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传统美德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有句歌唱得好: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奋斗不止,战斗不息。它是我们民族凝聚力、象征力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学生的宝贵财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篇:传统美德论文范文

强化礼仪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特色造就卓越,人才成就未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回族小学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实验研究为主导,以创建德育特色校为动力,十几年坚持立足行为养成,强化文明礼仪,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淀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底蕴,为学校发展铸就了雄浑厚重的德育基础。

一、构建礼仪目标,培养文明习惯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我校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体验,实践内化。培养良好习惯,一是要求学生说话文明。讲普通话,语言规范,不讲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挖苦讽刺他人,不喝倒彩。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文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不拥挤打闹,不闯红灯。三是要求学生文明做人。热爱祖国,热爱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从开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培养他们学会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二、丰富教育内容,提供行为导向

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总体安排了三项教育内容,即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含12章100多个条目。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按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把三项礼仪内容分解量化,明确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学校礼仪”,我们共设计了“语言、服饰、交往、升旗”等4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向老师、同学、家长问好;三、四年级的学生知书达礼,能在升旗、领奖等场合熟练运用队礼、注目礼、鞠躬礼和握手礼;五、六年级的学生谦躬懂礼,会礼貌待人,迎来送往。“家庭礼仪”设计了“就餐、会客、电话、邮寄、购物”等5章4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学会自理、自立,如写作业、洗手帕、就餐等一些小事自己做好;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自尊、自律,会在电话和书信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尊重自己和他人;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强、自爱,会待人接物,关心体贴父母,关爱他人。“社会礼仪”我们同校设计了“乘车、探视、集会、”等3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乘车、探视病人(无保户)、参加生日、婚礼、葬礼、宴会的要求。真正起到了礼仪标准导“我”行的作用,为深化礼仪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科渗透,注重学用结合

一是突出学科课礼仪教育。学科教学是深入开展礼仪教育的基本环节,我校采取了以思品科为主,其它学科为辅的办法,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对学生礼仪观念的渗透作用。在备课时,挖掘教材潜在的教材的教育因素,找准教学内容与礼仪教育的结合点和礼仪训练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严格的礼仪要求和本身严谨的礼仪示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全面渗透礼仪知识,从而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

二是加强活动课礼仪教育。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不受时空限制,更易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孩子们知礼、学礼、用礼兴趣的理想阵地。活动课上的礼仪教育概括起来共有四个字:即“学、训、用、评”。

“学”。我校每年都要订购一些与传美教育、礼仪常识相关的书籍刊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图书、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每学期、每周、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内容,课间师生一起做自编礼仪操,遇有客人一定要行九十度鞠躬礼。

“训”。在学生掌握一定礼仪知识的基础上,训练规范的礼仪举止。①榜样仿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②随机导向。。③礼仪问答。组织进行试卷检测,礼仪常识有奖征答,礼仪知识竞赛等,④情境激励。身临其境地接受礼仪教育,从中感受讲礼仪的愉悦。

“用”。设立学校“礼仪监督岗”、建立“礼仪宣传小队”,让学生在实践学习和工作中,用礼仪规范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检验礼仪规范落实深度、广度和信度。

“评”。加强对礼仪示范生和礼仪示范班的评比。学校要定期评出“礼仪文明班”和文明礼仪标兵,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在评比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自我建立新的行为标准和礼仪观念,使礼仪教育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深化礼仪活动,促进行为养成

一是深入开展雏鹰礼仪争章活动。我们把礼仪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形式生活化,与“新世纪我能行”雏鹰争章活动联系起来,在全校范围内着力开展体礼仪教育。共设立了文明礼貌章、卫生环保章、勤奋学习章、团结友爱章等10余个包含各项情感因素的特色奖章,还制订了详细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自我评价体系和争章评价细则,凡获得3枚奖章者可参加单项优秀的评选,获8枚奖章者可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评选,获10枚奖章者可参加“十佳少年”的评选。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我们本着“参与就是进步”、“提高就有奖励”的原则,激发队员们争章的积极性,号召人人争章,人人进步,让每个队员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进行选择。

