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艺术创作论文

2022-04-2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儒家思想与艺术创作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传统优秀的儒家思想重视政治伦理教育,提出学生既要“为仁”,也要“爱人”,强调“正心”“修己”,使本心达到至善、至美。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育不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出有素质、有涵养、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将优秀的儒家思想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中,能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儒家思想与艺术创作论文 篇1:

论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华的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力大,还影响范围广且深远。书法艺术是中国历史上一门古老而悠久的艺术,艺术的发展也深受社会历史的影响,主流文化对于书法艺术的影响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去感受思想与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儒家思想   书法艺术   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等。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它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书法作为一门本土的文化艺术,儒家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书法艺术,书法也正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两者相互关联互相影响,也有利于形成书法艺术繁荣的局面。

一、儒家思想对书法体系的影响

在书法发展史的长河中,大约从汉代开始产生,儒家思想对书法理论体系产生影响。

中国最早的书论汉代赵壹的《非草书》,文章言简意赅,共一千余字,明确了书法品格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将书法纳入儒学体系之中。“明确地树立一个儒家文化形象——书家对于儒家文化的遵循是最根本的宗旨。”[1]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及重要性,儒家思想融会贯通更有利于书法艺术呈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例如文中:草书“非圣人所造”,“盖技艺之细者耳。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课吏,博士不以此试讲,四科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然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非草书》中展现出了当时大臣们热情高涨的学书现象,并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性地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虽然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儒家思想和书法之间的关系,但是赵壹作为儒家身份的代表人物表明针对沉溺草书现象的批判的态度,也是儒家思想对于书法艺术跨时代的意义。

在秦始皇时期,实行统一六国文字,一定程度上对文字的传播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为了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秦朝的“焚书坑儒”事件是对文字灾难性地打击,是文字发展史上难以抹去的一笔。幸运地是,汉代是一个科学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在长安设立太学,被众人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在政治方面,执政者励精图治,采用“文治”的方式,极大地利于文字的普及,同时也促进书法和儒学思想观念的相互融合。此外,汉代还设置“五经博士”,要求讲经、读经和传经,对于文字的内容的要求性和书写的规范严谨做出了更高的规范和要求。

总而言之,儒家的思想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影响着书法艺术的发展。

二、儒家中庸思想对书法审美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中庸”一词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德也,其至矣乎。”“中庸”的“中”是指中正、恰到好处。“庸”是指平常、常道的意思。但是,“中庸”并非简单的指好坏的、中间的或者“不好不坏”,它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伦理学说。中庸思想,追求中常之道,不走极端,符合万事万物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也是儒家政治思想、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已经成为中国人审美观念的一部分。

书法是一门黑与白的传统艺术,创造出的空间布白,形成一种和谐的艺术形象,这正是儒家的“中庸”思想在书写过程中无意识的体现。

唐代孙过庭《书谱》记载:“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2]这段话是针对艺术创作中多样统一规律的高度概括。即一点的起笔,将成为整个字的规范;一个字的姿态,就是通篇文字的准则,在书法中即是书法的起笔决定字体,首字决定整篇章。“违”即是参差变化,错综杂乱,若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违”就会令整篇呈现出混乱而无统一之感。“和”就是整齐、协调,若一味地强调“和”,整个篇幅就会呈现出单调划一,缺少艺术的动感与活泼。“违”与“和”两者既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美学原理,是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同时,又指出否定两个极端——“犯”与“同”,以免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样式。总之,在孙过庭的书学理论中,“违”与“和”两者的论述是科学且合理的。

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的阐述尤为精彩:“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著屈郁,阴也;奇拔豪達,阳也,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3]将艺术的刚劲与柔美、雄强与秀丽等矛盾对立的因子相互协调统一,恰当地处理主体与客体、人物自然之间的一致性,从而达到苍劲中蕴含文雅、秀丽中包含骨气的大美境界。刘熙载指出书法要兼备阴阳二气,像篆隶正书这类的书体要在静态中表现出动态的美,像行草书这类书体要在动态中蕴含着静态美的意境。总之,就是一种对立统一的中和之美。

