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思政教师教育论文

2022-04-21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免费师范生思政教师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通过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座谈会、给师生回信等多种方式阐述新时代教育思想。他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他多次强调,要将高校德育与传道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大学生责任使命意识培育与家国情怀培养。

免费师范生思政教师教育论文 篇1:

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调查及对策分析

[摘 要] 教师职业意志是教师专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它对教师的培养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定向师范生是农村小学师资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意志培养对其未来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和教学活动有着重大作用。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现状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拟制相应对策以坚定其职业意志?调研并分析这些问题,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现状与对策

国之兴在于教,教之兴在于师。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没有师资力量的提高就难有教育事业的兴盛。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坚定的职业意志,即教师在教育职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终身从教的奉献精神。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意志则是指定向师范生从事农村教育的职业定力,它要求定向师范生在任何情况下,对农村小学教育事业都拥有持之以恒的自觉性和始终如一的坚定性。课题组以本校定向师范生为对象,发放问卷1061份,收回1033份,有效问卷985份,分析了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强化其职业意志培育的五大对策。

一、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现状

江西省从2007年开始试行定向师范生教育政策,至今已有11年。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7年止,我省累计招收定向师范生34777人。据调查,87.5%的定向师范生来自农村初中,有过农村小学学习经历,对农村小学有着深刻的感性认识。在回答“如何看待教师职业”时,85.5%的学生表示愿意做老师,并且立志敬业乐教,但不愿意在农村终生从教。在回答“报考师范的主要原因”时,20.9%的学生是因为热爱农村小学教育,50.3%的学生是为了稳定的工作,28.8%的学生则是听从家长和班主任的建议。在回答“是否会遵守定向协议”时,48.2%的学生会遵守,但协议期满会想办法离开农村小学;37.3%的学生不会遵守定向协议,只有14.5%的学生愿一生坚守农村教育战线。虽然多达81.5%的学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好教师”,但他们认为在农村小学从教终身,“个人发展空间狭小”,难以实现人生梦想。

从以上几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定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整体认同度很高,愿意当小学教师,并愿意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他们选择“三定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动机具有较大的功利性,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因其就业有保障,但在就业后会等待机会离开农村小学,仅仅把定向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跳板。为数较多的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意志相对薄弱,坚守农村小学教育战线的职业意识不够坚定。

(二)影响因素

1.对农村教师现有地位的认识,是导致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不够坚定的内在因素。職业的社会定位是指人们根据某一职业工作的难易程度、工作强度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而给予的工资条件、劳动报酬等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职业声望等价值评价。职业的社会地位是直接影响人们职业意志的因素之一。接受调查的定向师范生在回答“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如何”时,认为地位较低的占34.4%,认为地位一般的占54.5%,认为地位较高的只占11.1%。在比较“城镇与农村小学教师的优越感”时,高达93.6%的学生认为“城镇小学教师优越感大于农村小学教师”,各县(市、区)出台的经常性地从农村小学招聘优秀教师入城的政策强化了学生的这种认识。在比较“城镇与农村小学教师的成就感”时,87.8%的学生认为“城镇小学教师的成就感远大于农村教师”,因为农村小学学生不仅人数极少(有的班级只有几个学生),而且多为留守或问题儿童,其成才数不可能高于城镇小学。对农村小学教师现有社会地位缺乏肯定性认识,自然容易动摇他们愿意终身在农村小学从教的意志。

2.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环境,是导致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不够坚定的外在因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无法摆脱社会环境对自身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繁荣有目共睹,物质生活日新月异。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未同步发展,精神文明远落后于物质文明发展的脚步,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环境必然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动摇人们从事基层工作的职业信念。面对歌星与影视明星的暴富,面对富二代与官二代的挥霍,青年人的价值取向自然容易被误导。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下,对照农村小学教师相对微薄的收入,定向师范生动摇一生坚守农村教育战线的职业意志也就无可厚非了。课题组调查发现,83.5%的学生希望自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觉得农村小学教师难有丰厚的物质待遇。在回答“如果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收入高于城镇小学教师,你是否愿意坚守农村小学教育战线”时,64.5%的学生表示会坚守,23.4%的学生不知道,只有12.1%的学生不会坚守。

