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信仰思想经济视角论文

2022-04-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信仰思想经济视角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编者按]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财富快速积累。但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普遍迷茫,精英阶层缺乏精神指引,社会大众缺乏道德是非,整个社会缺乏明确的前进方向。重建价值,是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信仰思想经济视角论文 篇1:

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精神来指导和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和内容,在宏观方面有效地引领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包含高校内部出现了更多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认真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调整,并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就新时期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现状;应对政策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地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四个方面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中也特别强调道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要性。围绕十八大的精神,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立标准、建机制、提质量、促发展上下工夫,全面提高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复杂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宏观上相对稳定,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加之西方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新时代的学生,西方那种开放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碰撞,而此时的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接受力又强,所以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面临着一大挑战。高校教育大众化时代,21世纪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急剧扩招与各种教育资源分配的矛盾不断激化,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的配备问题。部分高校出现一个辅导员所带学生远超过国家的规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独生子女时代。目前高校迎来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时代影响,这一部分群体的思想异于大众的主流思想,往往出现价值观的偏向,道德素养降低,消极的精神世界等等,他们的这些思想和所表现的出来的非主流的行为,会极大地影响这一代其他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相对两课理论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都由专门的教师通过政治理论课加以教育和传授,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位,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系,国家的政策方针等都有宏观的认识和掌握,如他们高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党组织的活动,在国家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但是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班主任并没有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来培养学生的品格、人生观、个人信仰等,尤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许多学生面临网络上各种各样媒体信息,会出现错误的政治信仰,以及面临着各种道德伦理的冲击,使他们丧失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模糊,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理论化水平不够,辅导员队伍发展滞后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地辅导员来从事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受编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招聘非专业和无事业编的人员担任辅导员工作。有不少的辅导员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缺少理论的支撑,并且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甚至有些也刚刚踏出校门,并没有很好的日常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战经验,无法洞悉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自己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来内化出独特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从而来提升和教育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

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面临诸多问题。辅导员拥有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被日常事务性工作困扰,所承担的管理职能不断增多,加剧了教育职能的弱化。辅导员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职业倦怠感增加,持续影响其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发展遭遇瓶颈,队伍发展不稳定,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3.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学校中一直是教育者占主导地位,一手把握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方向和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时代的特征,和所处环境的影响等等,用一贯的宏观理论来教育大家,就如同用一件大而厚的衣服罩着,以求温暖和保护,其实自身并没有内化为能量得到充实,总是被一些“凉风”偷袭,还是让人感觉空虚,所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贴合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特殊性。

4.考评制度僵化

通过考试评分一直是高校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如何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一贯的思想政治的考评体系亦是如此,其实思想政治是有别于任何一门知识学科,它不能用分数来量化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境界,更何况目前高校惯用打分来评价一个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的情况,在这样一个严格的框架下只能评价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能力,而无法评价出学生把理论内化成自身的一种品格,道德修养到什么程度和境界,这不仅降低了学生追求的积极性,更造成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的僵化。

5.教育的队伍和环境被忽视

高校负责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从上层到底下的相关的后勤部门之间的部门衔接建设一直很模糊,各个部门之间很难形成合作力,而且有时候会把整个工作都交给一个部门或者单个教育者身上,从而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教育团队的资源和能力。再加上经常与学生接触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能长期连贯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合作,致使整个思想政治工作链不能有效的协作,学生也不能适应间断更换的指导思想,在整个大学期间,无法形成完整的日常思想教育体系,而恰恰在这断时期,大学生各方面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将对他们未来的道路上有莫大的影响。

