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分析

2023-02-27

第一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国学经典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们应该懂得借鉴古代培养幼儿的传统蒙学中的精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本文阐述了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国学经典 学前教育 课程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办好学前教育”,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提出“重视学前教育”之后,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国家也出台了系列政策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学前教育加速发展,保教水平大幅提高,均衡发展逐步推进。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学前教育的成功,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心理刻痕最为深刻之时期,对幼儿的认知结构有极大的影响。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里,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时,有“前概念”和“直觉”两个亚阶段。此时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是基于感性的概念特征内容,接着进入依照概念图式对人与事进行直觉的判断。由此看来,这时幼儿获得的行为与认知,很可能进入深层意识里,形成内在的行为、认知,并外显为幼儿的行为与礼仪举止。以后如不是遇到特别的变故与环境,幼儿的行为与认知结构就只有量的补充,而不是质的变化。反复诵读经典,是一个“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良性循环和互动过程。这就提高了他们的人际智能,增加了社会的和谐度,减少了幼儿今后可能遭遇的人际矛盾。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是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今日,开展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也担负重大责任。伟大的民族复兴首先是现代文明人的培养,而借鉴古代培养幼儿的传统蒙学中的精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显然是可行的。今日之学前教育,学习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把国学典籍纳入课程内容结构里,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如“孝”的美德、礼仪习惯等。2011年,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出席园长高峰论坛致辞指出当前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随着“国学热”的加温,人们认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有些幼儿园已经把国学启蒙教育引入幼儿保育工作中,但只是停留在教师说说孩子背背,幼儿对国学经典只有背诵的量的积累,没有质的深入和理解上的吸纳,没形成启发式教学:比如游戏、竞赛、表演、亲子阅读等方式,死记硬背的方式会淹没很多本该开发出的宝贵潜能。这种现象的造成,幼儿教师的教育引导不当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因素。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对国学经典敬畏有余而亲近不足,“经典文学遭遇着庸俗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即便是有机会阅读经典,当代大学生也存在对经典的浅层次阅读问题,其原因在于“对经典阅读深层次要义的放逐,阅读主体的阅读动机、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倒退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起点上,甚至退的更远。”如果说幼儿教师“囫囵吐枣”幼儿“囫囵吞枣”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在给予幼儿一杯水之前,幼儿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水平是绝对的。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一要学习国学经典,二要学习国学蒙篇的教学方法,与他们自身,与幼教事业都是非常有益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教育,专家指出,这次高教重大调整和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成果可应于高职课程改革研究,应算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浅谈“国学礼仪传承”在幼儿园的探索与实践》 厦门市西林幼儿园 宋远辉

第二篇:开设轮滑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社会飞速进步的需要,必须实现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原则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在面临激烈竞争与错综复杂的环境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和激动性等心理特质;而轮滑运动正是对心理、生理锤炼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轮滑是从滑冰运动演变而来的,早在18世纪由不知名的荷兰人发明,到18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两轮溜冰,但难以控制滑行,真正的轮滑是由美国的詹姆士.普利姆普顿于1863年发明的。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初步定型,如今以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重大比赛,在欧、美等众多国家已进行过多届国际性的锦标赛。20世纪30年代初期,轮滑运动从欧美传入我国,当时主要在一些沿海城市开展,仅是一般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或杂技表演节目,并不普及。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开展此项运动,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轮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得到广泛的发展。在1980年9月,国际轮滑联合会第36次例会通过决议,正式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轮滑协[2][1]会为该联合会的会员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现实生活的人们而言,为了满足自身在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其自身素质的发展。高校是科教兴国的基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摇篮,各高校也都在大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也都在积极的去探索更具社会需要的新型课程。目前轮滑运动在大学校园中逐渐形成热点,但全国高校轮滑课程还没有系统、完整、科学和规范化的大纲,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各高校开展轮滑运动课程的学校为数不多(如吉林体育学院、佳木斯大学、广东商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湛江师范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但为轮滑课程在高校的开设提供

[3]了先行的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运作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就天津体育学院而言,如能将轮滑运动开设为课程,不仅突破了我院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院体育课程体系,满足高校体育“多项选择”发展方向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学生的需求。目前天津体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已将《轮滑》列为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来开设。这一举措,为轮滑课程在该院的开设,为轮滑运动的该院起到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

- 1

2.结果与分析

2.1 对轮滑运动的了解程度的分析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2003级和2004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到下列数据:见表2

表2.1 对轮滑运动的了解程度表

体育专业(95人) 非体育专业(94人) 了解(%) 65% 64人 47% 45人 了解一点(%) 30% 27人 31% 29人 不了解(%) 5% 4人 32% 30人

