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阅读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我的母亲阅读范文

我的母亲冰心阅读答案

冰心我的母亲选段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清算”的意思是“彻底地计算”从 选文中“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这句话中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3、选文中的母亲见着“我”挨打,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还要说“打得好”呢?(2分)

4、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手法的作用是?(3分)

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5、选文中“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句话用了那种描写方法?其作用是?(3分)

描写方法是 ,作用是

6、选文题目是《我的母亲》,但这段却用大量篇幅写父亲的严厉,是否离题了?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 写母亲见“我”挨打而矛盾重重。

2.父亲对子女的学习要求,态度严厉。

3. 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但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4.比喻 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挨打后手掌肿大的样子,衬托了父亲对子女的严厉。

5.细节描写 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6.这样写并不离题,这样写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的丰满。

第二篇:我的父亲母亲阅读答案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的父亲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父亲母亲

⑴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⑵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⑶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⑷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⑸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⑹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母亲开始数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她经常这样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

⑺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母亲的埋怨渐渐平息下来。

⑻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父亲体恤母亲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总说:“让你歇息你比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一边手中忙着家务。

⑼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母亲一心一意照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⑽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每人冲一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有个下雪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我怕路滑,阻拦。父亲说:“你妈那么胖,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顿时,我怔住了。

⑾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⑿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哭,她有条不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着,让人不忍对视。

⒀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都是怨父亲,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⒁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亲母亲。

1.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2.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2分)

3.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2分)

5.文中⑸⑺⑻⒀段分别写了母亲对父亲的“怨”,请将段落序号填入相应词语后的括号里。(2分)

埋怨( ) 责怨( ) 悲怨( ) 抱怨( )

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2分)

6.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世后,“我”除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父亲母亲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宽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相敬如宾 相濡以沫 休戚与共等。(2分)

3.“常见”说明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中,不是一次,而是经常性的;“每每”说明母亲对父亲带回家来的朋友们每一次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款待。这两个词更加突出了父母关系的融洽。(2分)

4.①母亲热情招待父亲的朋友;②父亲常替母亲出工;③母亲细心照料多病的父亲;④父亲照顾多病的母亲;⑤母亲细心照料病逝前的父亲。(2分,写对一件事给1分)

5.埋怨( ⑺ ) 责怨( ⑸ ) 悲怨( ⒀ ) 抱怨( ⑻ )

爱可以通过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填空2分,一个0.5分。第二问2分,意近即可)

6.儿女孝顺父母,父母关心儿女。儿女与父母关系融洽。(2分)还可以常回家看看,经常接母亲来城玩,或将母亲接到城里来住等等。(2分)

第三篇:我的母亲独一无二阅读答案

多做一些阅读题,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我的母亲独一无二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我的母亲独一无二阅读答案

记得我13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母亲没有丈夫,也没有亲戚,够清苦的,但她经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我16岁时,母亲成了耐斯市美蒙旅馆的女经理。这时,她更忙碌了。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马上找来医生,做出诊断:她摄取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我隐瞒的疾痛——糖尿病。

她的头歪向枕头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1932年赢得耐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

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那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到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巴黎很快失陷, 我辗转调到英国皇家空军。刚到英国就接到了母亲的来信。这些信是由在瑞士的一个朋友秘密地转到伦敦,送到我手中的。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身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原来,我母亲在3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

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250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3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

2、作者为什么要回忆母亲用面包擦油锅的事?这样写的好处?

3、母亲为什么要把生前写下的250封信让人定时发给我?

4、当我要回家时,心里会怎么想?

参考答案

1、文章回忆了一位母亲,为了儿子的成长,带着重病拼搏到生命的最后,表现出了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2、因为这一描写表现出了母亲的节俭和对我身体成长的无限关爱;好处是写出了母亲患糖尿病的原因。

3、因为母亲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但她还想激励我不断成长,是我能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

4、我要戴着解放十字绶带、挂着勋章、穿着军官军服,回去看望母亲,让她高兴、感到欣慰、充满自豪。

第四篇:我的阅读史

08语文教育一班王国豪200816030406

2每个人一生中都要自觉与不自觉的,主动与不主动的阅读一些书籍。这些书籍也必将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是具有“一辈子不忘”的性质的。从所读书籍上,也必然能寻出一个人的思想成长过程的深刻痕迹,感受到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根本原因,甚至可以捕捉到情绪上的细微变化。

阅读不只是一次简单的知识汲取,更不是娱乐名义下的时间消遣。阅读是灵魂的铸炼,是生命的型塑。每一次刻骨铭心的阅读都是一次自我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每一次废寝忘食的阅读,都将在生命的年轮上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痕;每一次阅读都可能成为人生旅途上指点迷津的路标。

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的阅读史。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我从能读得懂书开始到小学毕业阶段的阅读方式。小的时候,家中贫瘠,没有多余的钱去买那些好玩且

