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观后感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追梦者观后感范文

语文课堂朴素灵动的追梦者

记者:王校长,您好!在您的智慧引领和采荷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团队的积极探索与不懈努力下,采荷一小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看到采荷一小的语文课堂,学子们学得扎实、轻松,思维活跃、灵动,充满灵气,富有创造力。请问采荷一小的语文教师有什么教学秘诀吗?

王红:教学秘诀谈不上,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地思考。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这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绕不开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进行的是对于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种理性思考与细致推敲。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流派纷呈,每一种主张都有着各自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如果人云亦云,不能确立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和主张,就无法真正立足于语文课堂。于是,我们团队认真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在各种语文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触发思考。比如《今日早报》上刊登的报道所引出的语文教学务实与创新之问,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实”“活”相生的。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夯实基础,思维灵动,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语言、思维、情感和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思考和探索中我们树立起了语文团队的教学理念,并在课堂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借着这支教学理念的长篙,我们正努力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记者:是啊,正是有了教学理念的有力支撑,才有了精彩无限的语文课堂。那么采荷一小语文教师团队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教学理念?

王红: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朴素并且灵动的,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表现出一种朴素、灵动的格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是淳朴、本真,同时又蕴含着灵秀与睿智。

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上所进行的是对“真实”“朴实”与“扎实”的富含智慧与灵气的生动演绎。在真实中显本色,在朴实中显智慧,在扎实中显高效。

当然,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不能刻意追求花哨好看的设计,也不能盲目追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课堂氛围,而是果断地去掉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触摸语文教学的“真实”――语言的“真”、想象的“真”、思维的“真”、情感的“真”,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培养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功夫,开掘不同文体的语用教学价值,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同时,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不拘泥于教案的精彩预设,而是关注课堂的灵活生成,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把思想自由和思考权利还给学生,走出惯性思维的定势与束缚,运用教学智慧巧妙激发学生的灵思,启迪学生的智慧,释放他们的活力与创造力,从而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记者: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立足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其内涵与价值的创新都是引人注目的。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是教学理念的创新。你们教学理念创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王红:建构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其背后是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系主任汪潮教授说过,放弃也是一种智慧,语文教学要进行减法思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东西,去掉非语文的东西。从最初的热热闹闹、花枝招展搞新课程,到如今的朴素、简约上常态课,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涵的进步与深化。对此,汪潮教授提出“素课”的教学理念,认为语文课应是素色的、朴素的,是一种本色的、生本的、自然的、简约的课。 这一教学理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是一种惊喜的相逢。我们团队在进行语文教学探索的路途中上下求索,语文课堂朴素、灵动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有了理论指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不断丰富“朴素灵动”课堂的理论内涵,提炼核心教学理念。

我认为,朴素灵动的语文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以“语”为本。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语文味。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我们坚持朴素灵动的风格,就是要上出真正具有语文味的课,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和运用放在首位。

其次要以“生”为本。课堂是学生发展的生命场,不是教师个人风采展示的舞台。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是生本课堂,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发展是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中我们敢于摈弃那些光鲜花哨却对学生发展无益的内容和形式,删繁就简,清晰平淡,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始终坚持“教学效果主要不是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采,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增量’。课堂中减少教师的‘排放量’,还学于学生,让位于

学习”。

再次要以“学”为本。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还是学导课堂,坚持以“学”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精心营造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安静的课堂气氛和热烈的课堂气氛交替进行,寻找两者的平衡点,不断地触发学生的思考。在课堂中进行一种自然而平淡的师生交流,就如汪潮教授所说的:“课上教师说的,没有半句夸张,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句迎合和讨好学生的话语,更没有哄骗和威吓。当然学生说的,也都是自己最想说的和最想问的。” 我们鼓励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兴趣得到调动,天性得到满足,思维充满张力,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学习生活,从而变得灵动而自信。

记者:美好的教学理念在实践的淬炼与检验中常新常青。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朴素、灵动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红: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是清雅质朴的,自然天成间闪现着灵光,展现着灵动。教学中没有繁文缛节,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简练。它要求教师提炼出简明的教学目标,梳理出简约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简明扼要的教学环节,运用简洁的教学语言,等等。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要做到目标简明。我一直觉得,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简洁明确,有语文味。从学生、课标、文本与教师出发,一堂课提出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具有语文味的、富含语用价值的教学目标,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同时关注教学目标与文本内容相匹配,具体并且有支撑。教学目标清晰明确了,有的放矢,才能让教学组织围绕目标有效运转,让课堂扎实而高效。

