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华考研经验

2022-07-02

第一篇:北大光华考研经验

北大光华初试经验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央财经大学大学应届本科生,本科学习的是国贸,今年顺利考入光华,初试成绩挺好。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从光华人论坛上得到很多的帮助,心里很感激。在此就把这篇初试经验作为一种回报吧。

我是在三月中旬确定考光华,其间六月花了二十天备考和完成一个科研创新,考完后七月份回家了二十天左右,然后八月份花了半个月准备夏令营,所以我的复习时间应该在八个月左右,而且在最后一个月放得非常松,我之所以那么早准备是因为我喜欢到最后胸有成竹而不想在最后还惶惶不安,觉得自己哪里还可以提高或是平时哪里没抓紧,这会影响心态。光华的专业课范围很广,书很多,而我除了在大二时到北大听过平老师的微观外,没听过任何其他的课,因此感觉专业课的压力还是蛮大的。而数学我一向挺好,但鉴于高考的教训,我仍然报了一个春季强化班,而且在时间分配方面基本与专业课不相上下。至于英语和政治,基本是到了10月份才真的进入状态认真复习。

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我是从微观入手的。先花了一星期看了朱善利的微观,感觉收获不是很大,很多东西不是讲的特别清楚,但我本也没有打算把他作为重点。接着看了范里安的中级微观,感觉写得非常透彻,同时也做了习题。然后就看平新乔的微观十八讲,这本书刚开始看挺难,后来总结了一下原因居然是因为数学不够熟练,我基本是看完一章就接着做题并及时订正,第一遍我坚持把所有章节都做完了。最后就是高微,看了自己能懂的部分,并做了习题。看完第一遍基本上体系框架有了,重点也有了。微观系统性很强,从无差异曲线、预算束,由效用最大化推出个人需求,进而得出市场需求;然后由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推出供给曲线,进而得出市场供给;由市场需求与供给得到均衡。这就把消费者理论与生产者理论联系起来。紧接着就是不同的市场模型达到不同的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均衡,主要就是有关博弈论的运用,而且博弈论本身就是重中之重。外部性、公共品、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以及交换经济等也不能轻视。我在看完第一遍后就主要抱着范里安的和平新乔的书看,同时做了周惠中和尼科尔森的习题,从中获益匪浅,觉得尼科尔森的习题是对平新乔后面几章习题的补充,做完后有融会贯通的感觉。还接着做了中心0

3、0

4、05的作业,感觉题挺好的,尤其是有关概念或者分析的题型,做了很受启示。在后期复习中基本是用范里安和平新乔的书,到最后一个月又把平新乔的习题做了一遍且把范里安第六版博弈论及其后面部分看了一下。

微观用书:朱善利的微观(非重点)一遍

范里安的中级微观(重点)

四、五遍吧;高级微观(参考、习题)两遍

平新乔的微观(重点)及中心的作业 三遍

周惠中和尼科尔森的微观习题 一遍

金融学给我的感觉就是纸老虎,刚开始的时候很害怕,毕竟都没学过,而且参考书众多,心里很有压力,但在看完第一遍做了相关练习分析了考试内容后发现他能考也就只有那么几个知识点,而且一本书根本没必要都看,应该捡重点看。金融学考点分为四点:货银,财务、投资、期权期货。我是从刘力的财务管理学入手,很实务的章节我都会很自觉的跳过,一方面是自己没兴趣,另一面觉得不可能考,比如怎样发行股票、长期筹资、营运现金流方面的我都没看。同时我还套着看齐寅峰的财务,主要是为了对比,方便看到不懂的地方有书参考,这两本的习题我都做了,后来发现齐的习题没什么用,只要把刘的习题做好就可以了,但是可能齐的习题可以加深我知识点的记忆吧。五一期间看了ROSS的公司理财,觉得写得很好,但没有做习题。看完后做了徐老师的五次作业,感觉很多不是很清楚的,但后来发现多看几遍书,多做几次就会逐步理解透彻,所以刚开始不会一定不要灰心或过于心急。接着看投资,我用的是曹老师等三个老师编的证券投资学和夏普的投资学,个人觉得曹老师的书在capm和apt写得挺好,夏普的书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在期权期货、股票定价、证券定价方面还行。

把习题做了后做了杨云红老师的投资学作业,收获颇多。感觉好像比计划的快,于是我就又看了博迪的金融学,没细看,主要是因为财务投资都看了后觉得这本书太简单了,于是主要做了重点章节的习题,比如最后三四章的习题以及capm的习题。HULL的期权与期货是放到九月份开始的,大概20天看了两遍并做了习题,当然只是看到14章,感觉写得非常好,后来还看了好几遍。还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就是宋逢明的无套利均衡分析,可以说,我对金融学几个重要理论(MM定理、资产组合理论、CAPM、APT、B-S公式、动态定价技术等)的深入理解就靠的这本书,这本书逻辑性非常强,写得非常清楚,知识点归纳很完善,但是必须有了一定金融学基础后才能看懂。

在第二遍复习时,我不再以书为纲,而是以块儿来分:

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刘力的财务、ROSS的公司理财、博迪的金融学习题、徐老师的金融学概论课件

股票定价、固定收益证券定价:刘力的财务、夏普的投资学、杨云红老师的投资学课件 MM定理:刘力的财务、ROSS的公司理财、博迪的金融学、宋逢明的无套利均衡分析 投资组合理论、CAPM、APT:夏普的投资学、曹老师的证券投资学、杨云红老师的投资学课件、宋逢明的无套利均衡分析

公司合并:刘力的财务、博迪的金融学

期权与期货:宋逢明的无套利均衡分析、HULL的期权与期货、刘力的财务

市场有效性:曹老师的证券投资学、刘力的财务

利润分配、股利政策:刘力的财务、博迪的金融学

至于货银方面因为以前学过,只在暑假期间翻过黄达的那本精装本,再后来在考前翻了一下重点,但建议没接触过货银的同学如果选考金融学一定不能不看,会很吃亏的,而且一定哟按早看。

在第二遍的复习中,我还是不断的做题,个人觉得很重要的题有:刘力财务书后习题、博迪的最后几章以及CAPM的题、徐老师五次作业、杨老师投资作业、夏普投资学后的CAPM、APT、股票定价、固定收益证券定价、期权与期货的习题、历年真题。这些题我都做了两到三遍,有的是在最后不断的翻。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追求答案的一致。 数学

