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2022-05-0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越发为人们所关注。进一步激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乃至高校整体的竞争力,必须通过转变管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协同作用、齐抓共管,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篇1: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摘要】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在公共财政一系列改革后,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势在必行。文章对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赖以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其数量和价值都是庞大的,且每年都以较大幅度增长。其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此项工作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遇到的难题将越来越多。诸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后,高校预算的严肃性、约束性得到了提高,高校有必要对存量资产进行盘算,拿出一本涵盖国有资产所有内容的总账、明细账,否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采集就缺乏可信度;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要求各单位严格按采购计划落实采购任务,这对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来说,工作多了,责任也大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势在必行;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实施,更是要求高校加强资金管理的计划性,提高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令人关注的是,高校办学规模的节节提升,形成较大的资金需求空间,适度举债筹措到的资金亟待加强管理;另一方面高校对校办产业投资管理弱化,形成诸多的管理漏洞,造成投资主体一次次被推上法庭的局面。因而,高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体制不顺

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最大的亮点是设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看出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正逐步增强。而高校这一块管理同样面临着顺势整合资源,调整机构设置,对口加强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艰巨任务。

国资事发[1995]17号文,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颁布至今,全国已有相当多的高校调整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高校,还出台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形成了有序的管理状态。但仍有数量更多的高校没有专门的建制或是建制不完整,缺乏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细则,国有资产管理无序。如一些高校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集中了相当多的资产管理权限,工程物资、教学科研设备、实验材料等都纳入了统一管理,实行了政府采购,已向规范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但管理体制处于磨合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抵触情绪还比较大,统一管理和协调工作有待进一步调处;而对于一些设立挂靠财务处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或中心)的高校来说,举步维艰,各项资产的管理仍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管理内容有交叉,管理松紧有差异,甚至有些管理职能缺位,尤其是对校办产业投资的管理,对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等。不难看出,作为校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其职能行使范围甚小,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协调力,因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二)关注不一

长期以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侧重于资金管理,忽视实物管理,更淡漠无形资产的管理。学校各级领导大多比较关注资金的投入力度,而缺乏关注资产存量大小和现有资产质量高低及管理责任落实等意识与努力,重钱轻物的观念根深蒂固,造成资产使用率低、流失严重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上,存在操作程序不规范、监督形同虚设的现象,甚至有随意行为。如一些单位把办班收入、技术服务收入视为单位小金库,自购设备逃避监督;一些单位资产报废环节程序不严,浪费惊人;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学校在筹建校办企业初期,未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进行产权认定、评估,未办理有关资产转移申报审批手续,存在非经营性资产随意转作原始投资的现象。由于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涉及面广量大,领导重视不够,相应的岗位设置及工作待遇一直悬而未决,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办法也长期未加以修订,旧有的管理模式在沿袭,甚至于一些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范围、内容、着力点缺乏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因而,关注不一,更难让学校拿出一套长效的资产管理措施,一本账实相符涵盖各类资产存量及利用状况的账簿。

(三)素质不高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不强,与学校管理层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关。一些未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的高校,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的队伍多为兼职代理,分散多门,素质偏低。一些人以工代干,终日忙于应付行政事务,管理资产工作仅占日常工作总量的一小部分,其业务水平停留在登记员的角色,财务部门与其交流难度很大。某些高校长期以来资产管理沿袭一种模式,添置仪器设备,只需填个单子签个名;报废固定资产,自报自填;家俱、图书等日常管理简化为职能部门年终统计上报。很显然,资产管理水平低,与宣传、认识、制度、待遇、组织不到位有关,还与管理队伍素质不高有重要联系。管理人员素质低,容易造成工作被动,容易增加部门间工作协调难度,同时也会加大管理成本。学校应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适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建立起资产管理梯队。

(四)制度不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并结合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如国家制度明不明,高校体改大不大,产权管理硬不硬,以及领导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管理理念、工作思路等,都应纳入关注范围。由于体制不顺、关注不一,素质不高,加之制度执行中未及时修正,走偏、走样现象比比皆是。据了解,某高校办公家俱管理曾一度执行过相应的管理条例,尚有“章”可循。但因人员多次变动,又无专人抓管,演变成平时自置自报、年终统计估报管理模式。从办公家俱自身特点来看,确有诸多难管之处,量大、价低、损坏频繁。但制度弱化、人员未到位、责任未落实是问题所在。很显然,制度完善,有利于增强各类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制度残缺不全,只会加快国有资产流失。

实际上,“人们已经意识到,不同的制度约束可以引致不同的经济效率。任何缺乏效率或富有效率的经济行为都可溯源到制度因素。”因此,制度建设必须抓紧抓好,尤其是经济责任制建设。

