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工程教育论文

2022-04-28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测控技术工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对于工程教育认证更加重视,对于原来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训方案的内容也有了新的要求。更好地去结合专业的特色,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之上,进行培养方面的修订工作。在具体的工程教育认证方面,采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与仪器类专业补充标准两个方面,进行后续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测控技术工程教育论文 篇1: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

摘   要: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专业建设的质量保证。以我国工程教育认证“2017版通用标准”和“仪器类专业补充标准”为依据,推动和完善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通用标准及补充标准。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改革措施,从而促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专业认证 测控技术与仪器  毕业设计

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测控技术与仪器 (简称测控)专业是一门新兴技术密集的综合性学科,它的专业面极广,包含电子、光学、精密器械、计算机信息、电力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多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深浅往往反映在仪器仪表的装备水平上,为社会和本行业需要培养更多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合格人才,是本学科首要完成的任务。

为了保证工科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我国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毕业设计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因此达到符合工程教育毕业设计认证标准的要求势在必行。

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或毕设论文认证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补充标准对毕业设计给出了具体要求:建立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机制,引导学生完成选题、调研、文献综述、方案论证、系统设计、性能分析、工作交流、论文撰写等训练环节,涵盖本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要素。

(1)工程设计类,包括仪器设计、测控系统(装置)设计及传感器、控制元件部件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软硬件设计、数据处理、技术性能测试与分析等内容。

(2)实验研究类:完成完整的研究和实验过程,取得实验数据。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装置、实验验证、数据分析等内容。

(3)软件开发类:完成与测控系统相关的应用软件或较大软件系统的模块开发。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文献综述、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实现与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等内容。

3  本专业毕业设计情况与改进措施

3.1 本专业毕业设计情况

(1)毕设选题不合适。由于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必修与基础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毕设题目所需要的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另外学习的,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获得。部分学生既不太了解选题的主要内容以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又对自己的个人能力估计不足,也不能主动的选题,仅凭毕业设计题目名称和对指导教师的喜好进行选题,结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才发现选题和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职业方向相去甚远,从而产生倦怠和消极情绪,导致进度缓慢;部分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避难就易只求完成,不向优秀毕业设计方向努力,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2)毕设过程中的学生与老师不能有效的沟通。有的教师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没能达到每周见面辅导一定次数的要求,或安排给自己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在中期检查和答辩时给分随意,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学生由于忙着实习等原因,不能保证与指导老师每周都能沟通,对于学生的毕设进度把控往往不很理想。

(3)其次是部分學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工作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系,分不清哪个更重要,态度不认真,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不论论文优劣和答辩表现好坏都能最终通过。毕业设计进度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各环节步骤拖延,以及后期的赶工导致论文粗制滥造、抄袭现象严重。

(4)就业,考研与毕设时间冲突的影响,这也是全国所有高校都存在的问题。本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而此阶段正值本科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期。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入职或实习;另外没有签约的学生离校奔波赶场求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找工作之中;通过国家研究生分数线的学生,每年的三四月进入复试环节,导致这些学生在此期间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直到毕设答辩的前几天,还在调程序,写论文。

3.2 改进措施

(1)选题方面。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行合理有的放矢的选题。部分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参加过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训练,因此可以以创新项目作为毕设选题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可能的方向,满足毕设的要求。如果是做指导老师的科研或者横向项目,应该对课题根据是属于工程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还是软件开发类进行明确的划分,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多少程度可以达到毕设的要求,让学生选题的时候心里有一定的把握,而不至于盲目。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就业方向来选题。有的学生在公司实习,可以结合公司的项目,从中提取出一个或几个模块来进行选题,这样既能带动学生做毕设的积极性,同时对公司项目的推动也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参加考研的学生来说,实验研究类的选题或许会更适合一些,可以把毕设当成研究生要做的项目,了解一个项目从开始,到中间进度把控,以及到最后顺利的完成,这也是很好的一个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对于编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软件开发之类的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

(2)毕业设计中的管理。这个管理环节非常重要,是毕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毕设过程所进行的开题答辩,中期检查,以及最终的论文答辩,都是为了保证毕设的顺利进行与稳步推进。开题答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选题,来判断选题是否合适,以及工作量的大小,从而及时的帮助学生调整选题,使之更符合毕设的要求。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到中期检查的时候,部分学生换题目的问题。开题答辩以后,就正式进入了毕设环节,不过有的学生开始的早,有的不着急,因人而异,所以为了把握好毕设的进度,进行中期检查是很必要的。中期检查的目的是起警示钟的作用,对于按部就班以及主动性很强的学生来说,中期检查可以很好地展示他们的阶段性成果,可以加快完成毕设;而对于性子比较慢,或者对选题不了解的学生来说,他们就需要加快进度了。经过中期检查以后,最终的环节是毕业答辩。毕设答辩可以看出学生在做毕设过程中的付出。如果付出很多,答辩的事情也就比较容易了。

