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邪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

2022-04-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打击邪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中国“网民”迅速增多,网络舆论在调动民气、吸引民众注意力、进而影响事态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舆论主体的泛化与分散、客体的不确定性以及形成的快速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

打击邪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1:

基层农村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手段研究

摘要: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危机的反映,是对现有制度与控制机制的自我重构与自我治疗的过程。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针对群体性事件具体的性质、成因以及利益结构冲突等状态,在社会秩序重构的前提下,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科学合理的应对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广大基层农村因强制拆迁、土地征用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群体利益冲突与治安事件,还是大中城市发展中,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的威胁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群体性事件,都时刻地考验着各级政府依法执政能力,能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量体裁衣,已成为政府体制改革及职能转化进程中的必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成因及对策探讨

(一)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成因探讨

1、转型期农村群体心态存在失衡现象。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群体和组织日益多元化,不同社会群体和基层的利益调整分化,容易造成利益调整不公。社会组织化程度下降,社会成员分化,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多的关注个人经济利益,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所削弱。同时,体制改革与利益格局调整中,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相对贫困的部分农民群众心态难免失衡,容易诱发某些集群的不轨行为。

2、农村法制观念淡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农村群体性事件具有明显的利益性,而非政治性,有些群众不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运用法律依法进行监督,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再加上,农民反映问题难、司法起诉难,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和组织的官僚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政府给予农民制度内的参与渠道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时,部分群众难免在制度外寻求一条维护权利、表达意愿的渠道。

3、基层政府建设薄弱,凝聚力不强。基层政府是最直接接近农民群众,也是最容易与农民群众建立互信关系的,但是目前某些基层干部不勤政廉政,缺乏威信;某些基层干部办事粗暴,不懂法律政策,金钱与村霸等势力进驻基层,使得基层政府对农民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农民失去了信任,甚至有些群体性的不轨行为是在基层领导的默认下发生的,这些都成了农村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线。

4、部分别有用心者的煽动、操纵,激化矛盾。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在于经济利益因素,但难免也会有部分不法敌对分子渗透其中,到处煽风点火,再加上部分农民群众存在从众心理,易受煽动性、蛊惑性的宣传,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如果基层政府处理不妥当、不及时,很有可能酿造成为重大政治性问题。

(二)基层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对策探讨

1、保障土地,重视农民利益,防止心理失衡。土地是广大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与农民利益有最直接联系。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土地征用不当、强制拆迁等因素引起的农村自焚等伤亡事件屡见不鲜,严重侵占农民利益,并给农民群众产生了极坏的心理阴影,再加上农民小群体意识及部分不法人物的煽动,难免最终形成群体性事件。2005年全国发生因土地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约19700起,占全部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因此保障土地及适度足以创业的土地补偿费,并建立合理的安置及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农民切身利益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处置权,以及土地使用关系变更中的谈判权,对各级政府特别是受利益驱动的基层政府或组织征用农村土地的行政权力进行刚性限制。同时,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要加大农村的公共服务力度,满足农村的公共服务需求。

2、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首先,在农村建立起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和政治参与的权利,增强农民法制意识。其次,加大对基层民主和政权组织建设的财政投入。面对基层政府财政“空空荡荡”的现象,国家要列出专项资金,不要由县、乡镇一级的地方财政来承担,否则就可能出现公家事由私人办,这样的基层政权不是靠能力、威望,而是依靠资本或金钱势力来选夺,一旦群体性事件爆发,基层政府很难发挥教育疏导作用,甚至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诱因。

3、增强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群体性事件的应对除了日常预防手段外,应急管理能力也是不可缺失的。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初,基层政府能否合理妥善的应当管理,找出根源,成为决定事件是否蔓延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事件处理原则,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控制全局;二是启动冲突利益整合机制,建立事件处理机构,由政府系统直接介入双方利益调节;三是启动对立观点交流机制,确保信息对称,纠正双方诉求表达方式的偏差,为其正确运用社会资源提供引导和帮助;四是消除事件对社会的破坏性影响,修补损失,包括通过警力实现解散聚集、恢复秩序、惩处违法,制止事态发生实质性恶化等。

