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党建文化创设方案

2023-05-03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党建文化创设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小学党建文化创设方案

特色班级文化创设方案

四年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班级精神:文明、自信、团结、奋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家,我们要努力经营这个小家,让每一个孩子感到家的温馨。丰富班级文化,可以更好地展现学生的生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气氛,创造和谐安静的学习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园。

一、建设目标:

1、彰显“阳光·书香”文化特质

2、呈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轨迹

3、创设学生素质展示的平台

二 、 具体内容:

班级名称:阳光之家(四年级)

班训:我努力、我进步、我自信、我成功

班歌:种太阳

班级特色:古诗文诵读

班风:文明 自信 团结 勤奋

班级格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奋斗目标:读健康有益之书,做奋发向上之人

班主任寄语:

在求学的道路上,老师愿做你们的朋友,和你们一同成长。努力吧,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一起创新,一起想象,一起描绘多姿多彩的人生,一起设计美好的未来!

三、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班级文化理念

班级标语是“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二)室内外文化建设

精心布置班级室内外文化环境,潜移默化中渗透赏识教育。具体如下:

1 .教室内:

①前黑板正上方张贴班风,前黑板右侧为公告栏:张贴课程表、时间表、活动表及其它通知等。

②后黑板中队主题活动角

主题文化板块设计思路:

a学生读书展示版块内容:好词好句摘抄、读书故事、好书推荐等

b学生风貌展示版块内容:校园生活剪影、班级管理故事;学生获奖展示。 c养成教育、安全知识等。

④评比栏:雏鹰争星台,呈现学生综合素质。

⑤征集图书,设立图书角,安排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登记。

⑥建立了阳光丛林之家,让孩子们带来的花草能有一个小小的家,享受到孩子们阳光般的照顾。

⑦左右侧墙壁张贴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名人故事。

⑧设立卫生角。

2、教室外

左侧悬挂班级标志牌,包含班主任及照片、班训、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彰显班级特色;右侧备挂优秀中队流动红旗,展示常规检查成果。

(三)班级文化活动

1、每两周读一本好书,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诗文朗诵比赛,使学生在经典文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3、赏识自身的一个闪光点,肯定优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的心态。

4、赏识同学,树立一个榜样,做有准绳,学有目标。

(四)室内综合环境

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

1、桌凳摆放整齐

2、地面整洁

3、物品摆放有序

4、门窗干净明亮

四、加强管理三必须

1.必须加强班主任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勤下班级,通过深入观察,掌握学生的特点、心理,从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症下药”。

2.必须加强班干部管理。

在一个班集体内,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不断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班干部管理实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3.必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做小动作、聊天、搞恶作剧等时有发生。为此,班主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课堂常规》和班级管理制度,要求学生熟记并付诸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每两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自我小结,班会上自我陈述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努力方向。

(3)量化考核。在健全各项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订班级量化考核表,实行班级量化管理。

总之,创特色班级文化就要高品位地优化班级环境,要体现“赏识教育”的育人理念,把我们四年级班级文化特色渗透在学生活动的各个过程、细节之中,发挥其育人的持久性特点。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平阴县夏沟小学

四年级

班主任:王秀芹

2012年9月

第二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洋浦干冲小学 林秀丽

一、研究背景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成为WTO成员,无疑也对外语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学习某种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实际交际,学习英语也正是为了能运用它来完成交际的任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法国心理学家、外语教学家古恩在研究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后总结:学生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要在自然环境中按思维动作的先后顺序模仿操练习得。因此,学习英语要像学习母语那样,在语言环境中,潜意识的、无意识的,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方式获得。而我们的孩子正是缺少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 英语课堂上又该如何设计恰如其分的情景呢?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好的情景设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而且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不尽人意,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1)教师在设计情景时,仅仅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比较好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会话,无视学生的体会,如此情景设计只会将学生强制性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情景设计过于虚假,教师在情景设计时没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摄取适当的场景,而是人为地编制了一些单一重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情景;(3)中下学生参与交际时心中有疑虑,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大家越学越没劲。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界定

