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污染物环境监测论文

2022-04-2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实验室污染物环境监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站作为其中的监测单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监测作用。为满足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借助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污染物实施检验、评估,包括有机废液、强酸强碱、废弃器具等。这些因素使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面临着诸多风险,应如何处理复杂的污染物成为关键问题。

实验室污染物环境监测论文 篇1: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为了强化对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建立了大量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以便于服务各类环保机构,形成了比较庞大的环保监测网络。但是在近年来实验室及相关人员不断增多,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也逐渐增多,因此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本文展开分析和研究,通过阐述污染物种类以及探讨污染防治现状,提出相关有效策略,旨在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力度。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对策

前言: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监测工作时,经常会使用到大量的化学试剂,其会产生一些有毒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人体健康。因此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避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能力。

1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存在的污染种类

1.1化学污染物

在环境监测实验中,主要的污染物是各类化学污染物,其中包括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又包括了样品污染和试剂污染。试剂污染是指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开展监测工作时,有机试剂并非是直接发生反应,而是会将消耗掉的试剂通过多种形式排放到实验室外的空气中,如果一些有机污染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治控制,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样品污染是指具有较强毒性的农作物农药、硝基苯等。而无机污染中则是指强酸以及强碱和重金属污染、氰化物等,比如环境监测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汞、铅、砷、镉等毒性较强,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1]。

1.2废水废气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主要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洗涤水、样品以及试剂残液等。而且由于实验室的监测项目相对较多,所以产生的废水量也相对较大,其成分中含有微生物、重金属、其他有毒物质等。而废气一般来自于样品或者试剂的挥发,或者可能是泄露的标气和载气等。虽然通常情况下,在相应实验中为保障实验室内空气不被污染,会打开通风窗将气体排放到室外,从而就会对外部空气环境造成污染,比如苯系物以及酸雾和汞蒸气等废气污染。

1.3固体废弃物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固体废弃物包括一次性实验器具,比如手套、滤纸等,另外还包括一些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以及样品等。所以固体废弃物的特点较为复杂,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手段,则会造成有毒物质渗入到土壤和雨水中,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2]。

2 环境监测实验室当前污染现状

2.1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形势较为严峻,其对污染防治的力度存在明显不足。而且现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实验室污染防控管理法规和规范,没有严格的实验室建设标准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污染治理的力度不足。而且在环境监测实验室自身层面上,在计量考核以及标准化实施过程中,主要关注的重点是实验的质量管理以及环境监测能力,忽视对污染物的治理和防治,缺乏合理有效的污染监测体系,就会导致环境监测实验对污染物的防治力度难以提高,各种污染物存在扩散的风险。

2.2 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防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防治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在近年来很多环保部门以及环境监测实验室自身已经认识到污染物处理的重要性,在实验室的建设阶段实现了相应的污染处理配套措施,但是在预算方面,只注重设备仪器以及样品试剂和装修等领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处理和防治仍没有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所以就导致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没有得到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无法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3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对策

3.1 强化对实验室环境的污染监测

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对环境以及后续实验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的污染防治,强化实验室的环境监测能力。所以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监测活动时,监测人员要尽量选择产生污染物较少的技术方案,即是在保障监测质量的同时,选用无毒样品和检测试剂。如果实验要求必须使用剧毒性试剂,则要进一步加强对试剂的管理和控制,在实验结束后则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收集,并进行集中的科学管理,杜绝随意丢弃。另外一方面为加强实验室的环境监测能力,则要积极推行现代化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次数,有效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如可以针对实验项目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者是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不仅能够最大减少污染,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监测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3]。

3.2 加大污染防治资金投入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最根本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开展资金预算过程中,要尽量平衡设备、试剂与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所以在修建和改造实验室项目中,要重视污染防治经费预算,要合理规划废水废气处理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同时可以在监测收费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处理费用,投入到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处理活动中,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力度。

