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师资流动试析论文

2022-04-2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农村师资流动试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举家迁移成为新趋势,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新议题。

农村师资流动试析论文 篇1: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面临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摘 要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兴起,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农村教育在城镇化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均衡教育、平等教育,须加强经济的投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让农村学生也享受优质教育。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教育 问题 策略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城镇化发达地区教育与原有的农村教育有较大差异,对农村教育决策的重大影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基于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阶段差异与地区差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和财政投入等渠道切实解决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国内外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村教育研究现状

城镇化研究在我国开始较晚,大致始于改革开放。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大力发展态势,中国将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建设上,并同时发展新农村,因此,城镇化对于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1.国内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村教育研究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中国的城镇化从2000年的36.2%提高到了2009年的46.6%,而城镇人口从2000年的4.6亿增加到了2009年的6.2亿,同时在耕地面积上也有了大幅提高。按照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60%[1]。

国内有学者认为,政府在城镇化道路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在我国,单纯的市场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套系统的市场开发和制度,完全依赖市场的城镇化制度还不能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发展,还需要政府依靠制度来宏观调控和规范完善,打造秩序良好的环境,规范市场行为,监督市场行为的公平性,以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3]。

我国关于农村教育的研究大多单单针对教育,很少将大的社会环境融合在农村教育中去深入研究。有些学者对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做了一些探讨。有的指出,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距还比较大,农村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与目前的农村经济不相适应,师资力量还有待于提高[4]。也有的指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教育可突破城乡二元分割僵化思维的束缚。农村教育需要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国外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村教育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比中国起步早,相关的研究也较发达。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变革。2002年1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在该法案中有一项计划——农村教育成就,是专门针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支持计划,帮扶农村中小学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英国政府在农村教育上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推广,政府教育和科学部通过一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对农民以及农业工人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和传播。韩国政府非常重视思想教育,强调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教育学生要有忧患意识,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参与国际竞争。[5]

借鉴各个国家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情况,笔者以江苏连云港为例,对城镇化进程下的农村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二、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水平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教育的环境和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农村基础差,教育资源缺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差距越拉越大。一方面,农村经济生活的城镇化让农村人过上了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农村学生却无法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教育设施的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优秀老师的缺乏,迫使许多农村学生只能高价到城市学校借读。城镇化的农村教育面临许多新的发展问题。

根据我们调查发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的属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期内还无法解决,有的是可以解决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学校的物质条件、校舍的改造、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备等还跟不上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我国经济的不均衡导致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也很不均衡。江苏是教育大省,但经济比较落后的苏北基本还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地区六个县区城镇化水平以赣榆县居首,其次是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以下从连云港市农村中小学布局、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农村教师人数、学历层次等几方面阐述连云港市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背景下存在问题分析

1.农村人口分布情况导致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随着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很多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外出,“农村学校究竟应当怎么布局”这一重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连云港市市区和四县近年来小学和普通中学大幅减少。数据如下:1985年连云港市共有小学1995所、初中266所、高中63所。而2011年,全市小学减少至432所、初中139所、高中40所。

很多人将农村教育城镇化直接认为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他们还提出了“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直至“消灭农村教育”的观点。这些观点不但不会促进连云港市的城镇化发展,还将限制城镇化进程。如何在小学、普通中学校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规划好学校的撤并,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周边城市不少县级政府把重点都放到了城镇,有的竟撤并了乡村学校,财力和物力过多地向县城或者集镇转移,从而出现了“过度城镇化”,以至于农村不少家长选择进城陪读,造成城市学校生源超员,师生比不达标。反过来,农村学校的破败又成为市县政府撤并学校的理由。我们需要在吸取周边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深入分析本市情况,选择最佳的规划方案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学校撤并问题。