情景(Situation)就是指英语交流的社会情景,包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社会语言情景和用实物、图画、手势、动作及课件创设的社会语言情景等。以情景为线索是指每堂课设置情景,让情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感而发,学以致用。

(二)支撑性理论

我们认为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及外语教学法如:活动教学法、功能(The Functional Approach)、全身动作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Task-based Approach),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活动教学法就是将教材内容按其交流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流工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3、功能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倡导课堂教学交际化。

4、全身动作反应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充满乐趣,特别适合小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设计 (一)本课题的具体研究目标为:

1、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活情境创设,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2、通过趣味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及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设计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

1、用实物或模型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思维比较灵活,他们喜欢教师生动的讲解,关注于贴切生活的物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当的出示生活中的实物或者实物模型,可切实节省讲解时间,提高操练效果。

2、利用图片或简笔画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逼真的图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图片中物体的感知。而利用简笔画教学,往往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简笔画生动简洁,它要求快、简,动物、人物、植物、事物,只须迅速的简单几笔,便被生动的勾勒出来。

3、用动作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在教学生表示动作的单词时就不能仅仅靠图片来让学生观察和读了,必须配以动作让学生练习、感知,才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单词。

4、用音乐歌曲创设情境

歌曲以其节奏、音韵之美博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生一些表示时间等的单词时,因为它们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因此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此时,在学生会读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将它们串成歌曲。

5、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现代化的教学,自然离不开前人的智慧引导和自己不断的经验总结,但也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电教多媒体有生动活泼的动感、丰富鲜明的色彩以及立体的音响效果,可让学生通过看、听、说来学英语。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安排情境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化情境课内容体系。

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内容和各年级小学生的生理 特点,探索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四、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

1、文献学习: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培养交际能力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介绍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2、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设计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实验教师操作情况,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以便及时调整,使实验计划得以更好实施。

3、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选定实验班级,以行动研究为主,反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并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研讨,撰写总结或实验报告,使实验更趋系统化、理论化,以此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五、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08年5月至6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学习有关理论(有效教学、情境设计理论等), 广泛收集和借鉴学习有关资料。

3、反观教学现状,查找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初步形成观点。

4、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验证观点。

5、交流实验进展情况,研讨课展示。

第二阶段(2008年7月至8月)

1、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撰写案例

第三阶段(2008年9月至12月)

1、修订、调整的方案,反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第一学期已取得的实验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实验,积累相关资料。

2、注意过程的经验积累,撰写教学案例、经验文章。

第四阶段(2009年1月)

进行实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学习心得体会、调研分析报告。(第一阶段)

2、具体课例。(实验研究全过程)

3、撰写教学案例、经验文章。(实验研究全过程)

4、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第四阶段)

《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方案

一、问题提出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模糊性,对何谓有效教学概念以及意义非常模糊,缺乏基本认识;二是肤浅性,是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不透,掌握不够深刻,难以在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三是滞后性,对新课程教与学方式转变,大多体现在思想和观念上缺乏实际的行动研究,对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益等问题感受不深,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四是矛盾性,相当部分教师至今仍然在是否固守传统教育观和接受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矛盾,最担心的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等。上述问题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教学质量。

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新课程有效教学理论体系,在行动策略研究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构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努力使自己朝名师方向发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师资保障。

(三)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有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缩小班级差异,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挥“科研为教育生产力”的作用,全面推动学校发展;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本课题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教师备课体现五要素:备学生、课程、情境、自己和备设计;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应体现四要素:即问题、对话、指导、评价,并有机地把四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课后要求师生拓展,体现五要素:即思考、作业、展示、探究、评价,使全体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最后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

四、研究的具体措施

1、确定我组课题研究主要成员,明确各组织的职责与分工。

2、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以此要求课题组的行为。本课题主旨是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课题组教师选择子课题,制定方案和计划。

4、组织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课例、教学叙事等,每学期汇报阶段成果总结。

5、课题组定期开展校本教研,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活动。

6、与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及时沟通、交流课题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总课题组联系、实现双向互动,提高课题研究效率。

