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试题答案

2022-09-05

第一篇:管理经济学试题答案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

绩效管理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从以下五道题中任选三题作答,每题20分,共计60分)

1、请说明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并对其实际操作进行简单描述。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A、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绩效评价只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B、绩效管理注重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目标的达成,绩效评价注重的是考核和评估。C、绩效管理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绩效评价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D、绩效管理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绩效评价具有滞后性。绩效考核的实际操作描述:

1、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是岗位说明书,有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2、要有考核方案和目标,就是说有个游戏规则;

3、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考核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件事或是一项工作做得好坏一定要有记录,通过事实和数据说话,

4、要有检查记录,平时的检查要有详细的记录;查询记录。对生产中控记录、员工工作记录、交接班记录、出勤情况整理统计。

5、考核结果要反馈:其目的是为了让被考核人知道不足的地方是什么?绩效管理的实际操作描述:

(一)绩效管理中的计划

1.制定绩效目标计划及衡量标准2.对目标计划的讨论3.确定目标计划的结果

1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二)绩效管理中的辅导

辅导的方式有两种: (1)会议式:指通过正式的会议实施辅导过程

(2)非正式:指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和方法实施对员工的辅导。对于员工的参与,要求员工能够:

(1)描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实现的业绩)(2)对自己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估有效的辅导应该是:

(1)随着目标的实现过程,辅导沟通是连续的;

(2)不仅限于在一些正式的会议上,强调非正式沟通的重要性;(3)明确并加强对实现目标的期望值;

(4)激励员工,对员工施加推动力(推动力是指一种连续的需求或通常没有意识到的

关注);

(5)从员工获得反馈并直接参与;(6)针对结果目标和行为目标。

(三)绩效管理中的评价

在对阶段性业绩评价之前,要进行信息收集,尤其是对实现目标过程的信息收集,在沟通和综合员工与管理者双方所掌握的资料后,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阶段性业绩的评价,包括对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的比较、管理者的反馈、支持与激励、业绩改进建议、本阶段总结、确定下阶段的计划等。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管理者的具备较好的交流技能:如提问、倾听、反馈和激励等。

一般绩效评价的内容和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量度:量度原则与方法 (2)评价:评价的标准和评价资料的来源(3)反馈:反馈的形式和方法 (4)信息:过去的表现与业绩目标的差距,需要进行业绩改进的地方。一般评价的标

准是选择主要的绩效指标KPI(定量和定性的指标)来评价业绩实现过程中的结果目标和行为目标。

2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四)建立以考核为基础的个人回报

个人绩效回报形式包括:工资、奖金、股权、福利、机会、职权等。确定合理的具有以实现和激励为导向的业绩报酬方面,公司目前以通过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职位职能工资制度来实现。通过员工职位的KPI(员工的业绩衡量指标)的设定,评定职位的输出业绩,对关键的业绩进行考核,综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并将它们与报酬相结合。

2、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对其实际操作进行简单描述

一、相对评价法(1)序列比较法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2)相对比较法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3)强制比例法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二、绝对评价法(1)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2)关键绩效指标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3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等级评估法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4)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描述法(1)全视角考核法全视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则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2)重要事件法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绩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分配关系。

四、目标绩效考核法目标绩效考核是自上而下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过程,相应的,绩效考核也应服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因此,作为部门和职位的KPI考核,也应从部门对公司整体进行支持、部门员工对部门进行支持的立足点出发。同时公司的领导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对下属的绩效考核负责,不能向下属推卸责任。绩效考核区分了部门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也能够从机制上确保上级能够积极关心和指导下级完成工作任务。

3、请说明什么是KPI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关键绩4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首先,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KPI的制定有力地推动公司战略在各单位各部门得以执行;其次,KPI为上下级对职位工作职责和关键绩效要求有了清晰的共识,确保各层各类人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第三,KPI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透明、客观、可衡量的基础;第四,作为关键经营活动的绩效的反映,KPI帮助各职位员工集中精力处理对公司战略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第五,通过定期计算和回顾KPI执行结果,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经营领域中的关键绩效参数,并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动予以改进。

4、请说明平衡记分卡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平衡计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平衡记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平衡计分卡功能:1.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2.可以有效地推动组织变革3.是一套完整的组织绩效评估系统4.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控制系统5.可以实现有效的激励

5、请说明平衡记分卡与传统考核方法的不同。

(1)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绩效考核方法财务指标一统天下的局面(2)平衡计分卡使得为增强竞争力的硬板事项中看似迥异的事项同时出现在一份管理报告中(3)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基于战略的绩效考核体系,它表明了源与战略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发展和强化了战略管理系统。(4)平衡计分卡是考核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完美结合。不仅克服了传统考核体系的片面性、主观性;而且实现了考核体系与控制体系的协调统一。(5)平衡计分卡防止了次优化行为。5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二、论述题(从以下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共计40分)

1、请根据经验说明如何与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面谈工作。 答:

1、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熟悉员工的绩效情况;

2、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让员工心理紧张;

3、先要肯定员工的成绩,以具体的事例来肯定,不要泛泛而谈;

4、听听员工自己的心声,找到认同;

