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学体育教育论文

2022-05-04

小编精心整理了《人文教学体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的深入,加强对小学生的情感关怀与人文教育。通过运用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积极培养和塑造健康阳光、进取向上的小学生整体形象,实现健康理念的体育教学和发展目标,以期为加快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人文教学体育教育论文 篇1:

人文教学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摘 要:人文教学理念的运用能够极大的唤起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轻松的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进而实现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初中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要借助于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进行多元化的教育培养,在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的同时,贯彻了体育教育的根本意义,实现了体育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人文教学理念;意义;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不应该是对学生身体锻炼的单纯强调,应该充分的满足学生的身心协同发展。作为一项十分普遍的活动,体育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初中体育教学呢? 本文便重点解析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更好的应用教学理念。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提倡,我们也逐步认识到了人文教学理念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性化教学理念也逐步的渗入到了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本文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人性化渗透的研究具有时代意义。

一、人文教学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1、人文教学理念的运用是时代发展变化的需求

新时代赋予了教学领域新的使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体育教育也应该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寻求自身的革新与进步,当前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与现代社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的全国覆盖度逐年上升,已经逐步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实现了理论教育同实践教育的完美接轨。对于体育教育来说,也应逐步进行观念上的转变,其教学内容也应从目标教育向生活教育过渡,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得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渗透进入体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遵循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人性化教学理念的应用,是实现素质教育、寻求个性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唯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

2、人文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教学的核心主体,也是教育的接受对象,因此,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学生能力的提升与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当前我国初中学生具有两个普遍的特征。首先,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明显,思维方式也较为多元。在这个背景下,就强调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遵从,通过人性化的教育,能够充分的满足各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而有效提升体育教学工作质量。另外,当前我国的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意识与独立意识,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渗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实现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优化。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人文教学理念的渗透策略

1、形成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的人性化指的是,在促进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学习,提升学生们的体质,促进学生在身心发展的前提下,运用人性化的理念使学生们的体育兴趣爱好得到满足,使得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充分发挥,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优秀的心理素质,最终寻求学生的综合发展,完成体育学习观念的塑造。由于竞技性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重点大多侧重于对教学对象生物性的考量,很大程度的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感受与个性化的需求。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是单调枯燥的机械性学习,尽管能够对学生体质体能的提升带来良好的效果,但是却大大压制了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必须具备人性化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拥有的体育能力与自身生存水平相结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 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人性化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学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既需要学生的学,也需要老师的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体育教学的人性化发展必须要依托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来实现。必须明确,体育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人性化,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人文素养的形成以及正确思想观的树立。因此,在推进人文教学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工作时,一定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化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术研究能力,还要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人文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想要推進人文教学理念在教师队伍中的渗透,学校的高层领导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加大激励机制与培训机制的建设与投入,促进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可以定期的组织初中体育教师进行校内外的交流活动,使得体育教师的体育思路得到有效的开拓,能够更好的致力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人性化,是推进教育事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3、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体系的人性化

教学方法的人性化是体育教学人性化的重要成分。因此,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我国体育教学大多沿袭了过去的教学方法,往往依赖于具体体育项目的反复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与纠正下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压制。因此,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满足现阶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成为近些年来教育领域频繁探讨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人性化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教育方法的人性化更是人性化教育理念的重要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差异化的方法来进行个体化、针对化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当前大多数学校仍在沿用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不够科学与完善,这种评价体系过于客观,充满了教条主义,仅仅衡量了学生的体育能力,却忽略了学生的阶段性进步过程。人性化的体育理念能够对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很好的补充,是的体育教学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有利于提升學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广荣.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探究[J]. 知识经济. 2013( 04) .

[2]黄利香. 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 文体用品与技. 2014( 02) .

作者:唐弘

人文教学体育教育论文 篇2:

体育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关怀与人文教育运用策略思考

摘 要: 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的深入,加强对小学生的情感关怀与人文教育。通过运用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积极培养和塑造健康阳光、进取向上的小学生整体形象,实现健康理念的体育教学和发展目标,以期为加快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育教学 情感关怀 人文教育 运用策略 教学思考

一、体育教育教学是小学义务教育的核心之一

小学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之一。小学教育对促进小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习惯,提高身心的健康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对教育有过极其精辟的阐述:教育要培养完全的责任感,学习的中心是为了人性的启迪而存在的。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而言,就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加强情感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人才,促进新时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根据教材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和加强对教材的认识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四章节,对小学教育的发展和义务教育,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有明确的精神和指示。同时,由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制定的小学体育教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和建议。这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对小学生的殷切关心,对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让我们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感到任重道远。

