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欣赏论文范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蹈欣赏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舞蹈课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必修课,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教师应以新的进步的教育观念从舞蹈教学的内容、模式、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舞蹈欣赏作为学前本科教育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引领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舞蹈这座瑰丽的艺术宫殿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第一篇:舞蹈欣赏论文范文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探析

摘 要: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在幼儿园的舞蹈活动中我们几乎很少看到有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实际上,幼儿观看“六一儿童节”其他小朋友的演出、小班的小朋友观看大班的哥哥姐姐做晨操、小姑娘被动画片里公主的舞蹈所吸引、小朋友在观察蝴蝶的翩翩起舞的姿态等等,这些都是幼儿的舞蹈欣赏行为。这些行为与其他的艺术欣赏活动一样,都对幼儿的审美素养有所提升。

关键词:幼儿;舞蹈欣赏;观察力;审美素养

幼儿艺术活动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其首要任务就是“感受与欣赏”。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不仅仅是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还要让幼儿能运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中肢体美的外化表现,对其进行理解和初步鉴赏,感染幼儿的心灵,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舞蹈欣赏活动使幼儿能够由欣赏单纯的舞蹈作品,发展到对于生活中有节奏,有韵律的事物表现出的动态美都能有感情的欣赏它,带给他们的不同心理感受,形成幼儿积极、独特的审美观。

舞蹈艺术是人作为主体,通过优美的肢体造型来表达情绪情感的。在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肢体动作就是最好的弥补手段。幼儿阶段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舞蹈欣赏活动为其提供了大量富于美感的形象,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综合的作用,让幼儿感受欣赏内容的美好,让他们的身体作为载体去逐步表达情感。在欣赏活动中幼儿对于形象的认识,可以转化到将来他们对于世界的掌握,从而以审美的眼光掌握他们的世界。例如:小朋友看到柳树在随风飘动,可以引起他对柳树动态的关注,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甚至可以用手臂的动作来模仿和表演。长期的审美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引导也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更加多地体验到外部世界给他们带来的审美乐趣,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中。例如:我们给幼儿欣赏芭蕾舞蹈,并不是要求他们欣赏完以后一定要学会芭蕾舞蹈的动作,而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该类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种类的风格的一种身体姿态,感受另外一种高贵、挺拔的姿态和气质。长此以往,幼儿会出现自己独特审美观的萌芽,为将来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1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内容的选择

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包括了幼儿欣赏舞蹈艺术作品、欣赏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自然现象呈现的动态美。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生活美是一种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不同年龄段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幼儿能力发展情况进行选择。

第一,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可以选择艺术美中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内容和形式,带有模仿性很强的动物形象、姿态的舞蹈作品;选择欣赏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的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舞蹈动态,例如:小猫伸懒腰、玩耍时的动作,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态等都可以给幼儿开展舞蹈欣赏活动。

第二,4~5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可以选择描绘儿童生活的舞蹈作品、幼儿感兴趣熟悉的童话剧等。例如:舞蹈《十一点半》、幼儿童话舞剧《丑小鸭》等;适当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幼儿熟悉的事物、舞蹈形象以外,还可以欣赏幼儿生活中不常见的舞蹈形象,欣赏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例如:企鹅笨拙的走路样子等。

第三,5~6岁幼儿舞蹈欣赏的内容则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的同时注意活动的可延伸性。例如,欣赏完芭蕾舞蹈以后可以尝试自己垫着脚尖跳舞等。还可以选择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欣赏自然环境中有代表性舞蹈动态,并能够分析其特点。