二、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成因与对策探讨

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与一般群体性事件相比,既有群体性、公开性、违法性等相同点,但更具有潜在的涉外性、敏感的民族性、较强的宗教性和偶尔的敌对性等特点。因此,从深层次和长远的角度,全面、正确地审视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是预防和处理此类事件的前提和基础所在。

(一)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成因探讨

1、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是导致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长期历史原因。除恶劣的自然环境外,更多的是政府在民族地区发展问题上的偏差。如在发展战略上,先东部后西部,从而引起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在发展政策上,“输血”大于“造血”,“造血”功能不足,导致少数民族长期的依赖性;在资源开发利用上,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成本与实惠长期存在不平衡现象等。这些深刻的问题与矛盾,都自然地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2、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主要指心理失衡及其引起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的缺失,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新疆的“7·5”事件最有力地证明了,民族地区群众在东部沿海地区及部分内地城市工作中,感到的心理失衡状态附加上小型社会纠纷或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酿造成了“打、砸、抢、烧”、极具暴力性的群体性事件。这种心理失衡状态在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上呈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或错位状态,是一种极具敏感性的群体性心理偏差,一旦接触到导火索或涉外势力的挑拨,难免会导致群体性事件。

3、法制问题。法制不健全引起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不规范,如以宗教名义出现邪教组织、反动组织等非法组织,干扰司法、破坏公共设施、不执行国家制度,导致社会规范混乱。再加上,民族地区存在的敏感性,当地政府担心事态扩大,瞒而不报,通过说服和个别对待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使得一些政府行为不规范。这样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法制问题的存在无疑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留下了漏洞。

(二)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对策探讨

1、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巩固政治秩序的物质基础。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才能根本上长远的消除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这就要求政府既要合理纠正以往政策上的偏差,慎重对待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促进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全国经济的一体化,以文化多元延续各族的特色;又要科学分配国民经济的“大蛋糕”,弥补以往发展政策对民族地区的创伤,适当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比例,使民族地区群众享有与发展速度相应的生活水平和实惠。

2、注重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民族认同的精神动力。宗教因素在民族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提升民族认同感的有力武器,同时发展问题引起的心理失衡也可以在宗教信仰上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完善民族宗教问题的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非法宗教活动和文化宣传坚决予以取缔,对借宗教之名、行分裂暴乱之实的活动予以坚决打击,公民犯罪是公民个人的事情,与他所属的民族及信仰的宗教没有任何关系,不能把一般的刑事犯罪与民族宗教事件混淆,保持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

3、强化法制建设,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规范,实现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行。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法律与民族问题、宗教事务以及传统社会习俗并存,多种因素都成为控制社会资源的工具,因此在不同领域、不同时空上出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公共规则的缺失,社会行为的不规范,公共秩序的混乱,甚至严重的群体性暴力(尤其是打砸抢烧)活动。2008年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用血的代价要求我们注重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规范问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至上,强化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根本准则,这也是解决民族地区纷杂社会矛盾的必由之路。

4、参加国际合作,寻求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秩序的外部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很多时候是与西方反华势力、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宗教极端分子以及国际恐怖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已不再是单纯的利益冲突问题,更多的涉及到国家主权完整、领土安全与民族团结稳定,对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很可能变相成一场“国家保卫战”。在国际安全形势复杂的今天,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增加相互信任,这无疑成为预防和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原则[J].中国行政管理,2010(7).

2、常健,许尧.论公共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0(9).

3、石正义.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三重审视[J].中国行政管理,2010(9).

4、梅祥,时显群.新时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6).

5、王辉,杨林秀.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分类处置流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

6、周玉琴,宋鑫华.伦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的运行与维持——从乌鲁木齐“7·5”事件谈起[J].求实,2010(2).

7、李俊清.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政策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6(4).

8、吴兴民.抗争、表达与秩序重构——论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新思维[J].政法学刊,2009(6).

9、姜小卉.构建和谐社会,理性处理群体性事件[J].法制时空,2009(10).

