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发展下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经济发展下财务会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纳税筹划,作为在税法许可范围内纳税环境下优化企业纳税方案实现经济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运行意义重大。

企业经济发展下财务会计论文 篇1:

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思考

[摘要]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界定以及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思路与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信用担保

一、中小企业的相关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也有差异,因此,在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上不可能达成一致等原因,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界定方法。多数国家是按企业雇员人数或企业雇佣人数结合营业额的标准来界定中小企业的。2002 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生产经营规模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而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出台的《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则具体规定了各个行业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如:工业领域内中小企业标准为“职工人数两千人以下,或销售额三亿元人民币以下,或资产总额为四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三百人以上,销售额三千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四千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也相应做了新的规定。

二、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7%,就业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总量占40%~60%。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从我国情况看,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激活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增长。从我国情况看,正是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才保证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1979年~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5%的增长速度,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

2.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经济周期冲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企业趋向于以资本代替劳动,而中小企业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据我国劳动部2002年底对全国66个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65.2%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

3.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提供给农民的工资收入由1996年的438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200亿元,年均增长9%,截至2002年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征是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共有98.7%来自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的客户,状况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业或者受到冷落,或者因担保或抵押条件被拒之门外。

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

从企业方面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发展前景不明,贷款抵押担保难。基层银行授权有限,贷款程序复杂繁琐。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手续繁琐,且银行考察评估时间长,即使费尽周折贷款到手,商机可能早就错过。从银行方面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上重点转移,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信贷管理上重约束、轻激励的理念,使基层行、社存在“惧贷、慎贷”心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银行、信用社维护金融债权也比较难。同时其它形式的融资渠道不畅,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比如在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很少,而且上市成本之高,是一般中小企业望尘莫及的。还有产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不成熟,法律法规的不配套,产权交易市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主要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服务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公司和投资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思路

借鉴其他国家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一些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思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内源融资能力

要加强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首先必须规范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明确界定企业的产权关系,从而在良好的企业制度条件下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促使企业将利润转化为内源融资能力。对企业的管理不仅要有短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会计制度。同时强化企业自我积累机制,要做到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加快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硬化对企业的财务约束;建立强制性的企业折旧提成制度和折旧基金使用制度,使其真正用于更新改造等生产性建设上;加大企业提取盈余公积金的比例,定量定期拨定留存收益,促使企业靠自身积累完成日常进行的设备改造等。

2.深化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针对我国融资体系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仍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渠道。因此,应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不断开拓新的融资手段,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3.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除了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建设,以及我国银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外,还离不开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规划与规则;推动和构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化促进体系,特别是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对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和健全对中小企业的司法监督。政府的扶持政策应从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途径上考虑。具体来说,政府应以社会公共管理者身份,采取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等方式,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

4.尝试中小企业到证券市场或其它非银行的渠道以股权方式直接融资

考虑到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很困难,证券市场为进入市场的公司设置的门槛高,中小企业无法进入。有学者认为我国需要参考国外的经验,建立进入门槛较低的二板市场。

5.探索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机制

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特征。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唯一出路在于引导中小企业向高科技行业迈进。而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制是一种必要和可造作的途径。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与退出机制,摸索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基金管理模式和运作途径。

6.大力发展民间信用,拓展融资渠道

发展我国的民间信用对于合理引导民间富余资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显著作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

7.多种方式担保融资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担保公司、担保协会及其他资信高、实力强的企业担保向银行融资,还可以其他多种方式担保融资。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是拓宽其间接融资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各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所普遍采用的方法。从总体上看,信用担保业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做到:(1)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提供担保,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2)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3)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管理咨询和人员培训。其中应主要发挥其融资担保功能,明确申请担保企业应具备的前提条件,确定担保的额度、期限和逾期贷款的处理方法等。

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制度,必须强化信用意识和整肃信用秩序,尽快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快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企业资信数据库的建立与服务、企业信用评估服务来建设我国中小企业的征信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锁箭: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王宏希

企业经济发展下财务会计论文 篇2:

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纳税筹划,作为在税法许可范围内纳税环境下优化企业纳税方案实现经济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运行意义重大。

关键词 纳税筹划 财务管理 应用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尽可能的保障企业发展所需的现金流量,减少税金支出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途径。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企业实现国家税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措施。纳税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程,涉及到企业生产运营的所有活动,现代经济管理理念下,纳税筹划的有效运用是影响企业财务决策科学正确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纳税筹划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纳税筹划的内涵特征

