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发展基金待遇

2022-08-13

第一篇:中非发展基金待遇

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大事记

2006.11.04 胡锦涛主席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设立中非发展基金。

2007.03.14 国务院批准中非发展基金组建方案。

2007.05.17 开行向中非发展基金出资10亿美元。

2007.05.19

召开“中非发展基金宣介会”,初步建立与企业的工作联系,为开业之后立即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2007.06.26 中非发展基金开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7.10.26 中非发展基金在京举行非洲驻华使节推介会,向非洲4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宣介基金。

2008.01.15 中非发展基金首批对非投资项目在京签约,对首批4个项目承诺投资9千多万美元。

2008.04.18 中非发展基金和深能源共同投资的加纳电厂一期工程顺利开工。

2008.07.08 中非发展基金举办“首届中非基金投资论坛”,开发银行高坚副行长主持,外交部、商务部、外管局、社科院等有关单位代表出席。

2008.10.08 中非发展基金与天津泰达签署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投资协议,该项目是中非基金投资的首个园区,也是我国重点推动的境外园区之一,得到了中埃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9.03.16 中非发展基金首个驻非洲国家代表处--南非代表处在约翰内斯堡开业,开发银行陈元董事长致辞并为代表处揭牌。

2009.05.07 开发银行蒋超良行长与商务部傅自应副部长会谈,就基金二期募集进行沟通。

2009.05.17 中非发展基金投资的埃塞俄比亚玻璃厂建成投产,这是中非基金第一个建成投产的项目,埃塞总理梅莱斯、开发银行李吉平副行长出席仪式并致辞。

2009.06.25 中非发展基金投资的马拉维和莫桑比克棉花项目加工厂举行投产仪式,马拉维副总统班达、中非基金赵建平董事长出席仪式。

2009.06.30 由国资委、商务部共同主办,中非发展基金承办的“中央企业投资非洲研讨会暨中非基金宣介会”在京召开

投资理念

中非基金是国内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洲投资的基金,其宗旨是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促进中非贸易关系的发展。

中非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并按照市场化要求建立了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中非基金根据董事会确定的投资政策对投资项目进行自主选择,按照投资决策程序独立决策。中非基金在支持的对象、投资进入的阶段、风险管理的要求等方面,也完全体现根据市场的需要。总之,中非基金通过市场手段来服务于中非经贸合作。

中非基金努力搭建中国与非洲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在发挥融资优势的同时,中非基金还将专注于研究非洲市场现状及投资潜力,为赴非洲投资企业提供项目咨询、财务顾问等服务,帮助中国企业寻找投资机会、帮助非洲项目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并组织赴非投资宣传与信息共享,为赴非投资企业提供管理建议。

中非基金将努力防范风险,为股东创造回报、为合作伙伴增加价值。通过建立规范的项目评估流程和严格的风险防控机制,中非基金将为投资的项目创造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实现较长时期内的收益回报。基于较强的政策把握和资本运作能力,中非基金将为国内外合作伙伴带来财务增值,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快速发展,为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贴近当地消费者、寻求稳固的原料和能源供给,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入非洲市场寻找机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框架内,中非基金将努力发挥资本运作、政策把握、风险控制和增值服务优势,为推动中非企业间的合作、为构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做出积极的贡献

基金简介

中非发展基金是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对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之一,是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对非合作、开拓非洲市场而设立的专项资金。2007年6月26日中非发展基金正式开业,成为了国内第一支由国家主席宣布设立、国务院领导揭牌开业的基金,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和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首期10亿美元资金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最终达到50亿美元。

中非基金采取自主经营、市场运作、自担风险的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中非基金选聘专业化团队管理基金。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股东,拥有丰富的项目评审和管理经验、较为完善的专家资源库;通过已投资的五支基金及三家专门基金管理公司,已建立较成熟的基金运行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开发银行“走出去”业务为中非基金储备了必要项目,积累了在非洲投资的经验。国家开发银行以整体资源和优势为中非基金提供专业化支持。

中非发展基金是中非互利合作进程中的一个创举,它弥补了传统模式下无偿援助和贷款之间的空白,在不加重非洲国家债务负担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中非发展基金充分借鉴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操作模式,结合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基金投资和咨询服务等方式,发挥伙伴式推进器作用,引导和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开展对非直接投资,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非洲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中非基金是我国政府全面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新举措、新方法,在资金性质、业务范围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并秉承以下方面的投资理念:致力于搭建中非经贸合作的桥梁与纽带;致力于增强非洲发展的“造血”机能;积极履行投资的环境与社会责任;以市场化运作促进中非互利共赢

