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论文

2022-04-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马克思劳动观不仅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本质,深刻阐明了价值规律,以唯物史观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而且描绘了通过破除异化劳动,实现劳动解放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蓝图。马克思劳动观是劳动观研究的新的里程碑。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论文 篇1:

以劳动为主轴的价值论革命

[摘要]本文从价值哲学的维度,阐发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道德价值,认为马克思从“谋生性劳动”中发现人的异化、剥削、不平等和奴役等价值形态。从“自主性劳动”中发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等价值形态。劳动是人格主体的自由、自主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其蕴涵的价值旨趣是评价社会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由此观之,以劳动为主轴的劳动价值论革命,实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的第三次转向,也带来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轴价值观念的重构。实现了以公平、正义为时代主题的价值论革命。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 道德价值 革命

回归主体世界和生活世界已成为当代价值哲学普遍之旨向。马克思对价值的理解立足于实践主体的生活世界,而劳动是主体世界的真正缔造者,是生活世界的源发地。劳动既是人类存在之根基。又是人类精神价值和社会文化之始发地,同时也是塑造道德价值的精神资源和评价社会道德的客观尺度;劳动既是来自人类存在渊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诊治我们这个时代道德疾病和社会病变的有效良方。所以,劳动在马克思视域中,不仅具有经济语境的价值义理,同时又是道德哲学的精义宏言。

一、马克思价值论的逻辑路径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就必须找到一条贯穿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信念之路。无疑,寻找自由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毕生奋斗的价值目标,不管是在他早期著作中,他所倡导的“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还是对“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的分析批判,以及后来关于“自主性劳动”的思想,都是以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构成人的价值本质特征。

马克思早期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把握来自西方哲学的两个传统:在方法论上,他传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验主义传统,对人的本质的领悟带有先验预设的倾向;从内容上来说,他继承法国自然权利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人自身的本真性来证明的。(1)自由与“自我意识”。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已不是停留于笛卡尔式的主体之“在”的追问,而是认为人有了自我意识,意味着人有自主性。有了自主性的人就能获得劳动的“合目的性”活动,就能摆脱必然王国的枷锁和奴役。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以主体性“自我意识”与神相对抗,从而使人的命运摆脱必然性的支配。“自我意识”意味着人获得了“绝对性和自由”。而绝对自由不仅构成了价值主体的“最高神性”,而且是哲学和生活的“第一原则”。马克思通过自我意识所理解的自由,不仅秉承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而且为人的自主性提供了一种先验的预设。正是通过这种先验的预设,使其在稍晚的劳动理论中,发现了人由先验“自由”向“社会自由”转换的现实路径。(2)自由与人的自然本真性。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自由理论与他的自然视野相互缠绕。马克思视域下的“自然”有三层意义。第一,人并非超自然的存在物。即人不可能通过超自然的方式来获得存在的意义,这是生存论意义下的“自然”。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通过“劳动”把人的自然生存论属性转换成经济关系属性,然后把人引向社会关系的殿堂,凸显了人的社会本质。第二,人是一个实证性的存在物。坚信“一切感官都是真实东西的报道者”。深信“感官是具体自然中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感觉、激情这类东西是对人的存在或人的本质的真正肯定,因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本来意]义上的人本学规定,而且是对本质(自然)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马克思通过人的感性,一方面可以体察到人性的丰富性,人不是一个抽象存在物,而是一个丰满的感性存在者,感性可以使人过着一种自然而丰富的生活;另一方面通过人性反对神性,且展开了对神、国家和法的批判,由此确立了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思想。这是一种通过人的自然本真性而获得的自由观。第三,人的自然性是来自于其本性的确证。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理解,既可以从道德的维度来解释,是指人的一种朴素的自然态度;也可以从政治、法律的层面来理解,是指法权平等意义下的“自然”权利,在某种意义上,是对18世纪自然人权理论的修复。

马克思通过人的自然性来引证人的自由的价值,又通过人的自由天性来反观自然在人性中的地位。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相互印证,人的自然属性成为马克思自由理论的来源和内涵,而自由理论成为论证人的自然性的理论资源。早期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包含着两重意义。第一,自由意味着一种摆脱了怀疑主义的自信的“独断主义的态度”。自由否认作为外加于人的命运之神的“必然性”的存在,而强调通过对伊壁鸠鲁主义的“偶然”和“任意性”来享用生活世界。第二,自由体现于生活中追求自足的“心灵宁静”,而非“对自然的认识本身”。这种意义,带有中国传统哲学中,追求逍遥主义的浓厚色彩。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蕴含着人的自由是离不开自然王国的一种理解。

不过,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中,是通过人的自然所“是”,来探询人的本质问题,来审视人的“应当”自由问题的。当马克思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就不可能更深入把握人的现实世界。人的本质自然抽象性只不过成为人生而平等的理论慰藉,对人的理解显得苍白无力。于是,马克思从《论犹太人问题》开始,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描述人的现实世界,开始解答人“是”什么?以及人的本质“应当”是什么的社会历史之谜。

二、劳动实现了人的自然本质向社会本质的转换

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既带有人的自然生存论性质,也带有强烈的经济学色彩,还蕴含着自由主义的道德理想。马克思关于价值本质的思考,既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本质的哲学语境中(如马克思早期的“自由”思想),又是立意于经济学的语境中。但我们对马克思所涉猎的价值的话语,诸如自由、异化、平等一系列问题的阐述,不能仅囿于经济学的框架中去思考,必须寻找经济话境背后的真谛。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商品本身微不足道,而马克思的卓越之处就在于他能省察出“物”背后的真谛:它既可以超越人的意志,最终又成为束缚人的一种价值观念形态。马克思把劳动引入他的价值理论框架中,既关照了人的自然本质,又实现了人的自然本质向社会本质的转换。

(一)由“感性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马克思所谓“感性的人”、“自然的人”关照的是血肉之躯,是通过人的感性享受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这仅仅是人的声色犬马之“在”,是人的一种抽象之“在”。人毕竟要通过劳动回归“现实的人”和“历史之人”。人的现实性改变了考察人的本质维度。(1)人的时间与道德。时间性是基于自我直观感受的现实关注。这一理论认识必然导致主体主义哲学的超时间的先验主体解构为具体时间生成流变的马克思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正是劳动充当解构先验自