2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2.1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内容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舞蹈是美育手段之一,传情是舞蹈艺术的特点。舞蹈的思想性必须通过艺术性来体现,所以幼儿舞蹈欣赏内容选择时既要考虑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例如,欣赏幼儿舞蹈《我不上你得当》,通过对舞蹈内容的欣赏,让幼儿懂得我们不能随便地跟陌生人离开,面对“好吃的”、“好玩的”等等诱惑,要坚决抵制。这就是舞蹈作品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体现了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2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为幼儿选择的舞蹈欣赏活动内容应该是生动、活泼、有模仿性和趣味性,能够反映幼儿日常生活,是幼儿能都理解和接受的。动作简单、形象、健康、活泼、大方,确切地表达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例如,我们要选择《天鹅湖》的片段作为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作为成人或许更喜欢欣赏“黑天鹅”32圈的旋转技巧、“天鹅之死”的凄美动人,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会更喜欢“四小天鹅”的音乐节奏和动作特点,他们会对“小天鹅”的脚上动作更加关注。所以我们选择的欣赏内容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活动的目标,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2.3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形象化、具体化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和具体的,因此舞蹈教材要形象化、具体化,抽象的内容和动作是幼儿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例如:舞蹈《罂粟花的眼泪》这个舞蹈作品,舞蹈通过服装和道具的配合,表现了吸毒者血与泪的控诉,对于成人来说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但是这样的作品对于幼儿来说,题材过于沉重,表现形式太过抽象,服装和灯光也以阴暗为主,不适合作为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

2.4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社会化、多元化

教材的内容除了有幼儿生活、社交生活内容外,还要有自然界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受到教育,还可以使教育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同时选用优秀的国内外的舞蹈作品,还能够使幼儿获得多种多样的情绪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例如:给幼儿开展以“小鱼游”为主题的舞蹈欣赏活动。我们可以选择鱼缸里小鱼“游”的动作让幼儿欣赏,感受小鱼吐泡泡、喂食等场景里欢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欣赏舞蹈《小金鱼》,通过舞蹈动作来感受小金鱼和同伴之间游戏的动态,能更大程度使幼儿获得多种情感体验,是欣赏内容多元化的体现。

3 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想象性、活动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3~6岁的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音乐和舞蹈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阶段正是培养幼儿的舞蹈感受力、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人在认识一个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开放的感知觉通道越多,对于该事物的认识就会越全面、越丰富、越深刻。教师在进行舞蹈欣赏活动时,不仅要让幼儿的视觉感官参与,也要让幼儿有听觉、运动觉、触觉的多感官参与。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演舞蹈,进行最直接的感知体验。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舞蹈欣赏能力的差异性,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指导也要分年龄段开展。

3.1 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喜欢观看运动中的物象,这为开展舞蹈欣赏活动奠定了基础。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也是该阶段幼儿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的表现方式为后继的舞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1)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开展活动。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喜欢欣赏舞蹈动作,对欣赏对象中各种形象,动作感兴趣。所以这个年龄段我们不管是舞蹈欣赏内容的选择也好,欣赏活动的组织也好,都要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开展活动。幼儿对舞蹈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以后的舞蹈活动。幼儿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幼儿对这个舞蹈题材的以往经验来引导,也可以通过幼儿没有见过的事物,增加他的好奇心来引导等方式灵活处理。例如,幼儿欣赏幼儿舞剧《丑小鸭》,就可以结合幼儿认知的小鸭子的形象和走路的动态来引起幼儿的关注,进而联系自己在幼儿园和小伙伴的相处情景展开欣赏活动。

(2)挖掘丰富的舞蹈审美资源,拓展幼儿的舞蹈欣赏体验。舞蹈欣赏活动绝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作品,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作舞蹈欣赏活动的素材,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元素是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并好好的引导幼儿来激发对舞蹈的兴趣。一定不能局限于日常教学活动。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在户外散步, 看到大雁飞过,候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大雁飞过的队形,飞翔的姿态进行欣赏和表演,把生活中的现象和幼儿的身体动作、姿态结合在一起,丰富、提高幼儿的欣赏体验。

(3)合理控制舞蹈欣赏活动的时间。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在有效的时间段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要选择舞蹈欣赏内容的时间,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能引起幼儿兴趣。欣赏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制定欣赏内容,更好地开展舞蹈欣赏活动。

