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2022-09-14

傩戏是中国的戏曲剧种, 主要为民间仪式之中的歌舞、戏剧形式。我国傩戏起源发展与商周时期, 是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及宗教信仰等内容的综合体形式, 广泛流传于我国安徽、陕西、四川、贵州、湖北及江西等省。不同地域的傩戏名称不同, 例如, 端公戏、师道戏、傩堂戏、僮子戏及地戏等。在2004年到2016年之间, 各地傩戏被先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 傩戏的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现阶段仍存在较多的发展问题。在我国不断提高国际文化影响力及综合实力的背景下, 完善傩戏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傩戏的发展困境及前景

(一) 傩戏的发展困境

我国傩戏的保护与继承, 其中缺少资金支持与继承者为主要问题。首先, 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傩戏的文化产业市场并未有效开展, 社会各界对于傩戏的传播与继承积极性较低。傩戏工作者的薪资酬劳过低, 对于傩戏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足。例如, 傩戏面具的雕刻制作需要至少四天完成, 其中包含选料、雕刻及上色等工序, 且成本大约在人民币三百元左右, 而市场中对于傩戏面具的需求量较低, 因此, 相关的工艺者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及精力进行生产。其次, 傩戏的演艺人员年龄不断增高, 且傩戏继承者的数量较少, 导致傩戏发展无法有效壮大。由于人们普遍的观念意识中, 认为傩戏的发展前景不佳, 无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收入, 因此, 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学生从事傩戏工作持否定态度。与此同时, 我国针对傩戏的保护与传承, 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 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没有具体的标准。

(二) 傩戏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 傩戏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发展困境, 但基于傩戏的艺术性特点以及历史地位, 在未来的发展之中仍保留较大的发展空间。首先, 傩戏的保护较为完整, 傩戏的内容较为原始以及古朴。在全国范围内的傩戏文化之中, 傩戏及傩舞的形式较为丰富。例如, 《还坛神》的仪式十分复杂, 其中的唱词高达5000行余, 结构内容较为严谨且气势恢宏, 具有较强的地方特点及民族内蕴。其次, 傩戏的面具特点鲜明、独具特色, 傩面的创作将包含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可满足现阶段人们个性化、标志化的消费需求。

二、傩戏的保护策略

(一) 完善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

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 有助于人们形成依法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以傩戏为非物质遗产的代表进行分析, 法律保护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即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首先, 公法保护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以及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性的政策制度。其次, 私法保护主要针对个人的利益, 以及个人的权利进行制定的法制规定。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及经济意义, 在法制保护非文化物质遗产中, 应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利益及私人利益。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 创新非物质遗产保护策略

我国傩戏的地域性特征较为多样, 种类繁多, 傩戏的保护之中, 应针对不同省份及地域的傩戏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创新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策略, 避免“一刀切”的保护方式, 充分尊重傩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身的发展及变化规律, 并结合不同省份或地域中, 傩戏的生存状态及生存能力等客观因素, 选择出最为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 继而达到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目标。例如, 恩施傩戏作为一种民间的小戏种, 与我国专业化发展的南剧相较而言, 恩施傩戏的人力、财力等方面比南剧弱很多。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文化组织等, 应重点关注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政策制定。

(三) 坚持非物质遗产保护准则

非物质遗产保护, 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保护基本原则。针对傩戏的保护应坚持“静态保护”及“动态保护”两种原则。首先, 静态保护是指, 在傩戏相关专家的指引之下, 通过博物馆、展览馆的方式, 将现存的傩戏唱词、服饰、面具及唱法等内容进行保存。主要的采取的形式可为文字、图片、视频等。针对即将濒临消失的傩戏, 调查与保护是继承傩戏的重要基础, 可针对地方傩戏濒临消失的危险程度, 按照类别建立相关的档案, 有计划性的保护傩戏。

三、傩戏的传承路径

(一) 基于产业开发的傩戏传承

非物质遗产傩戏的传承发展, 可基于产业开发的基础上实现继承, 例如, 构建傩戏文化体验城、傩戏文化影视基地等。如铜仁市江口县打造了“傩祭、傩戏及傩技”的文化园项目, 整个园区之中包含“傩戏文化博物馆”、“诺西文化表演区”及“傩文化祭祀区”等三个部分, 为傩戏爱好者提供活动场所, 以及了解傩戏文化的平台。产业开发的傩戏发展, 可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傩文化品牌, 例如, 安顺市刘官乡周村, 被誉为“中国傩雕第一村”, 是国家文化部评选出的“中国傩雕文化艺术之乡”。刘官乡申请了“周冠”傩雕文化的品牌, 并且注册了傩雕的品牌商标, 为刘官乡的傩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 基于学者参与的傩戏传承

傩戏的保护工作开展, 应充分利用学术领域的资源及影响力。首先, 在傩文化研究之中, 包含傩表演研究、傩语言研究及傩舞蹈研究等, 通过学术研究促进傩戏的规范化发展。例如, 贵州省傩文化的研究之中, 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涉及学术刊物、专著出版及课题立项等。专著出版, 如有关德江傩戏的《傩魂》《傩韵》《傩苑》等。省内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期刊如《贵州民族大学学报》、《最后文史丛刊》及《贵州文化论坛》等。除贵州省外, 其他省市的相关刊物建设逐步完善, 如《艺海》、《大众文艺》等。最后, 应充分借助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方式实现傩戏的传承, 借助网络、电视、自媒体等平台, 向广大的网民群众推广傩戏文化,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广泛性及影响力。例如, 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递傩文化, 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傩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的保护与传承, 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及准侧, 并创新以傩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策略, 借助产业开发、学者参与及媒体传播等方式, 实现傩戏的传承。通过傩戏的保护与继承, 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信息及艺术内蕴, 将古代时期人们娱神娱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记述, 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发展现代化的背景下, 傩戏的发展需要基于宗教、文艺、吸取及风俗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述, 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方式, 引导人们认识到保护傩戏文化的重要作用。

摘要:我国作为非物质遗产大国, 对于世界文明的多样化发展具有突出贡献。通过对傩戏的保护及传承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对于傩戏的传承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主要分析当前傩戏的发展困境, 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并论述傩戏的保护策略与传承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 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傩戏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并可为傩戏生态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是促进民族文化弘扬的重要方式, 推动建立文化自信强国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程菲, 张超.试论江西土家族傩戏面具的艺术文化传承[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 30 (12) :76-77.

[2] 何平香, 郑国华, 吴玉华, 等.我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现代性生存--以江西中村和广西平村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 51 (12) :58-67.

[3] 徐益, 翟婧媛.地方原始剧种梅山傩戏的生存状况调查--以湖南新化田坪镇麻水塘村阳全宝坛班为例[J].湖南包装, 2018, 33 (04) :12-15+35.

[4] 王仕佐.论高校在贵州傩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特殊作用[J].教育文化论坛, 2010, 2 (03) :101-107+12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怎样做好幼师的美术老师下一篇:九型人格理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