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视域下的高校教育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转型视域下的高校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作者简介:欧小军,惠州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高等教育学博士。(广东惠州/516007)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制度认同与学术发展”(BIA120068)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文化选择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JK252)研究成果。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高校教育论文 篇1:

论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转型与实施策略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分析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和实际困难,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战略取向与实施策略进行全面探讨,并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思路进行切实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转型;实施策略

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理念深入人心。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部分,其改革和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科教兴国战略和终身教育理念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支持。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是高等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和我国教育远景规划与发展的新格局,高校继续教育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并通过发展战略取向的调整与优化,推动自身发展思路的转型,来谋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围绕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从趋势分析、转型思路、战略取向与转型措施等方面加以分析与探讨。

一、社会转型与继续教育转型

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宏观层面上,需要国家的政策引导,需要高校自身的意识感知,需要社会的目标需求,也需要市场的积极调节;微观层面上,高校领导层面的思想认识需要统一,内部的管理体制需要改革,内部的管理机制需要激活,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协调。

(一)转型的内涵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例如:一个企业的成功转型,就是决策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大范围地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

(二)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的内涵是什么?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转型当作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民生工作、民生改善等。事实上概念是不一样的,转型是一个战略问题,一般的民生工程是一个战术问题。从社会学的研究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转型就是社会变迁当中的“惊险一跳”,就是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我们这个社会是由13亿人口组成的,其中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平稳地实现转型,从这个轨道转到那个轨道,将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

近100年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有3次。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是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社会转型要考虑3大因素,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即政治组织、政治人物的核心作用。

(三)高校继续教育转型

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主要是指高校继续教育从发展战略到发展思路、从办学体制到办学机制、从办学模式到办学内容、从办学理念到办学策略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转型,以此实现推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与构建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社会需求。

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转变的过渡过程。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就是指高校继续教育从一种继续教育办学类型向另一种继续教育办学类型转变、优化的过程。继续教育是附属于社会大教育之中的一个体系,与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因此,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与社会转型之间也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优势与困难

(一)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优势

1.学科优势

高校学科历史悠久、类别齐全、各具特色,大都在本行业或在国内具有较高声誉学科。

2.师资优势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已经白成体系,高校教师、特别是优势学科教师都有极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国内还有一批高水平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师资网络。

3.办学硬件完备先进

高校办学经验丰富,拥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科研设备,具有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4.质量优势

高校依法规范办学和管理科学经验是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的保证,在全日制教育的办学实践中高校在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创新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5.品牌优势

高校为社会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社会认可的品牌优势,已成为接受继续教育优先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困境

1.办学体制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要求我国的继续教育办学体制也要突破计划经济的局限,建立市场导向的办学体制与机制。在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其与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缺乏紧密的联系,还远远不能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高校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不能全面体现出高校教育办学所独有的灵活性,还未能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机制。

2.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与多元化需求不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客观上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方向必须转入素质教育的发展轨道,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巨大的就业压力、多变的知识信息等无不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具备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随着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元化办学模式应时而生,但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方式和办学模式上依然形成各自为战的办学格局,社会教育资源需有效整合。

3.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与个性化需要不适应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特色不突出,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仍然存在着普教化的倾向。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结构趋同现象”普遍,如: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课程结构趋同。有的高校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曲解继续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涵义,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弱化了自身的办学理念,弱化了高校继续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因此,高校继续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与转型势在必形。

三、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战略取向

转型,意味着新秩序的建立,本质上是从一种平衡过渡到另一种平衡,以不断变革的方式去适应深刻

变化了的环境。继续教育转型,也意味着新的继续教育秩序的建立,意味着以不断变革的方式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那么,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应涉及哪些方面?根据成人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系统的特点,可以从办学定位、功能、模式和要素等4个维度对转型的内容进行研究。

高校继续教育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应当及时采取多元发展战略,通过结合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实施继续教育发展战略取向。

(一)办学体制的转型

继续教育市场化属性要求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选择,促使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样,对继续教育质量优劣的评价,也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和专家们的论证,而更多取决于社会需求的考量。因此,市场主导的办学体制就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有3种模式:一级管理体制,即由学校继续(成人)教育学院独立办学;二级管理体制,继续(成人)教育学院作为学校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学校一级办学单位负责教学组织工作;混合型管理体制,学历教育为二级管理体制,非学历教育实施一级管理体制。各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建立要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有利于挖掘学校办学的潜在资源,有利于各类办学资源不断整合、不断形成合力,有利于提升学校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二)办学模式的转型