3.2 4~5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和自己偏爱的情节,比如小女孩喜欢宫廷舞蹈,小男孩更喜欢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以此为基础组织相应的舞蹈欣赏活动,教师应该在满足幼儿舞蹈欣赏需求的同时,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在指导该阶段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时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对欣赏的舞蹈作品的自我感受。敢于表达是树立幼儿审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给每个幼儿表达自己审美倾向的机会。在幼儿完成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过程后,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幼儿对刚才欣赏的舞蹈作品的内容进行描述,并且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加深对幼儿舞蹈作品的印象,提高幼儿的舞蹈感受力。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强调作品中希望幼儿能够理解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的主题,使幼儿的舞蹈审美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培养每一个幼儿的艺术感受非常有意义。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但不是说欣赏完舞蹈内容后必须要表演相应的舞蹈动作,才表示他完成了舞蹈欣赏活动。

(2)舞蹈欣赏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这个阶段的幼儿舞蹈欣赏能力比3~4岁有所提高,能逐渐理解舞蹈作品中简单的动作含义,对不同的舞蹈种类分辨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我们可以先对欣赏的内容对幼儿加以引导,然后再欣赏,也可以让幼儿先欣赏以后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再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欣赏;同样的,可以选择反映同一或接近主题的舞蹈作品让幼儿欣赏,使得幼儿较好的感受该类作品的艺术特征。还选择风格差异性较大的舞蹈作品让幼儿对比,以感受不同风格作品带来的艺术感受,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对比欣赏选择的作品虽然要求有差异,但是彼此间应该是有联系的。这样就能更好地在欣赏过程中的增加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

(3)帮助幼儿学会欣赏舞蹈作品的方法。幼儿在开始欣赏舞蹈作品时,往往是听声音、看画面的过程,只知道用“很漂亮”、“很美丽”等语言表述自己对舞蹈作品的认识。随着幼儿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舞蹈作品的构成元素上欣赏并评价。从细节入手引导幼儿欣赏是进入舞蹈欣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发现美的重要方法,为下一步艺术表现奠定基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舞蹈欣赏理论知识,能够较严谨的分析舞蹈作品。例如:我们欣赏傣族舞蹈,就可以从手的细节动作和变化等方面引导幼儿进行欣赏,还可以通过幼儿对舞蹈服装、舞蹈背景等内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来拓展组织开展专题性的舞蹈服装欣赏等活动。

3.3 5~6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观察力的发展,能够关注到更加丰富、细腻的肢体语言,对舞蹈的服装、道具、灯光等元素的欣赏能力也有所增强。所以在幼儿舞蹈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

(1)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要逐渐倾向于对舞蹈情感的欣赏。舞蹈艺术由于综合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等其他门类的艺术特征,其情感表达与其他门类艺术相比更容易被幼儿感受到。该年龄段的幼儿虽然对舞蹈作品欣赏经验的积累,感受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更大的进步,他们能对舞蹈作品中的动作、队形变化产生更大的兴趣,并能基本理解到这些动作和队形在舞蹈中的魅力。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更加关注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欣赏幼儿舞蹈《宝宝会走了》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幼儿关注幼儿“学步”过程中的可爱与滑稽的动作,更应该让他们体验到坚韧的精神和成长的快乐。

(2)鼓励幼儿对舞蹈作品有个性的评价。幼儿通过舞蹈欣赏,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舞蹈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评价标准。教师再鼓励幼儿用自己理解的动作来表达舞蹈作品中的某个动作或者某一场景,提高幼儿的舞蹈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幼儿在傣族舞蹈欣赏活动中可能会更关注的演员的手指甲很长。那么,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幼儿的关注点与我们的欣赏活动目标不符合,要认同幼儿的欣赏感受和评价。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长指甲”是为了让孔雀头部的动态更加形象的原因,然后鼓励幼儿再次表达其他的感受和评价,甚至提出肯定和表扬。