3.“说教式”的高校思政教育,是导致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不够坚定的教育因素。定向师范生,除要掌握广博的职业知识与全面的职业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思政教育。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是“两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但不少思政课教师多用“高、大、上”的大道理来阐述观点,不能很好地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用得较少;作为思政教育重要辅助的“两校”(业务党校、业余团校)活动,其活动形式也多局限于主题讲座,以理论说教为主。据调查,77.5%的学生听这些课的感觉是“内容生硬,说教味浓”。而高校团学口开展的社会活动,只重视“做了什么”,不去强调“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思政教育意义存在弱化的现象,思政教育效果也有限。此外,多数培养定向师范生的高师院校,并未重视定向师范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对“定向”政策几乎没有解读,使部分定向师范生对农村教师职业的认识较为肤浅,也无法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将来从教的职业意志。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对策思考

(一)进一步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了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但城乡小学在基础设施、经费投入、食宿条件等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城乡小学差距首先体现在办学条件的差距上。这种差距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而且会对青年人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公平机制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1]据调查,70.8%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愿坚守农村教育战线的主要原因是“艰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相比于城镇小学,农村小学教学硬件缺失,生活条件落后,多数学校没有网络,占地面积不大,但其优势在于环境生态。各县市和乡镇两级政府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重点添置办学与文体活动硬件,美化校园环境,开通网络资源,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将农村小学办成花园式或别墅式校园并不是“空中楼阁”的工程。“栽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了,办学环境美了,自然能坚定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意志。69.7%的学生表示,如果农村小学的教学与生活环境改善了,愿意安心任教。

(二)积极开展农村小学校校联谊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都有社会需要,包括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以及对友谊、情感和爱的需要。人们一般都有社会交往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同伴之间、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保持友谊与忠诚,希望得到信任,希望自己隶属于某个集团或群体,希望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关心和照顾,从而使自己不至于感到孤独。[2]在回答“一份好工作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时,72.6%的学生认为是“能让自己精神上感到充实”,21.1%的学生认为是“能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6.3%的学生认为是“能让自己出人头地,令人羡慕”。可见,精神的愉悦是多数学生首要选择。但在农村小学,教师的精神生活相对贫乏,马斯洛提到的相关需要难以实现。18.9%的学生认为“村小缺乏文化活动”,16.5%的学生认为“村小学生太少,没有教学气氛”,9.6%的学生认为“在村小能进行交流的人太少,担心自己得抑郁症”。而当前农村小学之间又缺乏联动机制,各小学之间的教师几乎都“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他人瓦上霜”,在业务上、文体活动方面均缺乏应有的交流。农村小学师生人数本来就不多,有的村小教师只有5人左右,学生也就10多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影响一个人的职业意志。对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想方设法让农村小学教师有群体归属感,积极开展校校互动活动,让校校联谊成为农村小学教师精神生活的沃土,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来实现教师的各类需要,借此来坚定其职业意志。

(三)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二部分指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载体是红色文化。高师院校应重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增进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教育中的吸引力、感染力。例如,长征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不怕艰难是长征精神的根本,长征史就是一部英雄的苦难辉煌史。[3]美国作家迈斯纳说过:“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再没有任何事件,可以像长征——以及长征所产生的传奇故事——那样将这种希望和信心提供给革命者,使他们坚信,即使在最绝望的环境中,意志坚定的人也能够取得胜利。”[4]“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已经成为老幼皆知的格言。借助于长征路上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来教育定向师范生,有利于激发他们克服困难、无惧艰难地坚守农村教育战线的职业意志。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奖励政策

目前,农村教师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边远山区津贴的发放,另有国家级“最美乡村教师”的评选。我省在2008年便实施了《江西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发放管理办法》(赣市人字〔2008〕256号),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来提高津贴标准,对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出台一个以每增加十年农村小学教龄便追加特殊津贴的政策,则更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现有的“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是全国范围的,这一国家级荣誉让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望而却步。如果能评选县市区级“最美乡村教师”,则更能充分激发农村教师的荣誉感。此外,在轮岗交流、定期培训、学历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可拟制针对农村教师的倾斜政策。如此,则定向师范生坚守农村教育战线的职业意志更易坚如磐石。