5、就员工绩效差异(指不满意的地方)一起进行分析,最好让员工自己意识到可以做的更好;

6、一起分析达成一致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的措施。

2、请谈一下你对于绩效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的认识并分析你所在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一、简述题

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参加《西方经济学》P25)

随着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也在增加,但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概念表示:人们在增加同一种商品或劳务消费的过程中,对其迫切需要的满足度会越来越小。

2、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参加《西方经济学》P30)

符合理性公理的“标准”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五个特征: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即如果要增加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那么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定要减少,以保证仍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2)不管两种商品是怎样组合的,这些组合总是处于某一无差异曲线上,这一特点也称为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3)无差异曲线向原点成凸状,这反映的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商品组合的满意度越高,即对任一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所有在其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都代表着更高的消费者满意程度。5)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参考《大纲》P17

2、《西方经济学》P4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消费者处于均衡。消费者均衡即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选择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状态。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经济学家通常把这一条件称之为消费者均衡条件。

4、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参加《西方经济学》P7

8、《大纲》P185)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指按照这种组合,生产某一定量产品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最低,厂商将获得最大利润。它包括:在厂商的成本既定时,使得厂商产量最大化的要素组合;或在厂商的产量既定时,使得厂商成本最小化的要素组合。

5、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参加《西方经济学》P73)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该规律并不是从各种定理中推导出来的,而是一种经验概括,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6、简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参加《西方经济学》P105)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实质上是对厂商的目标函数求极值的问题。这一目标函数定义为

π=φ(Q)=TR-TC 其中,总利润π为产量的函数,总收益TR和总成本TC本身也是产量的函数。根据数学原理,令上述总利润函数在其一阶导数为零,即:

dπ/d(Q)=d(TR) /d(Q)-d(TC) /d(Q)=0 也就是MR – MC=0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

但是,MR=MC只是说明在Q这一产量水平上存在利润极值,既可能是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利润。因而,要保证这是利润最大的产量,还要求总利润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即:

d2π/d2(Q)=d(MR) /d(Q)-d(MC) /d(Q)<0 也就是

MR’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边际收益的变化率小于边际成本的变化率。

7、一般均衡理论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参加《大纲》P221)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重要前提是,必须证明在所考虑的经济中存在一般均衡状态。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考察所有市场同时均衡时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一系列价格使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均衡,这是一般均衡状态的存在性问题。与此相联系的问题还有,“如果存在一般均衡状态解,这种状态是否是唯一的?”这是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性问题。此外,还需回答,“如果原有的一般均衡状态受到扰动,在扰动消失之后,原有一般均衡状态是否会自动恢复?”这是所谓一般均衡状态的稳定性问题。

8、何为垄断?它一般会产生什么后果?(参加《大纲》P230)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首先可造成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其次,垄断可能导致管理松懈;第三,垄断可能导致研究与开发支出降低;第四,垄断可能导致寻租;第五,垄断产生的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一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9、简述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参加《西方经济学》P133)

每一种资源或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都有各自不同的市场。这些市场的状况与厂商的目标和产品市场相结合,影响着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一种要素的价格和它被使用的数量影响着它的总收入。影响资源市场的任何变化也就影响到一种要素的收入,从而影响到收入在不同要素之间的分配。西方经济学对资源市场上要素价格的分析实际上也是一种功能收入分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如果资源市场是竞争性的且运转良好的话,那么,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就来自其对生产的贡献,且等于它的边际产品。按照这种理论,以某种生产要素的单位价格乘以一定效率条件下(即成本最小化)所使用的该种要素的数量,便可以得到该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即收入的分配部分取决于要素的相对生产率。

10、为什么国民收入核算中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参加《西方经济学》P

319、324)

在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中,用支出来度量的最终产品分为四大类:消费品、投资品、政府采购和净出口。因而有下列等式:GDP=C+I+G+X-M 其中C代表居民消费支出,I代表企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厂房、增加存货等的私人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净出口。

用于购买产品的每一项支出都意味着销售者的同一数量的收入,因而通过计算要素所有者收入,即运用收入法计算的GDP值,在理论上自然应该同运用支出法计算的结果相同。用Y代表表现收入的GDP,即令Y=GDP,则可得到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恒等式Y=GDP= C+I+G+X-M。

即在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中,用收入度量的GDP值恒等于用支出度量的GDP值,也即收入恒等于支出。

在上式中的收入方(Y)可理解为总供给,支出方(E= C+I+G+X-M)可理解为总需求。因此,在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中,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

11、为什么IS曲线的斜率是负的,而LM曲线的斜率是正的?(参考网络资料)

IS曲线是反映当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所谓均衡状态就是I=S,即投资等于储蓄。因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可导出国民收入是利率的减函数,表示这个关系的曲线就是IS曲线,那么它的斜率一定是负值。它表示 :当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随利率的增加而减少。这个也可以这样解释:当利率上升的时候,投资会减少,投资的减少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减少。

LM曲线是反映当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所谓均衡状态就是L=M。L是货币需求函数,是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函数,即随利率的升高而减少,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M是定值。所以当L=M时,可推出利率与国民收入是正相关的关系。即LM曲线的斜率为正。