(3)舞蹈欣赏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由于舞蹈艺术的表演性较强,我们要区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欣赏方式,教师应当鼓励幼儿使用肢体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能使用语言或绘画等手段来描述肢体动作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比如:让幼儿自己表演舞蹈,并且鼓励大家相互评价,或者让家长带着幼儿观看舞蹈表演等。总之,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应该是多样性的、长期的,让审美评价成为幼儿评判周围事物最常用的方法。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舞蹈兴趣的方法之一,它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扩大了眼界,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舞蹈欣赏活动不再是一种被动观看或倾听的活动,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欣赏的过程,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甚至是一种更好的欣赏方式。

参考文献:

[1] 郭亦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印英.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吴珺,史红茵.幼儿教师舞蹈基础[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4] 许卓娅.韵律活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

[6] 许卓娅.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幼儿园集体舞蹈音乐教学指南[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高月梅.幼儿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8] 蒋丽娜.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9] 孙玲.浅谈幼儿舞蹈与综合素质培养[J].

[10] 孙丽娜.论如何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J].

[11] 杨梅.幼儿舞蹈欣赏教学的艺术[J].

[12] 吴邵萍.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J].

[13] 周一薪.在舞蹈欣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J].

[14] 屠锦英.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价值评析及当代启示[J].

[15] 王印英.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新理念[J].

作者:焦芙蓉

第二篇:浅谈本科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舞蹈欣赏的方法

舞蹈课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必修课,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教师应以新的进步的教育观念从舞蹈教学的内容、模式、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舞蹈欣赏作为学前本科教育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引领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舞蹈这座瑰丽的艺术宫殿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通过欣赏舞蹈,依据舞蹈的特征认识舞蹈,学生可以感受舞蹈、喜欢舞蹈、乐于舞蹈。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教育工程,是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熏陶,构建人的审美心理,达到陶冶心灵、整合人格的目的。以往学前教育舞蹈授课采取的是继承性、模仿式的授课模式,教学主要采用以传统的教学经验、方法、原则来提升舞蹈技能,舞蹈欣赏少之又少,学生学会的仅仅是舞蹈技能的表象,舞蹈的情感、舞蹈的语言、舞蹈的欲望等无实质性提升。通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思考,我认为目前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和教学方法上应大胆改革,加大舞蹈欣赏的教学比重,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舞蹈这座瑰丽的艺术宫殿中汲取艺术的养料,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和陶冶。通过欣赏舞蹈,依据舞蹈的特征认识舞蹈,学生可以感受舞蹈、喜欢舞蹈、乐于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美为基础,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人体的造型和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舞蹈,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舞蹈造型的审美和感知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表现媒介的艺术,舞蹈欣赏首先应当从人体造型的审美感知入手。舞蹈是展示人体美的最生动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将人体的自然美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能够通过各种动作造型,将人体的情态美全方位的展示出来,使观众真切的感受到人体之美和生命之美,从而得到情感激励,使人更加热爱生活,更好地生活。

舞蹈造型的审美感知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对人体自然美的欣赏。形体美是人体语言最本真的一面,也是舞蹈艺术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之一。人体的自然美具体表现为身材匀称,曲线优美或肌肉强健,而这正是学生在学习舞蹈中对自己形体强烈的不自信以及畏难之所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赏析形体训练的视频,通过观看、对比、评析总结出形体美的重要性:良好的形体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持之以恒的训练达到的,从而树立形体训练的信心,调动学生形体训练的积极性;二是对舞蹈造型象征与暗示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舞蹈借助于人体造型诱发人的想象和联想,使观众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舞蹈艺术造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把握舞蹈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思想。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理解和把握舞蹈造型的象征与暗示意义。在教学中欣赏舞蹈《千手观音》,首先让学生了解该舞的背景是张继刚导演为中国聋哑人这个特殊群体量身打造的。该舞主要由21名舞者通过42只手眼纵列叠加从而形成一头多臂多眼的效果,再现“千手观音”形象。其中舞者的移动并不明显,该舞主要通过多方位、小角度的变化,扬长避短地以张弛有度、灵活多变的造型弥补了舞蹈空间不足。舞者们用灵性的眼神、舞动的指尖、曲线美的动作舞出云冈石窟所展示的中华文明绚丽之色彩,从而完美诠释了张继刚编导“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就有千只手来帮助你;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千只手帮助别人”的创作初心。

