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2022-08-14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之十二

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

——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用不到世界9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 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全面铺开深化,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 护制度,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现代农业发展擘画新蓝图。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一)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新

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不懈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000多亿斤,1952年为 3000多亿斤,土地改革后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未能突破 4000亿斤,直到 1966年达到 4000亿斤,从 3000多亿斤到 4000多亿斤用了 14年时间。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 6000多亿斤,从 4000多亿斤到 6000多亿斤用了 12年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激 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 快速增长。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 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8000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到 199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 9000亿斤,用了 9年时间,此后 14年间分别于 1996年、1998年和 1999年三次达到 10000亿斤,之后粮食产量有所波动,到 2007年又重新站上 10000亿斤的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一再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2000 亿斤大关,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突破 13000亿斤,之后的几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 。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从棉花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棉花产量 44万吨,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种植棉花,我国棉花生产迅猛发展,1984年全国棉花产量达到 626万吨的历史阶段高点。2000年后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棉花产量迅速攀升,2007年达到 760万吨历史最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棉花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发展。2018年全国棉花产量为610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12.7倍,年均增长3.9 。从油料生产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料消费需求逐步增加,油料生产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料 产量在前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基础上,突破并站稳 3200万吨台阶。2018年全国油料产量达到 3433万吨,比 1949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8 。从糖料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糖料产量仅有 283万吨, 1978年增加到 2382万吨。改革开放后,糖料生产发展迅速,产量日益增加。2018 年全国糖料产量 11937 万吨,比 1949年增长41.1倍,年均增长5.6 。

(三)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护林造林等措施建设和发展林业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经济林产品、松香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木本油料、 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2018年全国木材产量8811万立方米,比1952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3.0 ;油茶籽产量263万吨,增长9.6倍,年均增长3.6 。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湿地保 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林 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 707万公顷。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 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 31259万公顷,比 1978年增长17.0 ;森林面积达到20769万公顷,增长80.2 ;森林覆盖率21.6 ,提高9.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增长67.6 。

(四)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极大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 1985年国家放开猪肉、蛋、禽、牛奶等畜产品价格后,大牲畜、生猪等传统养殖业发展迅猛,家禽养殖加快发展,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一。

从猪牛羊肉总产量来看,1952年全国猪牛羊肉总产量仅有 339万吨,2018年增加到 6523万吨,增长 18.3倍,年均增长4.6 。在主要肉类品种中,1980年猪肉产量1134万吨,2018年增加到5404万吨,增长3.8倍,年均增长4.2 。1980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 27万吨和 44万吨。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牛羊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推动牛羊生产快速发展。2018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 644万吨和475万吨,比 1980年分别增长 23.0倍和 9.7倍,年均分别增长8.7 和6.4 。

从禽蛋产量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禽蛋产业迅速发展, 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全国禽蛋产量达3128万吨,比198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6.9 。从牛奶产量来看,改革开放后牛奶生产快速发展,牛奶产量稳步增长。1980年全国牛奶产量 114万吨。新世纪以来,随着奶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奶业进入飞速发展期,牛奶产量从 2000年的 827万吨,增加到 2006年的 2945万吨。2008年后我国奶业进入产业调整期,牛奶生产平稳发展。2018年全国牛奶产量 3075万吨,比 1980年增长25.9倍,年均增长9.1 。

(五)渔业繁荣发展,水产品供应充裕

我国渔业生产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实现了由总体匮乏向总体充足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深化和渔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渔业“以养殖为主”发展方针的确立,我国渔业开始繁荣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自 1989 年起稳居世界首位,城乡居民“吃鱼难” 的问题得到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我国渔业进入绿色发展期。201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 6458万吨,比 1949年增长 143倍,年均增长7.5 。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协调性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

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产值构成来看,1952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85.9 ,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 、11.2 和1.3 。改革开放后,林、牧、渔业开始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四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201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57.1 ,比1952年下降28.8个百分点;林业占5.0 ,提高3.4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6.6 ,提高15.4个百分点;渔业占11.3 ,提高10.0个百分点。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种植业生产由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近三年来累计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 5000多万亩,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面积 800多万亩,增加大豆面积 2000多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 1400多万亩。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各类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发展迅速,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规模扩大,粮经饲协 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

(二)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主产区优势日渐彰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分和优势农产品布局,支持优 势产区发展,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彰显。

从粮食生产来看,粮食主产区稳产增产能力增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增大。2018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合计10354亿斤,比 1949年增长 5.7倍;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78.7 ,比1949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和江苏等省份,2018年5省小麦产量合计占全国小麦产量的79.3 ,比1949 年提高 23.8 个百分点。从经济作物生产来看,棉花、糖料等也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棉花向优势产区新疆集中。随着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疆棉花生产不断扩大。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5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达83.8 。糖料向广西、云南和广东 3省(区)集中。2018年广西、云南和广东3省(区)糖料产量合计为 10346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86.7 。另外,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烟叶、茶叶等产品生产也都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地区品牌。

