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023-06-15

第一篇: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孩子的良师益友”,读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使人知识广博,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作为家长,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读书,使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学习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孩子受益终生。

而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得到的,所以一个好家长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 1.营造读书的氛围

读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如果父母是知识分子,本身都有阅读习惯,言传身教,自然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

所说的“氛围”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硬件设施。

也就是说,家里要有书可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购书,而且品种要涉及百科知识、文学类、历史类、地理类等方面,也不要忽视准备一些工具书,使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便于查找资料。另外,要有读书的地方,比如一个安静的房间,一张书桌,一盏台灯„„试想,如果家里连张自己的书桌都没有,怎么让孩子安心读书呢?

第二,软件指标。

家里首先要有读书需要的安静环境,不能要求孩子读书,家长却把电视开到最大声,或者三五朋友在家里喝酒划拳打麻将。

如果我们的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问一问自己:我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阅读上呢?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怎么能强求孩子们去读书呢?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自己每天至少要读半个小时的书,给我们的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知道,除了电视和电脑,我们还可以从书籍中得到乐趣,得到知识。当阅读在我们的家庭中变得像看电视一样自然的时候,孩子就会很自觉地拿起书,享受这种文字带给他们的快乐。

2.多带孩子去书店

书店是一个让孩子零距离接触图书的最好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图书馆、书市等,这些地方特殊的读书氛围就像气功的“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一来孩子感受到了浓浓的读书氛围;二来懂得世界上的书是读不完的,好书是源源不断的;三来品味手抚新书、闻着墨香的欣喜感觉,以培养对书的感情。

最初去书店,家长要跟在孩子身后,观察他都喜欢什么书,有必要时在他选择的时候给予一些引导。后来,再进书店时,就可以“各奔东西”,各自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家长都看累了,去催孩子走时,孩子还依依不舍地说:“等我看完这本,好吗?”恭喜您,您的孩子已经爱上书了!

3.让孩子体验读书的乐趣

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孩子读书的乐趣,当然你还要让他有成就感。孩子小的时候,通常都是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当孩子能自己看书以后,我们就应该尝试着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不经意地去创造一些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的机会。比如当我们在做家务的时候,当我们辛苦了一天瘫坐在沙发上的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请求孩子给自己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帮助自己放松精神。通常这时候孩子们是很乐意的,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也可以通过给父母讲故事的方式,帮助父母消除一天的疲劳。这样,孩子为了讲故事就要自己去看书,为了讲得好就会认真地筛选故事,理解故事。孩子讲完后,我们要给予赞许,这样孩子会归功于阅读,就会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爱阅读。当然我们也要引导他进步。给他指出一些他没有理解的以及讲述不当的地方。这样他的进步才会更明显。

除了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还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多展示的机会。周末去奶奶或姥姥家时,让他表演给老人看。还可以组织住在周围的孩子,经常地举行一些故事演讲比赛。一般当孩子得到更多人称赞的时候,他就会更有自信,也更愿意做这件事。

总之,兴趣是培养的,而不是强迫灌输的。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是在与孩子的共同读书中,慢慢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的,家长与孩子同时拥有了读书的快乐。

第二篇: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

西方一位教育名人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孩子喜欢阅读胜过纯粹的学校教育,胜过一台计算机,胜过最高级的大学文凭。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那么,孩子的阅读兴趣从何而来?如何培养呢?对此,美国的凯伦•米勒斯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先对书产生好感。如果父母的培养技巧得当,孩子会比较容易爱上阅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要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书刊的内容,不要以为“有用的”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需要先吸引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看来,花花绿绿的昆虫、活泼可爱的大小动物可能要比大人强调的A、B、C、D和

1、

2、

3、4等抽象的事物有趣得多。因此,早期阅读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篇幅短小、生僻字较少、语言相对口语化、有一定插图的动物画册、童话、儿童诗等,比如金波的《踢拖踢拖小红鞋》、孙幼军的《小猪当保镖》都很适合低年级的孩子看。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孩子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应急于对孩子发火或表示失望。只要他们不是故意撕毁或乱扔图书,家长就不必过多地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不可过早地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内容,而应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过多地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更不应按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孩子的阅读爱好,也不宜按自己的知识观和阅读习惯为孩子开列必读书目。否则,孩子就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和恐惧,从而失去阅读兴趣。对此,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您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美国读书协会前主席鲁斯•格雷沃斯先生说:“现在,在一些家庭中有一种怪现象:父母喜欢看书,却往往等到孩子上床入睡之后才坐下来看,结果,孩子竟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书。真可惜!”对此,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家长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郁,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第三篇: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摘要】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积极自足地去阅读。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教师以身作则,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说,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教师要经常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适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这样长久以往,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良好的阅读气氛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创设读书的大环境:首先,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讲解一些名著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欲望。其次,我们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设有专人管理并做好记录,并定期对借阅记录进行检查,对借阅次数多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评“阅读之星”“最佳读书小组”等。第三,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我们经常可以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让学生在节假日里自由阅读,自由摘抄,自写心得,自写评论,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第四,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设置一定的奖励激励机制是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班级里可以设立专门奖项,奖励学生读书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班级创办读书小报,刊登学生读书心得体会;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示活动,奖励读书笔记认真的同学和进步的同学。这些激励的措施,有利学生产生阅读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读书。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刚开始阅读书籍时间持续较短,许多孩子都具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必须加强指导,并“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