12、请解释为什么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参考网络资料)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这里所讲的财政收支平衡,不应局限于年度预算的平衡,而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考察财政收支的平衡。在经济周期下降的阶段上,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增加消费和促进投资。这样从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上看,一定是支大于收,从年度预算来看必然会出现赤字。当经济已经复苏,在投资增加和失业减少的情况下,政府就可以适当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从一个年度预算看会出现盈余。

这样就可以用后一阶段的盈余抵补前一阶段的财政赤字,即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于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财政收支是平衡的,但从各个年份来看,却不一定平衡。

13、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参见《大纲》P286)

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物价与失业率或者说经济增长率反比!菲利普斯曲线是概括表示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的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揭示出: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二者不可兼得,如果一个经济愿意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则可以实现较低的失业率。

14、什么因素会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其政策后果是什么?(参加《西方经济学》P483)

货币供应的乘数理论是建立在准备率re和现金-存款率cu为常数的假定上。事实上,准备率和现金-存款率都不是常数,而是市场利息率、贴现率、法定准备率和银行存款流量不稳定性(σ)的函数,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这说明控制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一个控制基础货币的问题,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并不能保证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15、请简述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过程。(参加《西方经济学》P477)

现实中,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资产是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借贷)。大多数国家是通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改变基础货币量的。

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买100万美元政府债券时,它用中央银行支票支付。出卖政府债券的公众把得到的中央银行支票存入自己的开户银行。公众在银行的存款增加100万美元,这是新增原始存款。银行把中央银行支票存入中央银行,该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中的存款(准备金)增加了1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基础货币增加了100万美元。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在负债方增加了100万美元普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在资产方增加了100万美元的政府债券。由于普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量(100万美元)等于存款增加量(100万美元),于是便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公众的贷款,从而使货币创造的乘数过程继续进行下去。如果中央银行想减少货币供应,它便可以出售政府债券。当公众用自己开户银行的支票支付后,中央银行便相应减少其开户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普通银行便需相应收缩其贷款,货币供应量将按乘数减少。

16、简述外汇储备增加对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参考网络资料)

外汇储备增加会加剧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企业或个人赚取外汇后,为了在国内消费或投资,大多会兑换为本币,这样就造成市场上本币流通量的增加,物价随之上升,造成通货膨胀。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由于本币需求增大,会导致本币升值,从而加大出口和外来投资的成本,进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在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政府一般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这样同时也会抑制消费和投资,使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17、在弗莱明-蒙代尔模型中,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在什么情况下是水平的?(参考百度百科“BP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呈水平是一种极端现象,当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时,资本流动对于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弹性,既任何高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举额资本流入,使国际收支处于顺差;同样,任何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户导致巨额资本流出,使得国际收支处于逆差。

18、论一国货币贬值对其外贸的影响。(参考网络“货币贬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贬值对出口的影响:本币对外币贬值,因此产品的外币价格大幅度下跌,这增强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增加.本国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增强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诱发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一国增加出口。另一方面,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则会提高,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的销售,同时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供应,对进口起抑制作用。

2)贬值对进口的影响:本币对外币贬值,使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口商品是外国生产的,其外币价格不会因别国汇率的变动而变动。本币对外贬值,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折算成本币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商品的减少。

19、何谓公共产品?(参考百度百科“公共产品”)

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20、何为“流动性陷阱”?(参考百度百科“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二、论述题

1、利用无差异曲线说明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参考百度百科“替代效应”)

考察价格下降(上涨反之)时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x商品降价前,x与y两商品的价格比率由预算线aj表示,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E0点,在该点预算线aj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与该切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0,x商品降价后,预算线由aj变为aj2这条新的预算线表示x、y两商品的新的价格比率。新预算线与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为E2点。E2点是降价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与该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2。可见,x商品降价后,其需求量由q0变到q2。则价格下降的总效应是q2 − q0。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是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消费者维持在原来的效用水平上,但又要用新的价格比率(由预算线aj2的斜率表示)来度量这一不变的效用水平。降价后,为了使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就必须画一条与预算线aj2,相平行、但是与原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预算线,在图-1中,这条预算线是a1j1。a1j1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1点。与E1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是q1。在图-1中,替代效应是q1 − q0。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是指在其他所有商品的名义价格与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由实际收入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这纯粹是由实际收入的变化引起的。在图-1中,收入效应是q2 − q1。

2、说明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参见《大纲》P189)

在短期内,厂商来不及对所有的生产要素作出调整,因而某些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为了方便起见,将厂商成本分为可变成本VC和不变成本FC两类,则短期总成本TC=VC+FC。假定短期内总产量为Y,则有短期平均成本AC=TC/Y。边际成本MC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量,对短期总成本求导可得:MC=ΔTC/ΔY=ΔVC/ΔY。

3、论述造成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参见《大纲》P193)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在数值上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这是因为: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劳动分工更合理,专业程度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此时对厂商的生产而言,存在着产量扩大快于成本增加的现象,即存在着规模经济。但当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管理低效率开始显现,如信息失真、内部官僚等使得扩大规模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快于产量的扩大,即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在规模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下降趋势;在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上升趋势。