其次,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尊重学习者。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内容比怎样教更重要,教什么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简要,在对文本深度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优化组合。

再次,语文教学要学会有所取舍,取舍之间,彰显智慧。对于一篇课文,哪些内容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需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哪些内容可以如微风拂过,点到为止?哪些需要适度拓展,适时补充?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对于一堂语文课而言,我们不可能索取太多的东西,不可能将所有的任务都放入其中。语文课堂中要进行“减法思维”,多花时间品味语言文字,多花时间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记者:是的,语文教学千头万绪,字词句篇,似乎都很重要。那么,在日常教学中,采荷一小团队的老师又是如何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

王红: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教学板块要简约,而且能够焕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据我观察,在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三种倾向:一是亮点的拼盘。将所有优秀的教学设计中的亮点都集中到一节课上来。学生应接不暇、审美疲劳。二是情节的晃动。板块过多,讨论、自学、表演,浅进浅出,课堂碎片化。三是形式的过度。多种形式交替呈现,课堂看起来鲜亮却没有生

命力。

在探索“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课堂不是以设计技巧的高超取胜, 而是以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领悟取胜;不是以蓄意安排的转折、推进、高潮而赢得喝彩, 而是以无数随意碰出的智慧火花而得到首肯。教学板块宜精不宜多,教学主线要清晰,保证课堂节奏流畅,重点突出。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来预设课堂教学,将朗读、识字、品读、感悟、拓展,融入到语言运用中去,这样的教学思路才能清晰、简约、大气、别具韵味。

记者:简约的语文课堂可谓省时省力。记得您在教学《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时,教学指导的方式就很特别,能给我们谈谈您的教学构想吗?

王红:有人说过:“听到的,忘记了;看到了,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我深以为然。教学指导方式不必繁复,我认为关键要把“教师讲析”演化为“学生运用”,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展。

在《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的教学中,我实行先学后导,不是提问讲析,而是以“引而不发”的“导”,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台阶,让学生凭自己的需求和力量,很好地实现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针对课文是按事件发展顺序表达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在梳理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自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过程是不借助提问分析的,而是让学生运用“读、思、议”来实现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事件中的“角色”,让学生沿着“白鲸”与“人”两条思路自读课文,提升了对“救鲸”行动的深入理解。课堂中我先让学生把课文中所有写白鲸的句子画出来作“跳读”训练,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对“人”做了分类。比如“猎人”“村民”“飞行员”“船员”,让学生分析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救白鲸。

接下来则是在“运用”过程中突出重点,让学生默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抢救白鲸的,让学生填表,实现了课文的连续性文本和表格的非连续性文本之间的转换运用。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虚拟情节:国家为了表彰这次抢救白鲸行动中的有功人员,要颁发一枚高级别的奖章,你觉得应该奖给谁?大家争论的结果是谁的功劳都很大,只好决定各给一枚奖章。这番争论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在争辩的过程中,学生又一次梳理了自己的认识,作了表达、辩论的实际训练。

记者:根据不同的文本贯彻朴素灵动的教学理念,我在您的课堂上发现,您十分注重语言的训练和运用,您能介绍一下主要有哪些策略吗?

王红:朴素灵动的课堂是清醇的,回味无穷;不刻意,不做作,并且有一种自然天成的美。要打造好这样的课堂,要求我们的教师练就一双慧眼,拥有一颗朴素的心。我们团队在实践中整理出了几点教学中体现语用的思路。

语文的魅力通过文字语言来体现,藏在语用中。所以突出语用的前提是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用一双慧眼挖掘教材中的语用点。

强调语用首先要关注词句特点。梳理出低、中、高不同年段在词句特点上的不同要求。如在低年段,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了中年段,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等。

其次,要关注标点符号。标点是“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巧妙利用标点符号表情达意,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语文教学中, 引进标点符号的鉴赏,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理解,能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第三,要用好文本留白。课文中未明确写出的内容,往往会给学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引领学生根据情理揣摩文本的隐含意义,填补意义空白。