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建制,优化环境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加快,其原有的管理职能逐渐分解;而伴随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部门预算、预算外资金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制度实施,高校财务处管理职能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原有的设备处职能同样面临着重大转变。高校在调整机构编制时,要抓住机遇,尽快调整完善,解决资产管理领导到位问题。

1.建议撤销设备处建制,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处,将财务、基建、后勤、图书、科研、产业等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能剥离,并入国资处。国资处与财务处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担负学校各项资产的管理重任。国资处侧重于政府采购计划编制、落实和实施,担当起各种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产权管理,以及无形资产认定利用管理的重任;财务处则侧重于资金的筹措、调度、监督、预算、核算、决算以及操作透明化等管理。

2.在体制理顺的基础上,认真革新管理理念、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力度,解决制度、认识、领导到位问题,使各级领导管理思路、理财方法逐步统一到规范化的轨道上来。要完善监管措施,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各类人员职责,把各种责任制落到实处。要下大力周密组织一次财产大清查,摸清家底,梳理问题,分析症结,提出方案,督促领导研究解决。要尽快理顺各种关系,开创政令畅通的局面。同时内请外邀专家举办国有资产管理研习班,提高各级财务负责人管理水平和财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二)健全制度,强化队伍

要针对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对照国家及财政相关法规制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办法,千方百计抓好内控制度建设,严密资产和记录的内部控制工作。要形成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控制流失渠道,盘活资产存量,实现资源共享。

当前,各高校亟待制定或修订的管理制度有:经济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无形资产认定管理制度、国有资产转向管理规定、财产清查办法、经营资产考核管理办法、通用设备定期抽查制度、离岗移交财产规定、物品借还办法等等。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实际,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建设。

当然,要做好做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干部队伍。国资处可以虚位求贤,推行校内招聘,吸收一部分敢于较真的会计人员,充实管理岗位,要与人事、财务周密考虑设岗定酬方案,搞好校、院、处(室)三级管理队伍梯队建设。对专兼职管理人员实行备案制度,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名单报国资处和财务处备案。如变动,两处应签署意见,并派员监督办理交接手续。在着力稳定管理队伍的同时,还应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注意向兄弟院校取经,搞好年度考核评比。

(三)明确思路,把握重点

高校要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思路,体现出如下特点:切实可行、重点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从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来看,高校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项目资金管理

在高校,项目资金数额巨大,类别各异,环节众多,尤其是部门预算推开后,项目资金管理范围更宽泛。因此,必须投入相当多的注意力,研究规范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效益,把好关键环节。要从项目申报立项、可行性研究,到经费预算、组织实施,逐环节参与监督,严防因决策失误管理失误产生巨额不良资产。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要在决策科学性、透明度、招投标和议标、材料采购、工程现场管理、预决算办理等环节,加大监管力度。非基建项目工程、大宗货物、服务项目的采购,属于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的,纳入政府集中采购;不属于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的,通过合法认定自行组织采购;符合招投标条件的,要公开、公正、公平的组织招标;不符合招投标条件的,也要通过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进行采购,从程序上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项目资金检查、考核、评价办法,大力推进项目责任制建设。

2.房产使用方向

高校房产的用途大致分为教学科研、生产实习、生活服务、校产经营等种类。各高校要朝着分类管理、分类运作的方向努力。由于该部分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最大,因而必须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现实中,一些单位见利妄为,随意转向房产用途,特别是学校投资的校办产业。据了解,某高校实习工厂自行其事,大搞房产出租联营,形成请(财)神容易送(财)神难的局面。年长日久有的私营业主“底气”足了,以协议相要挟,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极力拖延交还日期,学校为此牵涉很大精力。事实表明,在利益机制、经济责任制上留空子,只会让单位自主权无限放大,造成国有资产管理难度加大,给学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与发展。

3.通用设备存量

通用设备因其通用性,管理难度加大,流失严重。要控制假性丢失情形以及自主决定、不当目的捐赠、转向与变价等现象的发生。要从财产大清查的结果中发现问题,积极处理资产管理积案,解决通用设备不在其“位”的现象。特别是对一些携带方便、价值较高的通用设备如数码相机、通讯设备、手提电脑等的管理,要责任到人,定期查对。同时,要完善财产管理交接制度、借用制度、考评制度。应当定期核定通用设备细目,控制不正常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积案。

4.报废资产管理

高校报废资产管理应着力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固定资产报废的认定;二是报废资产的去向。两环节应有明确的程序。要防止随意降低报废标准,随意处置报废资产,以及借达标评优之名突击花钱,突击报废等现象。要把好两关,财务、审计必须介入,使整个操作过程透明起来。否则,同样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在明确认定批准程序、报废处理程序的同时,应视具体条件建立废品集中库,建账管理,定期或不定期以招标、询价等公开方式处理,对固定帮扶对象的捐赠,也要履行一定的手续。

5.无形资产管理

高校在无形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运作风险。由于管理上的漏洞,无序无偿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的现象比比皆是,有证据表明,学校为处理不断增加的各种各样的侵权行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侵权行为甚至已给学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学校应认真重视此项工作,对职务发明,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权使用、专有技术的获得等,必须订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利用学校无形资产报批程序、相应职责,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曹元坤.从制度结构看创设式制度变迁与移植式制度变迁[J].理论经济学,1997(5):85.