10、谈寂.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性质与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0(4).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范献军 卫鹏飞

打击邪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2:

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及调控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网民”迅速增多,网络舆论在调动民气、吸引民众注意力、进而影响事态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舆论主体的泛化与分散、客体的不确定性以及形成的快速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只有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控机构、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等多种手段对其进行宏观调控,才能激发公众的创造力与民族凝聚力,维持既定的秩序,使社会按既定的方式运行。

关健词:网络舆论 效应 调控

舆论是“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4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1亿,达到1.002亿人。网络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网络因其系统的开放性与全球性、信息的广容性与集成性、以及传递方式的交互性等特点,它已成为舆论反映和形成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当前我国舆论宣传的一块重要阵地。网络舆论具有舆论的本质属性。它是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网络舆论因为融入了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较强的针对性、互动性和高新技术支持等新的元素从不同程度造成了它形成的难以调控性,此外,网络舆论主体的泛化和分散,网络舆论内容的丰富和复杂都使网络舆论控制变得难以操作。在全新的网络舆论传播环境中,如何整合各种力量以减小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提及的政府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主要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新闻宣传和网络主管部门及相关组织。

一、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

网上的舆论阵地通常由EMAIL、BBS、ICQ、BLOG所构成,在我国国内网络舆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手段实现:论坛(BBS)和新闻跟帖,前一种又可分为网站论坛和论坛网站。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网民有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事实也证明,网络舆论已在现实中展示了强大的力量,但它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比如隐私披露、谣言惑众、偏激和非理性、政治渗透等。中国社科院闵大洪教授说“中国网络舆论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对外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网络批判现实主义”。[1] 网络舆论的这两种倾向在实践中表现为多种形式。

(一)网络色情问题

受利益驱动,一些商业网站在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过程中,重经济利益,轻社会责任感,甚至明目张胆地做起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勾当。比如一些商业网站传播、出售各种形式的色情信息,败坏了社会风气,毒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等。

由于我国法律不健全,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缺位,一些色情行业“网上谈条件、网下作交易”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我国青年网络研究者王吉鹏认为,网络色情化倾向与色情问题,既是一个老问题和全球性的通病,也是当前网络舆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但中国解决起来很难,在监管制度、法律规范很好的国家如新加波、德国等,也都面临着和我们一样的困境。[2]

(二)谣言惑众

网络谣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某些网络媒体的报道不准确或者因报道角度不同,造成网民理解错位,形成与事实相距很远的谣言。二是某些网名对BBS上的一些道听途说改编之后形成新的谣言。而这些谣言在得到澄清之前,会逐渐引发出新的倾向性更加鲜明的网络舆论,越来越偏离于事件的真相。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往往也是网络谣言活跃之际。据统计,非典时期仅北京、广东、河北等17个省市公安机关在一个多月之内查处的借非典问题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制造并传播非典谣言的案件就有107起,依法刑事拘留12人,治安拘留33人,罚款20人,行政警告25人,批评教育24人。[3]

(三) 谩骂攻击性观点和意见占据较大比例

网络传播既解放了普通大众话语权,更激发了人们想说敢说的欲望。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主体匿名性和身份的虚拟性使网民对他人的攻击和谩骂成为一种可能。这种谩骂和攻击在一些访问量很大的商业网站新闻后面的留言里常常出现。在很多论坛里,直截了当的情绪发泄,偏激的语言,甚至谩骂十分常见,而理性分析和冷静讨论则十分缺乏。因多种因素影响,网络舆论内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舆论导向不明,而且往往感性多于理性,带有很强的群体盲从性。应该指出,这些表现会使民族主义剑走偏锋,会使网络舆论批判现实的影响力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反作用。

(四)网络侵权问题

这里提及的侵权主要是指网络舆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网络本身虽然具备新闻出版的一些特征,具有信息交换与获得的途径,但本身却是信息纪录的缺失者。网络的写作和发言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加之一些网站经营者受利益驱使,忽视社会责任感,披露公民的隐私成为眼球经济的重要动力源,而这种隐私的披露往往都建立在对臆测丑闻的曝光上,各类明星是被“关照”最多,由此引发的侵权官司时有发生。

(五)政治渗透

网络媒体作为国家管理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这种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对外主要防止政治渗透,保护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千龙网曾发表一篇署名蒲红果的文章《美日高薪雇用“网络特务”占领BBS专事反华调查》,文章说美国、日本雇用网络写手占领全球中文BBS,专事张贴“诬蔑、攻击中国的文章和真假消息”。不管文章所述是否准确,但这一事件的发生至少从一个方面提醒我们,网络舆论客观上存在着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用来攻击我国政府并对其进行政治渗透的可能,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二、网络舆论的调控策略