最后,要着眼于文章结构。“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教师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更具高度的宏观认识。

我们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应用,还可以综合使用。要在语用的宏观视角和细微之处动足脑筋,下足功夫。而且关于语用,我觉得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我们不能单纯为了语用而语用,要明确以语用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发展的目标,加强思维和语用间的联系。我相信,好的课堂,一定能促成思维与语言的相得益彰。

记者:课堂上您十分注重学生感悟后的表达,特别是词语教学更是别具一格,您是怎么做

到的?

王红:文本意图与学生的表达是不同的两个层次,我努力寻找两者的契合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表达自我感悟的激情。比如《父亲和鸟》一课中的父亲因为爱鸟、了解鸟,所以闻到了一般人闻不到的鸟味,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鸟。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我”的两句话用另一种句式来转述:“我只看到……没有看到……”将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上的难点,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

又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时,对于词语“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的理解,我把抽象的词语理解转化为了文本内在关系的剖析。前一个片段通过小组朗读,感受“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的节奏美,然后顺势导出“这就是协调有序”。后一个片段先理解“理所当然”的表面意思,再通过表演、朗读、对话深入理解文中词语所包含的内涵,起到语言与意义共生、和谐自然的效果。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建构,把文中的优美句子转化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带领学生进入了“协调有序”的节奏中。我还让学生用“理所当然”的句式说几个句子,既理解了词义,又总结了全文。我希望这样的设计能深化、拓展文本,引领学生们看到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也从中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与文本散发出融融的暖意。

记者:循着“朴素灵动”的轨迹前行,我们一路欣赏、领略了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您的团队还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王红:正如你所说,我们是在循着“朴素灵动”的轨迹萦纡前进,借由这条路径通往语文教学的瑰丽殿堂。概括地说,我们主要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我们且思且行,不断挖掘“朴素灵动”的思想价值,丰富它的内涵与外延,完善理论的建构,将它从个人经验上升为一种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教学历练中探索实施路径,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一节节语文课里扎下“朴素灵动”的重重根系,让课堂获得生命力。如今,“朴素灵动”已经成为了我们团队语文教学的特色,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教师是课堂的建设者。为了推进“朴素灵动”理念深入课堂,团队搭建了“欣荷”“盛荷”“荷颂”教师展示平台,让老师们观摩名师课堂,聆听专家讲座,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由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训体系,为语文教学探究提供了动力系统。研训的管道畅通了,我们的教学探索也腾飞了,同样,朴素灵动的课堂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今,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成长起来了,他们在各级各类语文课堂展示中均有着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已经成为了朴素灵动的课堂实践的领军人物。

朴素灵动的语文课堂到底好不好,我想学生最有发言权。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课堂的效果,也应由学生的发展来检验。在全国“千课万人”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校的学生发言踊跃、思路开阔、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常常语出惊人。“采荷一小的孩子很有悟性,很有灵气!”这是我们常常听到授课教师的赞扬。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都在江干区的教学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连续十年荣获教学质量优秀奖。这也有力地表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扎实有效的。伴随着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享受语文课,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肯定。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语文课堂朴素灵动的追梦者,打造这样的课堂,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梦想,更是一种现实!“朴素灵动”这四个字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挖掘探索的内容。我们不敢自居有什么成绩,只是本着一种信念,一种激情,一颗“素心”,在这条道路上执着追寻,守望语文教学明媚多姿的春天。长路漫漫,吾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记者:听了您对“朴素灵动”的语文教学理念的阐述,我们深有感触。相信孩子们徜徉在这样的课堂中,一定会如沐春风。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 郝 波)

第二篇: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永不停歇的追梦者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牧天

马牧天,女,汉族,1990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现担任信息学院学生会主席、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校百优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记者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荣获山东农业大学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荣获科技创新单项奖、突出贡献单项奖和社会工作单项奖;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吃过苦头,受过挫折,虽然从不相信自己是个聪明的人,但我坚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三年前,我怀揣着梦想踏入大学校门,从此变成了一个不知疲倦的追梦者,不曾停歇,不曾喘息,只有沿途的风景陪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辛苦却又收获着甜蜜的日夜。

