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精准医学

2022-09-26

第一篇:科技创新与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摘要:通过病因,发病的形态变化,功能的损害进行对疾病的发生过程和发展规律而进行研究的学科叫做病理学。而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通常考虑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环境导致的差异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影响的是属于精准医学,目前精准医学主要是在某些癌症方面发挥重要,并未将其应用到大部分疾病的诊断中。 关键词:精准医学;临床病理学

美国的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正式宣布在国策中增加“精准医学计划”,一个美国学者在2月通过杂志发表了关于精准医学新计划文章,提出精准医学目前短期目标是为了使得癌症的治疗能有更好的新手段,而长期目标是为了让其他医疗疾病能有更好的资料,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来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1.精准医学

(一)精准医学的含义是以当今医疗为主要的基础,然后随着各种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大数据等新型应用的进步而交叉进行的新型医学。精准医学是通过蛋白质,基因等各种医学技术,把人的数据和疾病的各种数据类型进行有标志性的分析和鉴定,并对它们进行应用,从而寻找正确的疾病产生原因和治疗的关键点,并对每一种疾病的不同种状态和过程进行分类和判断,从而进行有限管理,实现对每种疾病的精准判断,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对[1]治疗的效益。

(二)我国现如今在进行小康社会,更加注重全民健康的标准,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健康保障的工程,针对全民健康需要,提出了要加快对国内医药品安全的监督,以国产代替进口,从而降低医疗的成本;要发展精准医学的技术,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加强规范基层医院管理;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水平。

(三)精准医学总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贴心,精准,高效,便民的健康服务,建立起符合国际水准的精准医学的研究体系,要把握住相关的核心价值技术,研发国产新型的设备,提高对重大医疗的防治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健康的改革,为全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 2.临床病理学

2.1临床病理学的含义

临床病理学是用精准的判断在临床上实现对疾病的治疗,常见的是对肿瘤细胞的增值进行遏制,从中促进癌症细胞的分化和死亡。这便要求对疾病的判断要有准确细致的分类,还要根据临床的检查,病理的变化,分子的诊断等一系列专业经验来进行判断。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不仅仅要求病理医生学会关于对病理的诊断和解剖,还要对分子病理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判断。

2.2临床病理学的作用

(一)病理学是以组织学的诊断作为基础作用,组织学作为传统的组织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发挥诊断作用的学科。只有在病理医生正确判断出各种不同疾病的生长级别,才能对疾病标识物进行有效的判断,并做出准确的病理技术诊断。而病理医生在组织学的基础下进行分析,应用各种相应的技术和检测方法对疾病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在当今的医疗时代,临床对病理学的诊断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未来的病理报告是运用传统的组织学和创新的病理学相结合,从而对临床病理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和高效的病理报告。

(二)分子病理学在疾病分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根据对疾病的判断,分子病理的诊断技术是对传统诊断的补充和完善。在面对疾病的隐藏性基因表达时,需要分子病理学对疾病进行更加深入和更加完善全面的表达。因此分子病理学在疾病的分析中占有核心地位,使得更加深入准确的,全面而又规范的对疾病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对疾病的准确性判断,以达到对疾病的更好控制。

(三)病理学的应用有利于揭示疾病的病理特征,早日发现疾病的问题,并为疾病的治疗进行有效的治疗。如对肿瘤患者进行检测高危因素等预后分子指标,从分子水平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结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水平和提高对肿瘤疾病的判断准确性。由于疾病的变化不稳定性,所以依靠病理学对疾病的诊断,能够有效的对疾病发生病变时进行预防和判断,提高病人治愈率和对治疗的信心。 2.3临床病理诊断的发展

