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2022-09-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说明了我国目前正在实施“两全一主”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 这是一个内涵极其深刻的大命题。我没有那么高深的理论, 但我认为重视教学质量就是提高教学效益。笔者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民主是前提

这里的民主是指教学民主, 那么什么是教学民主?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同学处于平等地位, 围绕学习内容平等交流, 平等对话, 充分发表意见, 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发展。它包括两个方面:师生之间的民主, 同学之间的民主。

1. 师生之间的民主。

我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民主平等, 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它源于“爱生”——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 是教师无私奉献、爱与责任的综合体现, 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真实写照, 也来源于“尊师”——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语文教学中, 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为主, 学导结合”的观念, 或以巧妙的设疑、或以幽默的谈话、或以生动的故事、或创设诱人的情境, 让学生思维活跃, 学得津津有味。师生关系融洽, 彼此信赖, 课堂民主氛围浓厚, 教师导得心情愉快, 学生学习倍感轻松。理所当然课堂效果就会好, 学生成绩与能力的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预料中事。反之, 课堂民主氛围差, 师生之间存在心理障碍, 其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 同学之间的民主。

同学之间的民主, 指全体同学在学习活动中处于平等和谐地位, 主要包括三种关系: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优等生与中后进生、男生与女生。此处仅以优等生与中后进生关系加以说明。优等生往往因为各方面发展不错, 赢得了教师、同学的赞许, 因而他们也许会变得爱面子、骄傲或目中无人, 中后进生渐渐地成为他们支配的对象:语言上支配、行动上支配, 学习中支配、活动中支配。长期循环, 结果是中等生处于服从地位, 后进生更是唯唯诺诺。在这样的环境, 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与创造力, 岂不成了一句空话?所以, 教师要加以引导, 发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质, 避免学生之间出现主导与服从, 主角与配角的人际关系。

民主意识一经确立, 学生自主意识就会逐步显现, 正当公平的学习竞争才能变成现实。

二、竞争是手段

竞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别人争胜。从人的需要讲,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正当竞争是完全必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 把人的需要分成五大类, 按层次排列, 逐步上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 (或自我成功欲望) 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 人皆有之, 小学生亦如此。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 引入竞争成为可能。因为竞争为学生自我实现创造了条件, 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教师通过正面引导, 使学生懂得正当竞争, 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和最大潜力, 战胜自我, 战胜别人, 才能享受到实现自我的喜悦。

学生的学习活动, 竞争范围很广, 从人成长角度看, 有智力因素的竞争和非智力因素的竞争;从学会学习方面讲, 有学习习惯的竞争, 学习方法的竞争, 学习努力程度的竞争;从课堂学习分析, 有预习竞争, 讨论发言竞争, 竞赛活动等。

1. 自学预习的竞争。

我们现阶段使用的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 课例只有课文和课后练习, 没有了预习, 但学习语文不安排预习是不行的。教学中, 我把预习安排在学习课文之前, 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自觉预习的习惯与能力, 一旦引入竞争, 有益无害。

在教学十一册《赤壁之战》一文, 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布置预习, “预习”中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了解课文大意;二是阅读与思维训练;三是动手做标记。然后, 进行预习汇报落实竞争的具体内容, 检查预习目的是否明确、预习目标是否达到、预习方法采用了哪些、预习中存在什么问题……

预习汇报时, 大家畅所欲言, 效果非常好。预习竞争, 加快了预习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掌握。如:读通内容, 了解大意;发现问题, 自觉查找;不断尝试, 主动质疑;小组合作, 共同释疑等。

2. 讨论发言的竞争。

大家知道, 学会学习的主要包括“学会听、学会说、学会读、学会做、学会思”。而语文课堂的讨论发言正是听、说、读、做、思的综合训练, 拓宽思路, 还能满足自我实现价值的心理需要。因为, 他们独到的见解, 绘声绘色的发言会得到教师的表扬, 同学的掌声, 何乐而不为?

请看八册《田忌赛马》教学时的竞争情况, 讨论题“围绕赛马出场顺序, 设计比赛, 看谁的办法最多?”一阵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之后, 综合归纳如下表。 (详见表)

3. 作业的竞争。语文作业一般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手工作业 (或称动手作业) 。

口头作业, 如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很多教师对口头作业重视不够。其实, 口头作业引入竞争机制,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书面作业。像抄写、造句、笔答、习作之类。竞争则落实三个方面:一是专心程度, 是否三心二意;二是书写程度, 是否马虎潦草;三是准确程度, 是否具体、是否离题。这里面既有学习品质、学习心理的竞争, 又有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竞争。

手工作业, 这类竞争更加有趣。有的学生虽然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 但动手能力却不错。他们往往手工精制, 诸如剪纸、小制作、小实验, 都不在话下, 在竞争中表现出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这种竞争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让他们体会到别人赞赏的喜悦, 还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4. 竞赛活动。语文中的竞赛活动是很多的,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 创设情境, 激发热情, 教给正确的方法。

如成语接龙、朗诵比赛、故事比赛、记忆神童、大胆想象、即兴创作等, 各种比赛活动的开展, 可以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 培养战胜困难, 与失败挑战, 走出心理低谷的耐挫力, 树立与强者挑战的信心。另外, 教师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注意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竞争, 加以正面引导, 强化正当竞争, 重视不正当竞争的矫正, 也是非常必要的。看了下图关于人的个性心理中“自尊心的演变”, 也就一目了然。

小学生可塑性很大, 个性心理特殊, 心理状态不稳定, 因此, 教师进行正面引导尤其重要。

三、效益是目的

商人投资要看效益, 老板办企业要看效益, 我们的课堂教学, 同样要考虑效益。效益是产出与投入之比, 就课堂教学而言, 投入较少, 产出较多, 就是教学高效益, 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最优化”, 也就是高效课堂。要达到这一效果, 就应该考虑教与学的方法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 一味的“时间+汗水”地苦干是不可取的,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关爱+科学引导”, 讲究科学方法、重视产出效益的巧干才是当今教育所提倡的。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注重创设教学民主氛围, 组织学生开展正当竞争, 就有可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民主,竞争,效益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人民出版社.2008-12-1.

[2] 范辉.民主课堂, 让学生做主[J].小学教学参考, 2014, (7) :8-10。

[3] 徐敏美.我的课堂我做主[J].小学教学参考, 2014, (7) :12-13。

[4] 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 , 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6-3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异型柱框架结构设计探讨下一篇:浅议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