数学今年难一点,但我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分数还挺高的。我大致将数学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3月中旬—7月,第二个阶段是8月—10月,第三个阶段是11月—12月。可能大家觉得奇怪:不是还有1月份的20来天吗?在这段时间我是刻意放空,没做任何计划,因为我想当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究竟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从一开始,我便告诉自己,数学是一种长期作战,决不可像其他人那样,在10月或11月以前就达到巅峰状态,然后就彻底放弃两个月,最后再捡起来。我觉得至少对我而言,这种方法不适合我,考北大,数学必须足够好,不可以有任何大的问题,我不能保证到了最后两个月不碰后我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所以我决定打持久战,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而且鉴于高考的经验,我认为基础是关键,要考高分,基础一定要扎实。

3月中旬—7月,学习时间:五一前是上午3个小时,晚上上课,上完课大概有不到一小时,五一后是上午两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

这段时间我首先复习基础知识,用的教材是:高等数学第五版,同济的;概率与数理统计,浙大版的;线性代数就用的是中财自己的教材。由于期间报了文登的春季强化班,所以感觉时间很紧,当开始上课时,我刚把高等数学过完一遍,陈老师的复习指南也只做了高等数学这部分。但很不幸刚开始上的是线性代数,于是开始每天狂看线代的课本,后来觉得看得太快反而没什么效果,于是放慢速度,值得一提的是黄先开老师的线代讲的非常好,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知识衔接紧密,感到整个线代浑然一体,一通百通。虽然时间非常紧张,

但我深信及时的课后复习可以事半功倍,于是我拼命的为数学复习挤时间,每天晚上上完课会学校已经接近10点,坐下来把当天的内容过一遍,我所谓的过一遍不是把知识、例题看一遍,而是在看了基础知识后,自己把题做一遍,再对照陈老师的复习指南做相应的练习。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有什么上课时疑惑但来不及思考的东西,就可以利用这个时候及时进行处理,对知识的理解必然就深了一个层次。文登的课拖到五月才完,我也利用五一把教材都看完了,并且文登的复习指南也做得差不多了,但明显感觉做题不是很顺手,有的知识还是不熟悉,于是开始第二遍的复习。不过第二遍的复习,我不再是简单的看每一道题,而是做每一道例题,比较简单的就想想方法,难的或综合性较强的我就自己动手从头到尾做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解题程序和技巧。到我做完第二遍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这个时候快要考试了,但我仍然每天坚持做数学,但时间已调整到晚上(五月之前是上午和晚上都有数学复习时间,因为教材没看完,所以挤了很多时间给数学,当然挤的都是英语的时间,到后来我就完全不管英语了)。这个时候是比较郁闷的时候,我在复习完第二遍的时候就把历年真题做了一遍,做得不是特别好,有很多计算错误,不细心,基础不牢固之类的问题,我不知道应该继续看基础还是做题提高。考虑到复习指南好歹看过两遍了,应该比较熟悉了,于是开始做文登发的精选600题。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前三章还行,后来的就不是特别好了,于是很犹豫:是不是应该继续巩固基础?这时幸好我问了一下上届考上的师兄,他跟我说,这些题完全没必要做,你就把复习指南好好研究三遍,基本上就心里有数了。于是我毅然放下做了一部分的习题,继续抱着复习指南啃。后来的复习过程证明我这个决定是对的,在这一遍的过程中,很多漏洞都被我着重的看了,思考了,记忆了。看了后感觉整个知识结构在我脑海中应该比较完善了。

8月——10月,学习时间:每天上午3—4个小时,基本上应该是3个小时

在这个期间,我主要是以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经典四百题》,陈老师的《模拟考场15套题》为主,并辅以文登的笔记,陈老师的复习指南。《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非常好的一本书,号称看完这一本书,线代绝对不会有难题,你也绝对不会碰上自己不会的线代题。于是我以这本书拓展巩固我的基础及解题技巧。看书的时候仍然采取自己先做一遍,再对答案,思考吸收的方法,效果颇佳,到最后做模拟题时就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管见没见过的线代题,拿着一点都不心慌,因为铁定能做出来。这本书我估计一共看了四五遍吧。在做四百题时,很受打击,基本上是以120分结束每一套题的,但在这个过程,我看到了自己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感觉复习指南对级数和二重积分讲的不是特别好,有些技巧和知识点涉及很少,然后赶紧借同学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补了一下这方面的缺陷。在做完四百题第一遍后,我首先将文登笔记再次温习一遍,非常仔细,然后又将在做题过程总结的缺陷处一一查对,并做适当练习,力争熟悉起来。接着我做了陈老师的15套题,感觉这些题在高数与线代概率的综合方面设计得很好,与四百题有很好的互补性,但由于有了四百题的磨练,这15套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基本都是140以上,两小时完成。因此我深深感到,只有当你被一些题折磨过以后,你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当然这些题必须是好题。我将其中的好题、难题画出来以备来日复习之用。在做完这些以后,我感觉到概率统计的题型,我并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比较好的参考书,于是拿出以前学习时用的一本黄魁写的数理统计,我将其大致看了一下,并做了相应练习,对比较典型的题型也做了一些归纳总结,然后感觉差不多,就开始做考试虫的八套题。我有同学说这八套题很难,但由于这个时候我已经身经百战,所以没什么感觉,都是140多的,两小时完成,只有一两套题里会出现那种假设检验的很不熟悉的题,但我觉得这些题错的很值,因为现在错了,发现不会,总比考场上发现不会好的多吧。 11月——12月,学习时间:每天上午2个半小时左右

这两个月,我首先将四百题做了第二遍,并且将其中还不是特别熟悉的知识点对照着复习指南和笔记温习,同时辅以题型练习。然后将15套中画出来的题以及考试虫的八套题中的好

题做了第二遍。然后就主要看李永乐的《超越135分》,我仍然是先做,几乎花了20天吧,然后接着又看第二遍,碍于时间很紧,于是就主要看重点题型。在这段时间,我是只要发现自己还不熟悉的题型或知识点便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开始补习缺陷漏洞。于是笔记和复习指南也就翻了无数遍。同时,我还不忘练手,买了最后四套题做,感觉很简单。

1月份,学习时间:即兴安排

这段时间,学习重心完全转到英语和政治,尤其是政治,而且开始放松步调,弥补睡眠。每天早晨9点左右才起,然后看心情,心情好,状态不错就拿处历年真题,在一小时之类完成计算证明部分的题,再有时间便做做前面的填空选择。不想做的时候,我坚决不做,因为状态不好会打破自己的手感,造成不必要的惊慌和紧张,从而影响发挥。其实我知道我能做的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是要有满满的自信而已。于是在这种心态度过了最后的20天,走进了考场。

回顾整个复习过程,我觉得有几点非常重要:

1、数学复习一定要重视基础,一定要非常熟悉各种定理和概念,这样才能有利于迅速解题,找到突破口;

2、数学复习一定要保持连续性,不要轻易中断一两个月,对我而言确实是这样;

3、复习过程中,要记住你之所以做模拟题是因为你要找出你的薄弱之处,而不是要证明自己就只能拿这点分,所以分数低没关系,关键是对其进行巩固加深;

4、后期复习中出现不会不熟悉的知识点,不要轻易忽视,你要记住你之所以不断复习那些资料是为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完善,所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立刻解决,不要盲目按照已定的学习计划进行;

5、要为自己留出一定的富余时间,以便能灵活安排。

英语

这方面没什么经验,背单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被同学问到不背单词怎么做翻译和作文,才逼自己拿着星火的单词飞快的看了一下,寻求了一下心理安慰。但最后成绩还挺好的,可能是个人状态很好,真题经验很足再加上今年阅读和新题型简单。个人觉得做的最有用的就是历年真题的重复和翻译的训练,以及最后背了6篇考试虫的作文。下面说一下用的书: 张锦芯的220篇阅读,看了一遍文章,做了一下模拟训练,背了一遍单词

星火词汇:飞阅了两遍

考试虫的历年真题:三遍

考试虫的阅读训练:一遍不到,没做完,感觉题型最接近真题但很难,做的很受打击,但翻译挺好的

考试虫的考前30篇作文:看了两遍,背了6篇

还有其他几本书,不记得名字了,但是我基本只拿起来看了十几二十页就放弃了,因为没兴趣,觉得浪费时间。

政治

在8月份像看小说一样看了一遍,完全没效果,看了等于没看,又放了一个月,后来感觉不行了,于是狠下心利用十一报了一个班,是恩波的,感觉马哲和马政经讲的不错,但后勤服务太差,课本不够哪复印的给我们,用了不久就坏了,说要解决直到上完课也没吭声,而且每天不做卫生,教室跟垃圾场一样,所以让我再选择一次,我绝对不会选择恩波,因为听课对我而言,只是去除心理的不自信,熟悉一下知识点和重点,这在任何一个考研班都可以得到。上完班后,不再害怕了,而且有信心,心里有底了。这个时候才正式开始复习,虽然晚了点,但由于前面的时间将专业课和数学复习的比较好了,所以后面的时间分配明显偏向政治了。

我强烈推荐的教材就是红宝书,虽然复习期间我用过任汝芬的序列一,但感觉还是红宝书好,在我因为政治很不熟悉,害怕不及格时,我就抱着红宝书狂看,不断的过,到后来我算了一下都有

7、8遍了。我用的参考书都是任汝芬的,1到4都有,而且今年的大题任汝芬还猜

中了好几道,所以还挺幸运的。

我在反复看教材后,主要是针对各种题型做不同的准备,对选择题,我主要通过不断的看、背序列二的选择题来达到只要是书上的原话都不会错,对哲学部分,当然主要靠理解分析。序列一中有历年真题,我不断看这些选择题,以达到非常熟悉重点知识点。对于后面的大题,我首先是反复的看历年真题的参考答案,熟悉他的答题角度和涉及的方面,最后总结了一下,觉得主要是要答得很全,只要是能扯上关系的都答上,但不要过多阐述某一点。这样下来,基本心里有数该怎样答了,于是开始狂看序列2—4的练习题,分重点非重点看了2—3遍,然后将那些重复出现的习题拿出来好好的记,最后今年的时事大题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有那道马政经的。接着我开始各个击破,对付马哲那道题的方法,我是采取重点章节的大标题都背下来,到时候看到是相关哪章的内容,我就全答上,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知识点没涉及到或偏了。对马政经,学得比较好,参考任汝芬的习题选了一些来记,记框架。对毛概,我是整个框架,然后将事件塞进去,将一些影响意义分析原因的点记下来,想的是到时候靠积累展开。对邓论,由于很明显一定考新提出的理论,于是科学发展观是重点,我几乎将这一章可能的题的要点都记下来了,而且重点看了今年考到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题。所以我总结一句,当你非常熟悉教材,并接受了一定的新信息后,自己就会知道重点在哪里,会考什么了。

我大概就写这么多,好像很长哦。最后我想说,在整个考研过程中一定要有好的心态,我告诉自己幸福在于奋斗的过程,只要全力以赴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的,所以在面临困难和诱惑时,我都咬牙挺过来了。在此我非常感谢张师兄对我的帮助,他在自己非常忙的情况下还及时给我回邮件为我解惑,而且在最后的考研前对我说:考研没什么,肯定难不倒你的,这让我忐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同时也非常我的班主任王老师,在我面对保研诱惑时,给了我放弃的勇气和考研必胜的信心。最后,希望每一位考光华的学弟学妹都能好好抓住机会,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当你全力以赴时,生活是不会亏待你的。

第二篇:北大考博辅导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博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考博经验分享

对于那些志向考博的学弟、学妹们,很愿意奉上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考博是一种选择,却不是唯一的选择

就自己所知,我的师兄、师姐,特别是北大考博辅导班的学子,很多去了中科院、武大等名校,他们的“事迹”不断被传诵,大家都很羡慕他们。但旁观和亲身去经历,往往是两码事。有这样一个故事,远远的有一片林子,郁郁葱葱,人们觉得那里一定很美;走近了才发现林子里到处坑坑洼洼,堆满腐烂的树叶。看似很美的东西,一定要真正了解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考博是否适合自己,需要前前后后认真考虑。套用一句话,考博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二、苦难的意义

“苦难是自我设下的挑战,目的是叫人学习如何解决苦难;除非你能在苦难之中学会如何停止苦难的方法,否则苦难无益于灵魂”。(摘录自《时空之外》一书)

三、 优秀的阿Q精神

北大考博辅导班历史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学校不好、专业不好、导师不好。也许他们不是单纯的在抱怨,而是寻求认同,或者是给安逸的生活找些理由。无论如何,我觉得最好不参与这样的讨论,潜移默化的效用真的很大,联想“自我暗示”之类的技巧你就会发现这一点。“好”这样的词显然是相对的,我们的导师、学院里的其他老师、我们的学长,图书馆、自习室、操场等等,这是我们已有的资源,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资源做得更好。当你的智商被碾压,觉得自卑时,应有点阿Q精神,坚信将来的自己更优秀。

