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2022-09-20

第一篇: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

依法治税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发挥税收聚财职能,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发挥税收调节和监督职能,规范和整顿税收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需要加快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但由于目前存在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公民纳税意识不强等主客观原因,基层税务执法缺位、越位;纳税人纳税申报信息失真、偷税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穿越小说网 http://上存在,从而造成税款流失和不公平竞争,直接影响依法治税工作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迫切需要建立税收预警机制,以促进税收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建立税收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一)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解决税源监控乏力问题的需要。

税源监控管理是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的前提和基础。其突出特点是提前性和控制性,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有以下3种失控现象,急需通过预警机制在内的税收管理措施予以解决。

1、管理性失控。是指由于税务机关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税源失控。如漏征漏管户大量存在就是管理性失控的突出表现。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但不办理税务登记,也不纳税。有的纳税人虽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是没有设置账簿,长期不申报纳税。

2、机制性失控。是指由于税收征、管、查等环节职责不明确或者相互脱节,以及国、地税之间或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协调而引起的税源失控。如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和保全措施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配合等。

3、政策性失控。主要指个别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擅自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或者违规减税、免税,避税。

(二)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解决征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需要。

目前,受税收信息化建设速度、公民法制观念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纳税人清楚自己的经营行为或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因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及部门配合,不能获取纳税人的经营行为及纳税义务等方面的信息。由于受各种利益因素的驱动,目前我国纳税人的财务核算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为控制,存在经营指标造假严重,计税依据失真现象。有的企业在银行多头开户,建立假账,资金体外循环,隐瞒销售收入,致使很多税源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中被转移或隐匿,税务稽查时难以从帐目上发现问题,造成税收流失税收,监督难以真正实施到位。

(三)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打击偷逃骗税、遏制税收流失的需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偷逃骗抗税犯罪还难以有效遏制,涉税犯罪普遍化、社会化程度在个别地区呈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每年全国大约有300多名税务人员在与偷税抗税行为斗争中致伤。需要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得到偷逃骗抗税方面的有关信息,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协税、护税网络、司法保障体系给偷逃骗抗税行为以遏制和打击。

二、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目标要求和职能作用

为确保新征管模式的有序运行,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应尽快建立以“预防为主、过程监控”为特点,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执法责任制为核心和基础,涵盖税源监控体系,上限报警指标、下限报警指标等体系在内的税收预警机制。即在信息集中处理和共享的基础上,上级税务机关通过预警机制网络实时监控来查询各基层单位的征管状况和外部单位协作情况,定期公布各单位税收执法及征管质量指标等方面的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实时预告或警示,以便其及时处理或纠正。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税收预警机制一般要具备以下的职能作用:

(一)报警、提醒作用

从内部管理要求来看,税收预警机制一是要具备征管质量指标异常波动报警职能。如发现税务登记率、税款入库率明显偏低,欠税增长率偏高,予以提醒和报警;二是要具备税收管理缺位报警职能,如漏征漏管户报警;三是要具备金税工程“三率”偏低报警、发票协查报警职能;四是具备执法行为不规范报警职能,如对违章发售发票、办理出口退税,税务检查等执法程序违规、证据不全、文书不规范等行为予以报警。

从外部协作要求来看,税收预警机制一是要具备纳税人不奉行报警职能,如对纳税人开出税票但不按期到银行缴款现象予以报警。二是要具备大额欠税纳税人转移资产、帐户及察出境报警职能。三是要具备协税护税缺位报警职能,如对工商部门不及时-传递户籍信息、司法机关打击涉税案件的不作为行为予以报警。四是要具备偷抗骗税等大案要案发案率偏高报警职能。五是要具备税收收入与gdp逻辑关系出现异常现象报警能。如税收收增长速度突然低于gdp增长速度,即开始报警。

(二)规范和防范作用

通过对预警机制提供信息和问题的分析,促进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执法过错问题的发生。

(三)限制作用

通过预警机制设置职权权限的“警戒线”,限定各操作岗位和领导岗位的权限,以防止违规操作、越权办税问题的发生。

(

第二篇: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的思考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处于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逐步暴露,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总结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来的经验得出,社会治安预警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治安预警工作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它的建立必将强化和促进综合治理工作。现就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谈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掌握治安信息是建立治安预警机制的前提

实现治安预警,就必须掌握高质量的治安信息,研判、分析反馈治安信息,指导实践。而要掌握高质量的治安信息就必须明确什么是治安信息?只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治安信息,掌握其在建立预警机制中的重要性,才能针对问题及时掌握了解大量真实的、前瞻性的、深层次的治安信息,做到超前驾驭、事前预防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认识治安信息是建立治安预警机制的前提。