所谓纳税筹划,是指通过针对相关涉税业务进行合理策划,设计和优化的纳税方案,从而达到节税效益目的的管理活动。相对于企业来说,纳税筹划是企业在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筹资、经营、投资、利润分配等相关财务活动进行预先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以获取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保障现金流量的最大化,实现企业最终经济目标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纳税筹划具有如下特征:

(一)合法性: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点,纳税筹划是以不违反国家现行税法为前提进行的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是利用税法的立法导向和税法的不完善进行符合现行国家税法的筹划,税务机关无权干涉。

(二)目的性:纳税筹划是一种管理策划活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是以企业财务目标为中心,围绕节约税收成本的目标而进行的方案优化与选择,以实现企业经济的最大利润和履行社会义务。

(三)时效性:税收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杠杆,相关政策法令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纳税筹划受现行税法制度约束,具有时效性。随着国家经济环境及税收政策的变化,纳税筹划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二、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性

(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目标

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活动,也是策划活动。纳税筹划的目标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企业在筹划纳税方案时不能片面追求减少纳税负担和降低纳税成本,必须用财务管理目标来明确纳税筹划的目标,要遵循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综合考虑是否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效益。

(二)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对象

相对于企业来说,税金是企业现金流量的重要构成,纳税支出是一种无偿性的现金流出,具有强制性特征。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流转形式是现金的循环周转。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运行资金及其流转。企业纳税筹划应以税收政策为导向,筹划企业财务活动的纳税方案,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

(三)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内容

纳税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程,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经营和利润分配。不同的筹资渠道、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于企业纳税筹划都有着重大影响。企业应合理筹划,选择有利的资本结构,基于节税和投资收益最大化目的,针对企业运营中的购销模式、成本费用、利润分配方式等决策进行纳税筹划。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复杂的产权关系和关联交易以及多元化的投资环境等财务特征为实施纳税筹划创造了运行空间。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投资、经营和利润分配,纳税筹划须借助财务会计活动来实现。

(一)筹划筹资纳税策略

筹资,是保障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相对于企业资本来讲, 合理确定企业资本结构,充分运用企业租赁筹资,有效处理借款费用,针对企业筹资渠道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可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资本结构是企业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比例关系的反映,租赁筹资是当前企业重要的筹资形式。企业筹资时,通过纳税筹划,合理确定和优化资本结构,利用债务融资,结合财务风险因素,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可达到节税增资的目的。租赁也是企业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经营租赁可避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和减少应纳税额。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迅速获得相应运行资产,充实企业举债能力。企业运营期间,企业应在借款费用一定的情况下,加大计入费用化份额,获得相对的节税收益。

(二)筹划投资纳税策略

相对于企业投资来说,通过对不同的投资重点进行优化选择来纳税筹划,可以有效的实现节税效益。投资地点的选择,对于企业节省税金支出、实现生产力战略布局意义重大。现行税法规定,对相关从事高新技术、第三产业、劳动就业服务等新办企业在税收方面都给予政策优惠。企业在投资中对投资行业进行合理选择, 针对新办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原材料、金融环境、人力和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间接投资收益和存在的风险进行纳税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纳税支出。针对集团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决策和战略调整,平衡集团税负,在投资过程中,可选择恰当的组建形式来进行纳税筹划,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三)筹划经营纳税策略

企业经营中,针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流转税和所得税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根据税法针对不同纳税规模的差别待遇,选择利于实现减少税负的纳税方案,将采购企业自营运费转变成外购运费,选择包括采购地点、采购对象和供应商等合理的采购方式,可有效降低税负。对于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纳税筹划,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需求、产品成本费用核算方法等方面选择产品,针对混合销售行为的税种、销售结算方式以及促销手段进行选择优化最有利的促销手段,以降低纳税成本。

(四)筹划利润分配纳税

利潤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财务管理中,利润分配方式的选择、分得利润的处理方式、亏损弥补的安排等都受到税收法律的影响,同样需要进行纳税筹划。根据企业性质,企业可以对现金股利的发放比例进行筹划,将现金股利转变为股票股利,纳税筹划时,企业将税后资本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开发新的投资项目,可以享受政府投资退说的优惠政策。 对企业来说,亏损具有不可操作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纳税筹划时应重视亏损年度后的运营。减小投资风险以尽快弥补亏损。对于大型集团高盈利企业,可通过兼并手段、采取汇总、合并纳税的方式,减少纳税负担。

结束语:总之,当前企业管理活动中,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运用。深入落实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在既定纳税环境下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是当前深化企业管理改革、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阿芬.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财政与税务.2002.

