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2022-04-2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根据对城区文化艺术人才现状的分析,当前加强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加强组织领导、文化体制改革、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入手。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篇1:

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艺术人才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本文围绕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育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和强化激励机制的建议,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构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环境,促进艺术院校教育发展。

关键词:艺术院校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培养机制

在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仅201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3940亿元,较2013年增长12.1%。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对艺术人才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是艺术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增强艺术人才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培养机制的构建,依赖于艺术院校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协调,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环境、制度,从而推动艺术人才的培养科学化、高效化、长效化。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是人才教育理念不断优化的过程,是艺术院校教育资源配置完善的过程,也是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激发和实践的过程。因此,艺术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艺术院校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新时期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然而,与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相比,艺术类院校缺乏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未能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导致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是艺术院校教育理念未能及时更新和发展。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战略的实施,艺术院校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要求艺术院校摒弃原有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创业的新型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确保大部分学生达到基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可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艺术院校应加强学生创业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挖掘学生创新潜力,优化艺术人才培养环境,提升艺术院校教育质量。

(二)促进艺术课程融合,优化课程体系

文化艺术的内涵是相通的,不同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启发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僵化的艺术课程设置对艺术人才有制约作用,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艺术院校应对艺术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强化艺术课程融合。在实践中,艺术院校应在艺术教育初期加強学生文化基础和艺术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养,使其积累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涉及更为广泛的艺术文化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期,艺术院校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从非本专业艺术课程中汲取灵感,打破课程体系界限,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在艺术教育后期,艺术院校应强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项目,并逐步形成创新成果,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科研创作成果的形式展示和评价,以实践检验教学成果。此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院校应借助互联网获取国内外艺术文化研究成果,并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促进学生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消化,以此丰富和完善艺术院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为学生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基础。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封闭的艺术人才培养环境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有消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发展,对艺术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艺术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互动式、参与式、探索式、开放式等形式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学两方面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关系中研讨专业知识,弱化教师的权威,增强学生研究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艺术院校应与企业、机构等社会组织加强合作,依托企业、机构等组织管理和技术优势,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艺术院校可实施学分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评价标准,依据学生参与学校演出、专业比赛、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等项目情况,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向创新能力的转化。

(四)优化教育评价机制

在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艺术院校应优化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等方面的评价,细化评价指标,完善评价标准,提高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艺术院校应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基础上,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艺术专业表达能力,构建符合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评价机制,适当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价比重,鼓励和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突出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营造良性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环境。

二、完善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离不开艺术院校师资力量的保障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艺术院校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校园文化建设。

(一)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艺术专业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激发和引导作用,因此,艺术院校应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导教师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通过评选创新型教师、优化教师考核机制等措施,增强教师创新激情,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同时,为了提高教师队伍创新能力,艺术院校应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知识交流、培训渠道,邀请著名的艺术专家、团体到院校开展讲座、表演,拓展教师、学生的眼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投入是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学实践得以落实的保障。艺术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向艺术专业实习、实训和实践环境建设倾斜,建设面向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定期发布科研成果,加强对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成果、实践成果的奖励,充分调动师生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使之成为艺术院校的特色文化,不断增强艺术院校品牌影响力。

(三)营造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院校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文化特征。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和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校园文化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艺术院校应从地域文化和办学特色出发,以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等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示教师科研成果和学生的实践成果,使更多的人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提高艺术院校服务能力,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三、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艺术院校应当把握发展机遇,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加快教育机制改革,不断优化、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营造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构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环境,促进艺术院校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菁菁.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创新实践[J].艺术研究,2015,(01):157-159.

[2]郭春方,郑艺,高新.发挥综合特色和优势 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42-44.

[3]胡伟.文化传承创新视阈下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03):96-98.

