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

2022-04-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德育工作不断完善,保证其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 篇1: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摘要:新时期教育改革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也发生很大变化,面对当前核心素养教学要求,采用教学创新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下面文章对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等工作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德育教学;德育工作

引言

多年来的德育工作实践,让我深深感到,平时,我们都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但在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潮流等问题仍然屡屡发生。对此,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对现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效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并有了很多方面的创新。

1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德育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校开始重视德育,并提出了相关的德育工作规范与标准,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具体分析如下:首先是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很多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都有了很大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以学习成绩为重,而是开始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但整体德育工作持续向好的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小学教师依旧未能转变教育思想以及教育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却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关注学生情感、心理变化,不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以及思维能力、创新创造意识等优秀思想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工作思考得不够、准备得不充分,德育实效性不高。其次是当前小学的德育方式仍旧相对单一。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必须紧跟形势变化,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实施新型教育方式,创新德育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培养。但现阶段,小学德育仍旧以传统的口头教育、文章教育为主,教育方式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德育效果不显著。

2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2.1德育融入实践活动

德育融入实践活动就是要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品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现代教育指导下保持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理解,发挥学生活动主体的作用,教师在各项活动中引导并指导学生,鼓励乐于参与的学生,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实践活动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展开,更要在实践活动中推进,有效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活动要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另外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与生活做出适当选择与优化。

2.2情境再现体验,确保积极探究

生活背景是体验式活动教育的基础所在,我们应该加工和提炼生活情境,让学生的教学环境更加民主、生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收获感悟。如在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个社会问题上,我指导学生自己分配角色,并分组表演在面对摔倒老人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呈现不同结果的小品,由于涉及的情节比较复杂,人物也比较多,有老人、同伴、路人、父母、警察、家属等等,在不同组别中学生可以扮演的角色多样化,参与面很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再加上事先已经有所准备,每个人对自己的角色都演绎得很到位,生动地再现了现实情境。学生亲身参与,对整个事件的感受、感悟就会越多、越深刻[1]。

2.3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性

家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健康的心理,促使其得到更好的进步成长及发展。为积极强化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在组织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期间,应当注重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通过积极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性,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引导其走向茁壮成长及发展道路。实际生产生活中,为积极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性,主要可以采取的措施为:第一,教师应当积极进行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引导学生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学生的家庭成长及发展提供积极作用。第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实施应当得到相应的监督,学生家长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处于家庭环境中的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和监督,在强化自身言传身教引导价值效用的同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将其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予以相应的补充与完善[2]。

2.4强化沟通,温情关怀

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不断发展的时期,不善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让学生感受到师长的关怀。同时,在具体的沟通中,教师应该避免高高在上的姿态,要用平等的方式和学生交流,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如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氛围不和谐而做出一些偏激、不友好的言行,这时,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温情关怀下,学生内心的痛苦能够得到很好的抚慰。如果教师采取高压和批评的态度,忽视学生不良言行的内在原因,只会加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3]。

2.5利用网络资源

小学教师想要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还需要在以往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德育工作。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查找不同的教学案例知识库、德育知识库等,把一些德育工作的相关内容包括德育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习题等下载下来。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出来,结合一些具体的德育教学案例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当今时代应当具备的一些基础道德素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普及,引导小学生重视道德素质发展。在网络时代中,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接触网络,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的各种教学资源中寻找一些德育相关视频、动画片等,包括“不良网站的危害”“不要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团结友善、乐于助人”等基础的道德教育方面的视频短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对一些不好的行为形成明确的道德认知,就会减少不良因素对自身的影响。直观的视频图像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其含义,教师一定要充分借助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德育工作内容,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诉,德育工作已经引起教职工作者的重视,德育教育对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直观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应该有效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因此在小学教师工作下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融入,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互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采取家校合作的模式,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兆彪.刍议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6):101.

[2]姜玉彪.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5):1.