3.3 提高污染物的管理力度

现阶段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就导致污染防治管理力度不足。所以为有效防治实验室污染,则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污染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力度。即是结合实验室实际工作情况和任务,建立一套高效的污染物处理体系,明确各污染种类的处理方案,对不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污染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而且相应环保部门也要重视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应当充分完善污染防治标准,制定污染防治目标,落实防治责任,发挥其组织协调和领导监督作用。而且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积极落实污染防治制度和相关条例,对实验室污染进行有效管理。

3.4 提高监测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

监测人员是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必须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和污染防治观念,充分认识到实验室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基于此则要通过教学培训手段等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发挥工作人员在污染防治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污染因素的出现。同时在开展实驗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选用实验样品和试剂。在实验结束后,要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集中收集,再交由相应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养成良好的环保和污染防治习惯,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程度,避免出现严重的二次污染。

结束语: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实验室会在相应环境监测工作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实验室内部及外部环境都会产生较大的污染影响。因此环保部门以及实验室自身都应重视污染防治措施,根据自身的污染物种类和特点,分析存在的污染防治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比如强化对实验室环境的污染监测、加大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提高污染物的管理力度、提高监测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等,提高实验室污染治理能力,推动环境监测工作持续、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檀华兵.环境监测实验室“三废”污染及处理方式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9):158+160.

[2]陶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策略探究[J].低碳世界,2019,9(08):30-31.

[3]黄艳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分析及防治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35-136.

作者:李小秀

实验室污染物环境监测论文 篇2: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

摘要: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站作为其中的监测单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监测作用。为满足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借助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污染物实施检验、评估,包括有机废液、强酸强碱、废弃器具等。这些因素使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面临着诸多风险,应如何处理复杂的污染物成为关键问题。据此,本文以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为背景,探讨污染物控制与处理方法,以切实规避实验室污染风险,提升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处理能力,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控制与处理

引言

众所周知,环境监测属于系统性问题,涉及诸多的环境污染因素。因此,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会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但这种监测方式也使得实验室环境愈发复杂,甚至演变为一种小型污染源[1]。为了更好地实施环境监测,必须要针对存在的污染风险,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举措,适应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潜在的问题,实现污染物的有效控制和处理,增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及周边环境安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1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环境监测中所涉及的污染物,大部分由人为因素所产生,包括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固废污染等类型。由于污染物的类型、结构及形态复杂,不仅增加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监测压力,更使其面临着更大的安全风险。并且,依据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操作原理,会涉及大量的反应过程,期间不可避免地将产生新生污染物,或者是潜在的污染物,这也成使实验室二次污染的风险骤增[2]。

具体而言,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具备如下特点:一是污染物种类全,根据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需要针对各种类型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包括自然水体、生活用水、大气降水、空气质量、废气污染、土壤污染、固废污染、电磁辐射、放射源监测等,这些复杂内容进一步增加了环境监测的难度。二是污染物管理难,由于实验室污染物数量较小,大多项目具有零散的特征,加之其数量较小,而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三是污染物危害大,实验室所收集的污染物种类多,虽然所收集的数量有限,但其危害性则不可小觑,如重金属、强酸、强碱、有机溶剂及有害微生物等。

2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建议

2.1 着力构筑整体管控机制体系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实现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控制,必须要依赖完善的管理机制或体系,用以对各个监测环节进行规范,避免因管理失误而導致的污染问题,全面遏制风险因素的产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构筑整体的管控机制体系,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体系,指导实验室的科学有效管理,使各类污染物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并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规范流程。同时,在实践中应积极借鉴各类成功经验,积极吸收其中的可取之处,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完善和优化,最终实现对自身管理体系的提升,达到最佳的控制目的和效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 持续改进提升监测操作技术

伴随信息技术与环境科技水平的持续发展,诸多科学研究领域正面临着技术的升级替代,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被提出和应用,大幅提升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同样,对于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而言,在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更应当契合于时代发展的特点,全面、系统、科学地提升监测技术,切实能够满足日益变化的环境监测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实验室污染控制问题,快速实现痛点问题的破解。为此,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要始终秉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及时对实验室的监测设备、仪器进行升级更新,掌握更先进的监测流程和技术方法,针对各类污染物监测技术,要注重实践应用和科学创新,逐步构建起具备自身特色的监测方法,实现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科学、高效、安全管理,达到新时代背景下的监测和控制要求。