三、高校实际有效的应对政策

1.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环境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者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代代相传,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起关键作用的是校园的精神文化,这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而如何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认知成分,是学生在对教育目的、过程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所以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符合教学规律,科学合理的发展,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正确的教育信念,积极探索知识世界。其次,情感成分,是学生对教育、班级、同学、老师等持有的依恋、认同、热爱的感情,学校在教育的同时,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认同,一个学生对某个老师的情感的喜恶直接影响该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当对班级、老生认同,热爱时,学生的内心会主动积极地接受传播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内化为自己崇高追求的精神境界,如果学生内心产生厌恶的心里,即使老师宣讲的内容再伟大,学生也会产生抵触心里。再次,价值成分,学校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取向,所以不仅是学校的教育者的所传播的价值体系是积极正面的,而且学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是符合主流的,这样才能去有效地影响和形成大家的价值观,不过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往往部分群体的以个人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的价值表现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群体;最后,理想成分,学生在教育活动后对未来发展所表达的追求和希望,如今大部分学生处在信念理想一片空白的状态,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以至于不知道每天所干之事有何意义,一味地沉浸在网游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感,所以学校在教育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一种的崇高的理想追求和信念,使学生焕发青春的活动和动力,为未来的努力拼搏奋斗。让校园美好的文化慢慢渗透到学生日常思想和行为中去。

2.借助感恩教育,开展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每个公民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学会感恩尤其重要,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现如今快速文化的消费的时代,往往学校就忽视了学生的感恩教育,首先认为父母从小到大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毕业找工作也是父母的义务,广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种责任,更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的态度,再加上目前社会上一些腐败、堕落、自私和不良的思想正在一步步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在本无道德信仰的支撑下,使得学生很容易变得自私冷漠、道德下滑。所以学校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尤其重要,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宣传部自己去搜集本校的感人事迹,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身边的感人感事,同时也宣传给其他同学来共同学习,建立良好的感恩的氛围;其次,学校组织观看各种社会上的感人事迹,吸收社会上公众岗位上的点滴奉献和感人事迹,焕发学生内心的触动,了解社会正确之风,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如每年的感动中国,各种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事迹等;最后,学校可请一些专门从事感恩教育的名人来演讲,在现场让学生体会感恩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爱和美的灵魂,重新获得生活学习的信心,寻找到人生奋斗的方向。学会感恩他人,理解他人,便会尊重他人,同样也会给自己行为树立一个标杆。

3.创新培养方式,回归德育中心,突破发展瓶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各高校应该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针对辅导员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应该不断创新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培养方式,定期进行辅导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各高校要明确德育工作是辅导员的核心工作,科学分工学生的日常工作,弱化辅导员所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回归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位工作。积极面对辅导员队伍的正常流动,针对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对症下药,通过各方面的措施,理顺辅导员发展的通道,打通发展瓶颈,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实行辅导员的职级制。

高校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引导大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型”接受老师的教育慢慢转向学校文化、价值、道德的“渗透型”,由此可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格。从开展感恩教育来感化学生的内心世界,重拾自身的责任感和美德,这样可以从以前“被动型”接受各种日常的框条思想转化为“主动型”的吸收,改变生活学习的态度,时常充满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人和事,使得学生内心得到平衡健康的发展学生便不会感到迷茫,在校期间有了充实的动力和目标,从而有效的调整心态,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拼搏。

参考文献:

[1]蒋丽琳,麻民能.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0(3).

[2]查广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J].高效理论战线,2012(3).

[3]徐鹏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6).

[4]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06.

[5]张晓.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及实施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编辑 王振德

作者:田智 王艳

马克思信仰思想经济视角论文 篇2:

资本逻辑的兴起与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

[编者按]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财富快速积累。但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普遍迷茫,精英阶层缺乏精神指引,社会大众缺乏道德是非,整个社会缺乏明确的前进方向。重建价值,是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重建精神价值,需要回溯我们的来路:在毛泽东时代建构的精神价值体系,对于当代中国仍然具有哪些启示;与此同时,也要反思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全面渗透怎样重构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回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二元逻辑,如何获得辩证的统一,而不致任由资本逻辑全面地瓦解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

本文是作者对上述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其中的历史与现实分析相当尖锐,也相当深刻,值得读者深思。