[4]凌靖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广东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作者:宋建华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篇2:

加强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之我见

【摘要】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根据对城区文化艺术人才现状的分析,当前加强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加强组织领导、文化体制改革、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城区文化艺术人才 建设

党的“十七大”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宏伟大业人才为本。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探索当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它将有力推进新时期城区文化建设。

一、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以“素养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为目标,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引进和培养人才已成为文化单位发展的迫切需要。文化单位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引进人才和人才培训有机结合的多种方式和途径:“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文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实践能力、业务水平;“改善结构”——组织面试、体检、综合测试等,开展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有文艺特长的青年人才的招录;“柔性引智”——采取项目签约等方式与外单位人才合作完成重点作品的编导、排练、演出等,通过外请专家、教授为中青年文艺骨干讲课,积极输送专业人员参加高级别培训,提高和更新现有人员的知识水平。这些办法切合文化单位实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加强。

但面对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城区文艺专业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文艺创作人才等缺乏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部分专业门类长期缺岗。以笔者所在的瑶海区为例,在文化艺术专业人才较为集中的单位如区文化馆,在编人员也只有9人,专业门类有美术、戏曲、装裱、声乐,而作品创作、舞蹈编导等门类空缺。乡镇街道文化站共有15人,均非专业出身,且其中有13人身兼数职。区图书馆机构未立,无编制,区级图书专业人才空白。工业园区文化站机构未立。全区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共有60人,与辖区40万人口相比,人才总量显然不足。而且专业配置不足、专业门类长期缺岗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业务不断扩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

二是人才队伍中专业门类领军人物拔尖人才稀缺。近年来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经济”“朝阳产业”。而根据瑶海区文化艺术人才调查资料统计,无论是与文化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专业门类人才(特别是作品创作、编导、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人才),还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产业又懂法律的创新性、复合型文化经营人才中,领军人物拔尖人才极为稀缺。这种情况在我市的其它城区同样存在。人才的稀缺使艺术生产完成精品力作人才不济,制约了文化事业的高品质发展,影响文化事业目标进程;而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直接影响是文化经营形成高档次规模化的不多,大的新型文化项目立项研究开发利用不足。

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存在相当比重老年化,知识结构相对老化。从年龄结构看,60名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员中,50岁以上占35%,35-49岁占40%,以上两项合计占75%,而30岁以下约只占25%。同时文化艺术人才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学习,知识更新落后于时代需求,加之缺乏专业院校新毕业的年轻人才加入,使文化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相对老化。

二、城区文化艺术人才短缺原因分析

一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偏差,对文化工作发展重视不够。许多人包括部分领导以为文化都是消费,赚不了钱,只知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却不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唱得更精彩。如近年来韩国投巨资建立民族文化数据库,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本国特色文艺作品打入国际市场,以致中国荧屏“韩流”滚滚,韩国人从中不知赚去了多少外快。

二是体制关系长期制约着人才培养发展。受编制控制,需招收引进的人才进不来。

三是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每年财政预算文化专项经费寥寥无几,文化事业单位或自收自支,或不能全额拨款,对人才的培养缺乏稳定的财力支持和保障,各类专业人员得不到去专业艺术院校进修深造的机会,专业水平能力得不到系统规范性提高。对需要投入的文化项目、需要扶持的文化艺术人才等缺乏资金支持。如我区从事微雕艺术创作的傅立耕老人,其独有的珍珠微雕作品艺术精湛,堪称精美。但目前因为受居住生活条件的限制,艺术创作无法开展。

四是“文化圈子”内部“近亲繁殖”。相对封闭和过于稳定的“文化圈子”,免不了要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思想认识中的功能固化和思维惯性束缚着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是对人才进门把关不严。进来的人员占有一定的人情因素,人员素质、人才队伍结构配备难以达到要求。

