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干部的原则

2022-10-07

第一篇:培养学生干部的原则

培养学生干部的原则

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

身为班主任,在接任新的班级之后,当务之急是积极地培养一批有较强工作能力的班干部,形成有凝聚力的领导核心,在班级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培养班干部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既集中培训,又个别指导。 定期组织班干部开会,对学生干部提出总体要求。如:班干部应该具备的条件和素质、各类干部应履行的职责、怎样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干部应掌握的工作方法等。一次班会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树立起当好干部的信心,同时互相探讨怎样才能当好干部。这是集中培训。此外,还应根据班干部承担的不同工作,有针对性地给予个别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干部责任心的加强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以我班为例,开学两个月后,我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映,在举手表决的基础上,安排了六名班委、八名课代表、四名学习组长。把他们的座位位置在班里均匀分布,给班干部具体明确分工,甚至把谁安排在什么地方,起到什么作用都考虑周全。然后,每周五召开班委会,总结一周的工作,根据当周的工作得失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这样班主任就可以通过班委这个核心把自己的教育意图贯彻到全班,使班级成为凝聚力很强的集体。

二、既放心使用,又耐心引导。

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务管理的助手,班主任要注意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识,指导他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自我约束力较差,但比较容易受管制。而小学生干部主人翁意识较强,自我表现欲也较强,老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既大胆使用,又耐心引导。要信任班干部群体,放心地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尊重他们的合理化决定,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方法、措施,支持他们正确的行动,帮助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困难。要注意在观察中指点,在示范下放手。每周的团队活动,我在帮助学生确定主题后,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策划,形式的确定,事前的准备到召开时的主持,都让班长牵头,组织班委会的干部完成。我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指点,活动结束后既肯定他们的成绩,又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才识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

班干部是一个集体中的带头人,他的言行对其它同学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除考虑按照一定的条件挑选干部外,更主要的是要对已担任班干部工作的学生在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集体中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因为他们是好学生就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怕影响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就轻描淡写,更不能因为要依靠他们开展工作就迁就、放纵。相反,应以严肃的态度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可能给班集体和自己的进步带来的不良后果,并提出改正的措施;对他们工作中的失误,也不能因为怕他们丧失信心而不闻不问,甚至袒护;而要帮助他们静心反思,总结教训,必要时可作公开的自我批评,挽回影响。但对干部的严要求又是以尊重和信任他们为前提的,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的给予肯定,合理的要予以采纳,未肯定未采纳的也应向他们说明理由;对他们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工作中付出的辛劳,应以不同的方式给予肯定;对他们组织的有益活动应给予支持和帮助,以师

1 长的身份指导他们的工作,以朋友的态度关心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在老师的信任和关怀下更大胆地开展工作。

四、既统一要求,又因人而异。

总的来说,对干部的要求应是一致的。这有利于干部整体形象的塑造,也有利于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但选拔出来的干部因其家庭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就必然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认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表现出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干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我班班长王强管理能力较强但奉献精神不够,我从思想上入手,帮助他明确当干部的真正意义;对有热情和干劲但常因方法不当造成事倍功半效果的宣传委员张晓,则做到“工作前多指导,工作后帮总结”;对办事忠实但性情胆小怯弱的学习委员杨阳则多鼓励多表扬,多征求他的意见,多让他组织活动,使他在工作中逐步大胆、大方起来。这样因人制宜、有的放矢,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弥补不足,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第二篇:学生干部的培养

班级是组成学习的基础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而学生干部——学生群体的骨干力量,班级组成的核心,它作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他们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可以铺垫他们未来生活的道路,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活动中发现人才,使用中培养能力。

现代班级的管理、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刚组建的班级,对学生来讲,一切都是陌生。在这样的集合体,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观其所好,导入所行”,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选才”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都可以显露出来,这时可以物色到学生干部的苗子。对学生的长处和不足,要坚持取大取小的原则(利取最大,害取最小),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用人”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知人善任,“善游水者,要识水性,善教者,要懂得学生心理”。根据学生心理和个性,扬长避短,合理授权,在使用中培养能力,教他们合作,学会制定措施,学会安排任务。教他们学会在顺境中戒骄戒躁;在纠结时要审时、要果断;在委屈要谅解、大度。逐渐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从“望人挑担,不吃力”变成“自己挑担尝吃力”。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大胆尝试,允许他们在尝试中犯错误来获得经验。让他们去“耕耘”班级,去服务班级。在这过程中去体验挫折,享受成功,收获乐趣,进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二、能力的培养必须立足于班集体的形成,适合个性的发展。

学校班级不是简单的集合体,而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有结构的集体,这种集体才是学生成长,成长的土壤。

