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理论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理论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同时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二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中国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局部文化。在中国广阔的区域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其中陕北民歌就是一支杰出的文化代表。本文主要分析陕北民歌的现状和其发展方向。

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理论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陕北民歌传播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陕北民歌的传播平台多样化、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呈现方式多元化,为陕北民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陕北民歌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也面临数量庞杂但缺乏精品、碎片化现象严重、缺少有影响力的传播者、互动性不足等现实困境。陕北民歌传播应树立精品意识;建立数据库、专业网站整合信息;政府与媒体应着力培育专业传播团队;创新传播形式,重视陕北民歌传播的互动性。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陕北民歌;传播

陕北民歌发源于陕北地区,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凝结而成,真实地反映了陕北的历史与现实,是陕北人的精神家园。陕北民歌的传播、发展与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和陕北特有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今天,陕北地区正在经济浪潮中迅速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迈进,陕北民歌的传播也不再以山峁上的口头传播为主要方式,新媒体环境为陕北民歌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陕北民歌的传播平台更加多样,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交互传播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充分呈现陕北民歌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条件,陕北民歌的传播与保护、存储与创作得到进一步优化。虽然新媒体使陕北民歌的传播有了质的飞越,但是与其他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的新媒体传播比起来,陕北民歌的新媒体传播仍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陕北民歌自身的传播与发展,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

一、陕北民歌在新媒体传播中的现实困境

1.陕北民歌数量庞杂但缺乏精品。面对快餐式的文化消费,陕北民歌的传播随意性大,关于陕北民歌的信息缺少质量上的保证,不能为受众带来更多文化精品。在内容上陕北民歌的创作缺乏创新,一些新型陕北民歌一味迎合市场,歌词露骨粗俗,缺少内涵,不符合现代人的文化修养与审美。这种所谓创新的创作和包装手法,“虽然客观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传承发展,但是对陕北民歌的地域性、自然性、纯粹性等艺术特征带来了破坏”[1]。目前,微信公众号中关于陕北民歌的专业公众号有11个,其中“陕北民歌”公众号最为专业,推送内容紧扣陕北民歌展开,关于陕北民歌的文章内容全面而有深度;另外一个公众号“陕北民歌大舞台”是西安陕北民歌大舞台有限公司的线上平台,是陕西首个音乐产业孵化平台,定时推送演出信息。其余9个公众号中均存在迎合受众低俗趣味、博人眼球的现象,推送内容专业性不足,数量多但精品较少,不利于陕北民歌的发展。

2.陕北民歌传播呈碎片化现象。陕北民歌在网络上、移动终端以及自媒体上的传播以片段为主,缺少完整的、系统的关于陕北民歌渊源介绍以及发展状况的梳理,无法呈现陕北民歌的全貌。视频分享平台上传播的陕北民歌10分钟以下的视频片段最多,时间短、内容不完整且形式雷同。网站上的视频大多是其他节目中出现的陕北民歌表演片段,内容浅显单一。微博、微信中的视频则主要是一些陕北民歌手表演片段的传播。新媒体上的陕北民歌的信息在不断增多,但对陕北民歌的社会价值、人文风情的展示以及陕北民歌深层内涵的挖掘远远不足。陕北民歌传播碎片化现象导致陕北民歌的魅力与审美价值降低,不利于陕北民歌艺术文化价值的彰显。

3.陕北民歌缺少有影响力的传播者。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有赖于传播者的信息传播能力。信息传播能力与传播者的相关专业知识、经验和社会地位有关,也与传播者的精力和能量有关。[2]有影响力的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会成为信息传播中的重要节点,甚至成为代言人,能够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影响力。陕北民歌在传播中缺乏有影响力的传播者。关于陕北民歌的微博、微信账号,传播者的专业性不足,缺少策划,使传播内容零散,缺乏持续性。在微信公众号中,除“陕北民歌”的制作团队较为专业外,有关陕北民歌的微信公众号一般是小型传媒公司或民间团队,无论是在公众号运营还是在陕北民歌传播方面,都不具备专业性。微博方面,陕北民歌主要靠一些陕北民歌手传播信息,他们只在专业演出之余零散分享一些信息,既没有持续性也没有系统性。陕北民歌依靠其他热点现象引起热度,虽有先例但偶然性强,无法长期保持。例如2016年胡歌与佟丽娅合唱陕北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达到395万次的播放量。2017年王春燕在《星光大道》上用陕北民歌的唱法改编《演员》,一时成为热点,陕北民歌也依靠熱点走红,但随着热点的转移,热度自然消减。这导致陕北民歌出现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娱乐有余,而内涵不足,不利于陕北民歌的长期发展。

