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以生为本

2022-07-14

第一篇:高效课堂以生为本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2010新市一中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科研工作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2010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紧紧围绕刘局长在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会上提出的“三个还”(即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效益还给学生),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立足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创新教研思路,努力实现了生本高效课堂研究的主题化、常态化、有效化、科学化、反思化、论坛化,使生本教育之花在我校绽放。2010年4月,我校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奋斗一年,再谱新篇

2010,我校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在教育科学研究之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推出8节“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欧娅的《走向自主人生》、刘陆军的《综合性学习——竹文化》作为县级示范课“送教下乡。在2010年11月全县青年教师竞讲中,我校5位参赛教师均获一等奖(即刘陆军、程带风、欧娅、邓玉丽、杨章勇)。

2、全校教师共上“生本高效课堂”实践课100余节,其中达标课90节,达标率90%。

3、全校教师撰写“生本高效课堂”论文、导学案、课件共180余篇。获奖92个,其中有3篇获国家级二等奖,11篇在国家级刊物《素质教育论坛》上发表,19篇获省级奖,3篇获市级奖, 56篇获县级奖。

4、县级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结题,国家级校本特色课题《城区初中寄宿制管理策略研究》在我校由专家论证开题,参加特色课题说课竞讲11人,撰写子课题论文12篇。

5、外派武汉、厦门、杜郎口、荆门等地学习15人次,落实了本教科研经费和14名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待遇近2万元。

6、精心组织学科竞赛,其中作文竞赛获省级特等奖1个,省市级奖100余个。

7、中考再铸辉煌:“四率”居全县第一,在300余人参考的情况下,有75人过京山一中正取线,500分以上的学生突破100人,其中15人进入全县前一百名,20人超过龙泉中学录取线,重点高中上线数居全县第三。

二、立足课堂 ,狠抓“七动 ”

1

提高质量,主渠道在课堂。中国教育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从模式入手,改革课堂教学,可课实现课堂高效。我们的做法是:

1、宣传发动: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简报”第一期下发后,校长办公会把“课改”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正副主任、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领导专班,迅速制定了实施方案,作出了具体安排,开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形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

2、培训促动:3月份教科室召开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专题培训会。学习了实施方案、生本教育基本理论、高效课堂22条、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全国新课改典范学校的课堂模式以及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导学案的编写方法。然后各教研组因地制宜组织学科教师进行了3次学习培训,1次理论学习测试,下发了39页4万余字的培训资料。分级培训促动了教师的课改意识,使教师认清了课改形势和问题(高耗低效),明晰了生本课堂的概念,明确了生本课堂的目标(实现高效)。

3、示范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4月份,七个教研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共上了7节生本高效课堂研讨课:

徐文超的语文课《旅鼠之谜》教学合一,举三反一; 高卫祥的物理课《测量小灯炮的电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陈雯的美术课《商品包装的色彩配》让学生体验到了实践的乐趣和成功展示的愉悦;孙春花的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学案准备充分,师生互动,点拨巧妙; 刘达银的生物课《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运用多媒体教学,画面直观,解决了用语言难以解决的问题;欧娅的思品课《走向自主人生》 师生互动带动了生生互动和组间互动 ,课堂活动丰富,小品表演、歌曲连唱等渗透情感教育,体现了思品课理念:尊重、关爱、责任;杨凌艳的英语课教、学、做合一,学生有展示平台,最后的“自我介绍”掀起了课堂高潮。各组上课教师立足学生情况,顺学而导,对生本高效课堂进行了精彩的演绎,较好地展示了生本高效课堂的亮点和本质意义,探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平台,使他们对“什么是生本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内在联系?怎样评价?”等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月份由教科室牵头,在全校范围内推出了3节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5月10日,全校教师听取了学科带头人欧娅老师的思想品德《走向自立人生》。这节示范课以“导学案”为载体,采观摩用“预习——展示——反馈”的模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体现了“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给全校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直观的“生本高效课堂”培训课,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

2

5月20日,全校文科教师30余人观摩语文骨干教师刘陆军的示范课《综合性学习——竹文化》。针对课堂上师生互动、拓展学生思维等方面的情况,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讨论。教研员郭志勇作了点评和总结。他说,这节生本展示课有三大亮点:一是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达96人次,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理念;二是教师主导作用到位,课堂上多次发生磕磕碰碰,但刘老师处理独到,使这些意外带来阵阵欢笑,恰恰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生态性和刘老师的引导艺术;三是课堂开放,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些生本课堂的元素激活了学生思维,释放了学生潜能,学生无论成绩好的还是差的,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实现的课堂高效。