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树立威信。

班主任要确定班级发展的目标,让学生明确达到目标过程中的艰辛以及目标实现后的前景,再指导培训,制定目标实现计划。班干部要各司其责,明确各自的职责,帮助学生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的方法。解决“为什么管——管什么——怎么管——效果怎样”。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干部要宣传,要扩大班干部影响,要树立班级干部的形象,加强班干部的光荣感、使命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同时要求在工作中干部要以身作则,起好“火车头”的作用。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计划实施怎样,同学的认可情况,干部之间协作状况,肯定长处,纠正不足,从而在班级中树立干部威信。

其次,要帮助干部不断完善自身。 每一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家中的小皇帝,集全家的宠爱于一身,可能有很多不足。在评价使用干部要看主流,对缺点,错误要及时帮助改正,要在小范围教育。对好人好事要及时鼓励提倡,要在大范围表扬,要树典范。让其他的干和同学“自我对比”,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另外教育班干部不应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不可凌驾于班规之上,对同学要一视同仁,不可搞“等级待遇”。在班规校规面前要“人人平等”。

再次,重视班干部管理,组织能力的培养。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素质,这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班干部要学会摸清班级的生源(家庭、性格等)情况,提出管理目标(必须同班级的总目标一致),教师是主导,班长组阁,干部之间合理分工,各行其职,让其自治、自强,学会管理,组织和学习工作。班会总结、周末评比,班干部作工作汇报,同学作评定、评价。

第四,为了普通提高学生能力,打破“终身制”制造机会让学生轮流上任。

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让多数学生参与管理,普通提高学生能力。班干部成员的产生多是自荐和竞争取胜,每届班委任期一个学月,优秀干部可以留任,班委换届时要进行自我总结、评比,教师、同学要对这届班委也要做评定,使下届班委吸取经验教训。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甚至危机感。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局面,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聪颖而出。这种班委的轮换制,能上能下,避免了骄横个性。在上上下下中,学生学会做人和竞争,学会服从与配合,学会宽容与大度,性格和能力会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三、耐挫能力也是学生干部必备的素质

臵身于生活中,自然、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困难是难免的”,再加上家庭的“温室”学校灌输教育,包办代替,使学生习惯按家长、按教师的要求行事,在顺境中活动。面对困难,有家长、教师、同学解决,不愿面对困难或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心理承受力较低,许多中学生自杀事件触目惊心,教训惨痛。所以我对班干部的培养不仅注意管理,组织能力提高,而且更注重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挫折、勇于竞争的精神和意志。首先,对待挫折要有心理准备,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重性:一方面使人产生心理痛苦,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给人教益与磨练,因此,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利用政治、历史课程中的历史人物,英雄事迹进行教育,利用身边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次,通过个别交谈,进行心理辅导,达到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的结果。第三,学会自我疏导,自我鼓励,自我排解,总结经验教学,探索发生困难,导致失败的原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或者改变愿望满足方式,降低自己理想,愿望要求,困难在我身边挫折伴我成长,在某种意义来说,挫折对中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成熟和成功的催化剂,只要帮助学生从容的面对困难,有意识培养不畏挫折的品质,提高耐挫能力,成功也离他们很近了。

总之,在班级集体的形成中,学生干部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预测超前等意识,而且注个性发展和思想文化素质的发展,特别是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为学生由班级的角色过度到社会角色奠定了基础,注重学生干部的培育不仅能促进班级健康发展,同时,也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在这过程中品学兼优的班级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了越大的作用,班主任也可以从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潜心于教学、教育研究,从而更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学生干部的能力素质培养

关于干部能力素质的培养

摘要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不仅是工作能力强,还要能够在学习工作中培养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学习和工作两不误。所谓学生干部,最本分的工作是把学习学好,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先把学习的工作做好,才能够更好的为老师分忧,更好的组织和开展工作。如何培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呢?需要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去实施。

关键词

学生干部 能力培养 素质

背景

进入大学,我们受到的考验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在学生和干部中取得平衡,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能力素质,期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把工作做的更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一、 绪论

学生干部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首先我们应该先认识什么是学生干部,如何能够做好学生干部。归纳起来学生干部是:

1、 能够认清学生干部的本职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如果不清楚什么是学生干部,就肯定不清楚如何当学生干部,更谈不上当一个好的学生干部。这是最基本的认知,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如果学生干部都把时间用在开会,搞活动,拉赞助,而自己学习却很少,成绩逐渐下降,那么这些学生干部在同学们心目中是缺乏威信的,并不是优秀的学生干部。

2、 能够踏实做事,不在乎官大官小。有些同学不愿意做班上干部,只想做大干部,老是参选什么主席,部长之类,却不屑于在班上做生活委员,学习委员,觉得繁琐没前途。这是错误,学生干部是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够以同学们为中心,协助老师,带领同学,服务同学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 学生干部应有的素质

素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情感、意志、风度等的全称。它是在一个人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的基本特征。它体现一个人的整体面貌,是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同事,它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总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发生变化。不少同学进入大学后都希望担任学生干部,因为这是全面培养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极好机会。事实证明,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踏上工作岗位后确实具有优势。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信息接收快,知识面宽,因此,大学学生干部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优良素质:

1、 政治思想素质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基层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

2、 能力素质 学生干部要想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应不断增强领导才能,提高能力素质。

3、 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干部对同学实现有效领导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包括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等方面。对于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4、 集体素质

学生干部个体的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集体素质不平衡,就会导致干部与同学脱节,所以需要有集体意识。

三、 学生干部如何培养能力素质

1、 学生干部要熟悉交往艺术,善于同各种类型的同学交朋友,学会与各种群体和组织打交道。只有这样学生干部才能和同学们以及其他组织和群体建立密切的关系,各种信息也会源源不断地向自己传来,为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做好各项工作。那要如何培养交往能力呢?首先应该增长自己的见识和内涵,然后锻炼口才,这样才有能力和谈资与各种类型的同学成为朋友。

2、 学生干部要腿勤、嘴勤、手勤、脑勤。即所谓的“四勤”。腿勤就是多跑,尽可能地和同学们谈心,交朋友,多与上级和老师联系,及时反映情况,汇报工作;嘴勤就是要多与同学们交流,宣传鼓动工作,向同学们传达老师的想法和做法;手勤就是要多动笔,紧密结合工作的实际,开会时记录会议内容,及时向同学们传达会议精神,还要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向上级和老师反映汇报;脑勤就是要多思考多点想法,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加以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于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等有极大的作用。

3、 学生干部要善于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学习中才能有更好的表现;要在平时的工作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4、 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干部,要用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要求自己,还需要细心、耐心和有心。

四、 结论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素质,需要在工作学习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出主意、想办法的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处理好干部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干部之间的关系、干部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五、 文献参考

第四篇:高校基层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

[日期:2006-10-19 10:09:11]

[字体:大 中 小] 高校基层学生干部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院系团学组织、学生社团到班委会、团支部等,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与要求,但有些基本的能力是都必须具备的。

一、 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学生干部的基本能力之一。具体可以分为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两种。要想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组织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活动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从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上,从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上,有效合理地组织起来的能力。包括科学决策的能力,选用人才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沟通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组织能力是学生干部做好工作的关键。

管理能力,指在一定的活动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对各方面进行协调,顺利达到预定目标的能力。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协调,注意横向联系,避免造成选题、人员、物力、时间等方面的重复与疏漏,还要注意听取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同学意见,比如干部与群众,老师与同学等等。

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建立在高度的思想觉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三者结合点之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魄力。就是要有勇气,敢想敢干,敢于负责,不怕担风险,不怕受挫折,不怕得罪人,确定目标后,就不会畏首畏尾。有魄力不等于蛮干,而是冷静、沉着地做出决断。

二要有号召力。就是学生干部在青年中要有威信,能带动和影响青年;有团结人的本领,善于团结不同类型的青年,能够最大限度地把青年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而且心胸豁达,宽容大度,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处理问题主持公道,能以理服人。

三要有社交能力。就是指活动能力很强,有助于打开工作局面。学生干部要学习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的本领,善于同各种人交往,善于打通同各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减少工作中的阻力。

四要善于用人。就是在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特点、特长和才干的基础上,委派他们做最适宜、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工作,做到扬长避短。

五要善于谋断。合格的学生干部应该是足智多谋的,即经过反复思考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或主张。除了谋略之外还应敢于决断,否则就会错过实施的时机,失去价值。 组织管理能力是不断发展更新的能力集合,因此,学生干部在学习、掌握这种能力时,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总结。

二、学生干部应培养和提高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创造性的工作能力是指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新事物,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提出新见解、新方案,善于从本支部的实际出发,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

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有超越常规的思考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干部的工作没有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各班的团员青年的情况各不相同,死记一些领导原则是不能提高领导效能与艺术的,“永远不因袭老办法工作”应该成为学生干部的座右铭。

二十一世纪将进入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那么我们的学生干部就理所当然的承担起创新型人才的角色,带领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开创性的工作,以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 那么,学生干部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呢?首先必须具备开创新局面的创造能力,还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素质。

(一)创造能力,这是指领导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打破传统的格局,突破条件的限制,推陈出新,打开局面的能力。包括:

1、感知力,即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人同外面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能力。

2、记忆力,即将收到的信息和材料,保存和储存下来的能力

3、思考力,即对已取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4、想象力,即人在头脑里表现出过去感觉过的东西,创造过去未曾遇到的物体和现象,产生尚待创造的东西的概念的心理活动。

这四种基本能力是构成创造力的基本要素,它对提高人的创造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创造性的思维素质。学生干部要成为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提高创造性的思维素质。

