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提高“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的应用效率

2022-09-12

一、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 教育部2012年11月19日在北京召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 启动会。

两年内, 为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让农村边远地区师生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发展现状调查

至今, 项目启动已近六年, 为了了解“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发展的情况, 本文采用了调查的方式对其设备和资源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选择最近的一次全县教学点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时进行简单的调查。

参与调查的25人中, 有4人表示不知道这个项目, 占比16%;10人没有登录过项目官网平台, 占比40%;11人没有下载过项目资源, 占比44%;在个人教学实践中应用过数字资源 (含项目以外的资源) 上过课的科目数中, 6人表示从未应用过, 占比24%;4人表示在1科中应用过, 占比16%;3人表示在2科中应用过, 占比12%;12人表示在3科及3科以上应用过, 占比48%。

从上述可以看出, 目前全县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应用方面, 表现最不好的是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几乎没有登录过, 严重浪费了现有的资源, 其次是有设备不应用, 紧接着是对该项目一无所知。在应用方面来说, 其使用率也没有达到50%的标准, 可以看出其设备和资源应用效率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发展存在问题

基于上述该项目的设备和资源应用调查结果分析, 可以看出该项目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是低下的, 本部分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具体如下:

(一) 课堂中设备和资源应用不合理

尽管学校花费了资金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进行“上马”, 但是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 没有适时的进行真正的“上马”, 显示出生搬硬套地用, 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 设备和资源应用没有常态化

为了确保该项目设备和资源应用常态化和持续性, 领导对其进行了强制要求, 这一要求在开始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 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 造成了领导不追就放弃使用。

(三) 设备和资源应用效率没有最大化

设备和资源会提高教学效果和产生很大的“课堂效益”, 但是, 很多项目设备束之高阁, 积尘掩面, 成为了学校的“沉没成本”, 甚至被“认为遗忘”, 没有充分发挥该项目应有的功效。。

(四) 设备和资源应用更新迟缓

从调查中了解到, 在该项目资源应用上, 基本保持在几年前的“旧资源”, 很多资源已经与当前的教学不匹配, 而在使用中存在资源下载一曝十寒, 造成资源应用更新不及时。

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导致“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应用率低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如下:

(一) 培训不及时造成设备应用不合理

针对设备和资源应用不合理的问题, 从根源分析是由于经费紧缺, 不能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 导致得不到同教育装备的发展相适应的培训,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越来越显得滞后, 跟不上装备发展的速度。所以教师不愿意也不会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教育装备利用率低下, 有的甚至闲置成了摆设, 把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白白地浪费掉。

(二) 资源更新与教材更新不同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 面对更新了的教材, 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科, 教师们既感受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必须变革的压力, 又对如何有效地实现变革感到无所适从, 无法从国家提供的相关资源中获得帮助。另外, 有些资源是在该项目“上马”后更新的, 需要另行购买, 经费的压力和更新的速度造成了资源下载更新迟缓。

(三) 教师技术素养难以满足繁重教学任务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身心健康越来越关注, 而教学内容同以前相比一点也没有减少, 这就意味着同以前相比, 相同的时间内要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但是这一需要却因为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原因而仅仅成了一种逐渐累积的焦虑。因此, 造成了其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 教师不再使用该项目的设备和资源, 同时, 也没有在现有资源和设备基础上, 想方设法提升应用效能, 产生应用不充分的问题。

五、提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的应用效率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管理。

(一) 改进教师观念重在引导

中心校应将项目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明确纳入学校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中, 促使学校领导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从思想上重视, 从行动上落实, 由此来解决项目设备常规管理的问题。以“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目标, 以规范记录, 强化督导为抓手, 以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评比为引导。有了好的硬件环境, 如果观念不更新, 所有的信息化设备都只能是教学工作的负担。同时, 培养教师的项目应用意识, 以树立意识为抓手, 管理上让教师更新观念, 知道利用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可以帮助自己减轻工作负担, 提高工作效益, 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 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效率

加强教学点的项目设备和资源应用的培训工作。由于种种原因, 现在教学点教师的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五十岁以上者, 多为当初的民办教师通过“转正”或“考民师班”而转变成公办教师的, 这些教师由于家处农村, 农活多, 家务重, 未“转公”时收入微薄, “民转公”后年纪又大, 精力和财力都难以支持他们的学习, 这样就导致了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的局限性。第二种每年新入职教师被分配到教学点锻炼的, 所学专业与多数任教科目不对口。教学点在山区县是教育的半壁江山, 其教学质量的影响力相对较大。所以提高教学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 对提高一个山区县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县级以上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以外, 更要重视校本研修和培训。

(三) 健全考评体系以评促用

建立有利于项目设备和资源应用的评价体系。可以在上课数上有一个适当的规定 (如每学月必须使用项目设备和资源上课4课时以上) , 促使教师逐步认识应用项目设备和资源的必要性和便利性;可以在评课体系中将项目设备和资源应用情况列为一项必要的考量内容, 以评促学, 以评促用, 引导教师养成项目设备和资源应用的自觉性。同时, 强化考评体系中应用权重, 注重考评结果的反馈, 使其由“要我用”转变为“我要用”, 实现评估的最终目的。

(四) 完善管理制度以规推用

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项目设备和资源管理。学校对管理项目设备和资源的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职责要求, 从设备的维护、设备的使用、资源的下载、资源的保存、资源的使用上均应作出相关的规定, 中心校在教学“六认真”的月查月报中要检查教师项目设备和资源应用的情况。在制度“上墙”基础上, 持续不断用规定和标准推进应用, 达到效率提升的目的。

(五) 设立专项课题多渠多用

开展教学点项目设备应用的专项课题研究, 促进项目资源使用效率。我们申报的省级教育技术科研课题《基于“农村教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的教学模式研究》目前已完成立项, 并进入实践阶段。同时, 有规划的设立专题, 鼓励多渠道的使用设备和资源, 强化使用的频次, 彻底解决设备和资源“尘封”问题。

六、结束语

通过“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的应用的实施, 我们的已取得初步成效:弥补了教学点师资短缺, 提高教学点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了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摘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一大举措。然而该项目启动近六年, 项目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低, 只有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管理, 强化督促指导, 才能提高“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的应用效率, 使项目设备和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教学点,教学点资源,加强管理,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傅建发.浅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管理和应用[J].发明与创新 (教育信息化) , 2015 (10) :53-55.

[2] 陈荣见.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破解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11) :71-72.

[3] 余晓奇, 陈燕红.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可持续发展策略[J].教育现代化, 2018, 5 (42) :97-98+10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重庆农产品及农资价格周报2016年第二十二期下一篇:多路复用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