、消毒员设置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每周的消毒工作。学校分管领导监督、指导全校的消毒工作。

6、消毒员要每周将消毒情况填入《学校预防性消毒登记表》。

龙头小学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依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明确专人为学生饮用水管理员,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健康证明,定期检查学生的饮用水情况。

2、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

3、每学期检查确认供应商资质,索取使用的饮水机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索取饮用水质检测报告,每月1次定期对饮水机消毒、清洗双方签字留档,并索取清洗人员健康证明。每学期将清洗后的水样送相关部门检测。

4、从事饮水机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5、饮水机应远离黑板、垃圾,防止二次污染。

6、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实行责任追究制。

龙头小学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严重危害,指导和规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保障师生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以下制度。

一、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本校范围内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事件的处置。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在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一系列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并采取的相应医学防治和卫生监督。

二、工作目标和原则

1、工作目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以迅速查明原因、确定性质、采取果断措施,高效、科学、有序地控制事件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保护师生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2、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三、应急指挥机构: 组 长:王艳

副组长:刘巧玲、汤勇军、胡奇婷

成 员:校办公室、总务处、校保健室、体卫处、保安室、德育处负责人组成。 下设五个组:医疗救护组、疫情信息报告组、现场组、后勤保障组、联络协调组。

三、明确职责

1、指挥部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根据事件状况及时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高效处置。

2、医疗救护组职责:

(1)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重病人进行现场紧急处理。 (2)配合医院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者。

3、信息报告组职责: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信息报告责任人必须及时赶赴事发现场了解如下内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能的发病原因、可疑食物。

(2)信息报告责任人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接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在征得学校主要负责人同意后必须在2小时内向卫生局、教育局、市卫生疾控中心,报告内容:①发生时间②发病人数③主要临床症状④可能发病原因⑤可疑食物⑥事件发生单位的联系电话⑦紧急处置措施。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所消毒指导。

4、现场维护组职责: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维护人员必须维护现场秩序。 (2)保护事发现场,妥善保护可疑食物及相关设施、设备,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等。

5、后勤保障组职责:

(1)及时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所需物资。 (2)加强卫生宣传,消除师生恐慌。 (3)妥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善后工作。

6、联络协调组职责: (1)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2)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

7、学校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龙头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学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学校全体师生、其他员工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

2、每学期初要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课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的日程之中,学期末要有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3、健康教育教师由专职或校医担任,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4、保证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课表中安排的健康教育课不能被随意占用。

5、按时上好健康教育课,有教学计划和教案,期末有考核成绩。

6、结合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通过课内外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栏、视频、广播、幻灯片、读物、报刊、杂志等载体,定期向师生传授身心发育发展知识和传染病、学生常见病、食品卫生与营养、慢性疾病预防、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做好健康教育档案工作。同时,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的各种活动,让师生掌握各种维护自身健康的生活技能。

7、每学期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一次考核。

8、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使学校(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得到规范地落实,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园)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一、设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学校校长王艳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学校卫生老师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1. 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中小学卫生保健科、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或公卫办报告)。

2. 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时,教师或校医应当立即向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疫情报告人核实情况后24小时内向中小学卫生保健科、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在共同用餐、饮水后多人出现相似症状。

(2)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3)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应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及其他部门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二、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 晨检应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对每日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告知校医,校医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同时,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作好记录,做到传染病人早发现。

2. 建立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登记报告本(由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登记报告表装订成册),对晨检中发现的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由疫情报告人及时收集信息、作好登记并汇总,将其中一联传真或送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或公卫办报告),同时认真记录和收集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传染病疫情反馈的信息。

三、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学校医务室与学生处应妥善组织、安排好学生每年体检,建立并完善学生健康档案。

龙 头 小 学晨 检 制 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学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此制度:

一、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

二、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想办法了解缺勤的原因。

三、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认真填写“晨检登记本”。

四、对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呕吐、黄疸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现象,要及时报告卫生室或疫情报告人,较严重的立即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疫情报告人或校医接报后要及时初步诊断和处理,并填写“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需要送医院治疗的由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

五、班主任教师对患病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跟踪,多了解、多关注,做好记录。

六、晨检工作在学校分管领导的主持下,在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共同完成,疫情报告人定期对班主任的晨检工作进行抽查,并作好抽查记录,该项工作纳入单位内部年终考核。

龙头小学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为规范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防范疫苗针对疾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儿童入学时,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二、查验范围:学校所有入学新生,包括外市、外省等在我市借托、借读的幼儿、学生。

三、查验时间:查验工作在学生办理入学或者转学后办理新入学手续时进行。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学校在新生招收入学通知或报名须知上,应告知其凭《预防接种证》入学。

四、查验内容:

1、有无预防接种证;

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完成情况。

五、托幼机构、学校要将查验情况登记在《株洲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中,凡无接种证的,学校应责成其家长到居住地的预防保健机构为儿童办理或补办《接种证》后,方可为其办理入托、入园手续。

六、托幼机构、学校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在30日内向托幼机构和学校所在地接种单位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补种(补证)通知单交儿童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

七、学生完成补种和补证后,学校要将补种信息及时登入《株洲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及学籍档案或健康档案,补办的预防接种证或接种信息证明、接种卡交还儿童家长保管。

八、对因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不力而导致学校相关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纪检先进事迹范文下一篇:纪检监察信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