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名单

2023-01-20

第一篇: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名单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标志着中国高职教育进入“双高时代”。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双高计划”学校更高质量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其本质是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办学水平、更高的培养质量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双高计划”对标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高职学校和专业,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12月正式公布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56所高职院校(包括112个专业群)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所高职院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XX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创办于2004年,坐落在国家火炬高新区,构建了以“院(学院)园(园区)融合”为核心内涵的“XX模式”。学校(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群)成功入选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坚持“院园融合”发展路径,以党的建设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以“八个聚焦,八个提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政治建设,突出主体责任,提升政治领导力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学校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双高计划”建设的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广东高职院校中较早制定并落实《XX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厘清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了党委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权,为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供了操作性依据。二是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有效破解了高新区办学的系列瓶颈性问题。三是发挥学校党委总揽协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等工作的全过程,牢牢掌握党组织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保证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为中国职业教育贡献了“XX模式”。

二、聚焦思想建设,抓好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引领力

围绕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这一主线,学深悟透、用好用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论断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班子带头学,把握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和领导班子成员“必修课”。牢牢把握住了“国家骨干、国家优质、双高计划”的三大发展机遇,成为中国高职“大满贯”院校之一。二是干部深入学,培育“院园融合”特色。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党组织“三会一课”、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组织全校干部深入开展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双高计划”建设、“职教本科”探索的办学实践,打造了“院园融合”发展的鲜明特色。三是师生全员学,推进“三全育人”全面开展。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旋律、意识形态主导权、思想文化主阵地、思政课堂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聚焦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提升组织凝聚力

学校党委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引领“双高计划”建设、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抓手,提升了组织凝聚力。一是筑牢党委核心堡垒,引领院园体制融合。学校党委牵头,争取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支持,成立了学校新型董事会,整合园区乃至全市支柱产业资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和咨询,推进了园区和学校在治理体制上的融合。二是筑牢党(总支)基层堡垒,引领院园资源融合。以二级学院党(总)支部为堡垒,推行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制度,壮大兼职教师队伍;与园区企业共建工业技改研发室,推动转型升级;联合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产教协同育人。三是筑牢“双带头人”骨干堡垒,引领院园体系融合。党(总)支书记既是政治带头人,又是专业带头人,目前学校“双带头人”已达到100%。以“双带头人”为骨干,推进园区产业体系与学校专业体系高度匹配。已将园区1015项新技术、227个新岗位标准融入专业与课程建设。四是筑牢师生党员先锋堡垒,引领院园行动融合。疫情期间,超过100名师生党员志愿者奔赴园区抗疫一线;派出党员专家技术团队为园区抗疫物资生产企业装配调试口罩机,并与企业联合研制新型智能口罩机出口国外,为世界抗疫作出了贡献。在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中,学生团队获得“2金6银11铜”的好成绩,奖牌总数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梁东孝7年如一日坚守扶贫一线,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四、聚焦作风建设,切实担当作为,提升队伍战斗力

学校党委结合作风建设年相关要求,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扣教书育人核心,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切实改进职能部门工作作风,提升指导和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行政职能部门。一是大兴学习之风。通过组织暑期干部培训班、各类专题培训班,引导教职工认真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职业教育理论学习、经济与产业知识学习及其他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教职工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学校党委要求职能部门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发展理念,紧抓作风建设这个关键点,检视不足、抓好整改、强化担当、提高效能。管理人员要讲风格、讲团结、讲奉献,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工作,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学校党委要求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一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广泛听取意见。专业老师和教学团队基于产业发展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要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到企业调研。学工队伍经常性深入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聚焦廉政建设,做好清廉表率,提升党员公信力

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确保学校政治生态清明、干事创业氛围良好。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刻领会中央深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队伍管理,维护好学校上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做表率,着力提升公信力。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保持清醒坚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六、聚焦制度建设,抓好规范管理,提升任务执行力

学校党委把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作为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规范制度制定流程。重要制度必须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再由党委会决定公布。二是全面梳理现有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对现有200多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列出清单,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三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制度宣传,规范流程,建立健全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保证学校的各项政策都能得到贯彻落实。