五、研究步骤

1、2007年3月—2007年6月为研究准备阶段(一个学期)。

2、2007年9月—2008年6月为研究初步实施阶段(两个学期)。

3、2008年9月—2008年12月为深化研究和总结阶段。(一个学期)

第三篇: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促进班集体的发展张慧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利用和创造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养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班级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呼唤自主学习,呼唤宽松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班级的环境是否有个性,是否清洁、美化、人文化,这体现了班主任的才华、风格、教育思想和思维方式. 生动活泼,具有思考价值和导向性的文化环境,是向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前提.一、 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和感染力。作为一名班主任,组织学生布置、设计、保护学习环境,亲手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经常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师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师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1、 布置教室

班训是班级整体精神、目标的体现,是维系班级师生为之奋斗的纽带,所以,班讯要悬挂应张贴在教室的后墙正中或其他醒目之处,师生每当走进教室,抬头可见;教室的正墙上,悬挂国旗校训或治学格言,侧墙上贴有“比一比:谁的红花多”栏、“学习园地”等专栏,还配有教室标语,它不仅可以装饰美化教室,运

用得当还可以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为了约

束学生的纪律,我写了“纪律是集体的生命”的标语,置于教室

的醒目之处,这八个大字,仿佛是老师的目光随时注视和提醒着

学生们,自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另外还可以设立少先队的

“生物角”、“图书角”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培

养学生爱国、爱校、爱班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

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2、 建设好图书角

图书角的图书可由班主任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具

有一定意义的读物,也可以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喜爱

看的书和报拿来,与他人交流,既可培养小学生的奉献精神,又

是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班级开展争做图书角的

主持人,争做“热心读者”的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读

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

二、 班级精神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

风、班训。班风是指某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氛围,班风

一旦形成,对班集体和集体所有成员都有一种心理的自豪,自

律和制约作用,它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和长

期努力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

班风是班集体中起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精神力量,它体

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并能不断指导和调节班级成员的行为方

向,是班集体建设水平的综合反映,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集体

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培养健康的舆论、构建和谐的

人际关系、优化班级心里氛围等内容。

1、 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班级精神建设中,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是衡量班级精神建设的标志之一。在此过程中,通过

舆论阵地(班会、晨会、板报等)建设,提高班级成员的思想素质和

判断能力,充分发挥舆论的评论、约束、同化、驱动作用。

2、 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由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正式和非正式

的小团体关系交错构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

的良好个性,优化人际关系,通过多样化集体活动(如:爱心

工程、校园希望工程等),创设交往的舞台,位学生提供角色体

验的机会,构建关心人、关心集体的集体氛围,最大限度调动

班级成员的积极性。

3.进行常规培养。

常规对于我们班来说是一项比较薄弱的工作。学生入学后违

规现象经常发生,其原因一方面是规则偏多偏急;一方面是

儿童天性好动,自控能力较弱,绝非故意与原则对抗。叶圣

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适应学校的规则是有个过

程的。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忘戴红领巾。

(2) 有时候在楼道内跑。

(3) 有的同学特别爱买零食,在楼道边走边吃。

(4) 还有的同学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玩儿。

针对这些缺点,我采取了以下办法:

首先,在班里建立班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比赛。

其次,每个人建立一个光荣本,前面记录受到的表扬和得到的荣誉,时刻激励自己;后面纪录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受到的批评,时刻鞭策自己 ;

然后,两周评比一次,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并给家长发表扬信。 另外,我们还针对第三条缺点召开了主题中队会:零钱用处大。教育学生合理地使用零用钱。

4.培养得力的小干部。

小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好的小干部群体真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于是我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小干部培训:

(1) 进行民主选举小干部。由同学选出自己信任的小干部。并提出

希望。

(2) 召开小干部会,发工作手册,明确干部职责及工作范围,对小

干部提出要求:以身作则、认真负责、主动热情、有创造性。

(3) 一周一次总结,表扬长出,指出不足,进行工作方法的交流。

(4) 定期改选,竞争上岗。

经过培训,小干部的工作能力增强了,班里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在我外出学习的时候,纪律也比较稳定,没出现过什么问题,让我比较放心,也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肯定。