办学形式上,高校继续教育在规范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岗位培训,努力探索符合在职从业人员需要和学习特点的教育形式与途径,实现以学历教育为主,向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新知识培训等全方位教育与培训发展转变。专业设置上,高校继续教育要加强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开设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性专业。还要在拓展现有专业基础上,灵活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并通过校企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培育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新专业。

课程体系上,要改变以往重学术、轻应用性的状况,应突出职业和岗位的需求,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课程模块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从而满足不同的职业和岗位需求。

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注意开发学习者的经验资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做到教师讲授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相结合。

(三)资源配置的转型

资源配置的转型包括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等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的转型。资源配置的转型是继续教育转型的硬件基础,在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各类资源要素的转型中,师资的转型最为关键,它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功能的变化必然导致师资队伍的相应调整。一方面体现在师资总量的提高上,以适应办学功能拓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师资的种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市场办学,要求继续教育办学更多地从学术性向职业性发展,因此,继续教育在提高学术型师资比例的同时,还要逐步提高“应用型”、“双师型”的师资比例。

继续教育的发展转型依据将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所谓“资源约束”是指根据资源的状况,包括数量、性质和特点,确定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所谓“需求约束”是指根据社会和市场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确定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等。 “需求约束”则是从继续教育的外部关系出发,考虑和决定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它强调和重视的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并以这种需求的大小和特点作为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依据。

(四)教育需求转型

过去的继续教育是一种教育需求模式,即普通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在普通教育之外兴起了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由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培训模式、缴费标准等,学校只负责组织实施教育及管理,是典型的教育需求模式。这其中既有学历教育的需求,也有岗前培训、技能技术再教育等的需求,主要以学历需求为主,相关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有自学考试、函授、夜大、成人脱产或半脱产、岗前培训等模式,整个继续教育模式是学校选择学员来接受再教育,实施的是教育需求决定一切的白上而下的教育模式。

随着国家对继续教育市场化办学模式的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只负责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高校继续教育基本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与自求发展的模式,以个体自我发展需要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的继续教育,使教育从教育需求为主导向需求教育为主转型。

(五)办学重点转型

高校继续教育为了维持或提升自身的效益,一方面在稳定现有学历提升教育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采取了多头出击,依托高校的强势专业或行业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办学,这也是今后我国继续教育办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当前成人学习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追求学历和文凭向多样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对于自身价值完善、对自身技能提升等,逐渐成为成人学习价值取向的一部分。继续教育要做好和不同层次之间教育的衔接,不同高校继续教育在明确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的同时,应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多层次岗位培训,努力探索符合在职从业人员需要和学习特点的教育形式与途径,实现以学历教育为主向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新知识培训等全方位教育与培训发展转变,这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将由以学历教育为重点转向以非学历教育为重点,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办学目标转型

从追求规模效应向精品效益转型。在本世纪初,随着普通教育扩招的深化和成人学历提升教育需求的高峰期的消亡,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学历的人数在快速减少,具有前瞻眼光的高校继续教育就开始了办学的转型——从追求规模效应向追求精品效益转型。追求的精品办学理念有两种趋势:一是从原来的本专科学历提升教育向研究生学历教育转型,比如EMBA、MPA、MBA等,从原来的研究生处(部、院)招生管理转型为研究生处和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招生管理,个别学校的继续教育甚至开始了博士班的招生;二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依托母体学校强势专业或社会前沿需求行业,开展前沿专业或社会急缺人员的短训班,多头出击,重点扶持,打造继续教育的精品培训专业或内容,这种精品培训的继续教育办学之路将是未来继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单一的学历提升教育需求向自我发展多层面需求教育方向转型。不可否认的是,本世纪之前的成人高等教育绝大多数是一种学历教育需求,究其原因:因为成人工作单位对人才评价机制、晋升职级薪酬、评优评奖、单位软实力的象征等机制导致的教育需求。

从功利教育需求向休闲需求教育转型。从学员对教育的需求而言,我国过去的绝大部分继续教育都带有明显的显性功利教育需求的取向,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需求教育的不断发展,接受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转型。显性功利价值取向淡化,隐性的功利追求——休闲教育需求的苗头已初露端倪。成人花重金去听国学讲座、听东西方哲学讲座、听自我美容、美体、美发和交际礼仪、着装美学等方面的讲座已不是新鲜事。