奋发努力

勤能补拙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从未有过接触,专业基础薄弱,一度感到迷茫。但老师耐心的引导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渐渐从专业课的学习中找到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这位老师的带领下,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刻苦努力、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常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进步很快。

由于在学院中担任重要学生干部,我的学习时间常常因为工作需要而被压缩。为了保证能将白天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掉,我只有利用好一分一秒的零碎时间去温习功课。大学三年的生活,我像个苦行僧,一个个被梦想叫醒的早晨和挑灯夜读的夜晚告诉我什么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自知自己不聪明,也没有天赋可言,但我始终牢记勤能补拙的道理。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的专业基础知识稳定扎实,连续两年综合排名专业第二,并主持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一项,开始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小组——大学生启航科技开发公司开发部技术带头人,我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开发制作了许多校内外网站及软件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为了使更多的同学能在项目实战的过程中受益,我坚持定期将自己的开发经验和教训以报告会的形式传达给更多的同学。教学相长,在这样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中,我的专业知识得以快速增长。

理论求实

实践知真

梦想的脚步当然不止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是创新型和实践型的复合人才,唯有创新和实践,我们的思路才能更加开阔。

在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锻炼自己实践能力的机会。除了在象牙塔

里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我一直认为最能铸就一个人实践能力的地方就是社会。除非真正踏上社会、融入社会,否则你永远都难以理解大学学习的本质意义所在。

大二上学期,我作为山东农业大学CSDN高校俱乐部的骨干成员,有幸前往北京参加移动开发者大会。这次会议的收获不仅仅在于了解到很多目前移动开发领域内的高端技术和发展趋势,更是结识了一批有志于在开发领域内做出成果的追梦者们。为了梦想,我在大会上向自己心仪已久的公司勇敢地推荐了自己,获得了在该公司技术部门里进行暑期实习的机会。

大二暑假,我只身前往首都,租下一间小屋,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公司所需的开发技术较高,部门里的同事都是技术大牛,但我谦虚好问的态度给同事们留下了好印象。由于平时在学校里积累了很多开发经验,对于软件的开发流程我了如指掌,实习不久便能接手公司项目。遇到难题,我先记录下来,每天傍晚下班以后回到租住的房子里认真研究,反复思考。只身在外的孤单被每天充实的生活所替代,窗外首都的繁华与我无关,我深知我所有的东西,只是紧握在手中的梦想和脚下的路,我能做的只是低头前进,没有多余的时间容许我驻足观望。

淡泊从容

花开无声

梦想的道路充满荆棘,因为困难,所以更加精彩。大学的生活五彩斑斓,学生工作与学生社团的存在让生活在感恩中的我一直用行动实践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座右铭。我从心底尊重与敬爱每一位教导过我的师长,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学,对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心得尽力帮助他们。花开无声,对我来说付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淡泊从容,付出的过程就已经是回报,除此之外再无他求。

以责任的心做事,以感恩的心做人。作为信息学院学生会主席,对于学校、学院布置的各项任务,我总是积极认真地去完成。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带领我院学生会创新工作思路,改进以往学生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策划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来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工作不辞劳苦。在社会实践方面,我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农村,调研了解新农村建设;深入工矿企业内部,探究安全生产问题。

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始终将默默奉献的过程当成对自己心灵的回报,也因此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荣获2011省级优秀学生和山东农业大学“百优大学生”等荣誉。

特长突出 全面发展

自入学以来,我将自己的特长与爱好作为生活的润滑剂,让大学生活更加斑斓夺目。

我爱好书法,自幼习字,并为之如痴如醉。我的书法作品曾参展2011年山东省大学生书法展,现代刻字作品入展2010年安徽省第二届现代刻字展,并多次在校内外的书法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为自己的文学梦,我加入了大学生通讯社并担任副社长一职,任职期间,组织得当,笔耕勤快,在校报中报道了信息学院西部爱心支教协会的支教点滴和优秀毕业生典型人物系列,获得校优秀学生记者称号。身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良好的身体素质也为我高强度的学习和

