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与防治

2022-09-14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饮食结构的变化,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由于治疗不规范或因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 于是在临床上出现矫枉过正而发生低血糖症的情况比较常见。而且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然而, 低血糖的危害在某种程度上讲不亚于高血糖的危害。短暂的低血糖会导致脑功能不全, 出现意识障碍, 而严重和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可引起脑死亡[1]。出于这一考虑, 现将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做一分析总结, 以期引起足够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患者76例。其中男35例, 女41例, 年龄36~73岁, 平均年龄54.6岁。糖尿病诊断均符合W H O诊断标准。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依据Whipple三联征:低血糖症状, 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给予葡萄糖后症状缓解。在所有患者中, 有饥饿感、心慌的为58例;手抖的为49例;大汗的为41例;无明显症状的为8例;出现意识障碍的为12例;昏迷的为8例;死亡1例。意识障碍的患者行CT检查显示:3例伴有脑梗死, 5例发生脑萎缩, 余未见异常。

1.2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

76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不尽相同。8例为控制饮食而进食量少或进食后出现呕吐;11例为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12例为运动后发生;42例为自行加大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用量;3例不明原因。

1.3 治疗方法与效果

针对低血糖症给予以下治疗。对于轻症患者仅给予口服含糖的食品或饮品, 多数在30min内症状缓解消失。对于中度不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的患者均静脉输注10%的葡萄糖溶液, 多数患者在20min内血糖上升达正常值, 症状缓解消失。对于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的患者均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溶液60~100m L, 随后持续静滴10%的葡萄糖溶液, 待血糖达到正常值时给予5%的等渗葡萄糖溶液维持静点。5例患者遗留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仅1例患者因伴有严重的多系统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所有患者均给予密切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 讨论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引起的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及脑部损害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轻者表现为饥饿感、心慌、手抖、多汗、无力, 重者可因脑功能受损而出现兴奋、烦躁、谵妄等意识障碍, 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2]。需要注意的是,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使交感神经对儿茶酚胺等物质不敏感, 缺乏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或糖尿病并发症较多, 并常伴发其他多种疾病, 以致临床症状复杂, 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可能被掩盖。因此对老年人糖尿病是否并发低血糖要做到及时诊断, 以免延误病情, 加重其危害性。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 (1) 进食少或进食后呕吐而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的用量; (2) 应用胰岛素等其他降糖药后未及时进食; (3) 过量运动; (4) 联合应用降糖药物导致药物过量; (5) 同时应用磺脲类药物及具有增强其降糖作用的药物, 如ACE I类、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类药物等; (6)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血糖调节, 热量摄入不足可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 (7) 应用格列本脲易发生低血糖症, 其降糖作用强, 半衰期长, 易体内蓄积。 (8) 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可延长降糖药物的半衰期并增强降糖作用。

为了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首先要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危害及救治措施。控制饮食不是单一盲目地减少进食量, 而是要求做到饮食规律、定时定量。控制好进食的总热量, 并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入量。还要根据活动量、环境、情绪进行适当调整。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一定要按时进餐, 否则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运动不足不能起到降糖的作用, 运动过量将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运动最佳时间是餐后30min, 避免空腹运动。运动要有规律, 一般每周4~5次, 每次30min。要自测心率, 以运动时的脉率等于170减去年龄并稍微出汗为宜。如并发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严重心脑肾等病变时, 禁止锻炼。因个体差异的原因, 每个患者对降糖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因此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应用降糖药后要定时检测血糖的变化、波动情况。依据具体的血糖水平调整降糖药的用量。通过实践找到每个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使血糖在正常范围波动。千万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降糖药的摄入。在联合应用降糖药或与其他具有降糖副作用的药物同时应用时, 要注意调整用药量, 避免起到协同降糖作用。对于老年或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要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 以防在体内过多蓄积引起低血糖。根据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建议Hb Alc<6.5%、空腹血糖<7.8mmol/L, 餐后2h血糖<11.1mmol/L较为合理[3]。

总之, 不仅要重视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控制, 同时要警惕低血糖给患者造成的危害。系统的、规范的治疗是血糖保持平稳的重要保障。

摘要:糖尿病的治疗不规范或因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 于是在临床上出现矫枉过正而发生低血糖症的情况比较常见。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795.

[2] 王有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 4 (5) :36.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 24 (2) :2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下一篇:质量监督检验中化工产品抽样的过程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