然主体自由思想的一把钥匙。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所理解的时空视域,首先是生命存在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是人生存的自然维度,而且是社会历史的维度,正是“劳动”把它们两者统一起来。马克思依据劳动对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把人的时间划分为劳动时间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前者指涉入的生存维度,后者指谓主体的道德维向。马克思还将自由时间视为人类真正自由的存在形式。由此观之,马克思正是以劳动为道德的标准,实现了由自然自由向社会自由的转换。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为审察社会的道德标准。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2)人的历史与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历史既是生命的记载,又是生命的延续。我们不得不相信,在历史的深处隐藏着一种意义,正是这种意义通过人类的劳动构成历史演进的蓝图。它既让人获得了存在的根据,又使人堕入了一种奴役的状态。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一切解放最终是历史的解放,而历史的解放又是通过人的劳动来实现,劳动解放成为衡量人类文明的一种客观道德尺度。就过去而言,历史是由劳动谱写的,通过劳动就可以洞察出历史的血与泪、文明与野蛮;就未来而言,马克思认为劳动展现人的才能与潜质,人的本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获得新的证明和新的充实。人的价值的每一次证明与充实都源于人的需要、生产方式与生产对象的新的展开。因此,马克思关于劳动解放、历史解放与人的解放一致的思想不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示范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劳动所蕴含的道德意义的基础之上,这就为评价历史提供了价值标准。(3)“现实之人”与人的主体性。“现实之人”既培养了人类脚踏实地的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现实性,使人必须首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又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为我们研究人类历史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因此,我们对“现实之人”的理解不能囿于生存论的层面。要凸显其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特质。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既可以使人获得生存价值,更重要的是使人苏醒,获得主体的意义,实现道德自立与自主创造的统一。首先,主体世界是精神文化的世界。我们必须看到,以劳动为对象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凝聚着与美学观念有关的人类的价值意识,以及人们在装饰家庭、美化环境过程中所展示的生活方式。马克思既注重事物或生命的特征及目的的显现与澄明,也关照人的道德、精神价值的倾向,同时也表达了人按自己的意愿对生存状态的提升。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化的自然”是人和物教化的结果,而其又表征着对主体自身潜能素质的培养与完善,这就是文化价值的内涵。所以,“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这既体现了生命的创造性又体现了主体的审美价值,也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是人的肉身之躯的存在方式,洞察出劳动给人类所带来的精神家园和道德取向。其次,主体世界是一个道德的世界。人们在劳动的交往中,开始了社会化,开始了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合作,走向了“社会联合体”,这样劳动就获得了团结的价值旨趣。一个社会的和谐最终是以劳动社会化为主轴的平等(公平正义)、团结与信任的道德建设。

(二)由“现实之人”走向“社会自由之人”(自由全面发展之人)

如果说马克思的“主体之人”是对人的内在特质的价值发现,而“社会自由”的理论就是对人的社会价值的审视,是劳动社会化对人的价值的一种社会提升。(1)“社会自由”是人类全部的真正解放。(2)“社会自由”是一种“自主劳动”。在“社会自由”的社会中,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这说明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劳动”,而是一种道德自觉的需要。(3)“社会自由”的人不再受物和人的奴役,他们生产的是自己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社会自由”里,“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社会自由”说明人类不再受“职业”和社会分工的局限,而是一种自觉、自由的劳动,是一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劳动,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创造活动。马克思之所以把人引向“社会自由”,就在于他认为只有实现“社会自由”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价值理想:一方面,社会自由使人获得一种社会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意义,人间的公平、自由和尊严的价值理想只有在劳动道德自觉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自由是一切人的劳动解放,是全人类的劳动解放,由此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理想。

三、劳动的道德价值

在劳动的道德价值这一理论的转换中,马克思始终遵循着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并洞察出经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普世的性质。如果仅囿于此,他最多是一个经济自然主义者,或是一个古典经济理论的忠实看护者。然而,他超越了劳动对人的生存论意义的描述,把劳动转换成一个价值判断,并实现了价值观与唯物史观的统一。马克思在这一转换之中,从劳动道德价值论的角度发现了劳动的两种形态。

(一)劳动的两种道德价值形态

1.通过对“谋生劳动”的分析发现了人的异化、剥削、不平等和奴役等价值形态。马克思对“谋生劳动”的道德价值的分析,是建立在由于雇佣劳动而导致“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又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分析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视野的逻辑框架中的,因而,“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是马克思分析谋生性劳动价值形态的两个路径。

(1)异化劳动的路径。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发现了劳动的根本内容是对象化,从而看到了人与物(货币、信贷)、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在劳动中出现了人的本质对象化奴役人的现象。一方面,就社会本身而言,出现了劳动与资本、资本的价值与社会道德价值、劳动分工与劳动报酬、生产与消费等关系的分离;另一方面,就人本身而言,当我们回归生活世界时,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拥有感觉所代替,于是人被物欲的相对价值所主宰,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受资本和物的支配。事物沦为资本与消费品意味着人异化为“纯粹的拥有”,马克思称此种现象为人的价值和本质的绝对贫困,贫困得只“拥有感觉”。这就是彻底的物化、现实化和对象化,这样世界就支离破碎。散落为只有感觉的主体之人,以及只有“纯粹的有用性”的客体自然界。异化劳动也是一种“谋生劳动”。“谋生劳动”是以人自己的生存需要作为生产的尺度,它不是劳动者的天然禀赋和精神目的的实现需要,而是为了生存、为了获取生活资料的需要。因为真正的劳动是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是人的“真正的活动的财产”、“生活的乐趣”。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中透视其早期价值论有其局限性:其一,他以传统人道主义对人的本质理解为尺度来划分异化社会和真正社会,就不能科学地理解社会,也不能科学地揭示人性,而容易流于对异化社会的一种道义的谴责;其二,通过异化劳动来理解的人的本质,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推测;其三,对价值的理解只注重人的先验事实,而忽视了人的社会事实。