工作提供了保障和基础。

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曾送我一块迎首章,内容为“天道酬勤”四个字。从此,这四个字在我的内心深处扎根发芽,我从不相信天生的资质和禀赋,但我相信艰辛的付出定会换来收获。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的大学生活已度过了一大半,在象牙塔的日子里,我是一个追梦者、一个开拓者、更是一个耕耘者。回头看走过的路,那些荆棘与艰辛、汗水和泪水,荣誉和成绩,都融在心间,化成督促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在追梦的路上,且行且珍惜。 [ 师 长 点 评 ] 马牧天同学勤奋乐观,面对成长中的磨砺,始终坚定前行,成为一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她刻苦努力,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她执着投入,具备了突出的科研能力;她富于责任心,用行动诠释为师生服务的志愿精神。她是个善于思考、谦虚好学、乐于助人、勇于创新的当代大学生的好榜样。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 谢芝馨

第三篇:幼儿园 预备党员演讲稿: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追梦者

幼儿园 预备党员演讲稿:不忘初心,做

新时代的追梦者

市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 预备党员xx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怀揣梦想,激情飞扬,分享自己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点滴感受。我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追梦者》。

十九大的召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将向”强起来”飞跃。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开幕式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作为当代青年教师,当我听到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时,内心既感到光荣也感到自豪,更感受到了国家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是天底下最神圣而光辉的职业,我们应牢牢跟紧党的步伐,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思想,提升自身修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为我们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而怎样在职业中贯彻、践行十九大精神呢?我的回答是: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永远跟党走,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是热爱!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幼教,是一个充满爱的职业,在幼儿园里,处处可见有爱的画面:当孩子们清晨来园,老师和他们亲切地打招呼;当孩子哭闹着想妈妈时,老师轻轻哄他给他安全感;当老师感到劳累时,孩子会走过来关切地问这问那;在老师组织完一次活动时,身边的同事们热烈讨论,对照着密密麻麻的听课记录进行总结、反思,比较每次的进步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实幼师很普通,没有骄人的业绩;其实幼师很平凡,没有显耀的事迹,但我很庆幸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伟大而平凡着、奉献而快乐着、成熟而年轻着。作为一名党员幼师,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为人民教育服务,更要有为人民教育服务的本领和无私奉献的具体行为。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孩子、为人师表,用文明的语言、文雅的举止、务实的作风、耐心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展现我们人民教师高尚的品格和人格特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永远跟党走,做新时代的追梦者,是实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实,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梦想:农民们渴望连年丰收;工人们渴望效益长久;孩子们渴望开心学习;老人们渴望老有所依……这一个个梦想凝聚在一起,就编织成了我们心中那个伟大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也有着一个幼师的中国梦,那是回荡在幼儿园里的欢声笑语,荡漾在孩子脸上的纯真笑容,那是培育国家未来英才的志向。

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作为党员教师应立足岗位,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应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根据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创新,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推动学园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我们当中,有许多是女孩子,但大部分是妈妈,准妈妈。她们的身后有一个小家,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有尚在襁褓中的雏儿需要喂养,但她们每个人的心中更多地都装着一个大家,在这个大家中奋斗着。在我们单位,有这样一位从踏上工作岗位到现在,二十多年一直奋斗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对工作,无论是多繁重、琐碎的事情,她依然保持着党员的积极性,在工作来临时总是能主动先思考,经常为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主动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或许,她,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她从不停止前进的步伐;就像革命先辈那样,有信念,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依旧清楚地记得那次组织生活会,那是正值园领导组织大家伙教学模式改革,各种新旧理念大碰撞的时期,会上大家从思想上、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解剖自己。当她说到自己近一段教研上的困惑时,我佩服她将所有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解决的勇气,那么赤诚,那么直白。我们必须承认,真正的自我解剖是痛苦的,但却也酣畅淋漓,彻底解放思想;她,是真正的勇士。有时候她很纠结新旧事物的交替,但大家都能感受到她努力的心。每一次新理念的注入都必将是一次换血,如果你稍加注意,操场上的体育课、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同事的闲聊中,都能得知她已经身体力行地将新理念付诸实践,近乎执着地求知求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这样正能量的存在,就是在每时每刻都激励着我,让我不断成长、不断奋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秉承先进理念的指引,把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教书育人上,以科学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共产党人的本色;我将把智慧和力量寄予于授业解惑中,以严谨的学风,无私的情怀,把知识和美德传递给下一代。