5.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学期,我们班里主要进行了以下活动:

(1) 召开了“零钱用处大”主题中队会。

(2) 我做小雷锋活动。

(3) 一帮一同前进。

(4) 在学校“每天节约一分钱”活动中我们班很突出。

(5) 为大队会排练小合唱,等等。

(6) 新年班里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小型游艺活动。

总之,要建立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班主任需要向班集体和学生付出全身心的爱,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培养和发扬班集体的优良传统,需要与班干部和学生一起共同尽心策划和营造。

参考文献:《班主任》《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第四篇:创设健康的班级文化-吴

创设健康的班级文化,培养健全人才 单位: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中学姓名:吴宗为职务:中学二级教师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大张庄中学邮编:300402 联系电话:86853006--801

3内容提要:

一、我的治班方略是创设班级文化,培养健全人才。

二、班级建设设想:

1、定班级宣言。

2、组长负责制度 。

3、创建班级文化。

三、班级的防火墙:

1、法制大于人治。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我坚定的成长步伐。

一、 治班方略前言

我的治班方略是创设班级文化,培养健全人才。所谓的班级文化,就是指

教育的理想不是空中楼阁,我们要教育学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有雄视古今的豪迈精神,有博古通今、兼学中西的文化素养,有见贤思齐、扬长避短的自我认识能力,有胸襟博大意趣恢弘的团结奋进的作风,有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有雄辩陈词、直抒胸臆的表达能力,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信息敏感,能善择交游、广结良朋。班集体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和沃土,其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创一流班集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学风、挖掘潜力、增强非智力因素,注重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

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适合新世纪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班级建设设想

1、定班级宣言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应有其自己的班级宣言,我班的班级宣言是“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为此,我们还制定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为我班的班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我们拥有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让我们的集体更强大,让我们的每一个人更好的发展。我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千万别放弃每一次属于自己的机会,投身到奋斗中去,给自己信心和勇气,让生命无悔!”在这样的感召下,我班的学生都在为集体做着自己的贡献,我班还被评为“区级进步班集体”,这是集体的荣誉,这也是集体力量的体现!

2、组长负责制度

真正的班主任,不管自己能力有多强,都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团结和利用所有的力量,来把工作做的更好。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激活,达到高水准的管理。在班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寻求一种真诚的体验、感悟,触摸微妙的师生接触和碰撞。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使班级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制度既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又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在班内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氛围,可以说,其团结、气势、同学关系和学习环境对学生们的影响不仅在学习上,更在怎样做人上,都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3、创建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氛围,它深入到师生的内心,它是一种认同,一种气场,使每个进入到这个环境的人都会受到感染,融入其中。在班内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就成为他们的潜意识中一部分,融进每个人的身心中, 成为习惯。这是一种熏陶,一种感染,是无形的,但最后变成有形的。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向祖国的接班人传承祖国文化,连同自己的感悟,利用一种形式,教育、影响他们,让他们更快地客观、成熟起来。

形成班级文化和班级气质,我的思路是引导、宣讲、体验与收获。我经常会在有意和无意中创建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 我们积极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即办一份班级月报,增强班级的文化底蕴;制作一本相册,留下师生共同走过的足迹;设一个理想箱,为自己的目标拿出自己最大的热情;建一个爱心箱,献一份温暖与我班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并坚持下去。

在班级的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人文关怀。微笑是人文关怀,是教育的激情和梦想。在我们的管理中自信的微笑,会收获相同的微笑。一个微笑温暖学生困乏疲惫的心灵,一句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一次谈话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其实学生最爱看老师的微笑,当我们做学生工作时,我们不妨让心底的阳光释放出来,教师对于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赞扬或批评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都能作一个欣赏者而不是挑剔者,学生心中会有被尊重、被器重的感觉,与教师的心拉近了,由亲师到信教一直到成功。这就是大环境,和谐,团结、进