临床病理诊断不仅仅要求病理医生对肿瘤进行诊断,而且还要求提供给每一位患者直接相关的信息必须是详尽、精准、具个性化。在精确的医学时代,要依靠医生专业的技术和实践经验,还要对病理的设备进行升级,提高医生的对病理的准确判断,形成一个高要求,高标准的体系。在未来的病理报告中,不仅要做到提供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还要对分子病理精准诊断,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判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准医学时代的出现,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病理科带来了挑战和发展。著名的钟南山院士曾说过“临床病理水平是衡量国家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病理医生在精准医疗的时代中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病理医生不仅仅是医学的希望,更多的是改善患者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总而言之,精准医学是转变医学研究的一大重点目标,是推动中国精准医学计划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健康社会的又一新起点。即使现在精准医学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是通过医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推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精准医学计划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詹启敏.中国精准医学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点任务[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01(5):1-3. [2]罗莉.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J].武警医学,2016,27(2):109-112. [2]

第二篇:【精准扶贫】在创新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在创新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湖北长阳农商银行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9月10日,该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2480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2559户,5868万元,占全县扶贫小额贷款总投放额的94%。

从20XX年10月开始,该行在走出去学习他行经验,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的模式:一是“自主创业”模式。给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发放、由政府专项风险基金提供担保、全额贴息的10万元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小额信用贷款。二是“投资分红”模式。给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内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贫困户用获得的贷款投资入股到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带动脱贫协议,保证贫困户每年按一定比例获得分红。三是“土地流转(租赁)”模式。给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发放、由政府基金担保、金额30万元至200万元以内的扶贫贷款。借款人与贫困户签订协议,贫困户每年每亩土地可获得200元至500元固定流转(租赁)费收入。四是“订单回购”模式。给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内扶贫小额贷款,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由公司对贫困户生产经营进行培训指导、按约定的价格回购产品,保证贫困户获得固定生产收益,并代为偿还贷款。

在构建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模式的同时,该行先后开发出了金准福贷、金链福贷、金社福贷、金企福贷和金旅福贷等五个信贷产品,并逐步构建起了以产业带动为轴心的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社会能人)+金融的“五位一体”扶贫格局。

为了有效运用产品,该行先后与县扶贫办签订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合作协议》,与县扶贫办、畜牧局、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全县畜牧养殖精准扶贫“121”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县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211”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办法。

自去年以来,该行的鸭子口支行先后为5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500万元,贫困户入股到杨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户认养10头肉牛,每头缴纳保险360元,保险金额每头6000元,由合作社集中喂养,每头牛按年分红500元,每户每年可获得红利5000元。对有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领养2至3头回家饲养,由专业合作社提供培训、技术指导,并负责销售,每头牛可多获利2500元至3000元,单户年收入可达到1万元至1.2万元。对无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可到合作社务工,每名务工者可获得劳务收入1.5万元以上。

为了帮助贫困农户拔掉穷根,该行的龙舟坪支行向两河口村汇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00万元、向胡家棚村雷竹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70万元,支持合作社共流转46个贫困户的245亩土地,用于种植茶叶、雷竹,贫困户除获得土地租赁收入外,并就近在合作社务工,年工资可达1.8万元。

针对部分贫困户就近就业难的问题,自去年以来,长阳农商银行先后为一致魔芋、三品源茶业等11家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600万元,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达134个,每户每年可获得工资收入3万元以上。

在一致魔芋公司打工的覃小力一家五口人,因父母长期生病,他们夫妻不能到外地打工,加上一个小孩又正上大学,家里经济一直很困难。但自从去年他们夫妻俩在农商银行的帮助,就近到一致魔芋公司打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开始好起来了。覃小力说,他们夫妻俩从今年元月起,每月的工资收入就有6000多元。

