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2022-04-13

小编精心整理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提法呼之欲出,一些高校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教学改革。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音乐欣赏课网络教学为例,从“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出发,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细节总结出建导的基本思路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基本模式,并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广而推之的。

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篇1:

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构想

[摘要]大学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特别是非专业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意识到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时合理地利用这种差异,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非专业素质的目的。本文从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目前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一统化以及改进的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 成功素质教育 非专业素质教育 性别差异

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率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它以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定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在学校即具备成功素质,一跨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在大学里,男女大学生除专业学习以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其实就是男女性别差异在大学生身上最明显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非专业素质教育应该意识到并重视这种差异,对男女大学生采用有性别差异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育和影响,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

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生理上,从生殖系统到内脏器官,从外部形态到生理机能,男女两性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在心理上,男女两性的智力、情感、人格以及整个社会行为,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社会分工和家庭角色也存在差异。

(一)性别心理差异/性格差异

1、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把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归纳为三个普遍特点:第一,男女两性的平均智力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男女两性在智力发展上存在年龄差异。从学龄初期开始,即在小学阶段,女性智力明显优于男性,这种趋势到了青春发育期开始下降,一直维持到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高峰期。男性到了青春发育高峰期,其智力开始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长逐步明显。这种优势一直维持到整个青春发育期结束才减弱继续扩大的趋势;第三,男女两性在智力分布上存在差异。男性智力分布的范围较广,即在智力两极(偏高和偏低)部分的人数多于女性,而女性的智力分布多集中在中间部分(智力中等)。

2、非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非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情感、兴趣和性格等方面。

情感。国内外的实验研究证明了男女两性情感上的显著差异。首先,女性感情丰富,敏感多情;其次,女性的感情比男性更深刻、细腻、隐含;男性则相对比较肤浅、外露。第三,女性的情感比男性更为稳固和持久,她们产生某一种情绪或情感以后往往会保持很长的时间而不消失;第四,女性比男性更富有同情心。

兴趣。在学习兴趣方面,女生重视并喜欢文科课程,男生则对理科感兴趣;在课外活动方面,男生的兴趣比女生更广泛和浓厚。另外,男女的兴趣差异还表现在兴趣的稳定性上,男性的兴趣容易变化,而女性一旦对某种事件、某项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能保持很长时间。

性格。男女两性的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类型上。首先,男性的性格多偏向于理智型和意志型,而女性多偏向于情绪型;其次,男性的性格多偏向于独立型,而女性则倾向于顺从型;第三,男性倾向于外倾型,女性倾向于内倾型。

(二)角色差异,社会分工差异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性别分工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基于性别所形成的分工模式仍然存在。工业革命后,尽管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社会性别分工的发展,但传统性别文化、制度、职业结构等仍然是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因素。

1、社会性别分工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所谓社会性别分工就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劳动中分别从事各种不同而又互相补充的工作。其实质也是一种协作性社会活动过程,就是男人女人做各自该做的份内的活计。客观上讲,现代社会男女所从事的职业类别也没有绝对的差异,男人可以从事的工作女人也可以从事,反之亦然,但不同的职业类型男女比例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比如教育、护理、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女性从业比例大大地大于男性,而制造、冶金、采矿等技术工业行业里的男性则占绝大多数。

2、家庭分工的差异。传统的中国家庭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里的事务几乎完全由女性负责处理,抚育教育子女,料理家务几乎天然是女性的责任。随着时代变迁,家庭变得小型化,三口之家是目前我国的主要家庭结构,男人女人都外出工作,经济地位是平等的,家庭地位也是平等的,家务也是两个人共同分担。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家庭的男人依然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男人的工作时间更长,任务更重,从而家庭的内务主要还是由女人来承担。

正是由于男性和女性以上差异的客观存在,实际上就要求男性和女性具备有共性但也有差异的一些素质,以适应各自应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充分认识这种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和走进家庭做充分的准备。

二、目前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一统化,忽视性别差异

(一)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首创的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念的提出本身就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追溯其渊源是各高校工作的德育部分,纵观目前各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会发现总体是方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和刻板。

1、方式一统化。目前高校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德育)主要由学院党委书记主抓,下设分团委书记,带班辅导员(素质导师)具体负责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落实。采取的形式有周班会、团委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社团活动等,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参加的党校培训也可算入其中。

2、内容一统化。目前高校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及形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种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如艺术节、科技节等)。