因此,规模经济是造成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

4、试述在短期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供给曲线的确定。(参见《大纲》P197)

在短期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必定要按P=MC的条件决定自己的产量,这样,厂商的产量总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沿着边际成本MC曲线而增减,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最低点时,厂商生产要比不生产损失大,厂商就要选择停产。所以,在AVC曲线以上的MC曲线部分就是在短期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的供给曲线。在这一部分中,厂商按P=MC的条件决定自己的产量,如P=p1时,产量Y=y1。

5、论述福利经济学定理。(参见《大纲》P227)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从交换的角度看,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他所选择的两种商品的最优数量处于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的组合点上。从生产方面来看,每个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投入确定在最优组合点上,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由于产量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因而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因此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即完全竞争是有效率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同时,如果经济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可以存在一组一般均衡价格使得该价格恰好达到上述状态。

6、说明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利用AD-AS模型解释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参考百度百科“总需求曲线”、《大纲》P284)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和劳务量的曲线。它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经济中需求的所有物品和劳务量。从图形上看,总需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下降会增加物品与劳务量的需求。相反,物价水平的上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总需求增加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增加。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总需求增加在对总收入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对价格总水平产生影响,但通常影响较小。当经济处于潜在或充分就业状态时,总需求增加AD就不一定能带来总收入的增加。因为总供给AS增加会遇到生产能力的限制。结果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7、论合理预期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参考KNS5.0 数据库平台“合理预期论”、《西方经济学》P393)

合理预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又称理性预期理论。合理预期论是把“合理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相结合而成的。因为这一理论的突出的特点是在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的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经济行为主体(如作为消费者的家庭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做出它们当前的行动决策时,除了考虑到当前有关经济变量(如商品价格、工资率以及各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等)以外,还要对这些变量未来会有的情况做出预期。所谓合乎理性的预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总是完全准确无误地符合将来实际发生的情况,或者说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将与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相一致。

合理预期学派认为,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后者)是有可以识别的规则的。因而,经济单位对政府政策规则的预测将不会出现系统的偏差。由于政府不能使自己的政策出人意料之外,经济单位的相应行为将抵消政府政策的效力。因而政府政策是无效的。

8、运用弗莱明-蒙代尔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参见《西方经济学》P518)

弗莱明-蒙代尔模型是开放经的最重要宏观经济模型,也是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可用于分析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如图:

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LM曲线:描述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P曲线:描述国际收支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首先我们讨论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在图27-3中,设从均衡出发,增加政府开支,IS右移,我们得到E′。由于收入水平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国内汇率必然上升。一方面,收入水平的增加导致贸易逆差,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在图中我们已假定BP的斜率小于LM的斜率,对应于处于BP曲线上方的E′点的利率将吸引足够外资流入,从而组中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市场上,出现本币供不应求 (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出现升值压力。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向外汇市场注入本币以买进外币。这样,一方面是官方外汇储备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因之LM向右移动直至与BP和IS′交于E″.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下,政府开支的增加导致收入水平由Y增至Y″。换言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对应于E′点,国际收支顺差到直本币升值和BP向上方移动。本币升值导致竞争力减弱,IS′向左方回移,直至IS″的位置上(见图27-4)。在E″点上,货币和产品市场以及国际收支实现均衡。但可以看出,在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的作用被削弱了。

如果资本完全自由流动,BP是一条水平线,对应的是r=r﹡。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的本国利息的上升降引起大量资本的流入。本币升值造成的竞争力削弱将使IS曲线迅速向左回移,收入水平和利息率迅速下降,直至国内利息率等于国际利息率从而资本流入停止,包括汇率在内的所有变量恢复到原有水平,见图27-5。

下面我们讨论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在图27-6中,设从均衡出发,政府增加货币供应,LM右移。我们得到新交点E′。由于利率下降,资本外流;由于收入增加,进口随之增加。上述两种变化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逆差造成对本国货币的贬值压力。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当局必须出售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直至LM曲线回复到原位。这就是说,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在浮动汇率下,本币贬值将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而一而导致IS右移,BP也因本币的贬值而下移。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扩张效果得到双重加强。经济的均衡点由E′移至E″,在E″点我们得到更高收入水平,利率的变化方向则不肯定,它取决于各种参数的综合对比结果。同样,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收缩性货币政策的收缩效果也会得到加强。见图27-7。

如果资本完全自由流动,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导致资本流动的急剧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导致汇率的急剧变化,并进而导致进出口的急剧变化。进出口的变化意味着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政策的效果将得到大大将强。

9、解释为什么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

需求曲线上的古诺模型

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古诺模型中的双寡头厂商均衡就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坦白,给定甲坦白的情况下,乙的最优策略是坦白;给定乙坦白的情况下,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而且这里双方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上策(dominantstrategy)均衡,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因为如果乙不坦白,甲坦白的话就被轻判1年,不坦白的话就判2年,坦白比不坦白要好;如果乙坦白,甲坦白的话判5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仍然比不坦白要好。这样,坦白就是甲的上策,当然也是乙的上策。其结果是双方都坦白。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其实,如果两个囚徒都不坦白,他们各判2年,比都坦白各判5年的情况要好。但这不符合个人理性,甚至即使这两个囚徒在被抓之前协议,被抓后拒不坦白,但是又有谁有遵守这个协议的积极性呢。

寡头垄断厂商经常发现它们自己处于一种囚徒的困境。当寡头厂商选择产量时,如果寡头厂商们联合起来形成卡特尔,选择垄断利润最大化产量,每个厂商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但卡特尔协定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给定双方遵守协议的情况下,每个厂商都想增加生产,结果是每个厂商都只得到纳什均衡产量的利润,它远小于卡特尔产量下的利润.