[2] 王小兰.浅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0(4):22-24.

[3] 路玉华.关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0(2):38-39.

[4] 赵年忠.国有资产流失的两个陷阱[J].事业财会,2000(3):50.

[5] 刘家旭.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1(1):38-41.

[6] 李述辉,陈克猛.必须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J].事业财会,2001(3):30-31.

[7] 邓卫华.浅谈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2(2):53-55.

[8] 刘伟.高校资产报废内部控制探讨[J].事业财会,2003(3):19.

作者:王 辉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篇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与竞争力

[摘 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越发为人们所关注。进一步激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乃至高校整体的竞争力,必须通过转变管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协同作用、齐抓共管,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国有资产 管理 竞争力

[作者简介]黄炳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16)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对高等院校的各种投资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积累所形成的资产,是整个社会国有资产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高校国有资产普遍表现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及对外投资等形式。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对高校所拥有或控制资源的具体运用和优化配置,以资产的价值动态管理为基础,以获取价值增加为目的的管理过程,表现为高校资产数量及其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资产形态之间的不断转换。与其他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一样,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也存在着管理主体的“越位”、“缺位”、“虚位”等现象。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确保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助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是高校管理部门当前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与竞争力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源自于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决定高校发展活力的决定因素和源泉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1 强化资产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从传统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延续过来的。传统高度集中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背离了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现代大学的发展方向,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对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化,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投入日趋多元化,使得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迫切要求高校按照市场规律来经营学校资产。

2 强化资产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活力的现实需要。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高校长期在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开展管理,其运行状况对高校的发展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内在驱动力。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高校按市场规律办事,进一步盘活高校的存量国有资产,提高办学活力;要求资源管理走向精细管理、运作管理,提升办学活力并进一步拓展高校办学动力。

3 强化资产管理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形式。高校竞争力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力资源固然是高校竞争力的关键与核心因素,而高校的物质资源和管理资源也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物质载体。高校的物质基础资源是为高校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的要素资源,它包括经费来源、基础设施(校舍、办公设备、教学设备、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等)、高校信息化资源等多个方面;管理资源则是虚拟资源,体现为对高校运作过程的控制能力,是构成高校竞争力的软要素,能够保障高校整体价值与职能的切实履行和发挥。两者的有效结合集中体现了高校资源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二、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缺乏动力、活力的表现

由于历史原因和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动力、活力,比较轻视国有资产管理对高校竞争力的实质影响。

1 树立国有资产全员管理的理念比较困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师生缺乏全局意识,以局部利益为出发点,被动接受的多,主动争取的少,“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亟需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积极争取项目,盘活资源,树立全员管理学校国有资产的理念,不断提升学校的活力。

2 管理机构设置分散,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资产管理往往分属于多个部门,有些资产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部门之间工作缺乏相互衔接,甚至出现部分资产管理交叉或真空的现象。高校内部存在信息“真空”、不对称、不完全等问题,领导与下属、主管领导与分管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信息鸿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整体力量的发挥,有些时候难免出现“1+l<2”的内耗现象。

3 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不规范。高校的资产管理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缺乏系统、规范、相互衔接的规章制度,存在“人治”大于“法治”,人情、面子大于规矩、制度的问题,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影响到高校竞争力的集聚与提升。

4 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由于高校对资产管理的不重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已完成的信息化系统多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滞后于高校规模的快速增长,难以适应高校资产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5 实验室管理基础薄弱,大型仪器设备难以充分共事。目前多数高校的实验室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理论教学为依托、以科学研究为导向而建设的,存在设置小而全、管理较为松散、部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等问题,致使大型仪器设备难以共享,功能的深度开发较为困难,影响了各类资产的运行效益。

三、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竞争力的途径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以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为依据,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为目标,以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构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1 管理理念由粗放式走向精细化,不断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高校资产管理一直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高校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资产规模的扩大,资产管理也处在不断改进之中。我们要更新观念,树立购置设备重要、管理设备更重要的思想意识;要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投资效益;要以“确保非经营性资产合理有效地使用。确保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指导思想,构建转型时期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