组织架构

公司法人治理及高管 投资原则董事长 赵建平

ZHAO Jianping

监事会主席 舒家伟SHU Jiawei

总裁 迟建新

CHI Jianxin

一、促进对非投资

中非基金通过资金投入和咨询服务,为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带动和引导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扩大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规模,提升投资企业总体实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遵循市场规则

中非基金投资按照市场化原则,根据董事会确定的投资政策对投资项目进行自主选择,按照投资决策程序独立进行投资决策,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中非基金依据市场规则并利用市场工具进行运作,追求长期投资回报。

三、体现互利共赢

中非基金通过直接投资,推动中、非双方企业间合作目标的实现,履行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促进所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投资范围

一、投资区域

1.中非基金主要投资于非洲国家和地区内的投资项目。 2.中非基金根据项目投资机会确定投资额度,不按国别分配。

二、投资行业

中非基金致力于投资改善非洲民生、促进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行业领域,重点支持下述行业:

★ 对非洲国家恢复、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造血”机能的农业、制造业等。 ★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如电力及其他能源设施、交通、电信和城市给排水等。

★ 资源领域合作,包括油气和固体矿产等资源合作。

★ 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办的工业园区等。

中非基金将根据自身对行业领域的熟悉程度和风险控制能力对投资行业有所侧重,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

三、中非基金可投资于各阶段的投资项目,既投资于新建项目,也参与扩张期及成熟期企业的参股或兼并收购,并可参与部分风险投资项目

投资方式

一、中非基金根据投资企业和项目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投资方式或组合投资方式。可以股权及准股权方式投资,也可作为“基金的基金”对其他投资于非洲的基金进行投资。

1.股权投资:直接以普通股方式投资企业或项目。 2.准股权投资:

★ 优先股。

★ 可转换债。

★ 混合资本工具等其他形式。

3.中非基金投资:作为“基金的基金”,在符合国家对非外交政策的前提下,将适当比例资金投资于其他投资于非洲的基金。

二、中非基金投资基本模式

1.由中非基金、中国企业和/或非洲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对非洲项目进行投资,公司注册地可在非洲或非洲以外地区。

2.中非基金直接投资在非洲注册的中资企业或中资参股企业,由该企业投资非洲地区项目。

3.中非基金直接投资在中国注册的中资企业,由所投资企业到非洲投资。 4. 中非基金投资或参股主要资产在非洲但注册地在非洲以外地区的项目和企业。

5.中非基金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直接投资非洲项目。 6.中非基金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设立基金投资非洲项目。 7. 有利于非洲项目投资、经营和发展的其他模式。

投资标准与要求

一、中非基金投资标准

1.政策法规:中非基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对非洲外交和经济政策,满足国家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政策要求;符合投资所在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合作伙伴

★ 合作伙伴要能够与中非基金实现优势互补,具有行业优势、非洲投资经验与人脉资源,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团队优势,还应具有对中非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理解和认同;

★ 产业投资平台的合作伙伴必须是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有长期和清晰的非洲发展战略,有规范的治理结构和优秀的管理团队。 3.项目

★ 在非洲的投资项目或在非洲以外但直接投资、服务于非洲的项目;

★ 投资项目市场前景良好,有快速、稳定增长的潜力,能够产生良好的现金流;

★ 投资项目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有利于改善民生。 4.环境与社会责任

中非基金投资必须尊重民族习惯习俗,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当地劳工保护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中非基金按照国际惯例制订投资项目的社会与环境评估要求,积极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

二、投资期限

中非基金对单个项目的持有期原则上不超过10年,具体项目的持有期和退出方式由合作各方协商确定。

三、投资收益

中非基金根据所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风险状况以及交易结构等因素确定不同的投资回报要求。投资回报包括投资股息收入和资本增值收入

投资流程

一、项目开发

投资项目来源包括:1.中非基金管理团队自主开发;2.申请人向中非基金申请投资;3.与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共享,由开发银行推荐;4.其它来源。

二、投资筛选

1. 有意申请中非基金投资的被投资企业或其股东向中非基金提交《中非基金项目申请书》。

2.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中非基金投资团队对申请投资项目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和筛选,综合各方面信息后,确定可能进入尽职调查程序的投资机会。