(七)视野转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国际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高校继续教育要通过转动视野,拓展空间,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继续教育在大力加强国内高校合作交流的同时,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高等院校建立联系和合作办学关系,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引进先进新颖的教育和培训项目,不断促进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教学科研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探讨新时期国际区域间继续教育办学的特点与规律,指导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实践,提升我国继续教育办学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势在必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涵盖了诸多领域,充分认识这种转型的背景和基本取向,对于自觉参与和指导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发展对策

(一)战略目标

本世纪将是终身教育体制全面建立和“学习化社会”全面实现的世纪,日益展现出高等教育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必须充分把握这个大方向,确立合理、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才能使高校继续教育不断地稳步前进。高校继续教育与本地区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不仅仅着眼于服务国家大战略,更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继续教育战略定位体现高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与继续教育办学特色才能突出优势。

高校继续教育实施转型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其本校优势、所处的行业,以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综合型、应用型、创造型的复合人才为宗旨,尽可能去充分发挥利用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手段,以提供多种适合成人特色的继续教育形式,从而使教育资源在得到最优配置的同时,使继续教育实现规模经济,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发展布局

1.体现特色

研究本校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基本要求。在服务对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与优化。

2,明确目标

着力探索并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下力气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

3.找准结合点

积极探索高校继续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科技等领域需求与合作,寻求继续教育增长点。

(三)实现转型具体思路

1.以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调整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目前,国家己经在政策层面作了调整,引导高校继续教育向着非学历继续教育方向发展,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建立,国家和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和宣传力度。政府必须理顺其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管理职能部门职责,有机协调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对我国继续教育实施宏观指导和管理。高校继续教育管理职能也要与之相协调。

2.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对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做出系统的详细阐述的专门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缺乏法律保障与其健康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人教育或者继续教育法制化必将是下一步构筑我国终身教育立法体系的重要支持系统。

3.规范市场竞争机制

高校继续教育市场化属性决定了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而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政府强力干预,营造、培育和形成规范的继续教育市场竞争机制。

4.引入企业管理经营策略

市场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市场运行机制配备教育资源,核算教育成本,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能体现效益的专业和项目上,在招生、课程设置、专业选择等教育服务领域遵循市场规律,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形成办学机构内部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奖勤罚懒,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学校专业和条件优势,加强与社会有关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宽培训项目,重视服务品质、品牌铸造、成果管理、校友关系以及对外公关,通过广泛宣传,主动“推销”,以增强办学机构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

5.保障措施

一是建设好两支队伍。高校继续教育要用市场化手段引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的年轻职工,建设一支敬业爱岗、勇于奉献,具有市场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管理队伍。要依托学校学科和专业特色,整合社会多方办学资源,建立健全非学历高端培训师资库,制定相应的评聘激励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二是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探索、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继续教育机构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相应的用人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工作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不断提升继续教育的办学活力。探索非学历教育高端培训项目负责制下的新的人才聘用制度。

三是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在课程设置、教师遴选、办学过程控制以及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加大对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促进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任志宏,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转型的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08,(08).

[2]孙培东,市场化运作:成人教育转型的关键[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3]张兴彬.我国成人教育转型期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08).

[4]刘林峰,AA珍.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转型问题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7,(02).

[5]程静,陈超.学习化社会与成人教育转型[J].成人教育,2003,(z2).

[6]余小波,潘懋元.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02).

[7]李金芝.工业和信息社会转轨中的高校成人教育转型[J].职教论坛,2008,(17).

[8]翟少红.构建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的我国成人教育转型探讨[J].职教论坛,2009,(28).

[g]郑义寅.社会转型与当代成人教育转轨[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

[10]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8,(1).

[11]黄永炎.论加快实施高校成人教育战略转型[J]成人教育,2010,(1O).

[12]赵枝琳,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03).

[13]车光书,王存左,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职大学报,2009,(04).

[14]王长喜,张永宏.对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定位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06,(07).

[15]郁正新,构建继续教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30).

[16]张松德.对构建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07).

[17]刘雅丽.从资源整合角度看继续教育的发展[J].成人教育,2008,(09).