(二)非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形式有些呆板,大多数学生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周班会、团委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社团活动和党校培训作为目前高校的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客观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但这些形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采取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应付,从而没有多少实际效果。即使很热闹的一些社团活动也只是一些活跃的学生在参与,大部分学生只是观众。

2、内容不太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一些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疏导。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汹涌期,心理问题层

出不穷,但很多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陷入苦闷彷徨烦躁不安,严重的还出现心理疾病,无法正常完成学业。每年那么多大学生自杀也许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工作的严重缺位。虽然各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学生去咨询。我们的工作方式也许应该是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真正有效的心理疏导模式,才能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们。

三、改进的思路

大学素质教育特别是非专业素质教育如何组织实施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应将非专业素质教育整体设计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去,将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各项形式常规化,成为与课堂教学一样的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合理的平台。要营造一个多样化、多空间的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实施系统。针对男女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1、教育内容:

男性:①侧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教育。培养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男人,以建设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具有正确的家庭责任感,孝敬父母,爱护伴侣,对男人在家庭的角色有明晰的定位。

②培养大气的品格,绅士的风度。男人应该具备“大丈夫”的气概和适度的“骑士”精神。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状态,高雅文明的举止风度和行为习惯。

③培养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当今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勇于竞争的精神已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非专业素质。

女性:①首先应具备善良,宽容的人格品质。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状态,高雅文明的举止风度和行为习惯。

②培养聪慧的心智。学习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陶冶其情操;博览群书(伟大妇女的传记等)开阔其视野和心胸;学习生理学,营养学、服装设计等生活科学知识。

③善于家政,学习烹饪、剪裁、育婴,照顾老人等全套家政本领。

2、教育方式:

男性:①通过经常性的军事和体育锻炼训练其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每个学期可进行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

②设立书社,列出必读书目,定期举行读书心得交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伟大人物的传记等)开阔其视野和心胸,并与女生书社交流心得体会。

③做社会服务义工,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可由学生社团联系,走进社区,福利院等,假期可下到农村,服务农民,并向农民学习。

女性:①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培养女性美的感受力和鉴别力。可请专业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并经常举办艺术沙龙,形成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的氛围。

②设立书社,列出必读书目,定期举行读书心得交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伟大女性的传记等)开阔其视野和心胸,并与男生书社交流心得体会。

③学习生理学,营养学、服装设计等生活科学知识和烹饪、剪裁、育婴,照顾老人等全套家政本领。请专业教师开设相关课程,列入培养计划,作为每个女大学生必修课。

非专业素质是成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杨艺华 陈 雄

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篇2:

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模式及效果

[摘 要]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提法呼之欲出,一些高校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教学改革。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音乐欣赏课网络教学为例,从“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出发,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细节总结出建导的基本思路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基本模式,并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广而推之的。

[关键词]广西民族大学;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建导

[作者简介]吴金琳,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开展非专业素质建导试验的由来与定位

毋庸置疑,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除了就业机制和就业渠道有待改善、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有待完善、金融危机等等外在客观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社会需求不能适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大学生就业从过去的“包分配”到如今的“双向选择”,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历史转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原来单纯考虑人才的专业能力扩展到对综合素质的全面要求,对于专业知识以外的如环境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接纳新知识与学习能力、逻辑判断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都是用人单位排在前几位的基本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在人格方面,道德品质、奉献和敬业精神、就业心态、心理素质等也是社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人才素质。而这些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与专业知识并无直接关系的综合素质,就是当前社会热议的“非专业素质”。所谓“非专业素质”,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运用外的所应具备的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相近的提法,有“全面素质”和“就业素质”。这三种提法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全面素质”侧重于提倡在高校教育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但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以围绕专业课教学为主的全面素质培养,除专业素质外,其他素质作为一种弥补性、重要而非必要的素质教育,所以注定了“全面教育”的提法是有限教学时间向全面素质教育的部分妥协;“就业素质”相对于“非专业素质”来说,目的性更加明确,这种素质就是为了迎合当前就业形势而提出,着重体现大学生的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等方面教育,突出这种素质带来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适应程度。“非专业素质”避开了“全面素质”的笼统概念,也扩宽了“就业素质”狭小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明确为就业而具备的实际能力,而且还是丰富人生、受用一生的生活能力。一个人缺乏专业素质还能通过日后工作上的学习实践弥补,但如果在非专业素质上有所欠缺,即使专业知识再出色,用人单位也会首先考虑前者,毕竟大学扩招使具备专业素质的学生供过于求,高校毕业生比的只能是非专业素质上的软实力。在此情境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呼唤声日趋高涨。某些高校已经感觉到了市场经济竞争下传统人才培养机制的困境,纷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例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推出的“培养与就业联动”的改革思路,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手抓的教育体制改革,以促进学生达到“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事业成功”的目标。这种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与社会影响在高等教育界和大学生当中,给予“非专业素质教育”一个名正言顺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定位。于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全国各高校纷纷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尝试,广西民族大学所进行的“民族大学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建导试验”就是这些众多改革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课题获得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