根据以上数值结果分析,该院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轮滑运动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该院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结果中发现,不管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还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轮滑运动了解和了解一点的人数之和都超过了75%。这就说明,在天津体育学院的学生对轮滑运动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2.2 对轮滑运动的喜好程度的分析

表2.2 对轮滑运动的喜好程度表

体育专业(95人) 非体育专业(94人) 很喜欢(%) 61% 58人 52% 49人 一般喜欢(%) 22% 21人 23% 22人 不喜欢(%) 17% 16人 25% 23人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2003级和2004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该院体育专业学生对很喜欢轮滑运动程度为62%,比非体育专业学生高了9个百分点,两者都超过了50%;一般喜欢的分别为23%和21% 不喜欢分别为15%和26%。(见表3)根据以上数值结果分析,该院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喜好程度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同时也说明了轮滑运动在天津体育学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为轮滑运动在该院开设为一门课程提供了一项有利的先决条件。 2.3 参加轮滑活动的主要形式

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天津体育学院学生参加轮滑运动的形式主要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其中,在该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是以专业限选课来组织形式来开设的。2006年该院已将轮滑运动纳入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并将其作为一个社团的形式来开

- 3进入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时这项运动着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

[7]差异性,可以融入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创新与发展。

2.4.3 锻炼价值

轮滑是一项充满魅力的体育运动。它在娱乐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对于改善人体的心肺能力,增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培养机敏、顽强的思想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轮滑运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它被美

[8]国运动统计组织评为全球成长最快的运动。

2.4.4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轮滑技术动作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过程,其形成过程是通过反复锻炼,在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中逐步建立定型的过程。在学习轮滑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用动机的力量,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待和战胜困难。在学习轮滑运动中,学生参与练

[9]习,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有利于打造学生的良好的自信心。

2.2.5 促进学生审美教育

轮滑运动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元素——运动员的形体体态、服饰、音乐、舞蹈、编排与技巧堵塞表现等,构成了轮滑运动的综合美。通过轮滑运动的学习可以培养完美人体和美

[9]的心灵,使学生获得一种富有多种艺术因素的人体运动美的教育。 2.5 轮滑课程开设的受欢迎程度

80706050403020100体育专业学生非体育专业学生欢迎不欢迎无所谓图2.1 轮滑在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为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图

- 5

350元以上250元--350元150元--250元150元以下把学校体育放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位置。随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此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开发项目,以满足学生个性的需求。而轮滑运动符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需要课程目标,它对丰富学校体育理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天津体育学院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开设了全院选修课、公共体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等课程。其中全院选修课的选课对象为一至三年级的全院学生;公共体育课的对象为该院非体育专业类别的

一、二年级的学生;而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的对象就为则为各专业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天津体育学院71%的学生希望将《轮滑》开设为全院选修课,在非体育类别的学生中有62%的学生希望将轮滑开设为公共体育课中的选项课。结合天津体育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言,该院有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两大类别。体育专业没有公共体育课,而公共体育课是非体育专业学生在

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学校可以把《轮滑》课作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在

一、二年级时公共体育课中的选项课让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加以选择,而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根据专业需要,酌情而定。同时学校也可以把《轮滑》课开设为丰富多彩的全院选修课,为全院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决定是否选择《轮滑》课。 2.8 轮滑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2.8.1 轮滑课程教学内容的原则

确定轮滑课的教学内容离不开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把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体能、技能教育、培养自我锻炼能力融为一体。

(1)、健身性原则。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安排一些容易实、施容易自练,并且有较大健身价值的内容,对发展体能有较大帮助的内容。

(2)、兴趣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轮滑运动知识,是开设轮滑课的必要因素。

(3)、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毕业后终身体育结合起来,掌握正确的技术及利用轮滑运动来健身的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4)、安全性原则。在轮滑课上,应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一些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动作,应有选择的传授,并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特点的技术和风格。

- 72.9 当前师资与硬件设备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轮滑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无论是把轮滑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还是减少轮滑练习者在锻炼效果方面的个体差异,都要加强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的建设。目前在天津体育学院在教学中轮滑教师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其中主要体现为从事轮滑教学的教师相对短缺。在硬件设施方面,该院还没有专门为轮滑运动提供训练和教学的场地,而该院旅游管理专业上课和学校轮滑社团活动的地点就选择在了该院的室外篮球场或综合训练馆前的广场上进行,就这两处地点而言,在组织教学和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10解决师资与硬件设备的对策