二、舞蹈动作的欣赏分析

对舞蹈动作进行欣赏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轻与敏,即动作轻灵敏捷,自由舒展。舞蹈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的动作笨重而不舒展。在教学中通过欣赏芭蕾舞《天鹅湖》,感受芭蕾舞一招一式动作的轻灵与舒展。舞者脚尖轻轻一立,延展的手势、挺直的后背、优雅的脖颈微微向上,像是天鹅高傲的宣誓;舞者脚尖轻轻一点,如雪花飘落,修长的双腿舞动着、旋转着,裙摆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光芒,就像夜里的星空耀眼而迷人。舞者轻灵而舒展的舞姿伴着轻快短促的乐声,时而旋转时而跳跃,天鹅的完美尽显眼底。舞蹈轻敏带来的美感也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二是柔与洁,即动作干净,刚柔相济。舞蹈教学中学生们的动作拖沓而僵硬,显得不干净。在教学中欣赏古典舞《爱莲说》,感受舞者邵俊婷用行云流水的肢体语言展示了东方女性古朴典雅之美;用欲诉还休的肢体动作刻画如荷花般洁身自好,不卑不亢、傲然独立的君子品格。正是舞蹈中舞者不拖泥带水的动作以及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的肢体语言,把诗作中对荷花的礼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用古典舞语汇作出了新的诠释。从而古典舞刚柔相济的韵味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三是稳与健,即动作稳健,富于活力。舞蹈教学中学生们脚下控制不好、重心不稳,身体飘。实际上良好的肢体动作必须有一个稳定感,脚跟要站稳,身体中心必须有平稳感。在教学中欣赏当代舞《红蓝军》,舞蹈中舞者们稳如泰山,将“双飞燕”、“飞腿”、“射雁大跳”、“飞脚”、“旋风空转”等一系列传统技巧变成舞姿,既展现了舞者扎实的技术功底,又展示了当代战士勇敢无畏的精神气质及大无畏的英雄形象。不难看出稳健的肢体动作与扎实的基本功密不可分;四是准与协,即动作规范,动作协调。在教学中欣赏傣族舞蹈《邵多丽》,舞蹈造型丰富,动作柔美,自由灵活,将生命的活力表现得十分充分。与此同时,动作干净利落,节奏感强。每一个舞者的动作纯真自然,美感十足;五是美与韵,即动作具有美感,形神兼备,舞蹈有韵有味,有情感。在教学中欣赏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旗袍舞片段,一群身穿旗袍的上海女人出现在舞台上,剪裁合身的旗袍是上海主妇最普遍的着装,时尚的发型和不露痕迹的妆扮反映出上海女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手中的蒲扇和脚下的小板凳是弄堂、石库门家家必备的家用品。编导将这些感觉和生活场景高度凝练,抽象出一段舞蹈,舞者们的曼妙舞姿把上海女人的风韵体态、生活状态甚至精神状态非常细腻传神地刻画出来,把舞蹈的美与韵诠释到极致。

三、音乐、灯光和服装等的欣赏

舞蹈是贯穿着节奏和韵律的艺术。舞蹈的节奏和韵律是借助于音乐来表现的,舞蹈离不开音乐的配合,离开音乐的配合,舞蹈很难取得强烈的美感效果。现代舞台舞蹈还十分重视灯光的打造、情绪的表现和色彩的美化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欣赏舞蹈还应该关注其灯光、服装和道具的配合等,这样才能更全面和更深透的理解舞蹈,同时也才能获得更加充分的美感享受。例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以红色谍战为题材的舞剧作品,通过舞剧诠释这样一个深入人心且情节复杂的故事,在兼顾舞蹈性的同时,还要准确地表现戏剧情节,升华情感。此剧的灯光、舞美、多媒体和服装设计可谓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四、舞蹈思想与情感的分析