4.陕北民歌传播缺乏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更加注重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互动性越高、参与度越强,越受新媒体用户的喜爱,直播平台的兴起就是最好的印证。目前陕北民歌传播互动性不足,陕北民歌的网站有不少,但是评论、交流互动却不多。例如延安信息港中有陕北民歌的论坛,但是论坛内发言者极少。榆林文艺网中也有陕北民歌的论坛,但参与者少,主要是论坛不注重经营,没有发起话题,宣传不到位。而陕北民歌在微博、微信上的传播以转发为主,参与度不高,缺乏互动。新兴的直播型传播方式线上线下双向互动,不仅现场效果好,更是将观众的参与度最大化,传播效果达到最佳,而陕北民歌的传播缺少这方面的尝试。

二、陕北民歌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改进策略

当下,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不仅要从自身内容上创新,也要从传播形式上创新;不仅要扎根于现实生活,也要依赖现代传播手段。新媒体的发展为陕北民歌的传播带来机遇也带来冲击,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让陕北民歌走出困境。

1.在传播中树立陕北民歌精品意识。陕北民歌数量庞杂但是精品相对欠缺,要求传播者选择陕北民歌中的精品进行传播,避免刻意迎合大众低俗趣味,博人眼球。在传播中树立精品意识,加大对优秀作品的传播。一方面,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承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要求传播者树立精品意识,传播经典陕北民歌,展现陕北民歌的历史面貌。另一方面要根据听众的反馈,对现代新兴的陕北民歌作品进行客观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加大传播力度,体现现代陕北民歌的魅力与活力,塑造陕北民歌新的精神风貌与形象。此外,树立精品意识也要求传播者对陕北民歌信息进行精心的后期编辑。传播者应将不同传播符号相结合,做到多媒体传播,增强感染力,使陕北民歌的艺术感更强,推出陕北民歌精品。

2.整合信息形成完整的陕北民歌文化体系。碎片化成为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一个普遍现象,陕北民歌传播的碎片化现象降低了陕北民歌的整体影响力。陕北民歌信息零散,以浅层内容为主,无法展现陕北民歌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降低了陕北民歌的艺术价值。这要求传播者整合资源,将陕北民歌的信息以更合理的方式集中起来,增强陕北民歌传播的深度、广度与影响力。当下迫切需要建立专业网站与数据库,将陕北民歌的历史背景、地理状况、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文化实体等各方面信息集中整合,形成陕北民歌完整的文化体系,不仅展现陕北民歌历史底蕴,也为陕北民歌注入新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受众,加大陕北民歌的传播。这方面,岳阳市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真实的采集与整理,依托高校进行数据加工,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3]。

3.培育专业的陕北民歌传播团队。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策划十分重要,专业的传播团队掌握着传播的理论与技巧,能够有效利用资源达到预期效果,陕北民歌的传播离不开专业的传播团队。政府与媒体应着力培育、吸引专业的传播团队,使陕北民歌的传播更加专业、有序、有效。另外,需要将原本的传播者带动起来,改变传统传播手段,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加强陕北民歌传播力度,在传播中挖掘陕北民歌新的生命力。近年来陕北地区媒体对陕北民歌的报道与传播数量不断上升,加大了对陕北民歌的宣传力度,然而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只靠主流媒体传播远远不足。政府应完善传播机制,鼓励自媒体对陕北民歌的传播。

4.创新传播形式,注重互动性。目前陕北民歌的传播虽然也利用了许多新媒体技术,但是互动性不足,参与度不高。新媒体传播最大的特征是交互性,传者与受众相互转化,这使得新媒体信息通过社交渠道不断增值、扩大影响。陕北民歌的新媒体传播并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因而影响力有限。需要不断创新陕北民歌的传播形式,增强互动,提升用户体验。要充分利用受众的社会关系网络,激励分享和社交传播,形成辐射传播,不断扩大陕北民歌的影响力,增强陕北民歌的文化魅力。微电影在近几年崛起,著名导演何志铭是地道的陕北人,他导演的微电影《东方红》、《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等,用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了陕北民歌的深刻蕴意,获得受众一致好评。这样成功的例子鼓励陕北民歌以更加具象化的形式出现在受众面前。2017年,一首传唱了六十多年的陕北民歌《赶牲灵》被搬上了大荧幕,影片以陜北民歌《赶牲灵》为原型,片中除了有陕北民歌的烘托,大量地加入了秧歌大阵、秧歌曲调等陕北民间艺术,全方位展示了陕北风俗习惯,观众不仅能感受到跌宕的剧情故事,更能感受到浓厚的陕北文化底蕴,使得陕北民歌在传播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新媒体环境下,直播、微视频、微电影、微型音乐剧等新的表现形式都可以大胆地用于陕北民歌的传播。

社会各界对陕北民歌的保护工作已经做了许多,但最好的保护是传播与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陕北民歌迫切需要利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革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对陕北民歌的传播,激发陕北民歌的活力,让新媒体促进陕北民歌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薇.双微语境下陕北民歌传播的创新策略[J].新闻战线,2016(8): 104.

