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论文

2022-04-27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围绕石河子大学工程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体系两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工程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析

【摘要】为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將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实验方式作为学校系统建设思路,并详细设计,形成了多层次实验中心的渐进式教育体系,从而建立了一个集思想、成果和经验的关于电气工程的质量和自动化的开放实验教学中心。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创新人才

1引言

加大实验室建设,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部门形成的共识,。本文讨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如何依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一个渐进的多层次教学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平台和创新人才的模式,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教学思路,从而奠定了先进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制度建设,确保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电气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2影响教学实践的基本因素

在学生方面,学生是主要的实践教学者,无论他们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基本素质怎样,只要是在这种良好的精神下,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意志和积极的思想学习活动,这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可以产生最佳的教学实践效果;在老师方面,在实践中,教师的专职实践的主导作用是帮助学生实践困难的学生,再现旧的知识,寻求新的知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其潜力,而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在教学管理上,应用型本科院校保证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实际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代表整个反映学生的实践表现,并作为一个约束制度,促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此外,社会环境、传统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重要影响。例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我盈利与亏损,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影响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在基地开展。

3.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的对策

3.1奠定基础,更新实验手段

实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为保证试点项目的顺利开放最为关键,但有时一个单一的实验装置,实验设立开放日,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实验在规定的实验任务完成后,没有时间完成任务,不仅要达到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完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加强实验教师,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学生完成一些感兴趣的项目,形成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第二,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从试点项目、实验内容、实验考核体系等方面都要考虑,如有必要,推荐使用“时间分级”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从基础理论到课堂教学,学生完成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实验教材建设,注重检查项目,与实际紧密相连,设计本课题所编的实验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3.2 注重实验内容的研究,开拓其眼界

教学理论课学生的知识能力很重要,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为学生设计的课程对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是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学生完全自治,作为一个组件来增加内容,设计(论文),如果必要的话,重新检查,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会了知识,实现了自我,最后,进一步提高评价机制,指定多元化的评估方法,评估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评估新能力。

3.3注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化建设,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在实践基地建设中,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实习基地,要充分体现特色和专业水平,满足教学需求,注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非盲目追求大,而不注重数量相结合的专业情况,所以不会赔偿其损失。一方面,学校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培训基地特殊要求,充分发挥依托行业优势,以互惠互利、自我发展、相互依托、重点支持的原则,在学校建设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并继续扩大和完善,并有选择地建立一批优质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考虑学生求职意向就业培训类型,在后续调查中,增加努力保持联系,确保完成任务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3.4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大学,有许多有才华的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对学生的兴趣加以保护,也应给予教师大力支持,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实验活动. 具体情况可以由社团组织,关键是要给学生正规的培训,学校要定向指导,安排一些培训任务,定期检查交流经验,避免学生产生盲目性,要提供优秀的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研究环境,主要的是让一些学生有能力激励其他学生一起探索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机制。

4.结论

针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社会需求以及专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育效率,突出高应用人才培养特色,围绕目标专业培训,应当积极修改培训计划,注重其中细节,站在长期的发展角度考虑,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实践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红连,崔雪梅,张军,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DB/OL].http://www.studa.ne

t/zhiye/090706/16265510.html,2009-7-6.

[2]王艳松,张加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2007,2(29):86.

[3]詹云军. 改进实习教学培育综合素质[J].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2008,09:36.

作者:张娜 黄跃娟

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论文 篇2:

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围绕石河子大学工程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体系两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工程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

1 引言

电气专业是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工程应用专业,它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石河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双体系两结合”教学模式,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2 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理论教学体系

“双体系两结合”的教学模式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两者相互影响,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的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具有学习新知识、运用知识创造和开拓事业的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电气设计、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此,在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中,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构建知识体系。“厚基础”包括人文社科、公共、学科基础三大模块课程,“宽口径”体现在专业课打通并设置在学科基础课中。

1)人文社科、公共、学科基础由公共基础、相关知识、专业拓展等系列课程构成,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领域等方面,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多角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2)学科基础主要由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测量等系列课程构成,使学生获得电气工程基本知识,并充分考虑了将来专业口径的拓宽,为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专业基础主要由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专业课、限选课、任选课等组成。教授学生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专业课中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课程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

5)开设网络学习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借助因特网开设学科前沿类课程,综合教育类课程则鼓励学生开展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3 构建推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心建立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基本性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设计性实验,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此教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

3.1 课程实验环节

这部分实验为理论课程同步实验,主要目的是配合课程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1)验证性实验,是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协调配合的实验教学,由“电路理论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电机学”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构成。同时,对于电机学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既可以采用试验台做实验,也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实验,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理论、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综合性实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将多个实验综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应用能力。