舞蹈艺术以抒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之情为主要内容,同时也表达一定的思想。对舞蹈思想和情感的把握主要是通过对舞蹈形象的分析来实现,最终体现在对舞蹈造型、动作、音乐等的分析上。在舞蹈教学中不难发现解决了肢体动作的协调后,学生们对音乐情绪,对舞蹈情感的表现往往是舞蹈学习瓶颈之所在。因而加强对优秀舞蹈作品的赏析,感知不同作品舞蹈音乐、思想的诠释及共鸣也是舞蹈欣赏中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原创现代蒙古舞剧《蓝印》。民族舞蹈是中华之隗宝,而《蓝印》突破了民族舞与现代舞的界限,加强了融合,代表了新时代舞者把继承、发扬、创新为己任,用最真实的声音诠释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全新思考。在欣赏中让学生们了解舞剧的背景、历史及文化很有必要。《蓝印》剧名来自于蓝斑人,蒙古斑。一直被人们称作蒙古人独有的印记。此剧是以一个生活在都市的蒙古青年尋找生命之源为主线,讲述失去草原,失去文化,失去信仰的年轻人,对于新旧文化无法融合并在边缘徘徊的孤独无助的现状,并通过寻找祖先的点滴生活智慧从而找寻心灵出口的故事。《蓝印》也正如其名,希望将这种坚韧、淳朴、至真的精神在新时代找到出口并永久留存。《蓝印》以草原萨满文化再现与现代舞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挖掘人们心中隐藏的感情并加以诠释,赋予了原创民族舞蹈文化以时代感。《蓝印》在音乐制作上突破了民族传统音乐的局限,更多的采用了世界音乐以及实验、电子音乐等;舞美方面邀请了国内前沿舞美师进行全新创作;舞台灯光音效设计上至真至纯地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超脱于现实的感官体验。褪去浮华,与自然万物共舞。

舞蹈是美的艺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舞蹈是情的艺术,情在其中,意在其中。让我们通过欣赏充分感受舞蹈的美,喜欢舞蹈、乐于舞蹈。

作者:杨洁

第三篇:舞蹈音乐欣赏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建设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而舞蹈音乐欣赏正是其中一门课程,因此,对其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通过课程问卷调查、成绩分析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当前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养、课程兴趣、期望及建议方面的教学现状和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现状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音乐欣赏;舞蹈音乐;现状;策略

在艺术领域,各门类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舞蹈与音乐一样,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即两者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舞蹈是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而音乐正是为舞蹈动作行为提供了一种规则的依据,并作为配乐为舞蹈艺术服务,音响动态赋予了舞蹈外在的节律和内在的神韵,并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与舞蹈动态构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复调美。由此看来,舞蹈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对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舞蹈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第二,能够帮助舞蹈者产生灵感、开发思维,创作和表演出更为优秀的舞蹈作品。即通过舞蹈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教学,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编舞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舞蹈配乐;第三,能够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美学素养。在舞蹈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舞蹈音乐作品深层意蕴的挖掘,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并通过作品欣赏在愉悦中陶冶性情,引发学生对舞蹈音乐作品审美方面更深刻、积极地思索。

一、舞蹈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一)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

针对学生音乐素养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接触专业音乐学习情况中,发现未学习的人数占25%,其余依次分年龄段1-5岁占3%,6-10岁占29%,11-15岁占21%,16岁以上才开始接触专业音乐学习的占22%;在器乐学习情况中,发现学过乐器的学生占47%,没有学过乐器的占53%;在识谱情况调查中,发现不会识谱的占14%,会识简谱的占60%,会识五线谱的占26%。上述结果表明学生们接触专业音乐学习的时间段分布不均,并且属于阶段性的学习音乐,乐器的掌握程度及识谱等乐理方面素养普遍偏低,有待提高。在课程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的音乐听力测试,也显现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不扎实。从测试的结果来看,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79分,学生主要出错在听辨音色、识读乐谱和听辨题这三个部分。 综上所述,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有待提高,只有通过加强学生对舞蹈音乐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才能使舞蹈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舞蹈进行创作和表演,并使学生能够独立地鉴赏和分析舞蹈音乐作品。