四、孤独是常态

人总是害怕孤独,就连最孤僻的人也有自己的朋友。但从全国人口上看,研究生是少数群体,博士生更是少数。从这个角度,选择了考博,就选择了孤独。备考时形单影只,因为周围考博的同学不多;如果不能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在心理上更为艰难;将来做学问做得好,没有人能比的,是“独孤求败”。术业有专攻,是将自己从一个群体中异化出来,而不是接受同化。如果要改变,就要从不一样的事做起;同样的,如果期望做不一样的事,怎么能处处跟风呢?不要害怕被孤立,应该对他人有耐心,努力获取理解。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友谊的阴霾说散就散。

五、由难到易

询问北大考博辅导班师姐和其他一些在读博士,考博难吗,他们往往停顿一下,然后说,“不太难”。可以想象,他们粗略的回忆了一下当时考博的种种,然后做出了一个一般性的总结。然而他们的回答却不是“很难”或者“很简单”,现在我也被录取了,对这个回答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像一个你很想得到的东西,往往得到之后对它的喜爱不如当初。对在读博士而言,他们的关注点已不在考博这个已被实现的过程。难,因为当时很难,也付出了很大努力;不太难,因为虽然难,却不是不可能。现在反过来看这个由难而易的过程,既然它不是不可战胜,那么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放松心态,不要那么沉重。活跃自己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就像《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所说,解放智力的“带宽”。

以上由北大考博辅导班搜集整理。985/211高校考博资料:考博参考书|考试科目|招生目录|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考博经验|考博笔记等,尽在教育!最后,考博预祝大家成功。

985/211高校考博资料:考博参考书|考试科目|招生目录|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考博经验|考博笔记等,尽在启道教育!

第三篇:2018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针对性问题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就业,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学费,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辅导,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金融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金融硕士考研机构!

一、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行不行? 最近几年金融硕士很火,特别是清华、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2015年北大光华金融硕士招生人数45人左右,含推免生35人,招生人数较少,又作为名校,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可想而知,但是金融硕士考研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跨专业考研没有问题。

据凯程从北大光华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大学光华金融硕士的考生中93%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对这个现象凯程洛老师咨询了北大光华的老师,本身金融学本科的学生,保研的,加上出国的,加上就业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来考研的,金融学本科的就业本身就是不错的,不用冒着风险来考研。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金融硕士考试科目里,金融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金融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北大光华本身的学术氛围不错,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2014年北大光华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38%。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就业是一等一的好,清华五道口和经管毕业生第一年大约20-30万每年,人大的也是在15-25之间,北大光华的预计在15-30万之间,金融硕士就业去向一般是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一行三会,国有大企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前景一片光明。已经有毕业的学生,据统计薪水金额大约第一年在12-20万之间,第二年以后的情况得看个人在单位的发展情况了。中国金融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有北大光华这样深厚背景的学生显得特别突出。

三、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学费是多少?

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学费总额为12.8万元,分两年缴清。

金融硕士考研为什么这么贵,凯程洛老师和清华北京大学人大的多位教授问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金融硕士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专业,没有一流的老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请最好的老师培养金融硕士人才,这是行业需要。确实,金融硕士就业薪水高是事实,一年就赚回来了。例如五道口金融学院2年12.8万。

四、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金融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大光华金融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金融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金融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金融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金融硕士非常权威,基本是考清华北京大学人大中财贸大金融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五道口金融学院,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更何况比五道口难度稍易的北大光华金融硕士、人大金融硕士、中财金融硕士、贸大金融硕士。凯程有系统的《金融硕士讲义》《金融硕士题库》《金融硕士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北大光华金融硕士深入的理解,在复旦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

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五、北大光华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03数学三 431金融学综合

注:科目④金融学综合包括三部分:微观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含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货币金融),每部分各75分,考生须任选两部分作答。

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金融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凯程推荐的参考书目: 《金融学》——黄达著

《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罗斯等著; 《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出版社,刘力著 《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博迪著;

《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宇飞著; 《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姚长辉等著 《证券投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曹凤岐等著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平新乔著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范里安著

《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大学出版社,尼克尔森著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中国统计出版社 《计量经济学基础》古扎拉蒂著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六、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北京大学经院金融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85分,政治英语不低于6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复试形式为面试。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如何调解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北京大学,感觉自己考北京大学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北京大学。

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我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

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财经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年的数学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40多分,甚至满分,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在凯程,不断有测试,有排名,你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找到差距,就能充足能量继续复习。

八、北大光华考研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九、北大光华金融硕士专业课复习建议

北京大学光华金融硕士考研金融学综合包括三部分:微观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含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货币金融),每部分各75分,考生须任选两部分作答。

凯程老师特别强调,复习没什么捷径可走,老老实实的把凯程金融老师讲的课程扎扎实实学习下来,把老师布置的题目认真做完,很多都是考试必考点,刚开始可能会比较痛苦,只要坚持下来第二遍时就会好很多了。建议大家准备一个笔记本,看第一遍时把书的框架和基本知识点记下来,这样方便以后复习,知识也理解得更深入。重点章节是汇率,利率,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货币创造(重中之重啊,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连接点,极易考大题)。

凯程有多年的北京大学光华金融硕士考研辅导经验,凯程老师在讲解真题的过程中严格

要求学生吃透真题,让学生在认识和体会的基础上理解真题答案并掌握知识点,凯程老师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凯程老师在讲解真题的过程中会抓住这条主线,依次展开把相关知识点串起来,这样学生学习理解政经就容易轻松很多。

参考书复习方法:

第一遍,只是看课本,快速翻阅,熟悉整本书的框架和只是脉络,不管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然后着重试着去记忆章末总结,根本就没有做课后题,当时看了全书所有章节,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才不去看后面的,只看前二十五章;

第二遍,以凯程老师讲课的讲义指引,认真详细地看。看完一章,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非常重要。刚开始可能有些题目根本做不出来,没关系,记得标注出来,等你做上第二遍第三遍时就会全懂的;

第三遍,还是看课本,做之前不会做的题目,总结出我认为的可能要考的重点及考点;看老师讲的讲义和笔记。

第四遍,以目录检测法检测自己对整本书的记忆及把握程度,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定理以及应用等。然后再以自己总结出的考点去试着再现相关的知识点。

第五遍,基本不去看概念性知识,而是认真地去看计算和模型推导以及画图重点看书上能出计算题的考点以及掌握计算方法。总结出书中计算公式,以及应用这些公式的习题。

凯程洛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内容,希望大家已经对北大光华金融硕士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咨询凯程老师。同学们,现在考研是一个趋势,就业的主体是研究生,决定了考研,就勇往直前,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学业有成。

第四篇:从二类本科到北大光华的考研之路

从农大到北大光华金融的考研经验

从农大到北大,从北大到光华

----“there was once a dream that was gsmer. you could only whisper it, anything more than a whisper and it would vanish .it was so fragile ,and I fear that it will not survive this winter.”