(五)创新高校大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是确保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思政工作不仅要有多样化的形式,也要有接地气的内涵。在“两课”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精神内涵,将优秀人物、生动事件引入课堂;“两校”则要将主题讲座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借助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此外,要结合定向师范生思想上的难点、热点、疑点,定期开展“我爱农村教育”主题活动,解读农村教育政策,聘请优秀农村小学教师来校讲学,组织学生体验农村教育,组织学生学习陶行知的农村教育思想,组织学生观察以农村教育为题材的影视片(如《暖春》)等。采用多样化、常态化的思政教育方式,积极培育定向师范生终身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信念和情怀。因为坚定的信念、良好的情怀是稳定职业意志的保障。

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定向师范生具有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未来角色决定性”[5]。他们的职业意志是一种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勇气,是影响其教育职业行为的精神力量,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坚定的职业意志,能让他们积极自觉地终身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也是实现国家施行定向师范生教育政策初衷的保障。因此,强调定向师范生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坚定其职业意志,是值得培养院校教育工作者认真考虑并付诸实践的。

参考文献

[1]朱伟,陈琦竹.我国城乡小学办学条件差距问题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傅永剛,陈树文.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美]迈斯纳.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M].杜蒲,李玉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崔世莹.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2009,(10).

责任编辑 邓 振

作者:江立员 李红

免费师范生思政教师教育论文 篇2:

立德树人视角下岭师三十年援藏路与师德厚植路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通过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座谈会、给师生回信等多种方式阐述新时代教育思想。他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他多次强调,要将高校德育与传道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大学生责任使命意识培育与家国情怀培养。
一、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与内涵

“立德树人”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随着时代变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立德”思想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树人”思想最早出现于《管子·权修》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立德”与“树人”是辩证统一的。“人”是立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立德”的目的是“树人”,“树人”首先需要“立德”,立什么样的“德”决定着树什么样的“人”,树什么样的“人”彰显着立什么样的“德”。简言之,树人需立德,树人先立德,立德为树人,立德利树人。

立德在于实践,实践通达树人。古语有云:“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立德之途径,得以树天下之可树之才。
二、岭师三十年援藏路与师德厚植路径

大学生援藏支教实习活动是岭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岭师”)人才培养与德育工作的常态化举措。大学生三十年援藏支教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大量素材与丰富经验,同时在德育工作开展中也取得了明显成绩,形成了集人才培养、德育工作、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岭师方案”,为广东省大学生援藏支教工作提供了典型个案。

自1987年毕业生龙家玘响应“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号召,毕业分配时选择到西藏那曲工作之后,岭师大学生援藏支教工作一直持续开展。2002年陈观如校友自愿申请到环境艰苦的墨脱县担任县委书记,当年援藏支教的大学生也开始以自愿抱團形式开展援藏支教活动。杨楚洵、钟戊华、李再超、屠艳荣和刘秀政5位毕业生赴藏支教,成为当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援藏8人中的主力军。2003年古桂云、冯敏芝、郭振、王春霞、张恩、林涯6位毕业生到西藏林芝地区支教,占广东省当年援藏支教高校毕业生的75%,成为广东高校援藏大户。2004年全省高校共有7名毕业生援藏,其中岭师有4名学生。往后,在校大学生援藏支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此外,三十年来,有三十多位毕业生自愿参加“三支一扶”,选择到西藏地区工作,至今仍有27人在藏工作。这不但促进了大学生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师德养成,也帮扶了西藏民族地区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岭师援藏方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师德厚植路径。

(一)“三大基地”构建岭师教育援藏师德厚植机制

教育实习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三大基地”的构建是“岭师方案”的重要组成内容。2008年,岭师在西藏林芝广东实验学校建立了广东省在西藏建立的第一个教育实践基地。2013年岭师与原林芝地区教育局签订了合作协议书,选派教育专家到原林芝县开展免费的教师专业技能、职业发展培训,同时也积极接收原林芝县多批次人员来校免费培训。2016年10月,岭师与波密县、工布江达县两县教育局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举行共建教育实习基地揭牌仪式。2017年12月岭师与工布江达县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这是广东在西藏建立的第一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在广东推进“新师范”建设的背景下,“三大基地”援藏教育师德厚植机制的形成,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师范生职业道德培养,与对口支援地方政府、教体局、支教实习单位的四方联动也完善了师范院校校地合作机制。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以家国情怀统领育人方式变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构建岭师师德育人格局。