2.3 积极构建绿色化监测实验室

现阶段,构建绿色化实验室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必经之路。本质而言,要实现对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控制,解决以往存在的难点问题,应当在实施科学监测分析之前,选择一条污染风险最低的监测路径。如此一来,既能够保证精确的监测结果,又能够规避实验室污染问题,而针对部分高污染、高毒性的监测项目,要尽量选择无污染或者污染较小的实验试剂,并且在监测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实验条件的安全性,如借助密封较好的桶进行废液盛装。另外,要选择最佳的实验设备或仪器进行操作,以避免污染废液、废气的扩散,或者在保证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试剂的使用量,以防止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问题,或者避免新污染物的大量产生。

2.4 科学合理选择三废处理方法

废水、废气、废渣是环境监测实验室污面对的“三废”,其不同的形态对于环境具有严重的影响[3]。因此,在实施相关的监测和处理时,必须要依据科学有效的方法,严格按照分质、分类处理的要求,应用最佳的环保处理手段实施统一处理。比如,在实验监测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废物,必须要采取无害化处理,如采取吸附、中和、净化等方式,使污染物能够被有效清除。在部分具备条件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要依赖自身的先进处理工艺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合理处理和控制,以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增加,环境监测实验室将发挥出更大的职能。在实施环境污染物监测的同时,更需要从基础环境入手,切实抓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控制,避免因监测操作问题导致实验室污染。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污染控制与管理,竭力做好各项污染控制措施,尤其是选择最佳的污染监测方式,全面实施全过程分析与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室污染风险。

参考文献:

[1]曾婷婷,刘欣,温雪娟.环境监测站质控现状与改进之我见[J].科技风,2020,(1):125.

[2]陆绍安.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的探讨[J].节能与环保,2019,(8):45-46.

[3]金海娟,吴海龙.加强环境监测站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2):26.

作者:杨开林

实验室污染物环境监测论文 篇3:

畜牧兽医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畜牧兽医实验室归属于生物实验室,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废弃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稍有疏忽极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危及学校及其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的潜在隐患。本文分析了目前我校畜牧兽医实验室存在的污染种类及危害,并在充分环保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它们对人体和周围环境的危害性,总结各种污染物的处理办法,提出了降低实验室污染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畜牧兽医;实验室安全;环保现状;对策研究

1.畜牧兽医实验室污染源的种类及危害

1.1生物性污染

生物污染包括实验动物和实验生物废弃物污染。

1.1.1实验动物类

在畜牧兽医专业课实验中,常规用到的实验动物有兔、犬、家禽、羊、猪等。这些实验动物如果不经检疫或检疫把关不严,其自身可能携带有病原微生物而成为传染源,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与扩散,有些还是人畜共患病,有造成实验人员感染的风险。其中危害较大的主要有布鲁氏病、人患狂犬病、禽流感等。2019年12月发生在兰州兽医研究所的人感染布鲁氏菌事件,造成多人感染患病,上千人抗体检测阳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危害极大。在进行犬的实验时,如果犬携带有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冠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实验过程中一旦抓伤、咬伤实验人员,即造成人患狂犬病,致死率几乎达100%[1],严重威胁实验人员安全。在使用家禽进行试验或实验时,如果家禽携带有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其中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实验人员如果暴露在没有防护的环境下,即易造成人患禽流感,而以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较重,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危害极大[2]。同时,这类疫病还有造成实验室扩散的风险,形成区域流行,给当地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危害社会经济发展。

1.1.2生物废弃物类

兽医实验以动物、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揭示动物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提高动物疾病的防控能力。因此,实验室一般均保存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和感染病原的实验动物病理模型。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废弃动物尸体、血液废弃物、粪尿废弃物、病理学废弃物、感染性培养物,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细菌培养基和细菌标本等[3]。如未经严格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或由于实验室的无菌工作室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有漏洞,都会使有害微生物扩展传播,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1.3耗材器物类