[18]孙培东.市场化运作:成人教育转型的关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李养正】

作者:胡锐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高校教育论文 篇2:

高等教育发展的选择: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

作者简介:欧小军,惠州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高等教育学博士。(广东惠州/516007)

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制度认同与学术发展”(BIA120068)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文化选择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JK252)研究成果。

摘要: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是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场域中,经济主义、实用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理念渗透其中,最终形成一种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从物本到人本、从工具到价值、从外延到内涵以及从依附到自主的转变,使高等教育发展致力于文化发展的本位上来。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主义;新发展主义;经济;文化

发展主义的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发展观,过分的将经济发展指标量化,将发展视同增长。当发展主义作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或发展理念后,就会造成发展规模的快速、盲目的扩大,过分追求数字的增长。在对发展主义反思和批判的前提下,新发展主义从更宽广的视野和崭新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新发展主义在对发展主义所产生的社会性危机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中,反对单纯的经济发展,而主张综合的、内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主张把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均衡发展作为社会发展模式研究的主题。联合国发展计划开发署1990年主编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发展的真正目的就是扩大人类在各种领域里的选择权,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新发展主义是针对在发展主义理念主导下的重物不重人的单面线性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主张社会发展是在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提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观,倡导经济利益和文化发展相统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社会发展从重物的增长转变到重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唯经济增长观”转变到“文化发展观”,突出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新发展主义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反思,对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内涵进行诠释,这对进一步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一)“经济主义”渗透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发展主义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并以此当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一种发展理念。发展主义简单的把发展的全部内涵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发展奉为社会发展的圭臬。这种以“经济增长”、“经济至上”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渗透社会的所有领域,就容易产生“经济增长就是一切”或“经济增长压倒一切”的所谓“经济主义”。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发展主义的本质是关心物质财富的增加,经济增长或发展是国家、社会的根本目的。社会的其他方面都围绕“经济”转,为“经济发展”服务,沦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在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也不自觉的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人才的文化机构,很快就被公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发动机,于是高等教育迅速与经济联姻,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有学者称之为“教育经济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在高等教育领域,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领域特别突出和明显。因此,很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首先发展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进行大量的投入,希望通过高等教育的振兴与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于是,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在校学生数增长也特别惊人,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发展主义主导下高等教育大发展,确实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表面上极大的繁荣,但同时也隐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主要是沿着经济性方向进行的,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把教育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战略轨道,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纷纷采取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措施,并把其作为规范教育发展和学校行为的重要标准。于是,经济因素渗透到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场域,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都蒙上一层浓厚的经济色彩。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高等教育与经济过分紧密的关系,使高等教育丧失了独立性,高等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手段以及经济增长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目的的趋势十分明显。发展主义的本质是以物为本,单向和孤立的看待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教育对劳动者效率的作用、教育对经济的适应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这种价值取向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背离教育的目的和宗旨的,最后会付出沉重的发展代价。

(二)“实用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

詹姆士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1]发展主义一旦与实用主义联姻,“经济实用”就成为判定一切事物的标准。实用主义秉承“有用就是真理”并作为判别社会发展的方法论模式,会导致“发展自我而无视他者的利益,发展物业而无视文化的培育,重视可用性而造成对自然的无节制掠夺与破坏”[2]。由于实用主义过分强调事物的实用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会演化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使高等教育机构的培养方向、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都会按照实用的标准去建构。很多教师和学生也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观点和方式来对待各学科的知识,不自觉的就会产生学科知识主次之分的观念,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重科学轻人文等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应用研究倍受推崇、基础研究遭受漠视;“热门”专业倍受青睐,“冷门”专业遭受冷落;科技知识倍受重视,人文知识遭受轻视。“大学成了巨大的技术生产工场,既生产商业产品,也生产物质产品,即便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诸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也暗含着这样一种思路,即作为对经济主义的论证工具,或如经济学那样单纯教导如何获取资本与物利。越是与获利有关的学科越是扩张发展,无直接便利可图的人文诸学科则或使其自行凋敝。”[3]实用主义的教育十分重视教育的结果或实际的效果,往往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限定在狭窄的利益范围之内。加拿大G·J·爱默森说:“实用主义者过分地强调结果,以致当某些即刻会产生的结果没有出现时,他们就很不耐心。某些行为或观念,不论其结果如何,它本身就可能是美好的。比如,爱、真理、智慧或正义,也许它们的有价值并不在于它们能实现什么,而在于它们本身的正确性。也就是,它们可能具有内在的价值。”[4]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为达成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且能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手段、方法、模式,都是最有价值的高等教育发展,使其培养的人才能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迅速运用到经济建设领域中,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这种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以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其发展和存在的唯一理由的,其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是把实用主义哲学当作一种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国家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导向