第三篇:科技扶贫典型交流材料:科技小院助推精准扶贫

中国工程院 张福锁院士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扶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自 2009 年起,建立深入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师生长期驻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紧密融合,构建“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主要特征的“四零”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新模式,解决了小农户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推动小农户技术创新、素质提升和农业新技术采用、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在全国多个地方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积极评价。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显著方面是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困难群众与贫困地区。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贫困群体主要是集中在偏远地方农村。造成贫困的原因除了与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有关外,也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乏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现代农业技术传播不畅、技术应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小农户而言,因其经营规模小、土地分散、抗风险能力低而导致生产经营效益低下、收入增长乏力,脱贫问题突出。因而,如何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解决产业科技支撑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农业技术传播不足的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如何促进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提升、构建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渠道,就成为以精准扶贫、长效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战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农民群众的增收不仅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农业科研院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作为校训,鼓励在校师生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由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联系不紧密、甚至严重脱节而影响技术传播和应用,制约三农发展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中国农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自 2009 年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科技小院,教师、研究生深入科技小院,科研与服务相结合,针对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攻关,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在农民地里,带着农民一起干,使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应用,惠及百姓,增产增收;利用驻村优势,开展“四零“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打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米的屏障,促进了技术的高效传播及小农户增产增收。在科研和服务过程中培养研究生,使之成为有情怀、有理想、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懂两爱”人才。九年多来,科技小院建立的模式不仅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连续发表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外,同时在推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推广、促进农民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精准扶贫的一种好形式。

二、模式简介

科技小院是建设在农村,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村级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村工作,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双高)为目标,致力于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小院模式以科研人员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基本特征。以“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服务群众为特色,致力于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

1.扎根基层,零距离接触三农,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高扶贫的精准性。针对小农户尤其是困难农户因接收农业科技信息渠道不畅而影响技术采纳进而影响增产增收的问题,科技小院师生长期扎根位于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打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交流的屏障,便捷地了解他们实际生产增产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此作为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的突破点。

2.科技攻关和服务紧扣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技术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小农户脱贫。促进农村和农民脱贫的关键是建立可增产增收的农业产业,产业兴旺才能建立农民脱贫的长效机制。为此,科技小院采取了两个思路:一是所开展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所在地农业主导产业,解决其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制约性因素,通过解决制约性技术问题,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例如,曲周县白寨科技小院通过研究和推广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在增加农户小麦玉米产量的同时,节约肥料和机械成本,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针对当地农民以粮食生产为主,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带领群众生产优质麦种、生产石磨面粉,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二是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例如曲周县后老营科技小院针对当地西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茬严重、品质不佳、市场缺乏的问题,通过研究西瓜嫁接技术、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动西瓜合作社发展以及帮助村里建立西瓜交易市场,推动了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后老营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曲周县相公庄村科技小院通过技术研究和推广,帮助该村解决了苹果授粉差、坐果率低、品质差的问题,还带着农民外出考察山东等地苹果种植先进经验,提高了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带动了村域苹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由于产业兴旺,得到县里扶持,建设成为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通过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当地优势产业改变态度优化环境的五步法技术扩散新模式,促进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向小农户扩散。一是针对农民抗风险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强、接受新技术慢的特点和“眼见为实”的心理,依托科技小院,将农业技术示范田建在农民的田里,通过零距离集中展示技术效果,吸引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二是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 采用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增强他们对技术的了解;三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低等制约农民应用技术的问题,通过推动农民自发联合、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小块地并成大块地,实行“大方操作”,推动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机械和生产资料采购和劳动力成本,打消农民采用技术的顾虑。四是在农民应用技术过程中,利用教师、研究生驻村便利条件, 或通过科技喇叭、科技小黑板以及微信、手机短信等及时提醒农民应用技术,或深入田间,向他们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技术应用中的困难。最终,实现了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应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例如,2012 年东北春玉米产区玉米黏虫大爆发,给东北农民造成巨大损失,梨树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田间调查时发现了黏虫暴发的情况,连夜写成调查报告及解决方案,报告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使得梨树县得以及时发出全县预警,为全县范围内灭虫防灾赢得宝贵时间,将玉米黏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给农民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后,县农业局为科技小院送来“虫口夺粮,功不可没”锦旗。

4.标本兼治,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互结合,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世界人力资源理论开创者舒尔茨认为“改革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土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推动扶贫(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促进增产增收)与扶智(开展广泛的农民培训紧密结合),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的紧密结合。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日常的研究中,方案与农民一起讨论,与农民一起实施,试验就在农民地里开展,与农民一起干,既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又使得农民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二是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小院探索建立“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原则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利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小学校、农村街巷等不同地点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科技胡同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自我提高、进步的能力。例如,曲周科技小院先后两次开展了面向全县 342 个村的入村农民科技培训,不仅向农民传播各种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还向他们传播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传播农业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理念,先后开展各类培训 700 多场,惠及群众近 3 万人。而全国科技小院网络累计开展农民培训 1500 多场, 培训农民 6.7 万 人次。为了培养“永久牌”农村科技人才,还依托科技小院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招收农村科技骨干,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三、推广应用