小学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的同时,还强调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态度行为的形成,它有别于文化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体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能、技能和行为,即体能的锻炼、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参与运动的行为塑造。

在多年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认为,在小学的体育教育中加强感情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基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贯穿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健康的心智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体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

对于我们体育工作者,不仅仅要按计划上完体育课、完成授课任务,还要通过教师的情感付出和人文关怀,不断引导小学生,为他们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就是用心去关怀小学生,用善良的、美好的、温暖的、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方式去引导小学生,而不是消极、辱骂、羞辱、负面的方式;在心灵、道德层面给予指导与帮助。在教学中给小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健全、正确、正面积极的环境。

此外,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所谓人文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和人文精神。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就是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吃苦、锻炼、失败体验,不断进行正确思想的熏陶,培养越挫越勇的勇敢品质,培养不畏困难的态度,形成坚韧的品格和毅力。

通过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可以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健康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品质,使小学生拥有不自私、不骄傲、有礼貌、善良、温暖、懂得关心他人,有修养、积极向上,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进取和拼搏的优秀的人生品格。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及网络新闻的报道,目前部分小学生自私成性、嫉妒他人、愤愤不平,或者自卑自弃、抑郁哀怨。如何消除和防止后天形成的这些不良行为?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扎实地运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四、运用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积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笔者发现,部分小学生由于体质和心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愿上体育课。为此,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走到学生中,亲密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感知学生的喜怒哀乐,善于与学生交流;不断交流体育运动的经验,沟通学习和生活,用情感贴近学生的心灵,不断地关爱学生,关心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给学生们讲述体育界成功奋斗的先进事例和模范典型,不断激励学生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激发学生们爱体育的动力;积极通过体育运动,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加强身体的健康,提高学习和认识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把情感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加强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观念和正确的学习心态。

五、用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积极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和游戏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和游戏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热烈的爱和情感关怀,从而激发小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使小学生从学习体育技能中不断地体会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微小进步。通过艰苦的训练,不断的磨炼,不断的积累,实现成熟和进取,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和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同时,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通过小学阶段体育运动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们不怕困难,战胜艰难的勇气,学会按规则正确做事情,学会公平竞争、精诚团结,培养小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培养小学生认真仔细、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优秀品格。

六、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的塑造和楷模作用

作为从事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师,其必须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敏锐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以及敬业精神。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一言一行,做好表率,以正确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

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还很薄弱,模仿意识强烈,认识也有局限性,常以教师为楷模,认为教师说的和做的均是正确的。常见有的体育教师,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行为粗犷,岂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的形成。为了防微杜渐,从小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意识,教师一定严格要求自己,身为表率,给学生们做好模范。

教师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仪表端庄大方,健康阳光,亲和力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关怀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加强情感的教育,在知识和情感的融合下,让学生学习运动的技能,掌握运动的本领,并让学生们感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天赋,不断发展学生的运动爱好,让学生们在快乐运动的同时塑造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为塑造优秀的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体育与健康教材为基础,不断挖掘教材的特点,严谨教学,同时把体育教育与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和教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小学生稚嫩的心灵里培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体质。同时,体育运动的学习和技能掌握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素质的过程,是对小学生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的运动训练的磨炼,体验失败与成功,培养体育锻炼的体能和耐力,为身体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育教学可以加强正确的学习理念,在健康的身体的基础上,强化各项教学,不断积累各学科知识,不断地积累知识。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促进各学科学习的共同发展,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快乐进步和茁壮成长。

八、结语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应着眼于育人的目标,从打造未来的社会精英和优秀人才的角度出发,坚持站在历史高度上,以强健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的责任感为己任。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会变成泡影。因此,小学正是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教学应为强我国民,促进全民健康,提高全民体质发挥作用。体育教育教学应以健我中华,服务社会,建造美好家园为发展目标,让体育教育教学成为一种时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北京.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年7月29日电.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7/29/c_12388761.htm.2010年07月29日18:03:11.

[3]人文教育.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8C2bdZla2ExT2cFvYD0Leay6WIyYjZRPMoMZe9OpdA9EjaV

Bb3SoClmDxz9njic4U7ixLBJKCL1RDKuxICERq.

[4][印]克里希那穆提,著.张春城,唐超权,译.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九州出版社,2010-6-1.