“国家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将国家凌驾于个人与社会之上,强化国家机器,国家在整个社会拥有至高的权利。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高等教育与国家主义结合的历史也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德国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唯有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德意志世界及全世界的尊重。”[5]1810年洪堡创办了以教学和科研结合为大学理念的、以塑造民族性格、体现民族精神和增添精神力量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近代,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国家主义倾向特别明显,科技发达、经济发展要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对民族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民族国家往往会把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由国家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决策,一切都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样,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就成为其发展的价值。总之,国家至上,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服务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精髓。“国家主义”主导下的大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以促进和引导国家的快速发展,于是“大学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工具,人们期望大学培养管理新独立的国家所需的有技能的人力资源,并开展与发展相关的研究以及提供社会服务”[6]。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主义”一般在民族危难之际主张教育救国,在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主张教育建国或教育强国,试图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达到兴国强国的根本目的。高等教育从属于国家,国家实行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和管理,实行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发展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外在规律,容易忽视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去思考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教育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色彩。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国家发展,很容易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繁荣的唯一指标,认为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有技能的领导者、管理者、企业家、科学家和专业人才,以促进和引导国家的发展”[7]。因此,“国家政府将继续把教育看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它努力让教育为实现这些目的而服务”[8]。

(四)“依附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

依附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世界经济体系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涉及到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主义引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主要呈现出依附发展的模式,容易依附“全盘西化”或“部分西化”的发展模式,认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成熟经验,高等教育现代化就可以很快实现。这种高等教育“依附式发展”道路的特征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呈现出强烈的“目标依赖”、“模式依赖”与“路径依赖”倾向。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由于很多国家既没有独立创新发展的主体意识,同时也缺少自主发展的条件,为了快速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些国家主动地选择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聘请西方学者、引进国外教材等高等教育的发展新举措,走一条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种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一时的“繁荣”,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文化创新的“造血”功能,很快这种弊端就显现出来,尤其是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这些国家很快从刚获得的政治独立又滑到了文化殖民的深渊。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水土不服”给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在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发展中国家容易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一种主从的关系,高等教育很容易沦为西方高等教育机构的附属物或仿制品,自主性不强,自身的独立性被依赖性所取代,“依附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

二、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从物本到人本

发展主义的目的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目的就是物质财富的增多,这种以物质追求为最终目的的发展价值取向广泛渗透到了高等教育场域中。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逐渐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凸显其营利性的目的,过分追求物质与金钱,失去大学追求真、善、美的本真。学校的商业味越来越浓,而文化气息却越来越少,大学过度的看重大学的世俗价值和有形之物的价值,而对文化的超越精神和无形精神的价值比较忽略。在社会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强烈挤压下,大学发展中过分强调外在的、显性的、直接的“形”,而大学文化的内在的、隐性的、间接的“神”退居一隅,大学精神日渐式微。当然,不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需要经济的支持、物质的保障,但这只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价值,更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

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质的增长,而是人的发展。新发展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阿玛蒂亚·森认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或个人收人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9]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固然可以是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为人的福利服务的。因此,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是为了人更加自由幸福生活的手段。这种新发展主义的发展观是对发展主义发展观的超越,实现了从以物为本的发展主义向以人为本的新发展主义的重大转变,是社会发展目的的理性回归,完全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和宗旨。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高等教育更是如此。但由于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金字塔系统的顶尖部分,整个教育过程的终点阶段,是社会人才输出的最后出口,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高等教育与个人的地位与声望、社会的升迁与流动有直接的联系。由此,功利主义与物质主义也很容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流行,高等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偏离育人为本的神圣职责,最终导致高等教育不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是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利逻辑去发展高等教育,以致忘记自己培养人才的根本职能。所以,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应从发展主义影响下对物质、金钱、功利的追求回归到高等教育发展为人的自由幸福成长为旨归的发展路径上来,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之路。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从工具到价值