5月26日,新市一中全体理科教师听取了县骨干教师孙春花老师的数学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等腰梯形的性质》。孙春花老师的这节数学展示课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做合一”的生本理念为指导,以导学案为驱动器,组织学生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做到了课前有准备、课中有亮点、课后有反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课堂亮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实现了“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注意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三是在生本活动的展示上,大胆创新,注重实效。创设了生本教学情境,建立了互质性学习小组,小组有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与“互动”,开放了活动空间,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精心设计反馈检测,强化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生本课堂的高效。

为了上好示范课,我们请教研室教研员郭志勇、胡克平分别进行了指点,提高了示范课的质量。

4、校际互动:为了推进英语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5月28日,我校邀特实验中学英语组到该校进行了英语联动式校际教研。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两校英语教师共40余人。实验中学校长何恩和新市镇督学易治荣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在活动中,首先由实验中学优秀教师魏爱芳老师、张书美老师开出了二节观摩课。然后,实验中学主任龙章国和新市一中英语教研组长杨凌艳从英语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亮点、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这两位老师一位活泼大方,一位沉稳内秀,这两堂课既“实”又“活”,既展现了生本课堂的自主与生动,又体现了应试课堂的实战与高效。最后,两校领导就各校的英语教学经验和教改发展方向进行了互动式的、坦诚中肯的交流。为期半天的互

3

动交流使两校教师既增添了同行友情,又激活了教研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交流的收获贯彻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切实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益。

5、竞赛推动:6月上中旬,“生本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全面展开,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主负责组织各组的听课、评课、评分、定等工作,截止6月18日圆满完成了达标竞赛评比活动,提升了全体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其中表现优秀有:刘陆军、孙春花、欧娅、黄远秀、胡道林、杨凌艳、高卫祥等,做得最好的教研组是:语文组、英语组。10月8日,第二轮生本高效课堂全员竞讲拉开序幕,历时15天,评出5节优质课,参加了全县青年教师竞讲,取得了5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11月开展了“高效课堂”“三优”成果的撰写和评选工作,选送优秀征文50余篇,较好的完成了教研常规“四个一”(一节课、一篇论文、一篇导学案、一个课件)的任务。

6、考评驱动:认真考评,根据生本高效课堂的评价细则,教师相互量化评分;认真考勤,校长带头听课,进行考勤公布;及时总结兑现,按照方案措施对各组2/3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参加这项活动的教师在目标考核“教改教研”指标中不予记分,这一举措有效调动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7、课题能动:我校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创”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城区初中寄宿制管理策略研究》这一特色课题。4月30日,国家级重点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开题会在我校研究,本课题由专家进行了开题论证,之后,我们汲取专家的意见,成立专班,分步有序的进行研究,共完成研究成果22个,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寄宿学生的精神家园、活动乐园、文化学园,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带头作用和校本课题研究的能动作用,为学校决策提供了服务。

三、以生为本 ,追求高效。

回首学校以“生本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我们有以下体会:

1、明晰了“生本课堂”的基本概念: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命为本的课堂。

2、形成了“生本课堂”的基本观念:即“课堂导演”的教师观,“课堂主角”的学生观,“教皈依学”的教学观,“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的快乐高效”的评价观。

3、生成了本校高效课堂模式:根据一般模式:“预习—展示—反馈”,生成本校模式:“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全班展示—检测反馈”。

4

“小组探究”环节中的重要元素是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小组合作是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是在小组长带领下分工明确的合作,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4—6人为佳、选得力的组长,起响亮的名字。

“全班展示”中的重要元素是“互动”,即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

4、如何从“生本”的视角来打造高效课堂?坚持以生为本,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根据这一理念,我们的做法是以“导学案”为抓手,把握四个问题:第一,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解决目标问题)。注意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服务前者即“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必须抓好知识落实与技能训练;第二,你打算用多少时间让学生获得?(解决效率问题)。“15+30模式”要求我们把时间、能力、健康还给学生。第三,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解决方法问题)即一个字“议”。学生可以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学生不会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还不会的,教师才讲解。第四,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你的要求?(解决达标问题)。生本高效课堂教学一定要有达标检测,否则不能实现课堂高效。