除了在书体之中有所体现之外,在书法的用笔中也有蕴含。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具有圆而聚的特点,因此决定了中锋行笔是书法的最佳行笔方式。中锋的含义即是在行笔的过程,毛笔的主毫在笔画的中间位置,次毫毛在线条的两边求线条厚实饱满,因而呈现出圆浑的面貌;侧锋即是毛笔的主毫毛在书写运行时偏向毛笔的一侧,求其妍美之势,因而呈现出方的态势。这种中锋与侧锋也还是“中和”的问题。

书法美学中的两种概念——“刚柔”“阴阳”,这两个概念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是“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阳刚之美”是一种劲健、刚烈的美,在气势上表现出力度大且猛烈,在用墨上,表现出笔翰墨畅,明快强烈的样子;“阴柔之美”是清丽之美,表现形式及各种因素之间既不浮夸也不失法度,相互协调。

上述这些思想观念和艺术形态,也正是儒家思想影响下而形成的。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书法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和审美观念,但是儒家中庸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书法家的审美观念,儒家的思想观念也在促进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三、儒家思想对于书法家的指导作用

一幅作品所呈现出的面貌、艺术气息、精神内涵、生命的活力与书法家的个人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不仅仅需要在技法上苦下功夫,还要加强“字外功夫”。“字外功夫”就是我们常说的书法家的内在修养问题。书法修养是多方面的,例如绘画、文学、美学等等,其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哲学思想,儒家思想也正是哲学思想的一部分。

在中国史上唐代重要的书家颜真卿,可谓凝聚儒家思想颇为丰厚的人物。出生于书香门第的颜真卿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的形象,还有置生死于不顾的大义风度是笔者对颜真卿人物形象的概括。历史上洪迈说:“颜鲁公忠义大节,照映今古,岂唯唐朝人士罕见比伦,自汉以来殆可屈指也。”[4]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评论颜真卿说:“颜公书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威重,人初见而威之,愈久愈可爱。”

公元757年,安禄山发动叛乱事件,颜真卿未等及皇帝下令,率领他的族兄、颜杲卿起兵讨伐贼,他统兵二十万与叛军激战,最后打胜仗。颜真卿的传世佳作《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为颜真卿追思在“安史之乱”中遇害的侄子颜季明而做的一篇祭文,颜真卿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笔墨进行合理的宣泄和抒发,作品的表现便是颜真卿悲愤难抑的内心情感的写照。颜真卿用书法艺术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叛贼的憎恨之情。颜真卿的自身修养决定了他创作的书法作品气格的高度,更是注定了颜真卿的不平凡。

颜真卿只是历史上一位出色的代表人物,在历史上的还有诸多书家,都表现出儒家思想对于书法家人格的建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便是对其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儒家思想所体现的对于人格生命的尊重对于书法家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让更多的书家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会涌现出更多高层次的作品。

总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度,为了讓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思想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必不可少,这样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陈振濂.中国书法批评史[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

[2]孙宝文.孙过庭书谱[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3]启功.论书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洪迈.容斋续笔(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崔婷

儒家思想与艺术创作论文 篇2:

儒家思想对高校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摘要:传统优秀的儒家思想重视政治伦理教育,提出学生既要“为仁”,也要“爱人”,强调“正心”“修己”,使本心达到至善、至美。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育不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出有素质、有涵养、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将优秀的儒家思想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中,能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儒家思想  仁爱  高校美术教育  思政建设

一、近代儒家思想发展概况

课程思政背景下要求培养高质量社会主义接班人,尤其强调立德树人,儒家思想一直肩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把课程思政与优秀儒家思想融合能进一步激发高校美术教育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然而,在新儒学之后的近代,儒家思想却在夹缝中求生存。明朝“八股取士”使文化陷入功利性,学校成为“注入式”教育模本,与儒家思想的内涵极不符,儒家思想以学生的角度强调“仁爱”“爱人”,在学校、国家层面强调录用品行上层者才能担负起兼济天下的重任。辛亥革命成功后,蔡元培提出废除六经讲授,取消了“经学科”的法令,并把清代学人治经学术偏差,视为儒家思想的禁锢,并要求将其废除,即使其思想有积极的一面,最终也在现代人急切寻找救亡图存的方法中逐渐被掩盖。1917年,胡适倡导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更让儒家的《大学》《论语》等与现代人产生更多的隔膜,时至今日只能在少数课外书籍上依稀能见到其踪影,大部分依舊隐没于书海。现当代部分高校依旧存在着“育人”的不足,思想文化落后,部分近现代人精神空虚,导致学术不端、有辱斯文之事频出。历史潮流告诉我们,许多文明古国都倡导固守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教育急需振兴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