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模式

在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的积极探索上,笔者所供职的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展开教改研究,首先试点的课程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后来笔者的民族音乐教学也参与其中,成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建设项目——以音乐观察利用课堂授课与网络平台互动的手法教授琵琶专业课及全校通识选修课《中国民族器乐赏析》《中国少数民族歌曲赏析》等课程。笔者在长期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发现,相对于器乐演奏训练,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对较弱,对音乐的理解、文化底蕴的修养、情感表现力、舞台心理素质等方面欠缺,这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生急于求成的心态有关,“重技轻文”的现象导致了学生在技巧上能完成一首曲子,但是在情感上却不能达到精湛动人的演绎,就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后果是学生虽然经过专业培训却只能是个琴匠,而非音乐家。“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对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来讲都显得同样重要,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而言显得不可忽视或者有所偏颇。”笔者的音乐教改定位在“文化底蕴修养”上,目的是搭建起沟通民族文化与器乐演奏的桥梁,笔者结合《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教改模式,把教学体系中“习、研、演、练”与教学策略的“情、趣、聚、励”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公选课《中国民族器乐赏析》和《中国少数民族歌曲赏析》教学中,先通过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民族乐曲培养起学生的感情和兴趣,音乐往往能激起人内心最美好的情感,从情出发,使学生在情志上得到真正熏陶,提高审美鉴赏素养;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去感悟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趣人手,引申出整体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音乐赏析、网络平台讨论等手段聚合在一起,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兴趣、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鼓励手段,使学生敢于表达自身想法,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地思考和创新,在自信和动力上得到增强,进而又能引起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为学生走上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次教改改变了传统课堂简单列举知识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深入人心,不单是知识理论课,而是一场深入的心灵培育改革,学生在提交随堂心语中用“发人深省”、“值得我们深思”、“用心良苦”、“我非常兴奋”等等来表达他们的收获和对教改的支持。效果非常良好,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细节总结出建导的基本思路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基本模式。

(一)建导依据:共识建导与Moodle网络平台

1 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共识建导法”和“Moodle网络平台”,以满足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生活化学习的需要。共识建导(Facilitation)来自美国阿拉莫学习系统的培训模型,国内教育界关注并不多,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引言、调动、陈述、回顾四个环节和要素,目的是增加互动、培养成功信念、改变行为方式、建构技能知识和提升绩效成果。Moodle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课程管理系统,我国通常称之为网络教学平台,既可以创建网络学习的虚拟社区来辅助传统的课堂面授,也可以开展远程

网络教学。将Moodle架设于校园网中,师生即可注册登陆进行教学互动,共享资源,共同学习。

2 创建了“课程自驭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由“习、研、演、练”四个要素(或环节)组成,建构一个完整而合理的建导体系,在教学策略上,形成了“情、趣、聚、励”的建导策略。“自驭舟”意指在课程学习中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实现了“主动”与“被动”关系角色的相互转换。也许学生对民族音乐并不了解,但只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就会自觉地带着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答疑,由此而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建导体系:习、研、演、练

1 习。由课堂讲习、网络自习和课余练习三部分组成。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大纲进行课堂讲习,随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完成自测作业,井根据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讨论答疑,教师也在网络平台的虚拟社区里参与学生解惑,当师生的网络交流互动到达一定程度,学生即可根据课程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撰写可持续作业报告进行提交。“可持续作业”是学生在个人注册的姓名学号下拥有一个提交作业的页面,在页面上定期进行作业续写。所谓课余练习,就是在课堂讲习和网络自习的基础上,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由学习骨干带领学生组成若干兴趣联盟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可根据课程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坦露各自观点,最后对问题达成共识。