2.教育投入和教育配置不均

笔者对江苏北部有关市县的调查发现,2011年和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2.7%和13.2%,虽然投入经费量很大,但农村和城镇的分配却有很大的差异,农村教育投入仅占总教育经费的30%左右。在农村教育支出上的明显不足,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小学的师生比例为1∶23~1∶25,农村中学的师生比例为1∶10~1∶18,而城市小学的师生比例为1∶21~1∶19,城市中学的师生比例为1∶15.5~1∶13.5。高中差距更大,在农村高中,每个教师负责的学生数是城市的3倍多,是县城教师的2.5倍。比较数据可以知道,农村高中教师的配备明显低于城市,农村初中的师生比比城市中学低,农村小学师生比比城市小学略高。这些数据表明,农村中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要负担比城市教师更多的教学任务,更大的工作量。但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去从事教育工作,导致农村教师数量少,教师整体素质低,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也严重制约着农村教师的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3.农村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笔者对2011年本地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层次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将学历层次主要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高中以下五个档次。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在市区所占比例较大,为51.53%,专科及以下学历层次占市区小学教师总数的48.47%。而四县的小学教师学历层次集中在专科及以下,占四县小学教师总数的68.62%,所以县城及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偏低。其中,高学历包括研究生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城市小学中,而高中学历的四县小学教师人数大约为市区小学高中学历者的两倍。高中以下学历的小学教师全部集中在四县的小学教师中。

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年龄较大,师资的专业方向也有偏差,导致一些新兴学科无法开课。同时,因为学历层次不高,待遇也不高,同时信息闭塞,使得农村老师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四、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和策略

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待于提高,全民的素质需要提高,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后应安排离农教育,最好能安排成人教育、职后教育等,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2]。

1.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农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3]。要从根本上解决农学留守儿童问题,就要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化,让农村学生能像城里的学生一样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

要想有效改善目前农村教育问题,首先要相关部门认识到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正确地认识农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采取推广科学技术、再培训等方式,转化现有的农村生产力。

2.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科教兴农、科教兴国、实现我国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措施。要想达到“纲要”提出的到2012年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增至4%的短期目标,肯定要加大政府投入,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投入。所谓“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主要也是针对基础教育而言。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特别是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更需要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从财政角度来讲,可以探讨教育经费的筹资结构改革,以扭转市政府对教育投入激励不足的状况。对于那些经济不算发达的地区和学校,政府应承担主要的教育支出义务。此外也可以多渠道争取农村教育经费,比如:筹集农村教育基金,鼓励和筹集社会有经济实力的人,资助需要帮助的农村教育事业,可促进农村教育长期的发展。

3.加强农村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城镇化进程中首先要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农村学校有优质的教学师资。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很多,首要是人口的流动和迁移,随后带来的就是教育资源重新配备的问题,教育资源的调整和配备需要满足人口资源的流动。此外,教育同医疗一样,可以归为服务业。教育所提供的并不是有形的书本,而是教师的服务。对服务的定价在经济学上一直是个难题,因此教师和医生的服务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回报。简单的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靠提高教师的报酬才能实现。所谓“优秀老师每三年进行一次村城轮换”这样的想法,完全忽略了教师的激励问题,即使推行也只会降低教育质量,并不会带来教育状况的改善。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农村教育在发展教育硬件的同时大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想提升教育质量,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必要的前提。近年来,农村优秀教师“向南飞”的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南方学校待遇更高。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

首先,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增加一些补助,以留住优秀的师资力量;其次,推行聘任制度,鼓励优秀教师,淘汰庸者,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素质;再次,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为连云港市农村教育输送新鲜血液;最后,加强继续教育,开展各种培训和考察,提高在岗教师的素质。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只有针对这些问题更加深入地分析并采取措施,才能将城镇化更好地开展下去。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主要途径。目前,在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只有抓住契机,改革农村教育,才是实现新农村的一个必要途径。

————————

参考文献

[1] 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

[3] 熊亚.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李小梅,蒋爱林,王荣加.试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作者:吴雨荣(1972-),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白文军】

作者:吴雨荣

农村师资流动试析论文 篇2:

近十年国内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研究文献述评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举家迁移成为新趋势,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新议题。为了厘清国内关于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研究现状,通过文献分析,从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现状及对策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近十年国内学者关于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研究的基本情况,梳理出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特点:一是实证研究是主流研究方式;二是研究多将流动儿童作为整体概念进行分析,缺乏差异化理解;三是研究学校和教师如何介入流动儿童学校融入过程的较少,缺乏指向教与学的分析。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教育公平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儿童从原居住地涌入其父母工作地,此类儿童统称为“流动儿童”。家庭化的迁移模式使得流入地的流动儿童越来越多,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其中,流动儿童的就学和教育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以解决流动儿童的就学和教育问题,如1988年出台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政府针对流动儿童实施了“两为主”“两纳入”政策,同时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政府采取的“两为主”“两纳入”政策一定程度上从教育起点方面维护了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但流动儿童是否能够有效地融入流入地学校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学校融入仍然存在学习成绩普遍偏低[1]、学习能力较弱[2]、人际关系融入困难[3]等,显示出自卑、孤僻等性格特征[4]等问题。本文梳理出近十年与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相关性较强的国内文献,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国内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研究现状

“学校融入”这一概念目前尚没有较为统一的界定。本文将“学校融入”界定为: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就读的教育融入过程,包括人际交往、学业、心理等方面的融入。在研究初期,研究者主要聚焦于流动儿童进入新城市后能否获得就学机会、是否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在这期间研究者揭示了流动儿童的入学难、借读费等问题。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就学的后续问题,更加关注流动儿童能否真正融入学校,能否取得学业进步,能否与城市学生及老师相处融洽等。

(一)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内容研究

国内学者对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现状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分析流动儿童在校融入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

研究者对流动儿童在校人际交往十分关注,大致分为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两大类。在师生关系方面,大多数学者指出流动儿童与教师之间关系较为和谐,但仍有距离感,且流动儿童与教师之间关系较为敏感。流动儿童一旦发现教师的不公正对待和不平等关爱,就会与教师产生隔阂和距离感,不愿再与教师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5, 6]。徐丹指出流动儿童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缺乏主动性,存在距离感,人际交往有一定的障碍[7]。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一些学者指出流动儿童与同学关系有冲突和距离,难融洽[8-10]。韩璐指出随迁子女害怕与本地学生交朋友,很多本地学生对外来地学生不友好,导致随迁子女更加自卑,从而更加封闭自己[11]。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学生的人际交往虽然有一定的距离感,但他们和与自己身份相同的其他流动儿童群体相处融洽。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的交往不那么顺畅,或许是出于自卑,他们更愿意与同是农民工随迁子女交往[12]。由于有的学校会将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混合在一个班级,有的则将流动儿童单独编班,研究者发现独立编班和混合班的流动儿童人际交往存在差异:混合班的随迁子女在交往过程中较为顺畅,与本地学生的交往情况无明显差别,而独立编班的随迁子女在教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则较为疏离[13]。

2.学习成就

大多数研究者对流动儿童学习成就评价都较低,且都认为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14-16]。于利晶和徐佳漪等学者对随迁子女的学习适应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她们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等途径深入了解随迁子女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等现状,发现随迁子女由于学力基础不同,学习成绩普遍偏低[17, 18]。但有些学者也指出,有些流动儿童虽然在分数面前不是最优秀的,但他们很懂事,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照顾其他同学[19]。一般来讲,流动儿童在原学校和流入地学校学习时,由于前后学习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存在差异,需要较长的过渡期。这期间如果学校和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情况,流动儿童很容易陷入学力基础差、学习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纪律不严谨的“死”循环。但由于流入地的经济水平与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往往比当地儿童更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不易,他们的学习态度也更加认真刻苦。植村广美通过北京市流动儿童与北京市当地儿童学习时间的比较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一天中在家学习时间要远长于北京市当地儿童,認为流动儿童比当地儿童更具有上进心[20]。