实验室所使用的耗材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针、吸头、离心管、试管、手套、口罩、滤纸、试纸、棉球、滤膜、过滤器、培养皿、培养瓶、酶标板、PCR 板、玻片、冻存管、移液管以及各种用于测量、移液、储液的相关玻璃耗材等[4],由于这些材料常沾染一定的细菌、病毒而具有潜在危害,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扩散和人员感染。

1.2化学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是指污染物为化学物质而造成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及土壤污染。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和有机污染物二类。畜牧兽医实验室所用的化学药品及试剂量虽然不大,但品类多成分复杂,尤其是过期兽用药品品类甚众。在无机污染物方面,主要有强酸、强碱、重金属和剧毒物质如汞等。酸、碱污染使区域内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化自净作用,危害水资源,重金属(汞、铅元素)、亚硝酸盐等不仅毒性大而且在人体中引起蓄积性中毒。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醛、酚、醇、多环芳烃、芳香烃等[5]。这些污染物对环境中的生物有急慢性毒性作用,且在环境中难降解、高残留,可通过食物链传导到人类,对机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严重危害民众身体健康。另外,兽医实验室使用的治疗用过期药品和诊断试剂盒,因成分复杂,潜在风险不明确,如果流失于外界环境中,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一些抗生素在自然界中降解缓慢,通过食物链传导到人类,造成人类对感染菌抗药性增加的风险。

1.3物理性污染

畜牧兽医实验室的物理污染主要是电离辐射污染和紫外光照射污染。

1.3.1电离辐射污染

实验室的电离辐射主要是由X光机诊斷仪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X射线电离辐射,当X光机诊断室的屏蔽功能失效后,就会污染环境,造成相邻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一次或短时间内受大剂量照射而致辐射损伤,引起急性病理反应,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非常危险。长时间低剂量的X射线的电离辐射,对人体也是有损伤的,因为照射量可在身体内累积,接触射线的时间越长,照射量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就越大。也是将人体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杀伤,使白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病菌容易侵入机体而发生疾病[6]。尤其是胎儿和小孩对x射线更加敏感。小剂量连续照射而致的慢性放射损伤,还见于X线机职业人员不注意个人防护,长时间接受超允许剂量照射所引起的损伤。

1.3.2紫外光照射污染

高校畜牧兽医实验室紫外光的来源主要是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和固定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其照射的目的在于消杀操作台面、材料或器物表面的微生物而利于实验的开展。一旦使用不当,过量紫外线照射到眼睛,射线将被眼角膜上皮细胞核蛋白吸收,损伤眼角膜和晶状体,导致浑浊,引起白内障。使人类患白内障几率增加,对眼睛的损伤。另外,长时间人体皮肤暴露在紫外光下,亦引起急性反应表现为红斑效应,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或水疱,并伴有头昏、恶心、发烧、心悸、循环衰竭和休克等症状。慢性作用如皮肤老化,色素沉着,也能使皮肤中免疫系统的部分功能受到干扰,诱发肿瘤甚至皮肤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畜牧兽医教学实验室污染产生的特点

2.1污染物排放相对集中

畜牧兽医或动物医学专业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实验室承担专业实验课时,上课时间相对集中,使用的实验室相对固定,学生人数虽然每年的招生计划略有变化,但数量总体波动不大。污染物的排放虽然在一年中有波动性变化,但相对科研实验室而言时间上相对集中[7]。

2.2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数量较为固定

在教学实验室中,由于是高等职业教学,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所开展的实验项目固定,排放污染物的类型基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确定。虽然每年都会有新的验证性的实验引入,但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科研实验室来说较为固定。

2.3实验人员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

在教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学生是集中上课,由于实验人数众多,学生在素质、常识和习惯有很大差异,即使反复强调,也很难做到完全杜绝污染物随意排放。如用过的废液没有倒入废液桶,污染的手套没有放入医疗废弃物回收桶等,时常发生不按规定随意倾倒和丢弃的现象,给管理带来困难。