科技小院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其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自 2009 年第一所科技小院在曲周建立以来,目前已经在全国 24个省市区建立了 93个科技小院。全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指出:科技小院既是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自科技小院建立以来,科技小院模式被云南、贵州、新疆和吉林等地政府所采用,作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1.云南省镇康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镇康扶贫科技小院。2016 年 12 月 6 日,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省镇康县木场乡建立扶贫科技小院,江荣风教授和崔振岭教授带领博士后后王红叶、博士尹宇龙入住科技小院,在当地政府和学校支持下,围绕档期贫困山区特色产业冬桃发展,深入调研,听取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详细了解了病虫害发生的类型、挂果面积、修枝剪枝方式、施肥用药等情况,并就提高农民管护意识、改善生产方式、科学施肥、提质增效等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制定和优化全乡农业产业发展寻找方案。通过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促进脱贫,取得明显成效。

2.贵州省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模式与罗盘水师范学院和水城县委宣传部联合建立“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推动当地精准扶贫。2018 年 1 月 1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个科技小院“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在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揭牌成立。采用市科技局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水城县委宣传部 + 村支两委四方联手的方式共建,科技小院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经验和成熟做法,结合杨梅乡台沙村实际,统筹多方资源, 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服务台沙村,帮助该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探索提升当地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学校技术支撑、引进食用菌种植、中药材育苗等科技项目示范,吸收贫困户参与,引导走科技型农业发展之路,助推脱贫攻坚。

3.吉林省通榆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榆五井子扶贫科技小院。2016 年初,由吉林日报社协调,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组建通榆县五井子村扶贫科技小院。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落户在“扶贫科技小院”,长期进行技术指导。该扶贫科技小院把校、政、企、农充分融合到一起,提供了一个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物质与科技相结合的扶贫平台。扶贫科技小院利用高校资源,开展测土配方工作、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种田,使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扭转老观念,接受新思想,从而提高认识,达到“精准扶贫、科技扶智、思想扶志”的目的。具体做法,一是组织贫困户建立高产高效示范田,由肥料企业为 10 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由扶贫科技小院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重点帮助其中的 3 户特困户,同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及研究生通过科技培训、田间指导带动周边 30户贫困户科学种田,形成帮助 3 户、扶持 10 户、辐射 30 户的扶贫效应。二是走“互联网+”之路,配置电脑, 连线上网,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进行面对面咨询和沟通。三是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由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出台奖励措施给予奖励,并组织他们到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新洋丰集团等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

4.新疆农科院在新疆建立 13 个精准扶贫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2017年 5 月 11 日,新疆农科院在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阿亚克浪喀勒克村农科院种子科技小院等 13个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揭牌。这 13 家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分别在疏勒县、温宿县、阜康市、乌苏市、和田县、岳普湖县、尼勒克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地建立。涉及谷子、马铃薯、棉花、葡萄、鲜食玉米、核桃、红枣、饲草等经济作物。科技小院围绕这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精准扶贫。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将与 “访惠聚”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脱困。

科技小院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的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结合、科研人员与广大小农户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现代绿色高产高效农业技术的研究、传播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一种科技支撑产业、推动扶贫脱贫的新的有效模式。

第四篇:云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

实施细则

为学习贯彻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职责分工,助力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根据中国科协、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省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团结动员各级科技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重要战略,坚持“科技助力、智力帮扶、素质提升、产业先导”的扶贫理念,瞄准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具体需求,加大科技供给和支撑,通过增强广大贫困农户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充分整合社会各界科技资源,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 1 —

二、实施范围及目标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主要面向全省88个贫困县和建档立卡的471万贫困人口。以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增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贫困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和科技扶贫示范村寨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培训、专家咨询、产业示范、特色科普教育等为主要手段。通过科技支撑、智力帮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