5、认真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生本高效课堂”研究的必然产物,先导(导学案)后学(自主合作探究)、先学(学生自主学习)后教(结合学案课堂导)、以学定教(课堂集中时间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是导学案操作的基本出发点。其中问题设计是导学案的核心,决定了生本课堂是否“高效”。

四、

生本教育, 任重道远

本的课改学习与实践,虽受益匪浅,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困惑:

1、少数教师对“课改”的思想认识不够,学习实践研究因中考压力、年龄偏大而忙于应付;

2、集体电子备课工作量大、硬件及技术方面的条件有待改善;

3、生本课堂与师本课堂的互补性、生本课堂与高效课堂的有机联系等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4、教研组需加强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高举“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旗帜,进一步开展“生本高效课堂”的应用性研究,自我加压,崇尚实干,埋头苦干,善于巧干、凝心聚力,激情奉献,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为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让生本教育开花结果!

京山县新市一中教科室

2011-1-7

第二篇:以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呈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以生为本”。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索,从学习小组构建,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氛围营造及评价激励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思考,对构建和谐教育生态,打造高效课堂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生本 和谐 高效 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颁发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幸福,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和谐高效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天性和学习的潜能,使他们积极、快乐、高质、高效地学习。

一、以生为本,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组织形式,它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做到:1.班主任按照学生的性别、入学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建学习小组。2.选一名得力的组长。首先学习小组组长学习成绩应该良好以上;二是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三是有较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3.指导小组成员分工。每位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当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实现组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

二、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的重难点,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机会,在“扶持”和“放手”上多钻研,多探索。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该苦钻教学大纲,认真钻透课本,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教学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以生为本,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倡导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就是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其次,新课内容的训练还是以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为主体,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训练,在小组成员内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明确的分工找到小组成员内不能解决的新问题,然后请教老师点拨,得到启发,然后再深入研讨,直到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识记和掌握新内容。

四、以生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评价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善于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表扬,千万不要吝啬“OK”“Good”等表扬话语,让他们在一次次表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就”慢慢走向最终的“成就”。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提问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总之,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构建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营造和谐教育生态。

第三篇:如何打造以生为本的美术高效课堂

——《留住秋天》阶段思考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课堂设计灵光闪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暴露了美术课中一些不足和短板。现按照讲课的顺序进行梳理:

第一轮讲课的是李树臣老师打头阵,李老师语言幽默诙谐,他的课堂上总会传来阵阵笑声。课堂伊始,李老师播放了数幅校园秋景的图片,这些图片的景物学生非常熟悉马上就能产生共鸣,师生探讨如何留住秋天的美景,引出树叶粘贴画,教师演示后请学生自主作业。李老师的优点在他的善画,在黑板上刷刷两下就能画出好多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学生立刻就思路大开。张天强老师随后执鞭,他将文学作品融入美术课堂,请学生来画秋天,张老师潇洒的课堂演示赢得了学生的阵阵赞叹。我第三个出场,用“秋娃娃写信”的故事情节,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用树叶粘贴画的形式给“秋娃娃”写回信,在明确制作步骤以后让学生猜想哪一步最难做,再请学生带着问题看教师演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可以有重点地讲解,避免无效的重复讲解,有效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崔炜老师随后,她请学生学以致用,将树叶粘贴画扩展到植物粘贴画,所有能入画的植物都可以运用,学生将平时用来打扫卫生的笤帚苗都粘到画上了,可谓就地取材,美的元素随处可见。刘辉辉老师给各类树叶贴画分类展示,让学生制作思路更清晰,培养学生掌控画面的能力。郭培和薄艳玲两位年轻教师参加了第二轮的讲课活动。虽然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但两位老师的课非常出色,她们能够轻车熟路的驾驭课堂,灵活多变的处理课堂生成的问题。在《留住秋天》的课堂上,她们的共同点是注重情境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紧扣教学目标,贯彻“生本高效”教学理念。不同点在于郭培老师抓住树叶的趣味性,而薄艳玲老师以故事导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课堂效果丝毫不逊色于老教师,真是“长江一浪推前浪”。但每堂课也都存在问题,共性的问题是三十五分钟都不够用,学生作业都比较草率,这是美术课堂的短板。

从个体的课堂上看,每个人都注重情境创设,这一点值得肯定。每个人都有教学演示,这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当教师演示出具体形象之后,全班跟风似的全都照葫芦画瓢。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美术课堂上,如果教师不演示,学生就不会做,一旦有范画或者范作,学生好比找到了救命稻草,作业都向老师看齐。具体分析一下,发现这跟学生的记忆有关系,课件上的范画再好转眼就过去了,而教师从演示开始到结束至少需要