10、论LM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参见《西方经济学》P353)

LM曲线的斜率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息率变化的敏感度,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度越高,LM曲线的斜率就越小,即LM曲线就越平缓。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无限大时,LM曲线就近乎成为一条水平线。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度较小,LM曲线的斜率较大,此时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度较大,LM曲线的斜率较小,此时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弱,货币政策 的效果较强。

第二篇:07--08农村经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流动、农村向流动。

2.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制度。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在坚持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依法转包、转让、互换、人股。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转让、入股、转包、租赁等形式。

4.同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效益大小同劳动成果或产出成,同劳动占用和消耗或投入成反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l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D)的收人。

A,—月B.一季C. 一年D.一生

2.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C )。

A. 耕地承包合同B. “四荒开发”承包合同

C. 农产品定购合同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牛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A. 产品B.利润C. 价值D.财富

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B)无关。

A. 份额B.绝对水平C.比例D.相对水平

5.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

A.保持不变B.同增减C. 反向变化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1.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主要是指(ABCD)。

A.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B.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C.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ABCD)。

A. 产品贡献B.市场贡献C. 要素贡献D.外汇贡献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般包括(AB)。

A. 植物栽培业B.动物饲养业C.林业D. 乡镇企业

4.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采用哪种起步模式,取决于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就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模式主要有(ACD)等模式。

A. 美国模式B.英国模式C.日本模式D. 西欧模式

5.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DCD)等要素构成。

A.推销B.奖励C. 发送方法D. 传播途径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农业产业化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

多种形式的—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2.种子

答:所谓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3.经济效益

答: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经济活动巾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的比较。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生产数量既多质量又好的农产品。

4.双层经营

答:所谓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是指在一个合作社内。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把适宜农户(也可以是社员小组)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用台问的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或折价卖给农产所有,使农户获得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把适宜合作社集体统一使用、统一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和生产环节如工业、商业,水利设施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5.股份合作制

答: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有别于单纯的股份制和单纯的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五、问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怎样认识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的地位不同?

答:1.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的地位不同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其地位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最主要生产部门,其产值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转移。

农业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这种牺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7分)

(2)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农业逐步完成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非农产业完全能够依靠内身的积累而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8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怎样完善家庭承包经营?

答:要不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应采取如下措施:

(1)根据各农户经营状况、合作社集体经济的实力情况,为不同农户提供不同服务和帮助.克服家庭生产的困难。

(2)完善承包合同。在合同卜要明确规定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各闩的权利和义务,使承包合同规范化。

(3)稳定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以后要稳定:1:地使用权,不能轻易变动,以利社员对土地的长期投资。

(4)鼓励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对我国农民一方面是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也是农民取得生活资料的依靠和来源,起着保险和福利的作用,所以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使用权。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应鼓励已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从事其他产业并能取得稳定收入的农民放弃土地使用权,把土地转让给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以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提高规模效益。为了促进其转让,可以制定一些鼓励性措施。

(5)鼓励和帮助承包农民发展家庭经济,如发展家庭手工业、商业、运输业,利用家庭发展果树、蔬菜、养殖畜禽、各种林产等。家庭经济发展了也会反过来支援承包部分的经营。

(6)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确认和保护家庭经营的独立生产者地位、法人地位,保护社员的承包权利。

3.已知某企业年固定成本额为20万元,生产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0元,产品销售价格为20元,

问(1)要实现盈亏平衡,企业产品的产量应达到多少?

答:盈亏平衡点产销量=200000/(20-10)=20000(台)

(2)若企业要盈利10万元,企业产品的产量应达到多少?

答:根据:目标利润=产量X单价一固定成本一产量x单位可变成本可得:

盈利lo万元的产销量=(200000+100000)/(20-10)=30000(台)

第三篇:2013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第13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利•贝克尔在他的颇有影响的《人力资本》一书中表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特征时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 C)。 A.货币和物质收入 B.投资回报 C.未来导向性 D.资本贴现率

[答案]:C[解析]: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未来导向性。

2.将未来的货币折算为现在的价值是一个( D)的过程。

A.货币增值B.货币贬值 C.投资回报计算 D.贴现

[答案]:D[解析]:将未来的货币折算为现在的价值是一个贴现的过程。

3.假如r表示贴现率(r为正值),那么r越小,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A )。 A.越高B.越低C.不变D.无法预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贴现率的相关内容。本题中的r贴现率即为利息,r越小则未来收入的现在就相对r较大时所对应的未来收入的现值就越大。