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各种消息、情报、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等所包含内容的总称。信息有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之分。治安信息可理解为在治安管理中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社会治安消息。是治安管理活动中接受和发出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等内容的总称。如我县因占地拆迁、企业转制、移民安置、民间纠纷等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苗头、“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情况、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犯罪数据、杀人、抢劫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恶性案件发生原因等,都是重要的治安信息。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重要信息,才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建立治安预警机构,畅通治安信息渠道

(一)承借综治成效,建立预警人员组织机构。如果专设预警机构成员,势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工作紊乱。利用现有综治机构,赋予其预警职能。

1、建立以综治委员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领导小组。以综治办主任为组长,综治委成员为成员开展工作。综治办为日常信息处理机构,负责对辖区社会治安预警机构及工作人员的选配、调整,实施工作检查和奖惩。对预警信息进行汇总、筛选、核准,提出决策建议。

2、建立督促检查机构。成立以综治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督查督办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社会治安预警信息情报的督查督办,中继和传递。

3、建立专群结合的工作网络。以110报警站(点)、治安报警点、公安巡警、单位保卫、门面、门卫、社区巡逻队、“四车两员”、路政道班、乡(镇)综治干部(专干)、村组治安员、中心户、山湾院坝联防队、守楼护院队等群防群治组织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工作组。负责对信息情报的调查、考证、巡视、搜集和报告。

(二)因地制宜,建立预警信息网络机制

1、设立社会治安预警信息网站。以现有综治网络为载体,建立预警机制网络,科学管理,合理使用。收纳所有预警信息工作人员的姓名、住址、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进行网上横向信息交流,纵向信息传递,把信息预警工作全部纳入系统视线。

2、建立科技防范预警系统。一是在公共场所、交通要塞、车站、大型商场、金融、财会、宾馆等部门和地段设立电子监视和报警系统,以实现对流动人口、闲散人员的监控,一有情况,适时报警。二是在社区、村组、山湾院坝、险要路段设立治安报警点、Ip电话和村、组长、中心户、零散户三点一线的流动预警、报警线。

三、建立治安预警机制要做好治安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工作

(一)收集工作。治安信息只有收集才能得到。收集工作是治安预警工作的起点,也是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及时性;二是全面性;三是连续性;四是准确性。方法有交流法、调查法、查阅法、分析法等。

(二)处理工作。即分离出一些失效和无效信息进而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去伪存真。处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初级信息,即简单的整理,只供了解;二是高级信息,是对原始信息进行比较系统归纳、分析研究,可作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

(三)传递工作。按一定方式方法将信息从A地移动到B地的过程。要求:一是渠道畅通无阻、速度快、质量高,即迅速准确;二是安全保密。

(四)反馈工作。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可控制决策的顺利进行,防止瞎指挥,贻误工作;可以将工作效果和决策措施相比较,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四、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一)坚持治安信息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治安信息的生命,一旦失去了真实性,信息本身就会失去价值,而且将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因此,在预警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一是真实,不允许有半点虚假和想象;二是要准确,不能任意扩大缩小。

(二)坚持治安信息时效性原则。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及时收集传递,就会成为“马后炮”,贻误战机;在这个原则上,尽最大努力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多“胸有成竹”,少“雪中送炭”和下“及时雨”。

(三)坚持治安信息适用性原则。在众多的信息中,有些治安信息冗长、范围大、内容复杂,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分类、筛选、加工和利用,根据不同的决策使用对象,提供对路的信息,有的放矢。

五、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必须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审批制度和督办制度

(一)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程序,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和时限,是建立健全治安预警机制的根本制度。

1、报告范围: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活动情况;正在酝酿、策划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政治骚乱和**或较规模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事件;较大规模的聚众围堵、冲出党政机关和重要警卫目标事件;阻断交通要道等事件;较大规模(10人以上)的集体上访,闹事、械斗事件;涉及民族、宗教事务的事件;其他治安信息等。

2、报告形式:坚持真时性、时效性、适用性原则,根据报告内容的紧急程度和保密等级,采取先口头、后书面的形式,可明传、可密电。

3、报告时限:重要情况应在2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对事态正在发展和正在处置的重大事件,及时续报结果。