——支持每个贫困县建立1个农技专家服务站;配备1辆科普大篷车;建设1所农村中学科技馆;2016年实现流动科技馆巡展全覆盖,2020年实现流动科技馆对所有贫困县2次巡展;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接受科技教育,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明显提升;为每个贫困县制定科技脱贫攻坚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咨询。

——每年支持100个贫困乡镇建立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体,培育1项特色产业,2020年覆盖476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每个乡镇建立各级学会,特别是农科、医科和工科学会对接乡镇产业发展科技信息与人才帮扶机制。

——每年在摘帽出列的贫困县重点支持2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科技脱贫示范村。包括扶持建立1个农技协、1个科技扶贫服务站、1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培育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打造1个特色品牌,建立1个电子商务营销终端。

— 2 — ——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通过培训使每个有劳动生产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至少能够参与1项农业增收项目,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在25个边境贫困县(市)和3个藏区县(市)实施科普富民兴边行动,打造口岸科普、跨境科普、边贸集市科普、藏区特色科普等品牌。在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8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贫困地区开展双语科普教学。

三、重点任务和措施

(一)提高贫困人口科学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1.集中全省科技专家资源,通过决策咨询、建言献策、建立农技专家服务站等方式,为贫困地区产业培育、发展、提质增效提供综合服务。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布局,重点解决当地产业发展瓶颈,通过采取项目资金无偿补助、扶贫合作社资金互助、产业发展基金资助、经济实体入股分红等手段,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发展一个以科技为支撑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或地方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的科技发展水平。

2.依托全省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科研院所专业优势,针对贫困地区发展需求,按照“科学性、实效性”的原则,在每个贫困县组织不少于50名科技专家深入扶贫点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服务,为老百姓讲授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和新农村科学生活基本常识。

— 3 —

(二)培养乡土人才,助力精准脱贫

1.以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办学点为主要阵地,以科技扶贫工作需求为导向,面向贫困家庭实施“定点、定向、订单”式精准培训。每个行政村重点培育乡土人才或致富带头人10名以上;对适龄劳动者开展产业实用技能培训50名以上;使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家庭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实用技术和技能。

2.加大对扶贫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的科技素质培训。制作农村科普宣传手册和工作指南,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发展成为科普志愿者,承担本村的科普宣传员职责,负责向村民宣讲国家惠农支农政策和组织各类科普宣传活动。

3.鼓励集中县级农技专家资源成立科技扶贫志愿服务团,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双语科普教学等活动。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技服务体系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建立乡镇农技协联合会(联合体),加强对县域农技协工作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推动农技协由技术交流服务向技术经济合作转型,打通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配送渠道,形成技术、生产、市场为一体的联合运行机制模式。

(四)建设科技脱贫示范村,辐射带动增收致富

以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为切入点,每年在全省贫困县

— 4 — 中选取100个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行政村打造科技脱贫示范村。

1.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成立一个辐射全村种养业农户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科技服务。

2.利用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等现有资源,建设一个科技扶贫服务站。服务站应配置多媒体科普设备和培训设施,能容纳50人以上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科普讲座。

3.坚持“五有”(有网络、有场所、有终端、有活动、有人员)建设标准,依托已有基层网络、阅读终端和活动场所等设施,建设一个无线信号覆盖村委会(或村级完小)所在区域的乡村科普e站。

4.选择当地有电商运营基础的商家进行培训,建立一个运行规范的电子商务营销终端。通过网络渠道直接从当地采购销售产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增收空间,带动当地快递、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系列产业的发展。

(五)加强科普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扶贫能力 1.依托各州市县农业部门和农技服务中心,建立以农技专家服务站(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乡级)、科技扶贫服务站(村级)为载体的三级交叉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搭建起与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有效、信息畅通、反馈迅速的咨询服务平台,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科技信息服

— 5 — 务。

2.优化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和渠道,整合现有科普资源,面向农村居民开设电视、广播和报刊科普栏目,广泛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和转化运用。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等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搭建科技资讯综合服务应用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络进行科技信息的精准推送。开通“致富通”短信服务,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短信推送的方式,向广大贫困农户免费提供农业科技、科学生活、市场供销、扶贫优惠政策等信息。

