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信息技术任务设计的几点思考

2022-09-14

现在全国的高中都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开设,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普及教育。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广, 在中小学学习阶段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知识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任务驱动”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思想, 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从提出某一“任务”着手, 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一步一步使学生完成“任务”, 以达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较, 有着鲜明的特点, 即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 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 其中任务驱动式是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广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拟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任务设计”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以资抛砖引玉。

1 定位教师角色

信息技术教师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不等同于计算机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课程比较,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涉及众多的基础和边缘学科知识, 同时也具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 应打破只讲计算机知识的“学科本位”思想, 克服单纯学习软件的观点, 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使信息技术成为其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 应克服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知识技术的“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信息技术教师应确立“教即学, 学即教”的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及“竞争”者。

2明确任务设计的目标

2.1 突出知识点, “任务”宜小不宜大

“任务驱动”法就是让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知识点, 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灵活细分教学知识点。第一, 设计的“任务”应突出知识点, 一个“任务”以一个或二个知识点为宜, 不要超过三个知识点, 做到有的放矢;第二, 所设计的“任务”宜小不宜大, 最好能在一堂课内顺利完成“任务”的要求;第三, 前后“任务”之间可以有一定的联系, 但不要强求, 否则会加大学生学习难度, 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第四, 设计“任务”时可以考虑整合其它学科知识或生活实际事例,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2.2 加强整合其它学科知识

目前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知识整合的主流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就是以其它学科知识作为载体, 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教学中去。它突出把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 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这样可在学习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3 便于课堂引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贴切、新颖、富有启发性的引入, 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诱发其想象力、激发求知欲, 甚至使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及步骤、归纳总结”的顺序展开教学内容。因此, 常用的引入方法有任务简介法、演示导入法、实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 尽量趣味性、成就性并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设计“任务”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组织知识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创造性的加工处理, 精心设计问题, 激起思维浪花, 使学生感到有新鲜感, 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实际, 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 使学生时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 所设计的“任务”要充分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事例, 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因此, 设计教学“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任务”的趣味性、学生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并尽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3.2 完成“任务”的方法鼓励多样化

我们通常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及步骤、归纳总结”的顺序展开信息技术的教学。但是, 完成“任务”的方法及步骤并不是唯一的, 教师通常介绍常用的方法, 并且, 有的学生现在接触的知识面比较广, 计算机知识也比较好。所以, 我们应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观念和意识, 创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4“任务”要适于教学

4.1“任务”应符合学生特点

进行“任务”设计时必须注意学生特点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其文化知识基础、认识能力、年龄和兴趣特点,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实际学习生活贴近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 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同时, 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特点, 运用其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及声音、文字的能力, 创设符合“任务”要求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实践, 激发学生思维,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2“任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非常强,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 看老师演示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必须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 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学校的教学环境应该是一人一机, 学生边学边操作。教育部2000年11月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讨论稿) 》中指出, 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4.3“任务”应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应以适当的比例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 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由多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完成, 协作学习一般以小组讨论、协商等方式学习,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协作能力。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5“任务”应便于评价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说到:“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鼓励学生创新, 主要采取考察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方式。通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评价大致分为知识型评价和技能型评价。对知识型内容可以从了解、理解、迁移应用三个目标层次进行评价;对技能型内容可以采取模仿、独立操作、熟练操作三个目标层次进行评价。切记不能让学生机械记忆, 把信息技术课拖回到“应试教育”老路上去。

在教学中, 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并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典型、新颖的“任务”, 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 体现“以任务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 《信息技术》课程定能成为中小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浅析下一篇:对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和利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