(2)雇佣劳动的路径。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已不再有道德价值,因为,它不但没有体现人“应当”所具有的主体特质,反而是人的本质的颠倒与沦丧。于是,在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雇佣劳动。通过雇佣劳动,马克思发现了无产者的劳动和产品为资产者所占有,揭示了无产者和资产者的对抗关系。马克思从这一发现出发,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上穷人与富人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却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本身不占有生产资料,却创造财富的无产者的劳动;自己不劳动,却能支配和占有别人劳动的资本。这就违背了劳动的道德价值。劳动创造财富,财富也是人的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财富却给人类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是积极的,私有财产是标志着人的劳动本质的对象化存在;另一方面是消极的,私有财产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正如马克思所说:“分工和交换是私有财产的形式,这一情况恰恰包含着双重证明:一方面人的生命为了本身的实现曾经需要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现在需要消灭私有财产。”这说明私有财产在标识人的价值中具有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人自身生存的需要和人的价值的实现需要,财富是人生存的前提,也是呈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标识。然而,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又必须超越财富的限制、物的限制,回归“人自身”的世界,这是人所追求的终极性。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要想获得真正人自身的世界,就必须扬弃私有财产,消灭雇佣劳动。扬弃私有财产之路是复归于人的真实本质之路,而复归于人自身之路就是人类解放之路。人类解放是人利用自身的自由和创造性活动取代雇佣劳动的一种“劳动解放”。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第一,如果说马克思从异化劳动中发现了异化劳动给劳动者造成的肉体和精神的伤害,那么可以说马克思从雇佣劳动中发现了劳动者解放自己的社会条件。“如果它不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第二,马克思通过雇佣劳动发现了物的关系掩盖着人的价值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平等占有”是一个经济范畴。然而,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说明人的价值问题不仅仅是人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据此,马克思把劳动从作为人的内在本质转换成为人的价值社会存在的基础。第三,马克思通过雇佣劳动分析坚定了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以无产阶级的人本学说批判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目的是财富(物),而“不在于人”,他们不关心人,因而,“人性在国民经济学之外,非人性在国民经济学之中”。

2.通过对“自主性劳动”的分析发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等价值形态。马克思提出了“自主性劳动”的概念,为建构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道德观念支持。(1)自主性劳动使个人向着完整的个人方向发展。完整的个人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前提,对人性的一种科学论证。(2)自主性劳动使劳动变成个人的一种主动参与,是活动和享受的统一。活动代表着劳动者的能动性,享受代表着人的受动性。当一个人偏重于享受时,意味着堕落的开始,就是劳动道德的沦丧。(3)自主性劳动使个人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一个自由社会的本质在于,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拥有抽象的能力,而取决于他能否成功地将他的能力转换成对其他有能力做出回报之人有用的具体服务。(4)自主性劳动使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复存在。(5)自主性劳动实现了人与物、自然与社会的真正和谐统一:自主性劳动是人性的真正复归,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了人的自然之“在”与社会之“在”的统一。对马克思来说,人的发源地是一个自然的存在,通过劳动人把自然改造成为他自身的一个表现,这也是人得体地变成人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人创造了自身,人创造自身就是劳动创造自身,就是通过劳动把人变成一个道德之人。

(二)劳动道德论的主导价值

从价值哲学来看,我们不仅要洞察出劳动如何体现人的价值和创造社会财富,还要教导人应当如何享用财富和创造社会价值,以此照察人的德性、品性和社会的道德价值等问题。第一,劳动作为一种评价性的道德断定,体现着马克思对人类的价值关怀以及对劳动情感的普遍认同,这样就超越了把劳动作为特定行为情景的理解,而把它升华到一种人类社会普遍道德品格的高处,从而使其获得了社会规范和价值信念的意义。第二,劳动是对人性的一种提升。马克思肯定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这样,“人同作为类存在物的自身发生现实的、能动的关系,或者说,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实际表现出来。劳动对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不仅把人带到了一个主体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评价社会道德价值的客观尺度,也把我们引入对社会现象等一系列问题的规范性理解。

1.劳动是人格主体的自由、自主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所理解的劳动是在具体历史过程中现实存在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劳动把人本主义逻辑意义上的价值主体嵌入历史的发展之中。正是劳动具有了对人的价值主体的历史理解,才有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道德演进。因为,劳动不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资质。而且也是评价社会的一个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据此,劳动成为马克思审视社会制度的道德路径。马克思指出了劳动“应该”所具有的状态,从“人”应该所具有的本质为价值旨趣,对劳动寄托了这样的价值理想。(1)劳动的生存论意义,使劳动获得了人的基本权利的价值旨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为私人利益进行辩护,恰恰相反,如果劳动仅仅为了私人利益就是“下流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私人利益既没有祖国,也没有共同的精神。(2)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个性化的特征。因为,劳动既让我们享受了生命,又展现了我们的才能和能力,而对劳动的态度又展示了人的品性,所以劳动是个性与品性的统一。(3)在劳动中人类既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物品,这些物品又能满足人类自己的需要。这充分体现了主体在劳动中的审美价值。(4)人们在劳动的彼此交换中,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爱劳动是爱自己和爱别人的一种方式。(5)人类在劳动中不仅创造了生命,而且创造了人的真正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因而在我的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

2.劳动是一种价值规范。在传统的道德哲学中,人们都把劳动作为一种美德,美德固然值得弘扬。当马克思把哲学旨意的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统一起来的时候,认为劳动不仅可以锤炼人格,而且为社会树立了一种道德规范。从对劳动的态度中,我们可以反观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劳动为德性的道德关怀不仅展现了人类热爱劳动的价值追求,而且更多地发现了人类通过劳动塑造自己人格的道德力量。马克思的这一深刻思想被当代中国所倡导的“荣耻观”所引发,更体现了劳动价值论的现代魅力。

3.劳动的价值旨趣是评价社会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源自于其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因为它深入到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存在方式或生活世界中人的价值的异化,揭示出人类当下的基本生活样态及其扬弃的可能性——共产主义实践的批判。从而,把他关注的价值问题与人类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当马克思把劳动理解为是人类的自由、自主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时,其蕴涵的价值旨趣是评价社会是否公平、公正的道德尺度。马克思正是以此为尺度展开对社会道德的批判,但他的批判不是停留于人本主义的层面,而是把社会道德问题与人类历史的解放统一起来。