三、四分钟,学生了解的也比较仔细,记得最清楚。加上向师性心理的缘故,往往造成学生作品单一性。为了避免这个现象,教师要在学生作业之前教会他们独立构思。可以采用两轮作业形式。以《留住秋天》一课的树叶粘贴为例,第一轮作业先让学生玩叶子,想象形象,并拼摆出来,但是要找出自己作业中不能解决的难题。第二轮作业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拼摆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难点,学生质疑后教师再解惑,教师只在技法上给予支持,少讲精讲,给学生留下大量的课堂时间制作精品作业,而不是在老师的催促下草草了事。如此说来,磨课的火候就还不够,大家要把课上出“生本”、“高效”,就不能光看环节是否面面俱到,主要的关怀要放在学生掌握效率和应用能力上。

郭思乐说:我们会用一种方式,来把本来学习者可以自己“吃”下去的东西由我们自己转手交送,而这就要有一套转手的“话语体系”,它是可教可考的。据我理解,这里所指的“话语体系”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智慧,通过我们的转手相送,学生能“胃口大开”,还是“难以下咽”就看教师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世界。美术课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美术课怎样上才能更高效?我们在不断的思考,也在不断的实践。想必会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能够找到答案。

第四篇: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蒋波)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蒋波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应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平台。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

一、和谐课堂的内涵

所谓“和谐”,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根据这一解释,我们可以给“和谐课堂”下一定义,即“和谐课堂是指教学中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的课堂”。 和谐语文课堂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际出发,调控课堂中诸教学要素的关系,使教学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课堂。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实质就是使教学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意味着学生敞开心灵、激荡智慧、畅所欲言,老师作为“平等的首席”,转换角色,使教学水乳交融。包括师生关系的融洽、学习氛围的民主、学习方式的自由、教学方法的创新灵活以及师生个性的积极展现。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应重新审视,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策略,让学生乐学、会学、渴望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二、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和谐课堂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和谐。 首先,教学设计要以“学情”为主。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这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个性喜好等,然后再斟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目标的落实等。在设计《谈生命》一文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理解此文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课前找来了汪国真和赵丽宏的两篇同题诗文——《生命》,目的是为学生理解课文作一个“铺垫”。这是基于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的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可口的“美味佳肴”。

其次,教学设计要“留白”。教学设计“留白”是指教师不要把每一节课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而是要给每一节课留一点“多余的”时间。教学设计只是课堂教学的预设,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此时,教师需要一定的思维时间,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引导,让课堂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教学设计要渗透跨学科知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语文教学要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因文制宜,渗透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其合作学习的品质。如设计《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在教学中渗透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制度、历史背景和法国的一些风俗习惯,目的是为学生全方位解读人物提供帮助。

第四,教学设计要有多套方案。

课堂教学是呈动态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多套教学方案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胸有成竹,调控自如。设计多套教学方案时,教师重点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回答。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因而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有预见性。二是教学方法。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教法时必须以学生为本,设计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难点有时因人而异。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就可能抓不住学生眼里的难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上,遵循灵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研究学生的“真实情况”,因生设计,这些都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课堂条件——让学生乐学、会学、渴望学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知识的更替非常之快。我们教学内容的变化速度有时远远跟不上知识更新及社会发展的速度。要摆脱这种困境,除了培养学 1

生独立获取知识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即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现代化、趣味化。课堂内容的丰富化是全面;课堂内容的现代化是实用;课堂内容的趣味化是兴趣。

课堂内容确定了,还要注意教学形式学生是否感兴趣。教学形式是课堂的骨髓,是线索。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和谐课堂的构建。课前,教学形式应该依生而定,依学而教,不是教师的主观能动,而是依学情定教情,依教情落形式。教学的形式很多有谈话、参观、表演、实验等。单就一节课而言,有时是多种形式的综合,但如何进行设计还需依内容,依学生爱好而定。比如,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画一画赵州桥,画一画自己理想的桥,然后说一说,议一议。这里面就用了讨论、交流、演示、绘图等形式。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形式学生一定会喜欢,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会很全面,从而促进课堂的和谐。