2 研。即调研广阔的社会实际,从生活学习环境延伸到社会实践,方式包括校园调研、田野调研和网上调研,学生可以从理论走向实际,获得更真实的体验,加深理论的学习。民族音乐欣赏课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真正会欣赏民族音乐的美,就要对民族文化元素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学习民族音乐欣赏课,调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环节。同时,调研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调研,学生才能对民族音乐产生的历史和所凝聚的民族文化价值理解得更深刻更彻底,才能使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艺术欣赏达到一定的审美层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强调“研”的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社会实际,对民族生活、民族习惯、民族文化等进行了解,学生们在“研”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音乐和民族文化知识,而更多的是得到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3 演。有文艺演绎和制作演绎,学生可以通过文艺表演这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诠释学习内容、交流调研心得和传导认同体验,亦可以利用课件制作、绘画、工艺制作、广告设计、摄影等具体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演”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再现,它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每当“演”这个环节进行的时候,看到学生纷纷表达自己,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发挥,教师的教学成就感亦随之产生。

4 练。即生活修炼,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组织干预,另一个是倡导自律。通过组织干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自律精神,从他律走向自律。人的成长只有达到自律,才能算是自由人,但依靠完全自觉地达到自律是很难实现的,必须经过他律的过程。笔者在“练”的教学环节中,首先强调的是组织干预。以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而自觉完成教学内容。如琵琶专业课程,经过多次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实现目标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培养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习、研、演、练”四个要素的关系是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的,整体上形成超循环的系统,产生良性循环,推动各个步骤最大效益的发挥。

(三)教学策略:情、趣、聚、励

1 情。以情感人能使学生更主动投入课程学习当中,教师对学生施以情感召。包含尊重、信任和帮助,创造出情意浓浓的和谐氛围。

2 趣。源于新颖、灵活、形象的教学方式,充满趣味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教育。

3 聚。包括文本聚合和生本聚合。最大程度整合教学资源,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极大地调动了人力、物力资源,大大减少了教学上的客观因素的难题。

4 励。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中包含过程激励、榜样激励和目标激励。在理性上前进,在感情上使劲。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关心和指导,抽取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范例点评,以达到分享学习经验、明确学习目标和实践学习意义的教学目的。

三、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实验的成效

非专业素质教育促使我们思考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学生还学到了什么?这种软实力便是在精神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知识、技术学习时代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一般而言,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才能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非专业素质教育把着力点放在了“如何教”,并非“教什么”,这种教育方式可适用于任何一门专业课。所以此种教育的优点可概括为“一教多获”,在专业素质教育中可建导起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方法,学生既可以牢记专业知识,又可以收获各种生活、学习、就业所要求的能力。

(一)注重精神、能力引导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资料研究和论文写作方式等技术性教育的背后,往往隐含的是感情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大量的信息的输入只使学生成为了信息储藏机,而忽视了学生心智上的成长。知识教育不等同于智力教育,更不等同于精神感召。教学策略上突出“情、趣、聚、励”四种核心精神,其中“情”、“趣”和“励”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情”能激发学生尊师重道、感恩学校、热爱学习、团结友爱、积极乐观等等思想道德上的美好情感,能激发起一个人内心积极的一面,培养出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情操,这些因素能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成为受到众人欢迎的合作伙伴。

“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成游戏,把勤劳当成乐事,能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具备在平淡的学习过程中获取乐趣和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今后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励”主要起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主体意识”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中尤为重要。它能使一个人从被动转为主动,是激发起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勤劳拼搏等等优秀品质的先行者。通过“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知行合一

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中的“习、研、演、练”就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专业素质教育重点突出已有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非专业素质教育则重点在于知识的运用和实践以及在获取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创造与创新。从习到研,从研到演,从演到练,每一步都比前者更为注重实践,从简单的知识学习过渡到社会生活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知行合一”能使学生在工作能力上胜人一筹,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成为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对象。

(三)从课堂走向工作舞台

“毕业就是失业”,这句话近年来成为许多大学生和家长们的口头禅,用人单位频频拋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条件,原因就在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上的应对能力和操作经验。似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不找工作就无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就无法找工作。”非专业素质教育却成了学生从“无经验”到“有经验”的拐点,实践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归宿,大学真正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具备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不能百分之百符合用人单位所说的“经验”,却也消除了毕业生“零经验”的窘迫状态,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刚走上社会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学生身份转换到职业人的角色,尽快地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工作舞台。