四、劳动与价值论革命

所谓价值论革命就其实质而言,隐含着三重意义:其一,是指价值哲学研究中的某一问题凸显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主题;其二,是指被凸显的问题为其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视角转换,在某种意义上,哲学的变革不是研究对象的转移,而是研究视角的转换;其三,这一转换导致价值哲学研究的趣向、方法和立场的重构。劳动既可以从经验的层面去理解,也可以从意义的深处去诠释。而马克思的劳动道德价值论,不仅关注了主体的对象性感性生活。也强调了在社会历史语境中劳动的社会道德价值,后者的理论深意在于,促使人们从另一视角深化研究传统价值理论中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希望在一个更广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价值的本质,及其所导致的价值论革命。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革命,实现了价值哲学的第三次转向。在西方价值哲学史上,对价值的理解有三次转向:第一次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启“善”和“恶”的形而上学之争,导致了对价值的规范性理解;第二次是由笛卡尔主体之思而引发的对人的本质的自然权利的思考,导致了对价值旨在维护人性、保护人权的一种理解。由此开启了西方世界的民主和法制的进程;第三次是由马克思主唱的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转向。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都是对马克思这一转向的积极回应。哲学作为时代的精华,应热心关怀所处时代人类的生存问题。哲学引导生活不是描述人生,而是要擢升人性,要以一种价值理念来范导人类的未来生活。马克思强调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的第三次转向,既强化劳动作为人的权利的价值学说,又提升了劳动对人类的道德意义。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革命,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变革。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打开人的本质的一本书,从劳动的价值取向中昭示出只有现实和将来才具有人的存在的始源性质,才能说明人“在”的方式和意义。这就改变了传统哲学对价值实质的理解:一种是规范;一种是保护。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价值核心是全面发展,人就是通过劳动向着将来求发展实现自己价值的实践者。这就必然会导致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人的真正财富不是对钱财的占有,而是人的智慧、能力和天赋的实现。所以,在马克思看来,知识不存在着“交换价值”;人不是按照既有规定性产生自己,而是自己的全面发展,这说明人不是一个已有之物,而是处在不断的绝对变易之中。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革命,实现了哲学主题的变换。劳动实现了自然资源向社会财富的转换,而在社会生活中,社会财富的分配越来越远离劳动本身,因此,社会财富就转化为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特别是马克思以劳动道德为路径对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分析,唤醒了人类对社会制度公平的向往和美好憧憬。自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展开批判之后,世界视线凝聚在社会制度的公平问题上,追求正义、公平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资本主义实行的许多政策(如福利政策)是想通过解决公平问题来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救。自从马克思揭示了社会领域中的资本、异化劳动和私有制问题之后,理论研究的重心和视域都发生了转变,不管是政治学、法学,还是经济学、伦理学也都以公平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

在马克思主导的第三次价值哲学的变革中,价值哲学的发展产生了两个特征。

其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革命实现了道德价值与历史观的统一。如果我们不注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转换,就不能把捉人类历史的价值趋势和主体论的价值性革命。劳动的道德价值论意义有助于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深刻领悟历史的内涵,而人类的历史性,又进一步深化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解和劳动道德的社会人格作用。劳动价值论革命认为,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力量是相同的,价值的呈现方式是相同的,道德价值的高贵、低贱之分的血统从此不复存在。

其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革命体现了马克思对价值本质的整体把握取向。在传统哲学中,对价值本质的理解引发出情感主义和规范主义、实在论和自然主义、善的内在性和善的工具性之争。在此我们不是贬损学理之争的意义,它们之争无疑对深化价值哲学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它们对人性的细加磨洗把人搞得支离破碎,人的整体性不复存在。由于马克思以劳动来建构人的本质和价值,劳动成为人呈现价值之“场”。这样,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传统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绝对与相对等问题已嬗变成人、社会与自然整体之和谐。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科学的界限将消失,自然科学中往往包括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中包括自然科学一样。

当今我们用市场化主导中国的改革,马克思当年批判过资本主义的“问题域”逐渐显现出来,如劳动异化、失业、就业和社会财富的公平等许多问题,都与我们所倡导的劳动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效率的最大化既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也导致功用主义思想的抬头。只让个别孤立的、有限的伦理说教作为支持市场社会道德的价值资源是有限的。马克思的以劳动规导着人的价值,劳动是人的意义源泉,人的本质在劳动中澄明,通过劳动观照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些主张,以及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格主体的自由、自主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价值思想,对于指导当代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和财富观以及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建构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罗 苹

作者:杨桂森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论文 篇2:

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摘   要:马克思劳动观不仅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本质,深刻阐明了价值规律,以唯物史观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而且描绘了通过破除异化劳动,实现劳动解放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蓝图。马克思劳动观是劳动观研究的新的里程碑。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观,将其中合理的因素运用于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对我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观;当代价值

从远古时代的采集狩猎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从工业时代的机器大生产到信息时代的智能化,人类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演进,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劳动既创造人类,也创造了社会,劳动是人最本质的属性,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定义劳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207-208。

一、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结合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规律,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包含异化劳动、劳动价值论和劳动解放论三大版块的马克思劳动理论体系。马克思受黑格尔、费尔巴哈劳动思想的启示,科学地界定了人的内涵,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的观点以及异化劳动理论。受配第、斯密、李嘉图的影响,马克思科学地分析劳动和价值,分析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揭示劳动异化的过程及其形式。受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有了深刻认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的内容也得到进一步丰富。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劳动思想

在德国古典哲学领域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黑格尔将异化概念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提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對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马克思高度赞誉了黑格尔,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3]101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中的“异化”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劳动的异化只是其中一个部分。马克思辩证地吸收黑格尔异化劳动理论,在对社会矛盾的探究和解析中引入了异化的思想,对其进行重新建构。黑格尔认为劳动只是抽象的精神劳动,否定了劳动的物质存在性,认为绝对精神主导异化。对此,马克思却不认同。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提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4]96。

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同样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他认为:“不是精神、上帝异化出自然界和人,相反,上帝和绝对精神都无非是人所创造的异化的对象。”[5]宗教从本质而言就是人的异化结果。在他看来,人把自身的本质异化了,宗教诸神也都是人自身本质的映射。在全面了解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方式和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之后,马克思挣脱了费尔巴哈异化观的束缚,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人类的本质是自主自由的劳动。马克思提出:“要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3]81人要成为真正“类本质”意义上的人,必须扬弃劳动异化,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是社会发展的绝对推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机器大生产将人捆绑,变成了机器的附庸。人不是能独立思想和自觉劳动的个体,而是资本家榨取价值的奴隶。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越发处于不利境地。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反过来支配人。马克思认为,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需要摒弃异化劳动,实现自觉自为的劳动,实现劳动的解放。至此,马克思在辩证吸收黑格尔精神异化和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阐释了其异化劳动理论。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思想为马克思科学分析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揭示劳动异化的过程及其形式奠定了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配第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则为财富之父。”[6]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在他看来土地和劳动结合产生价值,劳动并非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形成于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依据,这就为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开辟了先河。马克思也认识到配第思想的局限性。配第将劳动物化了,他认为劳动仅仅只是满足生存活动需要而存在的必要形式。这为后来马克思区分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有着重要意义。