根据现有问题与实际情况,首先,体育院校应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开展轮滑教学,使轮滑运动得到普及与提高。其次,学校应当加大力度从外界引进从事轮滑教学的教师或者依托自身优势在学校内部培养从事轮滑教学的青年教师。第三,体育的相关部门要组织与定期培养轮滑教师持证上岗,通过普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师资队伍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完善。最后,学校应该加快步伐,投入相关资金,建设和购买开设《轮滑》课所需的教学场地和相关装备。

3.结论

3.1 《轮滑》课在该院的开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教学活动,也是切实可行的。

3.2 《轮滑》课比较容易开展,练习者不仅可以在轮滑场上进行,还可以在其它各种适宜的场地开展。轮滑运动受人数、性别、年龄、地点、季节、气候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很小,便于广泛的开展与普及。

3.3 《轮滑》课必将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散发出无比和不可低估的作用。3.4 在开展《轮滑》课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技艺魅力,也会让每个从事者得到愉悦的精神享受,同时轮滑运动自身也会得到长足的改进和发展。

4.建议

4.1. 轮滑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可以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空间,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是学生实现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4.2 作为一种新兴而有潜力的体育运动,要想在天津体育学院中得以顺利的发展,就要加强宣传力度,争取主管部门领导和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努力做好轮滑运动的推广与普

- 910 -

第三篇:论开设劳动课的必要性

老舍的《养花》一文曾经说道:“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老舍的这句话不但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还揭示了为人做事的真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试问,不劳动又哪来什么作为呢?所以,我认为,高校开设劳动实践课是必要的。

在八荣八耻中,有这样一句话:“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看看那些社会上光荣的劳动模范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劳动,赢得了荣光,赢得了尊敬!可也有人不懂得辛勤劳动的重要性,整天游手好闲,甚至在路边当起了乞丐,他们,不但是物质上的乞丐,更是精神上的乞丐。这难道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吗?答案是否定无疑。那么,这也就充分证明,开设劳动实践课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了。

在现代,一个时代的进步,是依附在劳动之上的。农民们通过劳动,获得大量的粮食,使得全国的同胞们能够解决温饱,进而使整个国家的命运得以延续,就像一条汹涌澎湃的河流奔腾不息。科学家们通过劳动,发明了许多新科技产品,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力量,使农民增加了粮食产量,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劳动,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舒适了。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劳动着,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并不是凭空而起,而是由建筑工们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一个个栋梁之才,是由教师们的辛勤培育而产生的。花园中绽放得灿烂鲜艳的花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这由辛勤的园丁在认真修剪、爱护之下出现的。一座干净、明亮的房子,溢满了温暖之情,使人们忘却了工作的烦恼与疲惫,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爱,这是由家庭主妇劳动创造的。

对于我们学校开设农场劳动课这一做法,我是非常赞同的。校园农场的开展打破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从“学什么”转变为“怎样学”,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悦。举个例子来说,中学时生物课上会学到花的结构,书上配有图片和注解,这样安排比单纯的文字说明更加容易记住知识。然而图片毕竟是平面的,学生在头脑中缺乏更为明晰的感知。这时候如果把学生带到校园农场去,让学生一边劳动,一边观察农场的花,同时老师利用农场里的自然课程资源来讲解知识点,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将知识记得牢固,教学气氛亦和谐,使所学的知识“活”了起来。校园农场的开展可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在校园农场的劳动中会无形之中获得一种自己动手、自我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也会在生活过程中逐渐显现其重要性。

劳动劳动实践课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它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能力的养成,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它能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生活,懂得劳动的重要性,正视劳动价值观,它能强化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它还能让学生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通过农场劳动来放松心情。所以,高校开设劳动实践课在多方面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第四篇:浅议聋校开设学前班的必要性

浅议聋校开设学前班的必要性

在聋校工作十余年,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就有一半的时间。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工作实践,我有一种很深的感触:聋哑学校应该开设学前班,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而开设了学前班,不仅使刚入校的聋哑孩子有了对学校的适应过程,开设简单重要又实用的基础性课程,也会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开设学前班有助于学校管理

我校由于条件有限,所以现在的管理模式是领导带班、教师轮流值班。每个值班教师从第一天早上八点接班,值到次天早上八点共计二十四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教研工作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还要管理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以及晚自习时间学生的活动。而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由于刚入校,课堂的纪律已经使他们觉得倍感约束,课余的时间都会尽情的玩,很多孩子晚自习时间仍把作业抛之脑后,尽管教师一直在巡视,还有值日同学的监督,仍然有的孩子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也给值班教师的管理造成困难。我也和许多外校的同行交流过这样的困惑。大家都是同样的情况。由于经济紧张,许多学校都没有经济实力聘请专职的生活老师,所以都是教师值班。如果开设了学前班,把他们的学习休息时间做适当的调整,刚入校的孩子们会有更加适应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活动,这样也会有助于学校的管理。