步、竞争,每个人都是创造者,每个人又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班级的防火墙

1、法制大于人治

班级的管理仅凭爱心和一些活动是不够的,必须有班规作为管理的后盾,也就是说有个道德与行为的底线,雷打不动的原则。制度面前,一视同仁,谁都没有特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既不能坐视不管也不一棍子打死,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限期改正,使诚挚的爱融化在无情的班规中,既要有人文管理,又要有法制的约束。当然,我们的班规必须服从于校规,服从于国家的法律。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源于点滴成功,怎样从骄傲或失利中赢取前进的动力,班主任要做好指导。我会教会我的学生这样思考:“只要你自信的坚持,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学生的自信是需要培养的,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成功是一种习惯。大凡成功的人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习惯在它形成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一个人的素质,形成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又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所以,在班集体中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一个班集体的整体习惯是班主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班级的习惯就是班风,也就是班级文化,它会长久影响人的心灵。班主任可以扭转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的思想,并以此来触动他们的心灵。我们要用一种自信、诚恳的行为语言感染他们,让他们的脚步永远紧

随前沿,让他们知道,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四、我坚定的成长步伐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尊重他的领导,并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我会以最大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向更高的标准看齐,直至最后的超越,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和乐观的性格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第五篇:建构校训文化创设和谐校园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师生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校训则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思想的精华,是创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校训文化;建构;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2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国家教育方针在学校办学上的个性化表现。它是标语,也是一个标尺,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是创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因此,校训文化的建构与实施是建设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校园文化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

一、“求我养正”校训文化的建构

我校“求我养正”的校训不是生搬硬套移植借鉴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我校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发掘、酝酿、完善、发展起来的,是刻有我校历史印记和反映我校特有的DNA遗传基因的文化要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真正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1.价值取向

“求我养正”,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研究儿童文化为崭新视角。校训“求我”,就是探求美好的自我、身心健康的自我、追求理想的自我;“养正”就是“养天地正气”,成为一个品行正派、德才兼备、充满浩然正气的现代中国人。“我”不只是生物意义上的“我”,更是社会意义上的“我”,“求我”不但要“求”身心健康、更要“求”思想品行健康,成为有头脑充满智慧的大写的“人”、大写的“我”。仔细分析理解“求我养正”的内涵,我们会发现它与素质教育要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求是完全一致、一脉相承的。

素质教育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唯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方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校训中的“求”与“养”字,不只是办学主体学校与老师的主动行为,更是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行为。“求”既有追求的意思,更有探求的意蕴;“养”既有培养的意思,更有养成的内涵。“求”与“养”,无论从教育者还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都体现其主动性而非被动性。

校训“求我养正”,是学校的文化追求。《中小学校训赏析》的编著者王天纲认为:学校不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文化的存在、精神的存在。„„没有校训文化的学校,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学校。校训是一个学校教育理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我校的校训不但体现学校的教育先辈的办学理念,而且也切合现代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它融传统与现代教育于一体,既植根与学校传统文化,又融合现代先进文化。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2.文化建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首先对校训“求我养正”进行文化建构,通过分析理解、拓展延伸,形成了指导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鲜明的校训文化:

(1)办学理念的确立。从有利于办学实践、增强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求我养正”校训进行一定的阐释,把“求我”理解为“求健康真我”之意,这里的“健康”即身体、心理双重健康,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养正”解释为“养天地正气”之意,把学生培养成为品行正派、为人正直、充满正义的现代中国人。“养天地正气”借用原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中的前半句,表示我校作为百年老校与苏州大学同属吴地,文化渊源流长的意思。

(2)“三风”的形成。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对我校校训文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从“求我”中提炼了校风和教风,从“养正”中提炼了学风,建构起了具有学校个性又有时代特点的新“三风”:

校风:知我、悦我、律我、亮我。围绕心理学上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发展自己”的发展顺序,设计由低到高的自我发展序列,作为学校集体、教师和学生个人之“我”的发展理念。

