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解论文提纲

2022-09-27

论文题目: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及其治理研究

摘要:在21世纪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出现了一系列转型与重构,空间区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排斥问题,并导致一些人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遭受不平等待遇。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随着城市更新的升级与迭代,再开发和绅士化在中心城区内出现,同时也出现在城市扩张所形成的郊区空间内。目前,许多城市都面临由于区位不平等而出现的社会排斥问题。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排斥,中国城市的社会排斥问题的形成既有长期的制度性背景,也有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性特征,这就造成了中国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具有历史与空间维度的双重复杂性:一方面,从城市发展阶段看,中国城市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城市的快速扩张,人口向城市外围迁移、扩散,中国正处于从城市扩张向区域振兴和城市更新转变的关键节点。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城市空间边界的扩张日益受限,这就要求城市发展的关注点从外延式的发展转向城市内部空间质量的提升。基于这一背景,对于政策制定者、政府和生活在城市世界的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既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又代表了社会意义上的空间。一些城市空间在存量更新与增量扩张过程中被资本逻辑控制,从而导致不平衡发展与社会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平等伴随着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成为城市空间分异最显著的特征。随着人口与资本的快速流动,城市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更新模式也逐渐丰富,但是,目前尚且缺乏对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很多重要的问题仍有待探讨:城市更新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空间生产?空间生产的运行机制如何?又会对社会融入带来怎样的后果?城市更新进程中的社会排斥的产生逻辑如何理解?本研究旨在把社会排斥这一社会学概念纳入公共管理的研究视野,充实国内现有的城市治理体系。核心目标在于对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的基本维度、具体实践及其生成机制进行重点研究,揭示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社会排斥的深层次规律与机制,回应社会排斥的多维度性和动态性,为中国城市的包容性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撑。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发现如下:第一,社会排斥的空间转向与问题叠加。社会排斥理论起源于西方学界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社会排斥有关的一系列议题广泛出现在西方社会政策文献之中。近年来,社会排斥研究作为一个颇具多样性的领域,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城市贫困、社会关系与城市空间生产三种不同的理论进路。随着城市空间的转型与重构,社会排斥研究不再囿于城市贫困这一基本视角,而是出现了一种空间转向,不少学者开始从空间维度探讨社会排斥问题。目前,城市更新已经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重构过程,还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经历了从城市增长到城市成长的综合更新。在各个国家的城市更新中,不同的空间尺度表现出不一样的资本积累与空间生产过程,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资本在地理上的移动是出于不同但类似的原因,正是这种目的结构类似,城市尺度的不均衡发展也由此产生。这种不均衡表现在各个空间上明显不均衡的地租曲面发展以及阶层分化等,比如郊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不均衡主要是由地租这一关键经济力量造成的。大城市不同地方的地租水平的均等化和差异化决定了城市空间分异以及城市发展的不均衡性。首先,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追踪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与空间的关系,尝试从理论视角分析城市更新中的空间政治。住宅产生隔离的因素不再限于肤色或种族,而是以阶层为标准。通过劳动力和资本的集中聚集空间财富的生产,这种空间生产的变革带来了空间政治的兴起,而空间政治则带来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阶层间的实质性不平等。其次,探讨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过程以及城市更新的空间后果。城市更新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功能的异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而城市功能的异化与社会阶层的分化通过空间生产与地租结构又反过来影响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不均衡,也就是空间的地理隔离。再次,社会排斥风险的浮现。与其说城市更新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如说是社会阶层的两极化。社会空间极化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经济不平等,更体现出地理隔离和阶层隔离的问题。以往的社会排斥研究更多是针对生理性弱势群体或社会性弱势群体所受到的社会排斥,随着城市更新中空间分层现象的加剧,我们不能忽视从空间不平等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排斥问题。第二,城市更新中社会排斥的基本维度与具体实践。一是基于日常生活空间排斥视角的社会排斥,也就是社会排斥的空间在场;二是基于物理空间视角的社会排斥,也就是社会排斥的空间延伸。对于城市空间演化的分析过程包含了从地理隔离到多维度排斥的展开逻辑,主要分为集中排斥、深度排斥以及多维排斥三个阶段。其中,集中排斥是指地理上的集中和区域排斥;深度排斥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经济隔离的更深一层次的排斥;多维排斥则是指一些人被排斥在多重维度之上。空间生产过程中的排斥是由多种形式的排斥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不仅是从地理隔离到经济隔离的纵深,还囊括政治参与中的排斥、社会关系中的排斥以及与主流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排斥等内容。在社会排斥的空间延伸方面,我们将从城市更新的两种模式——存量更新与增量扩张分别展开社会排斥研究。其中,存量更新指的是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化调整的规划,作为城市复兴的主要途径,存量更新一般出现在城市中心区及其周边地带,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对中心区已建居住建筑进行升级与改造,第二类是非正规住房的更新,这些区域一般位于商业核心区边缘。存量更新中的社会驱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旧城改造中的绅士化与居住隔离;另一方面的社会驱逐则集中在非正规住房市场。与存量更新相对,增量扩张则是以新建设用地为对象、基于空间扩张为主的规划,主要分为两大过程:一是中心城区功能向郊区扩展的空间扩展过程;二是城市的区域过程。城市空间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从根本上讲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而增量更新中的空间分异与社会排斥从根源上看是由产业区位和住宅区位的变化引起的,考察郊区增长和区域扩张中出现的隔离与排斥现象对于我们理解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城市更新中社会排斥的生成机制。