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2022-09-29

1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新生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 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 但又与之相辅相成。通过实验、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等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巩固、深化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锻炼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基本能力, 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很多高校没有明确的定位, 造成现有教学主要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课堂教学偏向于理论讲授, 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实践教学十分薄弱, 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这就容易导致“上课记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完全忘记”现象的产生, 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学校层面分析

与理论教学相比, 实践教学缺少规范化的体系和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安排方面, 不重视实践教学计划的修订, 不重视实践环节的投入, 实践教学的学时也往往安排不足。很多高校没有把实践教学看成是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环节, 没有专门针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 没有专门划拨实习经费, 也没有专门针对实践教学研究的教改投入和培训实践指导教师的相关经费, 缺少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和稳定规范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不科学, 实践教学很难得到实施和深化。

1.2 从老师方面分析

不少老师把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放在了首位, 把实践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的补充形式, 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理论教学的效果容易体现在试卷考核方式上, 而实践教学却很难被考核标准量化。因此, 老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使用上, 更倾向于课堂理论教学, 致使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

1.3 从学生角度分析

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实践教学作用得不到明显的体现, 很多学生不愿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忽视了其本身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也使得实践教学失去了意义。

2 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校是一所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学风良好的高等学府,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 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 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 办学特色明显, 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省属财经院校。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质量, 把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实施全程实践教学为理念, 进一步完善了和优化了实践教学体系,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 等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了“444”实践教学基本框架。

2.1 学分要求

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要求见:表1。

2.2“444”实践教学体系

(1) 建立以课程实践、调查实习、科研训练和课外实践四个环节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实施公共实践、学科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个逐层递进的分层次实践教学。 (3) 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

实践教学体系详见:表2。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鼓励开展课程实践教学, 各专业按要求设置课程实践教学, 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训, 有条件的专业鼓励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 课程的时间学分按实践课时量配备相应学分。

除课程实践环节外, 学校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在三个短学期和第四学年依次完成城乡调查、企业调查、专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社会调查和实习, 并按要求进行考核。城乡调查要求各专业学生深入农村、城市进行调查, 调查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企业调查侧重于调查企业及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情况, 了解单位的管理、经营状态;专业调查则要求学生结合专业, 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对专业范畴的相关主题进行专项调查。

同时, 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各类各级科技竞赛和课外实践活动等, 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 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 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实际, 以获得直接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

3 加强实践教学的主要措施

近些年来, 随着我校声誉的攀升, 学生人数也在稳步增加, 在规模发展、管理难度增打的同时, 如何规范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这些教学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我校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建立了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措施, 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和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1 以规范管理为基础, 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和教学规范建设

学校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中各类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 明确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 并以主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强化实践性和综合性,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原则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 加强了各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大纲、指导书、等建设工作, 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实践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做出明确规定。

3.2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

实践教学工作具有环节多、周期长、分散性强和可控性差等特点,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实践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科学评估的标准体系, 对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与监控。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我们建立了学校、学院二级的管理制, 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 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实行过程管理, 体现学科专业特色。

定期对各院系和教务管理部门实践教学实施效果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通过期初检查、期中检查、专项检查等对教师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进行考核、公示, 并做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 大大提高了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充分发挥了监控的导向、促进和激励作用

3.3 加强实验室建设, 重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学校进一步统筹规划、优化配置, 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组建了资源共享、功能综合的实验室, 为学生创造实践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和平台。另外, 学校也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要求每个本科专业有2个以上性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由学院负责, 明确双方义务、责任和权益, 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 以创新活动为内容, 师生在创新实践基地上开展各项培训和学术研讨,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场所, 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

3.4 抓好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校改善实践教师队伍结构, 组建了一支能很好开展实践教学、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 鼓励高学历及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鼓励教师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能够面向学科发展前沿, 捕捉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 接受并提出新的实践教学选题, 有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解决在开放、设计或自选类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以教师自身的创新思维影响和培养学生。

摘要:文章从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 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 分析介绍了“444“实践教学体系, 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精神,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勇.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J].教育研究, 2006, 3 (13) :110~112.

[2] 赵梅, 常伟东.对本科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J].高等立刻教育, 2006, 6, 103~105.

[3] 何新荣, 黄合婷.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挺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5 (16) :859~86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产业界限渐趋模糊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以格力电器为例下一篇:浅析宁波旅游业发展——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