三、构建和谐课堂的要求——师生平等、师生对话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师生达到和谐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而且也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因此,打造和谐课堂,就要打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关键在于要树立起教育民主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然后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和谐课堂”中,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会无限信任你”。的确,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启发者、倾听者……首先就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做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的人,课堂才能有效的产生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思想与思想等方面的融洽交流,才能有效发展学生。和谐课堂教师要记住:鸟儿高飞,需要广阔高远的天空;学生展现自我则需要自由宽松的和谐课堂。为了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预设的教学,应该转为关注生成的教学,为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环境,往往过多的预设就会使生动的教学陷入了僵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不自觉的抑制着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发展;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创造,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四、构建和谐课堂的手段——让学生倡导体验和参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要把经过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要引导他制作建筑材料和他共同建筑并教他建筑之术。”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问,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又能引发学生大胆说话的欲望,体现了自主精神,这种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构建和谐课堂的技巧——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回答很精彩!”“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你的感受很独特,老师为你高兴!”“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在用心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鼓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在鼓励赞赏的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

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如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后,有的老师总喜欢这样评价:“读得不错,很好!”那么到底好在哪儿呢?学生就不清楚了。如果我们这样评价:“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样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还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由此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和谐, 如春花灿烂, 沁人心脾; 和谐, 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 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 和谐的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让爱充斥其中。 如果我们的课堂师生心灵融通,那么,学生妙语连珠、 兴致高涨; 教师怦然心动、 神采飞扬。 学生的想象放飞了, 学生的灵性唤醒了,课堂洋溢着创新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品味学习的美,体验学习的魅力 ,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充满和谐的课堂。

第五篇:以生为本,提高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培智教育中的教学对象是身心有残障的学生,他们因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较大障碍,他们受缺陷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给教学及评价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在新课程、高效课堂的教育背景下,在培智教学中开展“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促进智障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未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培智;课堂;生活技能

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将生活实践融入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文中学,在生活中练,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以重庆市培智学校教科书生活与语文第二册《纽扣拉链》为例,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分层教学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差异,明确合理地提出教学目标是教学效果得以保证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班级学生不同智障程度,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就我们班的学生来说,个体差异特别大,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做到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在认读方面,程度好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准确熟练地认读字词,朗读句子,而对程度差一点的学生只要求他们看着实物或者图片说出名称即可;在语言表达方面,程度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自由表达,仿说句子,而程度差的学生则多采用激励手段,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启发开口说话。又如,书写方面,程度好的要求能独立准确地书写生字,而程度差的只要求描红或书空,总之,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尽量兼顾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浅入深,步步深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关注每个智障生的学习状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二、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方法

1.运用直观手段,引导有效学习

智力落后儿童的兴趣范围较单

一、狭窄,大多以物质兴趣为主,对形象、生动的材料感兴趣,而对抽象的文字材料不感兴趣。针对这些特点,我注重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比如在认识纽扣、拉链时,课前我收集了不同大小、形状、色彩的纽扣和拉链,并在课堂中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动手触摸等,让学生直观感知纽扣、拉链的颜色、大小及形状,再通过找找自己或同学身上的纽扣、拉链,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词语的印象;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如识记“扣”字的时候,课件演示“扌”和“口”由分到合,“扌”是新认识的偏旁,“口”是学生熟悉的字,两部分一合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既激发了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2.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在智障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而且他们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贴近生活或容易掌握的,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则消极被动甚至拒绝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在多重感官刺激中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教学中我以“看”“想”“说”为教学主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游戏:“变变变”“猜猜盒子里是什么”,律动:“小手拍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使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有所获。

3.创设具体语境,培养表达能力

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训练,更能激发学生主动说的欲望。在指导学生说句子这个环节,我通过出示几幅学生平时的生活图片,让学生用“我学 ”的完整句式来表达,学生看着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话题一下子就来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也参与了进来。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句子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三、着眼学生的现实需要,提高生活技能

智障学生生活技能差,“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学校及教师更多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问题,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本课内容是“纽扣、拉链”,而扣纽扣、拉拉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为此,在教学句子时,我在引导学生说句子的同时穿插了对学生生活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做扣纽扣、拉拉链的动作,并练习用“我在干什么”或“××在干什么”句式说话。在学生基本上学会了扣纽扣、拉拉链的动作后,我还组织开展了扣纽扣和拉拉链比赛,对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颁发了奖状。课堂上,孩子们充满学习热情,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

综上所述,培智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学交替实习心得下一篇:感谢有压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