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是建立在对毛泽东时代的思想反思和实践矫正的基础之上。从高度抽象的社会精神与人们实践的关系来看,毛泽东所推行的社会主义实践是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神圣性事业,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虽然从来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话语体系,但是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对市场经济手段的历史选择和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目标的实践,整个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世俗化特征日益彰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则是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其结果是个体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回归于个人生活,个体的人生目标从共产主义的宏大诉求回归到现实的家庭与个人生活,精神崇高被物质欲望所解构,社会本位的思维逻辑日益被市场化所推动的资本逻辑所替代。换言之,以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的人生信仰在社会运转中失去了最终动力的功能,中国社会亟须新的时代精神。本文藉由勾勒毛泽东时代至今政治/社会文化的演变,旨在对邓时代的世俗化社会展开历史性反思,从而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重建提供一个镜鉴。

毛泽东时代的精神世界

毛泽东时代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对中国人的灵魂的塑造,甚至将其视为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具体而言,毛泽东时代的革命是步步深入的,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到生产组织形式,再到人的思想内容——其关键是人们对私有财产的态度,可以看出,毛泽东试图以人们对私有观念的根除来实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保障。毛泽东力图为其政治理念确立精神根基,即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达到全中国人的精神的高度统一。中国传统社会也曾实现过儒家思想的“大一统”,但其社会结构是离散的,即每一个个体的决策都服从于自己的内在法度,按照个体的“良心”法则,以“推己及人”的理路来决策,这种社会结构必然是一盘散沙,而毛泽东对社会秩序建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人精神的统一,也就是不仅要实现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强制性统一,而且要实现全国人民精神层面上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毛泽东完成了这个使命,实现了这个宏伟目标,这是其功绩所在。

为了实现对中国人的灵魂改造,毛泽东树立了两块牌子,其中之一是“大寨精神”,有学者总结道:

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介绍了大寨的先进事迹,认为大寨“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并用准确凝练、通俗易懂的言语对大寨精神作了进一步总结和概括,指出:“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1]

1964年8月26日,《山西日报》发表题为《大寨精神的伟大力量》的社论,对大寨精神的概括同样“突出了‘阶级斗争’,指出,大寨精神就是坚持阶级斗争,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精神,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科学精神,就是坚持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句话,大寨精神就是时代精神,是被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五亿农民伟大精神面貌的缩影”。[2]

“雷锋精神”则是另一种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典型。1963年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号召人们要学习雷锋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雷锋同志立足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学习雷锋同志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作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2]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公有制需要人们根除私有财产观念,以无私的观念来建设一个新公有制社会,其历史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恰好是每个人的自我实现。另外,学习雷锋所强调的“螺丝钉精神”,也使人在社会活动中确立了个体价值,即个人安分于某一社会角色,但每一个体都对自己的角色有着充分的理解,都从社会整体中获取自我的价值,并且对这一角色充满认同,因为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个体的努力甚至牺牲因为整体的意义而产生意义。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确立了共产主义奋斗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实现了人的思想与现实,生活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合一,于是,毛泽东时代,中国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世界,是一个神圣的世界。

毛泽东意义上的神圣世界,虽然实现了精神秩序与社会秩序的高度统一,但是却有违经济发展的规律,致使中国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预期目标,甚至连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改革开放引入的市场机制并不是对社会主义原则的否定,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之下,通过市场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取得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这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这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一个意外的后果是,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整体作用,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精神秩序也起到了全面解构的作用。在这种整体意义被解构之后,个体不必再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而存在,而是被纳入了资本逻辑中,并与原有的社会整体相脱离,个体不仅不可能从整体中确立自己在社会整体之中的意义,而且个体的活动就是对自我的否定。