网络舆论的最大特点是受众主体地位的确立。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又是信息发布的主体,它使社会大众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声音得以传递甚至放大。网络舆论赋予公民某种话语权的同时因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形成和反应的快速性、传播的自由性等特点它的负面功能日益显现。为了排除不适当言论、集中社会舆论以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对网络舆论实行适当有效的调控完全有必要。控制研究是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非制度因素在传播活动作用的重要领域。网络舆论控制的研究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察网络的外部环境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网络的内部环境对网络言论传播活动的制约。而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所进行的宏观调控。

(一)制定和完善配套的互联网管理法规

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法律具有强制性,是规范网络行为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变原先被动的围堵局面,我国政府从2000年9月开始陆续出台了4个重要的网络信息管理法规,对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机构资格、审批程序、运营场所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2000年月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了15种可以构成犯罪的互联网行为。[4] 相关部门在执行现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必须加大我国网站立法的力度,培养适量的网络执法人员,使网站和网上舆论的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对于那些发布不良言论、谣言惑众(如利用互联网造谣、泄露国家机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挑起民族仇恨、散布色情淫秽、联络邪教成员等)的网站或个人,执法部门必须加以严惩。从法律环节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提升网民的文化品味。

(二)强化网络舆论行政监控机构

宣传、公安、电信等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依法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制止利用互联网制造和传播各种有害信息,为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文化的研究,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理顺行业监管体系。2004年,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管理局成立,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此后各级政府新闻办也陆续成立了相关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2000年底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监察局”成立,我国在网络监察队伍建设方面向前迈出一大步。全国各地省一级公安厅(局)组建了公共网络信息监察处,他们负责监控、分析发表在本地局域网或连接国际互联网上的舆论内容,打击网络犯罪、阻止有害信息的传播等。

(三) 监控敌对网站,利用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

面对敌对舆论和不良信息的大量涌入,我国政府最初的办法是查封一些敌对的海外中文论坛和新闻网站,封堵部分免费论坛和国际性英文网站。由于某些免费论坛提供者使用海外代理服务器,可以使网民绕过封锁访问网站,因此,代理服务器一旦公开也在被封堵之列。在此背景下,利用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是政府对网络舆论进行调控的另一种重要手段。人民网“强国论坛”与新华网“发展论坛”等网站实行定时开放、版主全职管理模式,数名全日制专职版主负责对所有用户发言(俗称“帖子”)进行及时审核。通过不断摸索,人民网“强国论坛”为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比如将论坛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以适应不同的网民,利用深水区的紧与浅水区的松对论坛进行张驰有道的管理;每到发生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社情民意集中时强国论坛都会请来有关政府官员、相关专家学者及当事人做嘉宾访谈,用主流、权威的声音占领论坛,整合、梳理论坛上杂乱无章的信息,在与网民互动交流中引导舆论。

(四)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 提升舆论引导水平

重点新闻网站凭借其政策信息优势,不失为网民最信任的网络媒体之一。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向前推进,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为代表的重点新闻网站在政务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网站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某些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包括这些网站在内的主流声音的缺失,给网络谣言的滋生和快速传播提供了机会。而谣言的泛滥不仅影响到相关人员的个人形象,势必也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国政府要在资金、政策上对这些重点网站给予扶持,形成一支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网络媒体,把它们作为实现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与控制的重要平台。相关部门要与这些网站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重大事件发生时争取在第一时间让网民得知事实真相,同时让他们看到权威人士的相关评论,进而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看新闻、读评论、找重点新闻网站。此外它们还应及时掌握舆情动向,对公众解疑释惑,让谣言止于信息公开。