七、聚焦“双高”建设,抓好改革创新,提升全员创新力

围绕“双高计划”建设的10项任务,直面制约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的突出矛盾,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创新。一是成立学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围绕“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做好顶层设计,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气深化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聚焦优势,突出特色,按高质量的标准和要求重塑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实施“深海探珠”计划,推进“三教”改革。要求专任特别是党员专任教师,带着问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的“深海”,探取教学、教材、教师“三教”改革的“珍珠”。2020年,学校教师参加广东省高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师教学大赛分别获得“1金1银7铜”和“1金4银3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三是创新内部治理,鼓励干事创业。重点推进绩效改革、职称评审改革、学术评价改革、教职工职业发展改革。认真做好教辅、行政、党务等序列教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通他们的职称与职级晋升通道,鼓励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四是实施“破墙”行动,延伸“院园融合”触角。坚持开门办学、开明办学,在原有产业学院的基础上,以特色专业镇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依托,对接XX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建设智能家居、灯饰光源和西湾现代服务产业学院,将“院园融合”的触角延伸到XX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带。

八、聚焦文化建设,强化价值认同,提升发展整合力

加强学校党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创新校园文化品牌,用“火大”精神引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一是凝练“火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总结办学16年来的精神财富,在理工专业中倡导“匠心”育人,在商贸专业中渗透“诚信”教育,培育火炬职院独特的大学精神,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二是加强“院”“园”在文化层面的融合。汇聚园区产业文化,整合优秀传统文化、香山地域文化、本土红色文化等资源,让校园文化融入更多的XX元素;挖掘校友文化资源,打造校友创业文化“一条街”、“示范区”。三是优化校园环境。花大力气对植被景观、楼宇雕塑、道路、厕所、食堂等进行改造和美化。四是加强学校荣誉制度建设。通过抗疫志愿者表彰大会、开展“感动火大人物”评选等活动,深入挖掘、热情讴歌学校在“双高计划”建设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师生。五是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重要作用。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学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2011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109所)教育

2006年11月,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包括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等。示范院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逐步扩大跨省招生规模,示范院校跨省招生比例不低于30%,中部和东部地区示范院校对西部地区的招生比例不低于10%。对示范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也将加强。

“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将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同时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到2010年,有条件的示范院校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共有三批共109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109所) 2011年数据

北京(4所)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上海(4所)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4所)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3所)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河北(4所)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1所)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内蒙古(2所)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4所)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3所)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4所)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大庆职业学院

江苏(7所)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6所)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安徽(3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福建(2所)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1所)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6所)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西(1所)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4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4所)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5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4所)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2所)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6所)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2所)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1所)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3所)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2所)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3所)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1所)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2所)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青海(1所)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西藏(1所)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重点培育(扶持)院校名单(9所)

培育院校名称 地区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 西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上 海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 徽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 建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江 西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 东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 西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新 疆

拟扶持院校名称 省 份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甘 肃

第三篇:全国109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全国109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含拟培育8所、拟扶持院校

1所)

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说明:括号内所标数字表示第几批立项建设院校

北 京: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3)、北京财贸职业学院(3)

天津:天津职业大学(1)、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

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

山西: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1)、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

内蒙古: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包头职业技术学院(3)

辽宁: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1)、沈阳职业技术学院(2)、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

吉林: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长春职业技术学院(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 黑龙江: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3)

上海: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3)

江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2)、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3)、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3)

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浙江金融职业学院(1)、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浙江警官职业学院(3)

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 福建: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

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

山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1)、威海职业学院(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淄博职业学院(2)、日照职业技术学院(3)、山东科技职业学院(3)(潍坊)

河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3)

湖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湖北职业技术学院(3)、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3)

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2)、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

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

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

重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3)

四川: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绵阳职业技术学院(3)、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3)

云南: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3)

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咸阳) 甘肃: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1)、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

青海: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

宁夏: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3)

西藏:西藏职业技术学院(3)

海南:海南职业技术学院(3)

新疆: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2)

贵州: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

兵 团: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3)

2.2008年拟培育院校

山西: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培育)