斯密提出,“劳动是最根本的价格”[7],劳动是最终的价值来源。斯密提出了一般劳动的概念,他从不同形式的劳动中将一般劳动抽象地剥离出来,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重视劳动,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在一切活动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具有巨大进步性的。斯密的观点也具有局限性,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就等于能够用来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3]76他混淆了商品的价值与交换商品的价值尺度,将商品的价值与交换价值等同。他没有明确地指出商品价值是由工资决定还是由劳动时间决定。其后,李嘉图扬弃了斯密二元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他提出:“如果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规定商品的交换价值,那么劳动量每有所增加,就一定会增加劳动商品的价值,劳动量每有所减少,其商品价值也必然减少。”[8]他认为一切物品价值的大小与他们的生产过程所投下的劳动量成比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但斯密将价值和价格两者等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劳动在人类物质生活中有着基础地位,为马克思突破生产过程进而以全部实践活动作为考察对象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劳动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劳动思想是马克思劳动观的又一理论来源。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原始积累对劳动人民的压榨。莫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对广大贫困劳动群众掠夺的基础之上的,资本家把农民与土地分离,占有生产资料,农民出卖自身劳动以维持基本生存。傅立叶、圣西门、欧文批判地汲取先驱者的学说,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思想。傅立叶认为,资产阶级所谓的最先进的社会形态也不过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资本主义制度是万恶的源头,劳动使人遭受痛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更像是奴隶制度乔装之后的卷土重来。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斥着暴力的极端颠倒是非的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之下,人成为了机器的奴隶。在对生产的描述上,他创造性地把新社会生产唯一的目的定位为“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为后来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提出以及劳动解放论思想奠定了基础。欧文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是异化的根源。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家雇佣工人,付给工人远低于工人通过劳动创造出的价值的工资,由此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达到剥削工人获取超额报酬的目的。工人生产越多的产品越使自身处于不利境地,劳动者被异己的力量支配。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剖析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深刻认识都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二、马克思劳动观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劳动本质论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于劳动本质的思考与探究是研究马克思劳动观绕不开的重要一环。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积极且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与动物的生存本能的活动相比,人类的活动是自由自为的活动。人类这种有意识的、有目地性和有计划性的活动即为劳动。

劳动促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在劳动的作用下,人从动物界中剥离,逐渐产生了人类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人类通过劳动摆脱了最初的动物状态。”[9]76马克思认为,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会有精神需求。这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又一次确证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4]96-97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原始生存本能,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还产生了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人与人之间也逐步建立起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因而,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和货币理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理论等核心内容与观点。

1.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物对于人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两种属性不能同时拥有,商品拥有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出去。二者统一性表现在任何成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同时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

2.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有形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別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劳动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商品的价值通过什么来衡量和界定并最终表现出来的问题,即商品的交换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1]49劳动产品都包含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交换是劳动产品变为商品必不可少的过程。

4.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原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不总与价值相一致,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通过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遭遇的凄惨境遇,抽丝剥茧找寻异化劳动形成的因素,再通过分析其成因引出了人“类本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4]96人的类特性即人的“类本质”。异化劳动则是使得人被奴役、被支配,阻碍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通过分析异化劳动的逻辑结构,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形式。第一,劳动本身异化。劳动的自愿性消失,强制性成为主要特征,劳动本身则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第二,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成为支配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自身就愈加贫困,劳动者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所奴役。第三,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类本质是区别于动物的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束缚和剥削关系的压迫下,人类活动都被异己的劳动本身所掩盖,更不要提人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的其他发展性需求。生命的机械运动与精神世界的虚无将长伴一生。第四,人与人相异化。人与自身的异化,他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占有他劳动产品的他人;人与他人之间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是通过人与他人的关系来体现的。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就是人与人相异化。”[10]劳动者不是自由自为的劳动,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也不属于他自己。

在异化劳动中,人的生存本能支配了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变成了维持其肉体生存的手段。有意识的能动性的人与本能生命活动的动物没有区别。劳动者的活动受制于生存本能和受制于异己力量的支配。劳动使其感受不到人之为人的快乐,而是感受到被支配和被控制的恐惧。马克思说:“正像他使他自己的活动同自身相异化一样,他也使与他相异的人占有非自身的活动。”[11]异化劳动使得人的身体、意识以及人改造的自然界实践活动都不属于人本身。

(四)马克思劳动解放论

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是马克思解放理论的重要一环。政治解放是政治前提,劳动解放是现实基础,人的解放是终极目标。劳动解放不是终点,它是让无产阶级挣脱资产阶级奴役的枷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阶段。劳动解放其核心内涵有着双重性,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劳动解放人揭示了劳动对人类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身意识局限中解放的积极意义。而解放人的劳动解释了劳动在解放人的过程中必然会起到的消极作用。

劳动解放人是指劳动对人的有用性,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人从自然中解放,人通过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来摆脱自然对人生产生活实践的种种制约,逐步摆脱自然神秘,并从蒙昧状态中突围。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实现自觉、发展性、创造性的劳动。第二,人从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中解放。人通过消灭一切产生异化劳动和剥削关系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摆脱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和生产奴役。工人在社会中获得平等参与和自由选择劳动的权利,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和享有劳动成果。第三,人从自我意识中解放,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必然孕育出落后的、腐朽的社会意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民主、平等并非超阶级的民主,也并非广大人民共有的民主,人民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从这种不平等、不自由的社會制度中挣脱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劳动消灭当前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进而摆脱不合理的社会意识的桎梏。解放人的劳动则是指人类在通过劳动不断解放自身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消极方面。解放人的劳动意指人从劳动中获得解放,也隐含有“无须劳动”之意。马克思的“无须劳动”不是指不劳动,而是指要摒弃一切无用劳动。摒弃无用劳动是指对于整个人类发展进程而言都是毫无益处的甚至是阻碍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应该是为了实现人的最终解放的劳动。

三、马克思劳动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划时代的人类劳动观的智慧结晶。在当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背景之下,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观对于稳定经济发展态势、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民物质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马克思劳动观是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劳动的科学认识。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的历史。我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实现了民族独立,实现了经济腾飞奇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要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职业无贵贱之分,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任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付出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使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都能得到尽量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回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得到法律的保护,完善劳动和就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引导劳动者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自主自为发挥才能和智慧。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就曾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2]马克思劳动观对我国新阶段正确认识劳动产生根源性的影响,对我国劳动者积极投身社会建设、追求现世幸福和实现人生价值有着激励作用;有利于引导我国劳动者树立平等的就业观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对知识、对劳动人才、对劳动创造的推崇,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传统美德。