3.心理融入

心理融入主要指流动儿童在周边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否从情感角度接受和适应外部环境。国内很多研究者都将心理融入作为衡量流动儿童是否真正融入学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情况并不是很理想。随迁子女在刚刚转入新学校时一般表现为内向、自卑、孤独,很多随迁子女都没有真正融入校园环境中,也不了解校园的历史、人文、传承等软文化[21]。于利晶也指出随迁子女缺乏自信心,自我认同感较低[22]。同时也有研究者指出流动儿童自身的性格可能会导致心理融入的差异:本身性格较内向的会比较容易产生孤独感,而性格外向的能比较快地融入[23]。心理融入是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关键部分,也是学生文化心理的真实反映,但通常具有强隐蔽性,但可以通过流动儿童其他的行为表现出来[24]。某些流动儿童心中眷恋以往在农村学校的自由闲适时光,但了解现实的不可逆性,通常不会显露出他们对新学校、新环境、新同学的真实情绪。他们一般会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抒发自己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并且经常拒绝参加学校活动。此外,一些研究者通过就读环境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情况: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的抑郁感或孤独感最强,其次是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相对较好的是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本地学生。从总体来看,无论是抑郁感还是孤独感,这三类儿童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5]。王晓燕指出,在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方面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那些来城市生活时间较长、流动年龄较小的流动儿童相比与流动年龄较大、在城市居住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可塑性更强,在学校同辈群体的影响下,更容易养成城市的行为习惯,也更乐意融入学校生活[26]。

(二)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对策研究

首先,家庭因素是导致流动儿童学校融入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学者指出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入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个性、智力、兴趣爱好和学习成就感以及自我认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又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学校融入情况[27, 28]。冼秀丽指出,父母越重视亲子交流以及父亲对孩子的管教越多,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度也就越好[29]。为此,研究者们也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思路:有的研究者指出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采取多种手段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通过亲子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流动儿童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家长以积极、主动、科学的方式主动关注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30];同时,要多方合作共助农民工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学校和社区要充分利用媒体做好科学宣传工作,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31]。

其次,学校管理是否得当、师生对流动儿童的包容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入。研究者们提出要加强流动儿童学校的管理,一方面要合理规划对办学资格的规范,如建立和审批的标准,既要严格管理公办学校对流动儿童的管理,也要鼓励和支持私立学校的创办并规范其审批和整改标准[32]。流动儿童的入学保障是第一步,首先要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学校是合理合法的,能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建设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流动儿童学校文化融入,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逐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差异,要了解流动儿童做个有心人;尊重差异,彼此接纳,加强流动儿童与城市学生的良性互动,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不要嘲讽流动儿童[33]。

最后,流动儿童自身也会对其学校融入程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韩璐指出,由于随迁子女本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程度不同,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随迁子女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当他们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时,极易产生自卑感,致使他们无法迅速地融入新学校生活中[34]。针对流动儿童自身问题,研究者主张:打造平台,开展活动,增强流动儿童的自信心;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合理调整目标,如引导流动儿童积累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动力;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搭建舞台,为流动儿童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辅导,让流动儿童全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35]。

二、研究结论及展望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现代中国城镇化的产物,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整体而言呈现以下的特点:

(一)实证研究已经成为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主流研究方式

目前以学校融入为主题的研究大多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很少采用回溯、趋势和追踪等纵向研究方法[36]。流动儿童由于家庭原因可能会出现多次流动、多次转学的现象,这对其学校融入情况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同时,国外学者对于移民儿童的研究发现,移民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受家庭流动的影响,并且家庭流动的次数越多,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37]。因此,对流动儿童开展纵向追踪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整群分析流动儿童,缺乏差异化理解

目前的相关研究中,大多将流动儿童作为整群概念进行分析,但在研究中只是区分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而对于流动儿童自身多样化特点与学校融入關系的分析还较少,如流动前的学业成绩等。美国学者加纳尔福格斯坦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迁移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的迁移儿童学校融入水平更高[38]。有研究者强调,移民儿童的学校参与度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相较于学校参与度低的移民儿童,学校参与度高的移民儿童的在校表现更好[39]。Kingery进行了一项关于随迁子女在同辈群体中彼此间的友谊对其适应高中生活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朋友的数量、与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等都会对迁移儿童的心理适应性造成一定的影响[40]。在未来学校融入研究中,除做整群分析外,也应对流动儿童进行差异化的理解。