(三)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 年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为30 ,节水小麦品种面积占比为20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6 以上。截至2018年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 12.2万个。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效明显。2018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653万吨,比2015年减少369万吨,下降6.1 。2018年全国农药使用量 150万吨,比 2015年减少 28万吨,下降15.7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 ,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60 。

三、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一)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兴修农田水利,深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据水利部统计,2018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2亿亩,比1952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9 。深入开展“沃土工程”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6.4亿亩,完成 9.7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二)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195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 18.4万千瓦,拖拉机不到 2000台,联合收获机仅 284台。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加,农作物机械化率大幅 提高。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10.0亿千瓦,拖拉机 2240万台,联合收获机 206万台。2018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 ,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 。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 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三)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超级稻推广项目等持续推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据科技部资料,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 ,比2005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3467万人。

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一)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三权分置”制度的

确立,农村承包地更加有序流转。2004年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为 0.58亿亩,到 2018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了 5.3亿亩。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耕地规模化(南方省份 50

亩以上、北方省份 100亩以上)耕种面积占全部实际耕地耕种面积的比重为28.6 。2016年末规模化(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养殖生猪存栏占全国生猪存栏总数的比重为62.9 ,家禽规模化(肉鸡、肉鸭年出栏 1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鸭存栏 2000只及以上,鹅年出栏 1000只及以上)存栏占比达到73.9 。

(二)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现代农业活力增强

国家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大量涌现。截至 2018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 217万个,家庭农场 60 万个。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大量农民工、中高等学 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新型职 业农民队伍,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截至 2018年,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 780万人,为农业生产引入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要素, 增添新活力和持久动力。

(三)新型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拓宽了农业生产时空分布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我国的设施农业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品产业上取得明显突破,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设施增长较快。2018年末全国农业设施数量 3000多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近 4000万亩。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突破了资源自然条件限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同时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 化、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加快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战略后院和压舱石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要素配置 不合理等问题,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需要着力加强的领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中国古代奇诗183;十二时诗(之二)

中国古代奇诗·十二时诗(之二)

中国古代奇诗·十二时诗(之二)

(二)反映社会生活的

从唐代始,《十二时》世俗歌辞,也带有劝善的内容,如《天下传孝十二时》:

平旦寅,叉手堂前谘二亲。

耶娘约束须领受,检校好恶莫生嗔。

日出卯,情知耶娘渐觉老。

子父恩深没多时,递户相劝须行孝。

食时辰,尊重耶娘生尔身。

未曾孝养归泉路,来报生中不可论。

隅中巳,耶娘渐觉无牙齿。

起坐力弱须人扶,饮食吃得些些子。

正南午,董永卖身葬父母。 天下流传孝顺名,感得织女来相助。

日昃未,入门莫取外婿意。

六亲破却不须论,兄弟惜他断却义。

晡时申,孝养父母莫生嗔。

第一温言不可得,处分小语过于珍。

日入酉,父母在堂少饮酒。

阿阇世王不是人,杀父害母生禽兽。

黄昏戌,五擿之人何处出?

空里唤向百街头,恶业牵将不拣足。

人定亥,世间父子相怜爱。

怜爱亦得没多时,不保明朝阿谁在。

夜半子,独坐思维一段事。

纵然妻子三五房,无常到来不免死。

鸡鸣丑,败坏之身应不久。

纵然子孙满堂前,但是恩爱非前后。

类似的诗还有《白侍郎作十二时行孝文》(一般认为是白居易所作),《十二时·发愤》,都是劝人人行孝与发愤读书、立志报国的诗。

十二时(咏史)

夜半子。干将造剑国无二,

臣剑安在石松间,為父报讎不惜死。

鸡鸣丑。子胥乃别平王走,

会稽山中眉间赤,龙泉宝剑腰下吼。

平旦寅。昔日巢父尧时人,

许由不羡九州长,临河洗耳不许臣。

日出卯。五帝三皇原智巧,

神农為人辨五穀,涉歷山川尝百草。

食时辰。夫子东行厄在陈。

九曲明珠难可任。悔不桑间问女人。

隅中巳。昔日秦王造地市,

一心拟捉张子房,人死為名復為利。

正南午。王莽殿前悬布鼓,

路上行人皆来打,一心拟捉汉光武。

日昳未。荆軻报讎燕太子,

不杀秦王為仁义,如今反作秦地鬼。

晡时申。齐晏虽小大国臣,

二桃何為杀三士,田疆接冶丧其身。

日入酉。昔日秦坑能消酒,

项王不取范增言,转信投降汉王走。

黄昏戌。萧何相国能造律,

张良谋计无人过,韩信管兵不输失。

人定亥。项伯投门多敬爱, 项庄舞剑杀汉王,乃得张良教樊噲。

平旦寅(十二首)