二是结合传统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以“发扬光荣传统,学习先烈精神”为主题,召开了“英雄丰碑树心中”主题大队会,举行了新生入队仪式,还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和栽树、种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学英烈、继传统,爱护花草树木,爱学校、爱班级的教育。五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以“动创造一切财富”为主题,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主题班队会。六月份结合“六一”儿童节,以“我为队旗添光彩”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举办了“庆六、一才艺展示综合运动会”。七月份结合“七一”建党八十周年纪念日,以“向党的生日献礼”为主题,党支部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召开了“党旗、队旗相辉映,队旗飘飘歌声扬”主题班会。学生们谈打算,表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九月份结合“9.10”教师节和“9. 18”国耻日,开展了“尊师爱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双主题系列教育活动。①组织召开“我爱我师”主题班队会。②组织四至六年级以“红烛的风采”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③大队部主办了一期“红烛颂”板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呕歌了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抒发了队员们对教师无比崇敬的心声。④各班组织召开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大队部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松原市“百米长卷书画”活动。以书法、绘画的形式,赞颂了祖国五十多年的辉煌业绩,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决心以加倍的努力刻苦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十月份,结合“十一”国庆节,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①国庆节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图片展等形式让队员了解祖国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队员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②各中队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五个一”活动。低年级同学每人会讲一个爱国故事;中年级组织学生看一部爱国影片,学唱一首爱国歌曲;高年级同学每人读一本爱国书籍,绘一幅爱国图,抒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指导学生自觉养成礼仪意识,强化自身的礼仪行为,使礼仪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五、加强家校联系,监督行动落实

近年来,我校尤其重视家、校、社会联合育人的网络建设,把礼仪教育与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加强行为养成训练。学校印发《礼仪规范条例》(含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礼仪三字歌》。要求所有学生要遵照去做。学校的所有教师、员工、每位家长、社会公共场所的领导、群众,学校的领导、教师,都是学生行为养成训练的监督、考核员,通过建立联系卡、民意测验、座谈会等各种形式,了解学生行为养成情况,收到明显的效果。家庭在礼仪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的言行时刻都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强调创设家庭小氛围,把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了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讲座,向家长们讲述有关礼仪知识,要求家长“教子先正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表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礼仪联系卡》,老师把一个时期礼仪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填写在卡片上,让家长协助检查孩子的执行情况。这样使学校和家庭教育要求一致。

六、注重实践体验,增强礼仪观念

除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途径外,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人心的。我们充分利用生活实践这个大课堂,由学校出面,把社会上一些离退休的干部、工人、教师以及一些热心于校外教育的人士组织起来,共同负责学校校外礼仪常规教育工作。由于社会礼仪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教育内容形象具体影响范围大等特点,能将社会有利于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所以,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实践、自我磨练、自我确立短期目标,自我监测,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培养自信,不断地把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创造性地完成达标争章任务。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锻炼、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礼仪知识,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心态,充分体现了新世纪少年团队精神和礼仪风范。

七、营造文明气息,积淀做人底蕴

(一)民族文化教育,培育民族情结

学校创建了民族文化墙,通过会说话的墙,让学生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崇尚勤劳、扬善弃恶等文化精神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学校组织开展了民族板报展示评比活动,主要研究回族、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汉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使学生懂得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要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开展经典诵读,弘扬国学文化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作为人类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它们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贤哲精英,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滋养剂。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而有益的丰富人生。诵读经典,不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词汇量,还会使其口语能力、写作水平迅速提高。我校开展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编写了《弟子规》、《国学入门》两本校本教材,并把《弟子规》内容配以卡通图片悬挂在走廊,形成了亮丽的走廊传统文化。从浅显易懂的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到典雅深奥的经典《论语》、《老子》、《庄子》等,这些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丰富的哲理、凝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的经典之作,是人世间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愈来愈多的少年儿童加人到诵读古典经文的行列,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也因此日益显现出其魅力和价值。

