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2022-09-02

第一篇: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古代诗人的风格及诗歌语言风格特点

古代诗人的风格(举例)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 王昌龄诗风的幽寂静穆;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 苏轼的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常见诗歌语言特色与风格

1.平易: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平易近人,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是一种质朴的美。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S226;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S226;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语言表达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 “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杰出的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幽寂静穆,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以及(孟)郊寒(贾)岛瘦和“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等等。

第二篇: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

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 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5、对特殊词的赏析。(考查不多 专题讲解

一、炼字型

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二炼形容词。

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2: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三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炼字型可参见金版教程94页(教师版172页。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使用的修辞手法+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可结合金版教程 95页(教师版173页。

答题示例: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景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点情境。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释含义、描景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点情境。

诗歌总领课第二首诗天津卷《骤雨》中“卷”“吼”两词的表达效果也是炼字型。

例题还可参见金版教程 95页(教师版173页2010年重庆卷《菩萨蛮·北固题壁》。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全国I I卷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释含义、描景象。写出了雨后新晴美丽清新的景色(点情境。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问: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释含义、描景象。“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点情境。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问: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个动词,答题时要考虑两字本身在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答案: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释含义、描景象。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点情境。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① 陶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 问: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1“沉”字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释含义、描景象。“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点情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 唐·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问: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人的情景(释含义、描景象;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点情境。

6、金版教程 97页13题,14题第2问(教师版176页13题、14题第2问 二:赏析诗眼型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就是指诗歌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例: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联系。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碎铁衣”,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数重围”,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奇路而归。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或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时要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和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方面考虑。

【答题步骤】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点情境。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析效果。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牛刀小试:

1、(2005天津卷 湖洲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问: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四句诗紧紧围绕一个“望”字来写(析效果。北望燕云,不知命运如何;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无力挽回颓势;向东西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描景象、点情境。

2、(2005年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作用问题上已说,即贯穿全篇(析效果 颔联:微风吹开,吹动竹子(引起怀恋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描景象、点情境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全词围绕“忆”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写,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今日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游赏(析效果、描景象,用感情带动写景,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点情境。

4、金版教程 96页第8题第1问(教师版175页第8题第1问 三:赏句型

赏句中要赏析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示例: (200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问: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解析:“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提问方式】请赏析某句。

【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的妙处。 【解答分析】(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首先应认真揣摩词语或诗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怎样巧妙地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 容,怎样使表达更准确、更生动、更含蓄的。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着重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古代诗 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拟人、对偶、借代、双关、用典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善于赏析其语言风格。常用的语言风 格有沉郁顿挫、清新质朴、生动形象、绮丽典雅等。 【答题步骤】 展开联想把该句景象描述出来,并分析此句所用的表达技巧或语言特色,点 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描景象+析技巧)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点情境) 诗歌总领课第二首诗 2011 年天津卷《骤雨》中第二问就是赏句型。

1、(2011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 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 雨的奇观(描景象)。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 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析技巧)。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点情境)。

2、(2011 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晓至湖㈠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

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㈢。 (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问: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解析】诗句通俗易懂,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 只要能有根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析技巧),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 景致的深阔(点情境)。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 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析技巧);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 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点情境)。(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3、(2011 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 指叶天经 问: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未 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描景象)。“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 融情于景(析技巧),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了平淡闲适之情(点情境)。

4、见金版教程 97 页第 11 题第 2 问(教师版 176 页第 11 题)。

四、赏析语言风格型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 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 新飘逸, 杜甫之诗沉郁顿挫, 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韩愈的诗深奥险怪, 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 婉约含蓄。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示例: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开头两句有问有答。问他何事栖于碧山,诗人却“笑而不答”。这笑而不答造成 悬念,以诱发人