(二)“三全模式”再造岭师教育援藏师德厚植品牌

岭师作为百年师范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水平、课改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等多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这为学院与林芝市教育局开展校地合作、大学生援藏支教活动、培训帮扶、教育基地共建等提供了优势条件,并可以此为依托探索建立校地交往交流交融长效机制。岭师大学生教育援藏,不但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还开展家校合作、学业辅导、自护教育、亲情陪伴、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即“构建全时段覆盖的教育援藏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撑的教育精准援助,实现全要素挖掘的援藏品牌塑造”。“三全模式”教育援藏师德厚植品牌活动的开展,在广东援藏模式中突显了岭师特色,也深化了师范生师德厚植路径。

(三)“四新效应”筑牢岭师教育援藏师德厚植阵地

1. 岭师援藏与师德厚植新载体

援藏支教实习作为大学生能力提升路径,同时也是高校师德厚植的载体。大学生亲身到西藏地区开展教学、生活实践,直观了解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更加深入认识国情,促成了大学生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成长循环。他们通过现实的行动,又完成了个人价值的再认识、价值实现的再体验和个人意志的再坚定。

2. 岭师援藏与师德厚植新形式

学校领导先后率队进藏调研,选派专家团队进藏开展免费的教育培训,邀请西藏林芝地区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和开展业务培训,岭师培训学院组队前往西藏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近7年来,岭师通过各种形式培训林芝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校长和局长400余人次,承担了绝大部分批次教师的培训费、食宿费等费用,还提供了教育理论研讨、捐资助教助学和奖教奖学等方面的支持,通过爱心助学行动、“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以及“发扬节俭精神,关爱弱势群体”“让爱为梦想插上翅膀”“让书香飘进雪域高原”等捐衣捐物、助学助教、送书送教等公益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立德树人”育人效应,促进了民族团结的发展、深化。

3. 岭师援藏与师德厚植新机制

教育是“教人”也“育己”的一种“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岭师选派在校生赴西藏实习支教,从宏观上看,构建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一线的协同育人机制,增强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师德厚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基础。从微观上看,为每一位援藏师范生提供了所需的真实教育场域,解决了师范生强烈的实践学习需求与短缺的实践机会之间的矛盾。据当地教育局反馈,支教队员给全县的中小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所带班级成绩大多名列前茅。

(四)“非常5+1”与师德厚植新路径

“非常5+1”援藏支教共同体指的是岭师每派选一名援藏支教实习生,就会相对应给他配备一名实习导师、一名论文导师、一名思政导师,同时支教实习单位也为他配备一名教学导师、一名班级管理导师,以合力、协同、互助方式助推援藏支教共同体的形成。

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援藏支教实习、“进村到户牵手”、“奉献边疆高原·扎根基层教育”最美教师寻访、“岭师学子卅载支教西藏情”调研、典型人物事迹报告、师资培训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等六项工作路径的开拓,更加深化与凸显教育援藏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培育与家国情怀培养。
三、援藏育人与师德厚植:岭师立德树人效应新探索

(一)岭师援藏与师德厚植功能新探索

团结功能。岭师大学生援藏支教是思政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的体现,也是岭师把校地共建作为发挥本校师范教育优势,推進教育特色援藏的创新之举。这也需要本校各部门与地方社会深度联动、通力合作。

支持功能。“非常5+1”援藏支教共同体组建,为援藏支教大学生配备不同方向的导师,这是高校在大学生援藏支教工作推进中,有效整合优秀的教师队伍,发挥支持校地合作多层次、多形式、多维度开展合作共建的师德厚植路径创新举措。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多方面整合资源、多方面合力的形成助推了高校援藏师德厚植支持功能的发挥。

服务功能。岭师既充分发挥本校优质师范教育资源优势,带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学习和弘扬共建地办教育的“西藏精神”和“愚公精神”,鼓励和支持师生在“援藏支教”校地共建这个平台上丰富人生、增长才干。同时,借助新媒体发展特点,积极构建新媒体传播体系。岭师构建以网站、校报、电视台、广播站等传统媒体为基础,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为突破口的新媒体工作平台,强化宣传,讲好援藏故事。

(二)岭师教育援藏与师德厚植新效应

1. 强化了校地合作培训

近年来,岭师不断拓展援藏领域,从素质教育、班级管理、新课程理念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实习生集体备课、集中评课、教学研讨等方面,遴选出一批高水平的学科研究专家为林芝教育管理者和骨干教师授课,聘请湛江市内小学名师点评和指导说课,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建设以及教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师范精神的发展与传承。