第四篇:追梦观后感1

现代评剧《追梦》观后感

5月4日晚 千百人聚在塘沽大剧院,观看天津市现代评剧《追梦》首场演出,剧场内,座无虚席都在怀着急切渴望的心情期待《追梦》的开始,说是急切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观众中不但有现代港口建设的精英,更有港口建设的前辈,这是在演绎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所融入港口的炽热情感,在这个舞台都会是心灵交汇和感情碰撞。

在熟悉的海潮澎湃鸥鸣声中,《追梦》拉开了剧幕,整个剧情以东疆建设为主线,围绕防波堤攻坚、和东疆建设总指挥姚子芳工作生活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一幕幕精彩感人的剧情,一句句肺腑铿锵的话语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这出评剧,没有一幕,一句台词是多余的,俞演俞入,预演俞将一个严格、睿智、坚韧、果敢的东疆总指挥姚子芳刻画的淋漓尽致,而我,似乎也找到了坚持的理由和坚持的方向,看看,海归博士程志伟宁可与女友分手也立志建设防波堤,怒摔安全帽的气魄曾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其实这掌声里不但有对他的敬佩,还有观众对东疆的那份炽热的情感,再听听,当历经无数日夜攻坚克难防波堤成功后工友忘情高呼“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的场景,我们也在霎间升腾起奋进的力量,还有姚子芳总指挥为了工程忘了自己的生日,一家人悄悄地点上生日蜡烛,共唱生日歌的温馨,我们也情不自禁的默默送上祝福,还有总指挥为了工程的最后验收,而失信陪女儿高考,女儿痛哭失声的说“我恨你”时的催人泪下,我们的眼角也潮湿了,我们也感到了一种揪心的疼,还有当建设的工程出现问题,姚子芳总指挥拖着有病的身体不顾风雨摧打,与工友一起查原因定方案的敬业心、责任感、使命感,一种由衷的尊敬悄然在心中升腾--------。整个剧情可谓高潮迭起,真实再现了东疆建设过程中可敬、可叹、可泣的感人事迹,我仿佛看到了东疆建设者们泥浆上铺上荆芭推着蜿蜒如长龙的小车送料,仿佛看到了他们雨水中、汗水中、泥泞中艰难的施工,更仿佛看到了众多的女工因为岛上没有厕所,不敢多喝水而变得干涩的嘴唇。

长达2个小时的评剧,台下掌声雷动,真正触动我们心灵的不单只是精致的舞台布臵,以及演员们的精彩演绎,真正震撼我们和我们产生共鸣的是东疆建设们那种精神,小小的舞台还原不了号称“震撼世界舞台”的东疆建设场面,但是却演绎出了“东疆速度”“东疆精神”演绎了“精卫填海”的现代史诗,姚子芳总指挥对她女儿有句话犹在耳边,“现在妈妈欠你一个只挣朝夕的陪伴,但明天,妈妈会送你一个魅力四射的东疆港”我想,这不但是对女儿的一个承诺,更是对天津港、对天津市人民的一个承诺,这也是姚子芳总指挥对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坚定不移的前行方向。

看完此剧,我依然沉浸在剧情的故事情节里,我在想,“梦”与“追梦”的本质,梦是飘渺的、虚无的,而追梦则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永不停息、勇往直前的精,他只会不断挑战自我,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赢在前进的路上,现在的社会中也有部分青年人,也许因为急于求成而不知欲速则不达,也许因为已经收获而安逸当下,也许因为艰辛的等待而妥协了梦想,所以常常感叹人生的无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生活的原动力,才能走上人生极至的指路航标,才能赢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姚子芳总指挥有句话会让我们受益终身“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在坚持一下,要相信,天道酬勤”,《追梦》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题目,更是一剧内涵深刻,催人奋进的经典励志评剧,在东疆总指挥姚子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懂得了责任的担当,领悟了人生的价值观,他必将引领我们一代青年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找准自己的位臵而逐步走向成功。

(孟召金)