(五)整合传统新闻媒体的优点,强化超文本链接

传统的新闻媒体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技术和一些成功的经验。因此,网络媒体可以整合传统媒体的一些特点,优势互补,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由于网络舆论形成的偶然性以及传播的快速和广泛,舆论引导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同时也可采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形式,深化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防患于未然。在当前传统媒体纷纷丰富自已传播形态之时,网络媒体要想提升自已的舆论引导水平,就必须以真实为基石,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超链接,打造网络舆论的独特魅力。我国国内多数网站的帖子里文字占绝大多数,图片、视频、音频等超链接很少,显得文本过于单一,个性不强,吸引力弱。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的开发为论坛的超文本链接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网络编辑在操作过程中加强超文本链接,集纳网络媒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不仅能提高网络网舆论的视听效果,而且能提升网络舆论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网络舆论调控是执政者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宏观管理,是政府行为。其目的在于对新闻宣传超越或背离预期目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调节。它的特点在于引导、规范。科学的社会学研究表明,对网络舆论传播全过程进行有序的调控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政府调控得当不仅能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维持既定的秩序,使社会按既定的方式运行,而且能激发公众的创造力与民族凝聚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令人欣喜的是,网络舆论调控已被我国各级政府相关机构重视并提上议事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经过合理调控之后一定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1] 闵大洪《青年记者》2004年10月23 日

[2] 李良荣 《新闻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1版 第47页

[3] 杨桃源、韩冰洁、苗俊杰 《网络舆论期待理性深入》 传媒资讯网2004年2月25 日

[4] 杨桃源、韩冰洁、苗俊杰 《网络舆论期待理性深入》 传媒资讯网2004年2月25 日

作者:盛 巍

打击邪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3:

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确保高校稳定发展

关键词:学校安全 平安校园建设 和谐社会

当前,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不同价值观冲突激烈。社会大环境的变动与冲击,加上高校在自身发展中产生的一些新问题以及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各种不利因素的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导致一些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了正常的办学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成为了制约学校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高校必须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自身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宁静安全的环境。

平安校园建设的意义

“平安校园”指的是校园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和谐稳定状态。平安校园建设,是维护校园稳定、优化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如何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不仅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而且也是一个长期的、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使命。

1.平安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高校是一个小社会,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稳定历来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风向标,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就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平安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是高级人才、先进知识与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在高校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平安校园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良性引导作用。

2.平安校园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基础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必要保证。和谐稳定成就事业。有安全才能有学校的稳定与和谐,才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平安校园建设对于促进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稳定意识,构建维护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平安校园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平安校园建设旨在建立令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正是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平安校园,应该具备和谐美好的发展愿景、和谐美好的工作生活状态、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美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这样的校园,就能成为温馨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成为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校园,成为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校园。

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1.从外部环境看

一是社会治安状况不容乐观,一些不法分子把作案目标转向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二是各类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波及影响校园。三是学校周边环境恶化,学校安全隐患增多。四是国际国内的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邪教组织等一直把高校作为颠覆和渗透的重点之一。另外,由于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着校园的安全稳定。

2.从内部环境看

一是一些高校管理薄弱,矛盾不少,问题突出。这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很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二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后勤社会化举措的出台,各种办学方式的兴起,导致学生数量及层次增多,校内人员来源复杂且流动性强,加大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增加了校园不安全因素。三是一些高校的设施设备短缺或是陈旧老化,加上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因此在防火、防盗、防震、防雷、防爆等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四是高校安全管理的方式由过去的内部管理转向社会化管理,造成安全认识不够,安保制度执行不严,存在侥幸心理,缺乏主动防范意识,难以应对突发事件。一些高校在安全保卫方面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落后且配置不到位,安保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安保力量薄弱。五是一些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时期,压力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等诸多方面,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从而产生了抑郁和焦虑心理。

校园安全问题是一个既沉重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韩非子·安危》中就说道:“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其意思是“狂奔的马车上不会坐着仲尼,翻了的船下面不会有伯夷。”这句古代哲言很早就告诉我们,树立校园安全意识是多么的重要。

平安校园建设的有效举措

2012年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前会见会议代表时指出:“要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平安校园”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校园安全稳定是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部分。秩序良好、师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校园环境是平安校园建设的核心,建设“平安校园”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加强新时期的“平安校园”建设,为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1.着力强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发展理念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然,不可不察也。”出自《大戴礼记》的这句哲言告诫我们:安定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安定安全的;危难危险,也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的,都是逐渐积累才这样的,不能大意不察。

学校安全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高校稳定是高校党委的硬任务和第一责任,要贯穿于高校党的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矛盾排查机制、信息报送制度、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等,维护高校的长期和谐稳定。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把安全工作放到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平安校园建设置于学校乃至社会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去发展提高。党政领导做到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十分扎实,行动非常自觉。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稳定工作形势,部署安全稳定工作任务,不仅要反复强调加强组织领导,而且明确提出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只要是涉及安全稳定的重要问题或活动,书记、校长都亲自过问或亲临指导,使“安全稳定”这根弦在各级领导的心里绷得很紧。学校党委还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对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形势任务需要,研究提出具体的办法措施。例如,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北京”建设的意见》,巩固深化维稳工作成果与经验,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开展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依据。