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字,既是山居心情的写照,更表明“栖碧山” 的妙处在“悠然心会”。“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是写碧山之景“别有天地非人间是对 “何意栖碧山”的回答,即这碧山让人“心自闲”,而不像“人间”那样令人烦恼,让人不 幸。在诗人看来,这“碧山”,这“桃花流水”都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远逝,也是美的, 都出自“天然”,都让人心境悠闲。全诗用语新鲜自然,不落俗套,“不答”而答,转接轻 灵,活泼流利,具有一种清新美。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 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 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 严谨细腻等„„。诗歌语言的特点是许多学生难以品评的,我们以“三字六面”加以概括: (1)素(质朴、清新、淡雅、自然) 丽(绮丽、奇特、藻饰、华美) (2)直(明快、简洁、浅白、晓畅) 曲(委婉、含蓄、朦胧、慰藉) (3)阴(柔婉、凄靡、苍凉、沉郁) 阳(雄健、豪放、刚劲、浑厚) 语言风格类型可参见金版教程 95 页(教师版 173 页)。 【补充】 1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 奇,代表诗人李白。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代表诗人杜甫。 2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李清照、姜夔 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朓、谢灵运 清新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 雄浑悲壮:屈原 淡远闲静:陶渊明 恬淡优美:王维 雄壮豪迈:王昌龄

豪放磅礴:曹操 旷达俊爽:杜牧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 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 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惋之作。】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静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答题范

式】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 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 :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 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 丈夫的美梦(列例证。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感情。 牛刀小试:

1、(2011 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示秬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 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问: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明特色。如“捧盘 出户”“市楼东西”等(列例证。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明特色。如, 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列例证,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 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析感情。 试题分析: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韵味,答题 时不可偏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明特色)何处住,在横塘, 通过自问 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例例证)烘托出一个素朴真 率的船家 女形象。(析感情)

3、见金版教程 96 页第 4 题第 3 问,第 5 题 2 问,(教师版 174 页第 4 题第 3 问,174 页第 5 题 2 问, 175 页第 9 题 1 问,)。

五、赏析特殊词型: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

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 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表颜色的词:这些词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 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 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 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 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 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 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 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要强调说明的是,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 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成功的炼字都是 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牛刀小试:

1、(2007 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 明 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问:“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写出了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茂盛;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2009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问: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

寂。这景象既显出 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 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第三篇: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能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通过解题和拟题训练,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过程

鉴赏诗歌的语言即品味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常见的考查类型有两种。一是把握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二是炼字,即领会诗歌字词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隽永。

一)了解常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1、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2、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料得闺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同题材诗歌的语言风格: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宫廷诗:缠绵宛转等。

4、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

1

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 二)高考真题示例

1、2009【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问题: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案: ②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2、2008【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3、2008【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题: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4、2007【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

2

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问题: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答案】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三)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鉴赏语言风格的题型有何特点?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此题有时要结合炼字或句式等特点来回答。)

2、解答策略是怎样的?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实战演练

1、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答:平淡质朴。

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问题:李商隐的诗风一向是朦胧隐晦的,你对这首绝句的风格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此诗含蓄隽永,余韵无穷。全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化实为虚,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将增添相聚的乐,从而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孤愁。

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3

答:朴素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从而自然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宫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1)请翻译这一首诗 2):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语言风格含蓄深沉。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羞。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面前不敢说话,从而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 五)我来拟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请翻译这一首诗:

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清淡朴素。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更加耐人寻味。 ....

第四篇: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摘要]李白是唐代的诗仙,也是中国诗坛中旷古绝今的伟大诗人。文学是语言艺术,诗人们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情感的抒发的。对于文学作品而言,语言风格是其艺术魅力的所在。李白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他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对李白的诗歌语言的风格进行研究,从而全面的分析李白诗作中的音韵魅力,进而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对李白诗歌中的韵味进行体会。

[关键词]语言风格李白诗歌修辞手法语法手段

引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也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因此,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诗人对语言的使用都十分的注重,从而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李白的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浑然天成的,他的诗歌的语言与他自身的性格是有着非常大关系的[1]。李白一生放荡不羁,他的诗歌也饱含着豪迈之情。尽管李白的诗作是多变的,但其中蕴含的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是不变的。本文就李白的众多诗作中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旨在对李白的诗作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韵味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是一门文学艺术,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独创的奇异色彩。在诗歌创作上,李白达到了众多诗歌难以达到的艺术的高峰,同样的在语言的运用上,他也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一)运用夸张的语言表达情感