1、有创造的信心。自信心是迈开人生的第一步,是积极人生的开始。每个人都不可低估自己,不能让疑心抹煞了自己的创造力。

2、开放性想象。学生干部应努力打碎束缚自己想象力的枷锁,对任何事都应表示关心和兴趣。随时随地把一系列问题加以组合、分析,创造性往往产生在意想不到的组合思维之中。

3、开发潜意识。人们的意识常常只有1/10在工作中显露出来,其他9/10都是潜意识。在思考问题中,常常要与潜意识相冲撞,在思考和冲撞过程中,脑子中的潜意识不时会冒出火花,使问题得到突破性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潜意识的发挥。潜意识是人们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知识越广博、经验越丰富,横向联系越广,潜意识就越容易发挥。

三、学生干部应掌握的语言艺术与写作技能

语言艺术:由于工作的需要,学生干部经常会遇到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情况,比如组织会议、主持各类活动、述职演讲等等。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将会为自己的工作增添光彩。 学生干部在讲话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言辞精确,举例恰当

学生干部在讲话中应做到“三忌”:一忌“八股”,即每次讲话都是一个模式,如表扬几点、批评几点、要求几点,其间没有具体事例的生动叙述,显得空洞、呆板;二忌“嘴碎”,即讲话无条理,看到就说,想起来就讲,显得太随意;三忌“独裁”,讲话中从不解释为什么,甚至运用“镇压”、“责备训斥”的方法,使听者反感,达不到效果。

讲话过程中恰当地举些事例,不仅能形象地说清内容,而且会使团员感到事实与道理水乳交融。

(二)言为心声,动之以情

精彩的内容需要精彩的语言表达。如果说的内容要使人感到出奇制胜,那么“怎么说”就要考虑妙语惊人。学生干部在对团员青年进行讲话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团员的亲密情感,那么语言一定显得苍白、呆板。因此,如果能以火热的情感、亲切的话语、商量的口吻和团员青年讲话,学生干部就不会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代表了广大团员的心声,从而使彼此之间创设一种“心理相容”的情感氛围,达到“情通而理自达”的效果。

(三)批评时要讲点艺术

学生干部对团员进行批评时要讲究策略,使“巧”劲,讲艺术。应选好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运用幽默的语言,通过讲故事,举实例,让团员自觉领悟其中的含义,并注意点到为止,最后别忘记对该团员身上确实存在的优点进行肯定,这样会使对方欣然领悟学生干部的一番苦心,效果自然就能达到了。

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表达要清楚、得体、生动、充实等,而不同的场合又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讲学生干部应掌握的语言艺术。

1、 述职演讲的艺术

学生干部在参加评选优秀、工作总结的时候都要遇到述职演讲,那么应注意那些问题呢?

(1)所讲事迹必须要真实。因为学生干部讲的都是周围的老师、同学能看见的,所以稍有虚假之处,都会引起听者反感

(2)讲话要抓特色。述职一般是几个或几十个人,大

家的工作大体一样,所以如果说一样的话,就不会吸引听众。一定要抓住“别人没有的”东西讲。

(3)态度要谦虚。切不可妄自轻视其他发言者。不要因为自己做出了一点成绩就目空一切。

2、主持会议的艺术

学生干部经常要组织、参加一些会议,那么怎样在会议上发言、讲话呢?在会议上发言,讲话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可以写成书面材料,可以拟定提纲,即使是即兴发言,也要在脑子中有一个提纲,以免信口开河。

(2)说话的速度、音量要适中。要让大家听清楚,既不能过快,声音过小,也不能过慢。

(3)语气要得体。要把握好分寸,谦虚、和蔼。不能吵嚷,不能用教训人的口气说话。

(4)要简短,勿冗长。这是会议的一种客观需要。如果——个人的发言时间太长,会使听者感到疲劳。

3、主持各类活动的艺术。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经常要组织一些活动,有时就会作为主持人出现在现场。如果能掌握一些主持的艺术,就会对整个活动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1)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开场白是“脸面”,一段好的开场白会使观众耳目一新,收到“未曾开戏先有情”的效果。方法有:直抒胸怀式、高度概括式等。

(2)串联好每一个环节。具体的方法有:朗诵式、问答式、承上启下式、沟通观众式、悬念式、借代式等。

(3)完美的结束语。成功的结束语会使活动的寓意升华,给人以回味无穷的心理享受。如:继往开来式、热情讴歌式、憧憬未来式等。

(4)灵活应付突发事件。主持人除了要记好已拟好的台词外,还应准备一些小故事、谜语、游戏等小点缀。一但场上出现了人员失误、灯光音响故障等,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穿插。这样既保证了活动不中断,又活跃了气氛。

写作技能: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公文写作,掌握常用公文的写作技巧是学生干部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特别是请示、报告、总结、计划等。

(一)请示、报告

请示 A.概念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请示是一种期复性的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公文,它使下级机关通过公文往复接受上级机关的决策意见,解决本机关、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待处理的具体问题。

陈述意见,请求指示。对在本地区、本单位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按成规难以处理的问题;执行上级统一规定有困难的问题等,都可以也必须及时向上级机关说明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请求上级给予明确指示。