三、项目立项

经筛选后得到中非基金内部投资决策机构批准立项的项目,中非基金组成项目投资团队开展工作,进入尽职调查。

四、项目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主要包括国别调查、行业调查、项目调查、财务调查与法律调查。 根据需要,中非基金可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参与法律和财务的尽职调查。

五、商务谈判

尽职调查后,投资团队与合作伙伴就投资要点进行商务谈判,达成基于“投资条件”的约定。此约定主要包括预计投资金额、投资形式、投资退出约定以及交易结构和治理结构的主要条款和条件。

六、投资的批准

投资团队准备投资建议书并提交中非基金投资决策机构。中非基金投资决策机构审查该投资建议书,做出是否同意投资的决定,得到批准的投资将同时确定投资的主要条款和条件。

七、签署投资法律文件

合作方协商起草相关投资文件,明确双方达成的投资条款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商一致后,中非基金与被投资企业正式签署投资文件。

八、中非基金向被投资企业拨付资金

按投资文件约定,中非基金向被投资企业拨付资金。

九、项目投资期内管理

中非基金对公司投资后,依据公司章程和签署的投资协议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管理,并根据需要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十、投资退出

按投资文件约定的方式退出。

说 明:上述流程为一般流程,可能会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的不同适当调整

投资资产管理

一、中非基金原则上不要求对所投资项目的控股权,一般不干预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但中非基金通过向投资项目派出董事、监事及财务管理人员等方式对投资项目的重大事项施加影响,根据所投资企业公司章程行使股东权利。

二、中非基金定期获得投资企业和项目的有关财务及运营报告,并对投资项目资金的用途和投资绩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中非基金内部设立专职岗位对投资企业和项目进行投资资产管理和风险监测,定期评估投资资产风险状况,提交相关报告。 投资退出

中非基金以中长期投资为主,为支持更多的对非投资项目,中非基金将基于项目情况和投资组合要求,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在一定期限后退出投资项目,主要退出方式为:

一、上市退出

中非基金通过其投资的企业在境内或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实现投资退出。

二、协议转让退出

1. 中非基金投资的企业股权由被投资企业的原有股东或企业回购。 2. 中非基金投资的企业股权协议转让给其他投资者。

三、其它退出方式

申请基金投资需提交的资料

申请基金需提交的材料:

1.项目申请书

2.申请人证照文件及财务报告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商业计划书

4.项目所在地投资许可及相关文件

5.与项目相关的重要合同及法律文件

6.基金要求的其它有关材料

申请受理 各部门分管业务及人员组成:

南部非洲投资部负责南部非洲9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业务,包括津巴布韦、莱索托、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

东部非洲投资部负责东部非洲10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业务,包括埃塞尔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

中部非洲投资部负责中部非洲7个国家和南部非洲2个国家相关业务,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安哥拉、赞比亚。

西部非洲投资部负责西部非洲14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业务,包括尼日利亚、几内亚、加纳、塞拉利昂、贝宁、多哥、利比里亚、佛得角、科特迪瓦、尼日尔、塞内加尔、马里、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

北部非洲投资部负责北部非洲6个国家,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投资咨询部负责机构合作

各部门联系方式请参 联系我们

第二篇:由用人单位或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相关法律法规

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八、九条:

第八条、曾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当时没有发现罹患职业病、离开工作岗位后被诊断或鉴定为职业病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一)办理退休手续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退休人员;

(二)劳动或聘用合同期满后或者本人提出而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

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前款第

(一)项人员符合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条件的,按就高原则以本人退休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或者确诊职业病前12个月的月平均养老金为基数计发。前款第

(二)项人员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按《条例》规定应以本人工资作为基数享受相关待遇的,按本人终止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前12 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发。

第九条、按照本意见第八条规定被认定为工伤的职业病人员,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中明确的用人单位,在该职工从业期间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按《条例》的规定,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未依法为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相关项目和标准支付待遇。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法律依据:

1、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未参保单位职工发生工伤时的待遇】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 的规定追偿。

2、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第六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及时救治,并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和有关材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一)用人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

(二)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的;

(三)依法经仲裁、诉讼后仍不能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法院出具中止执行文书的;

(四)职工认为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根据第六条规定提出的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催告通知,要求其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并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告知其如在规定期限内不按时足额支付的,工伤保险基金在按照规定先行支付后,取得要求其偿还的权利。