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便是他善于在诗歌中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来对其强烈的感情进行表达[2]。在他的诗歌中,通常都具有一定的鞭策性,同时夸张的成分也是非常大的,最关键的是感情色彩非常的强烈和鲜明。李白个性不羁,他的感情非常的浓郁,在进行诗歌表达的过程中,主观的情绪非常强烈。因此,在李白诗歌中,其个性特征非常鲜明,从而使得他的诗歌中蕴含着他强烈的个人气质和特点。

(二)追求自然美

对于中学生而言,李白的诗歌是非常常见的。在他诗歌中语言总呈现的总体的特色就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他的风格就是追求自然美。关于这一点,李白在他的诗作中就有所体现[3]。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写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表现了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想要达到的目

1

标和境界,同时也是其在语言塑造方面的追求。事实上,李白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所努力。因而,他的诗歌中的语言大都是明丽自然的。

(三)自由洒脱,孕育散文美

李白诗歌中的语言风格的另一特点就是巧妙的运用散文的句式[4]。诗歌一般都以精炼为主,同时在诗歌中,通常的主流趋势都是整齐、有节奏感。这样才会赋予诗歌强大的力量,从而能够更加顺畅的来表现思想和情感。而相对的散文的语言都是较为自由的,没有特别的要求和规则,因而散文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多样的。而李白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能够巧妙的运用散文的句式。在汉乐府诗歌中,通常会将散文句式运用到诗歌中,实际上,巧妙地在诗歌中运用散文句式,不仅不会使诗歌散文化造成诗歌表达的阻碍,还会对内容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有所助益。李白就是在汉乐府民歌创作的其地下,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用了一些散文句式,从而使其诗歌的体裁更加的多样,也更充满艺术特性。例如在《灞陵行送别》中,李白写道“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这是非常典型的散文句式,同时这些诗句也有着极强的概括能力。在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在灞陵亭送别友人的时候,看到友人走过的道路,对其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所感触,并联想到自身在朝堂上的遭遇,更添离愁情绪[5]。在诗句中“无花之古树”映衬出了一种凄凉的情景。“伤心之春草”更表现出了诗人的离愁别恨。根据本诗可以看出李白运用散文化的句式,更好的创造了意境,也更好的进行了情感的抒发,从而使得诗句不仅仅没有松散拖沓,还有着极强的节奏感。

二、李白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与他一生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一生满腹才华,却没有得到赏识。他生于盛唐时期,文章风采天下有名,可奈何朝中权贵小人当道,李白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6]。他的理想生活与现实发生了非常尖锐的冲突,因而他时常陷入痛苦与愤懑当中。因而,在李白的众多诗作当中,表现自己壮志未酬、情怀难遣的著名诗篇也不在少数。

另外,在李白的一生中,有大半生都在过着流浪的生活,因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也是非常多的。李白具有迎风好奇,同时也有着单纯高洁的心境,并且他的文采卓著,善于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语言当中,从而赋予他的诗歌以理想化的色彩。李白的一生可谓是悲剧的一生,但是他的乐观精神使得他总能够以满腔的热情来面对整个世界,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因而李白的诗歌中大多是对景物的描写以及感情的抒发,因此他的大多数诗歌的语言风格都是清新明快的,明丽爽朗是其基本的色调。总体而言,李白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用他

2

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就是李白的诗歌是其真挚感情的抒发,不做作,在语言形式上朴实无华,不雕饰虚伪,从而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之美。事实上这也是李白这一生的终极理想。

三、李白诗歌的语法手段的运用

(一)炼句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炼句指的是炼动词,这一点在李白的很多诗歌中都有所体现。李白性格豪迈,因而,豪迈、清新、自然也是他的诗歌给人的感觉,除此之外,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给人一种字字千钧的感觉,尤其是在李白的绝句中[7]。在李白《塞下曲》第一首中,他写道“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字和“抱”字就是谓语动词的典型使用。鼓一般指的是在打仗的时候,用于指示战士们进军的信号,因而“随”字的使用是非常恰当的。而“抱玉鞍”也更好的显示了战争时期,时刻准备打仗的紧张的情况。而“伴玉鞍”则无法表现出这种感觉。在《北风行》中诗人写道“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在这首诗中,“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了思妇思念丈夫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这些动词塑造了一个满肚愁肠、思念、牵挂丈夫的思妇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在炼句方面的风格独树一帜,并且其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提炼的,也是极为恰当的。这也展现出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天分,同时表现了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