广西: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3. 2008年拟扶持院校

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思考

新生来自全国大部分省份城市,成长环境差异明显,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按照成绩、地域等因素分班以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在自然班中搞好班级建设,尽快的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新生融入大学生活,不利于学生的成材成长;另一方面,班级建设不到位影响到学生工作远期目标的实现,弱化人本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加强一年级的班级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增进班级凝聚力,实现新生班级的实质性融合

针对新生在报到后由于环境、生活的改变出现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无法很好实现班级同学间交流这一状况,就需要充分利用好仲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组织班级同学过好第一个团圆节,为同学间的交流开辟渠道。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通过抽签等方法建立班级内部的互动联谊宿舍,为同学间的交往创造条件。开课后,在班级内部建立“一帮一”学习对子,结伴学习,互相促进,以学习促交流,实现学风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重视传统文体活动的开展,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进一年级的班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一年级学生入校后具有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但也很容易出现失落、孤独的心理状态,无法融入宿舍、班级生活。通过组织拔河比赛,班级间的球类对抗赛等传统性的文体活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形式上常规,但是这些活动可以将新生组织在一起,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很好的起到舒缓压力,排解抑郁的作用。有特长的同学可以充分的发挥特长优势,其他同学可以通过组成“亲友团”等形式融入活动其中,极大的加快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使新生在一种紧张但愉快向上的氛围内适应大学生活,逐步形成积极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各班的班级建设奠定基础。

二、以制度促发展,进一步完善班级建设中的制度性选择,为学生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班级建设中决定性因素。班级制度性建设是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为其搭建大学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平台保证。在关系班级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化,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放弃传统的先期指定的方式。采用班级评议,高年级学生干部意见,辅导员考察相结合的“三三制”评选方式,以人为本,更加尊重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精神,为今后班级工作建立模版,进一步规范计票、监督、存档等环节,注重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构建保持班级公平公正谐和稳定的长效机制。通过班级工作规范化建设,使班级工作规范化框架基本形成,凡大事、会议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的记录,班级同学也日益适应这种阳光透明的制度选择,在生活补贴和学费减免评议过程中,各班程序到位,操作规范,顺利的完成了班级的评议工作,同时也为今后的班级推优和类似的工作建立了良性的工作模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感意识。

三、建立新生班级工作助理制度,设立新生班级的“学生导师”

班级工作助理是为进一步强化新生学生工作,探索大学一年级班级建设新思路的又一制度性尝试,是在人本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健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的新探索。通过从二三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充实到新生班级中去,每个新生班级各配备男女两名同学担当班级工作助理。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协助辅导员老师开展班级建设,充分的发挥高年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经验优势,帮助新生尽快的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在新生报到之初,班级工作助理通过见面会、下宿舍等方式建立起新生和他们联系,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军训期间主要完成对班级情况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熟悉学生的身份优势,迅速的了解班级的情况,特别是对贫困生的普查和发掘有潜力的优秀学生这样的工作,为助困体系的建立和学生干部的选拔做好铺垫。在班委产生以后,为以班级为单位的工作的开展和新生各班班级文化

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平时助理们以学生的身份多与新生交流,及时向辅导员反馈情况,为新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提供指导。一方面助理们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了班级工作,视野更加广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作助理时得到的锻炼更为他们自身的班级工作积累了新的经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日益成长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已有多名助理成为各自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们

成为老师工作的好帮手,成为新同学的贴心人和知心人,不断推动着新生班级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四、实行开放式的学生干部选拔模式,建立班级工作团队

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做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生学生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新生班级建设的层次和方向,因此选拔优秀学生充实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是新生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同样也为了能最大范围的选拔优秀的学生,在新生入校之际,新生班级不采用指定临时负责人这样传统性的办法开展工作,而是采用了个人申请,分别考察的办法,确定一个大名单,组成几个团队,用无领导分组的办法组建临时班级管理集体,通过他们共同工作,由其自身的表现来自然完成其在班级中的定位。这样对学生干部的选拔由一个点到整个班级的一个面方向转变,在为更多的学生创造锻炼自己机会的同时,把选拔个别变为组建团队,走学生干部培养的群众路线,拓宽了学生自我教育发展的空间。实践证明,这种办法虽然在工作初期增加了工作量,但这种选拔方式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班级学生工作的骨干,为一年级的学生工作积蓄了力量,储备了人才,创造了条件。