资本逻辑发展的极端后果是,毛泽东倾心打造的精神秩序与社会秩序合一的生活世界不复存在,很多人尤其是一大批年轻人,在资本的逻辑中盲目的随波逐流,精神无所皈依。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社会精神状况。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摈弃了传统中国人的信仰,并成功地以毛泽东思想占领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毛泽东所否定掉的传统信仰没有恢复,毛泽东思想又面临着被解构的命运。正像尼采杀死上帝,复活了人性一样,改革开放宣告着毛泽东思想的去神圣化,复活了中国人的人性,凸显了中国人的“人的价值”。尼采曾讲:“上帝死了”[4],并高呼“正是我,是我——杀死了上帝”。[5]上帝必死,因为“上帝看见一切,上帝也看见了人类——这个上帝必定要死去!人类不能容忍这样一个证人——活着!”[6]换言之,现代人不能容忍这样一个居高临下的监督者,他们要活出自我,其意欲的世界是人性的世界,“连宗教也依然是那种对美的欲求的结果(或者能够经受之):最后的结论或许是——要把握人的绝对丑陋,没有上帝、理性等等的此在(Dasein)”[7]。这种对人的天然本质的充分肯定古已有之,在古希腊哲学中就给予其充分肯定,这也是文艺复兴名号来源的根由之一。[8]

在尼采那里,上帝死了,大写的人站了起来,尼采把活生生的人还给了人自己;在市场经济时代,毛泽东思想的去神圣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经济打开了人欲这个潘多拉魔盒,复活了人,当然也就扼杀了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神圣生活世界的生命性,从此,不仅老百姓恢复了人性,毛泽东本人也被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被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社会精神的意义上,与其说毛泽东成功地消灭了财产私有,倒不如说他成功地消灭了人们对私有财产的欲望。与此相适应,在毛泽东时代之后的社会里,与其说市场经济结束了中国以共产主义信仰为特征的整个精神世界,倒不如说市场经济释放出了人性,催生了人的无限的欲望。

改革开放与资本逻辑的兴起

对私有财产占有的欲望成为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也使得个体成为精于算计的个人,或者说是理性经济人,但在整个社会来讲,精于算计的个人并不能结成一个理性的社会,而是每个个体的行动都以自我为目的,从而把社会变成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有着清晰的描述,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

竞争最充分地反映了流行在现代市民社会中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个战争,这个为了活命、为了生存、为了一切而进行的战争,因而必然也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仅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进行,而且也在这些阶级的各个成员之间进行;一个人挡着另一个人的路,因而每一个人都力图挤掉其余的人并占有他们的位置。[9]

马克思则揭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本质即“剥削”:

这样就自然得出一个结论来:社会战争,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已经在这里公开宣告开始。正如好心肠的施蒂纳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把别人仅仅看做可以利用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在剥削别人,结果强者把弱者踏在脚下,一小撮强者即资本家握有一切,而大批弱者即穷人却只能勉强活命。[10]

这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根源就是一个“私”字,正如马克思所说:“利己主义的个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竞争最充分地反映了流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11]资本主义条件下,这场战争导致人与人的全面异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极其深刻,但主要限于经济学层面上,至少在这里,忽略了经济学背后的精神因素。也许有学者会讲,他们早年已经解决了经济学背后的哲学问题,这里可以放开手脚直接从经济视角切入社会问题。这种说法非常勉强。事实上,西方社会在经济运动背后是深度的宗教理念的精神支撑,宗教是资本主义文明和秩序的维护者。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民众的思想信念从禁锢走向迷失,其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转变为对金钱的信仰,但正如某些论者所提出的,在金钱面前,“人的生命的价值被贬低了,人的生命的享受和乐趣丧失了。本来是人创造的、人用来为自己服务的金钱,现在反而倒转过来,成了人的主宰”。[12]

市场经济既是对资本逻辑的承认,也是其兴起的催化剂,因为有市场经济制度保驾护航,资本逻辑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各个层面,并成为他们的生活原则,所有事物都被标上了价格,套用尼采对一切价值的断言——“现在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必将站在公正的审判官酒神面前”,[13]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现在都站在了公正的审判官货币面前”接受裁决,以上论断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就是小市民生存维艰,权力极度腐败,以及利益集团盛行。