(二)语序

在语法运用上语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语序分为正序、倒装、插入等。在李白的诗歌中也存在着对语序的特别的运用[8]。李白一生创作了几百首诗歌,在其大多数诗歌中对语序的运用都是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的,当然有部分诗歌是与现代汉语规范不相符的。在《把酒问月》中,诗人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关于该诗句,正常人们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都会写道,“青天明月几时来”而李白的倒装的语序更加强调了“把酒问月”的内涵,倒装句对明月来的时间表示了强调。另外,“我今停杯一问之”也运用了倒装的句式,并且从“把酒停杯”的动作可以表现诗人醉意情浓的感觉,并使得诗句更有韵味。除此之外,这种表达方式也使得诗句更富有气势感。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写出了一种把酒问月的气概,同时垫定了全诗的意境。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写道“我欲因

3

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一夜飞度镜湖月”中显然是将月夜这个时间状语分开,将定语进行后置,进而增添了语言表达的趣味性。

四、李白诗歌的词语手段的运用

李白诗歌的体裁多样,通常有古诗、律诗、乐府诗、绝句等。李白好酒,并且也游历过各大明川、江海。因而在李白的笔下“山、水、月、酒”是非常常见的[9]。在李白笔下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山,还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三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天门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天姥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庐山等。当然,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笔下山和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李白寄情于山水,因而山与水都是李白所钟爱的事物,因而,在李白的诗歌中,山水也便是非常常见的词汇的。李白一生游历祖国各大山川,山和水是他一生得意与失意的见证,同时李白也崇尚于山的伟岸、坚毅和水的飘逸、潇洒,并且李白的人格也是与之相契合的,从而散发出无尽的魅力。对于山水,李白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艺术嗅觉,从而将这种艺术和思想流传至今。

五、李白诗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夸张

在李白使用的众多修辞手法中,夸张是使用频次最高的。李白是内心情感非常丰富的诗人,同时他拥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因而在运用修辞手法的过程中,夸张是其最拿手的武器。在李白的诗歌中,他通过使用极度夸张的艺术,来表现出其眼中大气磅礴的气势,同时还表现出其热情豪放的个性特征。在《李白诗选注》中就指出,在李白独特的诗歌语言风格中,夸张是最为突出的。

在李白的诗歌中,运用夸张创作了可谓是众多的世界之最。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世界上最高的河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出了非常凶险的道路。“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最为壮观的瀑布。“燕山雪花大如席”写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雪花。“白发三千丈”写出了世界上最长的头发。可以说李白的夸张艺术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想象力。

李白诗歌的夸张艺术有着其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夸张的艺术在诗歌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使用力度也非常大。也就是在他的诗歌中,它可以在时间、空间、事物、动作等等方面运用到夸张的手法。形容时间流逝快,李白可以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来表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夸张的表现了风的速度之快以及天山

4

和玉门关中的距离之远。关于行为的夸张可以用“举手可近月”来表示。表示极端思念可以用“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根据以上诗句描述可以发现,在李白的诗歌中,可以在任何情况、任何事物中运用到夸张。

(二)用典

在诗词创作中,用典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很多诗人的诗歌创作中,都运用到了用典。李白诗歌的用典呈现出了很多的特点和风格,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典艺术。

在运用典故的过程中,众多诗人会选择明用典故或者暗用典故的方式。而李白在使用典故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灵活,他能够根据表达的内容的不同而采用明暗结合使用典故的方式。如在《田园言怀》中写道“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签白犊,饮水对清流?”在前两句明确的运用了贾谊和班超的典故,从而更好地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另外,在《在浔阳非所寄内》中诗人写道“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将具体的典故事件以及具体典故人物都明确的指出来,从而表达了诗人希望权贵能够开脱宗室夫人的罪过。暗用典故一般是将典故中涉及的人和具体事件用暗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赠从弟冽》中写道“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其中磻溪实际上是一个典故,但是在诗句中诗人并没有明确的指出磻溪所代表的具体的事件,从而表现出了一种话虽暗而其意明的感觉。