[2]黄黎明.税收筹划及其法律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学报.2003.

作者:冯丽娜

企业经济发展下财务会计论文 篇3:

浅淡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摘 要 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调节和保障作用。随着现代经济管理理念以及信息科技的开发与创新,ERP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理论,企业实施ERP技术系统标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特别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ERP技术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 影响分析

现代经济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的相互结合,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管理技术的优化。作为高度集成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采用ERP技术,针对企业经济进行全面管理,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和市场竞争实力。ERP技术理论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关于ERP技术系统的内涵特征分析

ERP系统是由美国著名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提出的一套将财会、分销、制造和其他业务功能合理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其实质是在制造咨询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ERP管理思想是当前信息科技环境下的现代企业逐步与世界接轨的更高层管理理论。这种理论主要体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同时继承了众多管理模式的精华,吸纳了准时生产、精良生产、并行工程及敏捷制造等先进管理思想。

企业财务管理中,ERP系统企业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了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活动以及资源供应形成的整个供应链上,可以满足跨国经营的多方位应用需求。ERP具有强大的系统功能,灵活的应用环境和实时控制能力,代表了当前集成化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最高技术水平。ERP系統具有如下特点:

(一)实效性

ERP系统注重面向市场进行经营和销售,对市场信息反应迅速。注重强调生产、供应与分销环节的合作关系,更注重透过企业流程与工作流实现企业人力与财务、生产与销售等信息的集成,讲究资源计划管理的实效性。

(二)针对性

ERP系统是针对企业管理而设定的资源计划管理体系,具有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职能,能够将企业资金流与信息流有机结合,强调财务价值管理理念的实施。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具有针对性。

(三)综合性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ERP系统采用多种最新计算机技术,信息集成范围更为广泛,针对企业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等财务管理进行动态监控,支持多行业、多模式的管理性能,实现不同管理平台之间的互动协作。

二、ERP技术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相关财务活动和经营资金的会计信息进行及时预测、管理和反馈,企业领导层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形成的财务报表进行决策规划,对于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ERP作为一种融合企业管理规范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化新型管理信息系统,凭借集成性、实时性和前瞻性等技术优势,成为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核心体系。RRP技术系统在传统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预算管理功能,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相关财务信息的电子处理和资源共享,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ERP技术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为企业提供了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ERP技术系统与企业产供销运作的所有领域密切结合,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实时记录并及时反映,充分利用其集成优势,将当代财务管理的生产成本控制、财务报表分析等各种理论综合性的加以实施。

三、实施ERP技术系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ERP系统具有很好的集成性功能,拥有账务、成本、采购、销售以及库存等管理模块,其中,财务信息系统涵盖了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着巨大影响:

(一)ERP技术系统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传统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核算相对滞后模糊,财务系统无法针对成本要素进行有效制约。ERP技术环境中,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应用得到深化,能够针对企业生产决策和经营运行的成本信息进行实时全程监控和反馈,保证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ERP技术简化了财务信息化流程,实现了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高效性。

(二)ERP技术系统对总账管理的影响

企业会计账务处理通常是在总账模块中进行的,传统财务管理中的会计账务结转需要在会计期末落实,但在ERP系统中可以随时进行。根据架构进行设置总账会计及明细账科目,在总账模块中进行会计期间划分,通过一次性数据提交将生成的凭证及时过账到相关明细分类账并自动汇总至总分类账,简化了对账过程实现了同步过账,确保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间的平衡。

(三)ERP技术系统对欠账管理的影响

市场竞争下,很多企业通常采用赊销形式扩大销售,形成一种欠账付款方式,传统账务处理时,欠账资金管理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造成企业内部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存在很高的风险性。ERP系统针对企业财务的欠账处理,主要是完全面向业务流程,明确划分欠账业务的核销和账龄,强化对客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非财务因素的信息管理,通过设置高度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欠款收账管理。

(四)ERP技术系统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ERP系统的实施,采用多种会计核算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介质载体,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严格的会计监控,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变得迅速快捷,形成精确程度较高的财务报表,为企业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

结束语:总之,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从多方面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了账务管理的手工操作向电子化处理的技术性飞跃,优化了企业会计流程,完善了会计职能,改进了企业财务会计方法,极大的降低了财务管理难度,是当前企业较为科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技术系统。

参考文献:

[1]方言.ERP中的财务管理.计算机世界.2004.

[2]刘伯莹.解读ERP.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杨媛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铁路既有线施工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公路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