二、开设学前班有助于教师教学

聋生入学的情况不是像健全学校一样可以预计。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年龄参差不齐,掌握知识的情况多少不一,甚至有的学生还有智力障碍。而家长由于对孩子不能正常交流有些情况也不太清楚。教师刚开始教学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是教学进度也不能耽误,会在一段时间里才发现学生的情况。尽管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培优补差等各种手段尽量缩小每个学生之间的差距,但是结果仍不免让人心生遗憾:“如果这些年龄小的孩子经过学前班的训练,学习程度肯定不会只止这样!”但是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许多时候都顾此失彼、无能为力。如果开学时让学生统一进学前班,经过学前班的学习及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会更加有的放矢,教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系统连贯。

三、开设学前班有助于家长辅导

不但学生会有学习上的困惑,家长也会有同样的困惑。学生在学校里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甚至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时掌握了学习内容,下课了由于没有及时练习而忘记。在学校里学习了五天,回家休息的两天老师布置了作业,孩子记的不是太牢固,家长由于工作太忙也无从顾及,辅导起来家长也会觉得无所适从。而孩子上了学前班,家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学习的知识重温了一遍,辅导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开设学前班的课程浅显建议

首先关于学前班的课程,我是这样想的:开设语言训练课,专门的拼音教学、和数字认知教学,品德、卫生教学,体育教学和日常学校常规教学。其次学前班的时间:我觉得学生上学前班的时间可也定在一年和两年之间,依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强年龄大,那么用一年的时间上学前班。而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同学可以上两年的学前班。这样,学生打牢了学习的基础,有了对学校生活的良好适应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更加有益!

第五篇: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游泳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活动或前进的技能活动。它一直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着,在其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游泳是仅次于田径的第二大竞技运动项目,游泳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体坛的地位。

有资料显示:游泳运动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因其除了有很强的竞技和欣赏功能外,它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同时对于强身健体以及培养人的意志品德有独特的作用。在随着素质教育及能力教育的全面推进的现代教育中,在小学阶段开展游泳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这一基本生存技能的重要渠道,而且还顺应了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以及体育改革的要求。在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证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各级中小学都把游泳列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游泳的实用价值

(一)生产建设价值

人类的游泳活动源远流长,从古代开始,人们为了生存,依山打猎,傍水捕鱼。后来随着人类的进步,游泳在生产建设上的价值就越来越高,许多水上作业,如水利建设、防洪抢险、渔业等等。这些都是要掌握游泳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生产建设任务。而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普及游泳教学,使他们掌握这一技能,对其在以后的生产作业中起到一定作用。

(二)军事价值

游泳在军事上的价值历来被兵家所重视,古希腊人,斯巴达人,雅典人,都把游泳作为青少年军训练的类内容。我国古代兵书《六韬•奇书》中就称“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者也”。甚至在《管子》《孙子》等古兵书中都把游泳列入军事训练项目。一直发展到现在,游泳更是成为国防建设上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也是民兵训练的主要内容。现在各国都建有蛙人特种部队,执行一些绝密任务。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游泳在军事上都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游泳的功能

(一)健身功能

游泳的健身功能颇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呼吸系机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有研究表明,儿童在经过两年系统游泳锻炼后,肺活量可提升74%,而仅进行路上锻炼的儿童,肺活量只提高了23%。可见,游泳是提高呼吸系统机能的一项很有效的运动。

2.提高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心脏会出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现象,表现为心脏容积扩大,心肌纤维增粗,心脏收缩强而有力,每博输出量增多。血液循环系统机能的提高,使心脏的机能活动出现节省化现象,表现为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徐缓。研究表明,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儿童,其心率也可以降至62~64次/分钟。

3.改善体温调节机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使大脑皮质对热的产生及散热的调节形成条件反射,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坚持冬泳的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增强,不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4.促进体格匀称发展:游泳能全面均衡地锻练全身的肌肉。人在水中为了克服水的阻力,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所以游泳可以使多余的脂肪,渐渐减少,并有效地锻练人体的胸背和四肢肌肉。游泳可称得上是一种水上健美操,可以使人保持健美的身材。

5.培养酿好的心理品质:初学者由于身体失去固定支撑呈漂浮状态,呛水或溺水等情况,往往会产生怕水心里。通过学习游泳,可以熟悉水性,消除怕谁心理,进而掌握游泳技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为保持健康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自信、果敢、坚毅、临危不惧等优良心理品质。

