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筑设计论文

2022-05-0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小城镇建筑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通过对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现状剖析,反映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的特点。从而论述其发展路向,如何适应长远的社会发展及其可持续性。

小城镇建筑设计论文 篇1: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建筑保护与利用

摘 要: 滇越铁路沿线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对于云南建设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的目的不仅是生硬地保存下来,而且对建筑进行再利用,使其能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发挥新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对滇越铁路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过程中,应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探索政府引导下多方合作的商业化出路;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保护为目的,以改建为手段。

关键词: 滇越铁路 历史性建筑 保护 利用

一、引言

滇越铁路从1903年由法国筹资修建到1910年2月通车耗时7年,全长850公里,云南境内有466公里,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近代云南与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发生了诸多联系,并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一百多年里,这条铁路对云南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云岭群峰中,连绵的滇越铁路北起昆明,南抵河口,并一直延伸到越南海防。铁路造就了碧色寨、开远、个旧、宜良等城镇的瞬间崛起,也使沿线的许多小站及与小站邻近的村落变得喧嚣热闹起来。铁路沿线具有多处风景名胜,铁路线上的车站,更是滇越铁路沿线群山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这条承载云南近代历史的铁路,已行驶了一个世纪有余,今天的状况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铁路线路严重老化,货运运量逐年减少,连年亏损,需要国家大额扶持才能勉强维持。近年来,大部分车站已逐年关闭,除昆明市内一小段仍在有客运外,其他路段已关闭客运。

二、滇越铁路沿线车站建筑现状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高频率、快速度、大规模拆旧建新的建筑更新浪潮,传统文化和珍贵历史随着建筑的坍塌而一起流失。在中国,许多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由于没有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而被拆毁;另一些文物古迹虽在,但它周遭的历史环境遭破坏,大大损毁了它的价值;不少地方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或建设新村使得大量民居建筑群、民族村落被拆毁、被改造。

在现代化浪潮中,历史性建筑面临极大危险,滇越铁路也不例外。铁路沿线大量精美牢固的法式建筑被夷为平地,取代它们的是粗制滥造毫无特色的砖房;曾经繁华的法国人聚居处,已经沦为断壁残垣。偶尔在沿线杂草丛中看到一两栋尚存的黄色墙面法式建筑,没拆除的原因仅仅是当地暂时没有资金拆掉重建。除了碧色寨、蒙自这几个为数不多的车站的法式站房建筑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他沿线大部分的车站任由人们拆掉或是把它们改得面目全非,保留下来的历史性建筑并不多(图1)。而究其原因,是对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缺失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这是滇越铁路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在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泛亚铁路云南段东线玉溪至蒙自段、蒙自至河口段已分别于2013年、2014年通车。泛亚铁路东线玉溪至蒙自段是以玉溪南站为起点建的一条新线,对原铁路沿线的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带来的破坏与影响相对较小;但泛亚铁路蒙自至河口段在原址改造,对滇越铁路沿线历史性建筑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滇越铁路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滇越铁路申遗也被提上日程,即使面临的现实是申遗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泛亚铁路开通后将对滇越铁路造成毁灭性威胁,及时、严格的保护措施不仅关系到申遗的成功,而且关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云南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都有重要意义。

三、滇越铁路滇段沿线建筑保护与开发对策

(一)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完善

法规、政策在历史性建筑保护中的引导和限制作用是巨大的。西方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之所以会形成一种良性的普及化浪潮,很大原因在于西方各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纷纷调整了以往的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政策,积极鼓励与支持建筑遗产再利用,从而使建筑保护,特别是开发利用有了较为宽松可行的法规环境。

我国现行的建筑保护体系以20年前颁发的《文物保护法》为法律基础,只提到了“保护”,而没有提及如何利用。这种保护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之处。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吸取、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深入剖析与审视我国和云南省现行的建筑保护制度,完善云南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政策越来越紧迫和重要。

(二)政府引导下多方合作的商业化出路

历史性建筑保护工作是一项浩大艰巨且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又要靠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西方各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积极鼓励与支持商业力量的介入,传统建筑再利用由政府的文化行为和民间的零敲碎补扩展到广阔的房地产开发中,并由此获得强劲的经济动力。上海“新世界”的成功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中国的可行性,为滇越铁路沿线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经验。近年来,围绕滇越铁路的商业化运营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2014年9月,集合各方力量兴建的“百年滇越法式风情街”在昆明正式亮相运营。“百年滇越风情街”的建成,作为首次由政府与开发商共同主导,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并与商业地产开发有机整合的一次尝试,成为展现滇越铁路历史,体现滇越铁路文化的“文化”景观大道和商业地块。