我本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金融系,应该是出身最为不好一类,可能我的帖子更适合于非名校背景的dreamer, 我的光华之路走得波浪起伏,坎坷不已。在电话那头告知被录取时,终于尘埃落定,大口喘气。

在这里,我只是想尽量如实记录我的考研历程,让学弟学妹少走些弯路,这篇帖子若能让追梦人读罢或有所思,或有所叹,则不枉此文,以报我长期以来从光华人中所得教益。

选择光华也许是因为爸爸告诉我隔壁的JJ上了光华,也许是zp说过北京只有两所学校,但也许是由于我年轻的梦想,不安的心!我从小就在山沟里长大,稀里糊涂地考上了大学,然后又在大学里稀里糊涂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将会何去何从,大四时又稀里糊涂地放弃保研(据说农业类院校只能在平级外推),然后就匆匆地在07年去探路,结果出来,英语总分成功地战胜专业课,政治还拖全国平均水平的后腿。08年,我筹躇满志,放手一搏,但上帝和我开了一次玩笑,总分376,政治74,英语80,数学134,专业课88,排名44,无缘GH复试。09年一路跌荡,总分371,政治72,英语70,数学118,专业课111,初试第48名,我几欲放弃时,上帝却给了我一个惊喜。

我总认为上帝是个孩子,他会和你开玩笑。他也会累,玩笑开够了,他会给你一个惊喜。但你要在他累了之前还活着。

一•写给犹豫未决,还未决定考研的人

人生应该有所追求,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理想的坚守。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我的光华之路会走得如此坎坷,我想我还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路。来北京近两年的考研生活,我找过兼职,在北大旁听,在清华学习,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两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两年。为之付出,无怨无悔!备考的日子总是单调的,但我一直心存感激。因为我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我这么幸运,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也并非全国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来清华北大自习旁听。在我们乡下,在我周围有很多人由于生计所迫,不得不出卖劳力,养家糊口。 大学生活总是美好的,即使大学是在远离家乡的冰城。无忧无虑的少年,通宵上网,联寝玩CS,雪地足球赛,到了大二,快乐之中隐隐有种失落。每天夕阳西下,我都是一身皇马的白色球衣,在楼下的球场狂奔,偶尔也会看着夕阳下自己的身影发呆。母校的课业不是很紧张,有大片的闲暇,给了我许多思考人生意义的机会,但我至今还未想明白。大三时我开始泡在图书馆里,试图横扫东农图书馆,从诗歌,小说,纪实开始,逐渐地我意识到未竞的梦,遥远的北京,未曾谋面的北大。大三过年回家,我找到师姐(光华企管)稀里糊涂地问了好多问题,现在只记得一个“北大好不好?”师姐的回答是“好!”

大学毕业,我第一次来北大,正赶上一个讲座,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手机上写下一行字“北大,到处洋溢着希望!”也许这一开始,我就决定坚持下去,坚守燕园这一片土地。光华之路是很艰辛的,但我是非常幸运的。不久,我在旁听时认识了张兄(08级光华金融硕士),这是我考研中不得不提的一位。酒肉下肚,兄弟对我的情况进行诊断,“数学英语还行,政治不是问题,关键在专业课,总之并非病入膏肓,还是有药可救”,随后我们建立了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北大理教123,目标是08金融。和张兄考研的日子简单而又快乐,我们疯狂地上自习,十点半下自习后还在路上边走边讨论。我们曾以前辈tow和 htlion自比,才华横溢的他甚至为我们写了一首诗。他是那种豪迈奔放型,走在熙熙攘攘的北大校园中,不时高歌一曲,如入无人之境,不得不令人侧目相看。08年春天,感觉特别冷,而我的心情更是复杂,一方面为兄弟上光华而高兴,另一方面,为自己是调剂还是再考左右为难。那些日子,我一方面,争取能进光华复试,我直接在光华门口堵老师,正好碰到了徐信忠老师,我就上去说我考了多少分,徐老师刚开始以为我进复试了,是先来混脸熟的,说“进复试了,那就看你的运气了”。当我告诉他没有收到复试通知时,他让我找教务处,-----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绝望中,有个师兄告诉我,今年像我这种情况的太多了,争取光华的机会不大,可以申请北大其他地方的面试,其中深圳,软院就是不错的去处。在给深圳交完申请材料后,我开始郑重考虑我的选择,阳春三月,未名湖畔,杨柳依依,我怎能弃之而去?在北大理教外,我和张兄一商量,结果是干脆别去蹭面经了,再战!他还专门讲了苏秦的故事来安慰我(此后,我见他在不同的场合又讲了5次:)),而张兄的落榜诗写得更是好,“不过稍降半日雨,何必虚作数月寒”尽显豪迈与大气!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溜走。就这样我找了几份兼职,一直干到暑假,在一位宿松老乡(清华建筑)的帮助下,搬家清华。如火如荼的备考也就在清华一教展开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高微开始成为重头戏。系统总结专业课考点,浓缩成两本笔记。在清华备考时,日子充实而又忐忑,孤独而不寂寞。我总觉得历史是惊人的相似。我开始从两周一次的《财经》杂志中寻找乐趣,听Beyond 和许巍的歌,前者使人激昂奋进,而后者会引起共鸣。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的小平房里,虽然冷点,但锻炼了人的意志。晚上扛不住,就把衣服全晾在床沿挡风;白天在屋里背书冻腿,就把被子围上取暖。 第三次考,压力是无形的,我要不断地调整自己。而以前取得的成绩很容易成为前进的阻力,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考试一年不如一年的人大有人在。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弥补。另一方面,不能妄自菲薄,信心不足,毫无斗志。到12月有几次都动了不想考的念头,我告诉自己“挺过这个冬天,你将获得新生!”照兰院门球场,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转来转去,我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清华的校园是美丽的,郁闷时,我总喜欢一个人在美丽的校园瞎逛,去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疗效相当不错。而清华的骄子,也非常gentle,带给我的绝对是正的外部效应。妹妹曾打电话问我在北京干什么,我告诉她,“看书,观人”,“看什么书?观什么人?”“看经邦济世之书,观清华北大之人。”