2 以优化机构设置整合为切入点,为学校资产管理奠定基础。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校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依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逐步改革校内机构设置,构建符合学校资产管理需要的管理体制。随着学校机构的优化组合,逐渐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主体,提升资产管理的竞争力,继而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3 以制度建设为导向,提高资产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加快出台资产管理、公用房调配、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逐步形成资产管

理从购置、管理、使用到处置整个周期的系统规章制度,使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使国有资产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之中,为资产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竞争力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或是一种服务,而是一个系统,它全方位地反映了高校组织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发现价值、寻找价值、利用价值、提升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者,首先要学会自我管理,不断修炼自我素质,塑造出向上的、自信的、严谨规范的职业形象。

4 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栽体,加强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不断完善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即时、动态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准确地掌握高校国有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购置日期、使用与经营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为购置、管理、使用、调配、报废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

5 以方法创新为途径,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过程管理。为了使资产管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认真落实校院两级资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层层分解资产管理的责任,使每项资产都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同时认真摸清家底,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并对各学院、直属单位开展资产管理与使用评估;根据资产处置的程序、方法和权限,在资产报废处置过程中,采用招标竞价的方式,使整个资产处置过程透明化、公开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制定资产管理考核评价标准,从资产的计划采购、保管使用、报废处置等环节考核二级单位资产管理是否规范,调动二级单位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积极性。

严格规范设备采购环节,认真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和零星采购管理制度及大项设备采购招投标制度,对一次性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采取招投标办法。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还可以促进廉政建设。

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把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断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李北群.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范爱民.精细化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郑永扣.大学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宋东霞.中国大学竞争力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黄炳辉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篇3:

资产清查后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对当前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制度、人员以及管理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研究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资产清查;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索

引言:地方高校的国有资产指的是由国家财政资金所投入的资产,这类资产大多都是国家无偿划拨给相關高等学校使用的资产,这些资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需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国有资产涵盖的范围很大,因此对国有资产进行系统全面管理会面临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一、当前地方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固有资产管理是地方高校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对于促进地方高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有着很大帮助。但是在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地方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多数高校在管理上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大多数地方高校所制定的政策都是针对数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而展开的管理,缺乏对国有资产的全面监管,这造成很多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处于不受监管的状态,学校可能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由于无法系统全面的掌握国有资产的详细情况,因此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很难系统全面地做好管理工作,部分国有资产甚至发生流失或损坏等现象,这些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尽管目前各个高等学校都建立起了国有资产管理平台,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平台在系统功能上很难适应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集中体现在多数学校使用的信息平台都是以数据统计为主要工作内容,缺乏管理的模块,而且系统大多与学校财务管理系统没有进行关联,因此,财务部门很难系统全面的展开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而且也增加了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当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推行需要借助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来展开,但是这些设备需要非常高的成本,这对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缺乏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

国有资产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专业的人员来进行,但是地方高校由于人员紧张,这项工作大多都是由各个学科教师来兼任的,他们在平时有着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所以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再加上他们缺乏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知识,这也对地方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管理不透明

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需要在阳光透明的程序下进行,要借助国有资产监管活动来更好地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但是在很多地方,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中,大多都存在采购和报废过程中的管理混乱现象,缺乏对相应事项的监督和公示,这对于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提高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系统完善的制度来推行,所以地方高等学校需要不断对原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形成对国有资产的全面监管,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国有资产的利用,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损坏现象。对于人为原因导致的国有资产损坏,需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挽回经济损失,对于重大国有资产监管事项,需要及时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二)借助绩效管理来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活动的开展

传统的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之所以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积极推行绩效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地方高校要积极展开对绩效管理活动的研究,将绩效管理的内容贯穿于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传承,这对于不断提高责任人员意识,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三)不断加强对专业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专业的人员,所以地方高校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借助培训活动的开展,使资产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程序,使他们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对于基层单位的兼职人员,也要不断加大培训,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基层人员能够更好地辅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四)积极引进最新的管理技术和设备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系统与设备来开展,这是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特别重视的,因为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将会不断细化,所以地方高校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专业设备,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这对于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提升都有着很大帮助。

结束语:地方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地方高校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它的开展需要借助专业的系统和设备以及管理人员来开展,需要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这些对地方高校提出了很多要求,需要地方高校在管理活动中不断加大投入,做好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借助完善的制度来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崔长欢, 张雯, 冯静. 资产清查后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索与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036(007):37-39.

[2]徐云丽, 樊治辰, 陈彤. 探索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供给侧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 035(011):254-256,291.

[3]王晓华.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探析[C]//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学术年会. 2010.

[3]朱霞. 地方高校国有资产清查实践中的问题及建议——以设备清查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 20(007):44-46.

作者:何静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鲜物流电子商务论文下一篇:城际铁路运输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