3.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为目标,在有条件的乡镇中学利用现有室内场地,配备完整的科普展教设备,推进农村中学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奥秘创客空间等小型科技场馆建设。扩大“流动科技馆”巡展规模,在实现对贫困县全覆盖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巡展。

4.开展科普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大力培养贫困地区科技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引导青少年参加各类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活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等时机,大力开展经常性科普文化活动,坚决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消极影响,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全省各级科协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当地的

— 6 — 主要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各级科技组织和专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为实施“助力扶贫工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级科协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

(二)签订协议。全省各级科协要帮助提供对接信息资源,积极组织有条件的科技组织和专家与贫困村户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协议书,要明确帮扶的时间、目标、任务、机制等内容,对参与的科技专家要列入名册,并报省级或省级以下科协备案,实行项目化跟踪管理。

(三)实施帮扶。结对双方要认真履行帮扶协议的相关内容,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全省各级科协要加强对科技扶贫的组织协调,为结对帮扶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服务。

(四)评估考核。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对申报备案的结对帮扶协议负责督促指导、跟踪服务和评估考核。结对帮扶实施情况要开展评估验收,建立分级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指标,强化责任担当。根据年度结对帮扶的评估考核情况,择优逐级报送省科协。

(五)组织申报。省科协按照中国科协下达的推荐指标,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将推荐对象报送中国科协。推荐对象应为入库备案管理的组织和个人。

五、运行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各级科协、农业和扶贫部门联合成立省、

— 7 — 州、县三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科协。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并根据任务分工督促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对项目资金进行跟踪问效,开展绩效评价。

(二)明确职责。各级科协负责组织“助力扶贫工程”的具体实施,集成整合科普资源,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特色科普活动;农业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农技推广站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统筹协调农业部门现有的专家资源参与脱贫攻坚;扶贫办负责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村、户等基础数据,指导科技扶贫成效的考核评估验收。

(三)加大投入。省科协将统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省级科普专项等项目经费,加大对“科技助力扶贫工程”的保障力度;同时在流动科技馆巡展、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科普大篷车申请配置方面加大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各级科协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积极争取本级财政的支持,确保“科技助力扶贫工程”顺利实施。

(四)严格监督。每年对各州市实施“科技助力扶贫工程”的成效进行综合考核评估。评估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下达奖补指标的重要依据。经费使用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要求加强监督,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保证财政经费“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截留、挪用现象发生,如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将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 8 —

(五)营造氛围。注重挖掘、总结和宣传基层科技组织参与扶贫攻坚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宣传脱贫攻坚中有突出贡献的基层科技组织和个人的先进事迹。通过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经验、新模式、新成效,营造“助力扶贫工程”实施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普及服务竞贡献、创新争先竞服务的良好局面。

— 9 —

第五篇:瞄准目标 精准扶贫 创新机制 促进发展

-- 县2014年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 县2014年扶贫开发工作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针对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县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按照“瞄准目标、精准扶贫、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解决“扶谁、谁扶、怎么扶”这一问题,确保我县扶贫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力争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年内减少贫困人口 人的目标。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完善扶贫瞄准机制,解决“扶谁”问题

精准扶贫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清、效果不佳的有效途径。搞准搞实扶贫对象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前提基础,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靶向”扶贫。一是做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根据自治区扶贫办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县依据乡镇实际情况,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分解,制定了《 县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五不准”原则,按照倒排队识别法,在 个乡(镇) 个行政村共识别出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 人 户,目前,已全面完成贫困户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建档立卡工作。二是做好贫困村建档立卡。按照自治区扶贫办 1 文件要求,综合考虑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制定了《 县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 个乡(镇) 个行政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 %,比全县贫困发生率高 个百分点;行政村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以下,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选定了 个贫困村,目前,按照贫困村识别相关程序正在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给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解决了认识不清的问题。

(二)强化扶贫责任机制,解决“谁扶”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只靠扶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作用。