第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照第七条规定按时足额支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项目中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

第九条 个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先行支付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审核不符合先行支付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先行支付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条 个人申请先行支付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的,应当提交所有医疗诊断、鉴定等费用的原始票据等证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保留所有原始票据等证据,要求申请人在先行支付凭据上签字确认,凭原始票据等证据先行支付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

个人因向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请求赔偿需要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的原始票据等证据的,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索取复印件,并将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赔偿情况及时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一条 个人已经从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处获得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的,应当主动将先行支付金额中应当由第三人承担的部分或者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退还给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或者工伤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向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追偿。

个人拒不退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从以后支付的相关待遇中扣减其应当退还的数额,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第三条规定先行支付医疗费用或者按照第五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先行支付工伤医疗费用后,有关部门确定了第三人责任的,应当要求第三人按照确定的责任大小依法偿还先行支付数额中的相应部分。第三人逾期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第三项、第四项和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应当责令用人单位在10日内偿还。

用人单位逾期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申请县级以上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划拨应偿还款项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其应当偿还的数额。

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偿还数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要求其提供担保,签订延期还款协议。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偿还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偿还数额的财产,以拍卖所得偿还所欠数额。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追偿工伤保险待遇发生的合理费用以及用人单位逾期偿还部分的利息损失等,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支付依法应当由其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的,职工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 个人隐瞒已经从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处获得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并获得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出先行支付的追偿决定不服或者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划拨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或者其近亲属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出不予先行支付的决定不服或者对先行支付的数额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延长研究院薪资待遇与发展空间

本人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延长研究院,现谈谈延长研究院基本情况及薪资待遇与个人发展等问题,此篇仅为个人体会,以供师弟,师妹们参考。

延长研究院位于古城西安高新区,下设延安分院。隶属于陕西省国有企业而非央企,也就是属于陕西省而非国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研究院政策的极度不稳定(较央企而言)。至于工作环境,刚来的研究生在油田现场(一般是陕北)及延安分院(正在建设当中)实习两年,这两个地方的工作环境就无需多言了。回到西安工作环境自然大大改善(相比于前两个地方),但是和长庆等其他石油单位不具可比性。(用个比喻的话一个像上海,一个像平壤)。据内部消息说今年新来研究生要在延安实习三年(尚不确定),政策不稳定,相信你能懂的。

工资水平你能不能接受就要看个人的定位了。家在陕西的同学把延长看做是一个很好的单位,争着抢着进来,那是因为人的家就在这里,谁不想在自家门口上班?不过客观的来说,延长其实就是一个小油田,仅仅有20多个采油厂,年产油量仅为胜利的四分之一(不到1000万吨),和长庆横跨

3、4个省的规模几乎不具可比性。这些基本情况就决定了你工资水平。我的在3000左右,在消费水平并不是很高的西安,3000应该能活的很舒服。(车房等其他的就不要奢望了)

至于发展空间,就看你有没有关系了,延长裙带关系很复杂,同时也要看你会不会做人了。如果关系不够硬,建议你拿钱去砸,如果你同时也没钱,就不要在谈发展空间了。这就是中国特色,相信在哪里都是差不多,最终有可能发配到延安(因为政策不稳定,肯定会从西安往延安调人)。

以上仅为个人感受,希望大家对延长研究院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吧。同时这里建议:如果在长庆有关系或者是能进长庆,最好赶快行动,该拉关系拉关系,该送礼的送礼。延长和长庆在我看来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第四篇:中非能源问题讲稿

中非能源问题

研究性课题 讲稿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你们一起了解中非之间友好往来,尤其是中非之间的能源交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非洲世界”。非洲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农业和林业资源。据悉,被称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沙漠是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地下蕴藏着大量可供开采的石油,其周围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尼日利亚等都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利比亚的日平均采油量高达150万桶。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迄今已生产4万多吨黄金,占人类历史上黄金总产量的五分之二。赞比亚铜的蕴藏量达9亿多吨,约占世界蕴藏量的百分之十五, 年平均产铜约36万吨,素有“铜矿之国”的美称。资源如此丰富的非洲,与我国关系如何呢?又会给我们中国带来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具体研究下中非关系。