在美术教育方面,随着西学东渐的盛行,早期留学生李叔同、李铁夫、李毅士等人背负着文化救国的重任,然而有的回国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构图、光影、素描,并提出开设专门学习西方美术的课程体系,有的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优秀的儒家思想重在“树人”,其积极的一面不应被全盘否定。现今高校美术教育也强调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优秀的儒家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值得肯定的是早期将西方美术教学方法引入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中的代表人物李叔同先生,倡导追求中西绘画思想的融合,在“知行合一”中体现着儒家优秀思想。近代集大成者,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等,怀着对天地万物的敬畏,秉持着艺术本心,在传统的金石书画作品上留存了一幅又一幅杰作。特别是吴昌硕先生在战国石鼓文的基础上十年如一日的勤加练习,取得“金石学”较高造诣;张大千先生在敦煌莫高窟日日夜夜临摹飞天壁画,才有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齐白石先生对虾一颦一簇、一举一动的细细揣摩,将虾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儒家思想的缺失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东方民族艺术文化未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渗透于高校美术教育。不管是以王维为代表的文人画还是以吴道子、李公麟等为代表的白描,中国文人都提倡寄情山水,达到“畅神”,在具有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提前下,更好发挥内在精神追求外化于绘画创作。然而,当下盛行的高校美术教育虽然将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但更偏重临摹物体、基础线条、光影知识等技法训练。殊不知,在中国的绘画土壤上,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谢赫提到“气韵生动”、张璪也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中国画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指导方向,无一不在告诉年轻一代绘画既当重“神似”“气韵”,也要求“天人合一”。若想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技巧知识学习与中国传统儒家美学思想高度融合,必须在“育人”方面下功夫,防止课程内容与思想建设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大学生肩负着未来的希望,教育则成为重要的培养途径。在美术教育中如果不能继承中国几千年留下的传统优秀思想,就会使高校美术教育变得千篇一律,形神分离,甚至整个民族都会丧失独特性与整体性,而儒家优秀思想进入高校美术教育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家庭、政治,更表现在克己、修身、和谐,全面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同时,思政建设要求“教书”“育人”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而儒家思想则是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带领下,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优秀品格,在时间的转换下,整个社会、民族必将散发新的创新活力与凝聚力,国家文化建设必将蒸蒸日上。高校美术教育将朝向专业化、民族化的方向前进。

三、儒家思想下的美术创造意识

(一)和谐

高校美术教育既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思想性,儒家思想不仅仅要求人格的高度,同时倡导甘于奉献、以和为贵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与外物产生共鸣,诗词多反映出儒家“物我一体”的和谐意识,如“荷立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感慨,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深情。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过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担当,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黑格尔在理想方面谈到:“外在的因素现为如我们在上文所谈的具体现实,它要求在艺术作品中与处在这种环境中的人物的内在世界的主体性达成协调一致”。朱光潜也曾在艺术欣赏时提到:“如果一个人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去对待艺术,我是我,作品是作品则不能有真正的美感体验”。从主体到客体由内而外自然保持的情感才能构造中国美术之意境,使作品呈现物我的交融和谐。只有深入真情,在诗文中情景交融,在绘画中独生情愫,美术作品才逐渐具有深刻内涵和创造性。

“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传统的“和”字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儒家思想鲜有以书籍的形式进入现代教学,但其扎根心灵的基因传承却在向当代人诠释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心与自我的统一,完善自我在美术创造方面的健全人格,不断探寻崭新的美术创作内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意识与美术创作的统一。

(二)本性

孔子认为性本善,强调修身养性、兼济天下才能达到克己复礼,大学美术教育要求深入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道德养成,营造高校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人才培养关乎国之大计,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深入儒家思想精髓,不断完善人才培育的目标,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增强社会使命感,努力培养无私奉献、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秀品质。

“仁”“爱”要求学生改造自我,进行自我修炼,形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格,给高校美术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向。儒家思想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团结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周围,促进学生坚定信念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正心,修身”塑造的不仅仅是思维的高度,更是健全人格的培养、社会之爱的体现。在儒家思想的引领下,推陈出新,培养出兼具民族使命感与文化创造活力的大学生。