[5]杨文轩,季浏,主编.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作者:王豫峰

人文教学体育教育论文 篇3:

人文体育教学尝试

摘要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体育跟其他所有学科一样是为培养和造就人服务的。体育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人文性是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通过对太极拳教学的人文探索,探讨了人文体育教学的可操作性。认为体育教学方法应更具弹性,教师应给予学生更为多样化的自主选择,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关键词 人文体育教学太极拳教学

一、体育教学的人文性

对何为“人文”人们众说纷纭,基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由此产生的“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等问题,奠定了探讨人文主义的共同基石。教育的人文性同样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何种教育对受教育者最具人文关怀。体育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性的本质就是借助体育教育对人的健康体魄、健康心理、良好道德情操、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塑造,以为培养完整的人做准备,教育活动的过程受到即便是不超过、至少也是与结果同等的重视、和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由的歌颂、对情感体验的重视。

二、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以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造成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追求运动竞技的成分,追求运动技能掌握的程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三、人文体育教育的主张

新课程下的运动技能教学是对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强化了探究意识,增进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师传授和示范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学中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人文定位——以太极拳教学为例

太极拳是很多学校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笔者通过对以往教学效果的观察中意识到,学生们对太极拳学习的目标定位并不一样,他们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各不相同,他们在学期末的效果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也有显著差异,在紧接着的第二个学期,笔者通过回访了解到,几乎所有学生不能完整打完整个套路,绝大部分学生只记得不超过5个动作,这个结果着实让人震惊,但却是事实。回顾一个学期的太极拳教学,师生们都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作为教师,笔者没有丝毫懈怠,无论是示范还是讲解、纠错都非常认真细致,作为学生,其表现也大都令人感到比较满意,但回访的结果却不容乐观,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关于技术水平和终身从事该项运动的要求(多数学生表示在退休之前不会考虑经常性的太极拳练习),这种情况并非是某一个学生、某一个班级的特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班级和绝大多数学生,这种在统一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的教学结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的情况在事实上已经表明教学活动失去了意义。

没有意义的重复劳动是痛苦的,这促使笔者思考关于太极拳教学的诸多问题,在所有这些问题中,笔者最迫切想得到回答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因此,笔者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变革,改变以往太极拳教学从示范开始的传统路数,首先对学生提出关于太极拳的一系列认识问题,它们包括:

1.你对太极拳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印象?

2.在你看来,太极拳区别于(如果有的话)你所知的其他拳种的最显著的地方是什么?并请举例说明。

3.你希望对太极拳学习到什么程度?这个程度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4.为达到你所设定的目标(预期学习程度),你的计划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你对计划实施的步骤。

5.为了实现你所计划的每一步目标,你需要哪些资源和帮助?怎样获得这些资源和帮助?你希望教师在你实现计划的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

6.就太极拳而言,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7.你希望太极拳能为你带去什么?

8.基于以上问题,以及你对问题的回答,请制定一份独立学习计划,它将作为你本学期太极拳学习效果评定的重要依据。计划的内容包括:从你最关心的一个或数个问题开始,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全过程。

五、对学生学习的目标定位

在本案中,笔者改变了自己对太极拳教学的固有路数(整体示范—分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错—练习—纠错—练习—检查学习效果—评分),而是从提出一系列关于太极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学习者普遍关心的,而有些则是笔者最想知道答案的)开始,以引发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认识和思考,每个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期望值(学习目标)也不同,而正是因为对有着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适用统一的教学设计,才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太极拳教学人文性的第一步可以从分析学习者的目标定位出发,综合起来,根据学生对问题3的回答,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大体包括6种:

1.我希望能完整地打完整个套路,没有严重错误。

2.我希望太极拳让我得到健康的锻炼。

3.我希望太极拳能对我起到防身的作用。

4.我希望掌握太极拳最具特点、最具标志性的动作就行了(基于老师的全套示范,我本人自认为符合我认定的动作)。

5.我希望学完之后能教别人。

6.告诉我及格的标准就行了。

六、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人文教学设计

基于对不同个体关于学习目标的设定情况的了解,让筆者的教学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下面是针对具有不同学习期望的学生进行的教学设计:

针对抱有第1种学习期望值的学生,动作的精确程度不是最重要的,而动作的完整性才是其所关注的重点,那么笔者对学生不必苛求动作的精确,为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笔者没有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开展教学,而是把简单动作和较复杂动作结合起来,这样,每次课学生都能很快掌握简单动作,而同时又强化了对难度动作的理解和练习,到最后再将全部24式按顺序串联起来,满足了学生对动作完整性的要求。