昂贵的玩具,只能攒点钱买一些价格相对低一点的书来看,像那时候买的《成语故事》、《白雪公主》,也不懂每个成语的意思,只是喜欢里边的故事情节,觉得有意思,吸引人,就买来读。不过终究看的多,也多多少少明白一点其中的意思,这也为后来初中阶段的学习积累了宝贵的成语知识。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要求每节语文课上课时,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讲一个成语故事,那我自然而然的就上去讲了,这正是得益于小学时读的《成语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开始了对小说的情有独钟。进入初中以后,自己的零花钱就多了,于是就跑到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办了一张会员卡。第一次进到有那么多书的地方,备受震撼,自己都不知道该看那本书了,不过翻来找去的,最后还是觉的红色经典的书写得比较好,就借了一本《新儿女英雄传》。回去之后,得空就看,里边的故事情节真是吸引人,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塑造的好,书里边的情境自己就能在脑海里边给勾画出来,比电视剧更有想象的空间。那个时候看书看得真是想变成里边的主人公,和“自己的战友一同去杀鬼子”,脑子里想的全是书中的故事,有时候看到精彩的部分,真是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一点都不夸张。在初中三年时间里的前两年,相继读了《平原枪声》、《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暴风骤雨》、《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一批中国的红色经典小说。通过这些小说我了解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民为了新中国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事迹,了解了那个时候斗争的残酷,我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这些小说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后来迫于升学的压力,也是语文考试中涉及到中国四大名著的一些常识,因此,就选择了《水浒传》、《西游记》进行了详细的阅读,而对《三国演义》、《红楼梦》不大喜欢,只是象征性的翻阅,源于电视中经常播这些电视剧,对这些名著的阅读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又从别人的手中借来了陈青云写得一些武侠小说,结果一看迷上了,记得看一本叫做《霸剑集》的小说时,曾经躺在床上看了一天一夜,除了上厕所吃饭愣是没出屋,痴迷到了这种地步。也许那个年龄段是叛逆期,年少轻狂,就喜欢这种行走江湖、武艺高强的英雄式的武侠小说。

进入高中,学校每周开了两节阅览课,但是学校的阅览室大部分的书都是文学类的,杂志比较多,所以,每次阅览课我都是找来《小说月报》来看。那时候我们每人都发有一本读书笔记,上完阅览课,每人都要写一篇不低于四张大约一千字的读书笔记,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摘抄的比较优美的文章。因为高中学习比较紧张,要考大学,没有多余的课余时间,阅览课上自己有时还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也就没有功夫来看自己喜欢的书,我个人觉得这都是国家教育制度的弊端,应试教育把我们的读书时间给强行占去了。看得最多的也只是《读者》、《青年文摘》、《艺林》这些学校规定范围之内的书,学校这样做也只是为了增加作文的素材。不过,那时还是偷偷地看了一些比较流行的《泡沫之夏》、《那小子真帅》等这些贴近我们自身生活的书。整个高中时代,看得书很少,我觉得这是一种间接地资源缺失。

因为自己是学文科的,报考大学时选的是中文系的语文教育专业,所以接触最多的是文学类的,都是些诗词之类的书,可是我对文学类的书不大“感冒”,看得最多的还是言情类的,像《媚姐》、《何以笙箫默》以及前段拍成电影及电视剧热播的《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等一批小说。我总觉得那种诗词之类的书,都是些咬文嚼字的书,苦涩难懂。看到别的同学都是看一些《雪国》、《复活》、《简爱》等一些世界名著,我还是比较喜欢言情类的小说,口语化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故事,甚至觉得这些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让我极其耐烦这类小说。

以上就是到写完这篇文章时我的阅读史。回顾自己的阅读史,感慨道: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只是把阅读当作心灵的需要,阅读在心灵深处发酵,经过时间的理性按摩,终成一壶好酒。虽然所有的天才不是在阅读之中诞生的,他们只是穿过阅读而浴火重生,但是对于普通人,通过阅读,能逐渐地提升他的生命质量。

正如我开头所说的那样,每个人一生中都要自觉与不自觉的,主动与不主动的阅读一些书籍,所以,阅读会伴我一生,会铸炼我的灵魂,都将在我生命的年轮上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痕。

第五篇:我的阅读史

记不起最早接触书是什么时候了。真是奇妙,我当初压根真没有想到我会喜欢上书,特别是文学书。这也是大学之后才发现的事。

想想第一次看课外书,似乎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记得在小型的“图书馆”借了本《水浒传》,翻了几页,感觉无趣,没过两天,就拿着去还了,这也不算是阅读。在期间,除了老师要求的几本作文书外,几乎很少接触书籍。直到小学六年级,第一次接触文学作品,这也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买了本《冰心散文集》,定期每周汇报读书状况,也就是做所谓的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看法。记得当初,非常厌恶,感觉没什么好讲的,要嘛看不懂,要嘛太浅显。再者,冰心散文的优美等特点,对于我来说,只能说是学不来。