四、结

目前,提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教改呼声日趋强烈,这项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是一方面人文教育薄弱的境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高。毫无疑问,在这项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哪所高校越是率先进行改革实验,就越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取得优势和认同,通过学生软实力的提高带动学校软实力的提高,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良好社会局面。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吴金琳

非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论文 篇3:

非专业素质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摘要: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它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以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为起点,进而着重讨论在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相关话题,以期形成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新视角。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题项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吴宇方,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处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一、非专业素质综述

1关于非专业素质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现在所称的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按照不同标准,素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从与学生专业相关性大小划分,素质可以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和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而非专业素质则是一个与专业素质相对的概念,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它涵盖了观念、方法、品德、能力和非专业知识等诸多层面的内容,其中,观念是基础,方法是核心,品德是关键,能力是载体,非专业知识是助力。

2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辩证关系

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是对立统一地存在于大学生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过程中。

就其对立面而言,专业素质是一种学科素质,具有学科性、可感知性与可测量性等特点;而非专业素质则侧重于意识层面,具有个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就其统一性而言,专业素质需要建立在非专业素质基础上才能得到升华与施展,同时非专业素质也需要通过专业素质得以呈现,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综上,非专业素质体现专业建设中的软实力,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非专业素质之于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须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的精神殿堂,而不只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超级工厂和传授场所。”

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传统专业教育相割裂,会导致高等教育缺失人文精神,不难发现,高度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忽视对一个学生的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大学教育如果只重视专业教育,无异于在培养工匠和学徒。在科技革命的新环境下,随着虚拟数字化、社会网络化、信息爆炸化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如果仍以“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三板斧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那么高校的人才培养仍旧不能逃避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知识储备与素质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客观地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将经历多次职业转换的大趋势,大学所学的某一门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不可能一辈子管用,而那些专业以外的非专业素质,在某些领域、某些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起到重要甚至是受益一生的作用。因此,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社会新形势下提升就业力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单一型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需要,新形势下社会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另外,大学生在就业乃至从业过程中,其专业优势需要在诸如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执行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素质等一系列非专业素质的参与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受现今工厂化流水线培养模式的制约以及传统专业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严重失衡,就业支撑点和亮点单一,就业可控空间与岗位适应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因此,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社会新形势下提升就业力的重要保障。

3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保障。人才的和谐发展不仅在于掌握一门或多门立足于社会的专业技能等外显能力及特质,更在于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性、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等内显性的非专业素质,而后者往往决定了人才能否真正在职业生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PPPE”工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

本文认为,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将非专业素质放在与专业素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真正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就需要基于非专业素质所具有的特点,认识和解决如何在课堂之上与课堂之外,全面、及时、有效地开展高校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笔者在培育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实践中,尝试通过积极推进“PPPE”项目,来增强育人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所谓“PPPE”项目,即通过建立一个平台(P—Platform)、依托两个支

五模块及培养目标实现途径

知识体系模块:提升大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实现成功所必要的非专业知识,实现素质综合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的传统模式上,增加非专业素质理论课程。

品格体系模块: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远大理想的新青年。 一是加强文化熏陶;二是围绕品格培养,精心设计易于被学生接受、渗透性较强、形象生动且影响深远的校园学生活动;三是树立模范典型,发挥学生身边的楷模力量。

观念体系模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方法体系模块: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是构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二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方法论教育渗透进广泛的知识教育过程中去。

能力体系模块:培养学生包括学习力、创新力、适应力等在内的可迁移技能。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性、阶段性地认识与优化自身能力结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俯身贴地”,在实践中培养能力、获得真知。

点(P—Pivot)、坚持三个原则(P—Principle)、把握四个要素(E—Element)来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成效、可持续的高校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该项目以内化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思想素质培养和学习能力层面的可迁移技能培养为立足点,以精心设计的贯穿学年的学生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实现了非专业素质培养与第一课堂相互动、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与职业理想相契合的新模式,为非专业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尝试。

1搭建一个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Platform),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提供优质平台,笔者在实践中,将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分为五个模块,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见表1),构建了一个完整、科学、参与性强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五模块并重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是高校实现在校大学生向成人和优质社会职业人顺利转变的有效途径。

2依托两个重要支点(Pivot),保证平台建设的稳定性

平台的建设,必须借力于两个重要的支点,即队伍与环境。这里所说的队伍,主要是指一支有执行力、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而环境,则是指巧妙融合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文化软环境。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来说,非专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笔者所在的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依托传统专业课教师、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在第一、第二课堂开展广泛、深入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见表2)。