(二)舞蹈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方面

这里主要通过课程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课程开设的认识及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占57%,对课程无所谓的学生占35%,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占8%;认为舞蹈音乐欣赏课有用的学生占了92%,觉得没有用的只有8%。从两项调查结果来看,虽然有部分学生对课程兴趣不大,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舞蹈音乐欣赏课程是有用的。造成该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与学生的专业特性有关。这是因为,一方面舞蹈专业的学生只重视自己的本专业学习,对其他相关学科则重视不够,所以感性上对该课程兴趣不浓;而另一方面舞蹈的学习、表演和创作都离不开音乐的辅助,比如民间舞教学中就会涉及不同民族风格的节奏训练,舞蹈音乐欣赏正好能够弥补舞蹈专业学生在音乐上的不足,所以学生在理性上又觉得舞蹈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是有必要的。

(三)舞蹈专业学生对课程的期望与建议方面

从调查问卷统计来看,学生对舞蹈音乐赏析课的期望和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课程内容上期望接触不同类型风格的舞蹈音乐作品,拓宽认识音乐的多样性,如改编的轻音乐、现代音乐,提高对不同风格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音乐与舞蹈之间配合的分析能力。其次,期望通过舞蹈音乐欣赏课程,提高音乐素养,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如对音乐节奏、音乐结构、音乐风格多样化的学习,以提升自己对舞蹈音乐作品的情感理解。最后,在课堂授课方式上,期望能够更加生动、灵活并有互动,多看、多听、多对比,用不同方式进行授课,如以讲故事的方式带入课堂内容。

(四)关于课程开设的问题方面

这里主要说明客观条件限定了舞蹈音乐欣赏课程上课时间的比例。一是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基础较差,而音乐类课程安排不够。舞蹈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只有一学期开设了音乐基础课,课时量明显不足。这样的结果即造成了学生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学完及学懂乐理基础知识,也造成了学生对音乐相关课程的不够重视;二是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包括有:基础音乐课程和舞蹈音乐欣赏之间学习时间跨度大、舞蹈音乐欣赏安排时间段与毕业时间段重合等问题。教学实践中,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乐理基础课,而大四上学期才开设舞蹈音乐欣赏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造成学生对已学过的乐理基础知识淡忘及不扎实、学生对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理解难等问题;另外,由于舞蹈音乐欣赏课程开设时间为最后一学年中的上学期。但是在该阶段中,学生上学期在准备自己的毕业考试和毕业晚会,而又要为下学期的实习做准备,故导致学生无法专心于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这个时间段的课程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舞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一)夯实基础,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1.以音乐为本,以聆听为主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倾听音乐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在课程中加强音乐基础素养,那么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听”为中心点,教学活动要围绕“听”来开展,不能因为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辅助形式而忽视了“倾听音乐”这个主要的环节。正如美国音乐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指出的:“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当然舞蹈音乐欣赏这门课程,由于舞蹈是视觉艺术这一特点,必不可少地还要借助一些“非音乐”的元素。在舞蹈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先以舞蹈作品的视频观看为切入点,使学生首先通过图像画面、视频来感受舞蹈动作的美,然后引导出这段舞蹈作品的配乐,或什么样的音乐与这段舞蹈相配等等,并进一步围绕“听”音乐来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舞蹈与音乐结合的美。

2.视唱音乐主题旋律

围绕舞蹈音乐欣赏,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取歌唱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如舞蹈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乐曲共分十个小段,其结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起、承、转、合的特点,每段音乐之间具有换头合尾的音乐特点。故在赏析的过程中采取分段赏析,使学生能清楚了解作品结构并进行分段主题旋律的视唱,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结构的把握,又在视唱的过程中理解旋律发展的特点。视唱旋律的教学方式其实是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考验,是对识谱能力、旋律节奏、音乐相关要素和音乐主题旋律记忆的学习。因为舞蹈音乐欣赏教学只有紧密地围绕着音乐的本质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二)多样化方式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1.学生教学实践训练