三、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从区域实际出发,探讨文化艺术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创城区文化繁荣的崭新局面。当前,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通过选拔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引进一批城区文化建设急需人才,培养储备一批中青年后备人才,使城区文化艺术人才总量不断扩大,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老中青搭配合理、艺术门类齐全、战斗力强、面向全社会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着眼于人。各级领导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营造文化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区发展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要将文化人才工作纳入基层领导班子目标考核责任制,同时加大对文化单位的资金投入,保障文化人才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在全区形成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确立人才资源在文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改革用人机制为例。人才的流动中,因人事管理体制使人事档案往往成为人为阻碍,由此带来工资、户口、福利等一系列问题。突破阻碍就须打破常规。对急需引进人才可采取重新建档的办法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此外,也可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制度”引进急需人才:即实施编制不变、单位不变等政策,聘请专家人才,来去自由,待遇从优,成果重奖。与此配套要认真研究制定吸引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引进文化人才的环境。

三是加大文化艺术人才建设资金投入。树立人才资本投资理念,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人才系列基金。如建立“文化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高级文化人才培训基金”、“文化人才突出贡献奖励基金”、“高级(特殊)文化人才生活补贴基金”等,专款专用。

四是加大力度引进人才。要大力引进文化事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特别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单凭文化界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托外界的有效支持,其中文化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是关键。为此,必须加强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预测规划,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不断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艺术院校毕业生或中级以上职称的紧缺门类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文化单位专业人才队伍。加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有文化、懂经营、善策划、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特别注意引进策划创新人才、网络科技人才等,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要做到人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要树立培训是最具效益的投资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建立文化人才信息库,将机关及基层单位人才按专业能力等进行分类,并以当地现有人才为重点,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分层次构筑的教育培训体系,经常性开展各类培训;三是要畅通教育培训的渠道,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络,争取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四是要活跃培训方式,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自学、函授、讲座、集训,考察等,对学有专长、有发展前途的人才,送到高校或专业进修培训班深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通过换岗换位,加强实践锻炼,增长才干和能力。文化单位的非专业人员学专业,补充专业人才队伍。六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政治思想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重视职称评定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解决困难,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协调工作,進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

实现区域文化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适应地区发展,又要具有时代特征。对于这项战略性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时紧时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落实。建设素养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文化人才队伍,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合肥市瑶海区文化馆)

作者:夏毓清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篇3:

高等艺术类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体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对艺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通过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其核心素养。以应用型本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优化改革则是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优化改革的重要体现。以声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为例,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中突出应用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进而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新趋势的应用型艺术人才。要以社会就业为导向创新授课方式以及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平台。以下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优化策略

新形勢下,高等艺术类院校中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仍被传统、机械、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笼罩着。课堂教学模式与艺术实践活动脱节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也就只能成为“重技能、轻实践”的单一人才。近些年国内高校专业学科的数量正在不断扩展,音乐学院以及艺术学院也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日渐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条件,“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的是实践技能,所以可以不必要求其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取得多大的成绩。我们还是应当明确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定位,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一、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内容来辅助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学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

综合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因其创办时间较短,教学经验缺乏,所以大部分音乐院校对声乐课程的教学仍在采取照搬普通课程的教学理念。[1]这样不仅无法确保音乐教学的独特性和专业性,还让声乐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特色,致使其难以发展。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学校对应用型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同样缺乏明确的定位。不知该以何种标准判断其综合能力,也不知道如何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重,因此日常教学工作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未来还需从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入手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优化改革。

(二)缺乏专业的配套设施,教学方法单一

声乐表演的授课多是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此才能够借助相应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工作中的细节,进而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大多数的学校并不完全具备声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而这类问题无疑会对教学工作的实际质量以及最终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当前高等艺术类院校的老师除了要进行教学外,还需要完成大量的科研工作,这是中国高校教师必须要经历的“考验”,但却因此使教师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之上,进而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这类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以声乐表演专业学生为代表的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产生影响,将影响到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2]

(三)缺乏可行的计划评定机制

就当前开设音乐类专业的综合类高校而言,它们并没有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年龄之间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具体来说,统一化评定机制虽然便于管理,却无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高校管理方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才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革,但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教师便无法根据其反馈调整教学方案的侧重点,更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长此以往,这类问题将会对相关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产生影响。