3控制畜牧兽医实验室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3.1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室主管部门要增强环保意识,要根据校内各实验室的特点进行分级分类,将污染高风险等级的实验室纳入重点目录,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将结果作为实验室考核的主要依据[8]。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之一,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具备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意识和素质。

3.2经费投入

增加实验室污染控制的经费投入。首先,畜牧兽医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环保要求,在设计上应以安全为核心,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实验室的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给水排水、气体供应、配电、自动控制和消防设施的配置应合乎实验要求,实验室的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等应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4]其次,部分不符合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要求的设施、设备,要及时投入经费,进行改造或更新,保障实验室安全标准落到实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从源头上控制,改进实验方法

选择无毒或低毒的试剂,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试剂。不能替代而必须使用的,要尽量减少废液的排放量,做好收集回收工作,降低污染物总量。

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推行小量化、微型化实验[9]。以尽量少的试剂来获取实验数据,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数量,减少环境污染。

选择污染小的实验方法。如使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实验,替代传统实验手段。也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探索实验新技术,新方法,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3.4各类污染物的处置

3.4.1生物性污染物处置

在进行相关生物类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加强个人防护,全程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乳胶手套、口罩,有的需要佩戴护目镜等措施。

实验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应该经过严格检疫,不得从没有资质的供应商处购买实验动物。避免带病动物流入实验室,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和国家一级、二级动物烈性传染病,确保实验动物是健康和安全的。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废弃动物尸体、血液废弃物、粪尿废弃物、病理学废弃物、感染性培养物,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细菌培养基和细菌标本等,应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和有标记的污染物的容器内。利器(包括针头、手术刀片、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容器内。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10]在从实验室取走之前,可通过高压消毒处理,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3.4.2化学性污染处置

畜牧兽医实验室化学性污染物总量不大,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和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强酸、强碱、重金属、亚硝酸盐[11]和少量剧毒物质如汞等。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醛、酚、醚、醇、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实验室在处置这些污染物时,要配备废液收集桶,将每次实验产生的废液收集起来,交有资质的危化品回收公司进行处置,不得随意处置和直接排放。兽医实验室使用的治疗用过期药品和诊断试剂盒,也要交专门的危化品回收公司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3.4.3物理性污染处置

兽医诊断使用X光机时,要避免产生X射线电离辐射泄露事故和过照危害。首先,X光机室在设计和建设时就要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屏蔽效果切实有效,杜绝对环境造成电离辐射泄露事故[12];其次,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正确穿戴铅衣、铅裤、手套和面罩,有条件的采取远端操作,避免操作人员过照危害健康。

在实验室使用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和固定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时,操作人员必须遵循一个原则,皮肤或粘膜不得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13],要做到“灯熄操作、灯亮远离”。

结语

总而言之,畜牧兽医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进行整体合理规划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在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方面措施不到位,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畜牧兽医实验室必须要做好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对保护生态和实现“低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南清,宋国伟.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及生物安全防护[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06):767.

[2]温洪宇,张田军,沈露露,等.普通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使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73-174,182

[3]郭桂英,郑继平.高校生物实验室污染物现状与治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4):230-232.

[4]蓝丽婵,陈华絮,黄真池.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8):110-112.

[5]吴桂霞,刘玉婷,李祥.化学实验室污染及治理措施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4):129.

[6]朱其顺,刘天骄.高校生物实验室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危害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03):25-29.

[7]苏利红,曹雨莉,王立强,等.浅谈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04):161-163.

[8]刘红英.病原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及风险评估概述[J].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50-1652.

[9]周海涛,陈敬德,周勤.高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回收处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08):460-462.

[10]李秀珍,李勤,王征,等.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制度与校园安全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5):197-198,204.

[11]银玉容,施召才,马伟文,史伟,朱能武,张建功.高校实验室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安全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03):94-96.

[12]陶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策略探究[J].低碳世界,2019,9(08):30-31.

[13]孟兆磊,林林,牛犁,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4):231-233,263.

校立項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编号JG202118)畜牧兽医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作者:费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考试系统化学实验论文下一篇:英语词汇自主学学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