4、报告程序:重大情况应立即向党委、政府和综治办报告;一般情况向单位报告后逐级上报。

(一)审批制度。各单位和部门在报告时,应建立审核把关制度,以减少差错和失误。

(二)督办制度。对处理的重要信息和需要反馈结果的信息,要加强催促和督办工作,限期完成。

六、建立日常性治安预警工作机制

(一)实行领导责任制。与所有预警单位和部门领导签订责任书,将预警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对造成重大责任后果的单位领导实施责任追究,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二)督促检查机制。由督促检查工作组对各预警工作按各自的职责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目标考核。

(三)奖励机制。对提供重大可靠线索、信息的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

第三篇:某某局关于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

实 施 方 案

(2011年9月28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县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构建廉政风险全文集预警附近系统的实施意见》(涉字{2011}30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某某局管委会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的

廉政风险预警是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违纪倾向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开展工作检查、民意调查、绩效测评、责任追究等措施进一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重大决策执行力,进一步强化预警功能。

二、实施主体和预警对象

廉政风险预警工作在上级纪检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某某局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预警对象主要是本单位具有行政决策权、人事管理、行政执法、财物管理以及具有自由裁量权、业务处置权的岗位及其责任人。

三、预警分类及处理方法

经过县纪委的要求,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将预警分为上级监督预警、内部监督预警、外部监督预警、信息监督预警四类

(一)上级监督预警。由县纪检监察机关(部门)和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年度绩效考核、电子监察系统、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专项检查等方式,检查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督促管辖单位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整改到位,提高动态监控能力。

(二)内部监督预警。制定内部监督机制,结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会议、工作考核,工作测评等内容,每年重点开展“三个一次”活动:一是每年组织一次专题会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或将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列入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二是每年结合工作考核,组织一次对中层领导以上干部述职考评。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围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勤政廉政等五个方面进行述职,并组织干部、服务对象、职工以问卷方式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三是结合季度、年度工作和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开展一次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承诺的落实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外部监督预警。通过公开工作流程、公开办事承诺、网络问政、政风行风热线、民主评议、群众评议、公开

投诉处理结果、听证质询、社会监督员反馈意见等监督方式,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公开、动态的监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四)信息监督预警。建立廉情预警信息管理机制。廉情预警实施主体为某某局管委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主要任务是对廉情预警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反馈与运用等。廉情预警实施对象为纳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岗位及其责任人。职能部门对廉情预警信息实行分级管理,对党务政务不规范、不及时公开的,标蓝色预警信号。对转办的举报投诉问题在规定时限内不及时办理的标黄色预警信号。对民主测评得分在70分以下,或对违纪违法问题举报被投诉两次以上未组织查处的责任人,标红色预警信号。对年内显示1次红色预警信号的岗位及其责任人,发放《提醒通知书》;对年内显示2次红色预警信号的岗位及其责任人,发放《整改通知书》;对年内显示3次以上红色预警信号的岗位及其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发放《廉政招呼卡》。

四、预警信息收集的主要内容

1、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政策落实和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本单位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情况和问题。

3、本单位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中的情况和问题。

4、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方面和问题。

5、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处理情况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情况。

6、纪检监察办公室开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五、预警问题的处理

一般性问题由某某局管委会提出处理意见,报某某局管委会党总支研究审定,主要采取谈话、印发预警通知书、内部情况通报、限期整改落实等手段和方式。严重的问题上级县纪委处理。

第四篇: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警机制就是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问题和作出快速反应的机制。企业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妥善处理企业的内部矛盾,保持企业发展稳定的大局,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政工预警机制应抓好以下环节。

一、建立和完善畅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机

信息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耳目”,也是政工预警机制的关键所在。只有“耳目”灵敏畅通,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和时效性,掌握解决思想问题的主动权。首先,要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控制系统。为及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企业应建立了到集团公司党委、下到厂矿、院校、部室、区队和班组的纵向网络以及联系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企业域网,并设立专兼职的信息员,及时收集和分析职工的思想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企业应通过对基层各信息点收集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捕捉、整理出带有倾向性并且有助于改进管理的信息源,归纳、分析、加工,理清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以便作出正确决策。再次,定期开展调查研究。要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中心任务,超前选择那些可能影响全局的现实问题,深入班组和现场,特别是那些问题多、矛盾尖锐的地方,及时捕捉职工的情绪热点,对职工群众的意见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改进和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