一般说来,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以追求人的内在精神情感和价值理性为目的,引领人们追求人生的理想、信仰、意义,追求的是抽象的价值,关注的是人性;同时高等教育也以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知为目的,关注客观世界,体现其工具理性。高等教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自身发展规律的不同阶段,两种价值取向都有不同的表现,很难达到辩证的统一和绝对的平衡,因为在社会发展时期,尤其是社会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往往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查尔斯·赫梅尔(CharlesHummel)说:教育的前途更多地取决于外部条件而不是教育系统的内部因素。[10]在以发展主义为主导的社会里,基于“西方现代化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范式上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使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无不带有经济发展工具的色彩,其发展理念无不具有浓厚的功利性,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彰显,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价值取向。在以发展主义为发展理念的经济社会里,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为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目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也沦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因此,发展主义主导的高等教育迷失了方向,人越来越被当做商品和客体来对待而不再享有人和主体的地位。在高等教育发展工具理性的张扬下,人所追求的理想、信仰、意义、精神、道德逐渐式微,使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工具理性的标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尺度。美国著名学者德尼·古莱认为:“发展乃是彻底的解放,这种解放的目的是要将人类从自然的枷锁中、从经济落后和压迫性的技术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不公正的阶级结构和政治剥削者、从文化和心理异化中解放出来——总之,从一切非人性的生活中解放出来。”[11]新发展主义理念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发展主义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针对传统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强调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价值要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更要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理性。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范式:从外延到内涵

外延式发展主要注重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以发展的形式为主;相反,内涵式发展主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以发展的内容为主。高等教育发展范式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的根本性转变就是由外延式发展范式转为内涵式发展范式,注重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使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谢仁业认为,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发展作为内涵发展的对应概念,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12]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要求摒弃发展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避免为了社会发展的一时需要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而发展主义应一时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本质上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很容易把高等教育发展单一理解为“数量化”扩大,认为“越多越好,越多就是发展得很好”。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更注重内涵建设,着眼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的内在文化精神,从办学理念、发展规划、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各方面全方位提升文化品位,赋予文化的特定内涵,一切从发展人的角度出发培养人才,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观,更是一种综合的发展观,其不仅要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更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高等教育的文化品位,使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真正发挥“动力站”的作用,真正发挥社会发展的文化引领作用。因此,新发展主义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应是是基于文化价值的综合发展。

(四)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从依附到自主

依附理论作为经典现代发展理论体系之一,基本上是从经济发展等同于发展的逻辑上来构建“中心—边缘”的发展理论体系的。的确,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主动依附,同样也会造成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依附,更何况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急于发展经济,主动接受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的发展主义,企图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从而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发展。依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主要是对西方现代知识的依附,对传统本土知识的排斥。“西方知识的意识形态阻止了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和平共处。成为西方科学根基的知识体系,在理论上可以和其他知识体系共存,但在实践上,意识形态使西方的知识体系提出全面的和排他的要求,因而排除了和平共处的可能。在西方知识体系中,凡不能被拥有的,就连知识的地位也无法获得。”[13]这样,在没有话语权的知识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发展由知识依附,发展到文化依附,最后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依附。历史证明,依附发展模式并没有带来发展中国家的全面振兴,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没有带来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全面大发展。新发展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主张走自主创新式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与本土知识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主张借鉴国外先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并把它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高等教育发展充分自主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扬弃国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自主模式,走本土知识文化创新的道路。

结语:高等教育发展从追随经济增长到致力于文化发展

如果我们说发展主义主导的时代是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因凸显经济物质特性而失去了教育的本真;那么,在新发展主义主导的时代应该是文化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特质和涵义,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渗透人文关怀,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说在发展主义主导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我们几乎是在“教育-经济-人”的思维框架下来思考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话,那么,在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我们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教育-文化-人”的思维框架下考虑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高校作为文化机构——知识的殿堂,文化才应是灵魂。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应该从发展主义主导下遵循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发展高等教育转到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逻辑来发展高等教育。而今天,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当社会发展观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观过渡到综合的全面发展观;从关注物质财富的聚累、经济的发展到关照人的自由发展、文化的发展的重大转变时,高等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真正回归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位上来。

参考文献:

[1]詹姆士.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

[2][3]黄卓越.过渡时期的文化选择[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50,53.

[4][加]G·J·爱默森.实用主义教育之哲学观及对其的批判[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1):1-4.

[5]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55.

[6][7][美]威廉·S·圣.非洲的大学:稳定与复兴的策略[M].顾建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9,30.

[8][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9][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10][伊朗]S·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8.

[11][美]德尼·古莱.残酷的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

[12]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7A):7.

[13]马格林.农民、种子商和科学家:农业体系与知识体系[A].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04.