由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当地企业联合开发的“滇越铁路主题公园”项目也于2014年启动。规划中的“滇越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600亩,投资9.8亿元,预计于2015年底建成,将成为宣扬滇越铁路历史文化的同时把文化保护与市民休闲相结合的典范。

(三)滇越铁路沿线历史性建筑开发的艺术思考

在对滇越铁路历史性建筑开发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保护为目的,以改建为手段。既不能生硬地保护,又不能完全改建,与传统完全割裂。在对部分建筑外观的原样性修葺之后,把他们合理利用起来,通过建筑功能的转换,达到活态保护的目的,而不是将其生硬地保护起来,贴上“传统”、“珍贵”的标签就将其束之高阁,任其腐烂。比如车站附近的一些法式建筑完全可以改为旅馆、酒吧,废弃的扳道房也可以改造为洗手间或小店铺。

滇越铁路沿线如今还遗存的蒙自哥胪士洋行,在滇越铁路的辉煌时期是具备了咖啡厅、舞厅、妓院等一些奢侈的消费场所的重要建筑。后由商人斥资,把这座上个世纪初由希腊的哥胪士兄弟建造的洋行改造成经营云南风味的餐馆(图2)。这个近百年的老建筑因此获得了新生,重新在社会生活中焕发了活力。

个碧石铁路个旧站附近的个碧临屏公司在经过修葺后,一半改建成了个碧石铁路博物馆,另一半也成了颇有档次的“法国楼”餐厅,其内部装修基本维持原法式风格。这种保护和利用并举的思路符合时代发展并尊重历史,可以为滇越铁路沿线建筑再利用提供启示。

滇越铁路沿线的历史建筑保护进程中,新建建筑是必要也是必需的。关于历史建筑保护项目中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各抒己见。有相当多的观点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建筑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应该限制现代化的建筑插入到传统民居聚落中。笔者认为,保护和改建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传统不是静止的,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对历史性建筑局部保持原状是可能的,但对建筑群保持原状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可能也不恰当。在建筑保护中,不改变原状应该只是一种手段而非原则。新旧共融而非全新或全旧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在建筑保护基础上使历史性建筑与当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并融入其中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才不会落入僵化和单纯的模仿反复。如果保护的目的仅是把新时代的建筑修得和一百年前一样,那么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否定。

社会发展无可非议,在传统建筑的群体保护中对原有建筑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历史性建筑改建应该更注重其内在的文化性,延续其内在精神内涵。虽然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某些形态或是局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提炼历史性建筑的某些特征,延续某些文化符号,使“特色”透过一些细节一些局部散发出来。譬如,门窗及栏杆形制的使用,某些构造在新建建筑中的强调,建筑装饰的提炼利用,原有建筑色彩的使用,等等。在滇越铁路沿线车站景观改造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筑设计中,这一点就显得很重要。

备受火车迷喜爱的云南铁路博物馆,旧址是利用滇越铁路车站候车室建立的,2004年开馆。2011年9月,该馆因昆明地铁建设拆除,后在原址动工扩建新馆。新馆由南馆和北馆组成,南馆以百年滇越铁路“云南府站”法式古典建筑为原型,延续了原有老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在建筑的构件和装饰上传承了沿线建筑特有的元素和符号,体现了现代化和时代特色,把“古典”和“现代”合理融合,在新建建筑中很好地体现了“旧”。

四、结语

滇越铁路沿线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对于云南建设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的目的不仅是生硬地保存下来,而且对建筑进行再利用,使其能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发挥新的作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段锡.1910年的列车——滇越铁路百年纪事[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范玉洁 徐曹明

小城镇建筑设计论文 篇2:

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反思

摘要:通过对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现状剖析,反映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的特点。从而论述其发展路向,如何适应长远的社会发展及其可持续性。

关键词:小城镇 规划 建筑 设计 发展

就小城镇而言,其特点是区域小、人口少;商业、金融、行政、居住、生产等区域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其空间的混合,不协调的发展彼彼皆是,要改变其现状是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旧城区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单从交通方面说,就显而易见,停车位数量不足,街道狭窄,不能适应现时机动车保有量的发展,大规模单行线或步行街显然也起不到作用,其可实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这种矛盾,城镇自然就不断向外扩张或另建新城。这种情况下,与基本农田政策及大规模动迁就形成了摆在眼前的尖锐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规模及选址,相当难以协调。