(二)防病治病功能

游泳也是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游泳是在水环境下进行的运动,因此在冷水的刺激下能增强体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可以抵御寒冷,以防疾病。同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和身体平卧水面,脊柱充分伸展对防止脊柱侧弯颇有益处。据报道:经常游泳,对于慢性肠胃炎、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有明显的疗效。很多康复中心都将游泳运动当做治疗慢性病和身体恢复的重要手段。在疾病发生率极高的现代社会中,普及游泳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途径,而且还能在锻炼中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三)娱乐功能

游泳活动能得以不断发展,游泳本身的娱乐功能也是重要原因。其实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水上娱乐活动了,当时的“天池”就是专供帝王娱乐的场所。甚至在隋唐时期专门设立了可以进行跳水、游泳、抛球的“水殿”。这足见当时游泳娱乐活动比较盛行的。在其发展到现代,盛行程度有增无减,游泳娱乐活动逐渐演变成大众化。在盛夏,人们以家庭或集体到泳池、水上娱乐场所进行游泳、娱乐。其实各种体育项目都具有娱乐性,但是娱乐性越高就越能使人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娱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学生对感兴趣的活动,往往心驰神往。

(四)教育功能

游泳有明显的教育作用,它娱乐性强,能够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学习和锻炼从而增强体质。并且通过游泳教学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游泳是项竞技性很高的运动,通过比赛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拼搏进取、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普及游泳教学的意义

(一)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游泳运动被益为21世纪最佳运动。它历史最为悠久,群众性最为广泛,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和社交性,与其他项目相比同时劳损和损伤率最低,并且适合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特点。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游泳教学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使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据有关资料显示:暑假期间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峰期,而且其中不少是学生。无论造成这些事故的最初原因有那些,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他们不会游泳而造成后来的溺水。由此可见游泳不但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它还是一项生存技能。世界上不少国家将游泳列为青少年必修的运动项目,要求每个学生从小掌握游泳技能,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水打交道,无论是水上作业还是进行水上健身、娱乐,都避免不了要与水接触,这时会游泳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应该普及游泳教学,让学生能掌握这一求生技能,这也是普及游泳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三)游泳运动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征

小学时期,学生具有心脏收缩能力提高、心血管功能不断增强,心率逐步下降、胸围、胸腔扩大,肺活量较大增加等生理特征,这意味着学生已经充分具备了发展耐力的生理基础,而这时让学生进行游泳锻炼是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开展游泳教学顺应学生的兴趣

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很多小学在体育教学中采用选项课教学模式,但由于场地或器材的限制,普遍开展的只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健美操、田径等,相对开展游泳的比较少。其实很多学生对游泳是非常有兴趣的,开展游泳教学是有必要的。

四、开展游泳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同时也是一项比较容易出事故的运动,因此开展游泳教学最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针对此问题,特提出几点安全防范措施供参考:

(一)强化安全教育

首先,教师要认真的备课,要强调游泳安全意义,树立安全意识,克服麻痹细想。其次,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有关纪律和制度,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令行禁止。

(二)加强游泳活动的组织工作

1.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让身体更好更快地适应游泳运动的需要,防止游泳时抽筋、拉伤而造成溺水。

2.设立安全救护小组,由安全观念强认真负责具有较高游泳技能的人员组成,并准备好必要的安全救护器材。

3.在游泳活动过程中,安全救护人员必须全面仔细地观察情况,如果发现险情,应立即发出救援信号并组织抢救。

4.进行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编组,一般每组10~15认为宜。编组时对水平高低要进行搭配,可选择责任感强,水性好的人员担任组长。

5.每个小组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起下水,一起活动,一起上岸。小组成员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绝对禁止个人单独活动。

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全面观察与重点照顾相结合,对水性差或个性强的学生要多加注意。

7.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做好人数的检查。下水前要准确清点人数,活动过程中应适时进行检查,起水后要再次认真清点人数。发现人数少时应迅速查找不可马虎了事。

8.学生中途离开游泳场所一定要向教师请假并得到准许,不得私自离开;归队时也必须向教师报告。

9.应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学生应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要再岸边或水中打闹嬉水,不要在水中横冲直撞,不搞恶作剧。

10.严禁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乱跳水和潜水,以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避免外伤和溺水事故。

11.下课后学生必必须全部离开游泳场。

综合所有的因素考虑,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开设游泳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让他们学会了一项求生的本领,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快递公司物流设计方案下一篇:昆虫记读后感范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