(二)运用马克思劳动观引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寻找异化劳动产生的社会因素,进而要求解决异化劳动问题,并描绘出了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蓝图。马克思劳动观蕴含了深刻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和谐劳动对缓和劳资矛盾以及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让全社会的劳动者都能从劳动中体会快乐,通过劳动创造幸福,并让劳动者更体面地劳动、更有尊严地生活。当前我国由于不发达的生产力仍旧无法实现共产主义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高度和谐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前无法完全避免社会生产劳动领域的劳动异化,但仍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以减小异化劳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马克思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13]“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14]。因此,要重视人的主体作用,让人更有尊严、更体面地劳动。首先,要保障社会成员的劳动权利和劳动尊严,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人的劳动能力和创造力;其次,完善分配制度以保障劳动者应得的报酬;最后,完善劳工立法以保障劳动者的合理诉求。体面劳动是克服异化劳动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低层次的阶段。克服异化劳动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实现和谐劳动。要实现和谐劳动,需要国家和劳动者双方相互作用,国家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劳动环境,以人人平等理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则要提升自我并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和获得自我认同。因此,要让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劳动者获得同等的尊重和同等的权利。让所有的劳动者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劳动者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14]劳动者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自由自主的选择权利,有了良好的提升劳动能力的发展渠道,才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和谐劳动关系,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推动作用。

(三)马克思劳动观对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劳动观蕴含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要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之下的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消除人的劳动异化,劳动异化的消失建立在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的瓦解基础之上,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而现阶段,按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无法实现产品的按需分配。因此,需要遵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秩序、有效用的运行离不开遵循价值规律。以价值规律为指导,不断调节生产关系中不合理成分以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促進人类的全面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全人类的未来、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过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家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不断扩大生产,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弱点与资本的扩张性的特点,使得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发生,周期性的破坏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向前发展,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界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一切财富创造的基础。因而,要避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尊重价值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政府调控来减少资本无序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破坏。让劳动者在更公平、有序的环境中劳动,以劳动创造价值,用劳动实现个人价值,让劳动不再只是维持劳动者生存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马克思揭示异化劳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阐述劳动价值论的规律性认识无一不为实现一个终极的目标——实现人类的劳动解放,给人以更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劳动者的智慧,促进技术创新,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断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杨适.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评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3.

[6]威廉·配第.赋税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97.

[7]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3.

[8]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4.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

[12]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2).

[13]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14]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作者:李露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论文 篇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与旧劳动价值论根本对立的理论

[摘 要]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甚至将其当作后者的一个别支,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各种曲解的产生原因之一。实际上,二者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完全不同的理论。旧劳动价值论仅仅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劳动是交换价值的来源,其中有的从生产成本角度,认为一切成本归根到底是劳动成本;有的从先天的道义角度,认为劳动理所当然地必须得到交换价值的回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它不再把劳动仅仅看成个人的活动,而是看成创造历史的作为总体的“社会劳动”,个人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着人与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集体生命的结晶的价值实体,通过使用价值载体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活生生的物质化的社会关系。于是通过社会总劳动所生产的全社会的产品体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物化的社会关系体系。

[关键词] 旧劳动价值论; 社会总体性; 物化的社会关系

关于商品的交换价值到底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问题,经济学思想史上早就出现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交换价值的来源。威廉·配第把价格区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用今天的话语系统讲,自然价格实际上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而政治价格则是指商品交换价值的市场表现——市场价格。政治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交换价值)而波动,而自然价格(交换价值)则均取决于劳动,劳动量是货币和其他商品得以比较和交换的基础。斯密严格地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提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但他同时又认为 “无论是谁,只要自己的收入来自自己的资源,他的收入就一定来自他的劳动、资本或土地”。[1 ]1、47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后来演变为经济学领域的两派的争论。大卫·李嘉图则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提出“每件物品的实际价格,每件物品对于那些想得到它的人的实际成本,就是获取它时所耗费的辛劳”,[2 ]由此建立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理论体系。而认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正因如此,西方经济学界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质上就是全面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学派的一个别支。例如,马克思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说,“这个理论(马克思的)与其说是一般价值理论,不如说是来自李嘉图的费用理论”。[3 ]400由此把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致命缺陷加到马克思的头上,用于反对马克思。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受各种不当批评与误解的重要原因。实际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哲学思想与理论内涵上,与他之前的各种劳动价值论具有天壤之别,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论。把二者混淆起来,产生了当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各种曲解与误会。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旧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顾海良、张雷声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未创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之前,曾是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4 ]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劳动价值论的原因是什么?导致这一事实的原因,主要是早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理论判断失误,还是旧劳动价值论本身的错误所致?他们后来又为什么会成为他们自己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者和最坚定的捍卫者?搞清楚这个问题,对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对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旧劳动价值论的区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李嘉图等人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关于交换价值的理论主要有两类:有人认为交换价值取决于商品的效用,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他认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 [5 ]而另一派主张交换价值取决于商品的生产费用(成本),而劳动是最终的成本。亚当·斯密说:“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6 ]大卫·李嘉图进一步论证生产成本说到底是劳动:“有些商品的价位是由其稀缺性所决定的。劳动不能增加它们的数量……然而,这些商品仅占市场正常交换商品的很小部分。迄今为止,人类所需要的商品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劳动获得的。”因此“每件物品的实际价格,每件物品对于那些想得到它的人的实际成本,就是获取它时所耗费的辛劳”。[2 ]这是从成本角度来理解的劳动价值论。

以上两种关于交换价值的理论当然不会获得马克思、恩格斯的赞同。如果从个体经济行为来理解商品的交换价值,无论是效用价值论还是成本价值论都无法充分解释交换价值本身。而在成本价值论中,李嘉图将劳动作为唯一的成本,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就每一项微观的生产实践来说,毕竟存在着非劳动的成本——土地、矿山等自然资源的成本。而且,我们知道,商品的交换价值至少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成本,第二是利润。如果把交换价值的来源仅仅看成由劳动成本(即人力成本)所致,劳动成本决定了商品的全部交换价值,那么就无法真正解释利润的来源,因而也就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秘密。因此,这样的劳动价值论无法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完全接受,他们反对这种劳动价值论是有充分理由的,而不是他们当时的理论失误。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两个角度出发,对旧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批判。由于他们自己还没有找到对交换价值的科学解释,还没有发现旧劳动价值论中的合理成分,这些批判还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而只是他们不成熟甚至有些不正确的理论直觉。而在他们的直觉中,已经包含着他们独特思想的萌芽,也包含着旧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的致命的错误:

一是从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上,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将连同斯密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学”都作为“从商人的彼此妒忌和贪婪中产生的”科学,“在额角上带有最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烙印”。而且“经济学家离我们的时代越近,离诚实就越远。……李嘉图的罪过比亚当·斯密大,而麦克库洛赫和穆勒的罪过又比李嘉图大”。[7 ]56、59

二是从科学性的角度进行的批判。恩格斯说道:“物品的价值包含两个因素(指生产费用与效用——引者),争论的双方都要强行把这两个因素分开,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是徒劳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决定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然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目前的情况怎样呢?我们看到,它的每一个方面都叫嚷自己是整体。” [7 ]65可见他主张成本与效用二者结合决定商品的“比较价值”,劳动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马克思深受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可以说二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后来在他们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在批评用“合乎人性的观点”来解释宗教观念、工资现象之后,提出下述对当时的价值理论的反对意见:“最初, 价值看起来确定得很合理:它是由物品的生产费用和物品的社会效用来确定的。后来才发现,价值是一个纯粹偶然的规定,这个规定根本不需要同生产费用和社会效用有任何关系。工资的数额起初是通过自由的工人和自由的资本家之间的自由协商来确定的。后来却发现,工人是被迫让资本家去确定工资,而资本家则是被迫把工资压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强制代替了立约双方的自由。商业和其他一切国民经济关系方面的情况也都是这样。” [8 ]这段话表明,明确反对根据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个人行为(效用和成本,包括劳动成本)作为决定价值的东西,而主张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来解释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形成。从上下文来看,这里的“一个纯粹偶然的规定”实际上指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进行的强制规定。这表明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确立了从社会关系角度来解释交换价值的取向,虽然当时他们尚未找到这个问题的科学答案,以致把将社会关系对价值的强制规定表述为“一个纯粹偶然的规定”。

(二)马克思对蒲鲁东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批判

如果说上文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旧劳动价值论的怀疑与反对,还是其理论尚未成熟时期,那么,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劳动价值论”的猛烈而辛辣的批评,则是他们在成熟时期的观点。马克思在1859年说过,“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9 ]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是这样批判蒲鲁东的劳动价值论的:“蒲鲁东先生在政治经济中的全部发现——‘构成价值’是什么呢?只要承认某种产品的效用,劳动就是它的价值的源泉。劳动的尺度是时间。产品的相对价值由生产这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来确定。价格是产品的相对价值的货币表现。最后,产品的构成价值不过是体现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所构成的价值。像亚当·斯密发现分工一样,蒲鲁东先生也自以为发现了‘构成价值’。” [10 ]88乍看起来,蒲鲁东的这些“发现”似乎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样,因为都主张“劳动就是它(指产品——引者)的价值的源泉。劳动的尺度是时间。产品的相对价值由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确定。价格是产品的相对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二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蒲鲁东的这种劳动价值论只是基于对个人行为分析的理论:它认为个人既然花费了一定的劳动就应当取得等量的劳动的回报,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是公平合理的社会。因此,在这里作为商品交换价值来源与尺度的“劳动时间”是个人的劳动时间,个人的劳动时间之所以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这是合乎人性的先天的理性要求,应当根据这个先天理性要求来建立平等的合理的社会。所以马克思说:“被蒲鲁东先生当作由劳动时间先天决定交换价值中所得出的结果,大概只能用下面的这种规律来说明:今后产品应当完全按照花费在产品上的劳动时间来交换。不论供求关系怎样,商品的交换应当永远像商品的生产量完全适合需求那样来进行。” [10 ]103

然而劳动之所以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量之所以成为价值的尺度,并不是由于从个人本位的立场出发所要求的“公平合理”,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性所至。在这一点上,蒲鲁东的基于个人主义理性的“劳动价值论”,比李嘉图基于“成本论”的“劳动价值论”还要落后与退步:因为“成本论”虽然也以个人经济活动为本位,但成本毕竟是一种由社会施加在个人之上的客观现实。所以,马克思严厉地批评蒲鲁东“劳动价值论”的这种退步:“李嘉图给我们指出资产阶级生产的实际运动,即构成价值的运动。蒲鲁东先生却撇开这个实际运动不谈,而‘煞费苦心地’去发明按照所谓的新公式……来建立世界的新方法。李嘉图把现社会当作出发点,给我们指出这个社会怎样构成价值;蒲鲁东先生却把构成价值当做出发点,用它来构成一个新的社会世界。” [10 ]92-93正因为蒲鲁东主义的这一根本缺陷,它成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才予以严厉批评。不幸的是,马克思当年所批判的蒲鲁东劳动价值论的这些观点,今天却被某些人当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能容忍的理论曲解。

应当承认,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为了反对蒲鲁东,自然要树立一个理论权威,以有利于自己的论战,所以马克思有意抬高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达到批判蒲鲁东劳动价值论的目的。这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马克思是李嘉图理论的继承者。这是一种根本性误解。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是: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当时对工人运动产生广泛影响的蒲鲁东的劳动价值论,不但不是什么“新的伟大理论”,而且是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拙劣剽窃,同时也是一种理论的倒退,从现实考量向空想的理论倒退。这样,通过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相比较,从理论上彻底摧毁了蒲鲁东的理论根底。于是,马克思为了集中力量批判蒲鲁东,忽略了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马克思这种论战策略是成功的,但也给后世人们误解马克思,将他视为李嘉图的理论继承人,提供了口实和所谓“经典依据”。我们应当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正本质出发来理解这一历史史实,而不能脱离历史情境地断章取义。实际上,马克思自己曾经十分清楚地指出他的劳动价值论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区别,指出:“瓦格纳先生从‘资本论’和季别尔的著作(如果他懂俄文的话)中应该看到我和李嘉图之间的差别。李嘉图实际上把劳动只是当作价值量的尺度来考察,因而他看不见自己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的本质之间的任何联系。” [3 ]400而这种“货币的本质”正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在任何情形下,在商品市场上,只是商品所有者与商品所有者相对立,他们彼此行使的权力只是他们商品的权力。” [11 ]187这种权力关系要通过货币来表现:“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个人的产品或活动必须先转化为交换价值的形式,转化为货币,并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才取得和证明自己的社会权力。” [12 ]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只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物与物的关系(产品与生产过程的消耗物之间的价值关系),而没有看到物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