考试的日子如期而至,备考期间,心态很好,一直很平静。从未失眠,但第一天考前晚上,我几乎用尽所有手段,都无法让自己安然入睡,思维极度活跃,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考点不停地在脑海中传来窜去,第二天我就迷迷糊糊地冲向考场,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提前10分钟完卷。中午去朋友那休息,依旧热血沸腾,才知道睡着是一件多奢侈的事,只好闭目养神,尽量控制自己的思维。下午考英语,尽管题目较难,但感觉答的很满意。由于担心晚上再不睡的话,影响考数学,又听说吃白加黑能催眠安定,故不择手段地吃药睡觉,不知是药效还是心理暗示作用,当晚确实睡的很好,可是,考数学时我犯了一个大错,答卷时一直在担心感冒药影响发挥,杂念丛生,结果三道大题计算出现错误,几乎对我构成致命的威胁。在这里我想提向大家的是,考前复习量尽量减轻一些,由于我在考试前一天花一整天背红宝书,结果晚上满脑子都是物质,意识,N届N中全会。。。。。。此外,心理暗示作用非常重要,“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而睡眠也许并不是决定你能否胜出的那块筹码。

等待的日子总是一种煎熬。我也为此食不甘味,寝食难安。对完答案,我有些慌了,数学重大失误,三道大题计算错误,很担心考得一年不如一年。想当年,作出再战的决定,是建立在09年一定能上的假设之上的。。。。我开始调低预期,彻夜地看闲书,一位朋友见我看《平凡的世界》说”这书适合在受打击之后看”,我笑而不答。 2个月的时间,在忐忑中和朋友去了趟软院,并且莽撞敲门找师兄师姐了解情况,几位师兄非常惊讶地看到我们,然后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人都非常nice。而且了解到很多复试的问题,受益不少。从一月考完,到三月公布分数复试,近2个月的时间,真正准备复试是在接到复试通知后,其实一个星期足够,因为复试的很多问题是要在准备初试时解决掉的,实力来自日积月累,如非几天速成。

二•写给全力以赴,准备初试的人

也许我们在不停地想是什么东西决定自己能不能上光华,本科背景重不重要?本科成绩重不重要?大学课外活动,

四、六级成绩重不重要?我认为也许这些all matters,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我们总能找到一项不是那么完美的师兄师姐上了光华。总之,最重要的是你的实力。而实力通过你初试的分数和面试的表现反映出来。

关于初试的分数我想用以下公式来表示:y=a+z, 其中y 表示你的考试分数;a表示你真实的水平,这是你唯一可以控制和努力提高的;z表示你不可控制的随机因素,比如运气之类的。所以考研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a的过程,这也是你唯一所需考虑的问题,至于随机因素,考试时是不是会生病,失眠,不是你该考虑的和费尽心思琢磨的。如果你有考450的实力,即使运气再背,考个400,照样无法挡住你进入复试的步伐。至于提高实力的经验,各位师兄师姐的贴子,足够用了,最关键的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公共课的复习我就不详叙了,只有几点tips: 1. 政治,看红宝书足够,辅之序列二。报不报班因人而异,但听听辅导班的讲课录音还是颇有收获。

2. 英语,真题之外还是真题。从每一个单词到每一句话的翻译都要吃透。最后要分析每年出题思路和考点。市面上有几个版本的真题,有些年的题的解释可能有些牵强,不妨多参考几人的书,博采众长,取其精华。

3. 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包括对基本公式结论的熟练记忆和运用)不言而喻;而计算的准确性也是举足轻重的,听说今年没有给步骤分,只要答案不对,一律0分计。几个兄弟看到分数,欲哭无泪。

最后,说一说我的专业课复习,尽管我本科学金融,但和光华考的完全是两回事,所以说,我备考光华专业课也几乎是从零开始。光华考的是现代金融学,一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货币金融学,公司财务和资产定价。其中公司财务主要是从公司融资和投资的角度,基于进现金流量做出决策,而资产定价主要是对原生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等)和衍生证券(包括期权,期货等)运用一般均衡和无套利的思想对金融工具进行定价。股票和债券是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衍生证券是公司管理风险的工具,可见财务管理和资产定价是紧密联系的。 货币金融学一般又称为宏观金融,考点主要包括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利率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货币政策。此外还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常识性的问题,在复试时更可能被问到。推荐用书: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尽管书较厚,但通俗易懂,极易上手。 微观金融包括公司财务和资产定价。前者考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投资决策(掌握基于贴现现金流估值法的几大投资决策指标APV,NPV.IRR等,此外还有或用要求权估值法,如实物期权)

二是融资决策(主要是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政策),

推荐用书:ross《公司理财》及其课后习题册,尤其是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几乎能看到光华每年考题的影子。

资产定价,考点可以分为三大块:

一是原生证券定价理论(债券定价和股利贴现模型), 二是资本市场理论,主要是讨论规避非系统风险,(均值方差模型,capm;因子模型,apt;市场的有效性) 三是衍生证券定价理论,主要是用来规避系统风险(远期,期货,期权) 推荐用书:博迪《投资学》,赫尔《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这两本书后习题尤为经 典,可用来加深理解。

微观经济学我看得就比较杂了,由于08考了几道高微,去年再战时主要精力就放在这上面,其实现在想来,看高微应试并非必要,唯一的好处是记住有些结论性的命题可能有助你答题,但抽象的说教未尝有利于经济学思维。看高微之前,建议先看看介于中高微之间的《十八讲》和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拓展》,习题经典!就高微而言,如果时间真正充足,推荐蒋殿春的《高级微观经济学》。 总结一下,微观主要考点有四大块:

一是消费者理论(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及其对偶关系;比较静态分析:价格变化,收入变化;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二是生产者理论(生产技术;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三是市场结构与均衡(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四是市场失灵(外部效应,包括消费和生产两种;公共品,包括离散情形和连续情形) 至于博弈论,推荐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我看到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后面的不完全信息没有深究。

以上是我根据我看的书和理解总结的一个大纲,希望能对后来人有用。

三.写给志在必得,准备复试的人

我在写回忆复试经历时,不得不提起我的朋友,因为我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人,一见陌生人就哆嗦,面试绝对是对我的一大挑战。感谢一帮朋友来回地帮我模拟面试,预测各种挑战性问题,并找出最佳答案。其中张兄还亲自跑来,帮我前后面了两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此外,带队面试的光华金融研二的师兄非常nice.在我进去面试之前,和我聊天,不停地鼓励我,感激不尽。

我是徐信忠老师那组的,一共6个老师,坐成一长排。除了徐老师,我还认识黄张凯老师和王亚平老师,其他几个老师不认识。其中有个老师在记录,没有问问题。除了徐老师问了两次专业问题外,其他老师都是每人一次,但问得非常细,步步追逼,几次走投无路。 进门,鞠躬,“老师好”。徐老师示意我坐,问“你是准备选硕博连读还是读硕?” 答:“硕博连读,老师我一直想读博”。徐老师听完在纸上写下了什么。