(三)对学校因素缺乏指向教与学的分析

学校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迁移儿童学校融入程度。Garcia-selsen和Brizuela强调,儿童从一种适应模式转换到另一种适应模式发生的变化并不完整或完美,需要学校及教师的介入促使迁移儿童优化适应模式[41]。目前现有的研究中,对学校和教师如何介入流动儿童学校融入过程的较少,大多是关于学校文化等理念性分析。但已有研究开始关注教与学的问题,如对公办学校教师解决随迁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42],教师对随迁子女接纳意愿的研究[43, 44],以及对随迁子女学校课堂互动[45]、课程[46]和课堂教学的研究[47]等。这些研究为如何根据流动儿童的特点开展学校层面的课程教学提供了部分理论视角,但对流动儿童的教师发展仍缺乏系统性的分析。欧盟2017年发布了《多元文化师资培养》报告,强调了在教师培养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并从“知识与理解”、“沟通与关系”以及“管理和教学”三个维度构建了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能力框架[48]。目前,在国内研究中,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少数民族。但也已经有研究者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引入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中[49, 50]。随着流入地对流动儿童越来越高的吸纳率,未来研究中,如何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融入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也是可借鉴的方向。

参考文献:

[1][9][18][27]徐佳漪.小组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入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17:1-44.

[2][15][31]杨智慧,杜永红.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10):73-76.

[3][11][21][34]韩璐.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困难的个案工作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8:1-59.

[4][10]汪长明.从“他者”到“群我”: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管理版),2013(3):88-92.

[5][8][14][33]程仙平.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1-64.

[6][17][22][35]于利晶.公办学校随迁子女融入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1-51.

[7][13][16]徐丹.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融入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1-71.

[12][19][23]董婷婷.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以上海市X校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184-185.

[20]植村广美.关于农民工儿童的学习上进心分析——与北京市当地儿童比较[J].青年研究,2006(3):20-26.

[24]孔丽.随迁子女学校文化适应研究——基于家庭文化生态的个案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1-114.

[25]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6):7-14..

[26]王晓燕.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56-62.

[28]戎庭伟.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校融入问题及其对策——基于福柯的“权力分析”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14(6):11-17.

[29][30][32]冼秀丽,顾琪绮.当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问题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6(21):283-284.

[36]汪传艳.国内流动儿童研究二十年:基本概况、热点领域及前沿演进——基于1997-2016年CSSC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 2018(21):10-15.

[37]Samuel. R.Lucas.Selective attrition in a Newly hostile regime:the case of 1980 sophomores[J].Social Forces,2016(2):511-513.

[38]Gunnar Fougstedt.The Effect of Demographic Variable on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 in view of manpower requirements[J].Education and Population Mutual Impacts, ed. By Helmut V. Muhsam,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2002(13):15-18.

[39]Frosso Motti-Stefanidi, Ann S.Masten.School Success and School Engagement of immigran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Original Articles and Reviews,2013(2):126-135.

[40]Wong DFK, Song HX.The resilience of migrant Workers in Shanghai China:the roles of migration stress and meaning of mi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2018(2):131-143.

[41]Barbara M.Marth a J.Garcia-Sellers.School Adaptation:A Triangular Proces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9(2):345-370.

[42]卢立涛,沈茜,袁丽.公办学校教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的个案研究——以北京市三名公办中学教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 2016(3):62-67.

[43]谢静.教师接纳随迁子女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7:1-76.

[44]冯跃.问题、优势及问题解决:对随迁子女学校教师支持体系的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7(6):75-79.

[45]黄忆雯.师生互动对流动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 2017:1-51.

[46]宋洋洋.孙双金的“情智教育”理论[J].辽宁教育, 2016(9):8-10.

[47]黄忠敬,邵亚芳.问诊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参与度——上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课堂质量观察报告[J].基础教育, 2014(3):98-107.