(3)学生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在毕设过程中要保证老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次数。每次沟通,都尽量能解决毕设过程中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而不至于学生因为一个问题不能解决而停滞不前。如果指导老师比较忙的话,学业也可以请教与班级的其他能力强的同学,形成团队协作的精神,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指导老师可以进行沟通次数的登记,这个可以作为给定毕设最终成绩的部分依据之一,这样的话,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积极性。

(4)就业,考研与毕设时间的平衡。正确处理就业实习,考研与毕设的时间关系。最合理的方式就是要三者都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式,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毕设也如同工作一样,只有去做,去尝试,才会发现问题,然后努力想办法,无论是通过问老师,还是请教班级的同学,或者通过网络,目的就是要尽快的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事情也自然而然有时间处理了,不会偏向哪一方。

(5)根据专业具体的培养方案,针对工程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软件开发类这三类的毕设选题,分别制定一套或者几套满足毕设要求的模板,就是说量化一下合理的毕设工作量。比如说,对工程设计类,如果要达到答辩成绩是及格60分,是怎样的工作量;要达到答辩评优秀毕业论文水平的,类似的等等。让老师和学生心中有數,不至于做不到或者做过头,减少盲目性。最终能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4  结语

在测控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测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毕业设计这一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使之较好的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兆清,王春艳,尹志娟,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讨绿色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1):67-71.

[2] 陆国栋.“华盛顿协议”背景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华盛顿协议”背景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讨会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预备会纪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66-67,79.

[3] 杨晖,刘宏业,范彦平,等.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8,40(4):369-373.

作者:窦建方 秦琴 屠子美

测控技术工程教育论文 篇2: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对于工程教育认证更加重视,对于原来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训方案的内容也有了新的要求。更好地去结合专业的特色,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之上,进行培养方面的修订工作。在具体的工程教育认证方面,采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与仪器类专业补充标准两个方面,进行后续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对于培养方案中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毕业的具体要求3个方面,进行必要的修订工作,并在方案的修订中进行必要的培养方案方面的合理性评价,更好地让新的培养方案投入到實际的教育工作中,更加适应专业认证的要求。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培养方案

我们国家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在全国高校中的21个专业进行了覆盖。在对我国专业通过认证率的统计上,在2017年已经达成了超过800个工科专业通过相关专业,我国的工程教育工作成就,在全世界方面也是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高校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方面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近几年有条不紊地进行。具体的工程教育认证,针对产出导向教育进行,对于实际的学生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方面都有其具体的要求。对于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实际的培养工作更加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具体要求。

1 培养目标

在具体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将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与持续改进这3个方面作为其最重要工作内容。在最新的2017年版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对于实际的培养目标有其具体的3个方面的要求:(1)在培养目标的选择上,要求其能够适合具体学校的定位,并且能够适应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够符合后续发展的需求。(2)具体的培养目标,需要能够真实地去反映,实际的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的5年时间里,能够在社会或者是相关专业领域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3)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定期评估工作,对其合理性进行考虑,并进一步参考评估的结果进行后续的培养目标相关的修订工作,具体的评估和修订的过程要求有相关专家的参与。

我国许多大学中采用的旧培养方案,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具体对于培养目标方面的要求。因此,对于旧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更新,明白其中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去结合实际进行新培养方案的制定,是现阶段必须要大力投入的工作。在进行具体的修订工作时,应该对学校近几年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工作。对于其在毕业后的就业方面的领域、地域与相关发展,进行必要的统计,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在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工作后,要进行具体的培养目标的研讨工作。研讨工作应该在行业与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并且让学校中的所有专业教师参与其中,更好地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从而得出新的培养方案。在进行最终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时,对于毕业生在毕业后的5年时间内的预期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要求毕业生在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时,对于具体的自动化仪表和测控相关领域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情况能够熟悉。并且在实际的自动化仪表与测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上的能力上,拥有足够的就业方面的竞争力。(2)对于毕业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能够在就业时遵守好必要的职业道德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社会的工程建设工作中。(3)对于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数理知识能够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自主解决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参与到自动化仪表与测控系统中的设计等方面的内部工作,参与到其中的决策。(4)在工作中能够有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就业时,毕业生需要做到能够在团队中进行个人责任与义务的承担。并且能够与同行或者公众方面,进行必要的沟通。