历史性的转折永远不会被忘记。我能说出来的自己读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是初中时所读的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初一时候为什么会看这么深的书呢?这就要归功于我哥哥了。在某天闲来无事时,偶然在哥哥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一读也就停不下来了,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后来的一阵子,对这类书就特别的感兴趣,接着看它的续集,虽然没有这本书写得好。当时的我太过单纯,并不能理解那所谓的爱情,直到现在,才明白作者在文中反映的婚姻观。这本书激起了我阅读的欲望,到处找书来看。记得初中那时候,非常盛行言情小说,像《那小子真帅》等这类书畅销得很,然而,不知是后知后觉还是怎么的,在别人疯狂的传阅时,我却没半点兴趣。

直到高中时,言情小说读了不少的。特别是由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每天都准时的守候着。琼瑶的几乎所有书,刚看时候还会感动的稀里哗啦地哭,渴望自己能拥有那样真挚的爱情,受多少苦都是值得的。只是看多了后慢慢发现,女主人公怎么都那么惹人怜爱?怎么都会有最优秀的男人懂得她们,不顾一切地爱着她们?现实生活中可能吗!我已经开始怀疑了,怀疑中我抛弃了言情。生命正当年轻,不相信太多眼泪、柔情、蜜意!这个时候,三毛的书让我找到了对话体,仿佛有了倾诉的对象。刚看《梦里花落知多少》《不死鸟》《撒哈拉的故事》《我的宝贝》《雨季不再来》,我惊叹怎么有人可以用这么质朴、轻松的语言写出真实生活的成长、经历、爱情、生活。我一如爱上了沙漠般爱上了三毛,在爱上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古典诗词的同时。这些书在我学习压力大、没有朋友沟通时给了我很大的慰藉。记得高中最有趣的一次阅读是阅读《红楼梦》,当时和同桌比赛来着,看谁看得快,结果一个礼拜就把这部名著看完了,虽然速度很快,但也读得很认真,也为之着迷。不过那时候应该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吧,只满足于知道情节,对故事背景、意义、技巧毫不感兴趣。真正读《红楼梦》,真正为九十七和九十八回黛玉归天而泣不成声,为宝玉的人生叹息,为探春的命运惋惜,为王熙凤哀叹,为那个家族的衰败无言,是大学时候的事情了。高三的时候,日子过得艰难,我也自己写写日志,也会休闲时看看《课堂内外》《中学生博览》《奥秘》《读者》《知音》等杂志,也看一些杂文选刊。可是,学习的压力一直在加大,没有可以对话的朋友。之后也很少再看书了,更多的时间都用在高考复习上。

生活不是小说,也不是书本。生活就只是生活。高考结束后,我很茫然,也很无力,我发现我很懦弱。我不知道我可以学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在现实生活里,想仗剑行江湖?谈何容易!最终,我也没想到我选择了中文,师范。同学知道后,还常常拿这个开我玩笑:别误人子弟啊。我不愿提及我的大学生活,它太苍白了。很多书并没有深读,只是一些了解。大学三年竟是在无聊和空洞中就过去了。即使看《平凡的世界》,能一口气从开篇读到结尾,立志要自己努力

将人生过得不平庸,过得充实;即使看《白鹿原》《茶叶三部曲》之类的优秀作品;即使看《活着》这样的艰辛生活,我依然无聊和空洞!多么可怕!肚子里多了很多文学常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也看了很多场电影,打了很多回扑克,上了很多网,但是心里却是害怕得要命,空虚得要窒息。可是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像鸡毛一样飞》这部电影。陈建斌主演,在电影里他是一个在寻找方向的诗人,带着一本诗集一个治失眠的荞麦枕头从一个大城市来投奔了他的大学同学,很有幽默气质的养鸡场场主。诗人在这里买了盗版光碟,在这里见证了一对新人婚礼上的朗诵诗歌,在这里一夜成名,在这里失去自我又在这里找到自我,在这里他还遇到了女孩方方的爱情„后来,他的养殖场场主朋友一夜失踪了,他也更成熟了,最后他剃了马雅可夫斯基似的光头,从容地走在大街上,重复着马雅可夫斯基说过的话:“人,总要选择一种方式生活下去。”“人,总要选择一种方式生活下去。”成了我许多时候鼓励自己走下去的理由。之后,在心情烦躁,郁闷的时候,我更喜欢一个人躲在图书馆的书架中,挑着自己喜欢的书阅读,总能从中得到些认识,得到些启发。

人生犹如单程车旅,一旦结束,你就不能重新再来一次了。但是加入你有一卷在握,不管那本书是多么复杂或艰涩,假如你愿意的话,对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就可以对艰涩处有进一步了解,也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感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的入职感想范文下一篇:舞蹈技能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