[3]肖俊.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幸福生活指南,2018(14):286.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 江苏苏州 215421)

作者:王亚秋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 篇2: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摘 要: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德育工作不断完善,保证其实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对策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开始,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中,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能够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社会认识,使其在学校获得更多社会知识,为其思想以及世界观的形成等奠定基础。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其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爱国精神等的培养都有直接影响。而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其思想素质的综合提升奠定基础。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对于学生发展以及小学教学而言都有积极的意义。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斷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并且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保证其实效性。

其次,注重德育工作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小学日常教学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其思想素质的提升。

最后,注重德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小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并且要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将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一些节日以及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思想道德,对国家、社会、个人等有更好的认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也有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为了提高其实效性,要将其与小学教学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开展方式,通过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等的有机结合等,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德育水平,从而保证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贾宁宁.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5).

作者:张永英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 篇3:

基于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摘 要: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要塑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就要提高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将德育教育渗入到学科教育中,并积极地开展实践互动,以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本论文针对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工作;实效性;教育对策

引言:

小学教育中,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重要内容。小学生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除了学科教育之外,还要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教育,这是小学校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在小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正确引导,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予以引导,以使得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以及与人交往中都持有正确的态度。有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学者认为,学生自身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种素质也是一种意识表达,外化为行动,即便是学生走出校门,也会继续释放能量。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都是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融入到文化教育中。但是,学生要学习并掌握文化知识,就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在此基础上确立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力,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就是要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培养,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要予以指导。对于小学教师而言,要使得德育工作发挥时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方法得当,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美术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德育教育进行探索

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就要转变思想,在美术教育中将德育渗入其中,而德育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教育的对象就是学生,将德育与美术教育相融合,使得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爬升玩具》教学中,可以设置引导观察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造型独特的爬升玩具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制作的?学生经过观察之后,就回答:“玩具的身体是用咖啡瓶做的,玩具的头是用雪碧瓶做的。”还有的学生回答:“玩具的身体是用色拉油瓶子做的。”随着学生的兴趣被带动起来,就会有学生继续回答:“这一个玩具是用卫生纸筒做身,用卡纸进行装饰的。”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继续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制作材料的特点,这些材料都是已经被废弃的了,被重新利用起来经过设计组合之后制作各种各样漂亮的爬升玩具。”学生就会共同回答:“将废弃的材料重新利用起来,就是变废为宝。”这种教育方式属于方式利用专业教学进行引导式的德育教育,使得小學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品德教育。

三、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一)将先进性理念作为指导

小学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就意味着教育目标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小学教育中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还要寻求正确的教育途径。教育行为的改变是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要以先进性理念作为指导开展德育工作。教师要善于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还要不断地挖掘德育知识,将德育内容与小学生的各种校园活动建立关联性,而改变德育教育孤立存在的现象。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同时教育模式符合时代的需求。

(二)加强德育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融合

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学生接受教育所能够获得的效果与智力因素有关,而非智力因素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智力因素是可操作的,而非智力因素属于是动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兴趣、情感等等,都对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如果缺少了非智力因素,就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没有对学习建立情感的小学生,就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的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引入其中,对小学生的学习观念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小学生对德育内容有所感悟,就会对学科知识深入领会,而且还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课文教学的内容对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情感丰富,而且针对课文内容就可以利用形象思维在想象的空间中充实课文的内容,使得课文内容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例如: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就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涂画五星红旗或者节日的各种欢乐景象。比如,在国庆期间引导学生用画笔来表达迎接国庆的心情,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美术比赛。在比赛中,很多学生的作品都获得了比赛的大奖。小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其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生硬的说教和灌输。

(三)做好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并不拘泥于课内教学,还要将教育内容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而使得小学生深化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将德育内容渗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是非常必要的。阅读活动可以在学校的阅览室进行,也可以组织小学生到图书馆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图书阅读。在去图书馆的途中,教师也可以抓住时机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小学生过马路的时候,教师要督促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可以横穿马路,而是要走人行横道线,才能够确保人身安全。将德育融入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让小学生树立规范行为的意识,逐渐地就会对此形成认知,并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图书馆中可阅读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为了达到德育的目的,一方面对图书馆的行为规范告知小学生,让小学生要自律,另一方面要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让小学生阅读涵盖德育内容的课外读物,可以避免小学生盲目阅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特别要转变观念,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且渗入到实践活动中,以使小学生德育工作获得时效性,同时有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江苏省南通市 苏锡通园区实验小学 226017

作者:王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礼仪文化教育与和谐社会论文下一篇:我国经济问题下公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