徐:“你先花两分钟的时间自我介绍一下”王在看我的PS,A老师板着脸,双手交叉在胸前,靠着椅背,两眼看天,其他老师都看着我。我暗地瞥了A老师一眼,估计他是传说中的黑脸。

我开始背事先准备好的自我介绍,背到第三句话,短路,沉默。我瞅了一下黄老师温和的笑容,2秒后冷静,继续。

徐:“你是07年毕业的?你考了两次?” 答(微笑):“老师,我是07年毕业的,但实际上我是准备了两年,考了三次。去年我考了376,但专业课差两分,没有进复试” 徐:“你去年还考得挺高的” 答(大喜):“嗯,我觉得考光华,不能见各位老师一面很可惜的,我为了能见见老师,所以我又考了一次”。 众老师,微笑。

徐:“现在股票市场一会大幅上涨,一会大幅下跌,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你怎么赚钱?” 答:“我可以构建一个期权策略组合,买一个看涨期权和一个看跌期权,就可以了” 徐不置可否,示意旁边的A老师问下一个问题。

A:“我问你啊,我们评估股票时,为什么要用市盈率而不是股票的市场价格呢?”

答:“因为在市场上绝对价格并不重要,而相对价格才是最重要的,而市盈率在最简单的红利贴现模型中是收益率的倒数,所以我们经常使用市盈率来评估股票” A:“那我问你,一股股票是10元,另一股是100元,你会买哪个呢?” 答:“选择哪只股票与它的绝对价格没有关系,关键是要买被低估的” A:“怎么判断一只股票被低估呢?”

答:“可以和同行业,业绩相近的公司进行比较”

A:“那我问你,刚才我说的,两个股票一个是10元,一个是100元,这有可能吗?” 答(不解):“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公司的情况可能不完全一样,股利政策,税收都可能不同,而且每个公司面临的风险也不同。”

A:“那好,在你刚才的那么多假设下,这两只股票的价格可能不一样吗?” 答(虚汗):“可能还需要其他的假设,要求这两个公司是完全可复制的。”

A:“就假设是可以复制的,所有的都一样,那这两种股票价格可能不一样吗?” 答(被逼的):“那应该是一样的吧”我瞅了一眼依旧板着脸的A老师,心狂跳不已。

黄:“现在我们通常用股指期货规避风险,但实际上期货市场的波动性是非常大的,你说这个不是矛盾的吗?”

答:“我认为这并不矛盾,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效果的好坏在于所指标的资产与期货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大,效果越好,而与期货市场自身的波动性没有多大关系吧”

黄老师在我说完在手下的纸上好像写了个数字,我心里咯噔一下怀疑那是不是打分。 王(微笑):“你是农业院校背景的,你的PS里用了很多蔬菜,果实的例子来说明模型,写得很有意思”

其他老师都凑过来,饶有兴趣地看着王,我暗喜。

王:“我有两个问题,你说CAPM时,举了个例子,一是你说桔子的风险比苹果大,你是指种植的风险还是倒卖的风险,二是,你凭什么说桔子的风险大?” 答(微笑):“老师,实际上这里我并没有把种植和倒卖分开,我是假设自己种自己卖,至于桔子的风险比苹果的风险大是我随便举的一个例子,我并没有到市场上去调查,但我想我可以回答一下,可能桔子对生长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比如土壤,天气之类的,不易成活,由于这些风险是不可分散的,所以桔子的风险比较大。” 王:“你说的这些不可分散风险和市场风险是一回事吗?” 答:“不完全相同,但他们是有关系的”。王老师无语。

B:“还是CAPM,我现在教书时候,有不少学生反映CAPM 有问题,是不成立的,举个例子,你看GOOGLE的股票一直获得很高的回报率,而CAPM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你能解释一下么?” 答(迷茫):老师,不好意思,我没听太明白,能再说一遍么? 老师再说了一次。我继续迷茫,只好尝试着回答。

答:“老师,这可能与人们的预期有关吧,由于人们对GOOGLE 预期较高。。。。。。” B:“股票价格不是已经反映人们的预期吗?” 答(继续迷茫):“但预期是在不断改变的啊,而且我觉得与GOOGLE 所在的市场环境还也有关系,由于它的市场分额在不断扩大,而且有新的用途被发现,GOOGLE的成长性很好,所以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B老师说了句我还是不明白的话,然后说,“那你也认为CAPM 也是不太正确的? 答:(万分无奈)“老师,也不能这么说,GOOGLE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由于发展潜力较大。。。。。。”B老师侧身看着我,坐在另一头的徐老师来解围了。 徐:“我的问题也是CAPM,你给我说一下什么是CAPM 中的风险?” 答(信心大增):“CAPM中的风险是指市场风险,用贝塔来度量的,分子是一种资产和市场组合的协方差,分母是市场组合的标准差” 徐:“你说一下分子是怎么计算的?”

答:“一种资产和市场上所有资产的协方差的加权平均”,突然意识到刚才分母说错了,赶紧纠正“刚才分母应该是方差,不是标准差”。 徐:“市场风险怎么用协方差表示?”

根本没意识到问什么,微笑,请求老师在讲一遍,徐说完,我继续迷茫。

其他老师兴趣大增,都围上来,还给我举了个例子,说多少个股票,过少个协方差,我一激动,一个数字也没记住。 徐(无奈):“那你说说协方差和方差是什么关系?”

众老师都盯着我,大脑飞转,我想这是数学问题,沉默2秒,“方差是一种资产和它自身的协方差”。

众老师沉默,2秒,王老师说话,“这个问题就是问你给你协方差你能不能算出市场组合的方差?” 答(忐忑):“这应该是可以的,只要已知每种资产的权重。。。。” 徐(好像怒了):“这不就行了嘛,市场风险就是协方差的加权平均,好好,就到这,我们休息会”。

我一愣,意犹未尽,鞠躬,道谢,开门。

四•结语

写这篇帖子的时候,好几次,都有把它写成感谢信的冲动,因为没有老师的栽培,朋友的帮助,父母的理解,我实在走不到今天。在我初次去探路时,不到20的我,年少轻狂,总以为明天会很美。而今,回首往事,总让人感慨万千。历时三载,辛苦了我的父母,等苦我的朋友,受益的却是稀里糊涂的我。在闭关修炼的日子,手机很少 开机,许多朋友都无法联系上我,在此深表歉意。

第五篇:北大光华金融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之间我们就成了这个校园里的边缘人物——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经常漫步在校园小道,心中总会莫名地涌起难以释怀的感觉,一直想写些什么,来纪念逝去的日子,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回报自己的母校,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同学,也希望留给师弟师妹们一些经验,但愿我们的亲身经验和切身感受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下面,我按照交稿的时间顺序,分别贴出今年四位中财同学的考研经验,相信共同的背景会让大家产生共鸣,也给大家更多的激励与希望,在最后我附上一些个人的感受,不足之处恳请大家见谅,希望我们的帖子能帮助更多的同学,达到这个目的,我想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祝后来者成功、顺利!