4.通过使收益现值与成本相等来求出利率或贴现率的值,然后再将这种收益率去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如银行利率等)加以比较。如果最高贴现率大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这种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方法称为( D) A.现值法 B.贴现法

C.外部收益率法 D.内部收益率法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部收益率法。5.年轻人都愿意上大学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地越早,则( A)。 A.其净现值越高

B.机会成本越低 C.收入增量流越短 D.收益时间越短

[答案]:A[解析]:从人的一生看,某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得越晚,则其净现值会越低,因为投资后受益的年限会比较短。 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 ( A),从而上大学的可能性更()。 A.正,大 B.正,小 C.负,大 D.负,小 [答案]:A[解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从而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7.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 (),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 B)。 A.大,少 B.大,多 C.小,多 D.无法确定[答案]:B

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 (),则上大学的可能性越()。A A.高,小 B.高,大 C.低,小 D.无法确定 答案]:A[解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越小。 9.在对上大学的收益估计的时候,通常考虑的是货币性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所获得的超过高中毕业生的报酬还包括福利部分。这反映了教育投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的()。B A.高估偏差 B.低估偏差 C.能力偏差 D.选择性偏差

10.经验较少的员工往往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来获取新的技能,这种方式属于( C)。 A.正规的在职培训 B.正规的学徒计划 C.非正式的在职培训 D.非在职培训

[答案]:C[解析]:经验较少的员工往往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来获取新的技能,这种方式属于非正式的在职培训。

11.通常情况下,特殊培训的成本是由( B)来承担的。 A.员工个人 B.企业雇主 C.行业协会

D.政府管理部门

答案]:B[解析]:通常情况下,一般培训的成本要由员工来承担,而企业则负担特殊培训的成本。

12.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员工所接受的在职培训为纯粹的一般培训,则这种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处理方式应当是()。B A.企业承担全部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全部培训收益

B.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其收益 C.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企业享受其收益 D.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同时分享培训收益

答案]:B[解析]:由员工自己负担接受一般培训的成本并享有其收益,这种成本和收益安排方式是最有效率的。

13.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C A.一般培训 B.非正式培训 C.特殊培训 D.在职培训

[答案]:C[解析]:特殊培训是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14.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则员工的流动率越低,原因不包括(C )。 A.大企业往往提供更高水平的工资 B.大企业能为员工提供较大的晋升空间 C.大企业不能为员工提供工作轮换机会

D.大企业更有动力对员工进行培训

15.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劳动者年龄越大流动频率越低

B.劳动者的任职年限越长,离职的可能性越低

C.男性的离职率低于女性

D.女性更容易长久的在同一个企业工作

答案]:D[解析]:女性因生育、家庭等因素,容易牺牲自己的职业发展,离职率相对男性要高。

16.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属于劳动力的( A)。 A.跨产业流动 B.跨地区流动 C.跨职业流动 D.跨企业流动[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是(ABCD )。 A.各级正规教育 B.工作流动

C.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培养 D.寻找工作

E.高强度与高压力的工作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具体形式。不仅各级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活动所花费的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且增进健康、加强学龄前儿童营养、寻找工作、工作流动等活动也同样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2.接受高等教育会产生的成本分为( ABC)。 A.直接成本 B.机会成本 C.心理成本 D.固定成本 E.可变成本

[答案]:ABC[解析]:接受高等教育会产生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 3.教育的社会收益表现在( ABDE)。 A.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社

会财富的增长

B.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失业率

C.教育投资会提高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降低市场效率

D.教育投资有助于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

E.教育投资可以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答案]:ABDE

[解析]:教育投资会降低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所以C错误。4.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包括(ABE)。 A.高估偏差 B.低估偏差 C.正估偏差 D.负估偏差 E.选择性偏差 [答案]:ABE[解析]:没有选项CD这两种说法,属于迷惑性选项。

5.在职培训可分为( AD)。 A.一般培训 B.正规培训 C.定期培训 D.特殊培训 E.不定期培训

[答案]:AD[解析]:在职培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般在职培训(简称一般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简称特殊培训)。

6.下列( BCD)情况属于在职培训的成本支出。

A.受训者的生产率通过工作思路的开阔、思维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得到提高

B.企业在举办技术培训班的情况下所要支付租用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的费用

C.因为接受培训导致受训职工往往要提前下班或请假

D.有经验的师傅要给学徒讲授技能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

E.在职培训的成本价值主要表现在受训者生产率的提高上面

[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成本。选项AE属于在职培训的收益。 7.大多数接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通常( ABCD)。

A.愿意在本企业工作较长的时间

B.被企业解雇的可能性比较小

C.在本企业获得的工资率高于市场工资率 D.流动的倾向会比较弱 E.不可能被企业解雇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培训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参加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并不代表着就不可能被企业解雇。所以E选项不选。

8.劳动力流动对于员工的影响有( ABCE)。

A.放弃已积累的资历

B.放弃工作等级的提升机会

C.放弃以培养的较为亲密的同事关系 D.更能拥有职业安全感

E.放弃享受企业补充退休金的权利

[答案]:ABCE[解析]:选项D错误,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因为没有资历,从而缺乏职业安全感。