二、建立和完善平等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话机制

建立平等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话机制,对于融洽干群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平衡职工心理,把问题消解在初起阶段,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话机制要注意突出“三个及时”。一是企务、厂务及时公开。通过企务、厂务公开栏、职代会、党政工团联席会等形式,就企业的工作重点和方针目标、生产经营状况、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工资奖金分配方案、自有资金使用、劳动用工及人员招聘等情况进行公开,增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透明度,激发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二是情绪及时理顺。职工的思想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很容易走向偏激、影响企业的稳定。应注意通过民主恳谈会、职工代表对话会、领导接待日等形式,广泛开展领导与职工面对面的对话活动,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做到“问题不积压,职工不积怨”,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三是疑惑及时消除。企业劳动、用工、工资制度以及住房分配等项改革,直接触及职工群众利益,所以在出台之前往往有很多传闻和疑虑。如不能及时消除,就会以讹传讹,越传越走样,越传越失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举办报告会活动,根据每季度的中心工作,由领导分头到各基层单位去作报告,与职工直接交流,消除职工疑惑。

三、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决策机制

预警不是目的,解决职工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使预警信息能够进入决策、影响决策,使企业的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的决策,可以使职工的思想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相反,决策失误,企业发展出现曲折甚至陷入困境,职工的思想问题就会大大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随之加大。建立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工决策机制,就是要根据经济规律和市场环境,善于谋划企业的改革战略,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工决策机制,就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职工群众的思想,要把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领导干部决解情况、思考问题、制定决策的目的,这也是政工预警机制的题中之义。在制定和出台各项具体改革决策时,要充分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重大决策让职工参与,向职工通气,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把职工群众的情绪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充分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先易后难,稳妥推进。

第五篇:建立健全党风廉政预警机制的构想与建议

建立健全党风廉政预警机制的构想与建议

威海市国税局纪检组长时晓

建立党风廉政预警机制,是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党风政风监测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预警属于事前监督范畴,介于自我约束与纪律处分之间。对预警问题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主要是“黄牌”警告而不是“红牌”罚下。其基本功能是引导、防范和纠偏。“引导”侧重于教育,是预警机制的重要基础;“防范”侧重于制度约束,是预警机制的基本属性;“纠偏”侧重于监督整改,是预警机制的基本要求。党风廉政预警机制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建立预警信息网络,形成简约、有效的党风廉政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并通过对预警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反馈,准确把握党风政风的现实状况、变化态势以及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特点、规律,为

反腐倡廉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到防范在先、关口前移,科学分析、及时处置,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一、建立干部廉政预警机制的主要构想

建立健全科学的廉政预警机制,就是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在畅通和拓展预警信息渠道,准确把握系统内廉政工作动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的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加强对廉政预警信息的分析评估分析,正确判断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势和腐败行为的苗头及动向,有针对性

地调整工作重点,提出加强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工作的意见和措施等。

(一)畅通廉政预警信息来源渠道。坚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原则,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收集和获取各种干部职工廉政勤

政方面信息。

外部信息主要有以下渠道:开展满意度测评,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纳税人对服务和效能进行投诉反馈的信息;组织特邀监察员明查暗访

发现问题反馈的信息;行风评议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反馈的信息;群众来信来访举报反馈的信息(包括外网局长信箱、市长信箱信息)等。内部信息主要有以下渠道:“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反馈的信息;“金税工程”反馈的信息;“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反馈的信息;税务稽查

反馈的信息;通过开展离任审计、内部审计反馈的信息;领导班子考察和巡视检查反馈的信息;上级转办和查办案件中反馈的信息等。

(二)设立廉政预警指标体系。按照干部的职务以及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根据信息类别和问题的不同程度,分别设置相应分值,形成分类指

标体系。

(三)设立廉政预警分析平台。设置一个平台,通过指标体系,将收集的各类廉政信息、监测资料进行统一归类,根据行为严重程度设定分值,经过累计分数,来衡量和确定信息的性质和程度以及反映的频率。每季度对收集和获取的廉政信息自动梳理归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正确分析和判断腐败行为的趋势和动向,从而为廉政教育、制度防范、加强管理和强化监督提供完整准确的决策依据,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

主动性。

(四)采取措施实施预警。根据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及指标,主要采取下达廉政告知书、廉政提醒谈话、给予诫勉等三种形式开展预警。

1、下达廉政告知书。对累计得分达到1-5分的,给予一级预警。对个人下达廉政告知书。告知存在的问题,提醒本人要给予重视,严加注意。

2、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对累计得分达到5-10 分的,给予二级预警。对个人实行廉政提醒谈话,指出其存在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并限期抓

好落实。

3、给予诫勉。对累计得分达到10分以上,给予三级预警。对个人给予诫勉。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至半年。被诫勉人员每月要写出思想工作汇报。

期满后由所在单位实施考核,符合要求的解除诫免。

(五)注重廉政预警结果使用。针对各种预警信息,对所反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机制和制度,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切实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对采取廉政提