四、儒家思想在高校美术教育创造活动中的潜在价值

(一)“仁爱”思想领域下的良好创造氛围

儒家“仁爱”主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在“克己”后完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目标。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注重个人诚信、友善和修养;另一方面,需要团体合作双赢,不断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让学生既要吸收优秀“仁爱”思想,又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真正做到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

就美术教育学科而言,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促进思想领域的沟通;利用高校优秀思政教师进课堂的方式促进学生积累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设置相关不定期的艺术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增长大学生知识见识、坚定文化信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仁爱”思想的渗透,增强学科创新活力。

(二)增强高校美术教育的本土性意识

美术创造性活动以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为主,突出地区美术教育特色,并在融合传统文化、专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特课外体验,增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20世纪初,中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侧重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思政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高校美术教育应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的工作,将完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体系作为主要内容。在当代教育中必须把高校作为“主战场”,课程内容深入思想政治内容,让高校美术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塑造健全人格。在美术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融合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德育元素,强化学生的道德信念和担当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2.美术教学方向的侧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美术教学不可千篇一律,尤其应侧重民间传统美术的挖掘。课程内容应有效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更偏重于实践、考察,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体现美术教育中实践能力与传统文化思维创新相结合的优势,提高人才的质量。

高校美术教育应当突出教学地区资源整合、注重学科联系,培养优秀儒家思想下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区域特色凸显学校的专业特色。例如21世纪初期,中央美术学院创建文化遗产学系,开设5个专业方向的内容,如在民间剪纸、书画、木版画、壁画等后来都占据了前沿位置,并创新性的与西方先进文化保护理念相结合,打造了属于本土的先进文化特色。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以其独特的视觉体验、情感表达独立于其他学科,因此,打造独特的区域文化显得更加重要。

美术教育不仅仅注重优秀儒家思想进课堂,更体现在坚定走向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在知行合一中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多开展美术实地考察、实习途径,拓展实践平台,提高儒家思想的实地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的高校美术教育中导入文化保护意识,重视本土美术教育与传统思想的结合,有利于激发美术教育类学生的兴趣,增强民族意识。

(三)树立人民主体性意识

周公提到“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民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人民”。人民是历史创造的主体,推动着历史、社会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疫情防控的事例,是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逆行者们向社会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无一不是高校学生值得学习的鲜活课堂案例。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人民,需要在群众之间吸取营养,艺术批评与欣赏更需要人民的参与。时代呼唤着高校美术教育立足人民群众、扎根于人民、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树立以人民为主体的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才能使艺术之树常青。

教师是育人的顶梁柱,充分推动教师了解国情、党情、民情,提升育人能力,进一步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儒家思想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下多开展开学第一课、户外采风、云看展等引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把儒家优秀思想与人民主体性意识相结合,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作品。对于艺术创作就像丰子恺先生所提的一样:既要曲高和寡也要曲高合众,离不开人民这片肥沃的土壤。

五、结语

中华传统的优秀儒家思想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要将落实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注重挖掘课程德育元素,深入学科育人建设,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抓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出有担当、有素质、有涵养、有才能的新时代人才,不断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元震.周孔之道 礼乐文明[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吴丹.丰子恺与中国现代美育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5]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5.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周睿.人格傳统的赓续与重振——儒学在当今中国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艺苑,2006(04).

[8]陈国代,姚进生,张品端.大教育家朱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2020.

[10]李蕾.儒学中的美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5).

作者:李润林

儒家思想与艺术创作论文 篇3:

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创设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新儒家思想重信仰、重礼乐、重社会与个体的人文精神,阐述了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彰显个体,相互示范及合理引导的班级文化建设新观点。

关键词:新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文化分为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仅仅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诸如艺术、宗教、道德、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等。而广义的文化概念则认为人所创造的一切均为文化。班级文化跟随文化概念的特性,同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包括班级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如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人际环境和班纪班风属于精神文化,而教室布置,包括墙报、黑板报、张贴栏及课桌的摆放等则为物质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灵魂,体现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许多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班级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怎样处理好这种复杂的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物质文化,比如悬挂在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世界名人的画像;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图案和标语;摆成各种形状的桌椅、展示学生特长的板报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其中,“软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硬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表现,本文的班级文化建设主要针对“软文化”而言。