9.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企业因素有( ABC)。A.企业规模

B.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C.企业的组织文化 D.劳动者的年龄 E.劳动者的性别 [答案]:ABC[解析]:选项DE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因素。

10.劳动力在现实中选择跨地区流动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 A.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别大小 B.工作机会多少 C.迁移距离 D.迁移成本 E.迁移人员 参考答案 [答案]:ABCD[解析]:选项E不属于考虑范围,除了要考虑选项ABCD外,还要考虑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关系密切程度。

第四篇:2011经济师-运输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及答案道路运输行政管理

2011经济师-运输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及答案道路运输行政管理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总目标中,将加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设和()放在了总目标顺序上的第一位。

A.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

B.维护道路运输市场良好秩序

C.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D.保护道路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政策不包括道路运输()。

A.发展政策

B.经济政策

C.技术政策

D.监督政策

3.()是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承担者,是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骨干要素。

A.管理机构

B.管理人员

C.领导人员

D.一般人员

4.道路货物运输及场站经营法规中最全面、最具有规范作用的是()。

A.《汽车货物运输规定》

B.《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

C.《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D.《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

5.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A.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B.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C.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D.构建和谐交通

6.道路违法运输处罚的目的是()。

A.处罚本身

B.追究刑事责任

C.警戒和教育

D.收取费用

7.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构成要素包括管理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

A.管理权限与管理层次

B.管理规则与运行机制

C.管理信息与管理标准

D.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

8.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道路运输行政监督检查的作用的是()。

A.实现平等竞争

B.维护运输市场秩序

C.实现企业盈利

D.保护合法经营

9.下列不属于道路运输行政复议的参与人的是()。

A.复议机关

B.申请人

C.被申请人

D.人民法院

10.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货物运输的开业管理、行政许可程序管理和()。

A.运输过程管理

B.运输人员管理

C.运输线路管理

D.运输工具管理

11.道路运输行政,就是由()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领导的。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乡级

12.道路运政管理的性质是()。

A.国家行政管理

B.经济行为

C.经营活动

D.企业生产

13.以下不属于行政管理体制软件的是()。

A.管理职能

B.管理规则

C.运行机制

D.管理机构

14.在道路旅游客运管理中,定点定线旅游客运可参照()实施管理。

A.城乡客运

B.直达客运

C.包车客运

D.班车客运

15.对无故停班()以上的客车,客运站应报告当地运输管理机构。

A.1日

B.3日

C.5日

D.7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交通主管机关及其下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B.道路运政管理的手段以行政手段为主

C.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

D.道路运政管理不具有阶级性

E.道路运政管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管理运行机制包括()。

A.竞争机制

B.约束机制

C.激励机制

D.反馈机制

E.法律机制

3.按照属性分类,我国政府行政机构可分为()。

A.领导机构

B.常设机构

C.职能机构

D.办公、办事机构

E.派出机构

4.道路运政管理的对象包括()。

A.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经营的主体

B.从事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的主体

C.道路客货运输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

D.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

E.从事道路设计、规划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5.行政管理体制得以运行的实体要素包括()。

A.管理职能

B.管理机构

C.管理规则

D.管理人员

E.运行机制

6.我国当前的五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中,属于决策层的是(

A.交通部设公路司

B.省交通厅下设运输管理局

C.市交通厅下设运输管理处

D.县交通局下设运输管理所

E.乡设运输管理站

7.道路违法运输行政处罚的原则包括()。

A.以处罚为主,并酌情进行教育

B.视违法行为严重的,可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C.实事求是、依法惩罚原则

D.判别责任、分别处罚原则

E.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8.道路运输行政诉讼的特殊性表现在()。

A.道路运政管理的相对人较为集中,多为道路运输经营业户

B.可诉范围窄,概率较低

C.专业性强

D.不依据法律进行

E.难度大,复杂性大

参考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目标。在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总目标中,突出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设和维护道路运输市场良好秩序的使命,把它放在阐述运政管理总目标顺序上的第一位。教材P258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259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26

1[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258

6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278

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构成要素。行政管理体制构成要素包括管理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规则与运行机制。教材P261

8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276

9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279

1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货物运输的开业管理、行政许可程序管理和危险货物运输过程管理。 教材P273 11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257

12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257

13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26

1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道路旅游客运的管理规定。在道路旅游客运管理中,定点定线旅游客运可参照班车客运实施管理。 教材P270

15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274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ACE

[解析]:参见教材P257

[答案]:ABCD

[解析]:参见教材P26

1、26

2[答案]:ACDE

[解析]:参见教材P26

3[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道路运政管理的对象。道路运输领域中所有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经营的主体、从事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的主体以及他们从事的经营活动均为道路运政管理的对象。 教材P257

[答案]:BD

[解析]:参见教材P261

6

[答案]:AB

[解析]:参见教材P264

7

[答案]:CDE

[解析]:参见教材P279

8

[答案]:ACE

[解析]:参见教材P280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

题目 答案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B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 A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C 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C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需求曲线是一条 A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C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B 均衡价格是 A 均衡价格随着 C 供给的变动引起 B 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 C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

B 必须

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C 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C 下列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C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A 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C 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B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下列哪种情况是边际效用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表示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线 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决定需求定理的是