3)设计性实验。此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给出设计目标后,学生自行利用实验设备设计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实验方案,由电子线路设计、电子线路仿真、应用电子系统开发等设计项目构成,并向校内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创新实验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条件。

3.2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1)技能训练。

①机械制造实习。第二学期在机电学院实习工厂进行,时间为2周,学生分组进行车、铣、刨、磨、钳、焊等工种操作,使学生对工厂的情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初步掌握冷加工方法与操作过程,了解机床设备等。

②电工实训。第五学期在机电学院电气工程实验中心进行,时间为2周,每人必须独立完成实际操作练习。通过各种工艺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工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通过电工实训使学生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水平。

③EDA实践。第五学期在机电学院电气工程实验室中心完成,时间为2周。通过对电路设计软件、绘图软件的学习,完成电子电路仿真设计、原理图绘制和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调试等。

2)专业实验。第七学期在机电学院电气工程实验中心完成,时间为1周,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电力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专业综合实验分为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和电气自动化综合实验,学生可任选其中一个,实验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

3)课程设计。

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第五学期在机电学院电气工程实验室中心完成,时间为2周,每人一题,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仿真。该环节着重提高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实践的基本技能。完成后提交设计说明书。

②综合课程设计。第七学期在校内完成,时间为2周,每人一题,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按要求完成设计内容,有实验条件的完成实验验证。该课程设计分为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和电气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前者主要完成发电厂、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后者主要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学生可任选一个,完成后提交设计说明书。

4)专业实习。

①认识实习。实习地点为天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天业化工、银河纺织有限公司、昌吉特变、农副产品加工厂等企业,于第三学期进行,时间为1周,实习方式为现场参观。通过认识实习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和奋发学习的热情;通过参观火力发电厂、水电站、变电站,初步认识电力的生产、变换和输送过程,认识电气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完成后提交实习报告。

②毕业实习。实习地点为天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于第七学期完成,时间为4周,学生分组进行,采用工程技术人员专题讲座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习,深入了解发电厂生产各个环节以及计算机在发电厂中的应用情况,为毕业设计搜集资料等。完成后提交实习报告。

5)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于第八学期在校内进行,时间为16周,采用导师制,双向选择,每生一题,也可与签约单位联合完成实际课题。设计期间要求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综合运用4年所学的知识,完成方案比较、分析、论证,理论研究、设计计算、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样,在教学安排上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大型综合实验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间。目前专业集中实践周由原来的28周增加到32周,占教学总周数的比例达到20%。同时,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开设实验比重增加,专业主干课程实验课时占总课时达20%,实践环节课时比例大大提高,课内实验课时达210课时,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4.1 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实行全开放实验教学方式,如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微机原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实验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实行全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完成全部必做实验项目、选做实验项目后,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自拟实验项目,自主安排实验时间,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相应实验。通过实施“全开放”实验教学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有计划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能力的活动,开展自主实验、自主设计、自主实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扩大视野、启发科学思维,创造条件把学生引导到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中去,他们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思想、敢于创新的精神、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束语

本文围绕工程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石河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发展情况和专业特色,介绍构建“双体系两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思路与实施过程。按照“双体系两结合”的教学模式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理论教学体系与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工程素质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效果,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讨论稿)[C]//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议论文集.2005:21.

[2]薛东江.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气工程专辑,2004(26):28.

[3]赵巧娥,苏小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52-153.

[4]李正斌,范秋凤.新增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9):83-84.

[5]杨泽斌,李天博,朱熀秋,等.多途径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J].大学教育,2012(7):108-114.

作者:鲁敏 王洪坤 岑红蕾

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论文 篇3: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的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与探索

摘  要: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建立动态的、开放的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训练教学项目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和特点,以目标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建立了工程训练教学持续改进的平价体系,使工程训练教学对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形成更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评价体系

我国专业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本科教学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也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基本权益。

教育部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职能要求是“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实践育人工作……主要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紧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创新实验室管理机制,探索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工”(教高厅〔2016〕3号)。目前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多数学校仍然沿用传统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虽然很多学校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产学研相结合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也没有突破性进展。因此,研究与探索一种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是当前工程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创新源于实践,确立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上对专业认证给予有力支撑。

现在执行的“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养的基础工程实践,使学生具备初步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工程实践与应用,以及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与创新意识的特色与创新实践”的分层次、多模块工程训练体系,如图1所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该体系起到了学生大学学习与实际工作起步的桥梁作用,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应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转变思想,改革传统工程训练“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导、学生操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建立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根据各专业需求,将原有三层次课程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建立动态知识库,知识点在横向可扩展内容,纵向可延伸层次。将现有实训项目内容整理归类,增加知识点,贯穿于项目中,建立从初级-中级-高级的动态开放项目库。引入项目开发方法论,将科学与工程相结合,指导学生如何从知识转变为产品,使学生在宏观上了解工程应用的普遍规律,掌握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建立图2系统化、结构化思维模式。知识库与项目库互相穿插、互相融合,在项目开发方法论的指导下,开展OBE模式学习。