第五篇:《追梦赤子心》观后感

这是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平凡的孩子鲁迪的追梦故事。 鲁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个子小,成绩差,但对橄榄球赛非常狂热,梦想着进入圣母大学那传奇的橄榄球队。在他少年时,就入迷地模仿电视里的教练训练球队的样子,就像着了魔一样。

但是,想进圣母大学的橄榄球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这样对鲁迪说。

是的,是人,一个有点理智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断定,鲁迪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圣母大学学生的。仅从成绩上,鲁迪就败了。更不用说他的经济状况。他几乎很少及格,在公民学的课堂上,他想着橄榄球,发呆。老师对他没报什么希望,甚至对鲁迪的行为有些讽刺:“梦想家的问题在于,他们常常不是实践者,他们的成就仅存在于脑中,但说到实际的,他们就不行了!”

也是,我们生活中确实存在太多的梦想家了,而且是沉醉在自己的美梦中,常常醒不过来。有些人,甚至是一辈子。

我就是一个。因为自己不是很重视现实的情况,一直傻傻地认为自己可以在高考中逆袭。现在悄悄地问自己一句:“你凭什么?拿什么去逆袭?就因为你小学的成绩全校最好?还是因为初中的成绩全校最好?”况且你有时候还不是最好的。都过去了,沉醉在那里?那个美丽而虚幻的泡沫?那事实是什么?就是,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了。

“鲁迪,圣母是给有钱孩子读书的,聪明的孩子......”鲁迪的父亲说,“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只能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心痛......”

是的,这个梦是“不切实际”,鲁迪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他还是在幻想吗?原本以为他不读书了,也就没有那个读书的心了。都已经成为一个钢铁个人4年了,难道他还在想着读书?想着上那个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圣母大学?

“现实总是大于梦想的。”这是一句不老的箴言。在你连饭都没得吃的时候,你还会想着那个梦想吗?梦想可以填饱肚子吗?

但是,鲁迪,还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家伙。他当4年钢铁工人的结果就是省下了1000美元,作为求学的费用。

唯一相信和支持他的铁哥们,彼得,不久就葬身于钢铁爆炸事件中。就这样,鲁迪的唯一支持者,没了。

人生无常,人,说走就走,来不及说声再见。前一秒还嘻嘻笑笑的,后一秒已化为灰烬。

这深深打击了鲁迪。他决定,一定要进圣母大学。舍下了谈婚论嫁的女友,不顾父亲的劝阻,不想太多以后的艰难。说走就走,头也不回。

“我要进圣母大学读书。”鲁迪说对卡维纳神父说,这使得神父有点意外:“不是谁都可以来这里读书的。”但最后鲁迪的真诚和决心打动了神父。“我愿意更努力学习,需要的话,一天可以20个小时。”“在我的一生中。大家一直在告诉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也一直听信他们的话。”鲁迪说,“我再也不想这样了。”最后,神父同意他现在圣十字二年制专科学院试试。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话,用来说鲁迪再适合不过了。有心,有行动,终会有收获,这不是新的开始吗?

交了学费,几乎没什么钱了。没有钱租房子。后来是偷偷爬到在圣母橄榄球场当保洁工人的黑人朋友的地下工作室——黑人知道后,悄悄留给他钥匙,并装作不知道。因为黑人知道,这样是违反学校制度的。

多么难得的黑人朋友,如果没有他,真不知道鲁迪睡在哪里,反正他自己说他在圣十字学院洗澡,还没找到住处。出门在外靠朋友,如果没有黑人,没有那个圣母大学优等生(同时是神父的助教),帝鲍勃,的帮助,鲁迪的成绩也不会这么快地提升。还有那个神父,也给了鲁迪不少的支持。

有了别人的帮助,成绩提升了,住的地方也解决了,也可以填饱肚子了,努力了,递给圣母大学的申请就会被批准吗?

答案是:“NO”。圣母大学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上的。就算相对于鲁迪来说,“一个A,三个B”的成绩已经是天大的飞跃,但对于圣母大学来说,那是“不及格”。

这就是事实。“你相当不错了。”连一直反对他“不清醒的追梦行为”的父亲都这样说了。可是,你就是不能上圣母大学!这是铁证的事实。你能怎么办吧?