1、强化行业扶贫。通过“四结合”确保强化行业扶贫。一是与我县特色优势产业补助政策相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项目的特惠性补贴政策与各个部门的普惠性补贴政策相结合,促进在 等乡镇草畜产业, 乡 等村组中药材种植, 等村组设施与冷凉蔬菜种植等项目发展。二是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在整村推进项目村优先实施危房改造项目,通过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三是与幸福村庄建设项目、主干道大整治活动结合,对整村推进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与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相结合,对整村推进村道路进行硬化。

2、引导社会扶贫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2014年社会帮扶主要以定点帮扶为主,全年参与帮扶的单位包括区、市定点帮扶单位、企业和县直部门、单位共 个,其中区级帮扶单位 个,市级帮扶单位 个,

2 县级帮扶单位 个。我县把社会定点帮扶工作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把帮扶项目、帮扶资金与各类扶贫和农业项目、资金做到整体规划、整合项目资金,提高了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升了帮扶力度。

(三)多措并举,解决“怎么扶”问题

1、做好整村推进方案编制工作。一是各乡镇在编制整村推进村实施方案时,以“至实、最细、实用”为原则,了解贫困村的情况,对贫困人口分布、结构、致贫原因等做到了心中有数。二是科学规划,认真做好全县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基层,以乡镇发展意愿为依据做好全县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制定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一是对有发展能力和意向的贫困户,根据贫困户自身意愿制定产业帮扶措施。在 个重点贫困村种植中药材 亩、苗木 亩、菊芋 亩、冷凉蔬菜 亩;在 乡补栏基础母牛 头,在 等村补栏二元母猪 头。二是根据贫困村群众的要求,制定基础设施帮扶措施,解决贫困村群众急需解决的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在 等 个村拓宽田间道路 公里,在 等 个村硬化村组道路 公里。在 修建排水渠和农田灌溉设施。在保留自然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 重点贫困村改造危房 户,在联 等 个贫困村实施房前屋后通道整治铺沙、垃圾处理、河道治理和大门、围墙修葺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美化。

3、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缓解产业中资金短缺问题 金融创新是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有效途

3 径,县扶贫办积极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一是创新担保新机制。以财政资金为“杠杆”,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金融资金捆绑放大的机制,试点将 两乡互助资金项目款 万元存入银行作为担保抵押保证金,信用贷款额度放大 倍之多,让贫困农户获得抵押贷款 多万元用于草畜产业发展,有效缓解农业信贷中的“担保难、贷款难”问题。通过观庄乡每放一笔互助资金放大贷款奖励村干部50元等措施加快放大贷款进度。二是创新项目资金和农户信贷捆绑实施机制。及时制定了《 县 年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全县实施“互助资金”、整村推进和“双到”扶贫工程项目的 个行政村中的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借贷款 万元(含互助资金借款)以上并用于特色产业发展,可享受 元不等的扶贫专项资金,实现了以整村推进产业到户资金和“双到”工程扶贫项目到户资金为“杠杆”,充分发挥扶贫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带动“互助资金”健康运行,最大程度整合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到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中。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贫困村数量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近年来,扶贫成本提高,实际资金需求量大,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量小,造成扶贫资金短缺。二是产业不突出,带动能力不强。我县近年来狠抓了中药材、花卉、马铃薯等产业、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仍然不强。整村推进贫困户住房条件普遍较差,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欠账

4 大,效果不明显。三是资金整合难度大,难以形成合力。由于涉农资金归口管理,资金使用和服务对象不同,要将这些项目资金用于贫困村,整合使用难度较大。四是在扶贫中金融创新和支持仍然是个短板,金融扶贫任重而道远。五是今年的整村推进存在有产业的基础设施不强、 等,基础设施好的产业不明显,整体推进的效果不明显。

三、一些建议

一是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危房改造作为整村推进工作的基础,要在整村推进村提前启动,并将各个部门的涉农项目向整村推进村倾斜,及早做好明年整村推进村项目对接、捆绑,切实加大整村推进村的危房改造工作,通过3年的建设工作,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建议政府对贫困户贷款予以贴息,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对互助资金发放和实施情况实行单项考核,促进互助资金良好运行,在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客房部月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客服服务礼仪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