应当看到,西方宗教引导下的市场经济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市场经济存在根本不同,其一,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无论社会形态如何不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相同的,即“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4]这种共同性决定了东西方的市场经济建设必然遭遇相同的困境;其二,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宗教信念,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根本不同。西方的宗教信念根植于市民社会,这一过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解放中已经完成,在某种意义上,西方的现代文明奠定在政治从宗教中解放出来这一前提上;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国家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信仰,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毛泽东时代深入人心,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对民众丧失了说服力,同时又没有另一种信仰及时填补民众精神世界的缺位。由此,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分离成为当今社会的根本问题,二者之间的紧张与裂痕难以弥合。

试举一例,改革开放语境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其话语表达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和核心是“分田到户”,这种改革理念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农民革命意识是高度契合的。在革命年代,农民的积极参与源于其思维深层中对土地占有的原始欲望,农民与土地的天然感情又成为农村改革的基本土壤。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中,其理论结构的整体意蕴,也迎合了这种文化主张。邓小平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但共同富裕没有超越农民战争的主张,或者是沿着农民战争的主张更进了一步,其在社会主义的精神本质层面,没有提出根本的规定。

历史事实证明,邓小平给了个体解放的物质支撑,却并未给予个体解放的精神寄托。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个体向个体利益回归的三十多年,[16]也是资本逻辑盛行的三十年。

客观地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肩。但是,与毛泽东思想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有不足,毛泽东思想的最深层次是自然科学和辩证法,其中间层次是人的解放,最低层次是军事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而整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是针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展开的,它没有触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人的解放问题,当然就更没有触及到自然科学层次。邓小平只是在方法论上讨论过科学与技术,“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7],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毛泽东思想首先解决的是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其次才是如何革命和如何建设的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有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内涵是不同的。

二者的差异之所以如此悬殊,根本原因并不是毛泽东思想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远为深刻,而是因为二者所面对的时代问题各异。毛泽东时代的首要问题是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从而让中国人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而在邓小平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经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新时代继承了毛泽东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关注的就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与毛泽东思想的结构当然不相同。如此看来,以毛泽东思想的标准来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不合适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当中的位置与毛泽东思想相比也是不同的,应当说,毛泽东思想的结构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专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构是有相同之处的,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其中间层次是人的解放理论,而最低层次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此看来,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结构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有相似性,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二者共同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这在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已经讲得很清楚,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18],其中就包含这层意思。

概言之,毛泽东思想的目的是确立人的信仰,而邓小平理论则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前后两个三十年当然大相径庭,各有不同特征,即毛泽东时代是神圣的世界,而邓小平时代则是世俗的世界。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而毛泽东思想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由此看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这里也不是讲二者因为位置不同就有高下之分,而是说,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阐明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共十六大之后,胡锦涛试图从理论上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前面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间层次,他提出以人为本,来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中间结构。其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两个向度:一是结合时代特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理论,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向;二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向前追溯,“以人为本”的提出就是一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向前追溯的结果,然而,这一理论没有上升到人的解放层次来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被庸俗化地解读为工作方法,因而没能支撑起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层次,科学发展观仍然仅只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问题依旧没能得到解决。

邓小平晚年最大的遗憾是教育,这里的“教育”实则是个人信仰的迷失。教育是信仰的教育,教育仅仅是手段和途径,信仰才是教育的最终指引。然而,邓小平时代根本没有进行价值信仰设计,人们如何信仰?教育的教科书是什么?邓小平始终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共产主义信仰问题成了无人顾及的真空地带,资本逻辑又日益摧毁着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信仰基础,三十多年过去了,信仰问题的社会效应就突然显现出来了。

资本逻辑的社会效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本应该是以经济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文化各种逻辑的耦合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不可能是各种逻辑的齐头并进式的发展,在某一个阶段突出某一个方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反观历史,其中精神逻辑建构的缺失,实在是太严重了。这种历史背景恐怕正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四个全面”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