从古至今,中非之间一直有着较为密切的友好往来,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中国和非洲各国人民在互相支持中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考验,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巩固。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标吗?这是中非合作论坛会徽,其中,我们来看会徽左翼红色“C”代表中国,整个标志是字母“a”代表非洲,寓意中非团结与合作,绿色象征和平与发展,红色表示活力与繁荣。那么,什么又是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每3年举行一届。部长级会议召开前一年举行一次高官会议,为部长级会议做准备。 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政府于2000年10月提出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非洲国家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非洲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一贯重视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2003年12月15日至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中国和来自44个非洲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我们重点将下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繁荣。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形势下中非传统友好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制订对非洲政策文件,旨在宣示中国对非政策的目标及措施,规划今后一段时期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中非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互利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非友好的传统,从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与非洲国家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是:

——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

——互利互惠,共同繁荣。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同非洲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经贸及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加强与非洲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内的合作,支持彼此正当要求与合理主张;继续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

——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和发展的经验,加强科教文卫领域的交流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中非在资源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非洲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年能源需求速度均以两位数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石油依存度接近60%。咱

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两大地区,2005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石油3830万吨,占中国进口石油量30%。

中国和非洲的能源合作主要采取“股权换油源计划”,通过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农业、电力和通讯等产业来交换石油的勘探开发权。这种中非石油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既可以防范欧美金融炒家,又可以实现非洲石油投资多元化发展。

中非能源合作事关中国的大国地位、经济利益和发展权益。目前,如何在中非能源合作中促进互利共赢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实现非洲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等问题现实地摆在此次中非合作论坛面前。

“股权换油源计划”由北京民生商联国际石油能源顾问有限公司规划并实施,是目前在中国境外发起设立的“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筹)”的核心方案。

中国作为石油净进口国,各国油源国家竞相进入中国市场是长期的。在国内市场之“股权换油源”的同时,中国境外油企实际上是通过“油源 + 投资换股权”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然后通过对等的中国油企适度股权出让和少量现金投资,直接进入合作方上游合作,以达到上游利益的分享和增强价格话语权。

非洲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33.8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到2010年有望上升到20%。目前非洲大陆原油日产量达800多万桶,约占世界原油日产量11%,到2010年,非洲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因此非洲成为全球“黑色黄金”大棋局中的重要一环。

非洲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地区和南美地区。2005年非洲石油产量增长6.8%,居世界首位。

非洲陆上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三大盆地和几内亚湾的盆地群,海上石油集中于几内亚湾一带,其产量占已探明世界海上石油总储量的14% 。苏丹原油产量为40万桶/日苏丹石油储量有可能超过180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

非洲石油资源的特点

一是石油质量大多上乘,含硫量低,易于提炼加工,适合生产汽车燃油。

二是非洲油田大多位于大西洋海底或中西非沿海,远离大陆地区,可避免受到是非争端的影响。

三是非洲石油由若干彼此没有历史联系的国家分享,不太可能出现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的现象,能源安全有一定保障。

四是大部分非洲产油国不会受到同业联盟产量的限制,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产油国中只有尼日利亚属于欧佩克成员。

五是非洲各国基本上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欢迎外国直接投资,使外商在非洲地区投资开发石油成为可能。

六是非洲石油投资回报率可观,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非洲平均采油成本只有3.73美元/桶,同时西非地区石油钻井成功率高达3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下面我们来讲讲中非能源合作的初步构想:

(一)发挥政治优势,巩固传统友谊

我国企业在开展中非能源合作过程中应汲取教训,强化本地意识,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和合作双赢,并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为实现我国与非洲的战略利益和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二)强化本地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中国坚持对非友好,奉行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的政策;对非洲政府领导人以礼相待,无任何歧视和怠慢;重视非洲外交和经济援助,帮助其建成了近800个援非项目。

(三)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协调服务

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外贸、外援、军援等方面力量,有效利用对非优惠贷款、援非工程、减免债务、人员培训、技术援助和军事援助等手段,促进对非洲资源利用。加强对国内企业有关企业的服务、协调、监督,形成合力、一致对外,避免自相竞争。特别应重视和加强对非各方面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 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强调,中非在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是互补互利互惠的,有利于非洲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共同发展,帮助当地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事业,受到非洲国家欢迎。

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合作,是中非谋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成果。在合作过程中,中国帮助一些非洲国家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为其提供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急需的资金与技术。