平旦寅,天渐晓,鐘鼓满城惊宿鸟。 万户千门悉喧喧,九陌六街人浩浩。

或公私,或营讨,不拣高低皆扰扰。一生多是聚眉愁,百年少见开顏笑。

只知生,不知老,忧活忧家常苦恼。不信头中白髮生,凭君自把青铜照。

火宅忙。何日了。朽树临崖看即倒。只忧閒事不忧身。蹉跎不觉无常到。

葬荒郊,安宅兆,古柏寒松荫荒草。津梁险路一无凭,合眼沉沦三恶道。

大丈夫,自支料,不用教人再三道。七十岁人犹自稀,何须更作千年调。

莫任运,要思忖,也须自觅些些稳。 如今一向為生涯,前程将甚為支準。

要慈悲,莫慳吝,小小违情但含忍。 听法闻经勉力為,持斋念佛加精进。

今日言,是衷恳,万计头头相接引。 就中孤露要安存,切是临危莫相损。

自知非,须识分,步步无常渐相近。 自家身事自家修,别人谁肯相哀悯。

抱忠贞。行孝顺。无利之谈休话论。 但将好事让他人。早晚僂儸胜百钝。

见师僧,要参问,莫慢身心须戒慎。 信喻之人若到来,為君雪出轮迴本。

在篇章结构上,一般均为定格联章,一组十二首,体式相同。只有个别的是将十二时名称嵌入一首诗之内,如生于五代时期的文偃,他的《十二时歌》(见于《全唐诗补编》下)如下:

夜半子,愚夫说相似。 鸡鸣丑,痴人捧龟首。 平旦寅,晓何人? 日出卯,韩情枯骨咬。 食时辰,历历明机是悟真。禺中巳,去来南北子。日南午,认向途中苦。日昳未,夏逢说寒气。晡时申,张三李四会言真。日入酉,恒机何得守。黄昏戌,看见时光谁受屈。人定亥,直得分明沉苦海。

第三篇:教子有方之十二

发布人:邓维亨 发布时间:2012-01-02 浏览数:(159 ) 评论:(0 )

第十二篇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纠正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自知,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挂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的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使他更无自信。

第一招 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

第二招 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

第三招 分清是缺点还是个性

第四招 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

第五招 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

第六招 间接消除孩子的欲求不满

第七招 使用适度惩罚或威胁的暗示效果

第八招 用自言自语暗示孩子的缺点

第九招 不用权威来压制孩子的反抗

第十招 鼓励孩子多“不量力而为”第十一招 孩子你能行

第四篇:论语读后感之十二

论语读后感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指望通过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面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根据开放社会的理论、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围绕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和怎样学习做人的主题,从整部《论语》中选择了一半与此有关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顺、仁爱、诚信、礼节、义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这十二个分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学会怎样做人有所参考。另外,为了保证《论语》的完整性,我们同时也在这本书的结尾,附上了整本《论语》的全文。一来可以让大家了解本书所选择的部分在《论语》中的具体出处,二来也可以为那些有兴趣学习整本《论语》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

第五篇:图解十八大报告之十二

图解十八大报告之十二:党的建设总布局

【编者按】:在党的十八大开幕式上,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提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例如“两个加快”、“三个自信”、“四化同步”、“五位一体”„„为了能让广大网友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十八大报告中的要点及精华,本网特从十八大报告的十二部分中撷取了典型“关键词”,每天一期,连续推出,供网友学习参考。

关键词:党的建设主线新概括。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总体布局、总体目标和要求作出了新概括,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要求,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使党的建设理论达到了新境界。 关键词:“两个坚持”、“两大课题”、“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前提。坚持用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党的理论武装思想,形成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大课题”、“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等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提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例如“两个加快”、“三个自信”、“四化同步”、“五位一体”„„为了能让广大网友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十八大报告中的要点及精华,本网特从十八大报告的十二部分中撷取了典型“关键词”,每天一期,连续推出,供网友学习参考。

关键词:“五项建设”、“四自能力”、“三型目标”、“四个意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应不断赋予时代特征,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中。当前应该着力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关键词:坚定信仰“三个抓好”。“三个抓好”对“坚定理性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树立党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积极的意义。“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抓好党性修养这个核心”就是要学习党的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就是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诚实做人,诚信做事,诚心为民。

关键词: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 “三个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简单的六个字,却涵盖了对官员从政的基本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异于一本精缩版本的《从政准则》,这六个字应该成为每个官员的座右铭。 。

关键词:“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高度,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新要求,为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指明了方向,揭示了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目标和现实意义,必将对发展党内民主和增强我们党的创造活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党管干部”。多年实践证明,党管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只有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风清气正,这是纯洁党员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抓手。

关键词:严明党纪“三个平等”。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如果没有铁的纪律,每位党员各行其是,党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的战斗力就会削弱,党的事业就不能蓬勃发展,甚至会遭受严重的挫折。

关键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人才工作作为党建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原则、重要性、指导方针、战略布局、总体目标、机制建设等方面把握新形势,对人才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进行了新部署,吹响了向“人才强国”迈进的新号角,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人才工作的“方向标”和“路线图”。

关键词:建设“廉洁政治”、“清廉政府”。廉洁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形态。廉洁政治是一个总体目标即一个构成性目标。廉洁政治总目标要通过实现三个子目标来达到:清正的公职人员、廉洁廉价的政府机构、公正透明的政治运作过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总目标的子目标和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廉洁政治的主要途径、措施和表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廉洁政治的完整系统。

关键词: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大部署”。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农业大学考研下一篇:中国梦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