2. 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

岭师援藏支教的学子们主动联系西藏校友,主动连线学校,完成好“粤藏颂歌献祖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相关工作和任务,真正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实践、实训感悟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 拓展了学习教育空间

大学生“援藏支教”学习教育空间场域不但有课堂教学场域,还有课堂之外的情境教育、社会实践空间体验教育以及不同主题、有针对性的特色教育。岭师援藏大学生与林芝教育局在当地中小学中开展“四讲四爱”(“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活动,较好地拓宽了教育内容与空间。建立了家校联动机制,实地走访、与家长深度访谈、和地方教育部门通力合作育人。岭师根据对口支援学校的需要,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理论交流和参观考察等,实现对民族教育合作的“精准订单”教育人才输送。
四、结语:新时代师德厚植的“雪莲花”在高原上绽放

在精准扶贫与对口支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教育援藏有效地推动了民族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在新时代、新师范背景下,高校积极整合资源、统一战线、深化校地合作方向,也拓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学科教育等教育空间场域。援藏大学生以自身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身的建设植根于教育支边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岭师“立德树人”工作拓展了工作对象与工作场域,在整合资源、抱团服务的理念中将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推进地方高校跨地域开展校地合作,凸显高校育人效果,助推高校援藏育人、师德厚植传承的这朵“雪莲花”在高原雪域的绽放。

作者:林春大

免费师范生思政教师教育论文 篇3: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全国本科高校的主体,师范类专业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分类构建课程思政两方面,以泰州学院数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实践为例,论述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内涵,实现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专业

課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3月,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其主要内容是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出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至此,全国上下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普遍共识,众多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后面简称《纲要》)[1],论述了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并从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建设全过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方面构建了课程思政的总体框架,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全国本科高校的主体,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推进课程思政,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肩负着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师范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认为,做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所具有80年师范人才培养传统的高校,泰州学院秉承“铸师魂、强师能、树师表”的育人理念,勇立时代潮头,充分发挥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校友的引领作用,紧抓学生思政工作,在课程思政中率先实践,取得了一批思政育人优秀成果。本文以该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人才的课程思政工作为例,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措施。

一、明确专业育人目标,强化立德树人宗旨

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和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是围绕这两者而展开的,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明确提出思政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课程思政才能形成对人才培养目标思政的有力支撑,使课程思政工作方向明确,行之有效。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社会需求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更好地貫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专业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始终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注重瞄准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泰州学院数学师范专业为例,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立足苏中、面向江苏、服务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科学素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备数学科学教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应用现代数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其他相关教学工作的教师。”该目标定位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强调了对学生师德、身心和素养的要求,在对学生专业知识提出要求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与此同时,在办学定位方向上,明确其服务区域面向,体现了该专业以地方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培养地方所需的师范人才,并致力于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

(二)强调德能兼备,以德为先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2],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其中“立德”是“树人”的前提。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青年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旗帜鲜明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的伟大使命。师范生培养工作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强化师德养成这一重要举措,这是实现德能兼备的师范人才培养工作的可靠根基。泰州学院师范专业“铸师魂、强师能、树师表”的传统育人理念很好地诠释了“德”与“能”的有机统一,在该理念引导下,该校已经培养出一批品德好、能力强、勇担当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其中“全国最美教师”杨向明、“中国好人”钱维胜这样的杰出代表更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师德养成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三)分解毕业要求,形成“四可”指标

专业育人目标中“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落地生根需要靠毕业要求的有力支撑。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必须对毕业要求进行合理分解,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可教、可学、可评、可达成的具体指标。作为师范专业,宜在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班级指导、综合育人等方面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本质。在师德规范上,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同时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教育情怀上,强调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班级指导上,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在综合育人上,强调能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具有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能力。

二、分类构建课程体系,有机融入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重在课程育人,关键处在于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引导。因此,推进课程思政绝不等同于简简单单的理论说教,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思政内涵有机融入到各类课程中。下面以数学师范专业的课程特点为例,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初步探讨如何在各类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内涵。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课程,在学科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必须结合不同学科的学科特点,尤其要注意理工科课程与人文科学类课程之间的显著差异。由于理工科课程主要研究自然规律,自身不带有思想政治立场,所以有学者认为[3]:高校“课程思政”短板和难点在于理工科课程方面,对理工科思政作用的生成机理和逻辑结构是理工科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秦厚荣、徐海蓉[4]通过丰富数学文化和课程思政的触点,介绍了南京大学数学系在推进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数学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下面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一步谈谈如何在数学学科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理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