五、组建班务参与会,充分调动一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校园这个崭新的环境之后,面对新的生活,具有很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也容易出现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在生活学习方面遇到挫折造成失落心理,特别是在班委、学生会、社团产生之后,许多学生没有了参与大学生活的渠道,开始进入“宿舍—教室—食堂—网吧”四点一线的生活轨道,对班级事务不热心,开始进入一个“无所事事”的怪圈,不热心集体,责任意识淡化,团队精神淡薄。为探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充分的调动大一新生的参与性,使更多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班级,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锻炼自身综合素质的新平台,在新生班级建设中引入班务参与会机制。班务参与会即在每个班内(60人左右)由每个宿舍推举一名非班委非舍长的同学,辅导员和班委推举三名同学,共计15名同学共同组成班务参与会。再由参与会、班委、舍长、辅导员共同推举参与会中的五名同学作为常委来组织参与会的工作。参与会作为班内部的“民间组织”身份出现,全部由非班委非舍长同学担任,最大限度的反映班级同学的意见和协助班级建设,成员定期轮换以保持参与会的活力和更好的反映同学意志,使更多的同学获得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以来,又从一个方面调动了班里很多同学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加快班级内部的交流和融合。通过班务参与会定期组织会议,征求同学意见,及时掌握个别同学的情况,定期选派参与会同学参与班委会反映同学意见;同时不定期的向班委辅导员反馈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同学反应突出的问题。由于班务参与会是由班级普通同学组成的,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种模式极调动了普通同学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为班级建设增添了活力,受到广大新生的欢迎。班级参与会与班委会、舍长联席会构成了班级建设的组织框架,成为班级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六、鼓励新生在班级建设中的创新精神,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在刚刚组建的一年级班级中由于学生成长背景不同,以及各地文化上的差异等因素使班级内部思想呈现多元特征,加之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陌生,往往造成班级内部缺乏集体认同感和共同的班级意识。注重班级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促进班级意识形成具有实际的意义,而学生自身在班级建设中的创新思维,是特色

班级文化形成的不竭动力。同时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发展意识,把人本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以管理类某新生班级为例,这个班级贫困生远远超过一般比例,在入学初期就呈现出学生自我封闭意识突出,许多学生不乐意交流,对班级活动被动参与,班级氛围沉闷。针对这种状况,该班级在班级建设中提出了“打开心扉,相亲相爱,自立自强”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在班级工作中突出“真情”,以真情感动人,以真情凝聚人,在生活总关心到每一个同学,组织同学搭伙吃饭,为班级同学募集过冬衣物,特别是在临近期末,贷款等没有到位,不少同学出现生活费紧张,这个班级同学在班委的组织下建立“班级爱心银行”在期末等同学们易遇到生活困难的时期,手头比较充裕的同学自发拿出一部分生活费作为基金存入“爱心银行”,银行行长及会计由生活委员和卫生委员担任。有需求的同学可按需提取,以解燃眉之急。“班级爱心银行”的设立,帮助许多同学解决了临时性困难,使班里充满了家的温暖和温馨,很好的促进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的形成。

第五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高职院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以优秀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系部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任务导向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高校教育质量是造就社会精英的有效平台,是输送数以万计合格劳动者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任务,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探索高职教育的新思路新机制新途径,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学院坚持“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科研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以内涵建设为引领,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主题,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建设为保障,以教学稳定为基础,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着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全力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奋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教育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教育质量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模式改革取得新进展,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以系部建设为载体,教师队伍建设新进展。

(一)加快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是严格选拔标准。制定选拔与管理考核专业带头人的相关制度,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和有利于专业带头人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严格培养标准。坚持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要求教师,高规格、高起点、高质量培育教师,重点选拔具有良好教学业绩的中青年“双师型”教师承担教研课题、业务进修、企业锻炼、主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工作与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各种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等。

(二)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设立骨干教师培养专项经费,用于骨干教师业务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考核奖励等。二是组建骨干教师培训班,采用“导师引领,集中研训、小组研讨、自我修炼”的培养方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三是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加强考核,对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制,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三)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人才优势资源,实行开放式教师选用模式,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参与专业课教学、聘请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顶岗实习指导、聘用能工巧匠参与操作技能指导,形成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周遍地区人才优势资源,主动推进省校际间教师资源共享,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高校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二、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师资队伍建设新突破。