提出问题,请求帮助。在工作中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或对解决面临的问题,本单位、本部门因职权所限无权处理,都要迅速向上级反映问题,请求帮助解决。

说明情况,请求裁决。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尚无明确规定的新问题等时,应及时上报,请求上级给予指示。

提出建议,请求解决。对有关政策、法规或上级机关规定、指示的界限理解不全面、把握不准确时,要及时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具体解释。 B.特点

1、行文方向的定向性 请示只能发往固定的、明确的上级机关,使其予以批复。

2、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的性质。(与报告对比,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的性质)

3、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与报告对比,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知道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4、行文时机的超前性

请示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事项一般来说都是即将发生或将要遇到的,行文一般在事前进行。下级机关只有得到批复后,即获得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或批准,才能按上级的意见进行工作,处理有关问题,决不能“先斩后奏”。(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5、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请示的事项只能是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能一文数事,以避免因给上级机关批复造成困难而贻误工作。(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C.类型

从内容、目的的角度,请示通常可分为如下几类:

1、求示性请示

本单位在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遇到疑难问题,无章可循,且关系重大,须领导机关给予指示;或因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现规定,提出政策性措施,要待上级机关批示后再行实施的。

2、求准性请示

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事项或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的请示。这类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计划、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这类请示还包括,为完成上级机关交办的事项,或实施本单位重要项目而缺少人力、财力、物力,不满足这些条件就难以成就的,报请上级机关批准调拨使用。

3、求批性请示

业务部门对工作作出安排,提出具体办法,但不能要求行政机关执行,便呈请上级机关认定形成批转性公文。于是,部门意见转化为机关的决策,下级机关即可照此办理了。 D.写作

1、请示的结构写法

请示的结构形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时等。

(1)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有时为简洁起见,可去掉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2)正文

正文可分三部分:

一是事由(或引据)。写明请示的起因,即请求指示和批准事项的依据,一般可运用叙事、说理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说明为什么要请示及请示的缘由,事实要清楚,说理要充分,用语要简练,把为什么要请示说明白。

二是请示事项(或主体)。写明请示事项,即要求给予指示、批准的具体问题和事情,必须叙述清楚,讲清问题和事情的基本情况,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要直陈其事,简洁明了。如果是请示批拨资金、物资,则应写明需要的金额、品名、规格及数量等;如果是请求对某一工作的指示或对处理某项问题的批准,则应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处理办法;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案或意见,则应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以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得到及时准确的回答。

三是结尾(请示要求)。同样单独设段。虽然通常只用寥寥几笔,都是表明行文机关基本要求的部分,要精心设计,谨慎用字。常用的结语有“妥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复”,“上述意见如无不当(妥),请批转有关地区(部门)执行”等。

2、请示的格式要求

一般由秘密等级及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E.注意事项

1、坚持一文一事。一份“请示”要由上级机关同一部门批复。反之,一文数事,要由几个部门回答,则必然贻误工作。

2、不能越级请示。各级机关都有一定的权限,上下级机关之间也有一定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因此在请示工作时,一般要逐级向上请示。

3、不要多头主送。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送形式。有的单位认为同时向上级几个部门报送一个请示,会引起重视,殊不知都管都不管,都不予批复反而误事。

4、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未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也常有不予批准的,因此,除极特殊的情况外,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5、除领导直接交办或特别紧急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凡属上级机关已有明确规定,下级单位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自行解决,不应将矛盾上交。

报告 A.概念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从上述报告的概念,可以看出,报告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根据领导同志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止需要上级机关办理的意见或建议夹带于“报告”中,同时考虑新增加了“意见”这个文种,新的公文处理办法在“报告”的适用范围中删去了“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内容。

报告是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种,是上下级之间沟通情况,协调工作的重要公文。它使上级机关能够及时了解下情,掌握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下级机关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被动,争取主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报告属使用频率较高的上行公文,适用范围较广,在公务活动中的意义、作用也比较重要。

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是领导机关的两大职能。而了解情况是掌握政策的基础,是实行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的基本要素。通过报告,经常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传递信息,是下级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定期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和不定期的重要工作汇报,使上级机关能及时掌握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情况,有利于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帮助。

说明情况,答复询问。对上级机关提出的询问,下级机关要以报告的形式认真负责地给予答复,及时说明情况,便于上级机关作出决断。 B.特点

1、行文的单向性

报告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批复和反馈,属一种单向行文。

2、时限的不定性

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工作,是正在进行中(指一个阶段已完成)或已经完结的事项,行文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文于事具有相对的滞后性。

3、内容的广泛性

报告的内容一般不受限制,可以是一文一事,也可以是一文数事,反映多方面的情况。

4、写法的灵活性

报告种类较多,一般行文篇幅较长,结构安排不拘一格,怎样分层分段要视具体内容和行文目的而定,因文而异。这种文体在写法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在文字表达方式上,以陈述性语言为主。 C.类型

