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对标定位报告

2022-07-08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党员对标定位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党员对标定位报告

党员对标定位报告

对标定位报告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把学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全国一流的示范性名校。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打造优质品牌,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发展成果。学校的健康迅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按照中共保定市教育系统委员会《关于开展“全面对标、夺旗争星”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全方位开展好我校“全面对标、夺旗争星”活动,努力营造人人争一流、事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现将学校对标定位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评估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又好又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立足改革、强化管理、细化责任、挖潜投入,使学校的形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验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以及管理和服务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体现在:

1、百年历史,百年品牌。学校具有104年的光辉历史,使我们拥有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也使我们富有了开拓与创新的底蕴。

2、目标明确,管理到位。我校的办学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务本求实,加强全方位管理,使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卓见成效。

3、扎实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坚持以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高考成绩突出,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广泛认可,社会满意度、美誉度高。

4、人性化管理,两支队伍素质高。我校具有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干部队伍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教师队伍形成了学校发展的支撑力。

5、特色办学,彰显学校品位。我校在优秀生培养模式、科技创新、宏志班、飞行班、国际化办学方面成绩显著,人才辈出。

6、科研兴校,省级领先。我校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都承担了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工作,是“全国科研体理事学校”、“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学校”、“河北省专家委员会理事学校”,一系列的教育研究工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7、学校办学硬件条件逐步改善,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与社区及友邻单位关系融洽,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网络,为学校德育家庭化、学校德育社会化的延伸搭设了桥梁。

8、可喜的成绩坚定了我校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的信心。在我校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连续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保定市培养拔尖人才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二、争创目标

我校“全面对标、夺旗争星”活动,将紧密“结合校园文化、结合特色办学、结合师德建设、结合新课程改革、结合队伍建设、结合学生课堂”要求,以“用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人、用严谨的校园秩序规范人、用高雅的校园文化感染人”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在创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品牌校园”上下功夫,创建人民满意的优质高中教育品牌。

1、党总支目标:继续争创“保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学校发展目标:认真贯彻“一比两率”要求,继续突出办学特色,在高考质量评价上,力保在市区保持领先,力争在保定市位次前移,力创省内乃至全国名校。努力建设绿色、书香、和谐、发展校园。

3、党员目标:立足岗位比贡献,发挥作用做先锋,人人争当“模范星”。

三、推进措施

1、实施层级管理,落实层级责任。强化校长和主管副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明晰教学主任、教科研主任、教务主任、德育主任的职责;明确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职责;明确学科教师的教学质量达标职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的可操作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逐一落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完善机制建设。通过深入实际,不断查找规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加强课程管理,形成课程体系。学校落实省市关于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对课程设置、体育锻炼一小时进行统筹安排。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文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管理。依据部分学生客观需要,安排学生参加课后辅导、社团活动、体育锻炼、兴趣小组等活动。

3、优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在管理监控的基础上,给予科学有效的反馈指导,并及时监控改进情况。加强教学进度管理、备课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作业管理。建立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教学和教师培训报告制度。要完善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检查、报告制度、教学分析制度、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和改进教学效果评价的量化管理,建立制度实施的各种工作档案。

4、优化学生管理,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学习的目的、方法教育;加强学生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完善学校与家长互动沟通机制,向家长宣讲教育政策、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学校教育计划、主要教育大事和反馈阶段教学情况,提高家长会的质量。

5、发挥科研引领作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把教育科研放到重要位置,通过科研引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充分利用我校承担的教学科研、德育“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开展有效的教学及德育课题研究,形成教学品牌。通过研究,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办法,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方法支撑。

6、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大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力度。增加多媒体教学设施资金投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使用及管理制度。同时开展必要的相关培训,切实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加大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学校信息资源设备的整合管理力度,建设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7、实施“充电工程”,提升全员教学能力。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教师培训工作组要制定阶段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有效实施“充电工程”。继续聘请专家做学校的教学指导,加强学校校本教研的管理力度,精心设计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对薄弱学科组实施单独的、多层次的教研指导,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

8、实施“名师工程”,加速骨干教师培养。充分发挥我校作为《中国科协“科教合作”共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项目学校和河北省“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确定的10所新课程改革示范校优势,组织教师参与研讨河北省新课程改革方向,启动“名师工程”,成就教师发展。学校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落实学校骨干教师带教制度,提高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完善《学校名师管理制度》、《学校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制度》、《学校新任教师培养与管理制度》、《学校教师继教学习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与考评强化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与荣誉、待遇挂钩。