[2] 李平,刘琳,王文进.社交网络中传播者特征对网络口碑采纳的影响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

[3] 卢志鹏.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尝试[J].音乐时空,2016(1):84.

作者:苏晓暹 滕文莉 杨程茜?

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理论论文 篇2:

陕北民歌研究的现状及其开拓方向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同时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二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中国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局部文化。在中国广阔的区域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其中陕北民歌就是一支杰出的文化代表。本文主要分析陕北民歌的现状和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陕北民歌 现状 开拓方向

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之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有效产物,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物质性”。我国的历史漫长且悠久,在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岁月里,伴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演进,产生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特定区域内流传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俗特征的歌曲,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民族语言和地方文化。陕北民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一、陕北民歌的现状研究

(一)陕北民歌简介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陕北民歌有她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二)陕北民歌的发展历程

陕北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是陕北民歌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非正式的文化成分。从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看,真正把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态来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从20实际30年代开始的。陕北民歌的研究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启动时期、发展阶段、停滞时期和丰富腾飞时期四个阶段。

1.延安启动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叶-20世纪40年末)

延安时期主要是指中国近代史上1935年红军长征中陕北吴起镇会师后到1948年中共渡江战役之前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权所在地,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陕北民歌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时期。

中共在陕北落脚之后,专门成立了鲁迅艺术音乐学院,鲁迅艺术音乐学院的高级班发起了“民歌研究会”,派出大批专业的文艺工作者系统地、全面地、大量地收集和整理当地民歌。这次民歌采集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歌采集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当下的革命斗争,但是它客观上保留了上千首价值很高的民歌以及其他民间音乐。因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战争服务,所以作品中多倾向于斗争性、教育性和宣传性,对于那些不符合主题的作品则采取忽视态度,导致收集到的作品种类不全。采集作品的多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他们多是为了从陕北民歌中寻找创作灵感而收集,他们偏重曲却忽视歌词,致使很多民歌只有曲谱没有歌词,无形中流失了陕北民歌的生命力和完整性。

2.新中国的推动期(1949年-20世纪60年代中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一切活动和工作都是全新展开,我国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变了,相应的对文艺工作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也发生变化。这时的陕北民歌多是歌唱祖国美好生活和社会主义新气象的歌曲,陕北民歌的采集也正式纳入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新中国的文艺研究会再次对陕北民歌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编排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录了欠缺的陕北民歌,这时候的陕北民歌主要是传播一些反映新社会和新生活的民歌。这个时期社会转型,人们的政治面貌和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所以大大推动了陕北民歌的发展。

3.文革时期的停滞(1966年-1976年)

文革十年,社会动荡,文学艺术处于黑暗阶段,很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被专制主义摧残和破坏,很多文艺工作者被戕害,所以陕北民歌的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陕北民歌因为社会大环境的严肃、专制、恐怖和独断而失去了发展的活力,这阶段的陕北民歌失去了创新色彩和时代的生命力,绝大多数都是在以前所采集的曲目基础上填上符合当时政治需要的内容,典型的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使得陕北民歌具有了形式化和政治化的色彩,这时期的陕北民歌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4.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目前)

文革结束后,我国在政治领域进行拨乱反正,文艺领域重新确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所以文艺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并且迎来的发展的新春天,陕北民歌也进入到了快速化、多元化的发展新时期。一方面,陕北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再一次掀起热潮,广泛地引起文艺机构和文艺工作者的关注。另一方面,扩大了对陕北民歌的研究视野,对陕北民歌的研究从单一模式进入到多元化阶段。

(三)陕北民歌的传承现状

从改革开放后看陕北民歌的发展情况,不论是演唱形式还是创作方式都没有太大的进步,甚至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陕北民歌没有及时的与时代接轨,没有相应的反映时代气息的作品出现,主要的和知名的曲目都是以前旧歌曲,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都没有时代特色,不能有效吸引群众的欣赏目光。2.陕北民歌的传承者和演唱者越来越少,而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活跃,严重冲击了陕北民歌的市场占有率,社会的多元化使得人们欣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越来越多的喜欢和热爱流行音乐,逐渐对陕北民歌失去审美热情和关注程度。

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不断进步的今天,陕北民歌因为不适应时代步伐而逐渐走入低谷,国家和政府针对现实情况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制定有关措施,但是仍然不能快速地扭转陕北民歌被动的局面。

(四)陕北民歌的问题分析

1.自然因素对陕北民歌的影响

(1)现实生态环境的影响。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之上,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土地的荒凉和贫瘠塑造了陕北人民坚强的性格,他们世世代代与这块土地为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创造出了陕北民歌,通过陕北民歌表达了陕北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和陕北百姓的坚强不屈的个性。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国家开始对西部进行开发和经济建设,陕北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陕北民歌失去了创作的土壤,所以陕北民歌开始枯竭。