首先,国家层面上社会融入的制度瓶颈。城市更新领域经历了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两方面的改革,以我国为例,包括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以住房制度、政府的城市政策、户籍制度和单位制度等具体政策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同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制度和政策是否指向社会排斥?是我们需要思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次,地方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张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不断向地方下放权力,地方政府有了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其主观能动性也被调动起来,由此激发了地方经济的活力。但是面对稀缺的土地资源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流动的全球资本,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更新领域也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国家于二战后期发生的由“城市管理主义”向“城市企业主义”的转型,相互间过度竞争给城市空间带来用地失控、房价飞涨、社会不公等一系列风险。再次,市场力量垄断城市空间生产的风险。开发商逐利的本质让他们在城市空间开发中的目标指向更加明确,不需要像地方政府一样达成多重目的。尤其在经济不断开放的国家和地区,他们获取最大化利益的手段得以更大限度地被施展,并且这样的手段往往可以绕开各种针对开发商的制约条款和制度。当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交织,权力的资本化与资本的权力化不仅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还会造成隐性的社会剥夺。实际上,城市更新中弱势群体所遭到的社会排斥往往是被动排斥和主动退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空间上,基于居住而形成的共同体自我边界的固化,使自我与外界隔离开来,这种主动排斥的形成归结于文化的同质性、交往的内倾性以及生活方式的趋同性等因素;在社会关系中,一些群体由于社会地位的逐渐下降,主动将自己隔离于主流社会关系之外,这种关系的碎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区矛盾与冲突;在经济活动中,一些人为了维持生计而放弃体面的生活方式,主动退出于正式制度和正规性就业市场之外。第四,排斥的修正与城市包容性治理的总体思路。包容性城市的发展目标包括了空间正义性资源分配、包容性增长以及包容性城市治理。从治理主体上看,包容性城市治理首先体现为治理主体的包容性与多元性,也就是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地方社区共同参与治理,形成政府、社会、居民多方互助合作参与的城市治理模式。从治理过程上看,合作共治成为城市更新治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其重点是保持治理过程的公开性与开放性。只有在公共领域,特定的利益才能相互调解,以形成一个更有凝聚力的城市。从治理成果上看,利益共享是城市治理的根本目标,这里的利益都是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的,旨在通过机会与资源的提供,使公民能够参与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活,享受基本生活水平与福利。包容性更新不仅要在发展目标和理念方面追求包容性,在治理过程中追求包容性,更要在制度建构中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方向。只有把握了“人民性”,城市更新的思路必然将回归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善、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地方性回归等层面。同时,包容的制度创新以及渠道畅通的制度空间也是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制度创新包括了创新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此外,有效的政策参与和反馈机制为渠道畅通的制度空间提供了保障,城市政策需要参与,也更需要反馈,公众的参与和反馈城市政策的制定是提高城市包容性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除了参与政策制定之外,也应该通过政务公开让公众一同参与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环节。第五,反社会排斥与城市包容性治理的路径选择。针对城市更新中城市贫困、不平等和社会排斥,对城市更新反排斥治理进行重新调整,并提出反社会排斥与包容性城市治理的构想。首先,共享作为包容性城市的首要愿景,实现包容性治理与社会融合就是要实现身份权利、居住权利以及获得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等权利的平等、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回归,同时,资源分配的平等也是包容性城市的基本内涵之一。其次,保证那些边缘的、非正规部门的人们不会被排除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整合之外。经济融合方面,政策制定者必须关注边缘性和社会排他性的问题,采取参与式和渐进式的治理方式,并在管控与包容之间找到平衡。居住融合方面,空间包容的城市应该通过提供体面的工作机会为所有人创造社会经济空间,也通过承认权利的有效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为所有人创造公共空间。流动人口融入方面,我国城市群人口吸纳的政策差异证明了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国家意志与地方目标之间的动力差异。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从社会融合层面探讨区域人口发展的相关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建立城市更新中的合作伙伴关系重构的框架,为包容性城市治理前景提供经验教训的讨论。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保证城市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改变政府在地方政府竞争中的“越位”与“缺位”,实现公权力理性的回归;另一方面,则应该通过制度创新,广泛吸纳公众的智慧、反应公众问题、代表公共利益,实现城市治理的人性尺度回归。对于市场而言,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不能是独立的、封闭的,相反,应该在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制定的同时,与居民、非政府组织合作、协商,实现城市的包容性治理,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社区而言,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可以看出,社区是多元共治的微观尺度,而“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则是社会治理和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在包容性治理的视角下,城市更新不再是就空间论空间的技术手段,其重点从规划技术方法已经转向了多元主体的合作以及多方利益的平衡。这里的多方利益平衡既包括对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也包括对整个城市及城市其他居民的利益。政府不是唯一的决策中心,在多元治理过程中,一方面,政府与公众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与合作;另一方面,公众、社区自治组织以及社区中介组织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中去,不仅要参与城市规划,也要参与政治、经济和城市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实现从参与规划到参与治理的转变。