前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2006年是中非关系开启50周年,中非双方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经济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在文化上相互包容、和睦共处;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中非友好合作经历了50年国际风云的考验,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非传统友好关系,扩大双方互利合作,建立并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石油集团与非洲国家进行了近10年的油气合作,非洲是中国石油在国际上展示实力的窗口,是中石油国际化人才成长的摇篮。

中国石油在非洲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1、走向世界 :中国石油集团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史直接折射出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脉络。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项目的成功,成为其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的经典范例。以苏丹为起点,中国石油集团逐步走向乍得,走向阿尔及利亚,走向毛里塔尼亚……如今中国石油集团已经在非洲13个国家开展油气合作和从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累计投资超过50亿美元。

2、走向和谐 :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石油项目合作中确立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中石油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以真诚赢得了项目所在国人民的信任。

3、走向未来 :10年间,中国石油集团完成了从“走向世界”到“融入世界”的艰难历程。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积累了国际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运作经验,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一系列管理规定,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在走向未来的进程中,中国石油集团与非洲的油气合作将随着双方友谊的递增获得更深入、更广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双方过去10年的合作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但也是最要紧、最值得回味的一步。

中国石油集团通过与非洲国家的石油与天然气等方面的合作,增强了自身发展到动力。中国石油是中非能源合作的典范,促进了中非能源关系的稳定及长久发展。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中非能源关系的稳定对于中国进口能源的稳定、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石。目前,中非能源合作主要是通过长期进口石油的贸易方式,而通过参与国外资源勘探开发每年获得的份额油仅约2000万吨。目前,我国从非洲进口石油以海运为主,主要依赖国际船舶公司,从非洲或经地中海或绕过好望角,最后经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

第五篇:中非论坛及其影响

0815083215 胡笋

08gb工造二班

中非论坛及其影响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10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40多个与我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外长和主管对外合作或经济事务的部长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的两大议题是:

一、面向21世纪如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二、新形式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中非在经贸等实质性领域的合作。会议将发表《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两个文件。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非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产生积极影响。

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成员国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政府于2000年10月提出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非洲国家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非洲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一贯重视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45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主管对外合作或经济事务的部长以及部分国际机构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的宗旨是: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面向21世纪如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中非在经贸等实质性领域的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两个历史性文件。中非双方决定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

2003年12月15日至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中国和来自44个非洲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继往开来,全面推进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至2006年)》,为今后三年中非合作制定了总体规划。

2005年8月,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许镜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进一步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提升合作水平,中方对非方愿望作出积极回应,提议将2006年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提升为一次中非领导人峰会,即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影响

新世纪之初,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

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和平问题尚未解决,发展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繁荣。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形势下中非传统友好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制订对非洲政策文件,旨在宣示中国对非政策的目标及措施,规划今后一段时期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中非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互利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现在中非合作论坛成员国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非、乍得、赞比亚、乌干达、突尼斯、坦桑尼亚、索马里、苏丹、塞舍尔、埃及、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安哥拉、尼日利亚、尼日尔、贝宁、南非、博茨瓦纳、布隆迪、纳米比亚、莫桑比克、摩洛哥、赤道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多哥、毛里求斯、厄立特里亚、马里、佛得角、马达加斯加、卢旺达、莱索托、几内亚、肯尼亚、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科摩罗、加纳、喀麦隆、津巴布韦、加蓬等48个。

自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双方集体对话和务实合作的有效平台,中非多边、双边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中非合作得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全面深入发展。特别是2006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确立了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人类即将迎来一个新纪元,中国和非洲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为重要。”中国总理朱镕基在闭幕式上的讲话中这样强调。《北京宣言》的重要声音就是:有着共同利益的中国与非洲正在为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以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和非洲国家的部长们在《北京宣言》作出十项郑重宣示,其中包括:必须尊重《联合国宪章》和《非洲统一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它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必须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尊重和加强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联合国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基本自由应得到尊重,实际的多样性和求同存异原则必须得到维护和弘扬;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应予以倡导;决心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中非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等内容。

经贸合作再上台阶

经贸合作是中非合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次会议通过的《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要》确定了双方在贸易、投资、援助、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金融、交通运输等诸领域的合作方向。这对于中非未来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论坛会的后续行动(包括扩大进出口贸易、发展投资合作、完善援助工作、拓宽多领域合作等)的实施,中非经贸关系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孙广相预计:今年中非贸易额将会达到一百亿美元。这一数字将明显高于去年的六十五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浙大远程自我鉴定下一篇:政府采购竞谈方案

热门文章

中非合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