实践充分证明,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牵动和影响全局的工作,领导多一份重视,学校就多一分安全;领导多一份投入,学校就多一分稳定。反之,就会问题频出,教训不断,带来全局工作的被动。

2.着力构建“平安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落实安全保卫工作的前提。要提升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使平安校园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近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责权明确、措施具体、考评全面、监督到位”的工作机制。例如,协调会商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上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年终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对不能完成责任目标的部门,实行评先进的一票否决制;对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力,导致问题发生,除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外,还要追究经济赔偿责任;对考核先进的部门和个人召开大会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实践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科学有效的维稳工作机制。 一是通过网格化管理,组成校园综合防控体系。明确学校每个领导的分管责任和各单位领导的直接责任,从学校党政“一把手”到每位校领导,从机关部门领导到二级单位领导,都有联系的单位和分管的区域,并对其负有安全稳定责任。二是各级主要领导与各管理单位的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做到从学校到各部门、各单位,从各部门、各单位到基层单位和个人,责任一步步明确,一步步细化,形成级级有任务、层层有责任、处处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经常检查督促,及时发现问题,责令整改。通过制度固化工作方法,定期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使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出现之前,切实防止和避免各类问题的发生、发展。四是积极创新工作、创新方法,走出去、请进来,自觉学习其他高校的好经验、好做法,紧贴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完善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安全稳定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学校教育师生时刻绷紧安全稳定工作这根弦,通过课堂、校报、校园网、图板、宣传栏、演讲比赛、印发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应急预案方案的演习演练,特别是火灾疏散逃生演练和应对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此外,学校还注意与属地公安机关建立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校园安全管理与防范工作。

3.大力提升平安校园建设的执行力度

“平安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才能收到实效。

一是反复抓,抓反复。离开落实的狠劲,就难有实效。学校根据形势任务需要,明确每一个时期、每一项工作、每一条措施的责任主体,逐级建立安全稳定工作落实机制,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落实这个根本不放,特别是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更要做到常抓不懈。要紧盯工作的弱项和软肋,如在寒暑假、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责任区域抓工作的落实,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当一些问题再次发生时,必须立即纠正,限时整改,绝不姑息迁就,并对相关责任部门和领导提出批评,通报各单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止此类问题的屡屡发生,不会酿成严重后果。二是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靠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因此,学校领导与二级单位建立挂钩联系制度,经常到基层听取意见建议,依靠师生共同把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到位,使一些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学校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坚持源头预防为主,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诱因进行分析研判,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保卫处与各基层单位挂钩,把防范关口前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各单位、各部门更要定期开展以防火、防盗、防不安全事故为重点的安全自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动员师生及时整改。对师生反映强烈,自身整改有困难的问题,要迅即逐级报告,直到问题解决。三是“人防、技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随着校园技防系统的不断完善,校园科技打防力度大大加强。从学校技防设施运用情况看,对犯罪分子和有不法动机的行为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特别是对于通过监控录像确定嫌疑人,成功抓获犯罪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学校继续做好完善升级物防、技防系统工作,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实用;尤其要全面用好物防、技防系统,值班人员要科学值守、有效值守,做到先期发现、先期打击,把违法犯罪遏制在初期行动中。与此同时,学校着力加大人防力度。一方面是搞好专业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是搞好兼职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广大师生安全稳定的自觉意识。注意强化日常管理和值班执勤责任,特别是夜间和重点时段的巡查,发现可疑人员和不和谐情况要主动上前了解,化解矛盾,警惕犯罪。

学校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如何防范和应对学校安全问题,是各国政府、社会和大学共同关注的话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于校园安全的经验,如美国的学校每学年都要进行一到两次综合性的安全演习,法国学校的防范暴力进入课程等,都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和参考。

2011年6月16日,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在出席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时指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建设平安校园,从微观上讲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安全保障,从宏观上讲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人才的一项战略行动,其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王林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高校安全教育思想政治论文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