圣诞节来了,大街小巷都灯火闪耀。鲁迪很想念家里人。又提着当初那个行李包——其实就是一个麻袋,回家了。父亲有些欣慰,但是还是劝鲁迪别追那个不切实际的梦了。圣母橄榄球队时,“天哪,我们还要继续这些废话?你在大学读了一个学期并没有变聪明。”哥弗兰克也骂他。鲁迪的心情也不是很好,一个学期过去了,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换来的是这些。而就在这时候,鲁迪的弟弟约翰和鲁迪的女朋友两个人打情骂俏地走进来,他们并不知道鲁迪回家了。

屋破偏逢连夜雨。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挫折就像女孩子喜欢成群上厕所一样,都约好了,一声不说,跑出家门。不需要多余解释...... 女朋友的那声“对不起”已经无法减轻鲁迪内心的痛。他走了。回到圣十字学院。在黑夜里,狂跑...... 一连串的挫折,化为动力。鲁迪更加发奋了。他更想要证明一些什么。发疯的学习,发疯地运动。路上疾走看着书、图书馆通宵达旦,那是鲁迪的常态。这实在是罕见啦,有人这样学习吗?不会累吗?不会想着去枯燥吗?这就是有梦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的区别吧。 又一个学期过去了,鲁迪带来了圣母大学的回信。回信是:“NO”。 呕,天哪,这是怎么啦?成绩也挺不错的啦,怎么还是不行呢?都已经达到疯狂的学习状态了,还不行?这是怎么啦?难道,“圣母大学不是谁都可以上的。”已经成了魔咒?

鲁迪发飙了,他愤怒:“太失败了,我所做的一切学习。工作,学习,在地牢里每晚4个小时的睡眠。”“我又失去一年的参赛资格,这一年太浪费了。”

“浪费?你脑袋里只想着要进入那个什么橄榄队,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已经接受了一年的高质量的教育。”黑人朋友说,“浪费?别在这里浪费我时间......”

鲁迪坚持下来了。在圣十字学院的第三个学期,他更加地发疯,比前一个学期的疯狂还要高一个层次。他挑战自极限。 又是一封圣母大学的回信,这次的答案是: “NO”!

看吧,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不行就是不行!为什么要勉强自己?为了那个所谓的梦想,你何苦呢,鲁迪?就像你父亲说的那样,做个钢铁个人,然后再开个公司,有什么不好呢?你清醒吧。

鲁迪似乎有点清醒了,他开始绝望了。看不到任何的曙光。他该何去何从?苦恼!发呆!纠结!非常气愤!鲁迪把那封回信压成一团,猛地一扔!一头靠在墙上,拳头捶着那堵墙。无奈!这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你的付出有时候和收获并不是对等的。

真的无路可走了吗?鲁迪只好跟卡维纳神父诉苦:“一切都结束了......”

“孩子,你已经为自己的梦想做了很多。”

“我不在乎,如果没有好的结果,一切都是徒劳的。” “我想你会发现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 三个学期都过去了,一直没有得到圣母大学的录取。这是第四个学期,也是最后一次机会,因为圣母大学不接受大三的转班生。 “请问620信箱有信吗?”鲁迪很紧张。 他不敢看那封信,夹在书里,走了很久才打开。 这一次的答案是:“YES”。

鲁迪,啜不成声!飞奔回家,他要证明给家里人,给一切断言他不可能的人看!

鲁迪要进圣母大学了!

终于在一场重要比赛的关键时刻替补出场,在短短27秒,帮助球队拿下了比赛。出现在现场的父母和家人也兴奋不已。

1975年之后,圣母大学队再没有人被当场抬起„„

鲁迪进圣母后的生活我暂且不说了,一样的传奇。但传奇都是用血汗去拼搏的。

可能有些人会问,值得吗?两年的“悬梁刺股”般的地牢生活,加上两年的培训员,最后才有27秒的表现,这一切都值得吗? 对,也许不值得!只有疯子才这样较劲!但我就喜欢这样的疯子。人生就让自己较劲一次吧,任性一次吧,别老听别人说!趁自己还能较劲。

试问,青春不拿来追梦,那拿来干什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安全管理范文下一篇:租赁合同店铺范文