二、新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在新儒家的哲学思想中,人文精神观念可以说是一个轴心。“我们所谓之人文,乃应取中国古代所谓人文化成之本意。‘人文化成’则一切人之文化皆在内,宗教亦在内。”[1]“一切文化之精神,都是人文精神”。[2]通过这些表述,我们可以将新儒家人文精神的概念作这样一个界定: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全部人类文化精神价值追求的总和。[3]首先,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文化”这一概念的复杂性。虽然海内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但对其共同点是没有歧义的,那就是“文化不是自然遗传,而是‘所习得的’,她是人与动物最基本的区别。”[3]其次,理解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概念还应注意文化结构的问题。通常,文化结构分为三个要素: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方式和文化观念。[4]文化观念支配人们的文化活动方式,并通过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各种文化产品。因此,新儒家的文化概念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文化,但是,其人文精神则不同,她是一切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类的精神价值。所以,人文精神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又是一种狭义的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观念,而是观念中之精华和崇高的价值理想。[3]最后,理解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概念还应和西方近代早期的人文精神概念相区别。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这一概念直接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以艺术创作和文学作品来颂扬人的伟大,弘扬理性精神,肯定世俗生活,强调个人价值,追求现世幸福,这是一种以“人道”对抗“神道”的人道主义思潮。而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所指的文化,是“人文化成”的文化,并不是与宗教信仰相对立的文化,而是与“自然”相对立的文化。由此可见,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即有立足于心性人格完善的伦理精神,也包含崇尚自由民主的政治精神,同时还包含能够提升人文思想追求无限超越的信仰精神,以及扩大人文思想、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囊括了追求审美情趣的艺术精神。[3]

三、新儒家思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信仰之必须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新儒家思想中,理想人文社会之必须为信仰,人有了信仰,才不致使我们以物的世界、自然的世界为托命之所,才可以平衡我们精神的物化、自然化,而背离人文之趋向。[1]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乃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信仰,才可以提升个体的精神,并自觉了解人文之价值意义,以完善立足于人格心性的个人伦理观和崇尚民主自由的政治观。

2.社会和个人关系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和谐。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认为信仰虽然可以使人谦卑,更忘掉自我,[1]但也主张人的精神的重心应放在人自身之内,即人视人本身为一目的。人视人自身为目的,不是说每一个人可以脱离于社会,个人也不需社会来达到个人的目的,而是通过发展个人的道德天性,协调所谓的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超出个人与社会对立的范畴,使社会的存在支持个人的存在,个人的精神支持社会之存在。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强调个人能力与集体能力的差异,强化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如只强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而各自为政,而不是通过发展其人格天性来相互涵盖、相互了解,并扩大其个人能力,则班级这个小社会,即使发展到一个理想状态,也不过是单个强大的个体,而不是适合社会发展的群体。

3.礼乐精神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新儒家思想认

为,人的品性的养成,依赖于陶养。而陶养之道,不在于互相批评、指责、监督,而使人不敢为非;而在于互相鼓励,互相赞美,互相欣赏,互相敬重。人之以其善相示范、相鼓励、相赞美、相欣赏、相敬重是礼,艺术是乐。[1]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正确引导娱乐活动,并注重发掘和发扬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发挥其优势,而相互弥补其劣势。如多开展有意义的、大家感兴趣的事件的辩论赛,各种技术技能大赛,班级晚会等,将学生从封闭的寝室、单一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偏爱的网络,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如辩论赛的题目可以是网络上流行的事件,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对时事进行评论等,从而 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网络使用方向上来,另一方面,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响应,又促进了礼乐精神的培养,从而将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到乐观向上的轨道上来。

班级文化的建设非一日之功,但从新儒家的人文精神看来,班级文化的建设的基本思路不在“抑制”,而在“彰显”;不在“相互制约”,而在“相互示范”;不在“掩堵”,而在“疏浚”。通过“彰显”,才能发现学生的大善与大美;通过“相互示范”,才能修正学生的小恶与小丑;通过“疏浚”,才能将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班风班貌,既在集体中体现个体的价值,也在个体中体现集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邓爽,唐君毅.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重庆,2009.

[4]李秀林,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邓爽(1981-),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儒家思想研究;赵柏森(1975-),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通讯作者:邓爽,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桃源大道1000号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邓爽 赵柏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下一篇:创新精神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