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提纲

2022-08-29

论文题目:学术创业意愿形成机理的多视角整合研究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大学、产业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动也越来越频繁。高校是原创性、前沿性知识的创造中心,是突破性创新产生的摇篮。学术创业是将高校创生知识向外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将高校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创业实践中,从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6年,国务院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高校教师以及研发机构内科研人员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201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要尽快建立高校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不同的潜在创业主体,特别是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出台了一系列相应鼓励学术创业活动的措施。正是在此背景下,学术创业及其意愿逐渐成为学者们日益关注的研究主题。因此,本文尝试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地探究。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学术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地识别、梳理;其次,基于推-拉-锚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分别从“外部条件”、“内在驱动”等多个视角出发,尝试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再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学术创业意愿形成的组态效应,基于上述研究所得结论,给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概括来看,本文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六点:第一,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条件与内在驱动两个方面。基于访谈分析结果,外部条件可进一步分为拉动、推动和锚定因素,而内在驱动则可进一步分为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拉动因素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结果预期,推动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和职业生涯高原,锚定因素包括工作惯性。理性因素包括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感性因素包括创业灵感和创业激情。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结果预期等拉动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推动因素方面,职业生涯高原对学术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压力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锚定因素方面,工作惯性对学术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三,拉动和推动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存在着协同效应。具体而言,工作压力与创业结果预期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而工作压力与创业机会识别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不显著。职业生涯高原与创业机会识别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但职业生涯高原与创业结果预期的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不显著。此外,锚定因素对拉动和推动因素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协同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工作惯性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工作压力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协同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工作惯性对创业机会识别与职业生涯高原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协同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工作惯性对创业结果预期与工作压力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协同效应不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工作惯性对创业结果预期与职业生涯高原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协同效应不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第四,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等理性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样,创业灵感和创业激情等感性因素也对学术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理性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比感性因素更大。因此,学术创业更多是一个理性主导的行为决策。第五,感性因素在理性因素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创业灵感不仅会正向调节学术创业态度与学术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也会正向调节感知行为控制与学术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创业激情不仅会正向调节学术创业态度与学术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也会正向调节主观规范与学术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第六,学术创业意愿的形成主要有三种组态配置,分别为“拉动-理性驱动型”、“推动-非惯性-感性驱动型”和“多元驱动型”。“拉动-理性驱动型”组态配置下产生的学术创业意愿主要由拉动因素和理性因素主导。“推动-非惯性-感性驱动型”组态配置下产生的学术创业意愿主要由推动因素、锚定因素和感性因素主导。“多元驱动型”集合了“拉动-理性驱动型”和“推动-感性驱动型”两种配置的核心条件,这种组态配置产生的学术创业意愿由拉动因素、推动因素、锚定因素、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共同作用产生。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高校教师从事学术创业活动提供指导,为高校制定促进学术创业的相关措施,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的研究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运用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识别出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学术创业意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现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总体来说,对学术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认识仍较为碎片化,对部分可能的影响因素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质性研究,识别出更多的学术创业意愿前因变量。第二,同时分析了拉动、推动和锚定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了拉动和推动因素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以及锚定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现有研究更多探讨了外部条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拉动作用,很少有文献实证检验高校教师本职工作的消极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推动作用,鲜有研究探索锚定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形成的阻碍作用。本文基于推-拉-锚定理论,不仅探讨了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结果预期等积极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拉动作用,揭示了工作压力和职业生涯高原等高校教师本职工作中的消极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推动作用,还引入工作惯性这一锚定因素,探索其对学术创业意愿形成的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拉动和推动因素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协同效应,以及锚定因素对推拉因素协同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学术创业意愿影响机理的研究。第三,对比理性和感性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差异,探究两者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的耦合作用。现有研究更多从理性视角,以个体的理性决策为前提,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解释。很少有研究从感性视角,探讨学术创业意愿的形成机理,忽视了感性因素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同时探讨理性和感性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对比二者对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本文还分析了理性和感性因素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的耦合作用,明晰了二者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第四,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学术创业意愿形成的组态效应。现有研究更多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视角下学术创业意愿的形成机理,但少有研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学术创业意愿形成的组态效应。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拉动因素、推动因素、锚定因素、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影响学术创业意愿的匹配模式和组态关系,对实证分析的结论进行了补充。综上,本文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定量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学术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识别、学术创业意愿形成机理的实证检验和学术创业意愿形成的组态效应进行了更为全面而深入地分析。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也深化了学术创业意愿形成机理的研究,并对学术创业意愿领域的现有研究做了有益补充。

关键词:学术创业意愿;外部条件;内在驱动;形成机理;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

1.1.2 高校职能和使命的逐步转变

1.1.3 学术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推-拉-锚定理论

2.1.2 计划行为理论

2.1.3 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学术创业的概念

2.2.2 学术创业的特征

2.2.3 学术创业意愿的概念

2.2.4 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2.2.5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学术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识别

3.1 研究方法

3.1.1 扎根理论的内涵与适用性分析

3.1.2 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

3.2 研究设计

3.2.1 访谈提纲的设计

3.2.2 访谈对象的选择

3.2.3 访谈的实施

3.3 数据分析

3.3.1 开放式编码

3.3.2 主轴式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 学术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

3.4.1 外部条件:拉动、推动和锚定因素

3.4.2 内在驱动:理性和感性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部条件视角下学术创业意愿形成机理研究

4.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4.1.1 拉动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4.1.2 推动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4.1.3 拉动与推动因素的协同效应

4.1.4 锚定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4.2 研究设计

4.2.1 问卷设计

4.2.2 变量测量

4.2.3 数据收集

4.2.4 样本统计结果

4.3 实证分析

4.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4 相关性分析

4.3.5 假设检验

4.4 结果讨论

4.4.1 拉动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的结果讨论

4.4.2 推动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的结果讨论

4.4.3 拉动与推动因素协同效应的结果讨论

4.4.4 锚定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的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在驱动视角下学术创业意愿形成机理研究

5.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5.1.1 理性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5.1.2 感性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5.1.3 感性因素的调节作用

5.2 研究设计

5.2.1 问卷设计

5.2.2 变量测量

5.2.3 数据收集

5.3 实证分析

5.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5.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4 相关性分析

5.3.5 假设检验

5.4 结果讨论

5.4.1 理性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的结果讨论

5.4.2 感性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的结果讨论

5.4.3 感性因素调节作用的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fsQCA的学术创业意愿形成组态效应分析

6.1 组态模型

6.1.1 拉动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6.1.2 推动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6.1.3 锚定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6.1.4 理性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6.1.5 感性因素与学术创业意愿

6.1.6 组态模型构建

6.2 研究设计

6.2.1 数据收集与变量测量

6.2.2 fsQCA方法选择

6.2.3 fsQCA分析步骤

6.3 组态效应分析

6.3.1 数据校准

6.3.2 单个条件的必要性检验

6.3.3 真值表的构建

6.3.4 组态路径的充分性分析

6.3.5 稳健性检验

6.4 组态效应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策建议

7.3.1 高校层面

7.3.2 个体层面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

附录三 调查问卷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管理会计论文提纲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哲学解读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