二、以目标为导向,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聚焦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工程训练教学以课程为中心,教学内容和方法很难动态满足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对本科生培养的要求。以目标为导向,改进教学手段、内容和方法,聚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解决工程训练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学这些,让学生如何学等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随着教学体系的改变而做相应的调整,注重对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程背景下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职业道德和规范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索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个性化定制-教学手段体现项目的综合性-发掘学生自主能力”工程訓练教学新模式,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为教学的导向,确保工程训练对本科教学的支撑效果。

(一)教学内容

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体现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有一定工程素养、创新意识、能够终身学习的人才,是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方向,教学内容必须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个性化设置。扩展教学模块的数量,在原有第一层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原工程技术综合实践课与专业特色实践课涵盖的知识点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时能够个性化组合,各模块的课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设置。

1. 知识库

针对各专业需要,将原三层次课程教学内容与项目开发重新整合,包括模块的增减与时间分配。分为具备基础性、普及性、通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等特点的课程模块,将以上内容作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知识库,可以自由组合,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个性定制。对知识库中的学习强调知识点与各类工具的掌握,各模块内容根据教学改革的方向可以动态调整。

2. 项目库

运用既有独立又有统一的综合项目驱动式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完整的工程经历,将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工程体验中。在初级阶段,基础工程训练将原有的各模块独立完成教学内容转变为各模块相互关联、统一完成一个项目式任务;中级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完整的项目;在高级阶段,结合科研、竞赛等进行综合项目开发、集成,强调各类知识的集成与应用,自主设计完成项目。各阶段的项目通过不断开发积累,形成开放的、可持续丰富的项目库。

3. 项目开发方法论

项目的开发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寻找项目开发的共性,探求项目开发的规律,掌握项目开发的方法。增加项目教学指导课程,从理论上科学指导学生,使学生掌握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通过科学原理在工程中多方面的应用,了解技术进化规律和路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同时将知识库、项目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启发与指导、讨论与总结的互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将知识的运用与工程项目实施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体现“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性。

1. 知识库学习方法

通过设立工程问题的情境、选择与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小组讨论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践中尋求和验证解决问题方法、最后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和步骤,启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项目设计方法

项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是教学目的实现的关键。初级阶段的项目,应该以基础工程训练为目的,并将各模块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模块内容的同时,了解不同工种是零件生产的组成单元,每个零件是产品的组成单元,每个单元的质量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在中级阶段的项目设计中,则需考虑通过项目的完成过程,培养学生整体设计能力,查询资料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文档的撰写和整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和外界进行技术沟通能力等,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体验中。在高级阶段,可自主设计开发完成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项目(模块化学习、制作)或者在前期学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或多次开发,也可在网上开源的条件下进行深度开发或者将前期学生不同功能项目集成,使不同功能模块的产品集成为一个更具复杂功能的项目。

三、建立工程训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工程训练效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修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根据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传统的、封闭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工程训练教学发展的要求,如何建立一套开放的、动态的、推动工程训练教学在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方面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形成工程训练教学对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的有力支撑,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并进行及时修正,才是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而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的持续改进理念,则是在推进动态的、开放的质量保证评价体系建设。

(一)学生自我评学

在工程训练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实训结束时学生自我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工程训练过程的参与者,在他们事先已经了解“需要学什么”,学习过程结束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形成一种课内的评价循环机制,为教学内容、时间、手段和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

(二)同行专家评价

聘请学院的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以及校内外同行专家对工程训练教学的过程、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诊断,评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课程内部循环、反馈及自我修正的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反馈信息,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三)用人单位评价

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最有发言权的是用人单位。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认可度,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课程外部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为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重点的设置提供依据,能更好的推动工程训练教学持续改进。

(四)综合评价

结合学生的评学、同行专家的诊断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针对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研判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思路和改进措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工程训练在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中的支撑作用,需要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不断试新。探索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工程教育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在科学求真、人文达善、艺术尚美、工程务实的基础上,通过原有实践平台的内涵建设与升级,充分发挥学生工程实践的主动性与自主性,走出一条适合各学校各专业有特色的工程训练之路。

参考文献:

[1]马鹏举,等.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2]余寿文.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

[3]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功课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14(01).

[4]吴康宁.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03).

[5]马玉琼,等.工程训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06).

[6]姜海波,等.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

[7]吴勇峰,等.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3).

作者:郑勐 张晓晖 黄军勤 刘玮 徐瑾 张红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论文下一篇:高层建筑技术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