以城市建设为例,在传统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城市建筑都具有象征意义,在实现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都会体现某种文化传承。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发展缓慢,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和设施,被视作“封资修”而遭到破坏,整体性地摧毁作为城市文化象征的建筑设施的行为还是不多见的,直至改革开放后资本逻辑的兴起。正是在这种逻辑的引导下,才出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大跃进。从沿海发达的城市到遥远的边疆小城,都无视地域文化和国家文化的规律,不断地摧毁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文化元素,快速地由开发商的利益和政府的政绩所主导,建起了没有文化意义的所谓现代化城市。就连离祖国首都北京万里之遥的喀什,也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在援疆力量的强力推动下,模仿马来西亚首都的双子座大楼,辅以某些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建起了号称西安以西最高的双子座大厦。

在毛泽东时代,理性的逻辑是真理--世界--国家--民族--自我,而在毛泽东时代之后,这一逻辑发生了调转:自我--民族--国家--世界--真理,是从自我出发来建构世界的,其所建构起来的是存在主义的解释框架。从世界出发,其逻辑结论必然是立足于全人类,服务于全人类,所以,解放全人类是毛泽东的主题,“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要解放整个人类”。[19]在毛泽东思想的框架中,国家问题、民族问题、个人问题都转换为人类问题,所以民族问题与个人问题消失了。

众所周知,毛泽东时代几乎不存在民族问题,这才有了邓小平的如下论断:“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大的民族纠纷。”[20]因为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命运系于国家命运之中,不计较个人利益,当然就不会使个人与民族问题成为“问题”。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不错的;反过来说,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才能使这个民族的文化长盛不衰,也很有道理”。[21]

换言之,毛泽东讲的是先世界而后个人,是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就一定要实现”,是“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邓小平讲的是个人而后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逻辑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逻辑,是国家在强大后走向世界,他强调:“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22]在毛泽东那里,世界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但邓小平时代,在挖掘列宁关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实现革命的理论环节时,中国社会形态的独特性和个别性得到凸显,而遮蔽了马克思主义普遍性本意。

资本逻辑所支配的时代是一个极度平面化的时代,人们不再追求生命背后的意义,生活本身成了终极目的,消费主义盛行,手机、互联网将这个时代变成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处于信息的包围之中,人们不再是努力获取信息,而是处在信息的不断冲击下,人们可以获得即时性信息,并且随时可以“亲临”现场,但这种信息化所带来的却是自我遗忘。

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希望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民心,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江泽民也反复要求要注重文化建设。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定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但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中国人始终没有找到凝聚信仰的基点。在没有信仰的时代,国人只能怀旧,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自发地为毛泽东塑像就体现了毛泽东的影响力量。但现实中,老百姓为毛泽东塑像,把对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变成了偶像崇拜。河南一地农民塑毛泽东像,[23]但借用黑格尔的一句话说,“这些塑像没有达到艺术的尊严,绝不代表崇高的精神,只是令人讨厌的偶像”。[24]为毛泽东塑像与对毛泽东思想的信仰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概念,毛泽东思想是真理,这种真理没有外在的偶像,中国人擅长于以偶像崇拜取代对真理的信仰,其后果只能是对真理的反叛。

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曾为孔子塑像,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孔子只是圣人而不是神,如果孔子变成神,成为死去的神,那么儒家思想就具有了绝对性,因为最高的法则只能来自于神性,正如诗人荷尔德林在《人,诗意地栖居》中写道:“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

但孔子是凡人,最多只是圣人,孔子死了,孔子在世时所向往的“满街都是圣人”的憧憬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作为“神”的孔子也不可能再生,尽管世世代代都有冒充圣人的猥琐者现身,自称是孔子“再临”,但孔子永远也不会是“神”的孔子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1][2]李静萍:《农业学大寨运动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

[3]周溯源:《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修订版》(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4页。

[4]尼采:《上帝死了》,戚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5][6][7][8]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周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5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4页。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页。