1.精读略读结合法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当今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不同的题材选择自己的读书方式。比如说,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名家的作品,我们就应该选用“精读”法,一字一句地去读、去理解,遇到不懂的还要做上记号,想办法弄懂它。对于故事、小说之类的文章,我们只选用“略读”法,快速地去读,了解大致内容即可。而当我们在搜集查找集料时候,则只需选用“浏览”法,先看书的序言、后记、目录内容提要等,读报先看标题、栏目等,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读写结合法

读写结合法即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读写相结合可以强化读书的效果,避免泛泛阅读,走马观花,结果书读完了连作者是谁、书中主要情节是什么、刻画了什么人物都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写读书笔记。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写写读后感,及读书的收获。这种方法很有效果,只要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教师要先给学生讲清楚如何写读后感,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3.小组合作法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们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在读书活动中同样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力、知识面、兴趣爱好等因素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每次读书时,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自己喜欢的读物,共同读懂它。遇到难懂的,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学习。每读完一本书,小组长必须组织本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组长必须把小组交流的体会总结归纳后向全班同学汇报,组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三、展示读书的成果,体验读书乐趣

只有尽量为学生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怎样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呢?首先,我们每周可以拿出一节课作为读书展示课,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尽情的展示自己,讲故事、朗诵诗歌、成语接龙、表演课本剧、推荐课外书籍等,把自己从读书中得到的收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其次,我们可以开展各种比赛,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也可以是个体之间的比赛,学生在这些比赛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与进步。通过这些比赛,不仅可以引发学生个人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学生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

总之,“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我想通过以上的活动,长久以往,就能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上阅读,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班级读书习惯的培养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钥匙。因此,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终生受益的事情。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部和高部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我们的图书柜中 陈列着各类书籍共一百五十多本。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

1 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示儿》,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学了《将相和》,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再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方面的,有科学方面的,有安全讲座方面的,有我爱校园方面的。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书笔记分两类:一类是‘‘摘抄笔记”,是家里写的;一类是‘‘我爱读书,”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才能真正地获得能力,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第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语文听写大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每周一诗一词诵读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尤其是对每次比赛前五名的同学设立了“我是诵读小名星”表奖励一面小红旗,在教室张贴。这张小小的表激烈着同学你追我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第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保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

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

阅读的方法归结主要有以下三个:

1、按顺序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每读一篇文章,先按一定的顺序朗读,弄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起,先说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文章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情。试着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或段,细细体会这些词、句、段表达了作者什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语速、语调或语气朗读就能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

2、分步朗读,评读赏悟。通读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就应分步赏读文章。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养成以适当地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本书大概讲什么?”“主题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给我们什么启迪?”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仅仅会提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笔在字里行间、文章的空白之处圈点重要的词,划出重要的段落,或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大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第五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内容摘要:针对当今小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不浓,本文就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结合教学实际发表了自己的浅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

1、创设阅读环境

2、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

3、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4、利用榜样的作用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关键词:培养阅读兴趣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阅读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认识与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创设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即一种气氛。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室两侧墙壁有专为读书开辟的栏目,如“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 “我喜欢的词句”等内容。这些内容不定期地更换,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散发着浓郁的书香的环境之中,幼小的心灵饱受书香的浸透,浩瀚的书海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留恋往返的乐园。

二、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

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前提。

我认为除了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名著外,当代许多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的著作大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如汤素兰的“笨狼”系列、张之路系列、杨红樱《流浪猫和流浪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这些书籍因为贴近现代学校生活、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保管学生一读就爱不释手。学校有条件更好,如没条件,老师可以先对各文本进行阅读和大致了解后开具书目让班级学生人手购买一册

不同的图书,然后相互借阅,这也不失为一大良策。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又节约了金钱,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读思相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读记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课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四、利用榜样的作用

我们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我们要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作出榜样。在每个星期的两节读报课上,教师也要手捧一卷,沉浸其中,读到得意处,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教师的这种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的阅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之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体现了主导作用对于主体的唤醒,也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人文意义,这也是科技发展所无法替代的教师的价值意义。陶行知 先生说: “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老师爱阅读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乌及乌”。我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读儿童书籍,当然阅读的速度是很快的,有时一天能读一两本,然后可以很快的和学生交流或向他们推荐。蜂拥而上。在我娓娓的话语中,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

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所以,根据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注重组织读书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使之保持旺盛持久的读书热情。

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因此,我们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六、倡导亲子阅读

孩子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了,还需要精心的呵护,所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让家长知道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去了解教科书以外的知识,这除了实践、考察等方法外,最简单最能付诸实现的就是大量地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坚持这样做的家庭中,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阅读充满花香,引来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学生,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茁壮成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重阳节少先队活动方案下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