2 毕业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要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毕业要求,必须要足够明确与公开。具体的毕业要求,也在推动者实际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毕业要求进行专业的制定后,对于毕业要求内容上要求其,必须覆盖下面12个方面的内容:职业规范、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具体的沟通与交流、终生学习意识、项目的管理、可持续发展、现代工具的使用、相关研究、问题分析、专业工程知识、工程与社会间关系、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开发。具体的毕业要求,需要在成果导向教育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反向的思考。在进行毕业生的水平定位工作时,将其水平定位为最基本的工程师水平。并利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方面的水平、能力与实际的社会能力进行三方面结合,再对毕业要求进行具体的描述。对于学生在毕业后实际掌握的能力程度方面,进行必要的重视,并对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关能力进行实际的培养工作。在进行毕业要求的制定时,注重与相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互相匹配,并更好地去结合实际专业方面的特点。在上面提到的12个方面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完善的毕业要求的制定工作,更好地利用好毕业要求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更好地实现毕业要求推进具体培养目标完成。

3 课程体系

以上所提到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方面的进一步改进,也直接导致实际学校中的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相关变化。课程体系方面的改变,对于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的课程体系的修改与制定,需要参照具体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让最终制定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推进制定的毕业要求的有效完成。在进行实际的课程体系制定与设计工作时,要求必须有相关的企业与行业专家参与其中,保证最终制定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在实际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方面的工作进行时,对于校友回访与企业行业专家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全面考虑,让学校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能够让毕业生在毕业后更好地在相关行业进行就业,更加重视学生的工程创新与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工作。

该高校进行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的设置工作时,严格按照其具体的毕业要求进行。在进行课程的排序方面的考虑时,对其课程中实际的知识结构与内容进行安排,将其设置为更加合理的递进关系使其课程结构更加适合实际的学生专业学习。在进行相关课程设置时,该高校对于学生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方法3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并且重视学生的工程的实践与研究能力方面的培养工作,更好地进行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实际的课程学分规划工作上,需要更加明确毕业要求在其中的部分。

该高校在进行课程学分规划时,在选修课方面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环节进行了更多考虑。对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方法3个方面相关的课程都进行了重点关注,更加明确了具体的毕业要求。让具体的毕业要求在合理的课程体系下更好地进行完成,促进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能够更加準确地去达到具体的毕业要求。

4 进行培养方案合理性的相关评价工作

实际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于培养方案的合理性方面也安排了相关的评价工作。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方面进行定期的评价工作,并且在后续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参考评价结果。要求高校在实际培养方案的评价和修订工作中,需要有相关行业与企业的专家参与,增加具体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进行具体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前,要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走访与问卷调查等方面的工作。在实际的走访与问卷调查等工作时,要对高校中该专业的全体教师、校友与用人单位等进行准确科学的调研工作。采集各方的具体意见,并将其具体内容作为进行培养方案合理性的相关评价工作的一个可依据数据。在进行相关评价工作时,具体的工作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在就业的发展与培养目标上的吻合度。

在进行实际的工作操作时,可以利用好问卷调查与走访等形式的数据收集工作,对所需的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工作。从数据中进行毕业生在就业的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上的分析,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评价。

(2)培养方案对于培养目标的支撑效果。

这方面的依据获取,主要是在教师座谈、问卷调查与讨论等方面的工作中进行的。由这几个方面的数据统计,给出培养方案对于培养目标的支撑效果方面的评价意见,并将其作为相关评价依据。

(3)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在实际相关依据的获取工作进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调研工作。进入实际的用人单位,进行相关用人单位对于该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方面的认同度调研,用于进一步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的工作,并将其作为相关合理性评价工作的一大依据。

(4)毕业生出口能力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通过必要的毕业生考察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让学生的出口能力能够直观地进行展示,并将其与原先制定的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吻合程度。将其对比的结果作为实际相关的评价工作的依据。

5 结语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进行必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使其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方面能够更加符合新时代对于该专业的要求,并加上对培养方案合理性上的相关评价工作;更好地利用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并对其进行同步的改进与升级;更好地利用其来提升高校中该专业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仪器类专业性人才;为我国高校后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上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依据,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张文广,秦亮,刘生华.基于PXIe总线的网络化测控技术实验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0):157-161.

[2] 王朕,秦亮,肖支才.测控技术与虚拟仪器综合实验平台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6):113-117.

[3] 孙丽颖,白锐,尹伦海,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8):84-85,88.

[4] 尹玲玉,靳含浥.测控技术在多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7):95-96.