报告种类较多,可以从用途、性质、内容等方面划分。按其行文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工作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报告等等;按起内容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

工作报告主要是就某一阶段工作进展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或大会所作的汇报,它着眼于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同时一般性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下步工作的意见。

一般情况报告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报告,即及时把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情况报告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工作,不讲具体工作进展情况,只讲客观存在的或突然发生的情况。例如向上级机关反映自然灾害的情况,突发事件的情况。这类报告的特点是时效性很强,发生的事情,要非常及时的向上级机关报告,有些情况要用电话先报告,然后书面报告。 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报告,顾名思义,例如上级领导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或文件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批示下级机关查办,或询问有关情况,下级机关办理完毕,需用书面形式答复上级机关。

综合报告是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全面工作情况的,常常采用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如在各类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而专题报告则是专门反映本地区、本单位、某一方面情况的,有时也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D.写作

1、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由于报告种类不同,行文目的不同,写法也不尽相同。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等组成。

(1)标题

报告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发文机关,但事由和文种不能省略。

(2)正文

报告正文分三部分:

引据。简明扼要地讲清楚发文的背景、缘由或依据,可以成为全文的提要,即“重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繁荣”,便于读者有个总概念。在这部分最后,通常的习惯性过渡用语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之类,以此领起下文。

主体。即报告事项部分,要叙述报告的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可采用分题式、分条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叙述。对于工作报告,应写明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果。然后概括出基本经验,再写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对于答复报告,则应强调针对性,紧紧围绕上级机关的询问和要求,写清问题,表明态度,提出意见。

结语。通常使用以下习惯性用语:“特此报告”或“专此报告”等;工作报告,结语可用“以上报告,请审阅”。

(3)落款

包括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

2、报告的格式要求

一般由秘密等级及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E.注意事项

1、报告写作的一般要求

在掌握充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正确的主题和新颖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具体要求做到:

(1)主题要明确,思路要清晰;

(2)观点要鲜明,内容要真实、具体;

(3)重点要突出,文字要简练;

(4)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2、综合报告的写作要求

由于综合报告的特点,因此在撰写时,往往要汇总各方面的情况和材料,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具体的,也有概括的;既有典型的,也有一般的,等等。但是报告的篇幅极其有限,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将所有材料不加选择一律写入文中。“综合”决不是搞材料堆积,这样就必须采取正确方法,对所获取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加工,从中遴选出切当的、最能充分而有力的说明问题的材料,以便更好的表现和烘托全文的主旨。要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一般来讲,必须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点”是指反映局部问题、个别事例、特殊情况的材料;“面”是反映全局问题、整体概貌、一般情况的材料。在筛选和组织材料时,除运用必要的“面”上的概括材料外,还要运用“点”上的典型材料,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文内容充实具体,说服力强。否则,仅有“点”而无“面”,则必然导致报告内容零碎、狭窄,给人以纷乱感;相反,仅有“面”而无“点”,则会使报告内容失之空泛,缺乏力度。

(2)“详”与“略”的关系。撰写报告必须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于重点内容则详写,使之居于主导、突出地位,反之,则略写甚至不写。所谓“重点”,一般是指:能够影响全局的工作或情况的材料;能够对当前或今后工作有重要指导或推动作用的材料,能够代表和反映本机关或本地区工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或倾向性问题的材料,等等。撰写综合报告,必须紧紧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叙写,笔墨要凝练、集中;重点材料要详细具体,用墨宜多,一般性材料则略写,惜墨如金。切忌信笔拨洒,平分秋色,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会严重影响报告的质量。

(3)“事”与“理”的关系。“事”即有关工作或事件情况,“理”即对工作或事件情况进行分析、议论。一篇优秀的综合报告还应是“事”与“理”的高度统一体。争取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写好综合报告的重要环节。撰写时既要将有关的事实情况详尽、具体的加以叙述,又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提出问题的实质,说明本机关已经做的工作或拟采取的解决办法。只有事实,没有精要的分析,所撰写的报告必然失于现象的罗列,搞成“流水账”;相反,只有分析、说理而无必要的事实作基础和论据,所撰写的报告必然失于空洞浮泛。

3、专题报告的写作要求

专题报告是下级机关将本机关或地区的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方面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所作的报告。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这类报告又包括建议性报告、答复性报告、检讨性报告,等等。其特点是内容集中、单一,篇幅较短,便于上级领导及时阅知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专题报告的使用频率极高,而综合报告则相对较少。要写好专题报告,需要认真把握如下几个问题:

(1)速度要快。专题报告应当就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机关作出报告,切莫“贻误时机”。

(2)内容要专。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内容明确集中、单一,便于领导了解和掌握,从而有针对性地作出处理。

(3)情况要实。专题报告对工作过程和成绩的表述,对有关情况的叙写,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如实反映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过程,切忌言过其实,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随意“扬善”或“隐恶”。否则,就会从根本上失去专题报告的存在价值,严重者还会给领导提供虚假信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其后果不堪设想。