C A B A B C C A A A A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是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

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固定成本是指

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 B C A D C A B B C A B A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

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某企业产品的价格为常数时,其属于的市场结构类型是B B B B A A C A

B D A A B

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总是

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 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数量是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这将导致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企业家的报酬是 洛伦斯曲线代表了

如果收入是平等分配的,则洛伦斯曲线与 如果收入是完全平等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 收入分配要

B D A A C A D C A C B D C

市场失灵是指

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垄断行为是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如果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时,则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下面哪一项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性 下面哪一项不是政府职能

在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支出法又称

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别是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

D A C C D D D A D

A D C C C A C A

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

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恒等关系可表为 政府支出是指 失业率是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已知资本/产量比率是4,储蓄率是20%,依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增长率应该是在经济增长中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

认为资本-产量比率可以改变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通货是指

在经济学中,M1是指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指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当价格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制止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办法是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A B A A B B C A C A A C C C B B A A A C A B D B B B

引致消费取决于

.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IS—LM模型研究的是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IS—LM模型研究的是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失业率是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指 奥肯定理说明了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C B A A C B B B C C A B B C C A A B C B A C C C C A

50~60年一次的经济周期称为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以下属于自由贸易理论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实行过多种汇率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较小的因素是 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有时被称为

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指

经济学的含义包括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 需求定理是指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 供给定理是指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C C C A A C A C A A C C D B A B

AB ABCDE ABCDE ACDE ACE ACDE BDE BCE

均衡价格就是

政府对商品的调节通过价格进行,其对价格实施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论述,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

效用是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是指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

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

BC CE BCDE BDE BDE BDE ACD

AB ABE ACE CE BCE ACD ABCDE BCE BD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 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有 总成本分为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短期成本分为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 在下列几种曲线中,属于U形曲线的有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 下面何种情况发生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的是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CD ACD CD BCE ACD CE DE ACE ACD AB

ABCE BD AD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 价格歧视分为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 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工会提高工资的主要方法是 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

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外部经济是指 外部性可以分为

ABCD ABD ACDE ABE AECB ACE ABC ABC BC AC ABDE ADE AC

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C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BE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应注意以下问题 按支出法计算GDP的主要项目有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包括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

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

哈罗德- 多马模型提出的三个增长率的概念是 总供给可以增加的总供给曲线是

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时,对付通货膨胀的最佳方法是 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 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

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 乘数的公式表明 IS曲线是 LM曲线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ABDE ABCE ACDE BCD ABCD ABDE ACD AC AC AB ABC ACDE ABCD ABCE ABCE ABCD BCE AE CD AB ABC BE 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

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在以下理论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

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 实行赤字财政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正确的说法是 影响进口的直接因素是

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1999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 1999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人们的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实证分析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ABCDE ABE AB ADE AB BCE BCE ADE ABCDE AC AC ABC ACE

B A B A A B B A B B

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错 ) 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就会增加。 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就会减少。

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量是存量。

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A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 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 B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且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B A A B B B B A A A B A A B B A B B A

A B A

当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总是正的。

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消费都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政府不必用政策进行调节。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多越好。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生产规模大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并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在短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均不能调整。 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A B B B A A B B B B A B B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在不同的行业中,短期与长期的年限都是一样的。

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边际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 平均收益就是单位商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使厂商的利润为零。 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的利润。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企业获得经济利润则一定获得正常利润。 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A A A B

A B B B A B A B B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但不等于边际收益。 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 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歧视的大。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 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

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B A A B B A A B B B B B A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 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A A B 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

B 供给。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利润无论如何获得,都是一种不合理的剥削收 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是迂迴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

土地的供给量随地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私人生产的物品不具备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会引起搭便车问题。 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B A B A A A B B B 公共物品会引起搭便车问题。 A 汽车的尾气是有害的外部性。

A 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A 市场失灵应由政府取代市场机制。

B 信息不对称就是买卖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同。 A 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所有的市场失灵问题。 B 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应放弃调控市场。

B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同样的煤,在生产中作为燃料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燃料就是最终产品。 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增值的部分,应该计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内。 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民生产净值。

B B B B B A A A B A A 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相同的概念。 哈罗德- 多马模型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根据哈罗德- 多马模型,当有保证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将出现均衡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互调整。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A B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 B A B A A B B 增加国民收入的方法是增加财政支出或增加货币量。 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主要取决于资源利用的情况。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当考虑到总供给时,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就不一样。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刺激总供给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要更为有利。

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 商业银行是一种唯一的金融机构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 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凯恩斯的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作用的机理是一样的。 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B A A A B A A A A A B A A A B B A B B B B A A A B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 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 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

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拉弗曲线说明税率越高政府税收越多,提高税率可以增加政府税收。

萧条时期扩大政府支出没有“挤出效应”,繁荣时期扩大政府支出有“挤出效应”。 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A B B B B A A B A B B B B A B A A A B B A B A B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 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凯恩斯的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作用的机理是一样的。 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 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 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增加,不利于出口。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A B B B B B A B A B B B B B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各类求职自荐信模板下一篇:高考作文素材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