《纲要》指出[1]: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给理学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思政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途径。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绝佳工具,如在“导数”和“定积分”的教学中,应强调这两个微积分最核心概念的严格定义必须建立在实数和极限理论的基础上,否则便会违反科学思维最重要的原则——逻辑严密性,由此曾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再如:讲解级数理论时可以介绍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说明如果不用严格的级数理论从整体的角度来定义和计算无限求和,将会得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悖论,从而认识到辩证逻辑原则——“统一体不能分割开来把握”。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专业课程中数不胜数,通过它们不断地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样地,也可举牛顿和莱布尼兹为了微积分发现权而闹得不可开交为例,从反面引导学生认识科学伦理的重要性。在“初等数论”课程中,以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教授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为例鼓励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亦可以近年来张益唐解决孪生素数猜想激励同学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再如,在“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中,结合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的现实,用相应模型作对照研究,并由此分析我国取得2003年的抗非典和2020年抵抗新冠病毒方面的伟大成就的关键因素,强有力地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专业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不夸张地说,只要真正理解了数学课程的学科本质,相关思政元素俯拾皆是,信手拈来。在这个意义上,作者完全赞成王宝军教授对理科课程思政的看法[5]:“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与专业结合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可能正好契合理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倾向。”

(二)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特有课程,主要包含“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案例,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推进课程思政,可以使课程育人事半功倍。

“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培养师范生从教的基本課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应始终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基本观念,强调教学设计应当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最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同时强调教师应充满对学生的爱,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教学中可以辅以斯霞老师这样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充分感受优秀教师的教育情怀和仁爱之心。再如,在给学生讲解教育学中有关期望效应时,可以以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例,并给出这个案例在现实的教育意义:教育者应当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并以正面鼓励的教育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的均衡性原则时,可以以马加爵案例为反面教材,强调教育不能只偏重于智力教育,还必须开展有关人格、情商、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全面教育,特别要重视以性格为中心的人格培养与教育。通过这样的一些思政元素引导,实现《纲要》中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是直接对学生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课程,这两门课程从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方面明确了师范类学生走向讲台后的职业规范。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六个主要部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和一些社会热点开展生动活泼,有现实意义的研讨活动,研讨主题可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教师有偿家教现场?等等。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性,切实形成价值塑造。课程教学中也可邀请本专业已毕业的师德师风优秀校友代表来给在校生开展讲座,把师范技能培养和师德师范教育连成一体。如,泰州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邀请该校杰出校友全国优秀援藏代表钱维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丽萍等人来到课堂做讲座,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引领育人效果。

(三)实践类课程

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师范类实践课程不但包含传统的见习、实习,还应强化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扎根社会基础了解教育一线的实践情况。师范类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的主要手段可以表现为引导学生通过日常课余活动、暑期实践等深度融入社会,特别是融入艰苦地区,瞄准农村教育薄弱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结合师范实践能力锻炼开展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担当,并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以泰州学院为例,该校在“泰州学院服务泰州行动计划”活动引领下,把学生德育养成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紧密结合,积极开展“送教下乡”“送教进社区”等活动。近年来,该校数理学院与人文学院联合,组织学生志愿者,赴市区部分小学和社区开展“三点半课堂”活动,为解决地方学生放学早、家长不便接的难题做出自己的贡献。2019年暑假,该校数理学院与泰州市团委、青年联合会联合,在兴化市戴窑镇乐吾实验学校开展题为“崇德向善,关爱未来”的乡村留守儿童公益夏令营活动,为地方乡村留守儿童免费提供课业辅导和丰富多彩的暑期兴趣培训班,这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学习、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样一些活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师范基本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得到提升和加强,真正达到该校校训“敦尚行实、明体达用”所倡导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为开展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工作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三、结束语

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的广泛推行已是大势所趋。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其核心在目标设计,其主体在课程构建,其方式在自然融入,其成效在价值形成。在该理念引领下,泰州学院师范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实践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这仅仅是个开头,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使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切实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进行更多地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在《纲要》的指导下,众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为契机,必能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05-28.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0-58.

[3]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4]秦厚荣,徐海蓉.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触点”和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61-64.

[5]王宝军.大学理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特点和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37-40.

作者:沈荣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学习观念对比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