(2)生产力提高对陕北民歌的冲击。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使得陕北地区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思想和精神上的快速转变,人们可以接触的娱乐方式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原有的陕北民歌不能跟上经济的发展节奏,使得人们失去了对陕北民歌的热情,甚至感觉它是多余和累赘。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严重冲击了陕北民歌。

(3)流行音乐对陕北民歌的打击。社会进步,信息化时代来临,人们的思想不断开放,流行元素日益增多,流行歌曲不断出现且更新时间短、内容丰富,语言简单、大众性强,很容易被年轻人认可和接受,从而分享了陕北民歌的观众群体。

2.人文条件对陕北民歌的影响

(1)陕北民歌的传承者数量稀少。陕北民歌是一种口语文化,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所以它需要演唱者的世代相传,但是随着人们对陕北民歌关注的减少,陕北民歌的歌唱者不断较少,随之而来的是陕北民歌的不断消亡。

(2)传承方式简单、单调。从目前掌握的现有的传承方式看,陕北民歌的传承方式仍然守旧和落后,主要方式就是继承。县级文化艺术部门和文工团是目前陕北民歌的主要承载载体和传播主体,它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继承以前的歌唱方式,老师从上一代那学习过来后,再原样不变地教给下一代。这是典型的依葫芦画瓢的教育方式,但却被认为是最合适陕北民歌流传的方式,可是却忽略了陕北民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具有时空艺术的特殊差异,那就是多变性的特点。陕北民歌需要在继承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和融合新的时代和社会元素,不是完全复制过去。

陕北民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做为传播载体。因此,凿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中,传承者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主要是陕北的民间歌手和民间艺人,他们的变化情况必然影响着陕北民歌的发展情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民歌,传承的民间艺人十分重要,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同,他们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融入艺术中,这是陕北民歌保持连续性的源头。但是目前社会的情况是,陕北民歌的民间艺人寥寥无几,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这种长期延续性的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陕北民歌传统的、单一的传承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节奏,被淘汰和忽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没有深入系统的理论,专业素质低

陕北民歌的创作者、演唱者、传播者以及爱好者几乎都是陕北群众,也就是说他们之中大部门人都是非专业人员,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学习或者艺术培训,所以他们的理论素质不高,对专业的研究能力非常有限。这些因素对于陕北民歌的发展是严重阻碍,由于陕北民歌的承载人员素质低,所以想要对陕北民歌进行研究和发展就会十分困难。

二、陕北民歌的开拓方向和保护措施

(一)收集、整理和编辑

陕北民歌流淌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它分布在陕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遍布陕北地区所有的村村寨寨,分布特别零散和广泛。这就给陕北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它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针对这种情况,想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就要展开地毯式的搜集和查找工作,需要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挨村挨户的探访和整理。在收集过程中要仔细和用心,把收集的陕北民歌资料及时的整理、分类和建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要保证质量,有选择性的整理,重点编辑那些流传广泛的、能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的优秀民歌。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陕北民歌的收集数量。

(二)加强理论建设和研究工作

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和创作一样重要,所以理论研究和创作是同步的,而不是割裂开的。创作是实践、是不断更新和进步;理论是指导和深化。所以理论研究和创作并不矛盾,相反他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作为一种地区性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陕北民歌始终处于一种土生土长、自由自在的“自我”状态之中。它的存在基础是人们的本能和需要,所以很多人需要陕北民歌,是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排遣情绪和释放心情。所以几百年来,人们都只是关注陕北民歌的实际功用性,而从来没有把它提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对于陕北民歌的共性特点和共性旋律、共性原则没有理论上的整理和研究,所以不利于陕北民歌的长远发展和流传。

(三)进行改造和创新

陕北民歌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不创新就不能配合时代步伐,不能跟上社会发展节奏,就不能适应人们当下的社会生活,就不会拥有观众和市场,陕北民歌就不能长远的发展和流传下去。鉴于传统的陕北民歌现在正处于一种困境中求发展的艰难时期,要想生存和发挥,就必须改造和创新。但是在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陕北民歌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朴实性等特点,还要深入群众生活,了解陕北民众群体的心理现状和发展需要,否则即使创作出全新的作品也不会被听众接受。在对陕北民歌进行创新时,要重点研究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充分了解和把握陕北民歌的精髓,然后收集群众的需要,进行挑选后去创作。陕北民歌的新时代发展趋势应该是保留陕北民歌精华的基础上剔除落后、愚昧和低俗的民歌成分,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四)不断开发和利用

文学艺术存在的重要作用就是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生活。国家对陕北民歌的保护和开发其发展方向主要目的是让陕北民歌这种民间艺术能够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服务。那么对陕北民歌的开发利用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做好本土化和普及化工作。在陕北地区做好陕北民歌普及工作,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和陕北民歌之间的距离太遥远了,不会唱陕北民歌已经成为当前陕北青年中的普遍现象。这样的情况下陕北民歌就失去了时代性的听众,不利于陕北民歌的开发和利用,因此要想开发和利用好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就要广泛的调动群众对陕北民歌的积极性,只有群众对陕北民歌的积极性提高,才能够谈及陕北民歌的开发和利用。