八、注重育人实效,彰显德育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年来,我校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首先,在礼仪教育的推动下,学校师生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全校上下一致形成了“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种团结、友善、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

第二,德育工作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礼仪教育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广大教师更加崇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加自觉地用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用优美的言行,文明的举止熏陶学生,用大方得体的服饰、现代人的风采感染学生,教书育人,蔚然成风。

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融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教育,对少年儿童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对学生的信念、意志、情感、行为、知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形成。学生中粗话、脏话、争吵、打架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新风。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我们坚信,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更坚信,回族小学德育的特色之“花”,会在这方沃土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母瑞山

第二篇:传统美德励我成长

有句歌唱得好: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奋斗不止,战斗不息。它是我们民族凝聚力、象征力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学生的宝贵财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校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激励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法宝,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功能,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传统美德教育,应从小抓起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家长在上自由挥毫泼墨。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从小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互敬互爱;告诉他们要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养成喜欢学习、劳动的习惯和助人为乐的品质等等。从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学生从小便成了一个“正义使者”的化身。这样的一个正确引导,会影响学生一生。所以,作为基础教育的主阵地小学来说,应从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二、开展多采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教育,包括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勤奋刻苦,爱国精神等等。

针对以上几方面,在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实验课题指导下,我们定期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有情景剧表演、讲故事、主题小报、主题板报、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理、进步、成长。在活动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辨别美与丑;在生活中去识别是与非,把每一个学生感化、熏陶为“正义小使者”。如:在“勤奋读书”专题教育中,开展讲勤奋读书的小故事;背古人勤奋读书的名言或诗词;利用庆“六一”活动,开展读书的情景剧表演等。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帮妈妈做一件事”的孝道教育;利用清明时节,讲革命烈士故事;利用“七·一”党的生日,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等主题队会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程度上受到勤奋读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等传统美德教育。

三、营造校园氛围,渗透传统美德

为了传统美德启蒙教育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我校从环境入手,在校园中营造开辟了两大教育阵地。

1.在新教学楼内的走廊墙壁上,制作了文化长廊;在校园内制作了诗词小路;把旧教学楼二楼大厅制作成了开放式的文化大厅。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他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方便了学生诵读。

2.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名人名言,每周更换一次;利用多媒体、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看故事、听故事。将传统美德教育实施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我校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并结合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进行教育,形成传统美德的现代化教育功能。

四、培养教师的精湛业务素质,发展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德育资源。怎样使传统美德知识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精湛的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讲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校从上学期开始,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为充分挖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培养一批精湛的教师队伍,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并在当代教育中得以更深入的发展。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践行传统美德

创设家庭小氛围,营造社会大环境,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实现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校内外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提高家长的素质。为此,我校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两次大型讲座,以此提高家长教育子女和自身的修养水平,并对家长提出要求:一是配合学校工作;二是言传身教做表率。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进行。

走进我校,你会看到学校的走廊中、开放式阅览厅中、校园的绿荫下、石凳旁,随处可见学生读书的身影,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让你也想坐下来和学生一起畅游在书海之中。你还会看到行着标准队礼的可爱的学生,并听到他们“老师好、老师们好!”的声声问候,让你真想去摸摸他们的小脸蛋儿、小脑瓜儿。这种勤奋读书、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成的,这与我校长期不懈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分不开的。

良好品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学生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抓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将把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始终。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为之自豪。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为传统美德在21世纪发扬光大,激励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田彩霞)

作者:高月芹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为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科特点,在做好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从而彰显历史课程的育人优势,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则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美德教育;价值所在;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步入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日渐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体制转化和市场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精神层面的矛盾,像享乐主义、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等一些负面道德思想正在扭曲着一些人的价值观念,给社会的良好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就传统美德的渗透进行探究。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价值所在