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具体落实,专业建设水平是学院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专业建设水平取决于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坚持以护理等重点专业建设为主体,培育优秀师资。大量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结构,形成由教学名师领衔专业群,由“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共同领衔核心专业的新体制;形成由专业群领军人物、校企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双师”素质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1

(二)坚持以临床医学等优势专业建设为主体,培养专业带头人。做到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要求教师,高规格、高起点、高质量培育教师,重点选拔具有良好教学业绩的中青年“双师型”教师承担教研课题、业务进修、企业锻炼、主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工作与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各种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等。

(三)坚持以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为主体,培育骨干教师。定期开展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送出去(组织新教师到四川省高师培训中心参加岗前培训,选送英语专业骨干教师到财经出版社参加在职培训、选派机械类、机电类、经济管理类、建筑类骨干教师数名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对口交流)、请进来(高薪聘请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优秀专家、学者来我院授课、开设专题讲座)、传帮带(选派经验足、素质好、水平高的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等形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化工、建筑管理等新办专业为主体,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周遍地区人才优势资源,主动推进校际间教师资源共享,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三、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师资结构新改善。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之基,是教学基本建设之源,是教学质量之本,是办学水平之纲。学院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重点课程建设为支撑,特色课程建设为关键,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质量求生存。学院紧紧围绕“立足达州、面向川渝、拓展秦巴、辐射全国”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本院实际,发挥优势,强化质量,倾力打造内科学、手工制作等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龙头,集中力量,采取措施,壮大力量,扩大影响,推动学院办学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二)以重点课程建设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高职院校的生命力依赖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对人才和技术的迫切需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学院紧紧依托区域经济,以服务中国西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主要任务,培育了无机化学、化工工艺学、仪器分析等重点课程,努力培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实用技术人才,努力开发和传播实用工业技术,把学院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科建设融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方生产力水平的过程中。

(三)以骨干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能力谋发展。课程建设的核心是骨干教师的培育,特别是课程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没有高水平的课程负责人和课程教师骨干,专业建设水平就难以提高。我院充分发挥课程负责人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一是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综合性大学、国内专业培训基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进修、深造、学习,通过参观访问、培训学习、专题研讨、学术交流和学术考察等方式,提高教师水平;二是切实加强课程骨干力量培养,着重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发挥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重点培养后备力量,全面训练,从严要求,放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使其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

四、以任务导向为载体,教师团队建设新进展。

(一)以教学研究为主线,加强专业教研团队建设。教研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院把教学研究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教学质量建设的根基,自始自终抓教研,始终不渝促教研。一是抓教研组建设。在备课、修改教案、试教、评课、再改教案、再试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龙头作用、中年教师的核心作用和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使传帮带成为老教师发挥余热的阵地、中年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和青年教师成长舞台的纽带,一支激情昂扬、活力四射、奋发有为的教研团队在实践中形成。二是抓教学示范课。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交

流教育教学经验,我院定期开展了教学示范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采取示范课观摩教学与评教分析会相结合的形式,组织观摩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示范课”,促进交流,谋划发展。以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和自我评教”等“五评教”活动,有力推进了教学质量体系建设,达到了“强化教学训练,展示教学成果,提炼教学经验,增强教学实效”的效果。

(二)以教学质量为主线,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学院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以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为载体,倾力打造数量适度、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道路,创新教师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依托四川华迪集团有限公司、达州钢铁集团、达州市中心医院等知名企业,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着力优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质量和结构,形成由教学名师领衔专业群,由“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共同领衔核心专业的新体制,形成由专业群领军人物、校企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双师”素质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

(三)以校企合作为主线,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是大量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三是大力推进“三个一”工程,即每一位双师素质教师联系一个企业,解决一个课题,带好一批学生,努力构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

(四)以科学研究为主线,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以服务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为主体,以课题、专著等物质形式为载体,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依托,切实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为把达州市打造成“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必备英语文化作文下一篇:公安机关宣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