(四)缺少艺术实践的机会

结合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高校教师能够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其实“寥寥无几”,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入课堂,因此并没有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知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教学则需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这就需要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拓展艺术实践方面的知识,以为其后续的实践教学打好基础。但眼下教师的素质却无法达到这方面的要求,因缺少实践机会,所以他们并不知道相关行业领域内的实践研究成果已进行到了哪一阶段。为此校方需为负责相关课程的教师搭建起学习提高的平台,让其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以此为起点强化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源头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等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遵循的原则

结合实际分析,高等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之上:首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的原则。健康、积极向上的经济最直观的特征便是“供求平衡”,其实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参照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具体来说,声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分为以下方向:1. 文艺团独唱演员;2. 高校聲乐教师;3. 文化馆声乐教师。我们需要对这类岗位的素质要求进行分析汇总,从而实现培养对象的能力结构多元化。此外,还需要建立起开放性突出的教师教育体制,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为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可能。其次是以培养学生声乐表演能力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文化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为辅的原则。高等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声乐演唱能力为主,涉及到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的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再者,声乐演唱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和操作性。对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表演实践课是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它代表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考核和评价理论课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想要发挥表演实践类课程的作用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要以实践课为依托,培养并提高学生声乐表演能力,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将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到位才能够使专业、文化以及创新等要素和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等艺术类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

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专业有很多,涉及到细节处的教学措施不同专业之间则应杜绝“照搬照抄”。以下笔者以声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一)把课堂主动权归还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新教学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声乐表演专业来说,教学中应该更侧重实践类环节,能够让学生给予学习反馈。然而当前有很多教师依旧沿用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也难有改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课堂的主导权归还到学生手中,通过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艺术素养。此外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添加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学习内容,这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更好地把课堂主导权归还到学生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根据专业要求开设一些趣味性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开阔学生眼界;最后就是要提高课程的适应能力,不仅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所需,更要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所需,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3]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来说,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则能够对培养模式构建以及后续教学工作的推进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说,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声乐表演专业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在明确目标定位时所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是互为影响、密不可分的。只有进行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准确了解市场社会需求才能够对上述问题建立起清晰、准确的认识,进而做到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如此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将所掌握的音乐、乐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最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音乐人才。

(三)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我们要为学生组织起与之所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搭建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专业化的氛围中达到“以赛带练”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用这种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其与校外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竞争,从而锻炼其“实战”能力。再者,参与这样的活动也能够达到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不足的问题,最终明确在今后学习中应当努力的方向。可尝试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艺术惠民工程”以及“社区音乐节”等活动,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这类活动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将这类品质升格为校园文化,也能够为艺术类高校的发展营造一个宽广的前景。

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的联系,搭建起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校内的实践活动可以社团类的活动为主,而在校外所展开的艺术实践活动则需要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借助于艺术团等单位所提供的平台锻炼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高等艺术类院校其实具有良好的文艺基础,我们需要利用好这类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师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四)优化声乐表演专业课的考核评价制度

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声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评价制度,在传统考核模式的基礎上创新考核手法,克服传统考核评价模式的局限性。过去,在评价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时,往往都会让学生弹奏几首乐曲或者演唱几首歌曲,根本达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效果。再者,这种机械、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上也存在着相对明显的片面性,对于某几首歌曲或乐曲的熟练程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过去一段时期的学习成绩。声乐表演专业需要的是理论、技巧、艺术素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艺术人才,因此考核既要突出理论(乐理知识)、又要突出艺术素养以及对于特定乐器的演奏技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的起点,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高等艺术类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尽力解决好当前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应用型的艺术人才,他们可能无法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多么显著的成就,但能够为艺术形式的传播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需要艺术创作者,但更需要具备基本艺术素养、专业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以上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默尔,张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18(09):105.

[2]张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声乐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表演能力[J].黄河之声,2018(10):77.

[3]梁潆予.浅谈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管理[J].艺术科技,2017,30(11):383.

作者:胡瑞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