就拿经济较为发达的佛山市顺德区府所在地大良街道来说,旧城区的改造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已达到很难再变的境地,于是发展新城区(德胜新区)及东区、南区。就拿东区来说,它作为一个新区,主要依附于旧城区边缘作为商住区为主来发展。由于时代及社会的局限性,至今已基本成形的东区板块,出现的问题就较为鲜明突出,道路基本棋盘式布局,纵横间距20。米左右,二条连接外围干道而横穿城市的六十米干道平行布置相距也就几百米,显然不当。路口太多、交通事故频繁,区间内新分割形成的土地板块也小。局限了居住区的发展模式,出现的是单调的布局形式,周边一圈住宅、地面商铺、中间围蔽着公共绿地这种俗称“包饺子”形成。住宅的朝向,日照间距一般不能全部满足规范强制性的要求,区间内的无障碍设施无法通达,这种均是与当地的经济、文明发展程度不协调。

虽然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但在现阶段发展却有其存在的因由:其一,它适应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新城的认同感。其二,它适应区域开发规模。地块小了,发展投资成本就低,周期短,见效就快,适合社会资金的流通运作。其三,小规模的居住小区适合小城镇的人文心理特点,易于管理。其四,沿街店铺的建设,适合小城镇人口不多的商业发展。

但其不足之处更为难以协调:其一,交通问题。路口过多,若设交通信号灯显然不实际,二百米一处,大大地影响其通行能力,不设则主次道不分,事故频繁。其二,住宅的舒适性不易满足。大量的临街住宅,噪声是难以控制到令其达标的,空气质量也不好。面向城市道路,其光污染也难以控制。其三,形成有路就有铺这种格局,令商业发展分散,以小商业为主,经常会占道经营,更有些地方因为其地点所限,人流量不足,营商环境差,造成根本无法开业。沿街设铺的做法更大的弊端还在于减缓车辆的通行,诱导人们乱停乱放,扰乱交通秩序。

综上所述,在规划理念上来看,它并未显现出居住区的概念,充其量体现到小区级,甚至可以说是组团级的居住空间设计。这种模式,无论在旧城区还是新区都是一样。由于这种规划理念的延续,我们不难看到未来的城市格局只是从规模上改变了,而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我们居住的城市的发展路向。一个新区的开发只是在旧有基础上的复制或将其稍作修改,而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从新的城市形象上去考虑。哪么这座城市将变得毫无生命力和体现不到其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我个人认为,新区的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区域功能分区明确,商业区应与居住区分离,建筑应向高层发展,尽量腾出土地来兴建公共绿地,作为区域间的分隔和城市生态的“绿肺”这不仅减少了干扰,还为区域的发展铺平道路。每个功能区域的发展必须都留有余地,这样就会避免新城的重复建设,社会资源达不到共享而造成耗费,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减少其运作的成本。有了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就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市民出行方便了了就会减少自购交通工具的需求,既环保又节能,而且对城市的交通运输安全也是极有好处的。不用强制性地去限摩、禁摩,用好的城市规划及管理去逐渐改变人们对交通的传统意识,这样做更人性化,更体现出现代城市的文明。

基于经济的发展及珠三角城市圈的形成,作为轻工业生产基地的顺德中心组团更应在规划上体现出自己的区域地位及发展方向,应该放弃原有的规划模式,打造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城市。更应以其区域定位作为指导思想,把城市建设的更适应经济的发展,应有时代的前瞻性,展望不久的将来在新的中心城区体现出区域的特性。

居住区的建设必须遵从以下原则:第一,必须满足国有有关居住建筑的强制性规定。第二,在满足日照的基础上,多考虑区域内各部位的气候环境,即要做必要的风候计算。第三,充分利用规划手段对居住区的噪声进行控制,使其噪声降到有可能的最低。第四,充分考虑居民出行的便捷,充分利用市内公交及城际快速交通,减少出行不必要的迂四。尽量使其简捷快速,这更有利于舒缓区域内的交通压力。第五,合理地布置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连锁便利店及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这种模式可借鉴香港的“sEVEN ELEVEN”模式,其经营模式及社会的认同度均值得借鉴;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型商业设施,使其向良性方向发展。第六,增加道路绿化及公共绿地的建设,配套合理的公园及供市民健身、休憩设施。第七,增加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因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较多,应使其有可供公共活动的场所,引导一些残疾人参与公共活动,这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城市的功能离不开人的生老病死及人口的流动。建设好一个城市才能令市民对城市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有“城市是我家”的公民共有意识,大家一起去关心它的建设,出谋献策,这样的城市建设才能有其生命力。