由此可见,作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推行的主力军,师资力量的巩固与提升、教师非专业素质教育意识的传承与发扬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实践中还应注意三支教师队伍的价值同步,即在“高校人才培养要将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观点上需要保持高度一致,以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注重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其著名的“冰山模型”中指出,人的素质如同一座冰山,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水上的表象特征,容易被感知与测量;自我概念、潜在特质、人文修养、动机等则隐藏于水下,而这种深层次的素质既不容易被感知,也不容易“直接传递”,需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内化。因此,高校需要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浸润力,通过“环境同化”使学生在“文化染缸”中时刻受到熏陶,以达到于无声处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3把握三个原则(Principle),确保高校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可持续发展

(1)设计性原则。所有旨在培育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活动方案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包括目标设置、受众群体定位、活动形式、路径选择等,而最为重要的就是“过程设计”,因为任何活动方案的结果及成效都取决于对过程的掌控,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更是为了实现有效掌控。

(2)参与性原则。无论高校是以何种形式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都传统专业课教师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注重非专业知识在第一课堂的渗透。做到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通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道德情操。要求传统专业课教师队伍在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提升对非专业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要求二级学院定期开展对专业课教师的系统培训,并组织学生在学期终对各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程度进行考评,将其列为教师评教重要指标。

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列为人才培养方案,大学三年安排创新创业与生涯规划教育(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并分别给予两个学分。同时开设了管理学、美学、社会学、社交礼仪、历史学、音乐鉴赏等7门公选课,让学生依需要自由选择。学校对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开展评教与考核,并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学生辅导员一要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开展精心设计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能够愉悦身心、知行合一,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延伸。二要将非专业素质教育融入进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做好学生表率,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整体统筹规划,依据各二级学院的自身需求,开展独具特色的学生品牌活动,如机电工程学院的"机电新青年"品牌活动、医学院的"天使之爱"品牌活动等。必须将学生主动、自觉的参与作为评价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才能实现影响和教育更多学生的目标;也只有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才能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体验中得到积极、有效的影响。

(3)社会性原则。高等教育除了具有显著的专业教育特点外,也具备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特性,而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在高校非专业素质体系内开展的各项活动、实施的各项方案,都应当以社会为背景,站在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新定义下进行设计规划,一旦脱离了这个大原则,那么高校的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4融入四个要素(Element),增加高校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的活力与生命力

(1)价值导向。价值导向是指一定社会或阶层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的要求,所形成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所提倡的社会生活的总体指向,是社会通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对个人、集体的价值取向的引导、示范和要求,通常是由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来履行这样的职责。高校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目标群体是青年学生,这是时代中最为活跃的一股力量,映照着国家与民族观念变迁的历史。然而环顾高校,当代青年学生普遍存在价值观缺失、价值判断迷茫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高校非专业素质体系所必须面对并加以引导和妥善处理的。因此在实行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个性特征。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受教育的个体都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因此,个性,就是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活力所在。一方面要求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考虑高校师生的个性化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更是要求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结合自身的特色资源,在自身的文化基础之上,实现个性化的彰显,以突出项目特色。

(3)情景展示。高校非专业素质体系下各项活动都注重强化学生体验,突出视觉感、现实感、实践性和操作性,增加教育的冲击力,实现“知、情、意、行”的积极转化。

(4)可持续发展。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即无论学生是在校还是就业、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无论是面临何种新的境遇和挑战,都可以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那么,这就要求高校的整个非专业素质体系的设置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要素,把目光放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存上,以未来指导现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接口。

通过“PPPE”工程,组成一个宽泛的、覆盖面广的高校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而且,由于该体系各环节本身又是一个递进、深化的关系,使得这个培育体系具有了向纵深发展的可能。通过逐步完善教育环境及各种教育保障机制,最终形成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平面又有立体的系统化的非专业素质培养网络体系。帮助学生经由道德感性、道德理性,最终走向道德自觉,形成全面、优质的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罗建国,廖小磊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社会科学报,2009-04-02.

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付云松,金永超,蒋正跃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科教导刊,2012,(10).

唐凯麟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夏东伟思想道德修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黄莹莹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教育与现代化,2009,(2).

作者:吴宇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光纤通信论文下一篇:民族电影的道路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