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均衡值论文提纲

2022-09-29

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研究

摘要:汇率是一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支点,肩负着维持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调节内外均衡、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任务。从1994年开始,我国正式踏上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征程,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向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体现了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在随后的二十几年中不断完善。2005年,我国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汇率体现市场供需关系,并根据一篮子汇率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节,结束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15年“811汇改”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定价机制进行修正,并且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后续推出了根据前一日收盘价,并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新定价机制。在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盯住美元、持续升值、连续贬值,最后缓慢升值的过程,显示出双向波动特征。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不确定性上升,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多变。本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动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并检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效果,充分认识人民币汇率波动机理。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简要阐述,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购买力平价理论和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中国对SDR篮子货币国家的进出口现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效果进行理论分析。接着构建多元因子随机波动率模型,使用2011年1月4日至2020年8月14日,剔除由于节假日不同导致的缺失数据后总计2339个样本观测值,对美元、欧元、日元及英镑兑人民币汇率波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比2015年“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从时变的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效,最后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811汇改”后汇率更加体现外汇市场因素,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机理在汇改前后也发生了变化。汇改前欧元和英镑兑人民币波动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导因素,次要因素以日元兑人民币波动为主。汇改之后中美汇率波动的有效性明显提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在不同货币汇率之间相对均衡,主导因素接近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稳定预期目标,次要因素体现为欧元和英镑兑人民币的波动,以及美元兑人民币波动的逆周期调控。据此,本文结合现实经济状况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给出如下政策建议:企业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建立外汇市场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并使用衍生产品等及时规避汇率风险,确保企业稳健经营。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的预期引导,使市场主体克服单边汇率预期,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并且激励金融机构创新更多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外汇风险管理需求,同时央行也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确保人民币汇率均衡稳定。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汇率波动;“811汇改”;多元因子SV模型

学科专业:数量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汇率波动理论分析

2.1 购买力平价

2.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析

第3章 随机波动率模型

3.1 多元因子随机波动率模型

3.2 先验假设

3.3 MCMC方法

第4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

4.1 数据说明

4.2 实证结果

第5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论文提纲下一篇:经营风险财务困境成本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