9、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三五工程”主要是为青年教师设计的培训活动。要按照《学校拜师管理规定》,加强指导、管理和考核,使青年教师能沿着正确的轨迹,快速成长。把青年教师的精力引导到教学研究和自身能力提升中来。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三年规划,帮助新任教师稳定专业思想、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尽快胜任学校工作。开展“教学新星”评选活动,对于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给予相应的宣传、奖励,并帮其制定出更高的发展规划,实现教师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0、加强教师发展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服务”“情感”“效能”“节奏”“团队”五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究。强调“服务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性。强调“情感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强调“效能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务实性。强调“节奏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稳定性。强调“团队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性。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心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11、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重点解决的问题,发挥好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放到落实学校质量工程中去把握、去思考、去衡量。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帮扶学生工作”的落实到位。开展“党员先锋岗—创优争先”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员在本职岗位上的创优争先,维护党员的形象,树立党员的威信,提升党员的影响力。以自己的表率影响群众、带动群众、服务群众,营造党员干部的精神感召力。

第二篇:党员个人对标定位方案

武安市第三中学 宋现永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推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我校开展了“创先争优”大讨论活动。遵照学校领导要求,本人首先认真学习了有关文章,接着从自己的思想政治、师德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对标定位。

一、在依法执教方面

本人自从教以来,一直都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宪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我一贯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在同事和学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在爱岗敬业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真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教学各环节,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兼顾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我深入了解其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工作中,我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热爱学生方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更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面对全班五十一名学生,我爱每一名学生,积极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树立自强自立精神。在教育学生中,我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盯着学生的缺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享受到爱的阳光。

四、在为人师表方面

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对学生做出表率。我能严格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法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参加任何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

通过对自己认真的自查,我也发现我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

1.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不够。常以时间不足为借口,忽视对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由此导致自身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停止不前。

2.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强。在工作中存在安于现状的心态,总是被动接受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动创新开展工作。

今后,本人将以这次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强化责任,开拓创新,提高效率,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和质量观。

第三篇:对标定位报告

区直机关工委

关于2011对标定位报告

(2011年1月20日)

一、 目标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结合机关实际开展夺标竞赛,进一步激发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新活力,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新局面,为推动全区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对标定位

1、机关工委重点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创目标中对标定位。年底前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目标。

2、共产党员重点从三个方面对标:

1、发挥作用目标。对照重点工作要求,提出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目标。

2、工作目标。立足岗位比贡献,确定自己干好本职工作的目标,争当行业标兵。

3、“五个模范”目标。对照王彦生先进事迹,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达到自觉学习、执行政策、服务群众、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五个模范”目标。 第二阶段:全面夺标

(一)“党组织夺旗、党员争星”活动。机关工委对应共产党员争当的“五个模范”,争夺先锋旗争做模范星,每季度进行一次评授,“模范星”定期增减。

(二)“卫冕晋位”活动。对近3年连续获得市以上荣誉称号的先进进行统计,组织党员围绕本职工作,提出卫冕的工作、晋位的目标,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公开卫冕晋位结果。

(三)“争做丛台第一”活动。机关工委结合对标定位工作,自认能够成为“丛台第一”的所有工作项目,按要求适时在全区公开承诺,奋力争先,年底交账。

(一)自查总结。机关工委及全体党员都要对自身开展夺标竞赛、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认真回顾,总结得失,提出第二年的争创思路和措施。

(二)组织测评。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开展夺标竞赛、创先争优活动成效进行测评。党组织的测评工作由上一级党组织负责组织;党员的测评工作由所在党支部负责组织。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三)考核印证。采取实地察看、群众座谈等形式,对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印证。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组织区直各单位负责人专项述职。

三、奖惩措施 强化激励。把开展夺标竞赛作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作为评选表彰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重要依据。对卫冕成功的、晋位幅度大的个人,在评先晋优上优先考虑,以适当形式表彰奖励。

实施问责。对夺标竞赛落后、在活动中出现问题、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篇:对标定位报告

开展“三学习” 活动以来,在集团和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项目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我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广大干部职工意见和建议,深刻分析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认真谋划长远发展定位,并形成认责承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做出应有贡献。现结合实际,制定项目部集体对标定位报告如下:

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回顾总结一年来我项目部的工作实践,在集团和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凝聚实干,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同时,一班人也清醒地认识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学习型整体差。

2、项目管理不够科学。

3、改变发展方式步伐小。

4、创先争优劲头不足。

二、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站在“建设经济发展强企”的发展定位上,确立对标定位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如下:

一、发展思路:以“三学习”活动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保障,更加主动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为建设经济发展强企而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坚持围绕以施工为中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点,着力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落实“项目管理高标准、突破创新有亮点”的发展定位,努力在管理方式、基础业务、干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推进全公司更好更快发展。

三、工作措施

围绕发展战略定位,按照我项目部工作目标,明确任务,把握重点,强化措施,推进科学发展,在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水平上做出新贡献。

(一)、强化创新意识,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发展战略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工作定位和思路,破除落后保守的心态,摒弃束缚手脚、禁锢思维的陈旧观念,增强在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企中大有作为的决心和信心。加强科学发展观创新理论的学习,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目前要着力抓好“三学习”活动,实现学党章增党性、学党史增传承、学先进增创优的活动目标,努力把学习实践和思想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动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促进我公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强化大局意识,为全公司经济发展服务。

围绕 “项目管理高标准、突破创新有亮点”这一发展定位,增强开拓意识,树立赶超观念,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支持发展、保障发展上来,进一步强化项目职能,处理好保障发展与支持发展的关系,针对行业的特殊性,找准保障发展和核心竞争的结合点,以积极有为的工作姿态,扎实有效的工作业绩,为公司经济发展大局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强化内部管理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施工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施工管理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所以要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发挥整体功能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会管理的筑路队伍。

1、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完善“一个机制”,处理好“两个关系”,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按照建设法治型、效率型、责任型项目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岗位责任制、认责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目标考核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的相互协调关系,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形成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

2、大力实施“路桥窗口亮起来”工程。按照行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抓好项目走到哪里就把路桥人的优良作风带到哪里的树形象工程。以路桥人的先进思想、纯朴作风、文明礼貌、助人精神的良好形象吸引人、感召人,赢得社会各界的崇高评价。

3、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提高队伍创优素质。结合“三

学习”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技术能手”、“岗位明星”、“优秀党团员”、“优秀工长”等劳动竞赛活动,学先进、比贡献、促发展、争一流,着力培养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全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标准、工作效率,努力建设学习型、战斗型、效能型施工队伍,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4、开展惩防并举活动,搞好反腐倡廉工作。在施工中

始终不忘抓好工作人员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整顿思想作风纪律,杜绝“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的发生,狠刹不良风气。通过集中教育、纪检跟踪等措施,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执行廉政规定的自觉性,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为创建“阳光工程”、“廉政工程”做出新贡献。

张石三期L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4月

第五篇:对标定位报告5

“三提升”对标定位报告 当前,我校响应上级号召,正在积极开展“三提升”活动,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性科学。我作为学校的一名德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勇于面对挑战,努力探索,联系工作实际,从工作求稳、效率求全入手,结合“三提升”活动要求,谋划长远定位和阶段性目标,来使工作能力,工作标准,工作效率三方面向一流水平,更高层看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祖国建设栋梁之才

一、现状评估

现状一:重“智”轻“德”。

现状二: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

现状三: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

现状四: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现状五: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

二、存在问题差距

1、对于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不难,难在真正从行动上重视起来。学校天天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有些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2、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3、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

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5、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也较有存在,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薄弱。

三、争创目标

1、建全考核制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2、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相互衔接,使德育教育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分层次推进。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4、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

5、进一步加大家校协作的力度。

四、推进措施

1、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和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应建全考核制度,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这便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2、首先,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分阶段、分年级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形成德育的纵向系列,从而使各项教育内容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

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落实相应的教育内容。通过对小学德育内容的规划,形成

特色鲜明的小学德育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小学德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工作,努力开创新世纪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3、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正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

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让学生以积极向上、乐观的的态度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在活动中表现出有坚韧的意志、良好的道德品德、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学生长大以后才会挺起胸膛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4、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5、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些家长的一些急功近利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方法和一些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都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起到副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与家长配合起来,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只有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德育基地活动计划下一篇:钓鱼的启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