(三)马克思对旧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的正确性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马克思之所以反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劳动价值论,是因为这些理论仅仅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劳动是交换价值的来源。这些旧劳动价值论,有的从生产成本角度,认为一切成本归根到底是劳动成本;有的从先天的道义角度,认为劳动理所当然地必须得到交换价值的回报。而在发现了唯物史观之后,马克思对商品与劳动的本质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对待劳动的看法上,马克思不仅把劳动看成个人的活动,而是看成创造历史的作为总体的社会劳动,个人劳动是社会总体劳动的组成部分,而正是社会总劳动所生产的全社会的产品体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在这个基础上看待商品,于是不再仅仅从个体的行为上来理解商品的交换价值,而是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的角度,从历史的总体性角度来分析商品交换价值的本质。由此超越了李嘉图以及其他古典经济学家,找到了一种新的立场与新的理论路径来分析商品交换现象。

由此可见,马克思创立了的新劳动价值论,是与基于个体行为的旧劳动价值论(包括蒲鲁东的劳动价值论)根本不同的科学理论——这就是《资本论》的关于社会劳动的劳动价值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劳动价值论。将二者混为一谈,必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陷入旧劳动价值论的困境。现在许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评,实质上正是混淆这两种劳动所产生的乌龙现象。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的本质: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

上述各种关于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理论,虽然在现象上含有某些表面合理的成分,但都没有真正理解交换价值的本质。从而一旦深入到交换价值产生根源时,这些理论必然陷入理论困境中。这是因为它们仅仅从个人行为角度分析交换价值,而没有从社会关系上分析交换价值的本质。

实际上,市场中一切物对物的交换,其背后当然是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虽然只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但不是孤立的个人之间的讨价还价,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全社会总体的社会关系结构产生的现象。每个商品的交换价值实质上是整体社会关系在全社会商品体系中表现出来的物对物的关系。现在,让我们通过实事求是的现实分析,来找到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社会关系。

(一)交换价值的来源:所有权关系

表面上看,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然而从交换的本质和来源看,被交换的对象并非物质材料本身,不是组成商品的分子和原子,而是物的所有权:交换者将某一商品的所有权(包括其衍生的其他产权如使用权等等)让渡他人,以获得他人对另一商品的所有权。所以交换价值本质上是交换双方所拥有的不同商品的所有权之间的社会关系,它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比值关系。没有所有权就没有交换。

那么,所有权的本质又是什么?直接看来,“人对物”的所有权只是人对物的权力,然而实质上它是社会总体结构中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对人的关系。人类社会中除了源于自然的血缘关系外,一切社会关系都不是这种赤手空拳的“裸人”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以物作为媒介来实现的关系,而物品归谁所有,于是成为此人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手段。例如,个人通过对其物品的所有权而发生与他人的交换关系;国家机构与是通过对有组织的暴力机器、传媒机器和物质资源的所有权而实现的相应的社会关系;资本权力是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现对工人的关系,等等。普遍地说,人正是通过对物的所有权,从而拥有对他人的支配权(因为他人以此物作为其生存和发展条件)。因此,所有权本质上是人对人的权力关系,其以物为媒介和工具,也即物质化的人对人的权力关系。

(二)交换价值的所要实现的目的: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

那么,人们将对物的所有权进行市场交换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建立了人们之间的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亚当·斯密对交换价值缜密分析后发现,在市场中人们所具有的对商品的所有权,通过交换过程将转化为对他人劳动的支配权——这是令人惊叹答案。他是这样论证的:“霍布斯说:财富就是权力。……财产对他(指财富的所有者——引者)直接提供的权力,是购买力,是对于当时市场上各种劳动或各种劳动生产物的支配权。他的财产的大小与这种支配权的大小恰成比例,换言之,财产的大小,与他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他人劳动量或他人劳动生产物数量的大小恰成比例。一种物品的交换价值,必然恰等于这物品对其所有者所提供的劳动支配权。”一个人拥有的财富量,“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1 ]26-27

由此可见,交换行为虽然受到交换双方的利益或效用价值的驱使,但商品的交换价值却并非被交换的利益(使用价值)本身,而是为了获得对于他人劳动的支配权,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亚当·斯密初步看到了交换价值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极其宝贵的发现。马克思认识到旧劳动价值论中掩藏的这一合理成分,对其做出高度评价,他说:“我所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从威廉·配第以来的一切这样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相反,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而庸俗经济学却只是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它为了对可以说是最粗浅的现象做出似是而非的解释……”。[11 ]99马克思正是从这个社会权力关系的角度,而不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接受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

但是,由于亚当·斯密的基本思想范式仍然是当时英国盛行的个人主义思想范式,同时由于受到认识条件的限制,他对交换价值包含着劳动支配权的这一发现只停留在胚胎状态,并且包含着许多混乱与错误:他未能,而且也不可能将“支配劳动力”与“支配劳动”二者区别开来,从而不可能将“购买劳动力”与“支配劳动”区别开来,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导致他无法解释利润的来源,因而不能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贯彻始终。而他最根本的缺陷是:他所说的“支配他人劳动”仍然是各自独立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上升到社会总体层次。因此他所说的“劳动”只是个别人的劳动,而不是社会总体的“社会劳动”。因此他的这一思想只能停留在单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不可能建立起从社会总体劳动的角度,解释全社会的交换价值体系如何形成的问题。

实际上,每个商品的所有权,通过交换所支配的劳动,不只是被交换商品内部的个别性劳动,而是社会总体劳动的一部分:因为商品的交换价值能够交换全社会各种商品。因此全社会商品的交换价值体系,交换价值表面上是物与物的关系的比值体系,但其在交换过程中会转化为对全社会劳动总体的支配权力的体系。因而商品交换价值,实际上是其背后的全社会的经济权力关系的物质表现。马克思正是从社会总体性思想发现,追溯作为物与物的关系的交换价值背后的社会劳动总体的经济权力结论,从而把物与物的关系归结为全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把商品中所蕴含的权力归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由此打开了用唯物史观剖析社会经济结构的思想之门。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

[3]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23、30-31.

[5][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9.

[6][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5.

[7]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257.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3.

[10]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摘选[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51-52.

[责任编辑:李君安]

作者:鲁品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跨区分销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历史教课中的时事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