[12]田丁:《尼采和他的超人哲学》,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75页。

[13]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86页。

[1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6]有学者指认,改革开放是总体性社会瓦解的三十年,但这种认识只是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外在形式,而没有挖掘其内在的精神本质的运动过程。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18]习近平:《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相互否定》,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

[19]《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1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

[21]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费孝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9页。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23]2015年河南省通许县一村庄的地头,当地村民集资建造了一座几十米高的毛主席像,十分引人注目。据介绍,这座毛主席像由几名企业家投资建造,其中村里一部分人捐款数万元,设计高度为36.6米,总造价近300万元。1月8日已被当地政府拆除。

[24]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作者:王立胜 王清涛

马克思信仰思想经济视角论文 篇3: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依据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发挥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以解决新形势下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党建  学生  思想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快速传递,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优势,应用党建工作的特点,对高校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对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探讨符合信息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1]。

1 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

1.1高校党建推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党建工作是从精神领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尤其在学生加入党组织的过程中,组织高校学生进行党的系统理论学习,通过对学生入党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党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政策方针,还指导学生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进入到党组织当中来,通过入党教育,对申请入党学生,从思想形态上加以严格要求,并提高其思想的整体素质,时刻准备着接受党组织监督、教育。而学生通过入党过程中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首先从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2]。

1.2高校党建工作的工作内容

高校的党建工作,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对党员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加强对党组织的建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解决高校学生遇到的新问题,并给以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在党建工作中,从工作方法上,探索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途径,以提高党建工作的实用性。

2 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

2.1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从目标方向上是一致的,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内容,具有思想教育的整体导向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能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通过高校党建工作,引导高校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以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提高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力[3]。高校党建工作应顺应学生需求,应用丰富多彩校园活动,从多种形式、多方位开展党建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端正校园风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培养学生自律性,加强学生提高自我综合素质主动性。高校学生通过提高思想素质,为将来努力的方向和人生定位,打好关键的信仰、理想的基础,学生通过课余时间,不仅加强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为党建工作开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不同形式定期开展党日活动,及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推动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进而形成党建工作良好氛围,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整体思想政治水平。

2.2加强党建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从管理体制上,加强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从高校管理内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通过院系相关负责领导、辅导员、及教师等,提高党务工作与行政事务工作默契度,从而切实提高党建工作实用性,协调其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让高校管理者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专业教育的指导性,通过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学生,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专业学习当中,通过教工党支部的建设,组织学生党员共同参与党组织活动,以严肃、活泼的形式,丰富思想工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只有党建工作质量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发挥其在学生中模范作用,以其先进性影响其他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加入到学生党员队伍中来,通过进一步党校学习,要求学生把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作为学生入党动机,通过组织定期党组织生活,提高学生党员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政治思想觉悟[4]。

2)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党建工作中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模范作用,要求学生党员,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学生的监督,在党建工作中,不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是顺应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从而增强党的战斗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为鼓励其他学生和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及院系之间联系,不断开展借鉴学习的活动,以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增强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实用性,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加强党团组织的正确导向性,以学生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吸引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在党建工作中,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生公寓文化教育中,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也树立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对其他高校学生是积极正面影响,利用生活服务等活动,或运营网络技术的优势,为高校学生建立新型思想教育的平台,通过在网上开办党校,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并且用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先进性,引导学生开展在线讨论,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同时,也加强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用性、指导性,让学生通过远程教育网,实现发展和党组织的密切关系。

结论

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只有不断的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下,通过不断的加强党建工作,从组织上、方法上,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做正确的引导,从而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性作用,应用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推动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进而形成党建工作良好氛围,提高高校学生整体思想政治水平,进而推动高校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英敏. 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研究[J]. 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12(10):74.

[2]程黎菊,吴春珍. 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意义[J]. 科技创业月刊,2014,16(11):136.

[3]钟珊,解广夫. 高校基层党建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16):144.

[4]李合亮. 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设的基础与关键[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8(2):148.

作者:晁倩 彭喜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探究增值税小票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