2.扩大陕北民歌的外界影响。一方面,陕北民歌除了要在本土普及,还要积极地走出地区,迈向全国。另一方面,陕北民歌除了保持自行独立的表演形式外还可以充分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利用电影、电视、舞台剧等形式表达陕北民歌的特色和魅力。

三、结语

陕北民歌是我国众多民族特色音乐的一部分,它丰富了我国的民族音乐和艺术表现形式;陕北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祖先的精神文化的延续;陕北民歌更是陕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写照和情感凝练,是陕北人民释放情感和表达情绪的有效方式。陕北民歌的现状研究和发展方向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关于陕北民歌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怀东.改革开放以来陕北民歌的创作与发展[D].延安:延安大学,2013年.

[2]徐珊珊.陕北民歌音乐特征研究[D].延安:延边大学,2013年.

[3]罗彩虹.中国民歌英译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年.

[4]张馨爻.绥德民歌歌词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年.

[5]米卓.陕北民歌传承发展之我见[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刘亦群.陕北民歌作为电影元素对于西部电影特定构成的美学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杨利.近代陕北民歌与陕北社会变迁[D].延安:延安大学,2010年.

[8]张英芳.叙事性民歌歌词艺术特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9]刘建峰.陕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探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孙斐.陕北民歌合唱作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柯婷

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理论论文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陕北民歌

2008年,陕北民歌顺利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问题在于,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陕北民歌选入目录置于高台,而是如何切实地将陕北民歌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得更好,才能让它可持续滋润陕北人民、给更多世界人民以独特的文化艺术体验和享受。笔者就此问题通过如下几个层面试做阐述。

陕北民歌简介

陕北民歌顾名思义即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民间歌曲的简称。那么什么是民歌呢?杨荫浏、缪天瑞主编的《中国音乐辞典》里是这样定义的: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也就是说它首先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群众口头代代相传、不断得到加工的歌曲,区别于一般个人创作歌曲,它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无数群众的修正,并且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风格特点。

陕北民歌按照音乐体裁可分为号子、小调、山歌三大类,号子又分为黄河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拉硪号子、绞煤号子等四小类,小调又分为一般小调、风俗小调、丝弦小调、儿歌等四小类,山歌又可分为信天游和山曲两小类,每一小类又有更细的分类。曲式上以二句体和四句体为主,调式上以徵、商、羽为主,歌词手法以比兴押韵为原则。

陕北民歌从古到今养育滋润着陕北人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它以独特的苍凉豪放唱响神州大地,打动了全中国,并且协助共产党建立新中国,陕北民歌的粉丝可谓遍布全世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智慧、才能的结晶,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是陕北人民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它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它对中国乐坛的影响是全中国民歌中的头把交椅,是陕北最具分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无论入没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它本来就是,所以保护传承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中的重要事情,而且迫在眉睫。

陕北民歌在民间的生存状况

在热浪般全球通讯、经济发展的大潮下,陕北民歌的生存现状同样很不乐观。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艺术表现形式,存活在民众的脑海之中,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在农村生活的人数直线下降,近年来农村又实行合并学校的政策,农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拥入城镇上学,家长随其做饭打工,于是在农村除了过年,一般见到的都是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幼儿。陕北民歌也经历了先民即兴创作的口头流行时期,“文革”前的鼎盛时期,目前的萧条萎缩时期。陕北民歌在民间的生存状况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形。

1.老年歌手相继离世,在世名艺人稀如晨星。

岁月无情,任何人都难敌荣枯的归宿,陕北老民歌手渐次一茬一茬亡故,曾经在当地各有名气的老艺人李有源、李思命、丁喜才、丁茂昌、冯怀清、张天恩、李治文、郝永发、郝玉成、杨步登、杨进山、胡英杰、吴春兰、马有宽、冯明山、拓开科、陆金山等相继离世,在世的当地名艺人少之又少,如柴根、马子清、王向荣、贺玉堂,胡如海、朱广亮、刘富荣、封树生、杨树强、孙志宽、加九人、杨光禄、白世雄、高光生、贺海东、常双岗、常沛锋等,撒在陕北各县就是万里有一、稀如晨星。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田野采风调查,每到一处,打问一个当地出名的民歌手十分困难,找到的大多是六七十岁颤巍巍、上气不接下气,且歌词七断八截,极少有不打绊子完整唱完三首歌的,这表明老艺人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唱歌了。