[48]朱远妃,李燕楠.欧盟为未来培养多元化教师[J].师资建设(双月刊), 2017(5):72-73.

[49]杨卉.试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看流动儿童所在公办学校的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2):38-40.

[50]祝珣,馬文静.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以北京市民办学校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15(3):11-15.

责任编辑:李韦

Literature Review on Research into China’s Migrant Children’s School Integration

in the Past Ten Years

LI Yu’e & ZHANG Ting & ZHANG Jiawei

(School of Educatio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China)

Key words: migrant children; school integration; education equity

作者:李玉娥 张婷 张佳伟

农村师资流动试析论文 篇3:

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浅析

[提要]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较高,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江西省当前迫切的任务。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当前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成因,依据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江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江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邓红征,男,农业推广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舒伟斌,男,农业推广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南昌330000)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9YB343)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省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作为承担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其现状及发展直接影响到我省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尽快解决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发挥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一、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难以适应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纵观现在的一些农村职校,在专业设置上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专业陈旧,知识老化,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在专业设置上片面迎合学生的择业观念,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争开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即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考查当地的实际需要,更谈不上专业设置的超前性、实用实效性。农村职业教育未能以变化快、周期短、知识新、形式活的办学来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2.农村职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环节脱离农业生产实际,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办学定位上,脱离了当地农村区域经济特色;在教学内容上,脱离了农村经济专业内容;在教学形式上,教学环节脱离实际。

3.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办学方向与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相背离。相当数量的学校以对口升学作为办学的主要目的,这也成为大量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这种做法与国家和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严重背离,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升级的功能,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僵化,师资实践技能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低。目前,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已开始面向经济、面向市场,但其内部运行机制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学历教育并无真正区别,从组织领导、办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到教材、教学活动等都还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历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模式,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学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低,素质不高,专业教师缺乏,专业课教师与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

二、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费不足与政策导向影响。经费不足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教育政策导向也直接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一是本科扩招;二是高职高专发展过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之城乡差别的拉大和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上“重普教轻职教”,以及择业观念的陈腐,致使本来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学校愈加萎缩;三是高校扩招对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人才市场出现高学历求职者“扎堆”的情况。

2.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影响。一是实验设备条件不足,老旧的实验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换,不能适应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差异较大;三是教师待遇差,留不住人才。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以学制性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农村青年进行短期培训。没有把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限制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3.就业影响。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工作选择面窄,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重要因素。农民花钱让孩子学习技术,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工作,但目前广大农村职校毕业生由于多种因素未能找到工作或工作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孩子对上职业学校不感兴趣。

三、江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1.整合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本着现实性原则和统筹性原则,打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的界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对那些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学校进行合并,使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把那些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示范性职业学校不断做大做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要以大职教观指导农村各类职业教育发展,健全适合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办学上不局限于层次,为农村现代化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2.科学定位、务实办学,实现农村职教办学形式的创新。首先要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由面向农村办学改为面向城乡办学,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定位与办学目标,人才流向不仅仅限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建设。其次要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以1∶1为好。改善实验设备条件,突出技术操作性、职业技能性和教学实践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

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试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变“输出地”培养为“输入地”培养,依托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职业学校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毕业生就业也更加有保障。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以满足特困学生的求学需求。将学校本位模式转向与企业、社会有机结合的模式。

4.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各门课程。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现有职业教师的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措施和方案,注重对专业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业务、技术学习的机制;努力为教师创造进修和学习的条件,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企业或其他单位进行学习和锻炼。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根据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发展需要,不断充实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运用市场规律,实现江西农村职教体系的创新。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要创新管理体制,搞活办学体系,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用人机制、教学方式等。要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学校,形成市场调节竞争的办学机制。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真正把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办实、办活、办大,办出特色,走出一条农村职教新路,创建江西农村职教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召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管理, 2007, (4).

[2]张俊领.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3]刘雨红、刘伟.试析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4]谢玉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责任编辑:李志敏]

作者:邓红征 舒伟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防洪工程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