作为轻工业生产基地,就会存在大量的工业区及工业建筑,目前工业区的规划布置十分分散,多依附在城镇边缘,甚至有些建筑仍然存在城镇中心区内,这对城市的发展及工业的发展都是大大不利的。首先空气、水源、噪声的污染就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存在的原因可归咎于以下两方面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动迁成本太高及因工人生活较为便利而怠于改变。因此要对这些工厂进行动迁就必然带来巨大的成本,这方面只有政府痛下决心才能做到。但在这之前作为规划就应事先给它们留有空间,合理地布置安排其生产生活问题,譬如现时流行的员工村就是较好的做法,再增加工业区连接商业、居住区的公共交通,就可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的问题,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因此规划工作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著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也在变化的。规划方案不可能准确地预计,必须随着城镇的发展因素的变化而加以修改或补充。

综合所述,小城镇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发展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认知度及规划的合理性,要令一个城镇的规划与其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相协调,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城市间的城镇体系规划已决定了一个城镇的定位及路向,要合理地沿着这个路向加之人性化地进行规划。我相信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在此我还要阐述一个观点就是:有了好的城市规划还必须要有好的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多的工作。规划设计大多通过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来具体体现和解决。城市管理应在合理的城市框架上,合理地调配运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新旧区各自的功能,使之联系更加紧密通畅,这样城市才有活力,才能起到其区域赋予的功能作用,从而同周边城市携手同步发展,共创一个辉煌的现代化的都市圈。

作者:林楚焘

小城镇建筑设计论文 篇3:

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小城镇是手段,不是目的,是现阶段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必经之路,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达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繁荣,进而成功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点,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个战略突破口。近年来,沈丘县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着力点,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为支撑,紧扣发展主旋律,围绕“造城兴业,活镇强市”的发展战略,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支撑”活“载体”,搞活“载体”促“支撑”,三位一体,共兴共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乡镇经济实力,夯实了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沈丘县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从规划布局、绿化品位、人文环境等方面反映出每个村镇的个性和特色,把单个城镇的发展纳入全市城镇体系的整体规划当中,做到科学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发展,准确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乡镇企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国道带动型、边贸带动型、国有大企业带动型等城镇发展方向。

在自然景观的塑造中,山地小城镇以山造景,塑造地域性、民俗性、民族性的小城镇景观;平原、丘陵小城镇因地变景,以堰塘粮田为基调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创新建筑形式,形成平原风光;在建筑设计上,注重民居特色,古建筑风貌,现代风格,西方流派的不同选择。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实践,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在黄土岗山上崛起,初步实现了“五大转变”:从发展小城镇向培植区域中心镇转变;从重视小城镇建设向村庄建设延伸转变;从注重扩大外延向城镇建设内涵转变;从着眼于规划建设向严格管理转变;从小城镇发展梯次推进向整体联动推进转变。

1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 在小城镇建设中,借助小城镇的区位、交通、通讯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施龙头带动、科技带动、市场带动、外向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把小城镇建成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中心、销售中心和新产品开发中心。

2 乡镇企业带动型城镇 针对乡镇企业重复建设、布局分散、机制退化等突出问题,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调整结构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实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调整结构主要是优化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彻底改变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模式;强化优势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向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集中,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形成发展的新优势。

3 边贸带动型城镇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市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周围农村商贸中心,通过市场繁荣,才能扩大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推动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只有在“市”字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增加小城镇就业容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小城镇就业、生活,增加小城镇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才能使小城镇更有生机与活力。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小城镇的商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置于重要位置,构建服务于城乡居民和整个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其他专业性批发市场建设;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网点建设;金融、保险、信息和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为农业的市场化创造条件。

发挥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同时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为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交易服务为主,带动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让农民富裕起来,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小城镇,参与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实力来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我市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沈丘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与该地农村生产力的布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充满了发展活力,现在已成为城镇繁荣、农业兴旺、农民富裕、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

作者:郭铁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旅行社战略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师新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