我们常说,道德品性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塑造个性品质、树立素质观念的关键阶段。在该时期做好道德教育,不管是对于学生的良好学习,还是对他们的成长发展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社会道德环境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这也给初中生品质道德的正向化树立埋下了诸多负面隐患。在学校中,互相攀比、安逸享乐等现象时有发生,打架斗殴、纪律败坏等现象屡禁不止。与此同时,当前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长辈大多对其极度溺爱,使得他们的诚、礼、勤、孝等传统美德日渐缺失,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所以,如何做好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良好升华,从而助力其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质学科,有着极高的道德教育价值。长期以来,历史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杜威将历史比作为“永恒的道德遗产”,并强调了历史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赫尔巴特曾指出,历史教学对于学生品性意识和道德观念的素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等著称,在横贯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更是蕴含了诸多传统美德内容,经万世而不衰,传千年而铸人魂。特别是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更是蕴含了民族气节、儒家精神、民族精神等众多优秀思想与品质,这些思想促进道德教育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所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与形式,让道德与素质教育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向价值观念和健康道德品质,助力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逐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当学生拥有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够深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当中,针对历史知识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及真正内涵进行领悟与把握,进而从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针对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历史教学能够与时代接轨,充分把握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学生的现实活动相融,构建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连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建立其对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一)组织历史故事会

故事可以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历史故事,学生也更能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趣味与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相应的历史故事,并在每一期中规定相应的主题,鼓励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渠道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历史故事,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该时期的学派,并且收集他们的故事,在历史故事会中分享出来,并对此进行思考与分析。通过此类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相关知识的全面把握,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开展历史辩论会

历史辩论会是通过竞赛制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针对某一主题或历史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活动。通过辩论会活动,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知识思维、语言等综合能力进行拓展,有效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在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同思想、观点和看法的碰撞中,双方对于历史文化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历史文化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了各个流派的主要思想后,可以了解到儒家学派以孔子为首,提倡的是德治。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影响的作用。德治十分重视对于民众的道德教化,重德而轻刑。与儒家针锋相对的是法家,法家提倡法治,认为国家的安定富强是需要利用法律与制度来实现的。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儒家与法家针对德治与法治不同观点展开论述,以“当今社会,你认为德治与法治哪个更重要?”为主题组织辩论会,结合当下社会实践与历史各个流派的著名思想展开讨论与辨析,个人视野与创造力都能从中得到较好的锻炼。

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历史学科逐渐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基地。但从现阶段教育状况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课程上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在升学压力下,教师与学生在进行知识传授与学习时,往往倾向于书本知识及考试重点,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则容易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因此,要想在初中历史学科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就必须转变教师观念,平衡好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培养的关系,利用好教材资源。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周恩来,邓小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等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目标连接起来,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教材进行细致解读,挖掘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背后所渗透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持之以恒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渗透,长此以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能够在学生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四、深挖教材内涵

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材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所以,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渗透时,教师也要以课本为基点,立足教学内容和初中生学习特点,通过创新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的方式,对课本中的美德内涵加以深挖,让整个课堂洋溢出真善美的氛围。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依据章节内容,加强历史典故的教学引用,与学生一同讨论一下诸如孔融让梨、愚公移山、程门立雪等典故,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体悟到传统美德的内涵精髓,利用历史人物典故,树立一个良好的美德形象,从而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得以良好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将教材中的美德内涵与学生实际进行联系,从而在深化学生历史知识认知的同时,推动其道德观念的内化与提升。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的知识点时,教师可通过“负荆请罪”的事迹,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和朋友遇到矛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然后还可讲述一下“高山流水”的典故,让他们思考什么才是知音和挚友,挖掘他们内心的那份真诚与友善。这样不但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实现道德修养教育的落实,可谓是一举两得。

结束语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有着诸多现实意义。历史教师秉承素质和生本教育观念,立足时代教育形式,不断延伸和探索教学路径,来落实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工作,从而在保证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学生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的發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中华.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路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77-278.

[2]吴英美.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西南大学,2020.

[3]李秋.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杨雨婷.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D].信阳师范学院,2018.

[5]毛岩超. 初中历史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7.

作者:聂进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业培训论文范文下一篇:工业通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