作者:李政清

测控技术工程教育论文 篇3: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省属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

[摘 要]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进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为我国工程类毕业生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奠定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省属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应该积极修订培养方案,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变自我评价为社会评价。

[关键词]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培养模式

一、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全国共有14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布点数,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1 / 3。2014年,工程专业类在校本科生超过300万人,占全国本科生总数的1 / 3,毕业生超过100万人,占全国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 / 3。我国的工程教育发展迅速,为了规范工程教育,早在2005年,国内相关部门就开始组织并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但缺乏完善的认证制度,未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2013年6月19日,在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这将直接有力地推动我国构建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实质等效就是让学生走出国门、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工程师。这不仅为我国的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也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一旦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已成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生即可获得认证国际标签,学生到国外可直接使用(含移民、工作等),不存在任何差别。

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的现状

1997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调整,将原来的10个仪器仪表类本科专业调整为一个集光、机、电、算为一体的宽口径、电类专业,即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1]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300所左右高等院校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由于历史原因,各高校的专业基础和行业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常隶属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等单位。这给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教育部仪器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暨教学研讨会分别在上海和西安召开,会上专家们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通用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照通用标准,制定了适合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特殊背景的专业标准。2014年8月,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做了题为《把握认证理念,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报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王代华教授做了题为《仪器类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的报告,这两个报告从认证专家角度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和认证准备工作的要点。目前,已有少数高校通过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如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有很多高校已提交了认证申请,正在积极准备参与专业认证,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持续稳步发展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各高校专业负责人的共识。

三、省属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

针对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省属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出怎样的改变和探索?这是各个省属高等院校面临的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下面以西华大学为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进行简要分析。

(一)西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概况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省属重点大学,我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隶属于电气信息学院,是在整合已有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新专业,于2002年成立,以电子类测控为主。其主要专业方向为测控技术和智能仪器,具体领域为工业化信息领域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等。经过10多年的建设,截止到2014年,已毕业本科学生近700人,在校生400余人,省内生源和省外生源比例约为8:2。

(二)西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如何基于学校地域、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如何凝练专业特色及方向显得日益重要,这也成为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面临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第一志愿报考率偏低,特别是省外第一志愿,多数为调剂生源;2.专业方向和特色还需进一步提炼;3.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三)西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探索

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基于我校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合适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1.积极修订本科学生培养方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目标导向”提出了较高要求。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也必须发生相应变化,必须将学生的要求及其培养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用培养目标和方案来引导学生。应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本着系统性、主体性、先进性、特色性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培养方案。[2] [3]修订时务必具体、明确、可量化,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必须完成一个或几个培养目标,任课教师也必须承担相应的培养责任。

2.凝练专业特色,突出学校办学的自主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鼓励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它鼓励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结合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地位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体现特色。[4]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可增强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竞争力等。与此同时,这对增强该专业在省内、外的声誉也有较大好处,有利于提高第一志愿报考率和生源质量。

3.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拓展实习基地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工业企业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时,必须将实践性环节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5]虽然目前培养计划里有很多实践环节,但大多缺乏过程监管,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因学校经费投入有限,我校本科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一直滞后,每年都在换公司或企业,没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制定实践性环节培养计划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参考用人单位的意见,并定期跟踪社会需求变化情况,积极拓展实习基地的建设。

4.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教育认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预留2-3学分作为创新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竞赛;(2)将本科生实验室免费、长期开放,鼓励学生长期泡在实验室,自主动手设计一些小实验,完成一些小制作,不能仅满足于课堂上简单的验证性实验;(3)将部分优秀本科生带入硕士生导师的团队,接触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增长其见识,培养其思维。

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自我评价为社会评价

工程教育认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把绝大多数学生真正学到什么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只有每个学生都很好地满足本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应以社会评价为主,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后的适应度,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同时定期回访,持续改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纯追求就业率,部分学生就业单位跟所学专业毫无关系,且实行“一锤子买卖”,毕业后就跟学校无关。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定期的回访机制,不断完善培养计划,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四、结论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已拉开帷幕,各高校都在积极认真准备,争取通过专业认证。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省属高校应该如何做?笔者认为一个动态的反馈和改进体系非常重要,要对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毕业要求和教学活动实施等环节实施持续有效的监管、反馈和改进。专业认证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促进和激励手段,省属高校更应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争取建立有鲜明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注 释 ]

[1] 宋爱国,崔建伟,吴涓.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5):1-4.

[2] 张文娜,熊飞丽,叶湘滨,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2):33-35.

[3] 冯璐.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26-29.

[4] 郭天太,李东升,谢代梁,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建设及凝练[J].化工高等教育,2008(6):7-10.

[5] 蔡海潮,尚振东,李孟源,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108-110.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蒋文波 谢维成 郑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城市环保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义务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