关键词:城市治理;社会排斥;城市更新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社会排斥文献综述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五、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城市更新与社会排斥的问题叠加

第一节 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与转型升级

一、空间重构:全球化背景下的多中心城市格局

二、产业更新:升级与迭代的知识经济转向

三、综合更新:从城市增长到城市成长

第二节 城市更新中的空间生产与阶层分化

一、资本积累与空间生产

二、空间、权力与资本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三、空间重构中的阶层分化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极化

一、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

二、空间分异与社会分层的互动

三、社会空间极化与社会排斥的风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更新中社会排斥的基本维度与具体实践

第一节 社会排斥的空间在场

一、集中排斥:空间重构中的地理隔离

二、深度排斥:从地理隔离到经济隔离

三、多维排斥:空间的交叠与排斥的累积

第二节 社会排斥的空间延伸

一、存量更新:城市复兴中的社会驱逐

二、增量更新:城市扩张中的区域性排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更新中社会排斥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社会融入的制度瓶颈

一、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空间变迁的影响

二、社会体制改革对融入城市的制约

第二节 地方政府:地方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张力

一、分权化:地方意志与国家目标的博弈

二、市场化:权力精英与资本精英的联盟

三、全球化:城市企业主义下的府际竞争

第三节 市场力量:垄断城市空间生产

一、空间利益诉求:资本的逐利本性

二、空间生产策略:从垄断到区隔

三、空间生产的结果:纳入性排斥与隐性社会剥夺

第四节 个人选择:主动排斥与被动排斥的互动

一、自我边界的固化与隔离

二、社会关系中的主动排斥

三、正式制度方面的主动退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斥的修正与城市包容性治理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包容性城市的发展目标

一、空间正义性资源分配

二、城市包容性增长

三、包容性城市治理

第二节 包容性城市的治理架构

一、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

二、合作共治的治理过程

三、利益共享的治理成果

第三节 包容性城市治理的制度设计

一、人民至上的总体方向

二、包容与吸纳的制度创新

三、渠道畅通的制度空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社会排斥与包容性城市治理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共享:包容性城市的首要愿景

一、权利平等:从身份权利、居住权利到社会权利

二、共享空间: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回归

三、分配正义: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第二节 融合:从不平等的城市到包容的城市

一、经济融合:非正规经济的接纳与治理

二、居住空间共生:住房领域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三、人口流动:打破城市融入的制度性障碍

第三节 参与:城市更新中的多元主体合作

一、政府: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

二、市场:企业社区参与模式

三、社区:多元共治的微观尺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城市更新中社会排斥的生成逻辑

二、从比较中看空间隔离与排斥

三、反社会排斥研究的中国关怀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可持续建筑论文提纲下一篇:灌区防渗工程技术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