教风:求实、求活、求趣、求新。围绕教师教育教学中怎么“求我”而提出,我们认为: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创造性智慧。

学风:养礼、养诚、养怡、养智。将“养正”具体化,筛选出学生学习生活必需的四个要素: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心理健康、学会学习。

(3)学生发展目标的制定。我们将“知我、悦我、律我、亮我”确定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将“养礼、养诚、养怡、养智”确立为学生品德培养目标,两个层面的培养目标是办学理念“求健康真我”的具体落实。

(4)特色教育内容的确立。我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办学特色,如何深化特色教育工作,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校训引领下,我们确立“自我意识”的培养作为切入口,较好地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庞杂的实际问题。

二、“求我养正”校训文化的实施

正如前述,我校“求我养正”校训植根于学校百年传统文化,然而只有在不断建设中的校训才会有生命力,才会真正对办学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让“求我养正”的理念真正根植于全校师生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

1.把校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我们以校训“求我养正”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来引领、建构和形成学校基本的发展思路、主要发展目标和各方面工作。

我们提出:学校“求我”,走向百年名校;教师“求我”,塑造现代名师;学生“求我”,成就未来名人的办学愿景。并提出了“两高两化”发展战略目标,即教学高质量、文化高品位、师生品牌化、办学特色化。具体措施上,提出了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将“一训三风”、健康课堂文化、心育文化和科研文化等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措施。

2.在校训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受到熏陶

为使广大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体验校训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我们在原中心校内建成校史陈列室,反映百年历史长河中先辈的办学实践和动人故事,诠释校训的来历和内涵。布置校园小景点,刻有“求我”“养正”字样的两块碑石矗立在校园门口和通道处。学生胸卡上印有“百年黎小,求我养正”的宣传标语,向学生告知学校历史的悠久和校训的内容。一次性杯子上印有“百年黎小,求我养正”字样,作为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远方客人来校的介绍和宣传。另外各种活动时使用的拎袋、宣传单、彩旗、纪念品等,都不忘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每年举办的心理健康节已经成为学校营造校训文化、推动特色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3.以学校特色发展推进校训文化建设

校训的产生源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反过来校训文化建设又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的特色建设在“求我养正”的指导下,确立了“自我意识”的培养作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并编写了《求我》探究型心育校本教材。

《求我》心育活动教材,分两册中高年级各一册,内容包括“我的成长”、“我的学习”、“我的交往”、“我的生活”、“我的心灵”、“我的生命”、“我的问号”、“我的群体”、“我的探究”和“我的明天”共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四个主题,每周开设一节课,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计划,由专职和兼职的老师执教。学生在探究自我成长过程中问题、困惑,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求我》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学校运用特色发展战略推进校训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事实上,自2003年学校正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个别心理咨询、同伴心理互助、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日记、校园心理剧表演等就是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重要活动,旨在多角度多途径多方位把学生塑造成为一个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的“真我”。

4.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推动校训文化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流的教育质量。当前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面对课程与教学实施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和教师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过去的经验不管用,现成的经验有没出现。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校立足校本、立足校训文化,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子。我们出台了《教师专业发展“亮我”评价办法》,调动教师专业“求我”的积极性。该办法把涉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关键要素“课堂教学水平、教学基本功、教育研究反思能力”等三大方面进行具体的量化评价,使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具体可行的建设制度和操作办法。

我们重视“四求”教风建设,打造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提出的“求实、求活、求趣、求新”的“四求”教风,旨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四求”的具体含义是:求实,即从学生及教材实际出发,讲求实用,扎实训练,务求实效;求活,即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充满活力;求趣,即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求智,即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思维潜能,培育创造性智慧。在教师“实、活、趣、新”的教风影响下,不但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而且学生文明守纪、好学向上、健康活泼的学风得以发扬,使“求我养正”的校训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深化,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我校的校训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随意性到系统性,意味着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高度。“求我养正”校训文化将以无形的控制力、感染力、凝聚力,把握着我校的办学方向,弘扬校园精神,陶铸师生灵魂,在学校进一步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德育春季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二年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