醒谈话给予预警的,在评先选优,竞争上岗和提拔使用中要将预警结果作为重要参考。

二、当前国税部门党风廉政预警机制的薄弱环节

(一)预警信息采集还不够及时全面。大部分预警信息的采集渠道单一,对信息的采集只局限于本单位、本职工作业务范围。内部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干部考察、述职述廉、信访举报、税务稽查等取得预警信息资料;外部信息采集是通过投诉举报、行风评议、明查暗访等取得预警信息资料。这些预警信息产生于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信息传递办法和程序,导致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对预警信息的收集汇总

不够全面及时。

(二)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和分析不够深入。主要没有把工作的着力点由事后向事前推进,变事后惩戒为事前监督,变被动查处为主动防范,造成对收集的预警信息重视不够。同时对预警信息所表现出普遍性或是苗头性的问题,敏锐性不强,不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标本兼治,综合治

理;对个别性的问题则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示警的作用难以发挥。示警工作是党风廉政预警机制建设的中心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示警形式单一,对发现的问题一般只采

用就事论事的限期整改形式,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二是没有进行落实跟踪,示警的效果难以保证。

(四)对预警信息的处理和反馈不够及时。对收集的预警信息处理不及时,对暴露或反映党风政风出现的问题没有快速做出回应、限期进行办

理,从而容易造成各种误解,阻碍了预警监督机制的正常有序运行,主动为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工作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还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预警机制建设,充分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党风廉政预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力量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往往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一是各级领导班子要加强领导,明确 “一岗两责”,真正更好地承担起各自应尽的责任。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切实解决监督缺位、防范失效的问题,提高监督质量,增强监督效果。二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

作用,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运用和整合好监督资源,使党风廉政预警机制渗透到各项工作。

(二)建立教育引导机制。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廉政理念,筑牢思想防线,是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基础和治本措施,是监督关口向更深层领域的延伸。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开展职业道德、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等正面教育,增强党政干部勤政廉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意识。二是创新教育形式,以发生在税务系统的各种案例,来引导和教育干部算清“七笔帐”(即:一算政治帐,自毁前程;二算经济帐,倾家荡产;三算名誉帐,身败名裂;四算家庭帐,妻离子散;五算亲情帐,众叛亲离;六算自由帐,身陷牢笼;七算健康帐,身心憔悴),严守“四条高压线”。三是实行廉政谈话教育制度。要根据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苗头时,及时引导和

调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三)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和执行各项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完善预警预报系统,及时发现、全面收集党风廉政的有关预警信息。要整合资源,采取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方法,形成覆盖面广、渠道畅通的信息网。要制定信息传递的具体办法,确保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地流通。二是

认真执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各项规定,充分运用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等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及时发现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全面收集各项

预警信息。切实防止“新形式腐败”隐蔽性问题的发生。

(四)细化预警指标,排查岗位风险点。一方面通过权力清理明确各个岗位职责,精简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围绕“四级六权”(四级指:“一把手”、班子成员、中层科室、涉及人财物的重要岗位;六权指:人事权、财务权、执法权、审批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全面排查思想道德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岗位职责风险,并从制度的完备性、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等方面予以评估,增强廉政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多举措收集预警信息。预警信息的收集不能仅局限于预警信息网络,还要采取其它举措,多途径收集。一要结合业务工作,发掘信息资源。要结合日常检查、专项稽查、执法监察、执法检查、内部审计等工作,提高信息敏感度,及时发现预警信息。二要整合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要把预警信息工作与行风政风评议、信访、党风廉政教育监督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多员合一”,分类梳理的办法,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党风廉政预

警信息。

(六)充分运用好预警信息成果。预警信息成果的运用,是预警机制建设的重点环节和最终目的,因此,运用好预警信息成果尤为重要。对问题重大、倾向性问题严重,要及时向党组提出合理化建议。对预警信息所反映出的个人轻微违纪行为,要及时进行廉政预警谈话,给予提醒或批评指正。对预警信息反映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群众反映较强烈的不正之风,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同志实施廉政预警谈话,督促其及时整改。

对预警信息反映的较严重、线索具体的信息,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进行查处

(七)加大查案办案力度,利用典型案例加强警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要求,是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和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群众评价反腐败斗争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要以查办发生在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充分发挥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在治本方面的作用。通过深入剖析案件,从中发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

薄弱环节,促进和加快改革的进程。针对查办案件中暴露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预防治理,避免腐败现象蔓延成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吉林省中药炮制规范下一篇:吉林省蔬菜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