作者:欧小军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高校教育论文 篇3:

政党治理视域下的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探析

摘要:本文以政党治理理论为研究依据,以海外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和海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为研究内容,从政党治理视域下的制度保障、文化吸引力、发展模式和网络媒介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发展模式,并根据政党治理相关理论对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政党治理;海外流动党员管理;组织建设

随着教育国际化日趋明显,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去往国外高校深造、应聘跨国公司和参与跨国生产活动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②,提出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通过海外深造进修,高校毕业生拥有了全球化视野的同时也具备了与当今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其中不可忽视的党员群体更是海外毕业生群体中的优秀份子。近年来赴海外毕业生党员数的增多使得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突显,高校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不仅应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寻求改革,更应从理论指导实践角度层面,在政党治理概念的指导下,从制度、文化、发展模式和媒介等多个角度不断探寻动态性、多层次的前进道路和管理方法,谋求更高效更合理的发展。

一、强化 “有形”制度的权威保障

政党治理视域下,政党的规范化建设是基础性工作之一,制度保障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规范性不仅体现在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还在管理程序的科学性、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方面得到突出体现。在海外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组织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只有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制度化权威才能维持海外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从流出源头落实流出前管理制度,强化党性意识

由于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性和分散性强,一旦流出很难再次进行统一教育和管理,因而加强对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首先应在流出地高校切实建立以“毕业前再教育—电子信息数据库—组织联络专员”为支柱的流出前管理制度,从流出源头规范和约束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思想和行为,作好流出前的教育准备工作。

由流出地高校党组织负责开展的行前教育应涵盖统计流出党员相关信息、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培训、出国期间如何履行党员义务、如何参加组织生活、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以及接受属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多重学习和培训;流出地高校党组织要建立流动党员数据库,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等形式掌握流动党员的动态情况;有条件的流出地高校要安排专人担任海外流动党员联络员,通过电话、视频、网络培训、召开网上支部大会等方式,强化海外流动毕业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从而建立起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规范海外流入地党支部建设,提升监管力度

由于毕业生党员流入地遍布世界各地,国情、政治环境、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当前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复杂的海外流动党员管理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因而要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础上依据流入地实际情况建立海外流入地流动党员党支部。近年来随着海外流动党员规模不断扩大,不少省市和高校纷纷建立起海外流动党员党支部,以辽宁省为例,2011年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党委就为海外留学、就业的流动党员创建了覆盖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海外地区流动党员党总支③,为海外流动党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应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上来,将落实发展程序、参与网上培训、保持联系定期汇报、配合流出地党组织开展活动等组织生活内容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从而把握好流动党员在国外的思想动态,督促其严守外事纪律,主动接受组织监督,时刻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展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二、突出“无形”文化的维系作用

信息化、市场化趋势下的全球化浪潮为社会思想和多元文化提供了生长空间,也使得政党治理面临着多重考验。社会化民主化程度提高、公民意识觉醒、新媒体传播作用日益显著等时代因素使得发挥政党组织的独特文化魅力来凝聚党心、强大党力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政党治理的新趋势。软实力建构认同,政党治理“无形”的文化之手以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耀感、自律性、自觉性等构筑成政党文化的有力支柱,充分发挥无形的文化之手的力量可以推动政党朝着团结、向心、凝聚力方向聚拢。

当前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主流思想意识是好的,但由于地缘关系、环境差异、生活压力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其中部分党员思想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加之远离祖国,思想建设容易迷失,导致党员意识淡漠,在异文化的浸染中逐渐蜕化变质。根据政党治理具有通过文化软实力凝聚人心这一特性,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应把组织意图和要求通过文化载体充分体现出来,应按照“因地制宜,共同发展”的理念,以“暖心型”服务方式为海外流动党员打造精神家园,应突破原有的单一活动形式,因地制宜地寻求多种方式,不仅要与国内流出地党组织通过共建网上党校、红色网站、党建博客、视频会议等网络化手段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学习、互动交流的平台,更应以灵活的形式“见缝插针”式实地开展党性教育与学习活动,强化对国内外政策形势的学习,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对流入国国情较为熟悉的优势,为身处海外陌生环境的流动党员提供所在国相关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适当的法律援助服务以及心理帮助和情感支持,从而增强海外学生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实现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和引导的目的。