(4)篇幅要短。专题报告在文字上应力求简洁,做到短小精悍。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公文写作人员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弄清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从中提取重点,抓住问题的实质。

(二)总结、计划 总结

A.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对过去一阶段工作的回顾和分析评价,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书。

总结可以使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某一项工作的实践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可以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提供基层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以便加强科学管理和指导。它还可以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B.总结的特点

(一)内容的自我性。

总结是自身活动实践的产物。它以客观评价自身工作活动的经验教训为目的,以回顾自身工作情况为基本内容,以自身工作实践的事实为材料,其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也应该反映自身工作实践的规律。所以内容的自我性是总结的本质特点。

(二)回顾的理论性。

总结应当忠实于自身工作实践活动,但是,总结不是工作实践活动的记录,不能完全照搬工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对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要在回顾工作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总结的价值所在。 C.总结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习总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 D.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有的为单行标题。

(二)正文。

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 E.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的特点之一“回顾的理论性”,正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二)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一般而言,工作总结写好后,必须抄好一式两份,一份上交,一份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计划 A.计划的含义和种类

计划是单位或个人对未来一定时间内要做的工作从目标、任务、要求到措施预先作出设计安排的事务性文书。

计划从性质、内容、时间等角度可划分出不同种类。从形式分有以下三种:文件式计划,分目标、要求、措施、步骤等环节,写作严谨具体,内容重大并有一定篇幅;条文式计划,以列出任务为主,较少涉及措施、步骤等;表格式计划,通常用于项目较多又具共性的内容,有时辅之适当文字说明,使计划简洁明了。

计划是个统称,像规划、纲要、设想、打算、要点、方案、意见、安排等都是根据计划目标远近、时间长短、内容详略等差异而确定的名称。

规划是一种时间跨度长(三年以上),范围广,内容较为概括的计划。

纲要和规划相同,它们都是各级领导机关根据战略方针,为实现总体目标对某个地区或某一事项作出长远部署。不同的是纲要比规划更为原则和概括,一般只对工作方向、目标提出纲领式要求和指导性措施。

设想是一种粗线条的、初步的、预备性的非正式计划。相对来讲,其适用时限较长。

打算也是一种粗线条的、其想法不太成熟的非正式计划。相对设想,它的内容范围不大且考虑近期要做的。

要点是将计划的主要内容择要摘编,使之简明突出,它适用于时间相对较短的计划。

方案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一般适合专项工作,其实施往往须经上级批准。

意见属粗线条计划,它适用于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任务并提供基本的思路、方法,交待政策,提出要求等。

安排是短期内要做的,且范围不大、内容单

一、布置具体的一类计划。 B.计划的结构和写法要领

计划一般由标题、引言、主体和落款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

计划标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计划的制订单位名称、适用时间、内容性质及计划名称。视计划文本的成熟程度,有可能出现第五个部分,即在标题尾部加括号注明:草案、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等。 2.引言

计划通常有一个“前言”段落,主要点明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对基本情况的说明分析。前言文字力求简明,以讲清制订本计划的必要性、执行计划的可行性为要,应力戒套话、空话。 3.主体

如果说引言回答了“为什么做”的问题,那么主体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问题。

目标与任务。首先要明确指出总目标和基本任务,随后应根据实际内容进一步详细、具体地写出任务的数量、质量指标。必要时再将各项指标定质、定量分解,以求让总目标、总任务具体化、明确化。

办法与措施。以什么方法,用什么措施确保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这是有关计划可操作性的关键一环。所谓有办法、有措施就是对完成计划须动员哪些力量,创造哪些条件,排除哪些困难,采取哪些手段,通过哪些途径等心中有数。这既需要熟悉实际工作,又需要有预见性,而关键在于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唯有这般,制订的措施、办法才是具体的,切实可行的。

时限与步骤。工作有先后、主次、缓急之分,进程又有一定的阶段性,为此在计划中针对具体情况应事先规划好操作的步骤、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及责任人。这样才能职责明确、操作有序,执行无误。 4.结尾。可以展望计划实现的情景给人以鼓舞,也可以提出总的希望或者号召。 5.落款。在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即可。

总之,学生干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学习一些语言的技巧和培养写作技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五篇:浅谈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

时值金秋,2008届新生的报到,再次为北院添加一派生机。校团委校学生会,各院团总支、学生会、新闻中心以及各个社团陆续展开纳新活动,此刻脑海中联想到“学生干部” 这个熟悉的名词。现就一名学生干部的身份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以及如何做好学生干部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干部既是优秀校风即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有生力量,而且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学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风气与学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

一、一个合格学生干部的定义

学生干部本质上还是学生,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不能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专业技能。不言而喻,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加思想道德的修养。我们开展学生活动,固然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载体,一种形式,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就活动本身而言,也要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融入到活动中去,才能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