李白诗歌的创作与其生活的时代以及人生经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李白的作品将盛唐时期的社会现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李白对诗歌创作怀揣着无限的激情,同时又富含想象力。在他的笔下气势浩瀚、明丽清新的意境数不胜数。在众多唐代诗人当中,李白在语言风格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张彬,燕丽红. 2011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4,02:99-205. [2]梁吴芬. 例说诗歌的语言风格[J]. 考试(高考语文版),2010,Z1:103-105. [3]赵朝芳. 李白儒学思想与诗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4]王腾飞. 李白诗歌用典研究[D].暨南大学,2010. [5]苏健. 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6]王竞. 试论李白诗歌的修辞艺术特色[D].安徽大学,2007. [7]常铖. 李白漫游期间诗歌论略[D].华东交通大学,2012. [8]张华. 安史之乱中李、杜诗歌创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0. [9]王腾飞. 李白诗歌用典研究[D].暨南大学,2010.

5

第五篇:散文和诗歌的语言风格精心准备

语言风格

一、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1.从用词的角度:

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答:文中╳╳ 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

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言的灵动性增强。 3.从手法的使用角度:

①某种修辞手法。

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②某种表现手法。

③表达方式。

4.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 (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

1 如╳╳。

5.从人称使用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如╳╳,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

二、语言风格

1、豪放: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

所描写的景色,意境开阔,

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

有时又激昂的抒情,

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豪放旷达: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很多诗人的词作都是豪放的,但后面跟的词不同,如李白:豪放飘逸,

2、柔婉:所表述的对象纤巧细致;

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

所描写的画面色调轻柔;

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

如:纳兰容若的《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很多婉约词派的词作都具有这个特点。

3、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委婉含蓄(蕴藉):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比喻、设问等手法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质朴(平实):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朴实无华,或用白描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句。

白居易《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筐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如;周敦颐《爱莲说》

7、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气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如;周敦颐《爱莲说》

8、诙谐(幽默):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如:“瘦不了的永远在骚动,吃不胖的都有恃无恐。” 9 、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炼(练)、浅显、 明白如话、不加修饰

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如《苏秀道中》

10、繁复(细腻):多用长句,多对比性和辩证性语言。

11、隽永(含蓄),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还

2 有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13、清新: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清爽而新鲜,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孟浩然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朱自清《春》 鲁迅《社戏》

14、形象生动:生动形象——形容描绘或表达十分具体、生动、活灵活现,好像身临其境一样。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15、 绚丽:华丽灿烂 ,多用描绘性语言和修辞。 绚丽飘逸。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16、雄浑奔放:直率而有气势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7、慷慨悲凉: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 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8、沉郁顿挫: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如: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9、冷峻:冷静严肃 如:“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0、雄奇奔放:雄伟奇特,热情奔腾;亦指思想感情、诗文气势等无拘束地尽量表达出来,不受拘束。

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1、 犀利:语言尖锐锋利 。 鲁迅的很多文章 都具备这个特点。

如:"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白岩松

三、相应练习及答案

1、 三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1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 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 形成沉郁、凝重的风格。

2、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是惊人”这首词“新丽”得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1.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 “和春住” 2.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3、 六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1)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明特色)/ (2)第一句中的“桑无叶” 、“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 (3)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4、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无忧考网:

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5、 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有人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请你作简要分析。

解析:“一种壮怀能蕴藉”其实已经点明了本词的艺术风格:“壮怀”主要是指悲壮的情怀,而“蕴藉”则是“含蓄”的意思。回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点明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答案:看惯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脍炙人口,再看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指的是岳飞的《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表达抗金报国的心志,却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

6、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1)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进行赏析。

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

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些鸭鹅,把送饭的也拉上差了。 (选以上任意一联解说即可) 作者以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下一篇:工程招标代理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