三、建立互动参与型组织发展模式

政党治理过程中,互动性强调“党内各级领导与普通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以便实现信息互通、情感沟通、经验共享、资源共用等”④;这种互动型的治理体现在政党内部治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透明、回应、参与等治理手段。转型中国正在形成一个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和需求渐趋增多的复杂型社会,组织化与制度化毫无疑问是基本的参与方式,理性公民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要素⑤。只有增加党的活动的透明度,才能充分激发党内外对党务活动的回应和参与,才能真正达到监督的目的。

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开展党务活动过程中应提升党务活动开展的透明度,秉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海外流动党员明确方向和任务,从而提高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身先进模范作用的意识,完成从组织教育到自我教育的升华,进而能在身边非党员群体中达到影响人、带动人、教育人的目的;海外流动党员身处与国内风土人情、意识形态迥异的环境,只有在党组织的关怀下通过自身的服务实践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才能使其充分感受到身为党员的主体地位,从而不易受国外不良思想的侵蚀,以身作则提升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地区形象,带头传递“正能量”。

在党员考评和监督方面,流动党员可根据个体在岗位中的具体角色和职责进行自我考评,党组织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察流动党员在思想素质和组织行为上是否始终保有先进性、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个体党员通过自我考评和组织考评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个体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也从个体角度为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添砖加瓦,个体和组织通过考评和监督的方式达成共荣共存,有助于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透明和完备,从而在组织上、生活中真正成为海外流动党员的“充电站”。

四、架设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沟通之桥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渠道更加便利,组织内信息集成、信息共享程度提升,从而可以推动组织内部机构的融合。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党组织建设中逐渐成为党内信息与社情民意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信息查询、参与决策、发表意见以及监督举报的窗口。使党的各级组织能够对各种可能的重大信息及时收集、快速反应、正确判断、科学决策、迅速执行,从而使党真正保持生机和活力。

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流动党员管理党总支依托互联网方式,为海外流动党员建立起了网上谈心室、网上活动室,同时开设“党员之家”网站,网站开辟党务指南、网上党校、党员风采、支部活动等栏目,囊括文件法规、学习十八大、党的群众路线等党的最新文件精神⑥。“网上党校”、“网上党支部”等网络党员教育模式为构建学习型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提供了新媒介。网络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带来了便捷高效的管理渠道,但也应当重视网络“反哺”问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网络管理人才短缺问题。

互联网在海外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得流动党员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加速革新,党组织机制运行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产生“反哺”式影响链,推动党的领导和执政手段的与时俱进。执政手段的革新推动着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跟上信息时代党务发展的步伐,才能真正实现效率型、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初衷。

不管是党员信息网上管理系统还是网上党支部,都面临着信息安全这一重大隐患问题。黑客组织、网络犯罪集团等带来的攻击时有发生,而一旦出现信息泄露或网络存在病毒等问题,轻则给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重则会使党组织形象受损,甚至存在泄露国家机密的危险性。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海外流动党员加强保密和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要想实现安全高效兼备的党务管理环境,既需要过硬业务素养也需要高强技术素养。而我国现行人才培养和党务工作队伍组成中,满足上述条件者并不多,因而要加强对党建工作者的业务技术培训,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选拔合适人才,从而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技术过硬的复合型党务人才队伍。

在政党治理视角下,基层党组织是党员和党组织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做好桥梁工作,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建设形成党的肌体的自我纯洁机制,营造科学化人性化的治理氛围,要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务工作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在现代化政党治理过程中不断履新,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在政党治理概念范畴内,海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和海外流动党员群体之间扮演者沟通、互动的桥梁和纽带角色,其制度的完善、文化的维系、发展模式的创新和互联网新媒介的使用不仅能为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提供与时俱进的组织保障,也能使党组织的群众动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海外毕业生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应多方式联动探索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加速实现社会转型这一过程中不断夯实党的社会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为党的先进性建设赋予新内容。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注解:

①姜崇辉.从传统“政党管理”到现代“政党治理”——变化社会中的政党研究转型.学术探索,2008.1.

②张雷,马骏.习近平的人才战略,谱写求贤若渴的故事http://top.cntv.cn/2014/06/05/ARTI1401973393202427.shtml.2015.4.18.

③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党委,辽宁省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

④高民政.政党治理与政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目标性治理方略的探索与前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2.

⑤丁长艳.政党治理的现代化难题.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转型分析.理论学刊,2014.09.

⑥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党委,辽宁省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

作者:于振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立法评析论文下一篇: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