针对抱有第2种学习期望值的学生,笔者采取的策略是鼓励学生掌握完整的24式太极拳动作,并且避免严重错误,在练习中加入想象,想象置身于水池之中,习练时能够感受到水的阻力并克服水的阻力、注意调节呼吸和放松精神,尽量使动作看上去外松内紧,并保持愉悦的心情。做到动作、情绪、感觉的和谐统一。除此之外,笔者建议学生将慢跑和太极拳结合起来进行,在练习太极拳之前进行一定距离的慢跑,视各人情况而定,以不感到难受为准,慢跑完成后大脑和肌肉处于适度兴奋状态,而韧带处于松弛的弹性状态,這些准备更有利于完成太极拳的静力性动作比如左、右蹬脚。通过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的活动达到健身健心目的。

针对抱有第3种学习期望值的学生,笔者知道他(她)是实用主义者,在他们看来太极作为武术之一种就应该具有技击防身的功效,否则很难令其感到学有所用。这种期望值的学生不在少数,坦白地说笔者本人在最初接触太极拳的时候也抱有此种认知。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的如下策略重现了我对太极拳技击的认识过程:首先,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希望以24式太极拳所表现的动作节奏和速度去击倒敌人吗”,第二个问题是“面对力量比你大的对手,你打算采取对抗的策略还是消解的策略”,第三个问题是“你认为仅仅通过一个学期的练习是否能掌握技击能力”。学生在第一个问题中领悟到的是要想发挥动作的技击功效,绝不能机械套用一成不变的动作演练速度,也就是说要实现对动作“虚实相间”“快慢疾徐”的变化,进而使学生明白太极拳的节奏中蕴含了“快”和“慢”两种速度要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节奏变化。学生在第二个问题中得到的启示是太极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学生在第三个问题中得到的启示是无论任何一个动作,即便再有实用功效,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才能达到运用自如不受动作本身束缚的境界,进一步使学生明白踏实付出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针对抱有第4种学习期望值的学生,笔者知道他(她)对太极拳之所以成其为太极拳而不是别的什么拳种的原因感兴趣。这对于身为教师的笔者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要回答学生的问题,笔者必须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哪些动作最能体现出太极拳的理念和特点。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笔者不急于告诉学生有哪些动作符合他们的期望,而是提示学生自己去搜集关于太极拳的拳理、哲学和特点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甚至包括影视作品,在得到初步的答案后再与笔者沟通。这样一来,学生对太极拳就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多数人会从电影电视入手,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动作,然后再通过资料确定动作的名称,进而通过网络搜寻关于太极拳拳理的描述,最后确定自己想要的动作。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即在第二次课的教学开始,学生便会明白自己学习的方向和如何向老师寻求帮助。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展开了关于太极拳拳理的一些看法的交流,彼此都得到了有益的启发。

针对抱有第5种学习期望值的学生,笔者知道他(她)有着超越学校教学目标的更高的期待,这个期待意味着他(她)不仅要使自己能掌握太极拳的全部动作还具备传授这项技术的能力,及格达标已不是他(她)所关注的,他们更在意动作的精确度以及对动作的理解,只有达到这两点才能获得传授他人的能力。有了这么高的期待,对教师而言是一件好事,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供准确的动作示范和讲解,对这些拥有更高期望值的学生而言,传统的讲解示范法依然有很强的效力。

针对抱有第6种学习期望值的学生,笔者明白要其掌握全部的太极拳动作是不现实的,即便以不及格作为威胁,也不能使其改变对太极拳的认知和态度,其想要的也许根本就不是太极拳,而是别的运动项目,或者甚至是根本不喜欢运动,那么教师的期望值也必须做出调整,真正接受并尊重学生的选择。笔者将目标定位于能演练任意三分之一的太极拳动作并同时说出它们的名称即可。动作的顺序可以打乱,动作可自由选择。这样一来,学生反倒关注整个动作过程,因为要在全部的24式中做出三分之一的选择,则不得不对全部动作有所关注。但同时因为没有动作连续性上的要求,使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而且不用担心因为连贯性问题中断学习。

七、小结

学生自我设定目标,自我主动参与学习,对整个目标和行为负责,最后坦然面对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不同的个体都能学有所成,都能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因为从根本上来讲,这个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迫使的、不是由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限定的,而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此种自我设定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并获得想要的结果的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最大成果不在于使学生能展示关于某个运动项目的漂亮的技术动作,而在于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和习惯——为自我设定的目标付出积极的行动并取得成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5YJC890032。

参考文献:

[1]罗杰斯.自由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0.

[2]汉斯·乌尔里希·古姆布莱希特.体育之美:为人类的身体喝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

[3]张虎祥,张胜林.对体育教学评价人文化发展的思考[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8(33).

作者:覃刚 夏昌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专语文论文下一篇:水利工程除险加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