1.只顾学习的学生干部,可能是合格的学生,而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如果不顾自己学习而专搞所谓的活动,或者只为自己的私利,这样的人既不是合格的学生,也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

2.学生干部首先还是学生,不是社会上的干部,因此,不能染上社会上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风,不要变成脱离同学、高高在上、只对老师负责、不对学生负责的官僚。

作为一个称职的大学学生干部,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协助老师,带领同学,服务同学,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要培养自己认真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当好学生的领头羊,体现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组织活动是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种重要的手段,但绝对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目的本身。

二、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党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必须坚持“四有”标准,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对学生干部的第一要求。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首先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素质要求学生干部比一般同学应该有更高的政治觉悟,政治上必须坚定,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作斗争。其次还要

1 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自我修养,成为一名优秀者。

每一个学生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必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面对学习的责任、关心家人和身边同学的责任、关心学校发展的责任„„(甚至主动打扫宿舍卫生也是一种责任。)我觉得所有的学生干部都应该具有极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断地鞭策自我,完善自我修养。

2.引导同学好好学习,成为一名服务者。

每年的3月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学雷锋日。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众们在学校生活中拥护的直接对象,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同学心目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只要我们这群“特殊的人群”能够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主动承担起为大家服务的角色,慢慢地周围的同学们也就会耳濡目染地去做他原本觉得事不关己的事情。这种集中体现在“转变意识”到“无私奉献”过程上的服务精神,我把它称之为新型的“雷锋精神”。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干部,一定要带好头,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3. 善于团结协作,成为一名组织者 。

团结不是拉帮结派,更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善于团结协作,也绝不是宣扬哥们义气,它指的是出了问题不推卸责任,有了成绩不占为己有的协调思想,亦即如何做到工作上的和谐思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努力的付出的同时也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本着这种朴素原始的想法认真地去组织工作,我想我们得到的会是最好的结果。

4.不断反思前期工作,坚定信念,成为续往开来的中坚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平时碰到自己学习工作和原来的计划有出入也不意味着前一段时间付出的一无所获。作为学生干部,从思想上就应该有一种走在大家前面的准备:每一个活动的策划阶段都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到其对同学的影响好坏,尽可能地在每一个阶段小结一下自己以及大家工作的得失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行之有数”。

5.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决不做流言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遇到与自己工作上意见向左的人的时候,不要一言辟之,应该广范地综合大家的意见,耐心的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意见。团结大家的同时,也让所有的学生干部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如何做好学生干部

从总体上来讲,我们要做到多学习提高,少休闲娱乐;做到多调研思考,少无谓空谈;做到多沟通交流,少埋怨批评;做到多带头示范,少随波逐流。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2 1.严格遵循一个宗旨即为同学服务。 2.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和成败观。 3.加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4.培养四种精神:奉献精神、预见精神、合作精神和求实精神。

5.争取树立五大形象,即政治上的佼佼者,规定制度的规范执行者,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好助手和同学们的好朋友。

6. 带领团队努力朝“赢”进步,“赢”=“亡”+“口”+“月”+“贝”+“凡”,即“赢”=“牺牲精神”+“良好口碑”+“日积月累”+“宝贝资源”+“凡事从小,凡是从我”,正如优秀的团队需要牺牲精神为铺垫,同时对内对外树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另外很多工作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经验为导向,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作为成功的宝贝资源,教导成员凡是从小、凡事从我的踏实作风,切忌浮躁莽撞。

其次,我们要利用正确的定位与方法。平时,我们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恋爱的关系,以学习为第一要务;处理好师生关系,依靠老师、学生与领导。应用调查研究、目标管理和抓两头带中间这三种方法,起好组织领导、桥梁纽带和榜样示范的作用。

再次,要发挥个性,树立威信。我们可以以身作则,以德树威;我们可以高瞻远瞩,以智树威;我们可以有胆有识,以勇树威;我们可以奖惩分明,以严树威;我们可以多才多艺,以能树威;我们可以身先士卒,以勤树威;我们也可以关心他人,以情树威。

最后,要完善人格,塑造自我。无论我们是个怎样的人,我们都应悦纳自我,接受一个不完美的我和一个不完美的生活。我们需要增强挫折容忍力,我们可以试一下“清静无为”,即不强求,顺其自然的心境,做一个“自如”、“独特”、“最好”的我。值得强调的是,“自如”的我对自己有内在价值感,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独特”的我肯定自己,不刻意模范他人;“最好”的我充分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发挥自我。我想这些也正是一个优秀团队所需要的精神。我们的确应以独特的魅力感染他们,也感染我们自己,使这个整体发挥最大潜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我们应时常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有所谓而有所为!未来的形势是严峻的,你不努力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我们更要居安思危,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以后成就事业炼就本领。学生干部源于同学,服务于同学,能够在北院的各项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真正做到符合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所具备的一切条件。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一篇:汽车机修工实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