2.中年歌手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

在陕北农村,五十岁以下的艺人极其罕见,导致在正月闹秧歌时老伞头唱不动,新伞头又接不上班。众所周知,伞头不仅是领唱而且是走各种场子的教练,没有伞头就没法闹秧歌,于是很多村子已经停止了闹秧歌,年轻伞头就更没有机会学习锻炼,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我们村在佳县,记得上小学时见过村里闹秧歌,二十多年来我也每年回老家过年,可再也没有见过闹秧歌的热闹场面,这二十多年来从未见过农村有人唱陕北民歌,山上也未曾听过悠扬的信天游,一句也没有!据笔者采风调查发现,即便农村找到的五十岁以下的歌手,他所演唱曲目都是从磁带里学来,多为《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三十里铺》、《赶牲灵》、《掐蒜薹》、《兰花花》、《无事出东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等陕北民歌中的“流行歌”,顶多来个酒曲《人穷衣衫烂》就算腕了,而这样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比老艺人还要少。出现这种断层的原因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有关。

3.青年歌手城市化严重,逐渐趋向变异。

在城市活跃着一批酒厂促销歌手和在陕北风味的饭店的驻店歌手,他们的年龄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由西安到榆林、延安,以及陕北各县,甚至北京、深圳、上海等外省市,他们都是从农村来的有唱歌天赋和爱好的年轻人,以促销陕北酒为目的为消费者演唱陕北民歌和各类流行歌曲,常用曲目多为《大红果子剥皮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拉手手亲口口》、《荞麦皮皮架墙飞》、《刮野鬼》、《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满天星星一颗明》、《哪哒哒都不如咱山沟沟好》等“流行歌”,这些歌手由于在城市生活,有条件和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学习,再加上本身对民歌的自然演唱不自信,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经过学院化美声训练,于是演唱风格近于学院派的清亮圆润,音色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味道缺乏民歌的精髓:淳朴、自然和一些当地特有的润腔风格,演唱曲目流于常见,有的歌词为了一味迎合消费者而编,媚俗不堪,趋于低级趣味。这类歌手已经彻底脱离了陕北民歌农耕文化的活态生存土壤,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演唱风格均已发生了变异,属于酒吧文化和现代堂会文化,已经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

4.群艺馆、文化馆和艺术团陕北民歌手。

这类在事业单位的歌手一般都是有文凭的学院化歌手,骨子里深受音乐学院西方音乐观念影响,没有经过音乐学院训练的也在不停打听:“音乐学院里谁教陕北民歌好?”他们对民间的陕北民歌及老艺人不屑一顾,热衷于各类声乐比赛,赛前专程到西安和音乐学院、歌舞剧院的声乐老师(一般都是评委)学习,回去后再传授他们从西安学来的声乐训练方法,生意兴隆,弟子成群。有能力并且在比赛中获奖者就出一张自己的个人演唱专辑,多是改编创作歌曲,配以粗制滥造的MIDI制作伴奏,个人成就也是单位政绩,皆大欢喜。这类歌手对陕北民歌的推广传播有益,但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因为这类歌手大多打着保护陕北民歌的旗号,所以是一种具有危害的隐性破坏,破坏了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原真性。这点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王文章已经对类似的情形提出过明确的警告。

5.在外漂泊的陕北民歌手。

这类歌手一般都居住在较大的城市,比如北京、西安、上海,有较好的音乐才能,靠音乐生存,而且对家乡的陕北民歌情有独钟,在非遗保护浪潮下倍加重视的陕北民歌让他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家乡的歌是受国际欢迎的,只要努力学习就有光明。他们虽然不是陕北民歌非遗保护过程中的对象,但是对陕北民歌的弘扬传播颇有益处,而且是陕北民歌从形态上发展变异到适应国际化潮流的希望。

6.酒桌饭前的陕北民歌。

酒桌饭前所唱的陕北民歌在传统形式上一般都是酒曲,在农村的中老年人在冬天农闲时期,依然保存有传统酒曲的即兴编词互相斗唱斗酒的习俗,这种习俗已经非常罕见,在陕北的城市(包括县城)中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KTV卡拉OK。还有一帮特殊的阶层,就是热爱陕北文化的文化人,以陕北籍文人为主,他们基本是喝在哪唱在哪,所唱曲目在严格意义上讲不是酒曲,是以陕北民歌为主的各地民歌,客观上对陕北民歌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官方对陕北民歌的保护

政策和举措以及实际成果

1.组织文化馆进行实质性的采录抢救和整理研究工作。

随着举国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复苏以及2005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挂牌成立,各地政府对陕北民歌的保护挖掘都有一些实质性的举措和成果,比如榆林市文化局主编的《陕北民歌大全》(上下册,附各地老艺人珍贵录音CD两张),绥德县委县政府主编的《绥德文库》(民歌卷上中下三册),子长县文化局主编的《子长县民歌集》,延安大学民间艺术研究所主编的《陕北民歌歌词精华》(上下册)以及笔者尚未见到的成果等。也有县文化馆专门为民间艺人录过音,据绥德一文化官员讲:“我们派文化馆干部深入乡镇,用录音笔为老民间歌手每人录过几首,我们县是做得最好的。”这些实际有效成果将是一笔珍贵的资料。

