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英译论文

2023-01-12

宝鸡有周秦文化、青铜器文化、石鼓文化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这些旅游资源要实现自身的文化及商业价值, 其旅游文本的英译则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一种媒介。旅游文本的英译能体现城市、国家、甚至是民族的文化品级。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英译的动机和目的是使英语国家的旅游者能全面了解该景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本研究针对宝鸡人文景观中的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TTCH (Translated English tourism texts o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ites) 。

一、宝鸡旅游文本

1、研究现状

宝鸡市入境游发展缓慢, 除了宝鸡市地处内陆, 旅游业起步晚, 市政府较少宣传推广之外, 另外就是宝鸡缺乏旅游英译文本的产出。近几年, 部分重要景区陆续出现了英文介绍词, 其文本英译良莠不齐, 更多景区英译文本还处于开发初级阶段, 还有一些则完全空白。提升地方旅游品级, 就要加快旅游英译文本开发, 提升英译文本质量, 从而开发新的旅游增长点。

2、文本特征

宝鸡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其旅游文本有丰富的语言、文化、社会、经济、民族、地理等文化内涵, 许多景点文本创作时常旁征博引, 行文用词华丽、措词含蓄、凝练, 讲究文笔优美, 力求要行文工整, 声律对仗;追求音美、形美、意美, 达到“情景交融”。由于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 很多含有中国特色的文本根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译文。因此要使其英译译品更加完善, 要在保持深层结构的语义基本对等、功能相似的前提下, 充足语言信息的形式, 才能够更好地将她的文化内涵在目的语中表达出来, 从而提升宝鸡旅游景区景点形象, 促进对外交流, 增进外国游客对宝鸡的历史文化的了解, 传播中华文化, 进而提高文化软实力, 打造良好国际形象。

二、生态翻译学策略与宝鸡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的英译

生态学是一种具有整体主义思想的科学, 生态学强调把事物看作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整体。而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ology) 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从生态学视角开展的翻译研究, 或者是生态学取向的翻译研究。由于“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 (Ecology) 与“翻译学” (Translatology) 两门科学的交叉学科, 因此, 它又是一项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1、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首先成为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者, 从这个角度出发, 在不同方面, 不同层次上作出适应环境的选择, 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 选择整理合适的词汇, 转化合适的语言形式。

例如:镇国之宝石鼓 (Shi-gu, Stone Drum) 又称陈仓石鼓, 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香港的石古垄被译为Shek kwu Lung, 宝鸡周礼乐府的石鼓路借用此译法, 这是Wade-Giles (威妥玛-翟理斯) 拼音法。它主要用于汉字的读音标注、中国地名名称和华人人名翻译。中国大陆地区自1950年代以后, 随着汉语拼音方案的广泛推广, 威妥玛拼法被停止使用, 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仍旧被广泛使用。所以在中国大陆, 如果对中国人名、地名等进行英译, 一般使用汉语拼音。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角度看, 用Shi-gu Road或者Stone Drum Road会更好。

之前炎帝陵被译为Yandi Tomb, 这个译法并不妥当, 译者没有做好语言维的选择, 首先, Tomb表示坟墓, 而帝王陵寝是Mausoleum, 其次, 炎帝是传说中的帝王, 所以译为Mausoleum of Legendary Emperor Yandi较好。

2、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应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 译者在进行源语言转换的同时, 关注的应该是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宝鸡的历史文化景点较多, 英译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传递重点。

例如:1) 宝鸡, 这块“厥田上上”的土地, 正是将我国的青铜时代的文明推上了顶峰。西周兴邦, 凤凰来仪;秦人崛起, 神鸡飞鸣。周崇礼制, 秦尚法度。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石, 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Baoji, a land on fertile field, pushed the civilization of Bronze Age in China to its peak.West Zhou Dynasty prospered and phoenix danced there (auspicious sign) , Qin people rose up and divine chicken sang (also an auspicious sign) .Zhou Dynasty respected etiquette and Qin Dynasty advocated laws.All these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译文中的两处用括号进行了标注, 这是为了让外国游客充分了解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 因为不了解凤凰和神鸡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 直译会让游客更加困惑, 所以有必要在后面进行标注。

2) 周武王死后, 成王年幼, 开国元勋周公姬旦摄政。

After the death of King Wu of Zhou, the Duck of Zhou, the statesman who aided in founding the Zhou dynasty act as regent as King Chengwang was too young at the time.

上面的译文中使用了增译, 周公姬旦, 一些中国人了解, 但是外国人并不知道这位历史人物, 译者在翻译时在the Duke of Zhou后面进行了说明, 让外国游客对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基本了解, 从而更清楚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3、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旅游活动中, 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人就是通过翻译才能进行顺利沟通, 这要求译者除了语言维和文化维的传递之外, 还要考虑翻译的交际目的,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以交际为目的改写源语。

例如:1) 雍城是秦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都城, 自德公迁雍开始, 到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徙都栎阳, 这里建都长达194年。

Being the most celebrated city state in the history of Qin Dynasty, Yong City-state has been made capital for as long as 294 years from 677B.C.to 383 B.C..

2) 西周时期, 随着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分封制的实行, 形成了“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的局面, 周天子成为事实上的天下共主。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feoffment system centered around the patriarch system, the King of Zhou became the supreme ruler of the kingdom.

例1) 中, 译者省略了德公、秦献公和栎阳等要为生僻的秦朝王侯和地名。原文中有这些内容我们会觉得信息翔实可靠。而考虑到西方人不了解我国秦朝历史, 译者省略了会使西方人更加困惑的专有人名和地名, 实现了交际维的转换。

在例2) 中, 译者省译了“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在中文文本中, 这句话能修饰语气, 体现周文化的大气蓬勃, 而英语注重简洁明了, 直奔主题, 考虑到中西方人的交际思维的差异, 译者省译了这句话, 实现交际维的转换。

三、结语

本文在生态翻译理论下探讨了宝鸡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的英译, 发现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的英译需要适应生态翻译学理论, 译者需要注重生态翻译环境整体, 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三个维度的整合度越高, 更能达到旅游文本在译语中的表达力和号召力, 有助于游客更好的进行旅游体验和感悟, 同时达到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

摘要:本文侧重于人文历史类旅游文本的英译。笔者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理论入手, 以宝鸡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为例, 探讨提高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英译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文历史文化类旅游文本,生态翻译学,旅游文本英译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上海翻译, 2008.

[2]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11 (2) :5-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内部控制对策下一篇:高职“工程图学”教学合作学习策略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