一、张伟弦:我的考研经历(zhangweixian216@163.com)

我是信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初试排在第八九名并列,复试不太好,但侥幸进了。今年能如愿的考上光华,我感到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光华人网站和各位师兄世界的热心帮助。现在,也觉得有机会做一些回报谈谈所谓的经验,希望能为下一批梦想着进入光华的同学有些帮助。

高考的不顺让我来到现在这所学校,刚入校时就憋着一股劲想四年后杀回北大。但是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金融,我觉得那地方太牛了,而且隔行如隔山,想考上对我来说实在是不可能。前两年的时候,课不算紧,自己学习也还算认真,特别是数学跟英语,倾注了非常大的精力,现在想想,虽然前两年没看过什么专业的书,现在还真是挺感激前两年打下的基础。

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当时班里有好多同学在讨论考研的问题,而且有很多人打算换专业,这是开始觉得换专业并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当时考虑了很多地方,觉得每个地方自己都有优势和劣势。考光华的信管,一是招生的人少,不到 6 个,而且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考数一拿高分很有难度;班里有很多人要考五道口,但自己总觉得自己是理科出身,搞那些文字性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擅长――因为当时听说五道口的考题是一堆问答论述和名词解释,然后发三张大白纸让你写。当时还考虑过中科院和上海交大,但自己总是在这些学校中无法作出选择。当时感到非常难受,有了目标不怕吃苦去追求,但有时在多个目标中难以取舍让我感到非常痛苦。那一个学期,自己虽然动过换专业的想法,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本科专业的学习上――

当时一学期几乎全在搞运筹,一是难,二是最可能要考这个方向。直到三年级上学期近结束,本科的课程总体来说还是挺好好学的,直至那时还对金融知识几乎一无所知。

真正改变我想法的还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考上北大的师兄和师姐回学校的一次交流会。当时跟他们聊了之后――自己才真正的关注了光华金融。大三上的几个月,自己真正认真的登陆了光华人的金融考研区,仔细拜读了所有上两届学长的考经,浏览了所有相关的帖子,看了一下历年的试题,这才真正发现,自己是适合往这里考的,实际上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首先是题目非常的数理,几乎都是计算题;其次每年几乎都有一半是理工科背景的人考过来的,而且他们的经验说明,这个地方只要认真准备,是非常适合跨专业的考生的。第三,招人多 , 当时是 50 ,分数线又低只有 340 ,几乎专业课过线就能上。当然,推荐的大概有近 20 本书,就是专业课特别的花时间。

记得当时有一篇文章是北航一个第一年出国没成功,第二年只花了 5 个月时间就考上光华金融的计算机专业学长写的,文章特别是前几段对自己的剖析写得相当感人。读了那篇文章之后,我才真正的去想,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兴趣在哪,自己十几年来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说,是那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也彻底坚定了我报考光华金融的想法。

三年级上的后几个月几乎是一直在搜集资料,而知道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自己就要进“笼子”了,因此,寒假在家痛痛快快的玩了一个月――好像是我上大学来玩得最爽的一段时间了。

我的复习从 3 月 1 号正式开始。当时自己的情况是大一时学过平狄克的微观,大二学过一点财管的知识,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东西对考研的内容几乎是太小儿科,自己还真的算是白手起家。我知道自己复习的不算早,基础也比较薄弱,而要看的书又多,因此当时给自己订了个非常详细的复习计划――我觉得这份计划地制定对我最后考试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课方面,微观我大概该看了朱善利,范里安(现代观点与高微)和周惠中的书,以及微观十八讲,以及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后来补充了平狄克的微观和常青藤尼科尔森的微观,复习的后期又花很少的时间将平狄克和尼科尔森的微观看了一遍(加在一起不超过五天),

金融方面看了博迪的金融学,刘力,齐寅峰和 Ross 的三本公司理财方面的书,曹的证券投资和夏普的投资学上下册, hull 的期权期货。到了考试的后期,又花几天时间看了宋逢明的无套利均衡。

专业课自己花的时间最多,可以说是 70% 的时间都用在了这上面。往届师兄师姐推荐过的书我都看过,希望能从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谈谈这些书。微观的重要性从分值来说就可见一斑。如果只看一本书的话,那么肯定是 18 讲了,这一点毋庸置疑。 18 讲有个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现在我看过的大概有郭洪波版的, eating noodles 版的,还有在光华人经济学版上置顶的一份答案,之所以有这么多版本,也反映了有些题目确实争议很大,某一个版本上有明显错误(比如郭的一些题目),还是能在答案的比较中找到自己觉得最好的一种解法吧。范里安的高微是本好书,看完后对 18 讲是个有益的补充,它能将一些 18 讲中将的不明的知识点串起来,特别是对微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高微后面的题也非常值得做一下,很多都是用中微的知识可以解决的。现代观点数理性的知识不多,但其中经济学的思想体现得非常好,也是一本很容易上手同时非常好的书。张维迎的博弈论应对考研只要看前三章,而且这本书写得确实还是有些难度,有些内容需要细细体会。 05 年的微观博弈题让画混合博弈均衡的图,那道题目在我所看的书中只有这本书有所涉及。其他微观的书我觉得没时间完全可以不看,或者只做有答案的课后题。

就金融方面,金融学比较简单,文字性的东西很多,主要是给搭起一个框架。公司财务方面, Ross 和齐寅峰的书各有千秋,如果没时间的话可以只看一本,但两本书都是好书,特别是齐的书后每题都有详细的答案。刘力的书应该是我觉得不太好的一本,特别是实物期权那章,居然不多的例题有两个解答有误,但 MM 那章的习题不错,还有运营资金管理那几章都是不用看的。至于投资学,那本指定的书文字性的东西过多,很快就能看完,而夏普那本书我也觉得有很多东西是与公司财务重叠,看完后觉得琐碎和不可能考的东西过多。金融工程方面,期权期货远期互换肯定都是重点,但这些东西在公司理财中也几乎都有所涉及。至于 BS 公式的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步步惊心剧情介绍下一篇:班长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