2.各地举办大大小小的陕北民歌比赛。

陕西省文化厅以及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办过多次“陕北民歌大赛”;各县纷纷举办大大小小的陕北民歌比赛,并给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绥德县已经举办过五届“陕北民歌大赛”;清涧县举办过三届“伞头秧歌大赛”、三届“清涧道情大赛”等等。这些比赛在客观上刺激了人们对陕北民歌的关注以及热情,对培养后起的陕北民歌手以及普及陕北民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重金打造地方歌舞剧成风。

长期贫瘠的陕北在近二十年来各地发现大量的地下能源,黄土地一夜暴富,各地开始纷纷打造当地的品牌歌舞剧,如《走进延安》、《米脂婆姨绥德汉》、《挂红灯》、《兰花花》、《山丹丹》、《三十里铺》以及等等尚在继续构思准备打造推出的剧目。这种现象对陕北的知名度和陕北民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宗旨背离得很远。

4.举办“陕北民歌艺术节”。

榆林市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届的“陕北民歌艺术节”很受人关注,尤其第一届信心十足,加之各县的全力配合,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影响力很大。以后的“陕北民歌艺术节”如若能把陕北民歌当主打,依然会是一个很好的可持续发展平台,这个平台会带动整个陕北的民歌继承与发展,如培养、交流、展现以及成果积累。

5.陕北民歌进入中小学课堂。

2008年省政协会议中王向荣等人提案“让陕北民歌进入中小学课堂”,2009年陕北有的的地方已经开始实行,比如安塞县建华学校已经正式将陕北民歌排入课程表,代课老师叫张鹏。这种举措如若在整个陕北推行,无疑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起到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民间社团、个体对陕北民歌的挖掘保护

1.各地组织成立相关协会社团。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潮流的兴起,各地逐步成立各种相关协会社团,如陕西省陕北民歌研究会、二人台研究协会、清涧道情协会、榆林小曲研究会等等。这些协会成立的目的都在于能为本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些有益的成绩,但是基本都存在没有经费来源的问题,所以出现工作进度慢,实际成果少的局面。但是随着人们对此项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会更好。

2.各地成立民间音乐艺术团。

近年来也成立不少相关的艺术团体,比如陕北民歌研究会艺术团、安塞民间艺术团、靖边采油厂艺术团、横山民间艺术团、绥德黄土地艺术团、绥德四妹子合唱团、神木兰花花合唱团等。这些艺术团都以表演本土艺术为旗号,尤其以陕北民歌为亮点,客观上对陕北民歌的传播推广起到良好的作用。

3.陕北传统音乐论坛(http://bbs.sbctyyw.com)

陕北传统音乐论坛是2005年创办的一家公益网站,本论坛以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人士联手陕北籍文化人为核心,通过现代网络拢聚世界各地的陕北民歌爱好者,以挖掘保护、整理研究、推广发扬、相互交流为宗旨,目前注册会员近万人,先后成功举办过四届“陕北传统音乐论坛年会”,两届“陕北民歌改编创作交流会”,多次集体采风活动,在论坛积累了大量的珍贵音视频资料,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歌网站之一。这是一支虽然松散但很有活力的陕北民歌挖掘保护队伍,随着这支队伍对非遗工作认识的逐步加深,估计会有更多的成绩。

4.西安九音唱片公司。

西安九音唱片公司是一家民营的文化公司,创办于2006年,该公司以挖掘、整理、出版、发行陕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先后录制了60多位陕北民歌老艺人的珍贵录音资料,公司目前出版推出了三位老艺人的清唱专辑,分别是《三十里铺——陕北民歌歌后马子清清唱专辑》、《二道圪梁——陕北民歌活化石柴根清唱专辑》(双CD)以及《大炖羊肉离不了葱——朱广亮神木酒曲清唱专辑》。由于该公司财力较小,运作能力薄弱等原因造成了出版推出老艺人珍贵录音进程非常缓慢,但它是一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责任心的公司。

5.各家陕北酒厂。

酒厂促销演唱陕北民歌现在已经蔚然成风,最具代表的是老榆林酒厂,还有后来的隋唐玉液酒厂、红荞坊酒厂等,为了促销,酒厂培养吸引了大批年轻陕北民歌手,这批歌手是日后陕北民歌手的主力军,客观地来说,酒厂对陕北民歌的推广普及做出了很大成绩。

6.个体自觉的陕北民歌痴迷者。

有这么一批人必须得提起,这些人有思想、有文化、有音乐修养、有责任心,他们是自觉的个体陕北民歌痴迷者,他们各有战法各有成果。比如崔月德、王峰存、霍向贵、樊奋革、马政川、申飞雪、李智、艾克奇、孟海平、艾绍青、杨树强、郝振川、孙宏亮、吕政轩、叶振国、马保信、何志铭、狄马、朱占平、郝瑞峰、曹柯梦、马江等等,他们对陕北民歌的挖掘搜集、整理研究方面很有贡献、功不可没。