学生教学实践训练方面即组织学生自主讲课,主要方式为学生自选舞蹈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讲解作品中舞蹈与音乐的特点和联系。舞蹈专业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兴趣欠佳主要原因有,一是对音乐欣赏课缺乏了解,二是对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通过学生教学实践课恰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学生的前期准备中,学生会自然地开始学习归纳自己准备讲课内容,认真搜集、整理和归纳知识要点以及相关舞蹈音乐方面视频等等。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开始会去了解作品音乐。试想没有了解,怎么会有兴趣呢?其次学生在理解音乐后,自然能够感受到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联系,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学生们讲课过程中,通过鼓励给予其正面评价等等方面,让学生体验到相应的成就感,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兴趣。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既是培养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又是提高学生对舞蹈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把握。

2.教学内容、方式把握学生兴趣

学生合理的期望与建议要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具体来说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两个方面予以把握。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的教学计划要包含对不同风格题材的舞蹈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如古典舞音乐作品、民间舞音乐作品、芭蕾舞音乐作品、现当代舞音乐作品。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讲授。一是比较式,从作品的不同体裁和创作背景等角度出发,在比较中对舞蹈音乐作品的音乐结构划分并进行分段赏析。如舞蹈音乐作品《黄河》,乐曲来源《黄河大合唱》共八乐章,改编成钢琴协奏曲《黄河》后共分为四乐章,而舞蹈作品《黄河》的配乐,采取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黄河船夫曲》《黄河颂》和《保卫黄河》三个乐章的音乐。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赏析不同类型的音乐,又能了解舞蹈作品配乐的来源和背景。二是导入式,以故事带入介绍作品背景。采取导入式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能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感受和聆听音乐内容。三是对比式,从作品的风格等角度出发,对改编的古典音乐进行赏析。如舞蹈《进城》的配乐《野蜂飞舞》,乐曲原为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作歌剧的插曲,而后改编成了具有现代音乐气息的马克西姆版《野蜂飞舞》。通过对马克西姆版《野蜂飞舞》的赏析,既是带入对作品音乐特点的分析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四是互动式,强调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共同参与对音乐的解析。如在民间舞音乐赏析的教学中,针对不同民族的舞蹈音乐节奏进行学习,以“打”“念”节奏的方式展开互动。通过以上几种不同方式的教学,使学生能理解和分析舞蹈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兴趣。

(三)关于课程设置的一些建议

根据客观条件限定了舞蹈音乐欣赏课程上课时间的比例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鉴于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应适当增加基础音乐课程时间。作者建议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安排应为一学年的时间,这样的安排能够较为完整学习音乐知识,打下坚实音乐基础,从而为舞蹈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二是关于课程时间安排的问题。作者建议舞蹈音乐欣赏课程安排在本科第三学年的下学期较为合适。这一方面解决了音乐欣赏课与基础音乐学习时间间隔过长问题,又可以避开了学生在大四时候比较忙碌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在大四上学期的毕业考试剧目和毕业晚会剧目做好准备。

三、结语

舞蹈音乐欣赏首先是一门音乐欣赏课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中,对音乐欣赏的解释为:“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相关背景材料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而舞蹈音乐欣赏又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课程,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在通过课程问卷调查、成绩分析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当前舞蹈专业学生的一些教学现状和问题,主要包括舞蹈学生音乐素养、课程兴趣、期望及建议方面的教学现状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进行了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舞蹈音乐欣赏教学研究有待提高,教学现状中发现问题的解决也要经历一定的时间。但我们总教学目的应该是提高舞蹈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舞蹈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舞蹈与音乐之间的融合性,并帮助舞蹈者产生灵感、开发思维,创作和表演出更为优秀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美)艾伦·科普兰,丁少良译.怎样欣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作者:林婧 柳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室内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师幸福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舞蹈欣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