陕北民歌在保护过程中出现的误区

参与了整个国家“非遗”项目审定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王文章提出了这样的警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要特别警惕两种隐性破坏,即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因为常常在开发利用的名义下进行,更具有危害性。”王文章说,现在全国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进行大规模改造,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都保存在农村地区,如果建设不当,很容易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旧的村子拆掉了,承载这个村庄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也就荡然无存,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胡同就已经被破坏了不少。”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也曾就这一问题在“两会”上专门提交了议案。

让王文章担心的另一种隐性破坏就是以旅游开发为名义的保护性破坏。“原生态的歌舞,按照现代人的审美口味加以改造,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繁荣了这个项目,其实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极大伤害。”王文章说,现代人的心态趋实,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要不得的。

陕北民歌在保护过程中存在同样的问题:觉得老艺人所唱的民歌方言听不懂,就改用普通话和英文来唱;觉得清唱不悦耳就给配上midi电声做伴奏;觉得两句体、四句体有些短,就改编创作成三段体或者回旋曲;觉得原来的独唱不丰富就排成无伴奏合唱;觉得原来在舞台上很土就排些视觉效果好的表演;觉得原来的歌词有些口语化就改成书面词;甚至有的人随便编唱几句流行歌就说我又写了首陕北民歌,理由是“我是陕北人!”有的人更甚,痛心疾首的呼吁:“现在写陕北民歌的人太少了!”等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干扰了作为“非遗”的陕北民歌保护视线,给陕北民歌的保护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和破坏。

很多地方盲目追崇“文化搭台、商业唱戏”,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保护、实则危害”的短视行为,将其当成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地方知名度的招牌,只是片面地维护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而过度的商业包装甚至会人为破坏了文化的内在精神蕴涵,破坏了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各地巨资打造的现代民族乐舞就属于此范畴。

在媒体报道中也有过度改造和包装的问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民歌表层化报道:只关注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和新、奇、绝的文化样式,割裂了对其核心——遗产传承人的足够关注,忽视了对其生存区域和流传方式的展现,使影像视野中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从当地文化空间中抽离出的文化断层,只停留在零散、应景的跟风报道,对需要长期持续关注的“非遗”陕北民歌保护工作十分不利。

合理保护陕北民歌的方法和手段

1、“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舶来品,学术界对相关定义和概念还存争论,当务之急是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非遗”陕北民歌研究的科学体系,为公众和传媒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从而解决现在众多媒体报道只停留在感性化层面的问题。

2.实践表明政府的宏观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陕北民歌的地位,正确引导陕北文化的走向将会给陕北民歌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劳动保障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能解决很多艺人、歌手的生活状态,给予他们较为稳定的生存环境。

3.媒体应加大对陕北民歌的宣传、推广力度。陕北民歌的发展轨迹必须要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步伐,那么面对陕北民歌的观念也就必然要发生转变,媒体应该给陕北民歌一个展示的舞台。比如在电视上设置一个固定的栏目,专门介绍陕北民歌;也可以利用民歌大赛、汇演等形式积极推广陕北民歌。

4. 让陕北民歌进课堂,从儿童抓起。例如,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班,对有演唱天赋、热爱陕北民歌的人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以开办“陕北民歌”培训中心,培养专门管理以及演唱人才,在不断的积淀中完善与壮大。

5.建立“陕北民歌”保护基金组织,为保护事业供血输氧。传承民族音乐、保护陕北民歌的任务决非某一个人的事业,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社会各界应广泛参与,积极响应。听众是陕北民歌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鼓励社会各界都关注陕北民歌,参与到陕北民歌保护的事业当中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民间资源是不可小视的力量,从民间而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陕北民歌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媒体为陕北民歌搭建起展示平台的基础上,应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陕北民歌的生存状态。

6.组织人员深入挖掘、抢救。应有规模、有规律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采风,进行挖掘、抢救已濒临后继无人的陕北民歌,用现代科技手段录制保存直观的音视频资料,既可以供后人欣赏,也给后人留下再度创新和改编的火种。

7.为民间艺术家和“非遗”保护专家学者们整理出来的“非遗”文本或著作的出版提供实质的支持与方便。

小结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量由政府、传承人或民间公益团体、商业资金三方面组成,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保护的现状却令人无奈,因为整个社会(政府和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 所以法规措施、智能资源、抢救保护资金等都缺乏保障;另一方面传承渠道不畅,传播覆盖面窄,使得本来就缺乏自觉性的原生陕北民歌传承根本无力面对经济潮流和现代生存环境的冲击。

针对以上传统保护的无奈,笔者认为:要不断扩大宣传保护力度,强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价值的前提下,广泛依靠大众传媒的力量,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民歌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调动各方力量自觉形成全社会的保护氛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民歌保护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利举措可为,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热心的志士仁人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与实践努力。■

作者:薛九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烟草工艺控制标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